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教学目标:
1、读通诗句,理解诗句意思, 能形象感受语中描绘的景色之美。3、感受诗句的语言美,初步学习吟诵。
教学重难点:
1、用语言形象描述诗句内容。
2、感受诗句中作者隐含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吟诗导入:2、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朝诗人杨万里写的另外一首诗,看老师写诗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二、解题:2、师:题目比较长,读好它的停顿很重要,而且这里面有个读音------“净慈寺”读一下,林子方!很好,把题目在读一遍!从题目当中你知道了什么?预设:晓:早晨; 出:走出;4、那么题目的意思咱们明白了,再来读一下题目,把题目的意思明明白白地表达出来,好吗!(齐读)1、师:那么这首诗写了什么呢,咱们一起去读一读!请同学们打开书的144页,自由地读上几遍,争取读得正确、流利!3、师:谁愿意第一个读给我们听一听!指名读1,2;师:声情并茂,读出了诗的韵味!咱们一起像他那样读一读!、小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荷花1师:诗中又是怎样写叶和荷花的呢?AI出示:(一)、接天叶无穷碧预设:师述: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请你来把这翠色欲滴的荷叶读出来!读得特别好,请你把这个碧字工工整整地写在黑板上!预设:学生如没能体会到“无穷碧”,师来朗读,让学生去看,引导:站在西湖边,放眼望去,挨挨挤挤的荷叶铺满了整个湖面,不留一点缝隙,满眼都是绿色,一碧千里!师:在这碧字的前面还加上了 “无穷”,什么感觉,你仿佛又看到什么呢?师:一片绿色,仿佛一片绿的海洋!好,我们都去到这绿的海洋里,能读出这种感觉吗?再仔细读读,这西湖的荷叶有什么特别吗?师:你怎么就看到了荷叶很多很多呢?(让生解释“接天”的意思)生:看不到尽头,一直伸到天边!师:谁来读读这挨挨挤挤、接天的叶!读完后让他板书“接天”!(朗读评价指导:这么多的荷叶,你一下子看得完吗?来稍微放慢点,从眼前一直看过去!)D、是啊,满湖的叶,满眼的绿色,远远地伸向天边,与蓝天相接!全班齐诵!师:在这一片碧绿之中的荷花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师:???别样什么意思?请你来读读这别样红的荷花!师:站在湖边,你能闻到什么吗?(这别样红的荷花清香扑鼻、沁人心脾,令人陶醉,指名读!)映日------在阳光的照射下!生:早晨的太阳!生:晓还有什么原因,联系上一句看看! 师:是的,在叶的映衬下才变得这么红的!有了绿的映衬,红得更红了,有了红得点缀,绿也就更绿了!颜色多么鲜艳,对比多么强烈,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师:这两句确实不好读,既要表现叶的绿,又要表现荷花的红,谁还试试!师:两句都搞上去了!你们读上句,下句我来读!这两句!(三)接天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B、指名读(指导读,读出不同的韵味!)A、师:荷叶田田、荷花朵朵,难怪诗人发出了这样的赞叹----AI出示,师引读师:现在你们知道六月的西湖与其他季节的风光不同在哪儿了吗?师:西湖一年四季都美不胜收,但“到底”是西湖六月的叶荷花最美呀!谁再来赞美赞美?(指名读!注意赞叹的语气!)3、情感朗读整首诗:B、(师配乐朗诵)还有谁也被这美景打动了,也想来吟诵!(评价:大家入情入境,读得如诗如画!)1、让我们再来读读诗题,这是一首送别诗,同样是送别朋友,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望着朋友渐渐远去的身影,是那样依依不舍。而诗人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用“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来送别朋友。而杨万里在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却只写了-----???用来送别自己的好朋友林子方。老师在这里还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杨万里不仅和林子方是好朋友,他还是林子方的上级。当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从南宋的都城就是西湖的所在地杭州,去福州任职时,杨万里就写下了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你们能读懂这美景后面的情谊吗?3、书写古诗! 从题目当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是谁出净慈寺? 师:这个问题很关键,题目都明白了,让我们再读一遍课题,让我们明明白白的读 指名读 指名读 我手动的快就读得快,我要不停,就一直读下去 师:这么读你觉得跟刚才有什么不一样? 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打着手势来读呢?看着上面的提示,学生跟着老师学着打手势读 题目和作者我来读 师:你听出来我读的有什么特点了吗? 师:同学们都知道押韵,你知道我把那几个字读得特别长? 师:下面换过来,我读诗句,你们来喝。 师:这么读诗好玩吗?非常有意思,我给你们配上音乐你们自己读好吗? 师:我从你们的表情中看出来了,你们被自己的读的陶醉了。我们在课堂上学习古诗,除了要诵读,还要干什么呢? 师:大家已经做过预习,就把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和诗句的意思,说给你同位听,把你还不太懂的字词和句子的意思,和你同位讨论一下 生:我不知道四时的意思 师:是啊,我也很想知道 师:特别想表达清楚,没说清楚,自己都着急了 师:往远处看到的是…… 师:再往远处看…… 师:所以圆圆看过去,全是叶,都连着天了。明白了吗?我也明白了,谢谢同学们。 自由读 生:我觉得很壮观,和天都连起来了。 生:我觉得很美丽 生:我还可以看出作者对林子方不舍的感情 生:我感觉到作者对这些美景感觉到十分美丽,因为他在后一句写到风光不与四时同,是与其他季节是不一样的。 师:你们去过西湖吗?西湖很美的吧?俗话说,上有苏杭,下有苏杭,那西湖就是最璀璨的一颗明珠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师:很美,可是在杨万里眼中只有西湖六月最美,这个时候你有什么想法? 师:是呀,究竟怎么美呢?那么咱们就去看看这六月的西湖吧! 生:荷叶非常多,荷叶上的荷花叶非常美丽 师:看到了荷花的美,刚才那位同学看到了接天的叶 师:我们的小脸蛋绿油油的可就不好看了 师:为什么不用无穷绿而用无穷碧呢? 师:一片绿你又感受到什么呢? 师:你能读出那个感觉吗? 师:刚才说了,荷花也非常美丽,红得像什么? 师:荷花为什么那么红? 生:我觉得夏季是植物生长的季节,所以它才会那么红 师:心情好,看着荷花更红了 生:我觉得是在荷叶的映衬下,才显得这么红的 你能读好这两句吗? 齐读 这样的朗读中,仿佛就让我们看到了六月的荷花 生:因为六月的西湖最美 生:因为在六月荷叶非常绿,荷花非常红 生:因为六月把自己的力量全部释放出来 如果你是杨万里的话,你怎么来赞美这六月的西湖?谁来读一读 师:朱老师也想来读,配着音乐,我们来读读这首诗 师:在音乐声中,我们也一起来咱们这六月的西湖 生:为什么题目中有送,而内容中只有对西湖的赞美呢? 师:用美景来送朋友,希望朋友记住这美景,留恋这美景 生:我觉得接天叶无同比抒发自己和林子方的友情能够永世长存。 出示诗题 2、读了这个诗题,你从中了解了什么?(时间:晓,早上。地点:净慈寺,在西湖边上,净慈寺的大雄宝殿有济祖殿,殿内供奉着妇孺皆知的济公像。人物:林子方,事情:送) 3、说诗人:好像缺了个头,谁在送林子方?(:南宋 杨万里)学过杨万里的诗吗?谁来背两句。发现这些诗都是写什么的?(板书:景) 现在,我们来读读这首诗,看看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三、初读古诗,读懂古诗字面意思。 2、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适当评价语速,节奏,也可生自评,互评)。 4、齐读:下面,请你们来读前四个字,我来读后三个字。调换,我来读前四个字,你们来读后三个字。师读题,生读诗句。 、整体感知:刚才,同学们反复读了好几遍诗,读得很美,可是,你读懂了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吗?哪句诗你知道写的是西湖、荷花、叶?(整理归纳为:西湖的荷叶与荷花) 此时,诗人来到西湖,为何不写苏堤春晓、平湖秋月、 此时是六月,盛夏,其它的地方还无法看到最美的景色,只有西湖那一池荷花开得正盛。 诗人见到的是(接天,无穷碧)的叶。 评价:你很会读诗,你的视角 出示诗句。这两句诗,是千古名句,我们来读好他。 四、细化文字,发现诗句中的语言美 美在哪里?看你们有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2、诗的色彩美、视觉美(醒目,亮丽)。 评价:你关注到了诗句的结构,是的,对仗使得诗歌更有节奏感。 你很有想像力。 2、指导读诗句,指名读,师范读,再齐读。 语言训练: 你看…… 你注意了荷叶的颜色,看看图,是一样程度的绿吗?有的 你关注的不是局部,而是一个整体,很有大局观。 你关注了荷花的颜色。 你引用了优美的词语。**用得特别好。 除了他的颜色,还可从哪个角度来说。 能不能把这些句词总结一下。 你从静态的文字和图画出看出了动态的美,了不起。 (这段设计,本来在上是设计的是,你看那荷花颜色形态怎么怎么样,那叶颜色形态怎么怎么样,并提出了要求:“用大胆的想像,引用优美的词语来说一段话。”这样的设计可能能降低学生说的难度,但是,也压缩了学生想像的空间,这样的说话练习,更像是填空练习,对学生感悟诗句的画面感,产生属于自已的情感体验帮助不大,所以干脆也大胆地放,中本来还有一幅插图,其实也可以一并去掉,只出示“你看……”,教师重在学生说的基础要加以引导,及时肯定学生好的语言,独特的角度。) 你觉得这句诗中,哪个词饱含着作者的赞叹,觉得是最美的?是啊,遍览山川的杨万里只到过西湖吗?但“毕竟”是西湖的风光最美啊?西湖只有六月有叶荷花吗?但“毕竟”是西湖六月的荷花最美啊。 来,读好他 五、探究问题,体会诗中的情感美 (这是全文的一大难点,课前作了多种预设,一是了解当时送的背景,二是了解荷的寓义,层层深入,引领学生感受诗人的言外之意。因为作者写得含蓄,所以需要进行多重挖掘) 出示诗人与林子方的背景资料,学生仔细阅读材料,指名读。 你们举起的小手,让我仿佛看到了西湖盛开的荷花。 感情亲密。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情到浓时无需再说。评:此时无声胜有声。 (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悟,不作强行引领,学生能说多少是多少,多多鼓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去大胆发现。) 同学们的感悟很深刻,这里面,可能还有一些你没有想到,让我们再往这首诗里面走走? 总结:是啊,西湖的这片美景在诗人的眼中,而与林子方的这份深情,在哪里?板书:心中有情,才让诗人笔下有神。(完成板书) 4、创设情境:同学们刚才所表达的意思,我想,杨万里和林子方,都懂,但是,不用说出来,一首简简单单的诗,足够了。现在,你们是杨万里,我是你们的好朋友林子方,我要走了,做官去了。来,用这首诗,送送我,好吗?怎么送,坐着送?眼睛看哪里?朋友啊,眼神要有交流,该怎样看着我?(含情脉脉的,深情款款的,情真意切的,情深义重的。)来,吟诵这四句诗。 (此处的情境创设,是全课的高潮,从诗情的感悟上,学生已从多种角度明白了诗人的一片深情,在朗读指导上,也完成了从读诗,到背诗,到深情地吟诗的过程。) 六、积累送别诗 1、出示送别诗句同样是送别诗,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对象,不同的遭遇,可能诗人的表达就不一样。老师这里也整理了一些送别诗,借花献佛,送给大家,如果有兴趣,课后可以去细读一下,比较比较这些送别诗。 2、比如现在这个环境,你觉得用哪一句诗送送老师比较合适? 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