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新版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范例(3篇)

栏目:工作范文

新版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范文篇1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民办高校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应用已经成为复合型人才必不可缺的一项技能。在高等院校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的目的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这项技能,民办院校也不例外。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在民办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内蒙古丰州职业学院在计算机基础课中的多年实践,对民办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民办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分析

1.从学生方面进行分析

由于近年来,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转为普及教育,从而各所高校的招生规模都扩大了很多,当然,其中也包括民办高校。随着学生的增多,学生的组成也变的多样化。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其对计算机方面知识的掌握也不同,这就造成了计算机基础教学上的最大难题。教师在授课时,讲的简单点,基础好的学生不爱听;讲的难点,基础差的学生又听不懂。甚至有些学生在中学时,完成了本课程全部内容的学习,再学习,等同于复习了知识,没有任何新鲜感和学习的意义。

2.从教学内容方面进行分析

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主要内容为计算机基础知识、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幻灯片、网络基础知识等。这里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幻灯片更是整个课程的中心教学内容。众所周知,计算机科学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上述软件的版本更新也一样,而且从2003版到2007版之间的界面区别和功能区别还非常大。教学中本应该选取最新版软件,但是,由于缺乏介绍最新版软件的教材和其他一些因素,不得不选取旧版本软件进行教学。

3.从教师方面进行分析

由于民办高校的起步晚,底子薄,资金投入不大。所以比较缺乏专职教师,尤其是有经验的专职教师。这种情况下,聘用管理人员和外请教师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但随之也带来了其他问题,教师在教学中的随意性比较大,教学内容不够统一,没有统一的教研活动,教学改革不能彻底贯彻执行等。

二、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改进

针对以上现状,我们采取了下面的方法解决存在问题。

1.从学生方面的改进

在入学后,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摸底考试,根据考试成绩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班。不同的班级教学内容和教学速度也不同。这样以来,就很好的解决了学生基础差距大的问题。但随之而来的新问题是一个班级被分开授课后,排课,考试成绩的给予都变的复杂了。这就需要跟教务管理部门很好的协调处理。

2.从教学内容方面的改进

做到尽量选取介绍软件最新版本的教材。并组织专职教师,统一设计教学内容,统一设计案例,统一制作PPT,创建题库统一试卷等。以此达到严格控制同一层次的教学班级教学内容的统一性和完成教学要求的目的,避免教师在教学中的随意性。同时在教学中,不断完善、改进这些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

3.不同模块由不同教师讲授

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由好几部分独立模块组成。所以在安排教学任务时,根据老师自身不同的研究领域,安排了不同的模块。即一个班级的计算机基础课由多名教师讲授,Word文字处理模块由一名教师负责,Excel电子表格模块由另一名教师负责等。这样以来,每位老师只讲授自己最熟悉的内容,由于讲授内容的范围较窄,教师也有了充分的时间可以深层挖掘本模块的内容和应用。

4.利用网络进行教研活动

由于教师的组成比较复杂,有校内专职教师,有校内管理岗兼职教师,也有外请教师。因此,兼顾所有人员,选择具体时间和地点,开展统一的教研活动难度非常大。为此,我们开展了多样化的教研活动,通过QQ群、微博和百度贴吧等进行充分的交流,不用再顾及具体时间和地点的选择。

参考文献:

新版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范文

然而,对于基础教育的主体人群――中小学、幼儿园的师生而言,“数字教育”似乎还只是一个时髦的概念,只是在一些发达地区以试点的形式零星的出现,并未形成应用性的广泛普及。数字化技术尚没有在基础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常态化应用,这与数字化教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形成了鲜明对比。人们在感叹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也发出了“技术向左,教学向右”的呼声。这种质疑形象地反应了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数字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即技术的发展与教学的应用出现了脱节。

技术创新主体(互联网或信息技术企业)与教学主体(师生)由于沟通与联系不足,导致了“技术向左,教学向右”的不协调、不同步问题。数字教育的创新发展,只有兼顾“技术”“内容”和“人”,才能引领技术与教学高效融合,实现技术对人的能力拓展,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基础教育改革。

电子音像出版社的服务功能决定了其在数字教育领域可以有所作为

在当前高度社会化分工的形势下,由于各自领域的专业限制,要加强技术、内容与人的互动和联系,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通过一种与技术创新主体和教学主体都有着密切交流的“第三方”的介入,实现数字化技术、教学内容和教学需求等多方的资源整合和需求满足。具有电子出版和网络出版功能的电子音像出版社,就是最为合适的中介服务即“第三方”载体。

1.电子音像出版社的中介服务功能

具有电子出版和网络出版功能的电子音像出版社,能够通过数字教育出版的“内容”来有效连接“技术”(信息技术)和“人”(师生用户――市场),打通数字教育产业的上下游,促进技术与教学的高效融合。首先,电子音像出版社匹配教材、教参和教辅的光盘等数字化产品,都是为师生教与学提供服务的,且具有内容专业性和权威性的特点,师生对其认同感较强。其次,电子音像出版社在对原有资源的数字化转化基础上,建立动态的资源建设机制,充分利用自身的组稿优势,组织一线优秀教师参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制作,最终形成符合教育实践的内容产品。再次,电子音像出版社能够紧跟技术发展步伐,结合各学科特色来探寻技术与教学的切合点,精心制作一些专业性的教学辅助工具。因此,电子音像出版社需把握数字教育出版的良好机遇,积极树立现代出版理念,努力打造数字教育出版服务业,从产品提供商向知识服务商转型,并借助自身发行渠道,快速广泛推广数字教育产品,最终达到技术和教学的高效融合。

2.电子音像出版社数字出版功能

(1)与教学应用领域的常态化沟通

电子音像出版社的传统教材、教参和教辅音像类产品的生产与制作,都离不开教研室等教育主管部门、一线优秀教师的参与。通过选题研讨会、组稿会、调研交流会等多种形式,与教育主管部门、教研室、教育领域专家以及一线教师等实现了常态化沟通。基于此,出版社要不断了解教学应用领域数字教育的实际需求,并对已有数字产品进行互动反馈,形成“用户需求――产品策划――产品生产――产品使用――用户反馈――产品更新”的运作模式,有效促进技术与教学的融合。

(2)促进成熟技术的应用性转化与推广

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将成熟的信息技术与学科特点相结合,打造有针对性的教学应用,增强教学效果。例如,结合英语学科中口语听力能力培养的需求,江苏凤凰电子音像出版社与安徽科大讯飞合作推出了《凤凰智能英语》系列软件,配套译林版英语教材和江苏省中考英语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内容,采用智能语音识别技术,通过人机对话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和听力口语考试成绩。

电子音像出版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具体可为模式

教育的本质是服务,教育服务的品质由教师和学生的交互程度决定,交互性的提高除了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更重要的是调动人(师生)的能动性。电子音像出版社提供的“知识服务”(即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以多产业融合为依托,满足用户不同知识需求的服务过程),能够让技术和人的能动性都充分服务于教育。

在“知识服务”过程中,出版社必须建立资源库,使知识高度碎片化、专业化、系统化,对知识资源进行深度加工与创新,使知识附加服务进行增值化处理;通过挖掘大数据,构建个性化、交互化和智能化的服务,最终形成融合信息新技术、延长出版产品链、覆盖教学全流程、伴随用户成长、版权保护良好的服务型产品。

1.建设以增值服务为主导的知识服务

在互联网时代,免费开放教育资源的浪潮已悄然兴起,自此,传统出版社的“内容”优势被极大削弱,内容的增值化服务将成为关键竞争力。

电子音像出版社需要对长期出版活动中积累的存量资源进行梳理和碎片化深度加工,并对知识元数据进行结构化标引标注,建立标准化数据库;同时按照知识架构,组织优秀教师编写、制作支持多系统兼容、多终端的数字化资源,以实现一次投入、多次产出的效用最大化,同时,动态更新机制的建立势在必行。

此外,利用数据库中的优质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或二次加工,添加各种服务形成增值化产品,实现产品的丰富性、精准性和多元性。例如,在纸质教科书的基础上,添加多媒体立体资源和多元交互技术,制作互动电子教材;针对教师备授课对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需求,设计以互动电子教材为基础,以优质资源为主导的备授课系统;通过虚拟现实、智能语音、App应用开发等技术与教学的结合,形成促进人机交互和人人交互的教学工具,促进教学设计与学习方法的调整与优化等。

当然,积极打造基于各类学习素材的在线学习产品也不失为一种尝试。但在我国教育环境下,对于中小学主干学科的“翻转课堂”尝试还不太现实,而信息技术、科学、音乐、美术等素质教育课程的在线学习将成为可能。这些课程基本不与升学直接挂钩,网络在线课程的方式,既有利于教育行政部门对课程开设情况进行管理,也能帮助学校有效节约、利用资源,因此在实际落实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此外,版权保护工作也很重要。数字版权保护应使合法用户安全、快捷地访问其所需的资源和产品,有效阻止非法用户访问,防止资源的拷贝与流失。因此,要充分利用数字水印、数字签名、行为控制、数字证书与认证等版权保护技术手段,辅助以用户管理等方式,积极做好数字版权保护工作。

2.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即时学习”和“个性化教育”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分析与推送技术,能够实现即时为学习者提供的各种需要的信息资源和精准定制服务――学生的“即时学习”和“个性化教育”将成为可能。这两项工作由电子音像出版社的“知识服务”来创设是最佳的选择。

电子音像出版社应建立或整合各学科的题库,供学生课堂互动测试和课后习题练习,同时方便教师智能组卷,并针对评测结果进行分析,形成针对个体学生和整体班级的个性化学习方案。培养学习者发现问题和探寻信息的技能十分重要,这一点单凭技术远远做不到,必须精心策划组织内容来引导与实施――尝试建立在线课程,在课程中链接已有应用,拓展其他应用,全方位满足学生的需求;整合专题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精准化内容;根据学生搜索的内容,主动推送相关拓展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主学习能力等。

组合各种技术,打造多元学习模式,真正实现“个性化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基于互动电子教材的基础性学习,通过数字终端的常规性独立学习,学生自主选择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结合短小微课程等多媒体形式,碎片化教学,避免常规课堂教学中学生普遍感知的枯燥与乏味感。②基于教学工具的实践互动性学习,结合各学科特点打造实用的工具平台和操作平台(仿真实验室),提供全面的实验工具,学生可虚拟操作仿真实验过程;智能英语、人机对话,将学单词、读课文、练听写、答问题相融合,学生可获得良好的语言环境,有效提升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通过提供创作空间的形式,让学生组成动手创作小组,学生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动手创作相应的作品。③基于游戏闯关、虚拟现实的进阶式学习,联合课程专家和优秀作者共同组织教学内容和资源,并进行规范整理;设身处地站在学习者的角度思考学习过程,研发个性化的进阶式学习模式;结合学习者自身学习状况,推送个性化学习方案和针对性应用;解锁式闯关学习形式,实现虚拟跳级,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④基于互动合作的交流协作式学习,充分应用合作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建立虚拟社区,通过在线和离线两种方式,即论坛和即时通讯工具等,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自主式的联系,有效实现互动式资源更新。

3.伴随个体成长,打造时间轴全服务

新版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范文

关键词:卓越教师版画教学教学改革

一、问题的提出

十报告明确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同时也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为新时期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出来。2014年,为寻求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教育部决定全面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根据该计划,我国将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

如今,卓越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乃至世界关于教师教育改革的主要潮流。培养卓越教师是一项相当系统的工程,也是高师院校正面临的新的转型发展的课题。因此,版画作为独特的一种绘画形式,以及版画自身蕴含的多元学科价值成为高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我校版画教学改革更在高师美术中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大胆探索,使得转型中的平顶山学院师范专业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高师版画教学现状

目前,版画教学还是继承传统教学方式,还没有完全脱离“师徒制”的教学方式。在高师版画课堂上,学生仅仅是在解决一些技术问题,这和版画的特点及实践得少有关。灵活地运用教师技能,把自己的新颖构思通过版画表现出来,是版画教育的一大特点。

另外,版画的材料特点还需要教师和学生不断交流沟通,不至于让非直接的制作消磨掉的学生的创作激情。现在,在版画教学中,部分学生会出现因掌握版画的表现语言又需长时间反复练习而失去主动探索精神,只是被动作画。

版画的创造性高于其他画种练习,这一特点是版画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学生一旦接触版画,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也就是说一开始的版画教学就要掌握技法与创作方法。这种教学早于其他画种的创作,涵盖了观念、文化、技法等融合的关系,不再是单纯的教与学的问题,反映出还有版画教学的多重任务,那就是既要教技法,教学生造型,又要负责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这种复杂的互动关系就我国高师版画教学现状来,除却中央美术学院是技艺分开教学外,其他教学都没有特色可讲。且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缺乏相应文化课程的相互支撑,表现为以技术传授为主,这与“卓越教师”的培养是不相符的。由于教师的教学任务重,难度高,教学大纲简了又减,使版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技术传授,这是一种作坊的传授,不是艺术教育。长此以往,版画教学初衷不复存在,学生没有得到很好的指导,课堂变成了被动地完成任务,厌学情绪随之而来,必将成为一种恶性循环,甚至影响到课程的设置,这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展现。因此,版画教学必须改革。

三、影响转型期高师版画教学的因素

(一)教学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不够明确。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众化教育来临,版画教育逐渐由专业院校的培养画家转而到普通高校的师范教育,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带来新的活力。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高师、高职的版画教学仅仅是照搬专业院校的教学内容和模式,不符合自己的培养目标和学科定位。高师教师制定教学大纲时按照培养专业版画家的要求自己的教学和学生,使得高师的学生在课堂中不好定位学习目标。从现有资料和实践经验看,高师教师的专业素质较高,但对学科发展缺乏宏观考虑,高师学生把自己定位在画家的角色而无法在实践中给自己的授课对象教学。这种现象不仅是专业的脱节,更与当前社会文化脱节。成为当前高师版画教学的一大问题。高师培养的是未来从事基础教育的教育者或专家,不是画家。就版画而言,我们培养的目标是具有创新思想、创新能力的教师,我们要给学生解决的不仅是专业技术问题,还要在学生学习中培养他们对艺术独特的审美精神,对艺术的敏感反应及对教学的熟练把握。通对版画的体验,让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和学科发展,把艺术素养和自觉审美转化成主观表现、形成自我、超越自我的优秀人才。

(二)版画的教育空间拓展不足。

有关教师发展的途径不外乎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卓越教师的成L一方面要融会贯通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另一方面要积累和反思。那么在“卓越教师”成长动态中,文化与知识的积累必不可少。版画教学受版画自身的影响较大,同时高师是集技能传授和研究开发于一体的重要场所。如果没有足够的专业文化,学科理论、学科知识及课程的研发机制,版画教学只能僵化在技法的延续上而无法实现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因此,卓越教师的成长需要有文化的超越和能动性的创作,通过更新创作思维才能拓展版画的教育空间。因此,为学生提供多元的文化基础,不仅拓宽了学生个人的视野,还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版画教育发展指出了新的出口。

(三)组织教学形式不够灵活多样,教学反思不够。

作为教师的培养基地,无论是教还是学,互教互学、相互促进才是教学的主要手段和目的。教学不能仅靠教师的兴趣,追求自我内心的需要教授学生。教师需要自我管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过程,教学相长,掌握学生的特点,把课堂教学当初师生共同成长的空间,真正体现教与学的依存关系,才能构建和谐的教学秩序。版画也一样,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反思学生真正的知识需要和能力锻炼,是否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颜色的把握上是否有自我颜色的惯性等,这都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

在很多情况下,教师的反思一定意义下是对目前教育或教学现状的不安,或对教学效果的不满,想寻找一种新的状态。不仅说明教师的内心状况,还反映出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这是教学的需要,否则教育就成了一种倒退的教育,没有激情,没有创新,更谈不上创造,“卓越”更是找不到影子。因此,教师与学生都要不断反思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避免“匠气”,追求“卓越”。

四、转型中的高师版画教学改革实践

近年来,中国版画虽然也在迅速发展,但持批评态度的还不少。针对这种现状,尤其是从版画发展情况来看,版画的影响力似乎有点逐渐减弱的趋势,让高师的版画教学处在令人担忧的境地。为此,我们都会想版画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拓展、变通是否得到了锻炼,这是版画教育的关键问题,也是如今促成高师版画在基础教育中课程比例降低的实质问题。因此,版画教学在追求卓越的今天必须改革。

(一)依托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理论,明确教学目标。

高师版画教学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人才服务,其最终目标是培养作画者的动手实践能力。这就决定了版画教学在改革实践中不仅要学生学会基本的版画作画技能,还要通过版画技能训练,掌握创新意识及驾驭版画教学的基本能力。因此,高师的版画教学要与其他学科之间交流沟通,尤其是在教育见习期间给予学生明确的见习指导。

(二)理论联系实践,选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职业意识。

“卓越教师”的培养离不开专业发展的先进理念。而版画教学内容很多很广,但不是所有内容都符合基础教育教师所需。因此,高师版画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与学生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紧密结合起来,合理地、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并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1.合理性原则

针对高师基础教育中的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版画课程教学内容应符合人才培养目标,选材易操作的木版画带动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品的创新利用,快速激发学生对质感的兴趣,掌握简单的制作方法,排除学生对运用陌生刀子的恐惧感,通过短时间的训练,体验版和纸不同材质的画面感,从而提高自身对版画的审美素养。从长期教学实践看,这样的教学内容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达到了大家满意的教学效果。

2.科学性原则

高师版画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高师面对的都是未来基础教育的优秀人才,综合素质提高至关重要。所以,科学选择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的有效途径之一。任何合理、科学的教学内容都离不开客观的教学设备、主观的教师队伍。相对于木版画简单操作,石版、铜版及丝网版的专业显得过于复杂而不太合适高师的版画课程。而多媒体的利用,美术赏析式的专题讲座更符合高师美术课程,同时培养学生对版画的赏析能力。

(三)技能、理论并重的教学方式。

虽然版画课程受客观条件的约束较高,一些学校对课程的重视度不够,但版画课程的实践性较强,无形中会造成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技法的演示,而忽略版画的艺术性的文化理论。从而使学生只获得技能的训练而没有开拓思维的练习,也远离“卓越教师”的培养目标。因此,只有技能与理论并重,让扎实的理论知识指导熟练的技能,由内至外地提升人文素养,真正获得创造力锻炼才是迈向优秀教师行列的必经途径。

1.技能教学改革

技能教学是一种常规教学,让学生尽快、直观地了解到版画的特性及制作原理。

针对高师师范生的特点,教师教学版画时,还要运用高效课堂和对分课堂,多与学生互动交流,通过学生的主动发掘,让学生分组讲解各种版画的特点及制作方法,让学生更直接地分析版画制作中的规律性和艺术特性。在具体创作练习时,教师可根据客观实际情况,让学生选择自己有兴趣的材料,对自己的画面进行艺术处理;也可以根据老师的具体要求,在创作练习时结合材料的特质,对各种技法进行融会变通,锻炼自己创新能力的同时对版画语言的掌握又有新的认识。这样的教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了对版画的审美意识,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观摩还发挥了小组协作协调能力,为今后教育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分散课堂的运用把理论知识让位于学生主动理解

版画同其他学科一样,都有一套自己完整的教育教学理论。这些理论知识可以是赏析式的,也可以是专题讲座形式的,避免学生对枯燥理知识的厌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动手参与创作的同时感受版画艺术中的趣味美,共同探究那些经典的作品。或以论文的形式让学生完成某件作品的分析,不仅要学生动手查阅资料,还要动手制作之后再来讲讲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得的理论知识,这不是简单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是要学生从创作中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完善技术。一方面增强版画教学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理论素养。而对于目前进入转型时期的高师版画教学来说,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N].光明日报,2014-09-10(02).

[2]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Z].教师〔2014〕05号,2014.

[3]本报记者.推动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培养人民满意好教师[N].中国教育报,2014-09-19(03).

[4]马丽娟.卓越教师培养计划[N].中国教育报,2014-9-19(06).

[5]杨靖.打造卓越教师支撑教育综合改革[N].科技日报,2014-09-30(07).

  • 上一篇: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范例(3篇)
  • 下一篇:库管年终工作总结(10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