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文的不同之处。重点2.能学习运用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合并起来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课时两课时赤 壁 之 战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黄盖写信骗曹操,曹操大喜等待黄盖来降。段导读:第2自然段讲黄盖借助东风,实施火攻。段导读:第3自然段讲火烧曹营,黄盖为阻止曹操逃走,受箭伤落入水中。段导读:第4自然段讲曹操虽被救,但大势已去,黄盖中箭受伤后被韩当所救。当日满江火滚,喊声震地。左边是韩当、蒋钦两军从赤壁西边杀来;右边是周泰、陈武两军从赤壁东边杀来;正中是周瑜等人的大队船只都到。 [⑨这句话说明什么?]火须兵应,兵仗火威。此正是:三江水战,赤壁鏖(á)兵。 曹军着枪中箭、火焚水溺者,不计其数。后人有诗曰: 第三部分(第、自然段):讲了赤壁之战的结果——曹军大败。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四大名著吗?2.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课文,就是节选自《三国演义》的。(板书课文题目)学生甲:罗贯中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教师出示相关资料。二 初读课文,做到准确、通顺2.讨论交流:本文是古典文学原著的节选,文言词较多,朗读起来比现代白话文要困难些。①对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去理解。③对朗读困难的句子要多练习几遍。3.利用工具书,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决生字、新词。(2)理解词语。且说:却说,姑且先说。良久:很久。雌雄:比喻胜负、高下。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注意反问句的语调)更兼/今夜/东南风/甚紧。韩当/急为/脱去湿衣。.练习朗读课文。1.指名朗读每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可在每段旁边作简明的批注。3.全班交流。本文叙述了东吴都督周瑜采用部下黄盖诈降和用火攻的计策,在赤壁以三万兵力打败曹军八十万大军的故事。第1自然段:实施计策,黄盖传书愿降;曹操中计,喜接黄盖降书。第3自然段:曹操叫苦连声,黄盖追寻曹操,中箭落水。第自然段:数军合围,曹军伤亡惨重;赤壁鏖兵,周瑜大获全胜。1.本课是一个历史故事,读的时候,要娓娓道来,切忌平直无变化,应随故事情节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对人物语气的把握,要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在读描写火烧赤壁的场面的句子时,读出当时紧张激烈的战争场景。2.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投入,让学生表现出一种自主参与学习的良好状态。另外,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同学们谈出自己的阅读见解,与大家交流讨论,这样学生会学得比较实在、有效。2.初步学会抓住默读课文,想一想:在赤壁之战中,拥有精兵强将的曹操神态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请把这样的语句画下来。(2)出示语句,交流:
操笑曰:“冬至前后,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 操迎风大笑,自以为得志。 曹省悟,便问:“谁去止之?”(3)请同学们浏览这六句话,提出问题:(4)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认真默读、勾画,找找其中的原因。(1)学习交流“黄盖假降,曹操中计”这部分。 操笑曰:“冬至前后,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从曹操的话语中,你体会出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二人的对话。①指名朗读信的内容。学生可能会说:信中说杀江东名将,其实杀的是曹操派来诈降的将领蔡和;③从这封书信可以看出周瑜是怎样的一个人?(深谋远虑。)过渡语:接到信的曹操此时已是满心欢喜,迎风大笑。课文中除了直接描写曹操十分高兴,还有一处描写可以表现曹操此时心情十分高兴,同学们迅速找一找。请同学朗读“操在中军遥望隔江,看看月上,照耀江水,如万道金蛇,翻波戏浪”。小结:看来,环境的描写可以反映此时人物的心情。曹操抬头仰望明月高悬,俯首江中翻波戏浪,迎风大笑。当听到军士报告黄盖粮船驶来,操笑曰:“黄盖来降,此天助我也!”这时,曹操心中想什么?心情如何?(兴奋不已。)导语:但是,曹操马上醒悟了,为什么?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程昱的认识。(观察仔细,细心谨慎。)(2)出示:
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涨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②同桌之间交流。④出示插图,观察图画,并结合这段话中的具体词语,说一说想象到的情景。B.火光亮到什么程度?(一派通红。)D.曹军的士兵此时是什么样的?(曹军士兵哭喊声一片,个个丢盔弃甲,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⑤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集体朗读第自然段,说一说:(2)从“火攻”计策的制定与实施,你对周瑜和黄盖有怎样的印象?1.“赤壁之战”的结果验证了“火攻”计策制定的正确、实施安排的周密。而计策的制定又源于战前东吴周瑜、黄盖对敌我双方情况的正确分析,能够知己知彼、扬长避短,特别是把握了曹操的弱点(他仗着兵多将强,骄傲轻敌。),利用了曹操的错误(他用铁索连船潜伏着的危机就是:一旦起火,就会火烧连营。)。3.集体朗读诗句,回味赤壁之战:
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一扫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郎曾此破曹公。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涨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2.在教学中,学生发言和教师引导较多。学生已有了对课文的整体认识,因此教师没必要逐段分析,所以可以设计覆盖全文重点内容的两个思考题,让学生打破段落界限,从全文去寻找线索、认真思考,这样做可以使学生从整个事件的联系去考虑问题,是一种更有深度和广度的思维训练。这两个思考题的重点不放在认识情节的一步一步发展上,而放在综合的依据事实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这样做既是领会、把握、运用语言的训练,也是认识事物因果联系的训练。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孙权命周瑜为主将,程普为副将,率三万精锐水军,联合屯驻樊口(今湖北鄂州境)的刘备军,共约五万人溯长江西进,迎击曹军。十一月,孙刘联军与曹军对峙于赤壁。曹军将战船首尾相连,结为一体,以利演练水军,伺机攻战。周瑜采纳部将黄盖所献火攻计,并令其致书曹操诈降,曹操中计。黄盖择时率蒙冲斗舰乘风驶入曹军水寨纵火。曹军船阵被烧,火势延及岸上营寨,孙刘联军乘势出击,曹军死伤过半。曹操遂率部北退,留征南将军曹仁固守江陵。联军乘胜扩大战果,孙刘两军分占荆州要地。 《三国演义》 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为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之一,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把《三国演义》踢出四大名著?王泽钊,特级语文教师,曾执教于青岛二中等重点中学。最神奇的是,他曾23次“护送”学生闯关高考,多次命中高考作文题,其中还有名学生在高考中写出过满分作文。最夸张的是,他在执教授课时弃传统语文教材不用,转而使用自己编写的一套语文教材!关于王泽钊,语文界一直存在争议,以至于人送外号“语文狂人”。支持他的学生说遇见他是“一生的幸福”;反对者则指责他“破坏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正因为如此,央视主持人和晶接棒崔永元主持的首期《实话实说》就邀请了他出任嘉宾……一网站的调查数据显示,%以上的人认为《三国演义》文学价值很高,9%以上的人反对将《三国演义》踢出四大名著,并认为这本书应该作为中小学生的必读书。针对王泽钊的说法,一些坚定的“拥《三国》派”在网上予以了还击,“您的观点大可以引申出《西游记》宣扬封建迷信,《水浒传》号召以暴对暴……不如把四大名著全否定了”,“国家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王老师你肯定没读过《三国演义》”。批《三国演义》,王泽钊并不是第一人,鲁迅也曾批评过,他就说《三国演义》“描写过实”。现在支持王泽钊的,也大有人在,学者陈明远就撰文称,“《三国演义》正是一部胡言乱语、无聊调侃的‘戏说’‘大话’,对于它越来越反感,越看越讨厌……(它)是‘愚民忠君’和‘阴谋诡计’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