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学习故事:让我们紧紧拥抱
今天带领孩子们去场地上玩。有的拍球,有的走独木桥,有的爬高,玩得很开心。小诺站在攀爬架旁边,看着向上爬的同伴们一动也不动。小诺是个聪明的孩子,在做一样事情之前,喜欢长时间观察。我知道她虽然很调皮,但是胆子小,攀爬架还没玩过,这次会不会勇敢尝试呢?我需不需要介入呢?支持一下呢?思考再三,我还是决定由孩子自己决定爬还是不爬。我可以根据孩子的表现作出后续支持。
这时候,小诺终于开始爬了,手脚还挺协调,由于她动作很慢,爬得不高,没有危险,我趁机关注一下别的孩子。这时我听见一个细小的声音“杨老师,杨老师”,循声一看,原来是我身边正爬在攀岩架上的小诺。只见她两手紧紧抓住绳子,头扭过来,紧张救助的眼神一下子拽紧了我的心。小诺平时不大肯听老师的话,现在还处在学说话阶段,经常是我对她说什么,提什么要求,最好的回答就是把我说的话重复一遍。这次居然主动叫了杨老师,可见她内心的恐惧感非常强烈。
我急忙边说小诺不要害怕,我来保护你。我转身两手托住她,孩子在我的鼓励下放开了两手,转过来紧紧抓住我的脖子,一动不动紧紧贴在我的身上。这时候,我真的百感交集,平时对这个孩子的表现几乎要失去信心和耐心了,可是孩子是如此信任我,她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想法感到汗颜。母性的情感充分涌现出来,我也紧紧抱着孩子,什么是孩子的依靠,什么是安全的港湾,什么是像妈妈一样。这就是此时此刻小诺给我的感情经历。
我把小诺放下来,告诉她可以勇敢向上爬,杨老师就在你的身边保护你。这时候又有几个孩子过来爬,我请小伙伴们手把手教她,我拉着她的手,托着她的小脚,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小诺终于把头探出了横杆。
教师应该成为孩子学习发展的支持者,那如何支持呢?就是在每个环节中,孩子的每个行为表现中体现,当孩子出现了问题时,老师要善于观察、倾听。
每一个儿童都有他的个性、能力、行为、兴趣等特点,都有其家庭背景、生活经验及发展潜能。教师应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不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幼儿。
这次经历不但是孩子在攀爬方面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在情感方面的发展呢?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学习的经历,她让我感受到《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教师要容忍和尊重儿童的差异,并要特别关注有些特殊的儿童,在她们身上要倾注更多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