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线上线下同步教学方案范例(3篇)

栏目:报告范文

线上线下同步教学方案范文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看法.

一、在学生卡壳处追问

案例1:在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时,笔者首先设置一个简单的问题.

设问:1+2+3+4+…+100=?

学生将高斯算法迁移过来,很快得到等差数列前n项和sn=(a1+an)+(a2+an-1)+……而且认为问题已经解决.为此,笔者进一步追问.

追问1:上面的答案,大家有没有考虑到n的奇偶性?

在笔者的追问下,学生陷入思考,分n为偶数和奇数进一步求解,并有了新的发现:当n为偶数时,sn=(a1+an)+(a2+an-1)+…+(an2+an+12)=n(a1+an)2;当n为奇数时,由于缺乏与配对的项,导致思路出现了中断.

追问2:一个上底为a,下底为b,高为h的梯形,面积S的大小是如何推导的?试着用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来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既可用到首尾配对的高斯算法,又不受项数奇偶性的限制.

在这样的追问下,学生联系到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将其大脑中的记忆表象提取出来,倒序相加的方法的生成就显得很自然.

案例2:已知π4

sinα+cosβ=325.①

cosβ-sinβ=5213.②

再加上sin2α+cos2α=1.③

sin2β+cos2β=1.④

4个方程解4个未知量,从理论上可以解,但是计算量相当大.学生渴望得到新的、便捷的方法.

追问:题目中待求量中涉及α+β,而已知的是π4-α和3π4+β,那么我们能否利用角的等效变换思想,用已知角的和或差来表示待求角,在利用前面学习的两角和差的三角函数进行求解呢?

如此追问实际上是点拨,帮助学生的思维导向正确的方向,学生进一步思考,当其发现(3π4+β)-(π4-α)=π2+(α+β),其解就昭然若揭了.

二、在思维递进处追问

在学生回答问题正确的情况下,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此次互动结束,或是简单化理答:“很好,请坐下!”这样理答其实是有些浪费的,此时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追问,对学生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促进其思维进一步发展,又能够防止自满、固步自封,至少应当让他解释一下对问题的分析思路,为何这样回答,或者适当地改变一下原问题的重点,引导其思维转向新的答案.

案例3:在探究“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时,首先设置如下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

问题1:一直线斜率为1,已知其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F,而且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试求线段AB的长度.

学生的思路通常有两个:(1)将直线与抛物线两方程联立,求出A、B两点的坐标,再借助于两点间距离公式对问题进行求解;(2)首先也是将直线与抛物线两方程联立,不过只要求出A、B两点的横坐标,接着借助于抛物线的定义对问题进行求解.

学生将这两种方法都列举出来,按道理是比较完美的,但是笔者总感觉到该问题的教学价值未能充分体现,还可设计一些问题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维.

追问1:有没有什么办法在不求坐标的前提下,求出线段AB的长?

线上线下同步教学方案范文

【关键词】地球运动;学案导学;教学;初探

1学案导学、努力构建高效课堂

为适应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2011年11月全县喊出了“构建高效课堂”的口号。顺应时势,我校联合教研室,通过外出考察、对内宣传,掀起了全校范围内“学案导学――努力构建高效课堂”的新高潮,迅速制定了《晋城中学学案制作标准》。此次改革,上下一致、机构健全,赢得了全校师生的积极参与。

高一学生在心理和智力上发育还不成熟。很多知识的理解要求超出了他们的心理和智力能力范围。这些知识学生下再多工夫也是学不会的。学习地球运动规律这一节,固定的规律纷繁复杂,计算多多,仅时间的计算就够学生受的了。更不用说光照图上直线和圆圈的判定。

教材呢?冷不丁的一句话,往往隐藏着几条甚至十几条原理知识。学生在被动学习过程中能懂吗?难怪过去学生在课堂上有的打瞌睡、有的玩手机、有的精力旺盛的学生还故意和老师作对,再看大范围的学生,独生子女养成的个人中心;极少参加劳动而形成的懒惰中心,注定了他们中大批的人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一不动就觉得累;一累就想睡;一睡就觉得自己不长进;一觉得自己不长进就悲伤;一悲伤就不动。其中的“不动”还和一些人长时间的打电脑游戏活动有关,充分证明一个事实:“不动”是具有惯性的!从大的方面说,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2分工合作、群策群力编学案

地球运动是一个独立的教学模块,初、高中教材里都放在最前面,是后面学习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一个时间和空间的大背景,恰好又是学生最难的部分。为了配合学校的高效课堂建设改革,我们地理组每个人都要各抒己见,群策群力做好学案的制作和应用。制作方面:可以从实践中提出个人修改意见。应用方面:根据各班学情灵活运用。地球运动这个模块总体设计思路分为三部分7课时:一部分就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知识(第1课时),第二部分自转意义(第2-3课时),第三部分公转意义(第4-6课时),第四部分总结与补充(第7课时)。

3课程抽象、学案导学重在“导”

课程内容简述:地球运动规律的学习,要学生建立起清晰的地球空间概念,是学透该部分内容的前提。可通过实物、读图、想象等,将下列情景形成脑图:1.地球是太阳系大家庭中的一员,在不停地绕太阳公转。2.地球本身又在不停的绕地轴自转。3.地球经纬线及其经纬度的分布。4.同一时刻,不同角度观测下的地球光照图。5.同一地点,地球光照图的日变化、季节变化。

在第7课时的自主学习里,我们安排了“光照图的判读技巧”意在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如下图:

导学内容:

(1)根据自转方向和已知经纬线(或特殊信息提示)判断出图中各经纬线的经纬度。(2)根据晨昏线与经纬线的特殊关系判断出所代表的日期(节气、季节):晨昏线与某一经线重合,为二分日;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为二至日。(3)找出晨线、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并判定时间分别为6:00和18:00,然后依据这些有效信息来推算不同经度的时间或全球日期的分割。

地球运动规律主要考查: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昼夜更替、地方时、日界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向;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速度、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及其变化、昼夜长短及其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形成。

从考核内容上看,一般以重大时事的新情境为切入点,考查时间计算、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及季节的判断,或以现实生活案例,如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楼间距的设计、港口选址等为切入点来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影响、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等;从考查形式上看,选择题居多,且材料的呈现形式趋于多样化;从考查能力上看,大都综合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学案激趣、教法灵活看发展

现在,利用导学案辅助教学是许多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从学案的编制到应用,我们正处在初期探索阶段。在实践中总是不断的遇到新问题与新矛盾,当然,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提高认识:化解矛盾、不断总结、不断扬弃、大胆创新。否则,高效课堂改革行将步入邯郸学步的怪圈。经过对“地球运动”导学案辅助教学的短期实践,我们认为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4.1预习导学、以学定教

“导学案”的环节之一为“预习导学”,我们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预习。为了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效性和积极性,在预习阶段要求学生对新知识作初步的了解,所以设置的预习题以基础为主,实现低层次目标的自达。保证所有同学能自行解决“导学案”中的预习导学内容,对难以解决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在课堂上向老师和同学质疑。

上课前教师收齐“导学案”,批阅“预习导学”这一部分的内容,然后对“导学案”再次进行补充完善,以学定教。在课上有针对性地点拨,课堂效率就提高了。

4.2课堂练习、重在效率

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是要通过训练去强化,通过运用去巩固和提高的,这样才能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形成学习能力。所以,我认为课堂练习设计要注重课内例题的基础性、典型性、坡度性。例题主要采用书上的例题,但采用之前必须进行适当改变(防止少数学生在自学时不动脑筋的抄,而是必须自学看懂书上例题,再做“导学案”上的预习题目);呈现方式上一题多变,利用书上的例题进行变式、挖掘和提高,从深度和广度上来挖掘例题的作用。同时几个例题要步步为营,步步深入,有一定的坡度性。

课堂练习要适量,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中的再次反馈活动,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所以课堂作业练习要适量,保证课堂作业当堂完成。(鼓励优秀学生寻求资料自编习题)。

在学生进行课内作业时,教师应巡视,掌握典型错误,当堂反馈纠正。要重视学生作业的规范性、合理性和独创性。对学生在预习导学作业中或课堂研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和独到见解,应及时讲评和反馈,对教学进行适时调控。

4.3激励探究、形式灵活

线上线下同步教学方案范文篇3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国家档案资源的要组成部分,是我党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的履历,是党建工作的珍贵资料,对于今后工作查考、历史研究、经验借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各单位、各部门,尤其是档案行政部门、档案馆(室),要充分认识建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的意义和重要性,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档案。

一、建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建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上,有的单位未把其列入重大、重要活动档案的范围。仅当作一般性工作档案;有的单位没有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的重要性,没有把它当作党建工作的珍贵史料;有的单位责任感和历史感不强,更没有认识到它对今后工作查考、经验借鉴、党史研究的重要作用。

二是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建立得不完整、不系统。对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的单位没有进行单独建档;有的单位虽有建档,但建立的档案不完整、不系统、不科学,有的把重要的资料遗漏,有的把不应该归档的资料进行了归档,有的单位“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所有文件材料都装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这个“筐”,没有按照相关要求和规范建档归档。

三是没有明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的规定与要求。在收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中,有的单位没有明确归档范围、保存期限、归档时间和收集此项活动材料的方法、步骤,没有提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致使所属部门形成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不规范,甚至有的单位根本没有建档立档。

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建立的基本要求

一是加强对建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的领导。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农村都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工作的领导,依法履行对档案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职能,把建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纳入本单位教育实践活动的工作范围。指定专人负责建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各单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撤销后,要将整理好的档案向本单位档案室或当地国家档案馆移交。

二是加强对建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的指导。档案部门要抽调精干业务人员,深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指导建立档案,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形成的材料整理归档。要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设立单独全宗,实行“四同步”的管理方式,即同步归档、同步整理、同步著录、同步利用;纸质档案和电子文档并存,声像档案和照片档案并重,最大限度地确保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的齐全、完整、规范。要按《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进行整理,主要文件材料保管期限应定为长期。

三是加强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的服务与监管。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及时介入,主动提供服务。要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促进档案业务建设,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存史留档。教育实践活动期间,各单位要努力挖掘教育活动题材与内容,积极利用现有档案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优质服务,充分发挥档案资源的作用。要进一步体现档案行政管理职能,认真研究制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形成档案的管理办法,加大监督力度,做到事前有安排、事中有指导、事后有检查,切实将此次教育实践活动形成的材料规范建档。

四是明确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归档要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建立与归档总的原则是:按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时间、环节、方式方法、目的要求、成果等进行整理归档。要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按单位或部门进行分类整理,一些与其他类别有交叉或不可分的。要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并在备考表、分类说明等项目中注明。也可按照已经制定的分类方案,按问题类或机构类进行归档,但应在本年度的整理说明中加以说明。材料整理完毕后,连同电子文件及归档文件目录U盘向有关部门移交。

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

根据档案法规的相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笔者认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归档范围:

一是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会议文件材料。二是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领导机构、工作职责、成员分工,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的材料以及制定的工作计划、安排、总结、整改措施以及向上级报送的相关文件材料。三是上级领导(含督导组)检查指导工作的讲话等材料。四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形成的情况反映、工作简报、学习材料、媒体宣传报道及表彰工作文件材料。五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各种照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U盘等特殊载体材料。六是召开各类座谈会、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所形成的材料以及进行对党员队伍基本状况调查摸底形成的材料。七是举办骨干培训班和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形成的材料。八是党员干部形成的自我剖析材料、领导班子谈心记录、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记录。九是整改和建章立制形成的材料。十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环节情况统计表及情况汇总材料、成果材料、经验交流材料和检查验收材料等。

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的保管期限

根据《国家档案局关于机关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结合实际工作,笔者认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的保管期限,按内容作以下划分:

(一)永久保存的内容。一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机构及工作计划、总结类:包括成立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文件、总体工作方案、各环节工作计划、总结等。二是会议记录类:包括党组会、领导小组会、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会、党员大会、党小组会以及党课记录簿等。三是建章立制类:包括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整改方案和措施等。四是基本情况类: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花名册及党员变动情况。五是领导讲话材料及党课讲稿类等(永久或长期)。

(二)长期保存的内容。一是考勤考核记录类:包括学习考勤考核记录、群众代表名单及监督记录。二是好人好事记录、教育实践活动记录、读书笔记类等。三是心得体会、班子和个人剖析材料、先进典型事迹、征求意见(问卷调查表)、查摆问题台账、问题公示类、简报信息、活动情况统计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本要求和标准等。

(三)短期保存的内容。主要包括:上级单位下发的相关文件、材料,本单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般事务性材料,下级单位上报的相关文件材料,声像、实物等特种载体类等。

五、开发利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的几点建议

一是搞好档案编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的编研,要遵循“宁缺勿滥、去粗取精”的原则,以求达到“专而精”的目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档案要从多角度、多侧面、多课题的研究层面进行编研。要对教育实践活动每个环节的重点内容进行横向剖析和纵向研究,挖掘和展示教育实践活动的脉络和实践历程。要利用多种方式方法开展多种载体的档案编研,如摄影、录像档案编研,照片档案编研以及党建研究等专题性档案编研。档案部门既可以单独编研。也可以与本单位机关党委等相关业务部门,以及外单位进行联合编研,最大限度地挖掘档案资源的价值。

  • 上一篇:医疗消防知识范例(3篇)
  • 下一篇:导致英文(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