备课时间: 201年 2 月22 日 总备课第(1 )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修改作文和多种渠道学语文,掌握修改符号。3.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懂得多种渠道学语文的道理,培养他们从小养成多方面积累,多渠道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2.今天我们也来讲一讲修改作文的问题。3.“厌”是满足的意思,“百”这儿是虚指,表示多次、反复的意思。二、收集信息,自学质疑在初稿中,他选用了二十多个感人事迹。后来他对初稿进行了反复修改,删去了许多内容,最后只选取了三个事例,分别从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三个方面歌颂志愿军战士。魏巍为什么要反复修改自己的讲述修改的方法:3.看书中小学生的作文《小花猫》是如何修改的,请同学们一句一句地读,先读修改以前的,再读修改以后的,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样改?.从刚才的修改中你还学到了哪些修改符号?(1)删除(3)更换.修改好怎么办? 学会修改作文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学习习惯。学会修改作文,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对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和语文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板书设计
授课时间
备课时间:201 年 2 月 22日 总备课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修改作文和多种渠道学语文,掌握修改符号。3.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懂得多种渠道学语文的道理,培养他们从小养成多方面积累,多渠道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2.然而,学习语文还有许许多多的渠道,你们想知道吗?二、精讲点拨,凸显重点(1)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兴致勃勃地到工厂参观。(3)同学们观看航模表演,辅导员正给同学们讲解飞机模型。()第3页左上角的图画了两位同学正在用电脑打字。最左下角图画的是三名小记者在学校橱窗前采访校长。他们有的手持话筒,有的肩找摄像机,还有的在做记录。3.师小结:一节一节语文课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主阵地、主渠道,我们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语文课,同时充分利用课外活动这一渠道学语文。在活动中增长见识,提高才干。三、迁移运用,升华认知2.你们还知道哪些学习语文的渠道吗?请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复备时间 同学们,3月12日是什么节?(植树节)对,我国人民历来有在春天种草、植树造林的习惯,为此,专门设立这个节日----植树节。 二、自学质疑,互动探究2.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多媒体出示出示生字,指名认读。(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锨镐:劳动工具。枝繁叶茂:指树木长势好。茂密:(草木)茂盛而繁密。三、再读课文,交流展示第一部分(第1节)写“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第三部分(第8节)“我们”要绿化祖国山山岭岭的决心。学生观察生字,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3、反馈1.课堂作业:2.家庭作业:板书设计
授课时间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总备课第( 4 )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豪情壮志,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提示新课2.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1.学生自由读,说说最喜欢哪一段,并说明原因。 三、精讲点拨,凸显重点(1)自由读。(3)想象:同学们是怎样到荒山野岭进行植树活动的?()怎样读好这一节?自己试一试。(读出愉快、自豪的语气)(1)自由读第2~~7节,想一想:这部分写了哪方面的内容?(热闹的植树场面,美好的遐想)指名朗读,表现同学们劳动的干劲。 奏响了/植树歌谣; 滋润着/颗颗树苗。(4)默读第3—7节,思考: 交流。板书:荒山披绿装动物有家园环境变美丽(引导学生体会对偶、拟人等手法的运用,写出了荒山换新颜的喜人景象,写出了动物无忧无虑的情景,写出了人们生活的欢乐、安宁)3.第三部分(2)这节在全文起什么作用?(呼应开头,点名主题深化中心)四、矫正反馈,练习背诵。2.跟录音轻声背。板书设计 荒山披绿装 环境变美丽 单元章节 一课题名称暖流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4.学习课文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2.学习课文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课型新授主备教师陈雪集体备课部分自主备课部分1.谈话:上课之前,2.提问:在这则天气预报中,“暖流”指什么?二、自学质疑,互动探究2.巡回检查学生自读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1)出示生字,组织开火车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4.组织再默读课文,思考:想想课文主要写了怎样的一件事。.请大家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1).自由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全班交流自读情况。1.再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怎样的一件事?3.尝试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四、指导写字。1、课堂作业:2、家庭作业:板书设计
授课时间
备课时间: 201年 2 月 24 日 总备课第( )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主席对青年人的关怀和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教学重难点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暖流”的含义。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提示新课2、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1、学生自由读,说说最喜欢哪一段,并说明原因。 三、精讲点拨,凸显重点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3.提问:从“涌动”一词你看出了什么?为什么心情会这么激动呢?(1).听同学朗读第1自然段,并思考自己从这一段中可知道什么。(3).讨论对“涌动”一词的理解,感受因为江主席来看望南开大学的师生员工,从而令南开大学的师生员工心情异常激动。(二)、第二部分2.组织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第二段。4.组织同桌分角色朗读,注意体会江主席是怎么问的,王辉又是如何作答的。.引导深层次体会:课文写江主席平易近人,关心青年,热爱中国古典文学,但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的,请同学们找出有关的词句读一读,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1.组织齐读。3.组织讨论上述问题。(1).齐读课文第三段。什么说自己打心眼里佩服江主席。板书设计2.暖 流平易近人 关心青年单元章节 一课题名称只拣儿童多出行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重难点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课型新授主备教师陈雪集体备课部分自主备课部分1.课前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出示春天的画面)3.出示诗“儿童不解春何处,只拣游人多处行。”齐读,猜诗意。4.板书课题。读懂了什么?三、再读课文,交流展示。2.检查读书情况。3.教师相机教学生字词。1.默读课文,围绕“行”字理思路3.板书:五、矫正反馈,当堂练习。2.学生描红,临写4.抄写词语。板书设计
授课时间
备课时间: 201年 2 月24 日 总备课第( 8 )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体会想象着读读,想想该怎样读?学生练习朗读。3.指导朗读(随机出示)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一边跑,一边会喊些什么?(2)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4)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喳喳,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二)自学交流、自然段 出示这两段话:2.体会读。你觉得海棠花开得怎样?3.想象读。三、互动探究,比较儿童和花的特点2.花儿和儿童都有怎样的特点?3.指导朗读。谁来把这一段美美地读一读。 板书:儿童是最美的春光4.回顾全文。冰心奶奶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天呢?板书设计颐和园门湖面湖边 儿童到处总是春花儿——儿童备课时间: 201年 2 月24 日 总备课第(9)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课文语言材料,体会并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写梅花的用意。教学准备挂图、投影片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2.板书课题:3.早听课文录音,提出学习要求:课题“早”指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1.提出自学要求。(2)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 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四、矫正反馈,指导书写。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五、练习巩固。2、练读课文复备时间 单元章节 一课题名称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写梅花的用意。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鲁迅先生的故事,教育学生要时时早,事事早。课型新授主备教师陈雪集体备课部分自主备课部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1、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还想知道哪些知识?3、全班交流:①按方位顺序介绍三味书屋: 东面正中----画 四面----学生书桌②出示三味书屋的挂图,请学生说说三味书屋的陈设。(2)鲁迅在桌上刻“早”的原因(第、7自然段)②思考: 鲁迅后来迟到过吗?为什么?出示:迈进后园,蜡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梅飘香而送暖,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b.指名说d.腊梅花美在哪儿?f.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呢?四、总结课文,矫正反馈。五、迁移运用,指导写话。2.按方位顺序,写一段话介绍你的教室或房间。复备时间 梅花 冰清玉洁 不畏严寒 开得早 鲁迅 时时早 事事早备课时间: 201年 2 月24 日 总备课第(11)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这两首诗3.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生背生答指名读。(一)知诗人,解诗题。2.《游园不值》“游”是“游玩、游览”在诗中的意思是到处从容地行走,闲逛。“不值”,没有遇到要访的人。(二)抓字眼,明诗意。小组讨论、交流。诗句意思:大概是园主人爱惜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吧!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地没有人来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结合板书: 满园春色(想)一枝红杏(见)想意境,悟诗情。师:假如你是诗人,请大家结合插图,从见到的“一枝红杏出墙来”,充分想象诗人心目中的满园春色是怎样的?3、学生充分发言。生畅所欲言。 读了这两句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师小结。1、根据诗的意境和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桌交流探讨如何读好这首诗。3、指名朗读,师生共评。、想象诗中意境,体验诗人情感,有感情地背诵全诗。复备时间 游园不值欣喜备课时间: 201年 2 月24 日 总备课第(12)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这两首诗3.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2、以前学习古诗理解诗句时常用哪些方法?(释、调、连、补、留)4、介绍诗人。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3.齐读一、二句:板书:篱笆一径B.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理解:树头:树枝头未:没有阴:树荫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这一点,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D.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景色图,你们看画面,这叫静态描写(板书)。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为活泼生动的图画,那就是后两句所表达的。4、理解三、四句:抓住哪些景?板书:儿童黄蝶菜花诗意: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追到没有?B.检查:指名读全诗,齐读三、重点赏析,精讲感悟。填空:诗中通过----------、---------、----------、----------这些情景来说明是----------季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心情。作者看到这一切感到多么富有情趣,多么富有诗情画意(板书)呀!板书设计诗 宿新市徐公店 画:篱落、一径、枝头 (静) 儿童 黄蝶 菜花 (动)
单元章节 一课题名称练习12.通过诵读积累知识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4.学会请别人帮忙,合理使用礼貌用语。教学准备幻灯片(谜语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练习11.第一部分(2)请学生根据出示的谜语各猜一个字,告诉学生:猜字的谜语叫字谜。(4)交流答案。看谁猜的对,猜的快。()学生说说各自猜的方法,教师总结。(1)教师在总结学生猜的方法的基础上提问:字谜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小结:第一则是运用了形象化的描述;第二则是用了“转转盘”的方法,巧妙地借用了偏旁表义的造字规律;第三、四则,都是一半描写字形,一半影射字义。3、第三部分(什么方法? 形象吗? )并说说创作所用的方法,给予表扬和鼓励。1.诵读(2)指名读,相机正音。(4)在熟读成诵的情况下,想象一下作者所描绘的情景。2.欣赏(2)引导学生找出篇中自己体会最深的一句或几句话,想一想,说一说:(3)让学生联系自己对春天的丝丝小雨感受来说说自己读了后的体会。四、迁移运用,布置作业:2.课后:背诵《丝丝小雨》 再创作字谜竞猜板书设计
授课时间
单元章节 一课题名称练习12.通过诵读积累知识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4.学会请别人帮忙,合理使用礼貌用语。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猜字谜导入新课。 1.精讲点拨 (2)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早》。 (4)让学生说出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2..练习展示(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矫正反馈 (2)对写得不好的,进行纠正。 1.审题 那请别人帮忙时,你该怎样说?别人请你帮忙时,你该怎样说? 2.指导 (2)针对每一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清楚每种场合遇到的困难和麻烦各是什么,在这种场合下应该怎么向别人说清楚自己的要求,该用什么样的礼貌用语。 (3)分组分问题练说。(注意全过程中礼貌用语的使用) 3.反馈 (师生评议:有无达到“说清楚 话得体 有礼貌”的要求 四、迁移运用,完成作业 2.课后:练习册-单元自测复备时间 练习1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教后反思
授课时间
单元章节 一课题名称习作12.结合"习作要点提示",明白写好景物的要领。教学重难点抓住景物特点,,按时间顺序细致描写。课型新授主备教师陈雪集体备课部分自主备课部分同学们,大自然的景色是美丽的,春天的晚霞更是美丽无比。我们如果能把这美景写下来,让别人一起分享,那该多好啊!有位小作者,她把二八月的巧云写得多姿多彩,美极了。1、轻声读例文,想想:学会本课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2、那激动人心的事同学们通过各种渠道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同学们谈谈你所知道的“神州”号及杨利伟的情况。三、自学质疑,交流互动。(1)读准宇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2.检查自学效果:四、矫正反馈,指导书写。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五、练习巩固。2、练读课文复备时间 备课时间: 201年 2 月24 日 总备课第(18)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体会“神舟”号发射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2、结合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熟读通,体会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课型新授主备教师陈雪集体备课部分自主备课部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1、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还想知道哪些知识?3、全班交流:三、精讲点拨 交流展示1、读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3、在“神州”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课文是怎样写的,谈谈你的理解。(小组交流,汇报)(1)读二——五自然段,找出描写人们为“神州”号航天飞船送行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齐读)(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人们激动的心情,杨利伟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学习第二段随机引导:(2)指导感情朗读,(教师适当范读)学生展开想象1、默读:哪些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1)体会杨利伟当时激动和难以抑制的豪迈之情。(语调激昂、声音洪亮、充满自豪)学习第四段:四、总结课文,矫正反馈。五、迁移运用,指导写话。2.交流收集的关于“神州号”飞船的信息。板书设计送行——发射——问候——梦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