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个别化活动中对幼儿数经验的观察和指导
个别化学习已经成为集体学习活动以外最重要的学习形式了,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尤其是幼儿到了大班阶段,孩子们的自主性逐渐增强,能够为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性的学习,因此大班的个别化学习对于幼儿的发展尤为重要。
但是毕竟孩子在个别化学习时是自主学习的,孩子的行为都是需要我们老师去观察和指导的,怎么在个别化活动中观察和指导孩子在数方面的发展是我非常关注的。
一、首先观察活动环境是否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不能因为是数的内容就很单一的布置成桌面的操作,情境性的环境能让数的材料更加有趣。如:《小雨点找家》的材料,我们可以帮雨点找家的情境将数经验中的加减法融合在一起,让孩子的操作更有意义。
二、在孩子的活动中观察材料与之的互动情况是否积极。在材料的投放上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发展进行,每个孩子都是存在不同差异的,所以教师投放的材料本身具有层次性并隐含教育目标,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能力弱的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而能力强的幼儿通过材料给予他们一定的挑战。教师就应将材料渗透在所创设的环境中,当幼儿一旦进入环境中,在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即可获得某方面的发展。
三、在操作数的个别化材料时,往往孩子们都是非常专心和认真的,但是也会有一定的挑战等着他们。我认为作为老师还是要多选择等待,适度指导。因为到了大班孩子们的探索能力在不断提高,一时的困难并不代表他们不行,有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将答案藏在隐蔽一些的地方,让孩子学会自己去寻找答案、验证。如果我们过早地指导,不仅打断了孩子的思维,更是扼杀了孩子探索、坚持的精神。只有当幼儿确实因其本身经验与能力的局限致使探索活动难以继续的时候,才能给予一定的支持。
四、善于运用多种形式的记录,观察孩子自我建构数经验的方法。记录有助于幼儿自我建构知识与经验,它可以促进幼儿更仔细地观察与更认真地思考将零散的知识经验系统化,从而在让幼儿在一次次的记录与实验的比较、对比中调整自己的认识,逐步实现自我建构知识与经验,为最终形成科学的概念等奠定基础,让记录成为隐形的教师。如:我们会在孩子学习组合的过程中投放《撒豆豆》的操作材料,如果每次操作都是撒撒玩玩的话对于孩子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我们提供给孩子们记录纸,让孩子们把每次的结果记录下来,他们就能在最后发现原来10可以有9种分法。老师通过孩子的一张张记录表,能够较清晰地了解每个孩子对于分成的掌握和理解。
五、针对大班喜欢比赛的心理,以竞赛、合作的形式开展数个别化活动,观察孩子们同伴之间的互动。在个别化学习中我们很多都是关注孩子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但是往往孩子在学习中体现的品质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如:《动物比重》的材料中,我们以两人合作的形式进行比赛,他们会自己协商、制定规则,在活动中幼儿常常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高度的团队精神。对于幼儿来说,从伙伴那里可以学到很多先前不会的本领,发展了幼儿间的交往合作的能力,学会相互调节协调,共同完成一项工作。
通过在个别化学习活动方面的实践和学习,让我知道了观察和指导方法的恰当运用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数领域,好的观察和指导既能使幼儿得到成功的体验,又能使幼儿学会多种学习的方法,减少了对教师的依赖,促进了独立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