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4年,明末农民起义军统帅李自成率大顺军攻陷北京,崇祯帝在煤山自缢,与此同时,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投降,清军在摄政王多尔衮的带领下入关。
在很多历史课本中,明朝的历史就此终结,大多数作家和读者都选择性的无视了南明,至于原因,网上一位答主的回答一直记忆犹新。
想多活几十年的作者一般不愿意写南明,想多活几年的读者也尽量悠着点读,毕竟爆肝折寿气吐血不是闹着玩的。
南明,作为明朝的延续,在它短暂的十八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谁当皇帝
和过去众多君主专制王朝不同,明朝拥有两个政治中心,北京和南京。南京虽为留都,却有着全套的政府官僚体制,当北京沦陷以及崇祯帝死亡的消息传到南京后,南京六部官员立刻开始行动,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君主问题。
国不可一日无君,这是君主专制王朝的铁律,而对于皇位的继承,明朝有着一套由朱元璋钦定相当于宪法的制度,叫做嫡长子继承制。
根据制度规定,皇位继承的第一顺位是嫡长子也就是由皇后生的第一个孩子,如果没有嫡长子则要立庶长子,而如果没有子嗣,则要立与皇帝血脉最近的兄弟。
崇祯有三个儿子,但此时还没有一人过江且生死未知,如果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皇位应当由崇祯的亲堂哥福王朱由崧继任,但这条提议遭到了南京六部官员的集体反对。
究其原因,乃是因为南京六部官员多为东林党,而东林党曾在万历皇帝想要打破祖规,立贤不立长时站出来反对,双方的对峙与互骂持续数十年,最终,万历皇帝不堪其扰立了崇祯的父亲朱常洛为太子,结束了这场纷争,而那位与皇位失之交臂的就是朱由崧的父亲,老福王朱常洵。
惧怕朱由崧登基后报复的东林党官员此时改了口径,搬出了曾被他们狠狠唾骂的“立贤不立长”,决定迎立潞王朱常淓为帝,而当时在南京官员中最有话语权和决定权的兵部尚书史可法,却在此时选择了和稀泥。
史可法同意了东林党的意见不拥立福王,但也不同意拥立潞王,而是要拥立远在千里之外的桂王朱常瀛。
就在双方为拥立谁为皇帝争执不下时,距离南京最近的福王朱由崧,在迟迟不见有人迎立自己的情况下,选择自己动手。
当时的明朝虽然已经丢掉了几乎整个北方,但仍然拥有整个长江流域往下所有的土地,而在这片土地距离福王最近的军队便是江北四镇。
江北四镇是除了在武昌驻守的左良玉大军以外,南明最大的军事力量。福王朱由崧找到了四镇的总兵,请求他们护送自己到南京继承皇位,对于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四镇总兵几乎不加思考就答应了下来。
很快,就在南京城内还在为拥立之事争执不下时,朱由崧的四镇大军已经兵临南京城下。此时,南京官员才仓皇出城迎接。入城后的朱由崧暂任监国,不久登基,是为弘光帝。
二、“清君侧”
或许是为父“报仇”,亦或许是因为东林党曾经不愿拥立自己为帝,朱由崧在登基后,对东林党官员几乎视而不见,史可法虽然被升迁到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却毫无实权,而曾经的凤阳总督马世英则因有拥立定策之功升迁至内阁首辅。
马世英成为内阁首辅后,立刻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将曾对自己有恩的阉党阮大铖提拔起来一起管理朝政,对阉党恨之入骨的东林党官员自然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双方在朝堂之上的争斗越发地激烈,全然不顾国家的生死存亡。
被明升暗降的史可法对于双方的争斗无力平息又不愿参与其中,只好自请去江北督师,但当他来到江北四镇时,才发现自己完全无法调动四镇的军队。
此时的江北四镇,因为拥立定策之功已经今非昔比。史可法为了笼络四镇的军队,提出了一个百害而无一利的办法——史可法上奏弘光帝,赐原江北四镇总兵以爵位,并将江北四镇作为他们各自的封地。
如果说之前的江北四镇总兵只是居功自傲,那么现在的江北四镇已经在史可法的“努力”下,变成了真正的军阀,史可法想要调动他们变得更加困难。
当时的江北四镇中,战斗力最为彪悍的是高杰的军队,史可法为了说服高杰出兵北伐,曾在高杰军中住了很长一段时间,不停地和高杰讲忠君爱国以及仁义道德,加上高杰的邢夫人从中帮忙,最终成功说服高杰准备出兵。
但就在出兵前夕,高杰却因为自己的盲目自大,死于一场鸿门宴,高杰的部将拥立其子为新的统帅,邢夫人为了能在朝中有人,主张高杰的儿子拜史可法为义父却遭到史可法的拒绝。非但拒绝,史可法还提出一个自认为很好的方案,他主张高杰之子拜一位在军中任监军的太监为义父,这样一来也算是朝中有人。
高杰的这支部队原为闯军,因为高杰拐跑了李自成的邢夫人才选择投降明朝,也就是说,在没有第三个选择的前提下,高杰的军队只会死心塌地的跟着明朝,但史可法的自命清高毁掉了这份忠诚,直接导致了高杰军以后的投降。
而与此同时,首都南京城内爆发了“太子案”,东林党裹挟假太子王之明要求朱由崧退位,同时派人联络驻守武昌的左良玉。当时的左良玉刚刚在与闯军的战斗中吃了败仗,接到东林党人的请求后直接率军东下,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内战。
左良玉东下的消息传到南京,马世英急调江北四镇迎敌,多尔衮则看准时机,命清军南下,仅用一天的时间就攻破扬州,史可法被俘后拒不投降最后被杀,左良玉在内战中战败不久死去,其麾下部将拥戴其子左梦庚为统帅后投降清军,而江北四镇当中只有黄得功的军队保护着弘光皇帝,却也在黄得功战死后选择投降。
至此,南明能拿得出手的五支正规军全部降清,清军直接南下,在完全没有抵抗的情况下占领南京,灭亡了刚刚建立一年的弘光王朝。弘光帝朱由崧被俘押往北京处死,时年四十岁。
三、剃发易服
多尔衮在刚刚占领北京时,曾短暂的要求北方人民剃发易服但遭到顽强抵抗,在洪承畴的建议下立刻废止才没有引起更大的动乱。当多尔衮率大军进入南京后,过于轻松的胜利蒙蔽了他的眼睛,再次下达了剃发易服的命令。
让多尔衮没想到的是,原本因为清朝宣布轻徭薄赋选择顺从的民众,却因为这条命令突然爆发,江南各地的百姓纷纷推举出当地有威望的官员或乡绅为代表,发誓断头不断发。
而让多尔衮更没想到的是,这些民众的战斗力和决心居然会那么强,江阴城典史阎应元不仅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带领江阴人民抵抗清军81天,更是在降清的明军将领来劝降的时候,留下了“大明有投降的将军,没有投降的典史”这样的豪言壮语,大义赴死。
与此同时,前面提到的高杰军中的部将李成栋正带着大军围攻嘉定城,和他对阵的不是官军,而是嘉定城内以及周围四里八乡的农民,这些人虽无力抵抗李成栋大军的破城屠杀,却一次次的在李成栋撤军后再举义旗,直至李成栋将嘉定变成一座死城,史称嘉定三屠。
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在清朝身陷江南,一时无力继续南下之时,南明朝廷却依旧在进行着内乱,先有鲁王朱以海和唐王朱聿键为争夺正统形同水火各自为战,后又有唐王之弟与桂王朱由榔之间的争斗火并。
等到多尔衮在洪承畴的帮助下,以安抚为主武力为辅的方法平定掉江南的动乱后,清军于公元1646年再次南下,鲁王朱以海被击败逃亡海上,而原本有希望大有作为的唐王隆武帝,却在失去了拥立自己的郑芝龙保护后,在逃亡路上被俘杀。
四、一线生机
南明的命运就像多米诺骨牌,弘光帝的死亡推倒了这第一块骨牌,在他之后,不断有朱家王爷称帝或者监国,却又都在清军的攻伐下一个个的灭亡,随着唐王之弟建立的绍武政权被击败后,桂王朱由榔的永历政权已经被清军逼退到了广西且岌岌可危。
危难之际,曾与大明为敌的大顺军残部在郝摇旗的统率下,于1647年进入广西,护卫永历帝居于柳州,并于次年联合何腾蛟的官军出击湖南且连战连捷。
胜利的消息传出后,周边各省以及清军后方的大批将领反正,一时间,坐拥七个省的南明迎来了第一次复国的机会。
但永历朝廷内部的矛盾依旧尖锐,各个党派在国破家亡之际依旧只顾个人私利,以国家命运和军队为筹码互相倾轧,而农民军也饱受官军的排挤和朝廷的另眼相看而不能团结御敌。这便给了清军以喘息之机。
公元1649-1650年,缓过劲来的清军先后在湖南和广西击溃南明军队,何腾蛟战死,大顺军将领李过之子李来亨率大顺军大部脱离南明政府,转战到巴东荆襄之地组成夔东十三家军,独立抗清。
随着大顺军的离开以及广西的失守,永历帝再次踏上逃亡之路,直到以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为首的大西军加入,才又给濒临崩溃的南明朝廷注入一针强心剂。
和大顺军一样,大西军也是明末的一支农民起义军,统帅张献忠于1646年在与清军的战斗中身亡,之后的大西军便在他的四个义子的统率下,于1647年进占云贵两省,在孙可望的治理下,云南贵州的农业和经济得以恢复发展,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富裕之地。
公元1652年,永历帝接受孙可望联合抗敌的建议,在安龙定都,不久,孙可望、李定国和刘文秀就带着以大西军为主的南明军对清军展开全面反攻。
大西军一路高歌凯旋接连取得大胜,并在战斗中击毙了定南王孔有德和敬谨亲王尼堪,天下震动。
接连的胜利换来了土地,却也带来的新的矛盾。一方面,孙可望对接连大胜的李定国越发的嫉妒和憎恶;另一方面,孙可望希望永历帝能够封自己为秦王,但遭到朝廷内官员的反对。
按照明朝律法,秦王只能封给太子的弟弟,就像朱元璋的次子朱樉,永历朝廷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主张事急从权,封孙可望为秦王,毕竟眼下能为南明朝廷所用的也只有大西军,这支劲旅是南明复国的最后希望。
但永历朝廷继承了明朝的“优良传统”,官员为孙可望封王一事在朝堂上不断地争吵,加上永历帝的优柔寡断让这件事一拖再拖,情急之下,朝中一位官员私刻了一枚秦王印送到孙可望府上,告知他已被永历帝封为秦王。
喜出望外的孙可望立刻登台称王,却在大封诸将时接到了真正的圣旨,永历帝没有封他为秦王,只是封给他一个普通爵位,巨大的落差没有击垮孙可望的理智,他在高台之上按住真的圣旨和内官,表示可以承认自己手中的秦王印为假,只求永历帝能体谅他,追封他为秦王,不要让他在诸将和百姓面前颜面尽失。
固执的永历朝廷拒绝了孙可望的要求。虽然在这之后,孙可望用武力胁迫的方式得到了秦王封号,但仇恨的种子已经埋下。而他与李定国之间的矛盾,也在永历朝廷官员的推波助澜下愈发的激烈。
就这样,新的一轮悲剧在大西军身上再度上演,孙可望以自己的权势逼走了李定国,却换来前线的接连失利;另一边,李定国试图和郑成功联合进军广东,却因为郑军的屡次失约而告吹。
公元1656年,自觉功劳甚多的孙可望密谋篡位,率军攻打保护永历帝的李定国。原本在军力上占绝对优势的秦王孙可望军,却在交战时集体倒戈加入李定国的晋王军,十万大军最后跟随孙可望逃走的只有五十余骑。
五、决死悲歌
逃出生天的孙可望不甘心失败,遂直奔长沙投降清朝,将大西军的军力布防和盘托出。
公元1658年四月,对大西军布防虚实极为清楚的清军分三路进攻贵州,到年底时,吴三桂的大军已然进入云南,并于正月攻破昆明,永历帝狼狈西逃进入缅甸,李定国率全军在边境的磨盘山设伏,却在内奸的告密下落败。大西军精锐损失殆尽。
公元1661年,吴三桂率军进入缅甸向缅王索求永历帝。次年四月,永历帝与其子在昆明街头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不久,听闻此消息的李定国也在忧愤中去世。
南明历史很短,只有十八年,却是五千年中华民族内斗的顶峰,如果说清军占领北方靠的是八旗军的英勇,以及降清的洪承畴们的运筹帷幄,那么征服南方时就真的是躺赢,只要坐等南明各方势力互相攻杀之后,坐收渔利就好。
让人感慨的是,支撑南明坚持十八年的不是那些吃俸禄领军饷的官军,而是为了生存才不得不集结在一起的农民军,以及为了保住汉家文化拼死抵抗清朝剃发易服命令的普通百姓。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是明代顾炎武在他的《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话,简而言之,保卫一个政权是君王以及臣子的事,而保卫一个民族的文化血脉是这个民族当中每一个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