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学校基层教科研工作调查与分析校本教研作为一种新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已经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走进了每一所校园,融进了每一位教师的生活。但是,随着新课改的的深入,由于职业倦怠、缺乏创新精神、教研功利观念等原因,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校本教研的激情和新鲜感渐渐变淡,随之而来的现实问题、困惑却越来越多,影响、制约着教师业务的成长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为使该课题的研究有一个科学的起点,课题组针对学校基层教科研活动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设计调查问卷,先后在XX市XX中学、第八中学、XX中学开展了学校基层教科研工作的问卷调查。二、调查的基本情况本次问卷调查我们面向XX市XX中学、第八中学、XX中学的全体教师,从中随机抽取了220名教师参与调查,共发放问卷220份,收回有效问卷218份,占所发放问卷的99.1%。问卷设计主要参照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倡导的校本教研三要素: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问题主要涉及学校和教师的背景、学校教研工作、教师个体教研状况、教师群体教研状况、对教育科研的困惑和期望等六方面。三、调查结果与分析2.在“你认为开展教研活动对有帮助吗?”、“两年来,您认为你校开展教研效果如何?” 和“你觉得你们学校校本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有哪些?”这三个问题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近0%的教师认为学校的校本教研效果不明显,对提高教学质量帮助不是很大。有70%的教师认为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效果一般,看不出促进作用,从这一数据说明了大部分教师对学校教研活动工作的不认可,调查中教师普遍提出学校的教研活动常常仅限于听评课、教材研讨、形式单一、重复现象严重,虽然有时也有教研室组织的骨干教师送教下乡,邀请教研员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等,都由于时间、精力和其它客观条件的限制,杯水车薪、教师受益面窄。这说明我们的教研活动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做法,因为只有高质量的教研活动,才能赢得广大教师的认可。4.在 “为了有效开展校本教研,你认为学校在校本教研活动中要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和 “你理想中的教研活动是怎样的?”这两个问题的调查中,教师们从教研活动的各个方面提出来许多具体的要求、建议和措施,分别涉及到教研活动的各要素,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对教研活动的重视,对教师的培养等方面,尤其是对教研活动的形式怎样才能适合教师,怎样把先进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使广大教师通过教研活动获得培训和提高,最终有效实施新课程和促进学生发展等教学中的困惑提出了质疑,并阐述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认为教研活动要从根本上解决教学问题,就要结合教学实际采取一些交流、探讨的方式进行,让教师乐于参与,敞开心扉去探讨交流,并有所收获。1.通过调查,我们深深体会到:校本教研,必须符合学校实际,必须适合教师实际,让每一位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得到发展。3.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了教师们对有效开展教研活动的一些好的方法和途径的建议,这对我们以后的课题研究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方法和思路,为课题的进一步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通过调查,我校将抓住《城乡“网上结对”互惠教研的有效方式与策略研究》这个课题,通过网上结对学校教研模式的实践研究,实现学校、教师结对常态化,促进日常教研活动与区域资源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结对学校的资源优势,突破单校教研中实际遇到的师资、技术、空间等方面的“瓶颈”,为教师群体提供跨时空、跨学校、跨学科、跨区域交流的服务平台,切实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从而提升教师教学教研水平。1.建章立制,规范校本教研管理。学校要牢固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思想,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使每个学生发展为宗旨,着眼于教学活动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把开展校本教研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大事来抓。认真组织教研课题的实施,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形成研究意识,自觉参与,提高素质。3.坚持多种教研活动相结合的模式。探索引领农村学校通过与网上结对学校的互动教研有效方式使校本教研走出困惑,以求改进、突破“瓶颈”并有所创新。使校本教研摆脱浅层次的徘徊状态,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寻找专业引领,与网上结对学校实现“校际互动的专业共同体”,形成良好的问题研究的“人文氛围”,满足教师解决问题的需求,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达到校本教研可持续良性发展的目的。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