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的早晨》教案--周卓庄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8 周卓庄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春天早晨大草原美的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用具:录音歌曲、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1.谈话。 同学们,几天来,我们跟着春姑娘游了风光秀丽的小池塘,逛了花儿盛开的梅花山,认识了顽强生长的春笋,了解了不同状态的雨点。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新的地方。 3.解题。 ①指名呼读音节yuan。。(复习整体认读音节) ③指名说说怎样记住原。(引导用熟字记忆) (2)师述: 大草原是我国西北边疆地区放牧的地方。那里风光非常优美,那里的人民特别勤劳。当春天到来的时候,那里的景象更不一般,尤其是在春天的早晨。下面请小朋友们看图。 1.出示。(图片内容:草原无边无际,绿草如茵。近处,羊儿涌出圈门,牧民跨马 追赶羊儿;远处,羊群与白云相连) 边听边思考: (2)图上有谁和什么? (4)羊儿怎么样? 无边:形容很大,没有边际。(看图理解) 铺满:指名拼读音节,举例理解。 牧:教学牛字旁。 要求学生用民扩词。 远处:指名拼读音节yuan hu。 远与运比较。 引导学生用这两个字组词。 1. 自读课文。 2. 检查自读情况。 (2)指名试读课文。 (3)领读几个长句子。(第1自然段的第二句,第2自然段) 四、写字 原是左上包右下的字。 第二课时 1.抽读生字卡片。(强调读准民、处) 二、细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 ①这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事?你从哪儿看出来的7 (师述:因为冬天里,草原 一片枯萎,春天到了,小草发芽了。草原上又绿了,而且绿色铺满一地,所以说是铺满新绿) 黎明:天刚亮的时候。 ③黎明前就发出了响亮的鞭声,这说明了什么? ④随着鞭声的响起,草原上会出现什么现象,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的喊声,大人、小孩的说话声,草原上顿时热闹起来。课文中说草原醒来了) (图上先出现宁静的、铺满新绿的草原,接着出现牧民的鞭 (3)指导朗读。 (1)指名读课文。 相机板书: 牧民 跨 追 ①引导学生比较一只和一只只、旋。和涌、走和奔有什么不同。 羊儿涌出了圈门,奔向草原。 指名读句子,说说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好在什么地方。 (3)进一步理解第二句话。 指导朗读。 (1)指名读课文。 (板书:像白云) 一群群和一群意思有什么不同? 课文中的飘动是什么意思? 内容:天地相接的地方,羊群移动,野花盛开,绿草如茵,牧民的歌声在经久不息地回响 三、作业 无和民都是独体字,书写要居中。 第三课时 1.抽读生字卡片。 无 民 1.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3.指导背诵。 时间线索:鞭声响起 草原醒来 羊儿出圈 群羊如云 (2)指导学生练习背诵。 打:引导学生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忆。 欢:结合教学又字旁,注意末捺改点。书写时左窄右宽,左短右长。 四、作业 2.抄写生字词两遍。 ( )的鞭声 铺满新绿的( ) 4.练习用飘动说一句话。 草原的早晨 羊儿 牧民 像白云 唱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