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体育竞赛的概念范例(3篇)

栏目:工作范文

体育竞赛的概念范文

摘要高校竞技体育是竞技体育在校园中的延伸,经过二十多年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不同学校鲜明的体育文化特色,对于高校普通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念、体育参与的态度、动机以及相应的体育行为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校园体育文化隶属于文化这个大群体,是校园当中由教师与学生等在实践活动所形成的一种凝聚在人的思维与行为文化,能够对校园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键词竞技体育体育文化高校价值

高校竞技体育的形成和发展是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积极、有效开展的情况下产生的,校园体育文化良好的开展促使了高校竞技体育的形成,与此同时,伴随高校竞技体育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它对校园体育文化作用日益突出,促使高校形成独具特设的体育文化,这种文化的形成和不断积累会时刻影响着在校的每一个校园人,并且对他们的体育价值观、体育思想、体育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进而促使学校课余体育活动的积极、有序的开展。

一、高校竞技体育与校园体育文化概念的界定

(一)高校竞技体育的界定

高校竞技体育是指:“在国家特定招生政策允许范围内,高校通过招收部分体育基础较好,有较高运动发展潜质的学生和(或)拥有较高竞技运动水平的专业运动员,组织他们进行长期科学系统的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促进其专项竞技能力、认知能力及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继而参加各类高水平运动竞赛,从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获取比赛优胜的一种教育活动过程。

(二)校园体育文化的界定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化热”背景下,人们对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相结合的研究中,逐步提出了“校园体育文化”这一概念。本文所研究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定义为:师生通过以身体锻炼作为基本手段,以丰富多样的运动项目为主要内容,在高校校园这一特定的环境下共同参与体育活动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是在长期体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出的精神、物质和制度的总和。

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结构划分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由内、中、外三层结构组成的,即外层的物质文化、中层的行为制度文化与内层的精神文化。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以体育物质文化为依托,体育行为制度文化为表征,体育精神文化为核心。

表1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结构分析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

精神文化层(核心)物质文化层(基础)行为制度文化层(保障)

体育观念,体育意识,体育精神,体育情感,体育道德,体育理想等体育场馆,体育雕塑,体育壁画,体育器材,体育标识,体育服饰等体育规章制度,体育教学,体育传统,体育组织,各种体育文化活动,体育行为习惯等

三、高校竞技体育对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高校竞技体育的开展促进了校园体育物质层面的发展

体育场馆设施是学校开展高校竞技体育的基本保障。现代运动训练实践表明,先进的训练设施、完善的器械设备、专项化的训练手段是现代运动训练所必需的,同时也是获取高水平的训练效果、保证优异运动成绩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高校开展竞技体育首先要考虑的条件就是能否提供训练及竞赛所需的体育场馆设施。

(二)高校竞技体育促进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发展

高校竞技体育比赛对于在校大学生能够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而且这种育人的特点是“非显性”的,是一种潜移默化、非强制性的教育方式。因此我们要在高校校园内营造一个体育竞赛良好开展的文化氛围,以此氛围来感化、熏陶教师和学生,使其在不知不觉接受教育的同时,还可以转化为内在的信念、觉悟和习惯,从而拥有特定校园体育文化特色的印记。

(三)高校竞技体育促进校园体育行为制度文化的发展

1.高校竞技体育对校园体育行为的影响

高校竞技体育通过各种赛事的举办从各方面影响着校园体育文化的行为,赛事影响力、运动员的榜样性等等都会从各种不同的细微方面影响着校园体育行为。因为学校的高水平运动员代表着高校竞技体育的竞技水平,他们通过自身的行为不断传递和推广着高校竞技体育的功能,对校园体育的行为产生直接作用。

2.高校竞技体育对校园体育制度文化的影响

高校竞技体育从运动员的招生、训练、竞赛,运动员的日常生活学习,还有教练员的管理等等都有相关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校园体育制度文化的发展又具有积极的意义,使校园体育制度建设不断趋于完善和成熟。另外,高校竞技体育的开展,促成了高校成立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负责学校的运动训练与竞赛。同时也促成了学生成立学生体育部和各单项体育协会或体育俱乐部,协助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完成竞赛的组织以及日常的训练工作,对校园体育竞赛与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体育竞赛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体教结合;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新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8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2-0229-03

本文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义出发,对“体教结合”的概念进行新界定,秉承综合、多样、协调发展的原则,构建新时期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新体系。

1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如何共同构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管理、训练、竞赛体制与运行机制进行研究。

2结果与分析

2.1“体教结合”新概念的界定“体教结合”原本不是一个命题,因为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教育中涵盖体育,上位概念与下位概念结合无疑犯逻辑错误。那么,为何会产生“体教结合”呢?首先我们要弄清“体”与“教”的含义。所谓“体”指体育部门,“教”指教育部门,两个行政级别相当的管理部门,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而共同建立的两部门间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分工合作、协同处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称“体教结合”。它是中国教育改革和竞技体育发展进程中的阶段性产物,是现阶段根据中国体育与教育行政机构分置的国情而提出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一旦体育回归教育,“体教结合”之概念将随之消亡。

2.2“体教结合”新体系构建的思路根据现阶段中国体育与教育行政机构分置的国情,分析当前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的各自优势,借鉴上海市、清华大学等探索“体教结合”的成功经验,构筑在政府宏观调控下,体育与教育部门联合实行在行政上的分工合作,资源上的优势互补,结构上的相互依存,形式上的灵活多样,实现以教、体两家为主体,社会、企业、市场多方打造的纵贯小学―中学―大学,横跨学校―社区俱乐部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和谐体系。

2.3“体教结合”新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把人才培养体系定位在使大多数运动训练者成才的根本利益上,把合理安排运动员分流问题作为人文关怀的起点,在遵循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教育规律和普通人塑造成体育人的运动训练规律中,注重运动人才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确保人才成长的教育环境和训练环境。在尽可能顾及各部门利益的情况下,适当进行机构调整,在完善的法规制度框架内,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形成相互间合作共处的体教联合体。

2.4“体教结合”新体系构建的原则

2.4.1综合性原则综合分析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沿革与趋势,整体把握教体两部门的共同利益,协调好教育训练系统与体育竞赛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2.4.2和谐性原则建立公正平衡的机制,找寻相互间和睦共处、互惠互利的平衡点,避免教体联合体中的对立与冲突,达到减少摩擦,政通人和,各类培养模式和谐共存、协调发展的目的。

2.4.3协同性原则教体联合体中的各单位明确在结构、功能和效益上的一体化目标。在体育与教育领导机构的统一部署下,有机地调配学校运动队建制,发挥专业队教练员的作用,加强学校人才培养实力,科学组织运动竞赛,分工负责、各尽其职,协同作战。

2.4.4多样性原则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地理环境的不同,训练条件的不同,运动员能力的不同,设计多条人才培养路径,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择最适合自身个性发展的成才轨迹。

2.5“体教结合”新体系构建的具体内容

2.5.1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设计

2.5.1.1建立“教体联合体”教体联合体是一种“双赢”或“共赢”的制度设计。是把两个部门的核心竞争力组合起来,以某一运动项目为联线,连接一所学校、寻找一个企业,共同构成体育局、学校、企业三方小联合体,在体育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共同指导下,由各级体育协会和培养单位协同管理,强调统一目标基础上的参与、协商与合作。在结构上,教体联合体由多级中、小联合体构成;在目标上,以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人才为前提;在程序上,相互签约、协调行动;在整个运行过程中,由联合体成员联合控制,各成员通过在组织中的角色和地位来相互约束,为本部门、为所在的联合体、为竞争者而改变和调整自身的资源状况,为实现最终的战略目标服务。

2.5.1.2适度的结构调整1)属体育系统管辖的省级体校应重新定位,办成培养体育技能性人才的中专或大专,由教育厅直接管辖,体育部门负责监督评估。

2)区县级业余体校应转换性质成非营利性社区竞技体育俱乐部和运动训练基地,方便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利用课余时间就近接受专业运动训练;现有教练员转入各种类型俱乐部和大中小学就职,同时扶持退役运动员投资筹建和加盟社区非营利性体育俱乐部,扩大高水平运动员二次择业范围。

3)设立社区体育专业管理组织,增加社区竞技体育管理人员编制,加强基层体育协会建设,有利于开展科学的、系统的运动竞赛,以促进竞技体育人才的开发与培养。

4)省市体育科研所与高校相关的科研单位联合成立国家体育科研流动站,以课题招标的形式组织体育科研人员去流动站工作。

2.5.1.3合理分工,明确职能作为决策层的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相关领导及部门负责宏观调控,政策法规制定,以及运动项目布局等工作;作为组织层的单项体育协会,负责专业体育俱乐部管理,负责建立、维护竞技体育运动人才信息网,负责竞技运动员的选拔、建档、信息公布、注册、推荐、交流、奖励等工作。作为运作层的各级学校、各专业体育俱乐部负责竞技体育人才的教学与训练。两部门职能分工见表1。

2.5.1.4运行机制当今,网络已成为人们相互交流、彼此沟通的桥梁。“教体联合体”除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进行相关问题协商外,日常事务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沟通与交流,共享运动竞赛信息和科学化训练技术资源,增进彼此间的联络。体育系统和要尽快建立竞技体育人才成长档案,由竞赛组织者将每次比赛的资讯进行整理归类,并及时上网公布,便于各级学校、俱乐部的选拔、招生工作,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理顺运动人才培养的衔接机制。

2.5.2训练体制与运行机制设计训练体制是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网络体系。它由“四条路径”构成,彼此纵横交错,相互牵连,环环相扣,形成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网状结构。有运动天赋的体育爱好者,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其总体框架见图1:

第一条路径为美国式的在普通学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小学―中学―大学的训练体系,由教育部门主事管理,培养以田径、球类、水上运动项目等体能类运动员;第二条路径为带有原苏联培养性质的在体育院校内设立附属竞技体校,由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共同管理,采用“亦读亦训”的半专业式的训练体系,培养体操、绷床、跳水等技巧类小龄项目和难于市场化却易夺金项目的运动员;第三条路径是以德国、澳大利亚为参照系设计的社区单项体育俱乐部运动训练体系,由体育部门的单项运动协会和教育部门协商管理,文化学习在学校,运动训练在俱乐部;第四条路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举国体制改良体系,从运动技术学校半专业进入运动技术学院专业化的训练体系,由体育部门主事管理。将以上四条各为独立又彼此相交的培养体系捆绑在一起,构成现代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和谐体系见图2。

运行时四条路径均具有独立与相互依赖,彼此共存的特性。首先,四条路径都必须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除小龄项目可在竞技体校聘请文化课教师进行教学外,其他路径都必须在完成普通小学、初中教育后,方可进行专门训练。普通学校培养运动员一定要与体育部门联手,争取一定比例的专项培养经费,并做好引进或聘用专业教练员工作;体育学院下设竞技体校培养特殊项目和小龄项目的运动员,采用从小学到大学直通车式的培养方案,必须确保选材的成功率,以免浪费资源,影响孩子成才;俱乐部训练路径必须加大俱乐部与学校的沟通,学校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发展动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课余训练时间,保证学生的训练与参赛,帮助学生完成学业。所有教学单位除正常教学外,还应加强网络教学,供运动员在比赛期间继续学习,外出比赛时不影响文化课。

2.5.3竞赛体制与运行机制设计通过“体教结合”,开放竞赛体系,整合教育系统与社会办竞赛的资源,建立一种公平竞争机制,给各个训练单位以平等、公正的参赛、选拔机会,完善竞赛选拔制[1]。凡以培养竞技体育运动员为目的的竞赛活动要全部纳入体育部门组织的竞赛轨道,教育系统的竞赛内容要汇入体育局部署的总年度竞赛计划之中,由体育部门统筹规划竞赛事宜,实行纵向分级赛+俱乐部联赛的竞赛体制。完善运动员区级、市级、省级、部级的注册制度,运动员以培养单位进行注册,需要交流时与培养单位联系。下一级向上一级输送运动员,应该得到相应地补偿和奖励。依托社会、依靠学校和俱乐部承办体育赛事,使体育赛事普及化、经常化、规范化、层次化、系统化、科学化。

运行时不分专业运动员与非专业运动员,凡社会成员只要有注册,并达到参赛资格要求,就能同场竞技。加大同种类、同级别竞赛频数,科学巧妙地设计比赛内容,包括带游戏性质的非正规比赛项目,并将比赛场所尽可能地安排在学校、社区等居民较集中的地方。运动竞技爱好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由社区体育协会主办的各种竞赛活动,使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在科学系统的竞赛体系中锻炼成长见图3。

建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信息网,每年至少输入5次主要比赛成绩在网上公布,随时掌握运动员竞赛信息,避免运动员冒名顶替,及时为高一级学校或俱乐部选拔竞技体育人才提供选材数据。

2.6“体教结合”新体系实施的对策

2.6.1更新观念,确保决策有利于竞技体育人才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领导者更新观念,在决策时既要注重金牌数,更要注重竞技体育人才的健康与全面发展,要为运动员的终身发展着想,避免只图部门利益和短期效益,只做局部调整,无长远规划。

2.6.2政策导航,引领教体联合体沿着和谐有序的轨道运行政府领导应集中教体各部门专家商讨制定教体联合体运行的相关政策,对课余体育训练的指导思想、训练的主要任务、奋斗目标和主要措施作详尽的部署,并在实施过程中定期检查评估,及时调整策略,使联合体运行有序、和谐。

2.6.3广开财路,拓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投资渠道资金来源应由各小联合体按比例协商筹集,大学中高水平运动队的经费来源应由体育部门拨款、企业赞助和自筹资金等多项来源;普通高、中、小学后备人才培养属非营利性事业,应该得到更多的政府支持[2]。

2.6.4齐心协力,全方位提高联合体的教练员水平联合体中教练员的选调、引进工作需体育部门协助,所有联合体中教练员的培训、考核、评估、资格认定工作要纳入体育部门的年度工作议程,教练员等级制度和培训制度要进一步完善。体育学院应设置教练专业,专门培养高水平教练员,为各联合体输送优质教练人才。

2.6.5科学训练,从根本上解决学训矛盾解决学训矛盾的关键是要讲求时间成本,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效率,强化科学训练。

2.6.6有效激励,激发联合体中各组织成员的活力新体系的激励机制主要面向3个群体:1)运动员;2)教练及运动训练辅助人员;3)各个联合体。

激励运动员的主要方式有:物质奖励制度、精神奖励制度、运动成绩加分奖励制度、选拔招生制度、行为自主制度、公平竞争的参赛制度、福利保障制度、职业教育发展制度。

激励教练及辅助人员的主要方式有:教练等级制度、奖励制度、绩效评估制度。

激励联合体的主要方式有:合理的人才流动制度、有偿训练、培养、输送制度、积分奖惩与末尾淘汰制度、调整奖励比例制度。

2.6.7健全法规,加强新体系的法制化建设首先,各联合体必须依法制定合作文本,并严格履行合同,违规者按法律程序裁决。后备人才培养必须遵循九年义务教育法。高中、中专、大专、大学阶段,也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保证竞技体育人才的其他专业学习时间。另外,在竞赛、选拔、招生、考评、注册、交流、输送等方面都应有相应的法律条文,以确保“体教结合”工作的有序进行。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体教结合”概念的提出并付诸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组织实施者对“体教结合”的认识有所偏差,导致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各自在系统内尝试“体教结合”,其结果仍未解决竞技运动人才文化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问题。2)“体教结合”新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把人才培养体系定位在使大多数运动训练者成才的根本利益上,确保人才成长的教育环境和训练环境,整合教体两部门资源,遵循综合、协同、和谐、多样化原则,构建教体联合培养体系。3)“体教结合”新体系构建的具体内容包括:"教体联合体"管理体制设计、四条捆绑式路径的训练体制设计以及纵向分级赛+俱乐部联赛的竞赛体制设计。

3.2建议

1)建议将新体系实施的重点放在保障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文化教育上,并在体育和教育部门协同配合的难点上下工夫。2)建议在新体系的有效运行中很抓观念更新、政策导向、财路拓宽、教练培养、科学训练、有效激励、健全法规等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体育竞赛的概念范文篇3

中学阶段是人体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年龄处于12-18岁之间,身体进入快速生长阶段,心理波动也较大,身心发展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但是近年来我国中学生身心发展状况令人堪忧,青少年学生对体育运动参与较少,导致中学生身心发展受阻。如2000年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存在体能素质和肺活量下降、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学生近视眼犯病率居高不下,心理承受力低下的现象,青少年运动时间普遍减少,每天只有半小时,并且几乎没有学生进行有计划有规律的体育训练,我国3370万网民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就占了24%.孩子缺少体育锻炼,造成许多心理问题。”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问题已引起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2006年底,教育部等部门决定在全国大中小学中广泛开展“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了《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文件》(即中央7号文件),要求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立即对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为了贯彻教育部号召,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本文对体育训练与竞赛对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作出分析研究。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对相关内容进行查阅,通过杂志、互联网等形式,广泛收集体育学、教育学、社会学中相关方面的资料。

2.2调查法

对某中学进行实地调查,以了解相关内容。

2.3访谈法

对相关问题找本方面的专家,以更详细的了解情况,解决问题。

3结论与分类

3.1相关概念的释义

3.1.1学校体育训练与竞赛概述

学校体育训练是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有一定体育运动特长的学生进行体育训练,培养竞技能力,使他们的运动才能得以发展和提高的一个专门组织的教育过程。为培养学生运动员在其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而进行的专门教育。课余体育训练与其他教育活动同属学校教育范畴,在具体目标、方法手段、教育内容、科学依据方面具有特殊性。

运动竞赛是各种体育运动项目的比赛的总称。运动竞赛是以比赛项目为内容、以运动规则为尺度,以夺标为目的两个人以上的竞争活动。其中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促进人、竞技、社会三者的和谐发展是当代运动竞赛的基本特征。

3.1.2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

人的成长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指的是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骨骼、肌肉、心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发育及其机体的增长,即技机能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心理的发展,指的个体有规律的心理变化,包括认知的发展(如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想象等的发展)和意向的发展(如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的发展)。个体的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心理的发展离不开身体的发展,因为身体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心理的发展也影响身体的发展。

3.2.运动训练对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3.2.1有助于发展学生身体素质。

在校中学生,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一定强度的体育训练,能有效的促进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正常发展,增进学生的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质,这既有利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成长,使之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也可以为学生走上社会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和从事终生体育打下坚实的体质基础。

3.2.2有助于培养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体育运动训练是按照一定的计划进行的,在身体和心理上具有一定的负荷强度;另外,一些体育项目中有许多不对称的动作和较复杂的上下肢配合动作,以及对动作的力度、幅度都有一定要求,持续的时间也较长,尤其是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有氧健身操,需要克服生理极限,磨炼学生克服疲劳的意志力和耐力,形成坚韧的意志品质;并且体育训练过程既苦又累,运动员要经常不分时节,不分冷暖的训练。通过这种训练,培养了学生敢于向困难挑战、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勇于拼搏的意志品质。

3.2.3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学生的智力发展是中学生成长中重要的方面,体育训练作为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学生在训练中对教练的讲解,同伴的配合,器械的运用要做到快速的理解,准确的感知,已形成正确的运动表象,保证动作的我完成。通过这种过程,提高学生的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协同功能;另外,通过对某些腾空动作的训练,提高学生对空间、时间的感知力,使高度觉、触觉、重力觉、速度觉等更为精确,改善学生大脑皮层系统均衡性与准确性,促进感知能力的提高,让大脑思维更具有协调性、灵活性,以及反应速度得到改善。其次,体育训练方法本身具有科学性,对它在知识与技能上的学习与其他学科有许多共同的要素。如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观察力等,这些东西是构成智力的主要要素,而作为一种训练活动过程,他在学生的思维逻辑,认知学习,技能形成的过程中,这几种要素始终发挥着作用,只不过,体育训练是他自己特有的方式在影响着学生的智力发展。

3.2.4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自我概念和自信心。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看法与感觉的总和,自我概念是相对稳定的,他在塑造学生品质和社会适应方面起很大作用。在进行体育训练过程,由于训练的内容、难度和达到目标以及与其他运动个体的接触,就不自觉地会对自己的行为、形象、能力等作出自我评价,并做出对比,反馈于以后的行为。研究表明,通过体育训练后运动者的自我概念清晰度明显提高,这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养成克服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参加体育训练的学生其选择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根据自我兴趣和能力进行的,他们一般都能很好地胜任其运动的内容,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在运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实力。

3.2.5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体育训练是一种挑战自我,实现自我的活动,所以它能够培养人的独立性和社会性。独立性就是个性,它把依赖性的态度与行为转换成自主的态度与行为,它有遗传倾向性很强的气质特征,能在社会条件与教育环境影响下形成一个人比较固定的心理特征。它具体表现在才能、兴趣、性格、气质等方面。体育训练同学生个性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塑造人的个性有很大的作用。调查发现:进行体育训练的人,性格开朗、兴趣广泛、豁达大方,有良好的个性气质。另外,体育训练有很多的人际交往,通过训练中的合作与配合,使得互相之间达到认同,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无疑发展了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

3.2.6有助于改善学生的不良情绪

情绪是心理健康程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学生处于心理的起伏期,会对很多事情产生困惑,导致产生不良心态变化。而体育训练会有一定的强度,让学生压抑的心情可以得到发泄,能使不良情绪得到调节,并使学生从体验到乐趣,达到振奋精神、陶冶情操的目的。另外,通过训练,使烦恼、寂寞、不安、自卑等不良情绪得到转移,而使学生产生自信、自尊、自强的心理状态,从而改善心理健康。如:“麦格曼等人(1993年)对体育训练后的人进行心理测量,发现他们焦虑、抑郁、紧张等心理紊乱水平显著降低,而在精力与愉快程度上却显著提高。拜巴沙也认为,体育训练具有减轻应激反应以及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因为体育运动能够锻炼人的意志,增强人的心理韧性。”

3.3体育竞赛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3.3.1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品质

我们知道体育运动是一种学习体验,它具有教育的价值。首先,对于体育运动的参与者来讲,参与不同的体育竞赛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体验的方式,在体育竞赛中身心得到发展,参与体育竞赛等于给中学生一个受公众关注的机会,在这种竞赛环境中,参赛者的行为得到人们审视,得到公众对学生认可的评价愿望,成为约束参赛者行为的主导思想。参赛者关注公众的审视与评价的意识,也说明参赛者重视个体所在公共环境的各种非自我因素,而他人因素的关注程度能有效促使参赛者公共道德规范的养成。因此,在这种公共关注环境中有利于中学生良好行为品质的养成。其次,学生参与体育竞赛时,其意识形态与道德意识通过在体育竞赛过程表现出来,它反映了在日常体育运动中获得的运动道德信息。可以说,学生参加体育竞赛,在竞赛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可以反映其日常生活与学习过程中养成的道德行为规范与。而这种在公众审视下的行为表现,促使学生严格要求对日常道德、伦理行为的规范,从总体上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品质。

3.3.2有助于对团队、集体精神的培养

体育竞赛一般都会表现出激烈、缓和雀跃、紧张刺激的场面。在这种场面下,为了赢得比赛,对于团体项目的参赛者之间,或者参赛者与非参赛者之间都会表现出高度的团结精神,即使平常有点小摩擦,在这中比赛的场面下,也会忽略不计,通过体育比赛达到了教育目标所需要的团结感。另外,学校体育竞赛一般都是以班级为单位,或者以学校为单位,而在这种在体育比赛中,参赛者会有为团队争光,取得优异成绩强烈集体荣誉感,这是体育比赛所具有的特殊气氛造成的,因此,通过这种比赛,达到了培养学生团队感、集体感的目的。

3.3.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求胜心理

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求胜心是一种品质,是上进心的一种表现。体育运动竞赛的本质特点就在于“竞争”,就是在于实现个人的卓越性。在体育竞赛中,个人与个人、集体与集体的竞争等,都使得体育运动竞赛与竞争具有极其亲密的关系。体育运动竞赛是多人之间靠规则提供对等条件以进行竞争,在竞争中,每个人都想取得优异的成绩,为了成绩每个人会尽全力去争取,取得成功时,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让学生认识到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得到回报,反过来又会刺激学生对求胜的渴望。因此,通过体育竞赛,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求胜心理。

3.3.4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参加过运动会的学生都知道,在比赛前一刻,会有很大的紧张感,特别是对于短跑项目,心理素质不好的学生,甚至会有四肢无力,心跳大幅度加速的赛前紧张症状。这一般是首次参加体育比赛的人会出现的症状,而经过多次体育比赛的磨练后,就会适应这种状况,使心理素质变强,即使参加别的活动,也会显得从容不迫。

  • 上一篇:高等教育社会学范例(3篇)
  • 下一篇:体育研训计划范例(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