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农业机械工作原理范例(3篇)

栏目:工作范文

农业机械工作原理范文篇1

一、指导思想

今后五年,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机械化发展全局,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以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科技示范推广为依托,以体制改革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以农机服务市场化为载体,围绕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其全程机械化发展,大力发展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积极发展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稳步推进农产品加工机械化,大幅度提高我市现代农业装备实力和机械化水平。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形成具有*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从我市的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发挥市场对农机资源优化配置作用,把握和选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合理布局,突出重点;

2、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强化经营管理模式,发展多种农机经济合作组织,完善内部管理和经营机制,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的经济效益;

3、坚持科技创新原则,依靠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增强,提高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开发、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积极开拓农机科技创新示范工程;

4、坚持量与质同步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农机化发展与结构调整的关系,在增量的同时,注重科技含量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推动农机化整体水平的提高。

5、坚持政策引导与群众意愿相结合的原则。在尊重农民的意愿的前提下,通过国家的政策扶持、引导,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发展的要求,调动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

三、今后五年我市农机化发展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一)、主要任务:

紧紧围绕我市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机械从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的重大转变。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市农机化发展服务体系,经营体制和运行体制。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经营,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开展农机科技创新、促进科技进步。加快农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自身发展实力。完善农机化政策和法规的建设,创新农机服务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健全农机作业服务、农机化保障和技术推广“三大体系”。抓好农机作业,农机流通、农机维修三大市场的监督管理。优化农机化的投入机制,提高农机的资源利用率、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组织化程度。

(二)、主要目标

到2013年,实现全市农机固定资产总值2。8亿元左右,比20*年的2亿元增长40%;农机总动力53万千瓦,比20*年的45万千瓦特增长40%,大中型拖拉机达250台,小型拖拉机达25000台,联合收割机达120台,比20*年的64台增长2倍,力争五年后,我市实现农业机械从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的重大转变。主要农作物的耕整、播裁、收获机械化水分别到80%、30%、55%;种植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50%,林、牧、渔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要实现突破性发展,确保全市不出现重特大农机安全事故,一般事故控制在1‰以内。

四、重点建设项目

(一)、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项目

今后五年要重点落实好中央和省级财政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实施工作,争取中央及省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投入2500万元,市财政投入100万元,引导农民和服务组织投入购机资金8000万元以上,全面提高农机化水平,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推动关键环节的机械化水平提高。

(二)、“以机代牛”控制血吸虫病传播建设项目

今后五年,在我市古城区、永胜县两个重点疫区实施“以机代牛”控制血吸虫病传播建设项目。根据主要农作物农业生产的特点,结合耕牛存栏数和耕地面积等实际情况,特别是水稻生产的主要环节,用农业机械替代耕牛,以达到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和家禽的目的。项目建设总投资1200万元,其中,中央级省级投入500万元,市财政投入50万元,农民自筹650万元,替代耕牛3000头。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购置农业机械1000台(套),农田基本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主要技术包括:一是水田耕整机械化技术,二是水稻插秧机械化技术,三是水稻植保技术,四是水稻联合收获技术;五是机耕道建设。力争到2013年末,全市血吸虫重点疫区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三)、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基地建设项目

今后五年,在全市粮食主产区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立10个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区,每年建设2万亩示范面积,机械化全程作业水平达60%以上,到2013年,力争形成科学合理的稻麦生产机械化装备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

(四)、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示范建设项目

2009-2013年,在我市重点建设5个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示范区,建设总规模为2。5万亩,购置玉米联合收割机15台。到2013年,我市玉米机械联合收获得到突破性的进展。

(五)、今后五年,在我市重点建设5个双低油生产机械化示范区,建设总规模为2万亩,购置农机具80台(套),其中:耕整及开沟机械30台(套),直播机械25台(套),栽植机20台(套),联合收割机15台,秸秆还田机械15台。主要建设内容:一是机械栽植(直播、移栽)技术,二是机械化收获技术,三是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技术。项目建设总投资额200万元,到2013年,我市油菜生产机械化达到15%以上。

(六)、乡村机耕道建设项目

近年来,我市农机田间作业进一步提高,作业量逐年增大,但是,由于我市大部分田间没有机耕道,给机械作业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因此,要实现农机化,必须考虑机耕道的建设,使农业机械更好地发挥作用。到2013年末,共建150公里机耕道,道宽3米,基石及铺面20公分,并配排水沟,为农机作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提高农机化水平。项目总投资600万元。

(七)、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今后五年,在我市建设以各类农机户,农机服务会组织为实体,农技中介组织为纽带的农技服务体系。力争到2013年末,全市农机专业户由现在的146户发展到800-1000户,重点扶持作业面积在1000亩以上10户,经营额在50万元以上的农机运输大户10户,经营额在50万元以上的农机修理大户10户,销售额在200万元以上的农机销售大户10户,实现全市农机经营总收入突破1亿元。

(八)、加强和改善农机公共服务组织的硬件建设项目

今后五年,我市各县农机技术推广、农机化技术培训、农机安全监理等职能站所得的软、硬件设施得到显著的改善。玉龙县、宁蒗县、华坪县的农机化技术学校分别建设面积为250万㎡的培训教学楼一幢,面积2500-3000㎡的硬化训练场地,地块面积100㎡的机房一座,投资总额为300万元;玉龙县、永胜县、宁蒗县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分别建设面积为250㎡的综合楼一幢,总投资240万元;一区四县的农机安全监理站分别建设面积为150㎡的办公服务房一幢,农机安全监测线一条,总投资240万元。

五、重点推广的农机化新技术

1、小麦、大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2、玉米联合收获及青贮机械化技术

3、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4、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5、果园机械化生产技术

6、设施农业工程机械化技术

7、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技术

8、畜牧饲料生产机械化技术

9、双低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10、农机化作业标准化技术

六、规划实施的主要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市、县、乡三级政府要把农机化工作摆在主要议事日程,将农机工作纳入年度责任考核目标,并成立机化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形成常抓不懈的领导体系。

(二)、切实加强对农机化技术推广、培训、监理机构扶持和管理,对其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农机职能机构及人员是全市农机化发展的排头兵,它的人员素质及机构运行情况关联着农机发展事业,加强对其人员的培训及其相关管理,将较好地促进我市农机化事业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三)、切实完善农机化投入机制。借国家《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实施的契机,确立农机化发展的投入机制。设立农机化发展基金,主要来源是:1、市、县两级财政预算内农业基金的10%:2、粮食自给工程资金的20%;3、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的10%;4、农业合作开发基金的15%;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10%等。确保全市每年农业机械化总投入1500万元以上。

(四)、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的布局,促进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

1、在装备结构上,要积极转变农业机械化增长方式,在确保农业机械总量稳步增长的前提下,着力调整大中型机械与小型机械、动力机械与配套机械、种植机械与农村其它机械的比例,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以存量优化促进结构升级,走量效协调发展的路子。

2、在发展结构上,坚持农、林、牧、渔等各类行业并举,耕、播、管、收、加各环节并重,重点抓好“四个转变”。由主要抓农业机械保有量的增长转变为“量”和“质”的双重提高;由抓农田作业主要环节的机械化,向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转变;由抓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向全面提高种植业机械化水平转变;由抓田业产中机械化,向产前、产中、产后机械化转变。

3、在发展布局上,要打破区域极限,突出行业特色,坚持优先发展的原则,搞好区域发展布局,逐步形成区域发展优势;

4、在农机与农艺结合上,坚持农艺与农机相配合,农机与农艺相协调的原则。要根据农作物的农艺要求、开发、研制、推广适用的农业机械,以农机化标准化带动农艺改革与发展。要改善农作物农艺方式,积极适应农机装备和农机结构,以此促进农机与农艺的紧密结合,使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五)、加强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工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进一步贯彻落实“科教兴机”的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农机化科研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创新农机化推广制度和服务模式,稳定基层农机推广队伍,加大农机推广力度,提高科技含量。

(六)、进一步加大农机化执法力度,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和农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出发,加大农机执法力度,坚持农机安全监理备案制,提高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的素质和执法水平,增强服务功能。认真对农业机械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加强牌证管理,努力提高农机驾驶,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继续深入开展“文明监理、优质服务”示范窗口创建活动,狠抓规范化管理和优质服务,做到依法办事,文明执法,热情服务,方便机手,使创建活动上一个新台阶。进一步加强农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打击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建立规范的农机市场,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功能,更好地为农机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七)、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和专业化。

1、加强农机园区建设,认真抓好农机示范园的建设,在全市建设5处高标准的农业机械化示范区。

2、着力增育农机作业、技术服务、销售、信息咨询等服务市场,积极扶持、引导和发展农机大户,探索和创新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扩宽服务领域,推进农机服务专业化、社会化、产业化。

(八)、积极引进消化、吸收、推广新机具

坚持农业机械化“引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加强同生产厂家、技术科研部门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强对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推广力度,促进技术升级,为改善我市的农机装备提供技术支撑。

(九)、建立农机化信息网络,做好信息服务和宣传工作

农业机械工作原理范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在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中,机械化生产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发挥出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使劳动生产力得到大大的解放。为实现农业生产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化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奠定了基础。而基层农业机械管理是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1基层农业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地貌差异造成历史上丘陵山区机械化程度低,生产落后。

我市地处武夷山脉地带,沟壑纵横、山间槽坝、浅丘、深丘及山区多种地貌并存,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差,农业经济欠发达,人们观念陈旧,农业机械处于初始阶段。

1.2基层农业机械管理人员推广工作落实相对滞后

现阶段,基层农业机械管理中的推广工作落实的相对滞后。究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良好的推广机制。随着许多农业机械新技术和新型机械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为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注入了新活力。但在农村,许多农民对于这些新技术和新型农业机械中的性能和使用严重缺乏了解和认知。基层农业机械管理人员推广工作落实和培训工作的相对滞后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没有良好的推广机制,非常不利于新技术、新机械的应用。

1.3农业机械保养和维修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大部分农民严重缺乏解析保养意识和相应的保养手段。由于农业生产会受到季风性气候影响,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特点。因此,农业机械的使用一般只是一个或者几个节气的时间,剩余的时间几乎不发挥任何作用。在机械闲置的时间内,很多农民并没有做好机械保养工作,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机械的耗损,使维修率变大,不利于降低农业经济成本。在农业机械的维修方面,缺乏完善的机械维修机制。农村地区的机械维修站点大部分都比较小,维修水平也相对落后,缺乏有能力的技术人员,导致维修机制不够健全,不利于农业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的发展。

2关于基层农业机械管理中问题的策略

2.1完善基层农业机械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

政府各部门应充分发挥相应的职能,加强互助合作,将相关的政策和制度落实到位。对基层农业机械管理人员应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其职业素养,更加专业的管理农业机械。国家应加大力度对农业机械样机的试验,加强新技术和新机械的引进力度,并且提高使用率,基层农业机械管理人员应在提高自身职业素养的同时,加强培训农民机械操作水平,提高农民机械保养意识和手段。充分掌握当地农民需求信息,推广先进实用的农机技术和农业机械。围绕当地经济支柱产业,研制推广农业机械。充分利用当地生产条件,召开不同作业形式的农机作业现场会,发挥农机推广工作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重要作用。农机大户、科技大户示范带头推广,农村致富能人带头推广,组织农机科技示范带头人外出参观学习,通过多渠道的推广以加快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的步伐,真正实现农机推动工作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

2.2提高基层农业机械管理意识

基层农业机械管理人员应树立科学的管理意识,不断完善农业机械管理机制。相关部门应针对目前基层农业机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制度并予以完善落实,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起到引领作用。另外国家还应对基层农业机械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予以培养,转变其原本的工作态度,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做好农业机械推广工作,并且深入农村经历实践的考验。建立农机行业协会获取农机需求情况和作业信息。

2.3极大力度进行基层农业机械推广

将农机推广人员的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中,调动乡镇农机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工作安心、尽心、尽责,保证各项农机推广工作的基础工作顺利完成,保证各种农机信息能及时传送。基层农业机械管理人员应努力做好分内工作。特别是机械推广,应成立基层农业机械推广团队,根据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情况,深入农村展开推广,进一步完善推广策略,提高农业机械使用率。

2.4完善农业机械的保养和维修机制

农业机械常常会出现生锈、老化、变形等问题,这就要求农民树立良好的机械保养意识,并且学会如何保养。基层机械管理人员也要加大推广力度,使农民朋友充分意识到机械保养得重要性。对于基层农业机械维修机制的建立健全,首先应引导相关的农业机械维修企业合理的设置维修站点,形成良好的维修机制。更为重要的对策就是,加强对相关机械维修人才的培养力度,目前我国的相关技术人才严重不足,这也是制约我国基层农业机械管理的重要因素。相关院校应重视起维修人才的培养,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和资源,为农业生产活动创造有利条件。

农业机械工作原理范文

农机的绿色维修是指通过对农业机械的维修来恢复机械机能,达到保护环境与提高生产率的双重目标。定时对农业机械进行检查维修,检查机械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故障,对其进行修理完善,以满足作业要求。同时,生产厂家应该不断对其生产的产品进行优化升级,不断减小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绿色维修还体现在其对废物的利用,回收废旧的机械、器材、零件进行新一轮的再生产。此外,绿色维修可以采用修磨加工使零件的外表面维持光滑、进行焊接使零件恢复到规定状态、进行喷漆或包膜防止农业机械被腐蚀等。

2农业机械维修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1)以节约资源为原则。

农业机械绝大部分零部件都是由不可再生金属材料构成,不可再生金属材料的大量消耗将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农机制造中应优化工艺方案,采用先进的绿色工艺技术。在选择原材料时尽量选择少污染、低成本、资源丰富的原材料代替多污染、高成本、资源紧缺的材料。

(2)延长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

农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损坏、报废现象不可避免,通过对农业机械进行不断地维修,才能延长农机使用年限。在对农业机械进行修复时,应进行全面检查,对零件进行全面的性能优化,使农业机械达到最好的技术状态,以减少对资源造成的浪费。

(3)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

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理念就是既能达到发展需求,又不过度使用资源、浪费资源及污染环境。农用农业机械的使用也应该注重对环境的保护,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在农用农业机械制造中,还应注意所选材料是否容易修复,是否容易进行回收,以保证后期农业机械维修、回收工作的顺利开展。

3实施农业机械绿色维修的具体措施

(1)计划是否合理。

在制定绿色维修计划时,应结合耕种的土壤土质、耕种作物的种类、农业机械的使用情况及损害状况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制定,对不同损坏状况的农业机械进行分级分析。对轻微损坏的部位进行局部维修,对使用时间较长、损害程度较大的农业机械则进行全面、具体的检查维修。还应该合理计划对未损坏把零件的检查,发现隐藏着的问题并及时加以防范。

(2)故障诊断是否准确。

在农业机械发生故障后,应该对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准确的检测。首先确定导致故障的具体部位,制定出合理的维修方案,多次检查防止错误的发生和对资源造成浪费。通过准确找出故障发生的原因进行维修,可以有效减少资源的浪费,为农民操作农业机械带来方便。

(3)工艺过程是否体现绿色维修技术。

绿色维修工艺技术是一种在传统工艺技术基础上,将表面技术、控制技术、材料科学等各种技术创新结合起来,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安排及利用,最大程度上减少成本的投入。大量的使用新材料、新设备、新方法实现维修过程中节约材料、节约设备、节约资源,避免污染,低碳环保。

(4)绿色维修的系统评价。

  • 上一篇:仿真引擎的关键技术范例(3篇)
  • 下一篇:初中数学概念课的教学策略范例(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