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不仅是一个人物,更是一种文化和象征。本期,《行游》将精选邦德系列电影中的精华外景地,让你跟随着邦德的足迹,体验007式的旅程。
牙买加《007》的诞生地
对于任何一个想寻觅007足迹的人来说,第一站不是英国,而是牙买加。不仅仅因为在这里曾拍摄过(《诺博士》《生死关头》等多部007电影,更因为007系列小说的作者伊恩・弗莱明的故居就在这里,主要的007小说也是在这里创作的。
二战刚结束的1946年,伊恩・弗莱明以2800美元买下牙买加奥卡贝莎(OchoRios)一处依山傍水的荒地,面积十五英亩。在当时,这里不过是一处当地土著运送香蕉的码头。弗莱明在这里建起了一座凌驾于水上的草屋,起名“黄金眼”,007系列中的一部电影就以此命名。
就在牙买加,伊恩・弗莱明于1953年创作出了第一部007小说《007大战皇家》,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他在这里以日产2000字的速度写出了全部14(一说15部)部007系列小说。这很好的解释了为何许多007故事的在牙买加展开了。
007系列电影的第一集《诺博士》的故事就发生在牙买加。在加勒比海上,詹姆斯・邦德第一次开始了他的冒险之旅。当第一位邦女郎乌苏拉・安德斯身穿白色比基尼,缓缓从海水中走出来时,那个镜头想必任谁也没法忘记。现在,这片海滩就以詹姆斯・邦德命名。
詹姆斯・邦德海滩三面被清澈海水和绝美的海景环绕,葱郁的圣玛丽山直入大海,非常壮观。如果想寻找一点刺激,海滩还提供有导游带领的水上摩托游览行程,行游者将穿越著名的“黄金眼”,并欣赏到一些只能在私人船只上观看到的令人惊叹的景色。
在牙买加的海滩,感受一下日光浴远比其他活动有趣得多。行游者不妨在詹姆斯・邦德海滩上挑一个隐蔽的地点,脱掉外套,尽情享受日光浴。如果有些害羞的话,也没关系,牙买加大部分海滩都有“衣着选择”区,可以选择穿多穿少。
要说明的是,当年的“黄金眼”居所如今已经被改建成了一座豪华度假酒店,不过酒店里依然陈列着弗莱明构思小说时所使用的写字台和镀金打字机。清晨,行游者可以在这里的露台餐厅上,吃煎蛋、喝蓝山咖啡,这可是弗莱明偏爱的早餐,同样也是邦德几乎天天吃的东西。
詹姆士・邦德海滩
地址:POBOX38,Oracabessa
交通
行游者可乘坐飞机到牙买加首都金斯敦,美联航空往返机票约为33900元人民币。之后乘车前往詹姆斯・邦德海滩。牙买加的计程车没有收费表,建议在乘坐前告知目的地,谈好车资后再乘坐。此外,机场及市区均可租到车,条件为持有国际驾照,年满21岁即可。费用则是以保证金加上租车费来计算,1天约需600元人民币以上
签证
只要备妥有效期内的护照、下一站或回程的机票与足够在牙买加观光所需的费用等,就可直接在金斯顿国际机场的入境柜台当场办理落地签证
为了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培养一支适应新时期我国旅游业发展需要的导游队伍,现对进一步加强全国导游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以适应新时期要求为目标,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导游队伍建设的认识
(一)加强导游队伍建设,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的客观要求。全国旅游从业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参与者和促进者,导游是以服务游客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只有发挥好导游作用,才能充分挖掘旅游产品的深厚内涵,弘扬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只有发挥好导游作用,才能增进旅游者与目的地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实现不同生活方式、文化习俗、价值观念的交流与包容;只有发挥好导游作用,才能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更好地引导旅游行为与旅游环境的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二)加强导游队伍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新时期导游队伍的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导游素质为核心,重视促进导游的全面发展,逐步完善导游从业的管理服务体系;必须以改革为突破,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逐步建立激励保障和约束监督机制;必须从旅游业为“人”服务的本质要求出发,强调以旅游者为“本”,充分发挥导游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文明服务、人性化服务、细微服务,切实提高服务水平。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也是旅游行业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三)加强导游队伍建设,是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迫切要求。加快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综合发挥旅游产业功能,是旅游业“十一五”期间的三大任务。导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生产力,队伍建设事关旅游业健康协调发展,事关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事关国际竞争力和中国旅游形象,事关旅游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发挥。尽快建设一支素质、结构、规模与旅游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导游队伍,是当前加强导游队伍建设的战略要求。
(四)加强导游队伍建设,是全面提高导游队伍素质的内在要求。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游数量急剧增加,导游队伍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导游队伍整体素质不适应旅游业发展;二是现行管理体制不适应导游队伍现状;三是导游队伍发展不适应旅游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当前加强导游队伍的建设,关键在于全面提升导游素质。这是一项涉及面广、突破面大、配套要求高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从进入资格、在岗培训抓起,而且必须从制度上建设、在机制上创新;不仅需要提升导游的政治业务素质,而且必须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导游队伍结构;不仅要争取解决导游队伍现存的问题,而且要构建导游队伍面向未来的良性发展机制。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导游队伍建设的方向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素质为核心,以制度和机制建设为突破口,以增强服务为出发点,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努力实践,综合提升导游整体素质,培养一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规范、形象文明的导游队伍。
(二)主要任务。进一步深化旅游诚信建设,全面提高导游人员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探索建立公开合理的导游薪酬、执业等保障和激励机制;努力建设梯次合理、进出开放、类别齐全的导游队伍结构;加快完善服务保障和监管体系,积极营造和谐良好的导游执业环境,在整体上促进和加强导游队伍建设。
(三)主要原则
1、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是长期以来导游队伍建设的重要经验。新时期导游队伍的建设,应继续强调和坚持对导游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反对拜金主义,坚持以人为本、游客至上,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大力培养爱岗敬业、认真服务、乐于奉献的良好风尚。
2、必须重视导游队伍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当前,导游职业呈现出明显的市场配置、多元结构、分散执业的特点,导游队伍建设必须认真认识和研究这些阶段性特征,把提升导游素质与建立培养机制结合起来,把治标与治本结合起来,把导游队伍建设的长远目标与阶段性任务结合起来。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阶段性特征的要求,遵循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充分运用市场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推进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导游队伍实际的发展机制和管理体制。
3、必须大胆探索和改革创新。我国导游队伍现状既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也有独特的行业性特点。各级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要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以改革的勇气和胆识,大胆尝试、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同时,也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其他行业和国外经验,努力推进导游队伍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4、必须充分发挥导游依托机构的基础性作用。旅行社曾发挥了导游管理和服务的很好作用。新时期,各地又出现了一批导游服务管理机构,这是旅游业和导游队伍发展的必然,但还不够规范。旅行社、导游服务管理机构等导游依托机构,必须充分发挥对导游管理、服务的基础性作用,大胆探索、改革和完善对导游的管理服务,承担起保障导游合法权益和监管导游从业质量之责。要把探索建立符合导游实际和市场规则的内部管理制度,作为新时期旅游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切实把导游队伍培养好、管理好、调动好、使用好。
5、必须强化导游服务保障机制的建设。随着旅游三大市场的发展,景区景点的不断增加,导游队伍将持续快速扩大。各级旅游部门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建设为主、服务为先的理念,承担起对导游队伍建设的教育培养、管理服务的责任。现阶段要特别强调转变过于单一的、管制性的管理思路,突出地加强服务和保障意识,将管理工作寓于服务之中,积极创新服务和保障手段,逐步健全导游从业的服务保障体系。
三、要以提高素质为核心,全面加强导游队伍自身建设
(一)加强对导游队伍政治上的培养。各级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导游队伍建设列入重要工作日程。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党团组织,完善工作机制,在政治上关心导游成长。针对导游队伍年轻人多、思想活跃、积极向上的特点,可围绕爱岗敬业、献计献策、优质服务等主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党团活动,积极营造弘扬正气、奋发有为、建功立业的良好从业氛围。
(二)加强导游队伍结构的调整和完善。要突出强调中级导游的基础和骨干地位,加快改革导游职业等级考核方式,大力促进有一定实践经验和服务技能的导游进入中级行列,尽快壮大中级导游队伍。要积极探索分类分级相结合、资格考试与社会吸纳相结合、合理流动与相对固定相结合的导游队伍管理体系,逐步形成国家、省和景区三类导游,以市为主的属地化管理的模式。要加强对特种旅游、专项旅游所需的专业技能导游人才的吸纳和培养,研究建立适合不同执业特点的导游职级晋升制度。要重视复合型导游、小语种导游、社会高级兼职导游等不同门类导游人才的培养。要积极吸纳社会专门人才进入导游队伍,对于园林、风景、文物、宗教等旅游景点和红色旅游景区的专业讲解人员,可直接授予荣誉性的导游职级。
(三)加强和改善导游在岗培训。旅行社和导游服务管理中心等依托机构是组织保障导游在岗培训的主体,必须切实负起责任,把在岗培训贯穿于日常业务和管理中;城市和基层旅游部门要根据旅游市场需求,抓好对各语种导游、景区点导游、文博科教场馆讲解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导游技能和专业知识,努力形成导游队伍开放型的发展结构;国家和省级旅游部门重点要抓好在岗培训的制度建设和检查督导工作,继续坚持把导游在岗培训纳入导游年审之中。要积极探索和尝试课堂培训以外的知识竞赛、技能比赛、现场观摩、典型示范等在岗培训的新形式、新方法,不断提高在岗培训的实际效果。
(四)加强对资格考试和岗前培训的制度完善。导游资格考试是影响导游队伍素质的重要因素,要通过改革和完善导游资格考试,加强考试内容与导游从业能力的结合。旅行社和导游服务管理中心等依托机构要加强对导游的岗前培训,提高岗位服务的实际技能。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导游上岗证的发放与管理。
(五)加强对旅游院校导游培养的引导。要引导大专院校设立导游相关专业,加强培养复合型的导游。现已设立导游专业的,要根据旅游市场需求,进一步突出培养特色,加快培养市场紧缺的导游。导游职业院校要突出实践环节,重视对实践技能和适应能力的培养。
(六)加强对导游队伍培养的规划。要制定全国“十一五”旅游业人才规划。各地应根据导游队伍现状、发展态势和长远需求,制定适合当地情况的导游队伍培养规划,研究促进导游队伍健康发展的管理制度与保障政策。
四、要以改革为突破口,探索建立导游从业的激励保障机制
(一)探索建立公平透明的导游薪酬制度。要积极推进旅行社和导游利益分配机制的改革,加快《旅行社管理条例》和《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修改,建立以基本工资和导游服务费为主体,带团补贴为补充的导游人员薪酬制度。
(二)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导游执业激励机制。要建立反映和体现导游人员业务技能、职业贡献、从业年限等综合因素的职业晋升机制;探索建立符合旅游经济规律和旅游发展实际的导游从业评价体系;按照导游职级与经济收入挂钩的原则,探索建立导游职级、服务质量与报酬相一致的激励机制;逐步量化对导游职业技能、专业素质、从业贡献的考核指标,推动形成积极向上的导游职级晋升机制。
(三)探索建立导游执业的基本保障制度。旅行社、社会导游服务管理机构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与导游人员签订合法的劳动合同,办理必要的社会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确保其基本工资收入、社会保障等合法权益,努力改善导游的执业环境和工作条件。
五、要以加强服务为出发点,逐步完善导游从业的管理服务体系
(一)要突出加强导游执业的规制建设。围绕导游队伍建设的目标,针对导游市场和导游服务存在的问题,要积极探索建立一套包括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技术服务标准、行业协会规章、同业者守则、导游自律公约、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等在内的规制体系。国家和省级旅游部门要重点推动导游执业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快修订实施《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和《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鼓励有条件的省区市制定有关导游的地方立法和地方性技术标准;城市和基层旅游部门、行业自律组织、旅游企业也要积极探索有关规制的建设。
(二)健全和完善导游管理服务体系。国家、省、城市三级旅游主管部门在现有体制框架内,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研究建立分工合理、各有侧重、有效衔接、监管到位的导游管理服务体系。要根据导游不断社会化的特点,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创新管理体制,提高导游的管理水平,健全政府领导、部门协同、企业参与、导游自律的管理格局。有条件的地方要审慎而积极地探索建立导游协会、导游之家等行业自治性机构,促进导游社会化管理的程度和水平。
一、在童谣里寻找“趣味点”
将童谣从词、句、篇这三个角度来深入感知,并且分开解读,通过“读――思――找”这样三个步骤来进行分解童谣,重点是“找”。以童谣《会走的花》:“哗哗哗,下雨啦,起来一群小娃娃。红的伞,绿的伞,路上开满会走的花。”为例,引导学生自由地读一读,想一想你从童谣中读到了哪些形象、事物、情节、故事?
(一)找元素:发现――提取
可以找到的词有:雨,娃娃,伞,路,花。
可以找到的句有:哗哗哗;下雨啦;路上开满会走的花。
可以找到的整篇的意思是:下雨啦,路上有很多撑着伞的人。
(二)找情景:感悟――想象
童谣的内容丰富有趣,短小精悍的语言中蕴含着许多情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一读童谣,说一说感悟,并且进行情节的想象。比如上述童谣中,就可以联想到下雨天人们在雨中疾走的情景,伞很多很多的情景;水花像小娃娃一样飞溅的情景。
(三)找故事:发散――联想
童谣的想象丰富,有些童谣虽然字里行间里没有直接写出故事,但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联想童谣中蕴含的故事。比如上述童谣,就可以联想出孩子们在雨中互相帮助的故事,雨中玩水的故事,雨中嬉戏的故事等等。
二、借“趣味点”进行“巧构思”
把在童谣中找到的去趣味点,比如元素、情景或故事聚集到一起,摆在一起,统筹设计,整体构思,形成一个创作的思路,我们可以通过“定点”和“创想”两种方法展开巧妙的构思。
(一)“定点”构思
“定点”构思的意思是确定一个“点”进行创作的构思,这个点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兴趣点”,也可以是童谣中有创意的“创意点”。
1、按“兴趣点”构思。“童谣”中的兴趣点,就是指儿童感兴趣的地方。可以从找到的元素、情景或者故事中去确定,学生对什么最感兴趣就确定以什么点进行构思。再拿童谣《会走的花》举例,有些学生对“伞”感兴趣,有些学生对“雨中的故事”感兴趣,有些学生对“雨点飞溅的情景”感兴趣,这样就可以确定不同的兴趣点,构思的画面也就各不相同了。
2、按“创意点”构思。“童谣”中的创意点,就是童谣中描绘得比较有特色、有创意的地方。创意点,需要反复诵读,并且通过教师的引导才能有所体会。确定创意点,就相当于确定了整个作品的全新构思。比如童谣《荡秋千》中,傻大妞的一悠、二悠、三悠,就比较有创意,由此构思的作品也定会充满创意。
(二)“创想”构思
“创想”构思指的是通过有创意的想象,构思创作,通过创意想象形成有特点的、有个性的画面。当我们把头脑里的灵光乍现和幻想付诸实践变成真实的作品,这个过程是非常令人愉悦的。
1、元素多悟。就是要求每个学生用自己独特的内心情感去感悟所要表现的那个“元素”,对一个“元素”感悟出不同的意象来。比如对“雨”这个元素,先让学生们说说自己意象中的雨,因为个性、生活经历等的不同,他们对“雨”的感悟就各不相同,因而创作的作品也会呈现出丰富多彩、各不相同的情景。
2、情景扩展。对“情景”的扩展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感受。如“哗哗哗;下雨啦!”这个句子,首先请学生讨论下雨时候的场景,有趣的雨中画面,雨中的景物等等,并注进自己真挚的情感,然后再开始感悟。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寻找到自己欣赏的意境。
3、故事延伸。是指针对学生对童谣的故事性比较感兴趣的心理特点,通过大胆的想象,延伸故事的情节,深入想象到很丰富的画面。这样的构思不但新奇有趣,而且作品也极其丰富。
(三)“表现”构思
在仔细品读童谣的基础上,既要让学生带着想象从童谣里走出来,又要让学生带着想象把整首童谣的意境画出来,还要让学生带着新思路把童谣的意思进行全新的改变,从而使创作的作品内容更加丰富,构图更加多样,颜色更加多彩。那么用怎么样的方式方法表现自己的构思,进行组织和表现画面,创造作品的形式美,是在构思之后的重要环节。通过我们的实践,发现以下几种创作形式,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能够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
1、拼贴画,呈现简约大气。拼贴方式可以使人轻松地关注要点。拼贴方式过滤了繁杂的思绪,沉淀了丰盈的内涵,为微妙的精神建构出纯净的形式。
2、刮蜡画,展现单纯精致。用刮画纸进行刮画创作,材料简单,创新方法。学生画得单纯愉快,同时作品又不失精致。
3、蜡彩画,体现童趣童心。通过用油画棒和水粉颜料结合的方式,表现画面,凸显蜡彩的自由趣味,体现童心童真,美妙无限。
4、构成设计。也就是练习点、线、面的组合。对学生讲点、线、面,虽然显得空洞化和概念化,但它却实实在在存在于童谣绘画创作中,对它的运用表达及处理的不同效果,将体现出不同学生不同的审美倾向及素养。对学生来说,他们掌握了点、线、面的构成组合方式,就能随心所欲地表达自我。运用童谣中提取的元素,就可以进行这样的尝试。
5、意象表现。是指根据童谣中提取的某些元素,进行意象画的构思。意象画的重点不是画面的内容表现,而是画面的“意”。
冈布里奇曾说“一个人永远不能穷尽对美术的探究,他会在其中不断发现新的东西。美术本身是一个令人兴奋不已的世界,有着它本身独特的法则和神奇的境界。”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要带着孩子们欣赏那些有着悠久历史、蕴含了丰富文化的童谣,尤其是那些已经展现在我们教材中的“经典”童谣作品,我们更要将它们好好利用起来,引领着孩子们探究童谣,解构童谣,体验绘画创作的各种乐趣,发展思维,创造出精彩的作品。
参考文献:
[1]胡明哲《视觉语言基础研究》《中国中小学美术》2010年第3期
关键词:阜新;旅游;宗教;文化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4-0161-02
阜新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原始文明。早在七千六百多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生息繁衍,因出土“世界第一玉”及“华夏第一龙”,被国内外考古学界称誉为“玉龙故乡”。坐落在阜新境内的查海古人类遗址,被誉为“中华第一村”。阜新拥有悠久而富饶的宗教文化资源,宗教文化色彩浓厚,宗教特色遍布阜新的主要旅游景点。我们应该科学整合阜新宗教文化资源,做好宗教文化的解读、展示、弘扬工作,使宗教文化真正发挥出它在旅游业中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一、阜新发展特色旅游经济的宗教文化资源
1.佛寺镇——瑞应寺。阜新是藏传佛教的东方传播中心。清康熙皇帝亲笔题匾的瑞应寺,属藏式庙宇建筑风格,以其雄伟、规模宏大,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雍和宫的住持和部分喇嘛多出自瑞应寺,瑞应寺的“巴门扎仓”为蒙医药事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2.海棠山——普安寺。普安寺位于阜蒙县南四十五里海棠山左麓,历经六世活佛二百多年的扩建,占地面积四万五千多平方米,较大的建筑项目有措钦大殿法相僧院,时轮僧院,密乘僧院,白泉寺、关帝庙、舍利庙、嘛呢庙、迪彦宫、玛沁护法寺、龙王庙、白塔和转经亭等二十余项。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普安寺遗址所在地海棠山的摩崖造像群是藏传佛教东方中心唯一保存下来的民族瑰宝。现保存完好的佛像有267尊,形态各异的佛像集历史、艺术、欣赏价值于一身,堪称天下奇观,是目前中国保存完好的浮雕造型艺术珍品。
3.王爷府——德惠寺。阜新王府镇宗教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蒙古贞王府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蒙古民族把这个地方称作“诺颜格尔”,意为王爷府,简称王府。在王府的南面建有广化寺、在王府的北面建有德惠寺。德惠寺建于1751年,仿北京雍和宫式样修建,素有小“雍和宫”之称。天王殿正门上方有蓝底金字蒙汉藏满四种文字的石雕寺匾一方,并有朱红的“御赐”二字,门前石阶有“二龙戏珠”浮雕图案的阶面,称为“御路”。这是由国库拨银奉旨敕建的“皇家寺院”的例证。
4.道教宗师张三丰故里——懿州古塔。道教大师张三丰的故里在辽东懿州,即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塔营子乡。距今九百多年的懿州古塔屹立在古城中,位于古城中部稍西,建于辽·太平三年(1023年),造型精美,是阜新地区保存最好的一座佛塔,为辽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懿州城是中国目前现存最好的辽代古城。阜新境内新近发掘的关山辽墓群为辽代中晚期贵族墓葬的典型代表,全国罕见。墓葬中出土的壁画,百科全书式的全面反映了辽代的社会生活,考古价值极高。此外,战国时期燕山城、武当道教创始人张三丰故里、千佛山等多处文化遗址,构成了阜新独具特色的景观。这些古城遗址都是可以开发的旅游资源。
阜新拥有着名扬海内外的“东藏”——瑞应寺和阜新境内多处颇具宗教特色的旅游景点;有近八千年的查海文化遗址;有堪称“东北一绝”的海棠山国家森林公园;有以沙山、碧水、森林而闻名遐迩的大清沟风景区及世界绝无仅有的海州大露天煤矿(国家矿山公园)。这些宗教与历史、人文、自然等旅游资源整合在一起,构成了阜新地区发展特色旅游经济的宗教文化基础。
二、阜新宗教文化旅游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1.特色产品培育不足。阜新宗教文化中有不少名寺、名人、名事、名园。但是,有些还没有进入旅游部门的视野,如全省最大的民主天主教堂还没有在市内各家旅行社挂号;创建于清康熙年间的海州庙(弥勒菩萨成就院),是目前阜新市区内唯一尚存的一座藏传佛教古刹建筑群,寺庙因依山而建,山坡一词蒙语谒海洲,故寺庙又因此而得此名,也是不在名册;尽管一座百余年的教堂和三百多年的宝刹名声在外(中国大百科全书有记载),但在阜新旅游业中也是鲜为人知,事实上它们在旅游开发中也具有着很大的价值。总体而言,阜新对以宗教文化能为特色的旅游产品培育不够。
2.对外宣传力度不够。近年来,阜新在地产促销方面力度很大,但其中对宗教文化资源的宣传则相对不足,主要是未能让旅游者了解阜新是宗教文化名胜资源丰富的旅游城市。虽然,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做了许多艰苦细致的宣传工作,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原因,还是没有达到游人皆知的理想效果。阜新对宗教文化旅游特殊性的研究还很缺乏,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宗教历史、宗教名胜、宗教文化等方面资料的整理、介绍;还没有专门的宗教文化旅游规划,仅侧重在包含着宗教文化旅游在内的旅游线路的简单设计。由于资金匮乏等多方面的原因,甚至像张三丰故居这样的宗教旅游的拳头产品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宣传和利用。
3.大众参与度不高。宗教文化旅游有很强的特殊性,在参与性项目的设计上很有难度。目前,瑞应寺等宗教名胜景区在这方面做了成功的尝试,效果很好。不过,总的来看,大多数还是观光型的“静态旅游”、“物态旅游”,旅游活动基本局限于寺庙之内,参与性、体验性项目比较少。阜新有着丰富的带有宗教文化内涵的民俗文化,当地居民度高,群众参与性应该很强,但是对这方面旅游资源的挖掘、利用明显偏弱。应该制定出指导性政策,引导当地居民自主开发地方旅游项目,积极参与发展地方旅游经济。
4.宗教文化传播不广。阜新寺庙等宗教旅游场所为旅游开放奠定了一定的资源基础,但关于宗教文化的解读、展示、弘扬还需要有专业人员来做这方面的工作。原阜新书画院院长著名画家冷旭,他创作的《阜新八景图》倾诉了对家乡阜新秀美山川的热爱。全图将“沙海清沟”、“大漠林海”、“海棠摩崖”、“瑞应佛光”、“露天煤海”、“梨山读画”、“玉龙古村”、“巨龙衔珠”等阜新“美景”精巧经营、繁简取舍、尽现于图上,为提高阜新地区的知名度和发展旅游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令人遗憾的是,阜新的作家、画家、摄影家等各位大家们这样的作品太少了。应该鼓励广大的媒体和文化传播者、文艺工作者依托本地区的宗教资源,广泛宣传地方文化,为丰富地方文化特色作出积极贡献。
三、探索阜新开发宗教特色旅游的途径
1.大力提高对发展宗教特色旅游经济的认识。对阜新发展以宗教文化游为特色的旅游经济,需要进一步形成两个共识:第一,宗教文化游是阜新旅游的一个主要的特色产品;第二,发展宗教文化游是阜新旅游的一个主要增长点,它可以聚集人气,搭建招商引资平台,拉动阜新经济。开展宗教文化游,须加强部门间合作。宣传、统战、宗教、文化、旅游、园林、新闻等不同部门在宗教文化旅游开发方面存在着认识和责、权、利上的差异,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减少“内阻内耗”,增强合力。旅游部门要将宗教文化旅游文化景区(点)全面纳入规划体系,进一步加强对宗教文化旅游开发的行业性指导,宣传部门要协调各相关部门,做好宣传工作。
2.全面整合地方宗教文化旅游资源。阜新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不乏名寺、名观、名人、名事。这些珍贵资源已得到一定的开发,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力度。一是继续恢复、修缮、扮靓一些重要的宗教场所,并恢复其宗教功能,这也是党的宗教政策所要求的。二是科学设计旅游线路,开辟“佛教旅游专线”(海棠山、海州庙、瑞应寺、乌兰木图山等寺庙和景点)、“伊斯兰教、天主、基督教旅游专线”、“中华八千年文化源头和张三丰故乡、塔营子古城”等精品线路。三是实行地产制胜战略,主打玛瑙、麦饭石等独特产品,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四是加强区域合作。宗教文化旅游线路是多点的整合,在空间上可能跨越不同的区县、市域。阜新相关县(区)要协调合作,统一规划,树立全局意识,形成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体联动。我们还应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区域合作,开辟“辽西宗教旅游线”。
3.深入挖掘宗教文化旅游内涵。在宗教场所进行宗教历史典故和文化内涵的解读。一方面对现有景点进行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图解,比如规范、充实介绍性标牌的内容,在某些寺观免费或低价提供解读宗教文化的材料,以方便旅游者的自助游览。另一方面对非物质性宗教文化进行深掘,运用专题片、电影和电视剧等手段展现阜新宗教的历史、人物、故事等。积极开发宗教文化的外延式产品,在旅游纪念品上做好宗教文化的文章,形成宗教文化产品的系列化。阜新的玛瑙、麦饭食产品全国闻名,可以将这些传统技艺用于宗教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制作。
4.全面突出宗教文化旅游特色。突出节庆活动在宗教旅游中的特殊功能。宗教非常注重节庆活动,应充分利用宗教的各大节日,推出转经、撞钟、喝腊八粥、吃喇嘛肉等活动,吸引旅游者参与。还可将宗教文化与少数民族的民俗活动结合起来,发挥其群众性、娱乐性特点,使宗教文化旅游从寺庙延伸到街巷、广场甚至农村集市。宗教文化旅游与其他文化和活动的结合,能产生彼此促进的极大效应。应做大与阜新宗教文化密切关联的文化文章,如带有宗教色彩的名人逸事等,借重其他文化活动,来推动宗教文化旅游的发展。
四、结语
阜新地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今后一段时期,应不断提升旅游业发展质量,努力打造蒙古贞文化旅游品牌为核心,建设葛根苏木旅游度假区和海棠山旅游经济开发区。以温泉新城为载体,强力推进温泉旅游产业招商,打造“中国·小苏打第一泉”品牌。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相融合,打造自然生态游、敖包文化游、宗教文化游、玛瑙文化游四大旅游产业聚集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争创全国旅游强市。
参考文献:
[1]梁姝丹.阜新地区辽墓壁画及相关问题[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2]吴金凤.蒙古贞敖包的历史与传承[J].满族研究,2008,(2).
[3]吴金凤.试论辽宁蒙古贞的地域文化特色[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3).
关键词:郑州市;旅游创意产业;发展途径
一.郑州市旅游创意产业的现状
进入二十一世纪,郑州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迅猛。2010年共接待国内游客累计5425.7万人次万人次,增长13.1%;旅游总收入累计达589.9亿元亿元,增长15.7%。旅游业已成为郑州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和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据统计,2010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4382美元,旅游产品的提升及产业结构的升级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其中旅游的高级阶段应该是旅游创意产业,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必然。与北京、上海等国内旅游创意产业发达地区相比,郑州市的旅游创意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差距也比较明显;特别是河南提出中原经济区建设以来,中心城区以及各卫星城镇面临较大的创意产业发展空间,许多领域还是空白。传统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心是为旅游提供各项服务,即食、住、行、游、购、娱,现阶段,我国的旅游产业链仍局限于相关的服务业,并没有发挥其关联带动效应,大众观光旅游产品越来越不能满足个性化休闲娱乐的需求,旅游产业的发展已步入到用创意旅游产品引导新的旅游消费,创造旅游新的旅游需求的阶段。因此,旅游产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有更大的发展。在国家大的创意经济背景下,旅游创意产业已成为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产业额发展模式正在创意产业的引领下发生改变。当前,郑州旅游产业正高速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调整,而创意旅游正是一条符合郑州未来旅游产业发展之路。
二.郑州市旅游创意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外创意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我国的创意产业也正在迅速崛起。深圳、北京、上海、天津、西安等城市正积极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在实践中探索各种创意产业发展模式。郑州旅游创意产业刚刚起步,在发展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困难:
(一)发展认识高度不够,影响旅游创意产业的模式实践探索
虽然郑州旅游创意产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经济发展、文化传统、社会价值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郑州市对旅游创业产业的发展认识高度不够,主要表现在政府及相关企业没有将创意产业纳入到本地和本企业的主要发展规划中,这直接影响了创意产业模式的实践探索。
(二)旅游创意产业模式发展方向模糊,缺乏开拓性的理论指导
当前,郑州旅游创意产业已正式启动,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样一个阶段,郑州市需要具有一个开拓性的理论指导来指导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在创意产业发展中,一个系统的具有开拓性的理论指导既可以为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指明方向,还可以对创意产业进行战略部署和策划。但是,目前郑州市却并没有这样的开拓性的理论指导,使得郑州市创意产业模式发展方向不够明确。
(三)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法律体系不够健全
旅游创意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但也是一个高风险产业,它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而旅游创意产业模式实践探索更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在我国,旅游创意产业发展比较好的地区,都是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然后根据旅游创意产业的特点,建立一系列完整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以支持和保护其健康稳定发展。
当前,要推动旅游创意产业的平稳发展,为郑州旅游创意产业的模式实践探索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就必须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中央及郑州市政府这几年在支持、引导创意产业方面制定了一些优惠的税收政策,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但成效不太明显。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出台的政策或法规,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政府主导的政策力量也稍显不足,导致这些政策之间有的内容交错重复、有的层面上的立法却还是空白,保护创意产业发展的整个法律体系也不够建全。整体上看,郑州市的旅游创意产业的实践探索进行得如火如茶,但是效果却并不是非理想。因此,建立健全旅游创意产业的法律体系,降低创意产业模式探索的风险,使郑州的旅游创意产业模式探索无后顾之忧的大胆探索势在必行。
(四)旅游创意产业模式探索缺乏后劲,旅游创意人才不足
从世界各国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旅游创意产业要想取得成效离不开旅游创意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同发达地区相比,郑州市的旅游创意产业起步稍晚,发展趋势良好,但由于教育的落后和人才培养方式因素的制约,郑州旅游创意产业所需要的人才匮乏,总量上偏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且在层次和结构上与市场需求有较大的差距,成为阻碍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构成了旅游创意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使得旅游创意产业模式探索缺乏后劲。
苦命的水星与金星
人类一直没有停止探寻外星生命的脚步,并已经把探寻生命的范围深入到了太阳系中,然而太阳系中哪些地方可能存在生命呢?从太阳开始数,第一颗行星是水星。2011年3月,美国航宇局的“信使”号水星探测器成为了第一个环绕水星飞行的人造卫星。其传回的图像显示水星的环境极端恶劣,由于水星距离太阳只有日地距离的三分之一,其面向太阳一侧的温度将高达800℃,而背向太阳的一侧只有零下290℃,很难想象生命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金星与水星相比一样荒凉,尽管它离太阳的平均距离是水日平均距离的两倍,但其温度却高达880℃,数十年的观测表明金星是一个被温室气体和硫化物酸雨包裹的苦命星球,大气压更是地球的90倍。不过,根据金星大气成分的化学分析,科学家相信金星上曾经有水,假如那里有生命曾经存在,那么更多的证据有待发现。火星,生命是否存在?
如果有机物质可以被彗星带到地球,那么当然也能被带到整个太阳系的其他地方,可是这些地方也能像地球一样产生生命吗?在今天看来,金星和水星上存在生命是不可能的,因为空间探测器在这些行星上并没有发现生命所需的重要成分——水的存在。但是火星怎么样呢,7尽管在这里尚未发现有机化合物,但是目前已经进行的诸多火星探测任务而且几乎所有探测结果都认为火星上有水的存在。2008年5月25日,美国“凤凰”号探测器在火星北极附近降落,通过对火星地面的土壤挖掘,它发现了一种白色的物质,但却在几天之后蒸发了,土壤监测表明那些是冰。而随后的探测分析显示,火星上可能存在大量的冰,如果融化将可以覆盖整个火星星球表面24.4米深。不过火星的气压很低,水无法以液态存在,只能在低海拔区短暂存在。如果未来可以在火星上找到液态的水,那将是一个非凡的发现。
当然,除了水,在火星上寻找有机分子也是火星生命探测的挑战之一。2012年8月6日,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在为期两年的火星探测任务中,它将探测火星上有机分子的存在。如果“好奇”号能够带回任何关于生命存在或者曾经存在火星的证据,都将具有非凡的意义,因为这表明小小的太阳系中就曾两次孕育出生命,那么浩瀚的宇宙很可能存在其他的生命形式。
得天独厚的地球
然而是什么条件使太阳的第三颗卫星——地球成为生命的绿洲呢?答案在于三种关键的要素:首先是所有生命形式必须基于有机分子,有机分子是一种含有氮、氢、氧等元素的含碳化合物。其次,生命还需要一种液体,比如水,在水中有机分子才能相互作用变得更为复杂。最后,要有像太阳一样的能量来源,为化学反应提供动力。那么,地球是拥有这些适宜生命存在条件的唯一星球吗?研究像地球这样的行星在其形成过程中是如何获得这些生命必要要素的,可能会给这一问题带来解答。
根据目前公认的太阳系起源假说,太阳系刚诞生之初,是一个旋转的星云,在其接近中心的气体和尘埃因为引力不断聚拢、塌陷,压力升高,最终使其中心温度飙升至数百万摄氏度,形成太阳。而距离中心较远的物质,在旋转中不断聚拢、碰撞合并,由小变大最终形成了行星。2003年发射的“隼乌”号探测器,成功地探测了小行星“丝川”的结构,结果发现这颗小行星并不是坚如磐石,而是由很多大小不一的小石块依靠引力聚拢在一起的。这一发现进一步验证了关于行星形成过程的假设,也许正是无数颗类似“丝川”这样的小行星在围绕太阳旋转的过程中互相碰撞聚拢,最终随着引力的增大,压力上升、温度升高,变为了一个有着熔融内核的原行星(行星的前身)。科学家推测,在太阳系诞生的1000万年间曾经大概有100颗这样的原行星,经过之后的无数次碰撞形成了现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美国行星科学家莎拉。斯图尔特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原行星碰撞形成现在的行星过程中,最后一次的剧烈碰撞将决定行星的最终状态,从而决定行星会变成地球那样的绿洲还是像水星那样的地狱。尽管莎拉的工作尚未结束,但已经表明这种剧烈撞击对于行星表面液态水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撞击试验,她发现剧烈的撞击可以将石头加热至2700℃,从而把石头内部的水蒸发出来成为水蒸汽。她推测也许就是地球最后一次毁灭性的撞击作用,在之后的数百万年间让地球内部的水蒸汽蒸发出来,最终变成了海洋。
地球拥有了生命必须的水和来自太阳的能量,那么第三种要素有机物来自哪里呢?它们是如何到达地球?部分科学家认为答案在于太阳系最远的地方。穿过木星、土星甚至是天王星和海王星,在距离太阳三十亿千米的地方,有一个名为柯伊伯带的巨大彗星带,天体生物学家丹尼·加文和他的研究小组认为正是来自这里的彗星为地球送来了最后一个生命诞生的必要元素——有机分子。要证明这一假设,就需要采集彗星的样品并对其成分进行分析,不过要飞越30亿千米的距离去柯伊伯带采集,对于目前的技术而言是非常困难的。幸运的是,彗星会周期性飞向地球,这为科学家对于彗星成分的研究带来了可能。为此,1999年2月9日美航宇局发射了“星尘”号探测器,该探测器于2004年1月2日飞越“维尔特”2号彗星,飞越彗星时从彗星彗发收集到彗星尘埃样品,拍摄了详细的冰质彗核图片。2006年1月15日凌晨,“星尘”号返回舱在犹他州大盐湖沙漠着陆。在“星尘”号带回的样品中,科学家发现了超过1000粒尘埃粒子,科学家丹尼·加文和他的研究小组经过长达3年的分析,最终有了惊人的发现:在彗星的尘埃里,他们发现了一种叫做甘氨酸的有机物质。这一发现表明彗星能为地球送来生命必须的有机物质,从而证实了彗星能够为地球带来生命的火种。
长“青春痘”的木卫一
即使科学家未能在火星上找到生命存在的证据和可能存在的必要条件,也不意味着宇宙中就不存在生命。除了火星,还有其他星球等待探索。过去,科学家一直认为任何比火星远的星球部不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因为它们距离太阳过远,气温太低了,失去了太阳所提供的能量来源。不过,随着对于火星之外的星球的探测器观测,这一观点正在面临巨大的挑战。1977年9月5日发射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目前经过30多年的长途跋涉已经飞到了太阳系的边缘,而在其经过木星时传回的照片让科学家有了意想不到的发现:木卫一(又称艾奥星)这个本应是冰冷、荒芜的小星球有着一张恐怖的“脸”,其表面竟然分布着数百个巨型活火山和一些巨大的熔岩湖。在地球上,火山活动受地球内部能量的驱使,但是木卫一太小了,本应该在数十亿年前就冷却下来。那么是什么赋予了木卫一神奇的能量呢?答案来自她的母星——木星。原来,木卫一绕木星的卫星轨道不是一个圆润的椭圆形,木星和其他卫星对于木卫一的引力作用会导致其发生轨道摄动,当木卫一靠近木星这个大家伙时,它会被木星强大的引力拉长100.65米,就像一个不断被弯折而发热的金属一样,数十亿年的拉扯赋予了木卫一源源不竭的能量。没有太阳温暖的阳光普照,木星的引力能量原则上也同样可以用来维持木卫一上面的生命。这一发现,带来了新的启示——即使没有阳光,生命也可以有其他形式的能量来源,从而把人们搜索地外生命的目光延伸到距离太阳更远的地方。不过木卫一存在生命的概率微乎其微,因为科学家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在木卫一上发现液态水。
“皱纹”也许是活力的象征——木卫二
既然木卫一上存在有生命的可能,那么木星上的其他卫星是不是也可能具备同样的或者更适宜的条件呢?1989年10月18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施放了“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在其12次经过木星的另一颗卫星——木卫二(也称欧罗巴星)的飞行中,“伽利略”探测器拍摄到了大量关于这颗卫星的图片并有了新发现。根据图片显示,木卫二表面覆盖了布满大量裂痕的冰壳,就像长满皱纹的老人。通过分析这些裂痕,科学家发现它们许多都是反复破裂并再次冻结形成的,这说明木卫二内部一定也充满了活跃的能量。“伽利略”探测器通过探测木卫二的磁场,发现其表面冰壳之下存在着一个含盐度极高的洋流,并且其液态水总储量是地球海洋水量的两倍。一定有什么东西让木卫二从内部融化了,类比木卫一,科学家很快找到了原因,即木星的强大引力。木星的吸引赋予了木卫二融化的地下海,同时也带给了这个星球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热量,如果能找到有机物的存在,那么它将成为另一颗和地球一样具有适合生命存在的星球,不过探索的道路还相当遥远,因为我们必须要造出能够穿透数千米冰层的机器,这在地球上已经是非常艰难的事,何况它要被送往遥远的木卫二,并还要具备在水下航行的能力。
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卫六
木卫二并不是唯一有趣的地方,为了探寻生命,科学家把视野拓展到了更远的土星。“卡西尼”号土星探测任务是美国航宇局、欧洲空间局和意大利航天局的一个合作项目,它是人类进入空间时代以来最激动人心的大型国际合作课题之一。“卡西尼”号直径3米,高7米,重6.4吨,携带了27种最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卡西尼”号还携带了一个专门用于探测土星最大卫星——土卫六(泰坦星)的探测器,取名为“惠更斯”号。在经过历时七年,长达20亿千米的长途跋涉之后,2004年“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抵达土星进入预定飞行轨道,剑指土星的62颗卫星中最大的一颗,即土卫六,这颗行星比水星还要大。土卫六隐藏在一团橘黄色的薄雾中,没有人曾一睹全貌,但是由“卡西尼”号释放一个小型探测器“惠更斯”号,从而揭开了土卫六的庐山真面目。通过探测器拍摄的土卫六的实地照片,人们惊奇地发现土卫六上遍布崇山峻岭沟壑深谷,是一个地貌与地球惊人相似的星球,同日寸照片显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东西一湖泊。这一惊人的发现,让人们第一次发现了除地球以外仍然有液体覆盖的星球。不过,这种液体显然不是水,因为土卫六的温度只有华氏零下290度,通过对湖面反射的红外线分析,最终显示这种液体是液态的甲烷和乙烷。如果说地球上液态的水是孕育地球上千姿百态生命的源泉,那么是否也有其他形式的生命可以生存于甲烷等其他液体之中呢?如果生命可能在土卫六上繁衍生息,那么是否也会在和地球截然不同的星球上通过匪夷所思的方式进化发展呢?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引领者人们探索外星生命的渴望。
未来的探索热点——土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