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体育课程要素范例(3篇)

栏目:工作范文

体育课程要素范文

【论文摘要】体育课程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环境又推动体育课程的改革发展。建立体育课程与课程环境和谐运行的系统,实现体育课程价值和功能的最大化,促进人的发展,优化体育课程微观环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体育课程微观环境包括人员要素、信息要素、条件要素。人员要素主要指体育教师和学生;信息要素主要指课堂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条件要素主要指教学过程所需要的时间、空间、器材设备等因素。从体育课程运行过程分析,主、客体在课堂这个空间内,体育部门负责人和体育教师根据学年和学期计划,制定教学计划,遵循教学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学生身心状况、学校教学条件,精心组织教学,同时接受督导机构的监督,尽力达成对学生的期望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体育课程是一种“育人方案”及“育人方案”的实施过程,体育课程的功能和价值只有通过体育课程实施的执行才能得以实现。所以,体育课程的微观环境是体育课程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关键。

1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实施的影响

体育教师是影响体育课程实施的关键性因素,影响课程实施的程度。“综观国内外课程改革的历史,教师因素往往成为左右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任何课程都要经过教师的理解与转化,才能在学生身上出现改革带来的效果。”

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作为课程的决策者学习过程的指导者、促进者、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者、体育教育的研究者,他要根据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目标,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设计,组织、指导教学、促进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和锻炼,努力实现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体育教师是影响体育课程实施的关键性因素。

2学生对体育课程实施效果的影响

体育课程价值的实现,最终要落实到学生身心的改变和能力的提高方面。学生是影响课程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教育教学的影响只有在得到学生的主题意识的选择、支持后,才能对其知识、能力、个性品质、身体等各方面的发展起作用。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在成长过程中的不同发展阶段,有其身心发展的共同特点,但亦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学生在接受教师影响的过程中,会因为学生的兴趣、爱好、习惯、认识水平、目标追求、能力素质、知识基础的不同而各异。由于个体的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为不同的学习活动方式。美国纽约圣。约翰大学的任利塔·邓恩(RitaDunn)和肯尼斯·邓恩(KennethDunn)夫妇认为:“学习活动方式是学生集中注意并试图掌握和记住新的或困难的知识技能时所表现的方式,这种方式受以下因素的影响:①周围环境;②自身情感因素;③社会需要:④生理特征;⑤心理倾向。”体育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的课程,是运动认知性课程。通过运动认知获得情感体验、运动技能、主观认识。不同的学习活动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所以在体育课程实施中,所能实现的期望目标度是不同的。从而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3体育课程内容对体育课程实施程度的影响

体育课程内容,是体育教材在教学实践中的再现。教材是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目标要求的内容载体。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教材的制定要求与体育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相符合。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体育专用场馆、体育教学设备等情况。

不同的教材内容,隐含不同的教育因素,有的教材要求具有较强的合作精神、有的具有竞争因素、有的主要表现为娱乐因素,不同教材的选用,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进取精神、培养学生的意志力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不同。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根据学生自身的需要、根据学校具体的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实现不同的培养目标。

4优化体育课程环境的对策思考

体育课程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环境又推动体育课程的改革发展。建立体育课程与课程环境和谐运行的系统,实现体育课程价值和功能的最大化,促进人的发展,一方面,要优化体育课程环境,另一方面体育课程要适应环境。

4.1优化体育政策

由于社会生活本身很难直接作用于某一具体课程改革,因此,反映社会对体育课程发展需求的教育政策和体育政策不但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前提,也是社会和科学发展推动体育课程不断完善的必要中介环节。一定社会的教育,受一定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制约。反过来,它又为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服务。所以教育政策、体育政策首先反映社会要求、学生需求、知识发展要求。因而,优化体育课程环境,促进人的发展,首先应是优化教育政策、体育政策。

4.2优化体育课程环境,需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人才观是决定学校体育基础教育规划、培养目标的重要因素。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仅要在国家决策层面上重视素质教育,而且要学校、家长、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学校教育的规划、培养目标,要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自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宿主教育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国教育体制、教学改革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是国家的升学考试制度、选材制度、企业单位的用人制度,仍以测试学生掌握多少书本知识的考试成绩为依据、以“高卷面分数”为选材标准、以“高学历”文凭为企、为企事业单位的用人标准。在这种“人才观”下,学校教育的规划、培养目标,以高考为指挥棒,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目标,不可能使中学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学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4.3优化体育课程环境需要加强学校体育课程管理

学校体育课程管理,是对体育课程实施及其实施结果评价的理,是体育课程系统得以有效运转的保障。学校课程管理系统包括课程决策机构、课程实施执行机构、课程实施监督机构、课程实施反馈机构。学校的课程决策机构,根据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学校课程的规划、培养目标;课程实施执行机构具体实施课程,使课程规划、培养目标落实到具体的个体,促进人的发展。监督机构要对贯彻实施课程方案的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价。课程管理系统各机构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以保证课程系统的有效运转。优化体育课程环境,加强学校课程管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参考文献:

[1]徐仲林,徐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课程改革整体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体育课程要素范文篇2

论文摘要:本文探析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结构组成、体育素质教育课程观的特性及其基本价值取向等几个层面,提出了教师在开设素质教育课程时的几点基本注意事项,以期能使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成效越来越具体地显现出来。

课程是实现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目标而设定的教学目的、内容、范围、课时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了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过程。它是一项长期的、动态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教育内容的总和,解决了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长久以来,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结构、高校体育素质教育课程观的特性、高校体育素质教育课程观的基本价值取向等方面,高校体育教师存在许多误区,随着高校体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这些误区越来越尖锐而具体地显现出来。因此,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认清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课程观,并以此作为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一、高校公共体育素质教育课程结构

高校体育课程结构是指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和内在联系。目前我国体育课程结构由显性体育课程和隐形体育课程组成,显性体育课程又分为体育学科课程和体育活动课程。其中,体育学科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类。这些课程协调一致,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高校体育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任何一方面都不可予以偏废。

高校体育学科课程。这是高校体育素质教育课程的基本形式。它是依据大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全面发展需求,从体育科学中精心选择相关内容并加以合理组织,制定有关标准、规定教学顺序、安排教学学时的课程。必修课是高校体育学科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了保证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培养大学生基本的体育素质及基本体育技能,要求所有大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但是,它在课程设置中所占的比例一旦过高,易造成大学生过重的学习压力,制约大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发展。选修课是为了适应大学生全面提高体育素质的需要,允许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性学习的体育课程。体育教师应该在观念上正确看待体育选修课,充分重视选修课,把它放在与必修课同样重要的位置,使选修课在大学生素质发展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高校体育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是以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发展为中心,以学生从事某种体育活动的动机为出发点而设置的课程。它突破了学科的局限性,主张学生通过自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交际能力,对培养实用性人才有重要的作用。它较好地弥补了体育学科课程偏重知识传授,缺乏实际操作,造成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差等种种缺陷,与体育学科课程形成学用并存、优劣互补的有机整体。

高校体育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比,它必须是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中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情感、仪表、态度、理念、信仰、价值观等方面。此外,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教学设备、体育设施、体育器材、体育传统风俗、体育俱乐部、体育宣传设施、体育教学规章管理制度等也都是隐形教学的组成部分。在体育素质教育过程中,体育教师必须注意并且合理利用这些隐性课程,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功能,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二、高校公共体育体育素质教育课程观的特性

素质教育的核心价值即是对“人”的教育,而身体素质教育则是其它素质教育最基础、最重要的教育,体育对于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替代的。体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而且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对其它素质的提高具有特殊作用。健康的身体既是良好道德品质的载体,也是知识的载体,抓智育没有载体不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没有载体也不行。重视体育不只是要求学生有一个好身体,还要通过体育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优良的品质和心理素质。

1.生成性

体育素质教育课程不是一种先验的、固定的、既定的制度化教育要素,而是一种不断生成、不断发展的过程。在新的教育理念下,随着教育方法的不断发展和不断丰富,这种素质教育课程也不断得以充实和完善。因此,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师要具备强烈的课程参与意识,与大学生共同构建,共同生成新高校体育课程。

2.整合性

知识经济的时代,各个学科日益紧密地联系了起来。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课程的整合已是全球高校课程改革的趋势。高校体育课程的整合旨在改变科目过多、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主体地位的弊端,以满足大学生选择的需求,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为主题。针对这个特性,大学体育教师面对缺乏整合的现状,应开设综合课程,改变课程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传统,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与现代社会的联系,使大学生在体育训练中获得全面发展。

3.实践性

知识是学习者在实践中逐步获得的,不具有绝对的客观性,并非终极真理,而只是过程,是个人经验的统一整合。体育素质教育课程应该从强调知识积累转变到对创造知识的引导。高校体育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人士给学生灌输书本知识,而要以引导者、协调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从设计课程目标、实施课程策略、选择课程评价等各方面进行知识的实践和创造。

三、高校体育素质教育课程观的基本价值取向

1.倡导人的全面教育

我国新一轮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以邓小平同志“三个现代化”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大学生具有爱国精神、集体主义,热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人文素质;具有适应终身体育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身体素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新时期的四有新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也是高校大学生必备的最基本的素质。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懈动力。”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它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在竞争激烈的知识时代,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一个大学生的核心素质。它不仅关系着大学生的个人生存问题,还关系着我们国家的发展与兴旺。因此,我国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课程要把创新素质的培养作为最终的目标。

我国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课程培养目标把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和终身学习联系起来,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现代快速的生活方式给人们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由于加快的生活节奏使人们精神过于紧张;摄取能量过多,造成高血压、肥胖症、心脏病等“文明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因此非常有必要进行终身的体育锻炼,呼唤着终身体育教育的良好开展。而高校体育教育在终身体育教育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人们奠定终身体育的关键时期。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重,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大学生的身体状况很难达到健康的标准,主要表现为身心情感方面处于健康与患病之间,即“亚健康”状态。因此,高校体育教育不仅要重视大学生的健康体魄和健康心理,还要重视大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

2.倡导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

纵观21世纪的世界体育课程改革,倡导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已经成为体育教育发展的趋势。我国的体育教育改革纲要中指出:“要改变高校体育课程过于注重体育知识传授,强调培养高校大学生形成积极学习的态度,使大学生在获得体育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要想实现这一课程改革目标,就要加强和完善实施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4]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欠缺,体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都不够丰富。体育课程目标的表述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承,过分注重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接受学习和被动学习,忽视了大学生“身、心、社”全面发展的要求,忽视了大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探究等多种方式的学习,也忽视了大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提高运动参与能力,不利于学生的“身、心、社”的全面和谐发展。高校体育教师要深刻理解新课程的理念,认清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生活方式,对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四、高校公共体育教师在开设素质教育课程时的注意事项

1.高校体育教师要认清楚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在教学中的相互作用

高校体育教育在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的教学中具有不可相互替代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不但要提高从事的必修课的教学能力,还要加强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的教学能力,而且还要强化隐性课程的教学意识,从而全面提高从事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高校体育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的自主学习、锻炼,还要在此过程中培养体育兴趣和爱好,让学生逐步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2.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资源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体育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一般主要通过六种基本途径来实现。第一,开展社会调查,跟踪和预测体育的发展动向,以便掌握有关体育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第二,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和教学经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素材;第三,开发和利用体育设施,包括体育活动场馆、体育设施、图书馆等等;第四,研究大学生体育学情,制定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第五,利用校外资源,包括各种体育俱乐部、各种机构、人文环境等;第六,提高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各种渠道。

3.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校公共体育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要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师应创设一个民主、开放、和谐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多鼓励他们进行大胆的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教师还要注意发挥指导作用,明确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对学生加以指导,避免学生走入歧途。

4.高校体育教师的自身锻炼

高校体育教师要迎接严峻挑战,勇于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不断地接受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技能,转变工作方式,学会终身学习。高校体育素质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但强调大学生需要拥有健康体魄,还要拥有健康心理和健康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在高校体育素质教育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于昊.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应强调素质教育观[J].职业技术教育,2005,(35).

[2]任永星.构建合理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

[3]祁龙祥.高校体育课程的学科性质及运动技术的地位[J].体育学刊,2003,(04).

体育课程要素范文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一、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应实现职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内涵要义的关联

人文素质教育内涵,目前在高教界有多种诠释,尚无定论。概括起来,其要义是:一是人文素质教育由人文精神培植、人文能力培养、人文知识传授三个部分组成,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精神培植、能力培养为指向。人文精神,指的是包括了人类文明精华,融合了人类在漫长历史发展中演化出来的精神体系,包括理性精神、价值观、行为指导方式、思维方式、历史感、责任感、自我认识等多样化呈现形式。人文能力,指一个人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等方面关系的能力,包括社会适应能力、体验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审美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适应性工作能力等多种能力。人文知识,指一个人在培植人文精神培养人文能力过程中所应具备的知识认知和基础。人文知识非常宽泛,其中包括文、史、哲、艺等人文学科知识。二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精神培植及自身实践等途径,使其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影响其一生。总之,人文素质教育内涵要义就是提升人的精神、健全人的素质、优化人的品质、强化人的能力,指向与职业教育宗旨一样,仍然是“合格的公民”“高素质劳动者”“全面发展的个人”。可见,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有共同的指向,只是侧重点不同。

在职业教育界定内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两者是密切关联融为一体的,不是平行发展或双向发展,是同体发展。这就是说,职业教育是应被人文素质教育渗透的、体现出人文素质教育内涵要义的、以素质教育为主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对应,人文素质教育也同样应被职业教育所渗透,是符合职业教育要求、体现出职业教育特征的人文素质教育。这样的渗透,作用于教育,对加速人才培养、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效力、促进人的发展,体现出教育的质的飞跃。这样的渗透,作用于受教育者,体现出的结果,我们可以用业界常讲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即会做人又会做事”作出诠释:做人,承载人文精神,一生有所追求,以职业能力和人文能力证实自身价值,以高尚人格魅力获得社会承认;做事,崇尚科学,富于创新,以技能之长“立业”,以人文品质“乐业”,以综合素质适应职业拓展,以人文精神指引事业成功。至此,我们要进行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都应体现出这样的渗透,为实现这样的结果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开拓。

二、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思路与实践

高职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必须正确认识在高职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要从职业教育宗旨与人文素质教育内涵要义及其关联中认识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以及对职业教育的巨大推动作用,并以此指导课程建设。在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必须与职业教育整合,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互相推动,相得益彰。整合后的教育,其效果是同样的,因此课程也应当同此整合。课程设置,必须从高职实际出发,包括职业教育实际、专业实际、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做到依据明确、方向明确、目标明确,从科学性、合理性、实效性出发构建课程体系,在有限的时空实现既定的目标。

(一)建立“体现综合能力的主体性素质就业”为目标实现尺度的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是内涵非常丰富的指向,这里的就业并非简单的“技能就业”“生存就业”,这里的“能力”并非简单的“岗位能力”,其内涵所指是体现综合能力的主体性素质就业,实际上就是职业教育宗旨与人文素质教育内涵要义整合后的共同体现,是企业、社会对人才的共同要求,亦是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要求。于企业,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职业道德、劳动技能、工作能力、组织能力、人际协调能力、创造力、团队精神等方面在人才身上的集合;于社会,是理想信念、思想认识、公民意识、道德品质、法制意识、民族精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在人才身上的集合;于人才,是生存、实践、学习、发展,是适应性就业,是拓展性“乐业”,是人的价值的实现,是个性发展需求等方面于一体的体现。因此,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应以“体现综合能力的主体性素质就业”为目标实现尺度,构建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上,人文精神培植、人文能力培养、人文知识传授,应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综合考虑企业、社会、学生的共同诉求,有所侧重,体现职业教育宗旨,丰富人文素质教育内涵。

(二)板块课程体系构想及其构建中的基本要求。

高职的学制一般是三年(也有两年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课时之比为4:6,随着工学结合理念和项目式教学、一体化教学、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的推广,用于实践教学的学时呈逐渐上升趋势,在课堂教学中可用于人文素质教育的课时是非常有限的,而人文素质教育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课程众多,在有限的三年(或者两年)时间里,如何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这是课程体系构建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兼顾学习、教育、时空三方面,否则课程将形同虚设,无实质意义。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是一部知识整合的著作,其中涵盖哲学、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生物等学科的知识。恩格斯为我们如何整合课程、撰写教科书、构建课程体系提供了一条思路。按照“整合职业教育宗旨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我们提出了“板块课程体系构想及其构建中的基本要求”,内容如下。

1.板块课程体系构想。(1)以“人文精神结合职业精神的培养”为一个课程板块,以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人文精神与职业精神概论》作为课程核心支撑。《人文精神与职业精神概论》课程内容主线为职业生涯的人文精神指引,以人文精神培植为基础为主导,贯穿人文精神与职业精神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以“人文能力结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一个课程板块,以《人文能力与职业能力培养基础》作为课程核心支撑。课程内容主线为人文能力对职业能力的基础性和主导性,体现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以“人文知识结合职业知识认知”的教育为一个课程板块,以《人文知识与职业知识基础》作为课程核心支撑。课程内容主线是“体现综合能力的主体性素质就业”所要求具备的基础知识。(2)围绕核心课程,建立由数门与之关联的课程形成的支持课程群,如《人文艺术与修养》《创业方法与创新精神》《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等。核心课程所涉及教材由学校层面组织、规划、设计、整合、编写。支持课群所涉及教材,由学校围绕核心课程,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方向、目标、任务,并进行质和量的界定,然后由任课教师自行设计、整合、编写,体现科学性和灵活性。核心课程及其教材应是相对稳定的。支持课群及其教材应是可变的,以供学生选用,应该适当“供大于求”,根据选用情况设教学班。由此形成三个板块课程体系。三个板块课程体系按课程规律紧密联系,共同以“体现综合能力的主体性素质就业”为目标实现尺度,内在地、有机地形素质教育总体课程体系。

2.构建的基本要求。(1)课程应坚持科学性、合理性、适用性、实效性原则进行有目标的整合,做到少而精,以适用够用为限。(2)课程内容应以方法论为指导,重在精神熏陶,突出能力培养,体现职业要求,既要注重逻辑连贯性,又要注重针对性;既要注重知识涵盖性,又要注重精良性;重心突出,既要易于教师教学,又要易于学生自学,以自学体教材为主体教材。(3)课程建设突出主体性教育理念,调动教师积极性,支持教师自编特色教材;广泛吸纳学生意见,反映学生要求,注重开发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和教材。

(三)实施多渠道、重实效、全方位、全程性的课程形式。

  • 上一篇:投资理财项目规划范例(3篇)
  • 下一篇:制药工程发展现状范例(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