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住宅小区消防工作总结范例(3篇)

栏目:报告范文

住宅小区消防工作总结范文篇1

关键词:居民住宅;火灾事故;烟雾;调查;预防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长足提高,城乡居民住宅火灾发生起数越来越多,伤亡人数也逐年上升。笔者在2008年至2011年的工作中,通过调查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市区范围内发生的火灾事故,分析居民住宅火灾的发生起数、起火原因、起火时段,从而对乌鲁木齐市新市区居民住宅消防设施和装备的情况做了实地调研,继而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预防对策与大家一起共同商榷。

一、居民住宅火灾事故基本情况

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8月1日,乌鲁木齐市新市区共发生火灾起数716起,其中居民火灾起数258起,死亡22人,受伤18人,直接财产损失563977元,过火面积3120.0平方米,受灾户数258户,受灾人数40人。

1.按起火原因分析。所有住宅类火灾中,电气火灾42起,死亡3人,受伤1人,造成直接财产损失230357元;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火灾87起,死亡1人,造成直接财产损失54860元;吸烟引发火灾22起,死亡3人,造成直接财产损失16900元;小孩玩火及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火灾40起,死亡13人,受伤17人,造成直接财产损失194130元;可燃物自燃引发火灾4起,造成直接财产损失2000元;放火造成火灾6起,造成直接财产损失22550元;遗留火种引发火灾16起,死亡2人,造成直接财产损失26420元;外来火源引发火灾41起,造成直接财产损失16760元。

2.按起火时间分析。全天24小时,以2小时为一个单元,00时~02时,发生火灾27起,死亡3人,受伤1人,造成直接财产损失160330元;02时~04时,发生火灾9起,造成直接财产损失,11400元;04时~06时,发生火灾8起,死亡2人,造成直接财产损失20797元;06时~08时,发生火灾5起,受伤1人,造成直接财产损失7700元;08时~10时,发生火灾20起,死亡1人,造成直接财产损失37320元;10时~12时,发生火灾18起,造成直接财产损失13750元;12时~14时,发生火灾31起,死亡2人,造成直接财产损失37700元;14时~16时,发生火灾33起,死亡13人,受伤17人,造成直接财产损失168100元;16时~18时,发生火灾39起,造成直接财产损失20170元;18时~20时,发生火灾35起,造成直接财产损失39450元;20时~22时,发生火灾27起,死亡1人,造成直接财产损失35110元;22时~24时,发生火灾26起,造成直接财产损失17150元。

二、居民住宅火灾事故原因分析

居民家庭火灾同其他火灾一样,当具备了着火必要条件时就会发生。经研究该大队所填写的《火灾事故调查登记表》发现,造成居民家庭火灾的主要因素有:

1.麻痹大意。主要表现在生活用火不慎、生活习惯不良,如做饭过程中操作不慎或临时离开灶台、取暖过程中烘烤不慎或可燃物距火炉过近等。做饭操作不慎引起的火灾起数最多,占生活用火不慎火灾总数的47.1%;其次是烘烤不慎引起的火灾,占生活用火不慎火灾总数的20.7%;而乱扔未熄灭的火柴、烟头,因死灰复燃而引起火灾占吸烟引起火灾总数的40.9%;卧床抽烟或酒后抽烟引起的火灾占吸烟引起火灾总数的50%。

2.电。电器是现代居民家庭使用最多、最广泛的设备。从消防角度说,电是一个重要火险因素,有的老式居民家中或是农民自建住宅房内的电线、电器均存在多年使用不检修、电气线路老化却仍投入正常使用、铜铝导线搭接、电气线路敷设不符合要求、过负荷用电等问题。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因电气线路未检修发生老化、短路着火的火灾占电气火灾总数的54.8%,而由于用电器具过负荷引发的火灾占电气火灾总数的19.1%,而长时间使用及用电设备故障火灾仅为11.9%。

3.气。现在的家庭多使用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作为炊事燃料,而大多数居民家庭没有安全使用或没有正确使用。主要问题如下:

(1)把燃气灶具同家用电器及炉火在同一操作间存放和使用;

(2)私自拆、装、移动燃气灶具,损坏共有的管道结构而没有修复;

(3)灶具使用时间过长有漏气现象;

(4)在灶具周围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5)对燃气热水器的安装和使用的常识掌握不清,错误操作燃气热水器;

(6)往下水道或抽水马桶等处倾倒液化石油气残液。

其中,把燃气灶具同家用电器及炉火在同一操作间存放和使用造成火灾的数量占住宅火灾总数的8.3%;私自拆、装、移动燃气灶具,损坏共有的管道结构没有修复,造成火灾的数量占住宅火灾总数的20%;灶具使用时间过长,有漏气现象造成火灾的数量占住宅火灾总数的15%;在灶具周围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引起火灾的数量占住宅火灾总数的6.9%;对燃气热水器的安装和使用的常识掌握不清,错误操作燃气热水器造成火灾的数量占住宅火灾总数的4.7%。

4.装修装饰。现代家居装修或是追求豪华舒适大量使用易燃材料,或是考虑物美价廉采用塑料扣板等可燃装修。大部分家庭在装修时未考虑到由此产生的消防隐患问题。因此,在调查中发现,由于装修材料板易燃导致小火灾迅速蔓延的火灾数量占住宅火灾总数的57%。

5.小孩玩火。小孩玩火,虽不是正常生活用火,但却是居民家庭生活中常见的火灾原因。尤其是农村或是农民工集体宿舍,小孩玩火更为突出,小孩玩火发生的火灾起数约占住宅火灾总起数的8.5%。而且小孩玩火时,一旦将其他可燃物引着,往往惊慌失措,既不呼叫,又不知自行扑救,而是四处藏匿。这样不仅火灾容易扩大,而且玩火者易被烧伤、烧死。2009年7月19日14时许,发生在我区河北东路仁居三巷的一起重大火灾事故即由小孩玩火引起,造成死亡13人,受伤17人的严重后果;其次是在节假日期间燃放烟花爆竹,仅四年时间,我区共处置烟花爆竹引发火灾18起,占住宅火灾总数的7%。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居民家庭火灾发生的几率是极高的,占火灾总数的36%,且一旦发生火灾,住宅内部使用的日常家用品也可以成为杀人的又一利器。日用品多为人造材料及化纤织物,燃烧时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及烟雾,加上住宅空间相对狭小,通风条件差,有毒气体和烟雾一时难以散去,极易造成人员中毒伤亡。

三、居民住宅火灾事故预防对策

导致居民住宅家庭火灾的原因是复杂的,可是产生的这些问题都属于可以预防和避免的,比如:

1.进一步完善消防法律法规,提高对居民住宅内消防设施的配备要求。

(1)逐步推广安装火灾自动报警探测器。据有关资料表明,在住宅内安装火灾自动报警探测器可降低40%左右的住宅火灾发生率。近一半的家庭发生火灾都是因为当火情发生时,没能及时报警,从而使人没有足够的时间用以脱险。对有条件的居民住宅小区等,可逐步推广在住宅内安装简易的火灾自动报警探测器,有百益而无一害。如英、美等国家在2001年底都在消防法中增加了一款,规定每一所住宅都必须安装火灾探测器,美国现在已有90%的住宅安装了火灾探测器,住宅火灾的伤亡人数已减少78%;英国目前已有79%的住宅安装了火灾探测器,住宅火灾的伤亡人数已下降了72%。

(2)逐步推广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据统计,凡是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家庭与没有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家庭相比,发生火灾时人员死伤率可降低l/3至2/3,同时减少火灾损失达l/2至2/3。从总体上计算,住宅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能减少55%左右的家庭火灾死伤率,其效果是很显著的。

(3)规定居民家庭配置必要的消防器材,号召全民具备消防知识。在厨房和易发生火情的地方配备几个家用灭火器,以备应急之用。同时所在地基层消防部门可以定期在社区、农村等开展讲座教会居民正确使用灭火器,了解和具备家居灭火的条件,这是保证及时迅速扑灭初起火灾的关键。

2.加快建设社区、农村消防组织,推进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筑牢社会“防火墙”。

即在城市的各个社区或农村的各个乡村内,建立由居委会、村委会、警务室、物业管理单位、驻区单位和社区居民代表参加的社区、农村消防安全委员会,专门制订居民家庭消防安全制度,建立并落实相关的巡查、培训、管理及警示制度,要进行经常性消防演练,把对居民的家庭安全、家庭装修安全要求纳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范围内,社区消防工作也应列入社区警务室的职责范围。

3.加大社会消防宣传力度,增强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安全常识,提高居民尤其是老人、小孩等社会弱势人群的自防自救能力。

首先,家庭人员要明确遇到火灾时应走哪些逃生通道。当火势蔓延时,如何选择最佳的逃生路线。其次,要知道火焰烟雾的物理特点。在逃生时,要用毛巾捂住自己的口鼻,并尽量弯腰,避开浓烟,在第一时间内迅速离开火场。第三,对逃生通道处的门窗严禁使用固定的金属钢条封死。第四,逃生离开房间时要随手将身后的房门关上,且无论如何不要为了自己的存折或其他贵重物品再次返回火场,从而丧失最佳逃生机会。第五,应将居民家庭消防安全教育列入中小学素质教育内容。

以上是居民住宅火灾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住宅火灾是人民群众在生活中遇到的越来越普遍的火灾类型,希望通过此次调查为城市及农村居民住宅火灾的预防和扑救提供一点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国防主编.消防安全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

[2]古力.国外预防家庭住宅火灾的做法[J].现代职业安全,2010年03期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5年版)

住宅小区消防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住宅建筑;建筑设计;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7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1297(2013)03-0322-01

引言:在我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的要求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居住要求,间隔多样化、户型多样化、良好的绿化环境、和谐的社区氛围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追求,如何创造符合时代要求的居住环境,如何为消费者提供布局合理、间隔优良、卫生环境好、即有舒适户内空间、又有雅致的室外园林绿化、交往空间,这是摆在建筑师面前一个崭新的话题。高层住宅首先是一种特殊的居住建筑,与低层住宅、别墅等具有许多共性。同时,高层住宅又具有本身的特殊性,其是高层建筑的一个分支,是高层建筑成熟的材料技术、设备技术、结构技术等运用到住宅建筑的产物。

一住宅建筑设计的组成

室的大小应考虑:人体的尺度、家具布置及活动空间三个因素。任何住宅从平面上都可以分为:居住、辅助及交通部分。居住部分包括卧室、起居室等,辅助部分包括厨房、浴室、厕所等,交通部分包括走廊、楼梯等。住宅设计中,除合理确定及安排各部分面积外,应尽量扩大居住面积在住宅总建筑面积中所中的比重。

二住宅建筑面积设计标准

1.小康住宅面积设计标准。按照建设部提出的小康住宅新要求,并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小康住宅的设计必须是多层次的,即将面积标准分成三级一级为理想目标,要求人均居住面积12m2。

2.建筑面积设计。住宅建筑面积,要根据使用要求和节约用地的原则确定。从当前我国各地现有状况及小康标准要求来看,平均每户建筑面积在南方地区为100~120m2,在华北地区为80~100m2,在北方寒冷地区为70~80m2为宜。

三住宅的设计原则

“适用”就是方便居民生活,有利于工农业生产和工商业经营,适合不同地区、民族的生活习惯需要。包括房间面积大小、院落各组成部分相互关系,以及采光、通光、防寒、隔热,卫生等设施是否满足生活、生产需要。“经济”就是住宅建设因地制宜:在就地取材基础止因材设计。要合理布置平面,充分利用室内、外空间,节约建筑材料,降低住宅造价,节约用地。“安全”是指住宅坚固耐久,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抗震性和稳定性,满足防火规范要求,以保证住户的人身及财产安全。“美观”是在适用、经济的原则下,在就地取材的条件下,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住宅形式。

四工程实例分析

1.工程概况。某小区总建筑面积为12.3万m2,总规则建筑面积为147.6m2。向东设7m小区路临近小区公共汽车总站。向南近30m临近六期一区,该工程已建成多年。向西设10m小区路近六期五区,该工程正在建设中。向北区设7m小区近小学。六期四区高层住宅地段平整,用地形象为长条形建筑物,地上5栋32层商住楼,地下一层停车场及设备用房,战时人防使用。首层部分为住宅从常入口,其余部分均为公共配套设备用房及商铺,层以上为A、B栋C、D、E栋二组连体商住楼组成。

2.设计理念。在进行设计过程中,考虑到近几年城市发展和住宅理念的变化,在自身的资源,经济,政策的有利情况下经反复地研究与比较,对新用地规划进行了环境、空间、文化、效益四项原则进行设计。①环境设计要有创新,寻求人与自然共生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与资源有效地共享。环境因新的建筑出现而得到改善与创新。②空间设计是构成建筑的核心,建筑布局也就是空间布局。建筑形体乃是建筑空间组合的结果,要把单纯的平面设计转化为卒问序列组合,问组合才能有效。③文化设计在建筑中体现的是工程科技与造型艺术的结合,单纯讲建筑“美观”“风格”尚概括不了建筑应有的文化特质,要与时代性、民族性及地区历史文化技术传统相连。④效益设计是建筑创新的结果,好的效率与效益往往需要建筑师在消费者中注重使用效益。回顾六期四区高层住宅楼整项设计及施工,正因为有了以上4要素的发挥,整个工程项目尚未完成,就受到广大投资者的青睐,大部分单元都已认购,为开发商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3.建筑平面设计。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意识,将平面布置的艺术性和使用合理性地完美结合,在考虑各空间的同时也考虑相互间的空间联系,平面设计方正,尽量减少斜角,转角空间,客厅、餐厅、卧室、相互独立,可不干扰。单元设计每栋设三房一厅、二房一厅、一房一厅等平面组合。户型面积从40~120m2左右,符合社会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求。空间分布合理,动静空间即分开又能有机融合,每个房间都能做到自然通风采光,采用节能灯具。户内交通面积小,每户客厅均带有一个观景阳台,客厅设有宽大的落地玻璃窗,将户外大自然尽收眼底,卧室采用飘窗台部分采用转角飘窗。大单元厨房部分附设服务阳台,在阳台中考虑洗衣机位置及晾衣设施,使居室环境更为洁净和舒适。

4.交通组织设计。标准层平面根据地块地形特征,做到人车分流,朝南商铺设计了宽敞舒适的临街骑楼,将各种商业人流引入室内。北面为商住楼入口,地下停车场两个出口分别设于西北端及东北端。为符合消防要求在首层平面中,设置4.5m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消防车道贯穿与规划路连接,用地四周均为道路所围合,自然地形成环形车道。水平交通,住宅每栋经大堂可进入各层,每栋住宅设3部电梯,其中一部兼消防电梯,另设一部剪刀式疏散楼梯。梯间能直接采光通风,每栋有两个安全疏散口。

5.立面造型设计。建筑造型的总体构思,力求外观造型新颖线条简洁大方。主题颜色主要以白色为主,灵活地加入橙色和黄色,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因主体建筑的体量比较大及比较零乱,为做到统一,利用阳台、玻璃窗饰线条、空调位置等重复韵律,山墙细部处理,使整体尺度、比例、色彩协调统一,令建筑更有线条美及体态美。

住宅小区消防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住宅小区;消防安全;基础设施;消防安全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98.1文献标识码:ADOI:10.15913/ki.kjycx.2016.05.055

消防安全工作是直接面对所有人的,它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也是最基本的利益诉求。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住房制度的改革力度不断增大,住宅小区的规划建设情况是体现人们居住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各类高层、多层的综合性建筑拔地而起,尤其是那些为了塑造城市形象、建立宜居城市而进行的旧楼改造、高层住宅建设和商住一体化建筑工程。但是,在这些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不仅存在改造建设和入住与相关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不能同步的问题,而且在前期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也只考虑了实际使用需要,忽略了规范对装修、装饰材料耐火等级的要求,同时,电气线路的敷设也不符合要求,严重影响了居民入住后大功率用电设备的使用。另外,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消防设施不完善,消防器材未按规定配置等都严重威胁着住宅小区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因此,要加强对住宅小区的消防安全管理,做好火灾防控工作,避免各类火灾事故的发生,尽最大努力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1现代住宅小区的特征

1.1建筑综合性强

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住宅小区成为了集居住、文化、体育、医疗、商业、金融和服务等多功能、高端化、智能化的综合性场所,而且消防等基础配套设施也比较完善。

1.2向高层住宅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建筑用地越来越紧张,建设高层住宅建筑则成为了改善居住环境、解决用地紧张的有效手段之一。

1.3建筑密度不断加大

通常情况下,建筑密度是指建筑物基底所占面积与建设规划用地面积的比。建筑楼层越高,建筑密度越低。因为城市建筑用地越来越紧张,所以,住宅小区的建筑密度越来越大,有些地区甚至还超出了国家规定。

2消防安全管理情况

2.1消防主体服务机构和管理机制不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第二章火灾预防”中第十八条第二项明确规定:住宅小区的物业应当维护和管理相关区域内的共用消防设施,并提供必要的消防安全防范服务。但是,我国很多住宅小区,特别是单位的住宅小区或者危旧房屋改造的回迁住宅小区的物业,它们并没有设置专门的消防安全管理机构,只是由服务企业负责人统一管理,使得消防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和常态化的消防安全检查工作落实不到位,而且其管理体制不健全,进而阻碍了消防宣传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住宅小区的物业工作人员岗前消防培训工作不到位,重点岗位持证上岗的情况较差,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知识比较匮乏,使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失去其专业性。

2.2技术水平低,基础设施保养不到位

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住宅小区多为高层建筑,当火灾发生时,传统的消防扑救方法和消防装备很难满足扑救需要,而且小区内的消防装备不足。目前,这种情况普遍存在,它严重影响着消防安全工作的效率。除了要在高层住宅内配备消防设施和施救器材外,还要为住宅小区配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机械防排烟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消防电梯、防火门、灭火器和疏散指示标志等基础消防设施、器材。但是,由于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不到位,这些基础消防设施和器材不能及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至于火势不能被及时控制或扑灭。

2.3防范意识淡薄,救援通道不畅

随着现代住宅小区环境的不断优化,有效的消防设施、器材是防止火灾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由于人们的消防安全防范意识不足,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常闭防火门被打开,灭火器被挪作它用,出于好奇随意按压手动报警按钮等情况,它们都会影响消防设施、器材的正常使用。另外,相关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住宅小区的通道设置及其使用情况。总结了过去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可知,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空间,人们经常会在疏散通道、楼梯和安全出口堆放一些杂物等,并在消防车通道和扑救登高作业场地随意停放私家车,一旦发生火灾,不仅无法保证生命通道的畅通,还会影响火灾救援和人员疏散工作的有序进行。

2.4缺乏专职人员,设施养护不到位

因为住宅小区的物业不重视消防安全工作,而且专职岗位工作人员的待遇低、配置不足,他们掌握的专业知识也比较少。另外,多数物业的消防控制室还具有监控小区整体情况、实施物业管理等多种功能。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身兼数职,很容易出现脱岗的情况。

3防火对策

3.1建立消防安全监管机制

要想有效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就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监管机制,具体包括以下2点:①公安消防部门承担着建设工程消防审核、验收的职责,所以,在工作过程中,要严把住宅小区的审核、验收关,杜绝有审验问题的住宅小区投入使用,从源头上杜绝先天火灾隐患的发生。②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下,各级综合治理部门、公安消防部门和住建部门要提高对住宅小区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视度,而且各部门要加强联动,凝聚工作合力,发挥职责效能,保证住宅小区的消防安全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

3.2突出物业的主体作用

长期以来,公安消防部门一直秉承着“全能消防,保姆消防”的原则工作,它们承担了大部分应当由社会单位承担的消防管理责任。但是,由于消防工作点多面广,警力不足是消防部门面临的突出问题。因此,要突出物业在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主体地位,以减轻消防部门的工作负担,降低住宅小区发生火灾事故的概率。在日常工作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相关工作:①加大对物业人员消防安全技术的培训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②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消防设施建设。要严格按照消防规定在住宅建筑的公共区域配置适合的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以提高消防人员的战斗力。③物业部门要制订有效的管理制度,层层落实;要派专人每日检查住宅小区公共区域内的消防设施、疏散标志,巡查安全出口、消防通道的畅通情况,并详细记录检查、巡查情况;立即整改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期限和整改责任人,加强整改期间的消防安全防范工作,切实保障消防安全;指定专人管理住宅小区公共区域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④加大对居民消防宣传、教育的力度,提高他们对消防安全的重视度。物业人员要经常向住宅小区居民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树立“群防群治”的消防安全意识。比如,在小区的报刊栏张贴消防宣传画图,或建议居民在家中配备实用的消防和逃生装备,并做好日常安全防范措施。⑤物业要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和居民进行消防器材的使用和灭火救援演练,提高其自防自救、安全逃生的基本技能。

3.3正确布置消防站点

《城镇消防站布局与技术装备配备标准》规定:要根据住宅小区居住人口的密度、房屋建筑状况、商业经营情况和水源、道路、地形等合理规划消防站点。该规定指出,消防站点的设置应当本着“接到火灾报警后5min内到达事故现场”的原则布局。因此,针对那些比较密集的高层住宅建筑区域,可以设置有特殊消防功能、装备的消防站点;对于离消防中队比较远且居住人口在15000人以上的城郊住宅区,应将消防站点安置在责任区域比较适中的位置,以便于消防队执行灭火救援任务。

4结束语

住宅小区是构成现代社会的基本元素,其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发展。因此,社会各界要高度重视住宅小区的消防安全,督促物业履职尽责。与此同时,有关部门还要做好居民防火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居民的防火安全意识,并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降低住宅小区发生火灾的概率。

参考文献

[1]丁志松.住宅小区的消防安全现状调查与分析[J].安全,2014(05).

[2]宋东.高层住宅小区防火安全技术与管理[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S2).

  • 上一篇:稳定粮食生产采取的措施范例(12篇)
  • 下一篇:住宅人居环境设计范例(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