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现状发展方向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也是深圳会计改革的需要。深圳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场,也为会计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深圳会计制度改革目标之一是要逐步实现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会计改革要运用辩证法,具一定的超前意识。”这无疑对特区的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打破传统的会计格局,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会计理念,以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的会计业务取代传统手工记账的会计核算方式是必然趋势。
一、深圳市实行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分析
(一)深圳市实行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1.领导高度重视及特区具备便利条件。在深圳市科技工作会议上,市领导提出要“切实把特区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领导的高度重视是推进电算化顺利进行的有力支持,同时市民的科技意识日趋浓厚,这也为电算化的普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深圳作为全国三大软件基地之一,对软件的新成果等也十分重视,在高新技术成果与产品展览会上,深圳邀请了多家内地公司展出了会计电算化的软硬件成果;特区会计制度的改革也为深圳全面推行会计电算化做了良好的铺垫。
2.改革会计电算化取代手工记账的验收方式。各级财政部门是参与组织单位甩账验收的主管部门,随着实行会计电算化单位数量的增加,财政部门工作人员数量十分有限,难以承受大量甩账验收工作。在此情况下,财政部门于1996年采用了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他中介机构参与单位会计电算化验收的工作方式,在减轻财政部门工作压力的同时,也提高了验收工作的质量,效果显著。①
3.率先完善我国会计电算化资格体系。2007年10月份,原深圳市财政局创建了高级会计电算化水平考试,填补了实际当中我国会计电算化水平考试体系缺少高级会计电算化的空白,从而完善了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资格体系。②
4.应用普及、处理规范、转变职能。深圳市的会计电算化相对于全国其他地方而言起步较早,且已得到良好的推广。单位应用财务软件的水平较高,各种财务软件的核算功能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及决策分析功能在实践中逐步加强。
规范化的会计基础工作及数据处理的程序化,为会计信息处理的规范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会计工作电算化将会计人员从繁杂的手工记账中解放出来,让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经营管理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变事后核算为事前预测、决策和事中控制,更好地发挥会计人员的作用,有利于实现会计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根本转变。③
(二)深圳市财政委员会会计电算化实行情况分析
1.切换软件,统一平台。深圳市财政委员会于2011年成功将非税收入、援建资金、政府采购资金等账套切换至金财工程核心业务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原有软件单机核算带来的诸多问题。金财工程核心业务系统是一个全新的系统工程,在用友软件公司及中科软公司等强大的技术支持下,系统功能更加全面,管理更加科学,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各个账套在统一的平台中独立运作,但在授权不同用户使用下可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同时能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实现报表、账簿等形式的多样化。
2.操作简便,效率提高。账务处理系统是会计核算的核心,也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各个会计岗位将原始数据集中输入系统,系统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审核并记账后根据所需信息由系统自动生成各类报表,改变了原来需人工将数据导入预先设计的报表固定格式中,多次复核才可制成报表的状况,整个账务处理过程呈现一体化;系统对数据的核算实现自动化、准确化、科学化及全面化,从而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和及时性,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3.联机操作,信息共享。在同一平台下,同一用户可在不同账套间进行切换,不同的授权用户可随时获取所需的数据,实现信息共享及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账务系统与其他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除了共享编码方案、会计科目等基础数据外,还可向其他系统读取数据及传递数据等,真正实现了数出一门、数据共享。
(三)深圳市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不足
1.重视会计核算功能,忽视会计管理决策功能。完整意义上的会计电算化是财务会计电算化及管理会计电算化的有机结合。管理会计电算化可利用财务会计电算化提供的数据、资料,再结合其他数据形成管理数据库,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分析计算后形成有用的预测、决策依据。但一直以来,会计工作侧重于事后核算,事前的分析预测及事中的控制却得不到重视,尚未实现真正的会计电算化。目前,深圳市对于管理会计的可操作性及规范性仍未有相关规定,管理会计工作难以落到实处。
2.财务软件的局限性限制了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网络的普及、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等,对会计信息系统一体化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国内包括在深圳市财务软件公司数量众多,但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未能实行统一的标准,即使在同一行业各单位使用的也不尽相同。不同软件的数据格式、接口标准、模块划分等的不一致,导致数据查询不便、数据在软件间的转移无法实现,同时也不利于监管部门的财务检查、资金监管等;财务软件多侧重于会计核实方面,而具备管理型功能的成本核算、预算、资金供求预测等模块功能仍未完善,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多数财务软件在会计数据的安全性方面仍未采取有效措施,系统一旦出现问题,数据安全将受到威胁。
3.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电算化下的会计人员除了要熟练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外,还需具备一定水平的计算机专业技能,包括处理基本业务核算工作的能力及掌握一般性故障的排除、纠错方法等;开发人员除了熟练掌握计算机等专业知识外,还应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熟悉会计数据流程等。因此,提高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的素质,更新其所学知识,以满足电算化会计发展的需要,这是会计电算化下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二、深圳市会计电算化未来的发展方向
1.会计电算化将向“核算、管理及决策一体化”发展。目前的会计电算化主要以会计核算职能为主,多数只是对手工记账的代替。会计核算是会计管理、分析、预测及决策等的重要前提,随着现代化管理的多样性及竞争的日益激烈化,会计电算化不能仅仅停留在会计核算阶段,而需向更高层次发展,会计核算职能将被突破,会计电算化将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决策型”转变,这是深圳市会计电算化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软件开发方面,应站在数据高度共享及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的角度进行开发,软件应具有事前预测及决策,事中规划及控制,事后核算及分析一体化的功能,从而为深圳市会计电算化工作从核算系统向管理、决策信息系统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2.会计软件标准将得到统一及规范。市场需要标准,标准规范市场。会计信息化市场迫切需要标准的统一。但在短期内,完全依靠市场行为实现标准的统一是不显示的。因此,目前通过政府主导行业标准,并由多家龙头企业参与,才有可能实现标准的统一。同时,随着法律法规手段等的进一步完善,提高软件质量管理及加强商家售后服务,最终实现会计软件的标准化,不同软件间能实现无缝对接,从而提高会计软件的质量。
3.会计电算化将造就复合型人才。会计电算化离不开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推动企事业单位等的会计电算化工作,构筑统一的会计信息平台等,都需要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因此,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网络技术、融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及培养都将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贯彻人本战略,积极培养复合型人才,普及信息技术及电子商务知识,为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做好铺垫。④复合型的会计电算化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精通会计业务知识及数据处理流程。作为会计人员,需精通会计业务,熟练运用会计知识,熟悉会计电算化账务数据的处理流程及各个功能模块数据的传递关系,否则,会计电算化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及操作技能。核算型会计软件,通常由账务处理、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成本核算等子系统构成,每个子系统由各个模块构成。会计人员通过模块操作,实现记录会计事项、加工会计数据,最终为决策者提供会计信息,而实现这些操作也要求会计人员需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掌握会计数据处理流程,保障软件使用安全。会计电算化下的计算机人员也需熟悉会计数据的处理流程,会计软件的安装、管理及数据备份等工作,能正确判断计算机的故障原因;熟练运用工具软件如杀毒软件等以保障会计数据的安全。
注释
①成放晴.中国会计改革创新的试验场-深圳特区30年会计改革创新的尝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1月:119。
②成放晴.中国会计改革创新的试验场-深圳特区30年会计改革创新的尝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1月:191。
③刘其生,姜军主编.会计电算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2。
④杨桦主编.会计电算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31。
参考文献
[1]成放晴.中国会计改革创新的试验场-深圳特区30年会计改革创新的尝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2]刘其生,姜军主编.会计电算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1.
[3]杨桦主编.会计电算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9.
[4]崔纪利,宋磊.对会计电算化发展过程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4(10).
[5]刘黎.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经济,2005(01).
[6]成放晴.中国会计改革创新的试验场-深圳特区30年会计改革创新的尝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7]张辉主编.会计电算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据有关专家预计,到2010年,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要实现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事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而实践技能是电算化工作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能,这一技能的重要源泉就是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教学。
一、提高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身一定要有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实践。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实践性极强。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扎实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技能。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熟练掌握常用电算化软件系统各个模块的操作,并能够解答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操作问题;二是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安装、调试和维护;三是具有管理信息系统(MIS)的管理技能,例如区域网的管理和数据库的管理等。
以上这些实践技能是作为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必须具备的技能。那么,如何获得这些技能呢?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要认真备好实验、实训课。长期以来,教师普遍重视理论课的备课,但对于实验课,几乎普遍缺乏充分认真的备课过程,造成自己对软件操作不够熟练,对操作过程中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能做出确切的答复,最终造成实验、实训课程效率不高。教师要备好实践课,首先自身不能脱离实践。针对实践内容,上机反复操作,实践过程中随时记录有关问题;然后,在备课本上安排上机内容、流程、目标等。二是会计电算化的专业教师要定期接受软件公司的培训,或是专业进修。我们知道,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会计核算技术等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商品软件的发展也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以用友公司为例,从UCDOS下的账务处理系统、报表处理系统到WINDOWS下的相应系统;从单机版,到网络版;从单一的核算系统到集核算、管理于一体的软件系统,到系统化的ERP系统等。三是专业教师应该深入企业实际,考察了解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像操作人员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存在哪些障碍?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实践教学,更好地指导学生。
二、应用案例教学法,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诱导、决策等功能的新型教学法。所谓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法即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会计电算化中去的“实践活动”。会计电算化案例可以大量地应用在会计模拟实验中。首先,将教师所提供的会计案例,在手工会计模拟实验室中利用其所提供的凭证、账本、报表等实验工具进行实验,从而使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并且提出最优的解决方案;其次,把手工会计中所用到的会计案例,在电算化模拟实验室中利用财务软件得以重演,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会计实行电算化的必要性以及电算化给会计领域带来的变革。会计案例的选择,应依据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目的以及会计案例教学法的特点进行选定。在选择会计案例时应遵循实用性、典型性和综合性原则。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社会调查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应该将其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调查报告可作为学生课程考察的一个方面。调查内容由代课教师根据课程所学内容进行宏观上的安排,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具体选择。不管是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方面,还是具体操作方面,只要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就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既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又可以提供一些好的教学案例,充实教学资源。在时间安排上,社会调查可放在节假日进行。由于目前会计电算化软件或相关软件在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中使用得已经比较普遍,所以学生做这样的社会调查是完全可行的。
三、加大实验、实训力度
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实用性、针对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来设计其课程内容。特别是高职电算化专业的教学,要加强会计电算化实践设施的建设,强化实验性的模拟教学,适当增加实训课时,选择或自编实用的电算化模拟教材,重视岗前培训,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加强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的建设,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实践基地。大部分经济类高职院校都有会计电算化专业,而且几乎都具有电算化实验室,但实验能力、实验效果却差异很大。应该说,真正能够完全满足教学需求的并不多。软、硬件滞后于目前实际中的应用,没有完整的会计电算化模拟数据系统,实践过程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并不少见,从教学设施上就无法保证实训需求。
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建设上,应突出仿真性。对学生进行课程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其操作技能,提高职业能力。如果实训室能够做到全方位地模拟日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会非常有利于实践教学。
四、校企合作,拓宽高职教育的办学思路
校企合作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和软件生产或经销公司合作。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实习基地,进行会计电算化初、中、高级培训。生源除本校学生外,还可以面向社会招生。二是和企业合作。学校可以派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实际,进行学科调研。及时了解电算化软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热点问题,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同时,教师可以将收集到的资料编写成案例,进行案例教学;或者以一个企业的电算化业务为实例,编写系统的实验教材。三是学校可以定期聘请一些在企业工作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员给学生进行案例讲座和实践指导,或者提供一些来自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以利于教学和学生日后的就业。
一、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落后
由于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从而没有在短暂时间内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以至于在现代化教学中,学校教师并没有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作为参考,因此出现了教育教学观念相对落后的现象。教师教学观念的落后,使得很多先进的会计电算化实践教育理论无法有效地传输到学生的思维之中,从而使得当前我国培养出来的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要。
(二)教师实践能力有待提升
会计电算化不仅涉及到会计专业知识,而且还涉及计算机技术、管理学等学科知识。而当前,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多为会计专业出身,缺乏对计算机技术和管理学知识的了解,导致教师实践能力不高。同时,会计电算化教师长期从事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缺乏会计电算化实践经验和实践操作能力,难以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指导。
(三)实践教学内容有待改进
当前,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缺乏统一的标准,各学校的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内容五花八门,各不相同。有些学校在开展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十分重视会计技能的练习,认为会计技能是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基础,而忽视了计算机技能的应用。有些学校在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过度重视计算机技能的应用,而忽视了会计专业知识,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内容缺乏统一标准。
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完善对策
(一)更新实践教学观念
要想在我国全面开展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首先必须更新实践教学的观念,从而使当前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能够意识到先进的会计电算化教学理念。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会使得我国现在的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重点由理论学习转换到实践学习中。这种观念的出现,打破了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从而极大的丰富了当前我国教学的内容,改进并完善了当前我国教育体系,从而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提高师资力量
教师对于实践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领导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当前的教师缺乏实验教学的经验,从而在现在的教学中无法借鉴之前的工作经验,从而出现了教学质量不高的现象。因此在开设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中学校相关领导必须注重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只有教师教学水平得到相应提高才能够在未来的教学中,借助教师的影响力和权威性使学生增强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了解程度。同时,学校会计电算化师资力量提升会极大的吸引学生前来进行学习,从而为我国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未来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离不开相应的教学设备的有效支持,因此在现在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学校必须积极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会计电算化实训中心,创设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基地,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具有现代化教学设备中,巩固自身的理论知识以及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完善的实践教学条件不仅仅可以为学生在未来的会计电算化学习中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还可以使学生在进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习时,能够借助优越的外界条件和教学设备,极大地丰富自身知识面,从而做到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完善实践教学模式
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应积极完善实践教学模式。首先,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应加强重视学生基本能力培养,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单向技能训练,为会计电算化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应积极重视专业基础课程知识的传授,巩固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其次,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应加强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应用能力,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和企业实习机会,加强学生的会计电算化实践锻炼;最后,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应积极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来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