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发展,实际的居住者更是不同类型的家庭和有着各种各样生活方式的人们。在当前的室内设计中很少通过事先设想去应对不同使用方式的变化,如人与人之间距离调整的变化、公用空间与私密空间调整的变化、空间专用程度和行为重合程度调整的变化、物置的移动等不断变化的使用方式,在设计上没有更多地考虑如何应对时间的变化。时代的发展在召唤着室内空间设计的飞跃,那些具有弹性的、适应性的和可调整的现代空间是建筑和室内空间环境发展的必然趋势。
弹性空间设计
弹性空间设计具有较强的灵活变通性,能够应对不同的个性需求和解决使用者在时间变化上的需求,是针对使用困境而被提出的有效对策。弹性空间设计还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思维方式。弹性空间在时间维度的变化上能随之变通、能够应对使用者不断变化的个性需求而调整。是利用特定空间中的结构部件来对建筑室内空间进行有效的调整,形成一种可变的室内空间。让有限的空间取得尽可能大的利用率,让居住者在心理和视觉上产生比实际环境更为愉悦的空间体验。这样的弹性设计手法能够使空间既具有连通性,还可将空间合理分区使用。如日本的合式住宅,多用活动推拉门来分隔和围合空间。或许用案例能更好的说明弹性空间设计的极大优势。该实例是国外一家服装设计公司的办公空间设计,室内设计师将模特所走的T台设计成白色并流动于整个空间。用T台分割了空间,同时又作为服装设计师的办公桌。这样的一个设计构思真是一个空间多种用途,普通的办公空间不再那么单调乏味。当有新的服饰作品成型时服装设计师便可以满足得坐在办公桌前细细品味T台上的个人作品,甚至看着远处走来的身影不期而遇的灵感就已在办公桌上成勾勒成型。这样的室内设计作品赋予了空间可调整转换多种用途的弹,节约了空间成本。弹性空间设计是对空间的灵活使用,给使用者带去了便利,增强了设计的适应能力。
室内空间弹性设计的现实需要
当前社会在信息时代下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僵化、局限的空间模式己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居住空间方面,之前在城市化、产业结构变化和家庭结构变化的社会背景下,青年小家庭的数量占社会的主流,可随之而来的老龄化、少子化、空巢化,成为今后社会家庭结构多样化的主要现象。以及近年来家庭成员的个人化倾向不断增强,这就促使住宅要能适应各种生活模式的需求。比如,老年家庭要求有较开敞的休憩空间;而爱求知的青年家庭则需要有专用看书阅读的空间;交友广泛的中青年家庭则需要有专用的社交空间。一个家庭又会有老中青三代人在一起共同居住,家庭成员由于存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就不可避免的在空间使用上有各有各的需求。当老年人生病需要被照顾时需要较多的护理空间,我们是否可以牺牲些中年人因为社交活动所需的空间来应对照顾老年人而缺少足够空间的状况。而当遇到特殊日子需要举行仪式或家庭活动时,我们是否可以借青年家庭成员的阅读空间来扩大我们的待客接洽空间。我国像这样家庭遇到如此情况在正常不过,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住宅设计对家庭成员间不同的个性需求却很少做出考虑。这也使得原有的户型空间划分方式不能完全适用于所有家庭的需求。如运用弹性设计的设计思路,将住宅内部各空间的功能与面积大小能够根据需求相互调整,就能很好的解决看似不重要实则很困扰我们的空间使用问题。
人得一生从婴儿开始,长大、成人,然后逐渐地衰老,这正是时间带给我们的变化。在宇宙有生有灭的法则中,不管是动植物还是人或其他事物都是有生命周期的。作为空间使用者、空间本身以及空间里所摆放的家居事物也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在人口老龄化及个人寿命不断增长的当今社会中,我们更多地需要能够应对时间变化的室内设计。在这方面日本的住宅事例值得我们参考和学习。他们的传统居住室内设计多通过隔扇的开闭将位于起居室与卧室之间的开放日式房间作为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之间的缓冲空间,此外缓冲空间可当做老年人白天交流、活动等的滞留场所或是特殊情况下作为护理人员的就寝场所。室内空间的设计总是追逐装饰造型的美感,忽略的却是最本该给使用者带去方便舒适的设计。对于老年使用者,我们设计的出发点多应从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所需要的行为活动出发,他们的卧室或个人空间是否需要较充足的阳光,是否因行动的不便尽量减少狭窄的过道空间和同一平面上的高低落差,他们需要受照顾时是否需要较开敞的休息护理空间。对于那些毫无远见的设计者不应忘记,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谁没有身心衰退的老年。长期持续的空间使用需要应对来自人和物两方面的老化。在对室内进行设计构思或重新设计时,设计师应从使用者的角度以适应时间变化作为设计的核心理念,有意识地将室内设计的使用年限增长。这也是我们对于保护地球环境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所迫切需要的实际行动。
我们的祖先从营穴而居到构筑自己的巢穴,逐步转变为现在由许多人分工来建造房屋。随着技术和建造的高度专业化、复杂化和分工细化使得建设者与使用者分离。因而建造者在未必理解使用者需求的状态下建设房屋的情况也就越来越多。很多建筑是在竣工后的不断改进和使用中被赋予生命的。只有使用者也参与到设计中来,可以发挥设计者和使用者两方面的积极性,将使用者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行为习惯作为设计的出发点,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多样化、灵活化的设计要求。而荷兰施罗德住宅便是由设计者里特维尔德和使用者施罗德夫人共同设计建造完成的经典杰作。施罗德住宅的建筑外观设计不仅被认为是当时欧洲最现代的建筑,而其内部的设计更是令后世深受启迪。尤其空间安排上,施罗德夫人提出是否“不用墙但仍可以分割空间”的要求,里特维尔德便产生了“活动隔断”的想法。于是他打破以往的设置,创造了“活动隔断墙”的新手法。更清晰得向我们展示了弹性空间的实现手段。
施罗德住宅平面图
一层设计相对常规,安排有中心楼梯、厨房和三间卧室。主要生活区在二层,相对一层是一个大的开敞的空间,还有一个单独的卫生间和浴室。里特维尔德曾希望将上层保持开敞状。但施罗德夫人则认为生活空间应当被用于各种形式——开放或细分。设计师则通过滑动和旋转隔板来使之成为现实。住宅内的房间可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利用灵活的隔断墙来自由地划分空间,构成流动的变化。当二层空间被全部分割或完全开放,亦或是有开放有分隔,使得每种组合皆可提供给人们独特的空间体验。施罗德住宅自建立之初,设计者与使用者之间就不断的进行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建筑的设计。使之能灵活的分隔连通空间,使用者可以根据当时的心情或行为状况调整空间的分隔形式,使空间具有应对时间变化的弹性和调整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弹性。像施罗德住宅这样由使用者参与到设计中来的优秀案例,不仅给我们创造了弹性设计的先例,还使设计行为本身也具有了弹性。设计不应是专家一厢情愿的设计,而是更多的考虑大众的切实需求,实现真正地站在使用者的立场去设计。
【关键词】日遗住宅、标准图、官舍、日式住宅增建
政府接受台湾初期,前后有约40万日本人跟随日本殖民当局从台湾返回日本,其遗留的住宅就分配给大量来台工作人员使用。这批住宅当初是为在台日人设计兴建的[陈信安,台湾总督府官舍建筑标准之研究,成功大学建筑系博士论文,2004,P1-3],其沿用日式住宅的格局和建造方式,利用台湾本地的建筑材料建造。台湾光复后这批住宅很自然的成为迁台人员的主要居住单位。日遗住宅质量优良,其对光复后住宅的建设具有相当影响。
日式住宅标准图
台湾51年漫长的日据时期,留存下来的日式住宅类型多种多样,以其各种兴建背景可区分为:“官舍”、“公营住宅”、“社宅”、“营团住宅”、“私宅”五类体系:
1.官舍:是指官方所兴建且提供官员与官方机构聘雇职员居住使用的公家宿舍,主要分为高等官舍与判任官舍两大类,另有各种职员宿舍、独身宿舍、合宿舍等公家宿舍;
2.公营住宅:也是官方所兴建,然是由官方租予民间人士居住使用的平价住宅;
3.社宅:是公司等事业机构兴建的职员宿舍;
4.营团住宅:是住宅营团等建设公司所兴建的住宅;
5.私宅:是日人私人兴建的私人住宅。
本文暂且以官舍作为讨论对象。因为官舍的标准较高,其他体系的日式住宅在建设时也都是参照官舍体系发展而来。日式官舍分布于日据时期各个年代,案例和形式都很多样,为了找到讨论的切入点,本文暂且从日式官舍的设计标准图出发。当时台湾“总督府”基于官方建设工程在格局范围与设计施工上的统一与便利,由建筑施工机构统筹订立了标准设计施工图。根据已有研究[同上],将官舍设计标准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期1895-1905:无统一官舍设计标准时期
第二期1905-1922:第一代官舍设计标准实施时期
第三期1922-1945:第二代官舍设计标准实施时期
从结果看,第三期的标准影响时间最久,也最合适作为我们的讨论依据。1922年台湾“总督府”内训第13号的“台湾总督府官舍建筑标准”,[同上]统一了官舍建筑标准,并对官舍从高到低进行了分级,分级规定通常反应在基地面积、庭园大小、建筑坪数、建筑类型、以至于室内空间之种类与大小等方面。而据数据记录台湾在光复后还有一批日遗农舍,系来台垦荒的日本农民所盖,根据现有研究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建设量相对官舍也小,因此不适合代表日遗住宅作为研究对象,本文暂不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而表1中的标准到后来虽作出了一些名称上的变动,但其实质建筑标准并未改变,因此该标准影响时间长达24年
表1台湾总督府官舍建筑标准[资料来源]陈信安,台湾总督府官舍建筑标准之研究,成功大学硕士论文,2004
官舍等级独栋或多户建建筑坪数基地面积
高等官舍第一种一户建100坪[“坪”为台湾建筑面积计算单位,1坪=3.3平方米,3坪=10平方米]以内建筑坪数之6-7倍(600-700坪以内)
高等官舍第二种55坪以内建筑坪数之5.5倍(302.5坪以内)
高等官舍第三种46坪以内建筑坪数之4.5倍(207坪以内)
高等官舍第四种33坪以内建筑坪数之4倍(132坪以内)
判任官甲种官舍二户建25坪以内建筑坪数之4倍(100坪以内)
判任官乙种官舍20坪以内建筑坪数之3.5倍(70坪以内)
判任官丙种官舍15坪以内建筑坪数之3.5倍(52.5坪以内)
判任官丁种官舍四户建12坪以内建筑坪数之4倍(36坪)
日遗住宅的利用与增建
日遗住宅空间形态与台湾传统民宅差别较大,是因为日人生活起居习惯与台湾人民有相当大的差异:日人通常回到家即脱鞋与土间,赤足于架高地板上,榻榻米跪坐、盘坐,室内空间多属开放程度高的弹性空间;而台湾人民以土间为活动场所,坐于椅上,而室内隔断分明。林志峰的《国人对日式住宅室内空间使用之适应性研究》一文中指出,日据时期住宅的利用是通过空间运用的转化,日宅之座敷、居间、茶间等只要经过简单利用就变成了客厅、餐厅、卧室等,其空间的运用与之前的用途相近。但是也存在着差异,如日宅原来空间的弹性使用和多重流线变为单一的流线,内部空间的附属设施(家具)也多起来了。
对日宅的加扩建也是后来使用过程中很大的改变。由于日式住宅的规模无法满足不断增加的居住人口要求,日式住宅通常都拥有相当可观的前庭后院等户外空间,其面积都在建筑面积的四倍左右,居民的增建行为就在所难免。加扩建主要是在原有建筑的周围增加建筑面积以扩大居住面积来满足人口增加的居住要求。但是从北向入口案例的南侧则不会增建,这与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不无关系。如(图1、2)所示为对日式住宅的扩建平面与剖面示意图。
图1增建位置说明范例[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2日遗住宅增建剖面图[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光复后当局分配日宅时,许多情况是将原独栋房舍分隔成二、三户以容纳更多的人口,[郭永杰,日据时期官舍住宅使用后评估,建筑学报(台湾),1990.03](这与中国大陆在困难时期的所谓“合理设计不合理使用”有几分类似)。当然也有例外将其分配给高阶人员一户一栋的,如高雄左营的明德新村。而每户的建筑面积,通常是按照官阶或级别的高低来进行分配,每户在10坪左右。
日遗住宅的构造及其影响
日遗住宅多为木构造建筑、西式木屋架、外墙为砖墙、外饰雨淋板、架高木地板(有时材料为木)等,屋顶材料则是日本黑瓦。木料为台湾桧木,质地优良,历经五、六十年亦不受虫蛀,许多日遗住宅还保留到现在。在台湾光复后新建住宅建筑中,有许多地方受到日式建筑的影响,从房屋布局到结构方式和材料运用。如在后来军方兴建的住宅和中兴新村住宅中,都采用日遗住宅采用的相同的木造人字屋架和日式瓦片;光复初期多数军眷住宅都采用鱼骨状和前后院的布局,这与日式住宅的布局方式也十分吻合。
小结
日遗住宅完全移植于日本国内,是台湾殖民背景下的产物,其与台湾本土之中国传统合院式住宅和街屋形成了光复前两套住宅体系,对后来的台湾住宅现代化产生了影响。光复后,因为社会背景和使用者的改变,日式住宅原本的功能和使用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因为当时相对优良的建筑质量,许多日式住宅得以保存至今,并成为台湾的历史建筑而得到保护。这些住宅建筑代表了台湾住宅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时代,也为后来的住宅发展和住宅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参考书目
郭永杰,日据时期官舍住宅使用后评估,建筑学报(台湾),1990.03
关键词:小户型;空间,合理利用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214-01
一、小型住宅的概述
(一)小型住宅的空间色调
小户型的居住空间如果设计不合理,会让房间显得更昏暗狭小。因此色彩在设计上结合自己爱好的同时,一般可选用浅色调、中间色调作为家具及床罩等作基调。这些色彩因有扩散和后退性,能够延伸空问让空间看起来更大,使居室内能给人以清新开朗明亮的感受。
在同一格空间里最好不要过多地采用不同的材质与色彩,最好以柔和亮丽的色彩为主。厨房、卧室、客厅适合用同样色泽的墙体涂料或者壁纸,可使空间显得更整洁。小户型还可以通过采光来扩大视野范围,用大窗户的尺寸或采用具有通透性,玻璃材质的家具和桌椅,使空间变得明亮又宽敞。
(二)小型住宅的空间家具
家具是居室布置的基本成分。如何使居室各功能既有分隔又有内在联系不产生拥挤感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具的形式、尺寸,房问内部摆设不能太多太复杂。
利用空间的边角摆放造型简单、质感轻巧、小型的家具。特别是那些可随意组合、拆装、收纳的家具,比较适合小户型中,选用占地面积小、比较高的家具,既可以容纳大量物品,又不浪费空间。
(三)小型任宅的空间分割
小型住宅的居室,对于性质类似的活动空间可以进行统一的布置,对性质不同的或是相反的活动空间进行分离。因此会客、进餐应与睡眠、学习功能区域在空问上有硬性或软性的分隔。
小居室中因为实际空间的面积不能改变,要营造大空间的正气氛,就应巧妙的在房间中应用曲线,使空间陡然有延伸之感。在进门对面的墙壁上可挂上一面大镜子,可以映射出全屋的景象,使客厅扩大了一倍,或在狭长的房问两侧装上玻璃,也有相同功效。
二、小型住宅的综合利用分析
(一)引导与暗示
暗示与诱导是室内设计手法,程度不同的含蓄和抽象的设计思维应用于室内设计或作为设计语言贯穿整个案例的设计方法,暗示与诱导大致分为一种为精神暗示与诱导第二种为功能性暗示与诱导,精神暗示与诱导应用于室内设计,在古今中外的建筑及室内设计中都有体现,在古代西方,这种手法最具代表性的是教堂的设计。精神暗示与诱导,其精神功能起着决定的作用,精神功能决定着室内设计的形式。
功能性暗示与诱导范围广泛,大体上可以分为方向性暗示,诱导和空间性暗示与诱导,利用特殊的楼梯或踏步,把人流引导到上一层空间,无论是在窄间引进动态因素还是利用空问设计的流动手法,都是为了给人活生生的生命运动的感受当然,设计师同时还要掌握好动和静的分寸,该动则动,该静则静。运用镜面反射原理就是一种引导空间使入产生空间扩大的视觉印象是人们经常采用的一种做法,但镜面的安装一定要选择好地方,免得弄巧成拙。
(二)小型空间利用分析
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考察,近年来日本建筑师的住宅作品呈现出总体上的高水平。日本住宅一般都很小称为“火柴盒式的”、“兔予窝”。户型上大多坚持小而实用的理念,重在发展50~80平方米的小型户型,连许多室内家具也都设计成可折叠的,日本人很重视对房间角落空间的利用。
日本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变革、住宅模式的积极提案是到1949年后才真正丌始的,建筑家们以各种课题展开了许多的实验住宅设计,我们比较熟悉的“最小限住宅”便是其中之一,最小限住宅就是从功能和使用主义出发,把生活中最低限度的必须要素抽出来加以整理,来构筑更加适合人居住的最佳住宅。
随着社会的变化,家庭的模式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极大地动摇了长期以来的住宅模式。而泡沫经济的破灭、让全社会对消费理念的再认识,更加使得当今的日本建筑家在住宅设计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开始重新探讨新的家庭生活居住形式,建筑师山本理显提出了“个室群”的概念,使每个住宅的核心转变成个人私密空间。同样,另一位建筑师妹岛和世更彻底地把这种概念表现了出来,在“岐阜县北方团地妹岛栋”的长廊里,并排布置着个室和厨房和卫尘间,都直接面向走廊以每个房间为单位来展开平面布置。
关键词:日本住宅传统空间理论继承
这些年来中国在快速剧烈的发展中趋于西方化,社会对中国固有的建筑及其附艺大多忽视。一些仿古建筑也只是仿其皮毛,其夸张的尺度,粗糙的工艺也无法表现中国传统建筑的内在空间艺术,仅仅只是表皮主义。更有些削足就履将一些欧美的部署张冠李戴,仿制的样式点缀,太像东施效颦,有伤尊严。如何用西方现代建筑材料与技术,发扬我们民族的建筑技艺特点和民主文化内涵,就需要加强对旧建筑结构体系和平面组织的认识。我们的邻国日本的现代建筑艺术发展明显,同时在民族性与地域性方面的探索成果也十分显著,本文以文化与我们类似的日本现代建筑为例,希望给中国建筑师一些借鉴,使设计工作者们在传统之中挖掘内涵,在未来的设计工作中,创造出更多源于传统、超越传统的建筑作品。
小住宅—大概念
小住宅在日本建筑中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上溯到20世纪中期,像东京这样的大城市几乎布满了具有开放平面、推拉纸门和榻榻米狭窄开间的木结构建筑。材料的运用,结构的处理,建筑有周围环境的关系,都清楚的显示出日本本土文化对其的影响。也显示出其受国际建筑与当代日本建筑不同方式的影响。而恰恰是这种西方与东方的激烈的对话,式建筑设计成为一个令人着迷的学科。
作为艺术品的住宅
前川国男从1928年到1930年在巴黎跟随勒柯布西耶工作。当他在1942年给自己设计住宅时,尝试将柯布西耶的自由平面和自由立面的设计原则与日本传统元素结合。明亮宽大的居室、白色的墙面和简约的家具都象征着现代的生活方式,而同时半透明的推拉门产生的丰富的光影效果又是典型的日本传统方式。筱原一男在作品白色住宅中,将日本传统建筑特点提取并用现代语汇重新演绎。他将传统元素—木质推拉窗和屋子中的雪松木柱支撑结构—转化为独立的符号。
原广司在他的住宅设计中明确表达了一些在真正的城市中已经消失的忧点,混乱的环境被关在外面。他在东京町田自己的住宅中设计了一个“城市”。广场、街道和结构的外观形成一种隐喻。一条沿着中轴线设置的“内街”的两侧对称地排列着象征建筑轮廓的房间。最终,筱原一男和原广司以艺术的方式对当代住宅形式问题给予了回应,但这或多或少否定了住宅的功能性。
给人美感的混凝土
伊东丰雄1999年在东京设计的住宅是近年来日本已建成的最好的独栋住宅之一,它提供给居住者最大程度的自由,可以按照他们的选择来使用住宅。开放的庭院空间,丙烯酸玻璃板的推拉门不仅使居住者可以改变房间布局,还提供了一个贯穿全楼层的视野,这与传统建筑通过推拉门临时分割房间相得益彰,和迁哲郎把日本传统空间观念描绘成“没有距离的聚合”,空间中所有分隔物即可以完全移走,也可以挪到一边。我们可以将之解释为借助现代材料对传统生活方式的解读。
传统的日本文化导向趋于内向型,在建筑细节构造上最求完美。现代日本建筑师中安藤忠雄最能体现出这一传统文化特点,其在大阪设计的能美住宅,对待细部一丝不苟,用高高的混凝土将住宅严密的封闭起来,墙内是一连串的庭院和房间,庭院是通往室内的通道。在某种意义上,安腾将朴素的清水混凝土墙和只有稀少绿化的庭院进行对比,是为了加强这两个元素对感觉的冲击。他在所有的住宅设计中几乎都是用了类似的方法,他对混凝土上光影效果的利用是另一决定性因素。
向城市开放
与安腾在住宅里表达的那种距离感相反,居住建筑普遍越来越向城市开放,像坂茂和妹岛和世所设计的方案那样,住宅设计的地点越来越小。透明的立面在建筑和城市之间建立起一种直接的联系。并力图将支撑结构减到最小、妹岛和世的建筑的一个特点就是空间的临时性和透明性,她作品的耐久性受到她坚持实现空间美学概念的影响。短暂性是日本传统思维方式,地震、台风、洪水的袭击使人们认为只有房子下的土地才是具有长久价值的,这也是他们理解的轮回的根源之一。正是这种轮回、再生、无常的思想也诞生了六十年代的新陈代谢派的建筑思潮。
结构作为空间设计的一个构成元素
吉本在93年成功的把日本传统住宅的形式巧妙地转化为一座现代木结构住宅建筑。在这座住宅中,室内长方形的平板结构大部分是由承重结构的形式决定的。室内装修尽量保持简单,以容许承重结构展现本身的表现力和韵律感。吉本刚对简单形式和自然材料的选择,用一种可以想到的最自然的方式把传统与现代元素融合到一起。和吉本刚一样,内藤广也对木材有特别的偏好。因为他的这些建筑,内藤广对日本木建筑复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吉本刚的建筑是以其随意放松的感觉引人入胜,那么内藤广的建筑就是以松木承重结构通过从室外进入的阳光所强调出的严谨韵律吸引了我们。
注重实用的现代主义者
岸和郎以注重实用主义的住宅设计而出名。其设计住宅的特点是经典的现代设计手法、功能性、与周围环境有意识的结合加上通过实用之后发展出来的魅力。他在朱雀设计的住宅就是如此。公寓是由一个庭院连接两个住宅板块组成的综合体,这种放置方式可以使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体验公寓。清水混凝土和木材的平滑表面一起,创造出一个宜人的家居环境。岸和郎最著名的住宅设计之一是大阪的日本桥住宅,它是迷你住宅的先驱。这座狭长的多层建筑是一座细部精巧的钢结构建筑。在他的空间和结构理念中,都可以看到传统的影子。
东方和西方—令人兴奋的交叉重叠
如同岸和郎在朱雀设计的住宅一样,许多现代住宅都有一个传统的日式房间。这个空间经常用来进行茶道。横内敏人把西式的和东式的房间堆叠起来,有意的将两种生活方式进行对照。也许这就是日本住宅使我们着迷的地方:现代和传统生活方式的交叉重叠,两者都作为一种必然被同时接受的方式。它也反映出日本这个国家本身正在不断地为时代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和平共处而奋斗。
结语-传统的继承
对于传统的继承可分为“软”传统与“硬”传统的继承,所谓“硬”传统即为旧建筑的外在特点,实体特征;而“软”传统就是实体内在的气质,抽象却又实实在在存在的。“硬”传统演变节奏与速度远远超过“软”传统,所以”软“传统也就更加的珍贵。文化的时代属性让我们无法总是简单的外在的模仿传统建筑,日本的现代建筑在继承了其传统的美学意识、哲学、佛教思想、生活方式、空间组合方式等,形成自己独有的建筑“气质”。
安藤忠雄的作品在这个时代像一首首低声吟唱寂静的俳句,他的设计符号通常是抽象的几何形体,纯净的材料结合一束诗意的阳光或是一个容纳水、风、霜、雨、雪的庭院、一片镜框中的天空,将自然与建筑完美交融。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其设计符号学思想核心内容就是表现日本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日本传统建筑的意蕴与哲学,恢复房屋与自然的统一、表现精神与物质的统一。
室内设计批评的符号学
建筑是人们满足生活需要创造的人工环境,各个部件的形式实际上都蕴含着我们的经验和历史,表达着丰富的意义。当建筑被赋予符号意义时,它的外观、材料、用途等,都从各自的使用功能中抽象出来,获得非建筑学的文化意义。室内设计是建筑的继续和深化,是建筑的灵魂,是室内空间和环境的再创造。从它形成与发展以来就深深烙上了人们创造性的文化活动。因此,具有典型的符号化特征。正如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所说任何符号都是能指与所指的双面体,室内设计的能指就是空间和表现形式包括门、窗等装饰造型符号,所指即满足人们需求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包括历史文脉、精神诉求、传统风俗等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室内设计中的门、窗、柱、家具及陈设通过造型、色彩、材料、工艺等传达一定的历史、文化、风格、审美意义,以自己特有的符形被人们感知与识别。由此可见,室内设计过程也是一个符号化过程。
室内设计批评指人们对室内设计或室内设计作品的形式、功能、质量和意义的科学分析和评价,是现代批评学领域继建筑批评学的一个新分支。目前,还未像建筑批评学那样受到广泛重视与应用。但是,将批评学的方法运用到室内设计中不仅对室内设计的理论与设计思想能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对更好地将理论用于实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安藤忠雄的设计符号语言
1.安藤忠雄的设计理念
众所周知,安藤是自学成才,在旅行中感受建筑的。赖特的空间处理方式、与自然融合的手法深深吸引着安藤;卢斯简单的几何体与柯布西耶白色平滑的墙面给他一种奇异的感觉;密斯简洁明快的美学风格对后来安藤建筑设计中的空间纯化和简约的处理方式有着显著的影响。在他的作品里,任何一个元素都不是孤立的。在建筑表面材质符号的运用上,他将“清水混凝土”作为代表材质来表达内在与外在的日本。同时为了回应日本传统民俗对纸张和木材的固有情结,在材料的使用上还结合了“砖、石、玻璃”等材质与纸张和木材进行有机结合以创造更丰富的材料语言表情为其表达方式的符号语义。在空间形态符号上,“水平+垂直”的流线、“多层次+几何形”等形式展现了安藤纯粹的空间意识形态。置身于安藤设计的建筑空间中,会油然产生一种宁静、淡雅的禅学意境。无论是材质上、空间结构上、精神场所上,都反映了安藤个性的建筑语汇和独特的室内设计符号
语言。
在面对后现代主义设计强烈的冲击下,安藤的建筑依旧没有矫揉造作的装饰和精雕细琢的世俗风情。他将传统的手工艺与高超的木模制造工艺、混凝土铸造工艺相结合,对自然进行高度提炼与概括以达到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复归和再现。从符号学角度来看,安藤的建筑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对接,然而,安藤式建筑是否真的达到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笔者将对安藤的两个代表性建筑住宅做批评性分析。
2.住吉的长屋
安藤曾说过他以后的作品理念几乎都是在住吉的长屋中进行思考的。其基本设计构思来源于在其中放一个混凝土结构,创造一个微观世界。整个住宅是一个封闭的长方体,空间分成三等分,中央引入天井符号元素,既解决了中间幽暗、两边光亮的问题,又巧妙地将光、水、风等自然元素引入室内,在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上获得统一。每个空间都与中庭发生着关系,墙面设有通风小地窗,是一座没有空调装置也能生活的节能型住宅。从材质与色彩上来说,房屋装饰构件都采用自然材料。如地板、门窗、家具等采用日本传统装饰材料橡木,地面铺天然石板,与不加装饰的带圆孔的清水混凝土墙面共同组成安藤氏符号语言,打破了现代主义风格建筑符号拼贴的局限。在住吉的长屋中,安藤并没有使用任何传统元素,但就是能让人感受到日本民族的精神和气质内涵。笔者认为安藤忠雄的符号学思想中更多的是一种隐喻性的表达。在这里,符号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为方式、一种文化立场、一种民族情感、亦或是一种价值观、自然观,它借助诸如空间场所、材料质感、色彩肌理等载体含蓄地让人们感受,相较于符号的直接性表达,这种方式更能激发人们情感上的共鸣。
莫里斯把符号学分为语形学、语义学、语用学。室内设计过程是规划、实施、设计的过程。如果把室内设计的规划阶段对应于符号学的语形学,把实施阶段对应于语义学,那么,毫无疑问,人使用住宅对应于语用学。砖、瓦、门窗、梁柱、家具、陈设等部分的整体组合及其所呈现的色彩、肌理、质感、密度、比例构成庞大的符号语汇。界面的形态、装饰的造型、色彩的调和、空间的质感与量感则是传达给受众的信息载体。这些信息载体通过图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等传播途径传达给受众。居住者通过使用与亲身体验做出认知、解释、批评与评价。
意大利符号学家翁贝尔托.艾柯认为“不存在符号,而只有符号――功能”。所谓“功能”就是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它与人的心理、生理等因素相关。没有人会怀疑屋顶最初是为了帮助人们遮风避雨的,杯子是为了盛水便于人喝的。那么,住宅也应该是为了方便人们居住的。笔者认为,功能与形式永远是相互影响的,而不是形式追随功能或者功能大于形式。从语用学角度上,可以看到住吉的长屋似乎对自然的追求已经超越了人们对住宅功能的需求。人们在这样一个室内空间里是不方便的,人们从进入门厅到达厨房或者二楼必须经过中庭,且二楼只有两间卧房,没有卫浴空间。各空间相互独立,在交通流线上就存在不便。大面积的带圆孔的清水混凝土墙面也会对人产生视觉疲劳,冬天甚至给人冰冷的感觉等现象并没有达到一种方便实用功能。安藤在设计完住吉的长屋时语重心长地对居住者说道:住在这屋子里要做好心理准备。可见,这个时候,受众的接受程度就是因人而异的。
3.4×4house
位于神户的明石大桥桥畔的4×4住宅的设计中,安藤也对几何化的空间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在严格限定材料和形态的前提下,寻求一种包含材料和形态在内的简洁的空间构成。该建筑建地约为66平方公尺,一共四层楼。提炼出最基本的符号就是一个正方形与一个长方形;每层只有一个房间,一楼是浴室,二楼是卧房,三楼是书房,四楼为客厅。从简单的几何形体可以看出,安藤忠雄对空间的一次限定便是封闭的混凝土壁体将建筑塑造出来,成了安藤特有的符号语言――安藤忠雄的方盒子。
在4*4住宅中,如何让这个建筑与大海发生关系是最为主要的话题也是整个建筑的点睛之笔。在这里,安藤解决的方法是让人从临街的一面进入建筑,每一层都有一个小型的玻璃窗以达到借景生情的效果,就像是一幅幅挂在墙上的画。整个空间虽然没有多余的装饰,但是每个窗景都与自然时刻发生着关系,一直到四楼最大的独立出来的立方体,建筑与景的关系达到高潮,这与教堂系列中安藤所采取的抑扬顿挫的手法如出一辙。通过这个巨大的玻璃幕窗将大海,阳光,岛屿,长桥各种自然符号元素组织到了一起,仿佛大自然就在这个魔幻的小方盒中,又仿佛是小方盒被融在了大自然里。从建筑论的符号角度来看,4*4house更像是一个混凝土雕塑,一个将自然的色彩、线条、体块等多种元素直接合成视觉形象或意象,以一种统一完整的意象一次性地呈现在受众眼前。从语义学上,清水混凝土施工难度大,可变因素多,且只能一次浇筑,不可更改,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经脱模之后所呈现的自然纹理与螺栓时间久了之后会被氧化腐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美观而且比较难以维护。且清水混凝土的造价、工艺、模板等技术成本并不是能够被把握的。同时,语用学上,这种一层一个功能空间在人们使用的过程中似乎又违背了安藤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宗旨。室内设计终究是为居住者提供生活与休息的场所,更多的是为使用者提供方便。获得心理与生理的舒适,满足认知功能、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
结论
纵观安藤的作品,笔者认为安藤想要回归的是日式住宅的空寂、简朴的生活方式。所以有的时候会不经意地使用一种令人孤独、冷清的构筑方式与符号语言,不只是限于空间和材料。那种黑暗与光明,封闭与通透相互交织渗透、穿插,更让笔者感受到的是一种“隐忍”的日式美学。
较之高迪从花草植物中抽取的纹样图案以及有机的仿生形态作为自己的造型符号语言,安藤的建筑符号语汇则是简单的、朴素的,其内涵语义也更加纯粹。他追求的是圆、方形等自然中最原始的型态。如果将这些看做室内设计符号学中的能指,那么从安藤作品中所体现的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包容性、形式上的“空”对应精神上的无限的双重性、物质与精神等的双重性语义则是其所指内容。安藤的作品无疑是对现代设计的批判继承,使得现代与传统之间表现出了一种可调节与接受性的语义。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关心着城市问题,给城市文脉的保存与延续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目前,国内在室内设计批评方面的研究很少,将批评学与符号学相结合的研究更少。从符号学角度对安藤的建筑室内设计思想与作品进行批评与评价其目的不在于全然否定或全然肯定,而是找到一个平衡的支点以供人们进行讨论或者再思考。只有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上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才能设计出中国特色的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作品。这对于提高我国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水平,完善相关理论和推动设计发展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理应得到推崇。
图1住吉的长屋外立面图2住吉的长屋中庭
一、疗养院建筑光环境研究的提出
建筑创造的是空间,而人对空间的感知和体验必须有光的参与。路易斯•康曾说:“设计空间就是设计光亮。”可以说,光是空间中最生动、最活跃的元素之一,是建筑空间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长期以来,在疗养院建筑空间的设计过程中对光环境的设计较为忽视,仅以满足照明的需求为主,光线在空间中的价值被弱化。在提倡人性化设计的今天,光环境的优劣已成为评价疗养院建筑的基本标准之一。我们应该跳出纯技术观念的束缚,利用光来表现和提升疗养院建筑的空间品质,将光线的运用与空间的设计结合在一起综合考虑。借助光线视觉效果和环境元素的整合创造舒适的环境,在疗养过程中起到积极、正面的辅助治疗效果是进行光环境设计的最终目的。
二、疗养院建筑光环境设计
光环境是指由光(照度水平和分布、照明的形式)与颜色(色调、色饱和度、室内颜色分布、颜色显现)在室内建立的与房间形状有关的生理和心理环境。疗养院建筑光环境,根据光源性质可分为自然光环境和人工光环境两类。在设计过程中,两类环境设计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下面将分别探讨。
1自然光环境自然光在疗养院建筑中的应用是整个光环境设计的重点部分。疗养院建筑要尽量利用自然光,不仅可降低照明能耗,还可利用日光对疗养员进行辅助调养,满足他们亲近大自然的心理需求。房间朝南布置,开设窗户是取得充足日照的最佳设计途径,但不可能所有的房间都能同时获得良好朝向。因此必须通过设置中庭、日光廊、室外庭院和屋顶花园等一系列手段获得充沛日照,为疗养员提供日常休闲和沐浴目光的场所。
(1)中庭中庭采光适用于疗养院中的多层建筑,可结合门厅或休息区等公共活动区域设置。自然光通过中庭直射进入室内,所形成的空间明朗开阔,更具开放性。但在光线直射区域由于背景与视野中心的亮度相差较大极易产生眩光,需要考虑适当的遮阳和折射设备。同时在建筑墙面和地面的材料选择上也应避免大理石、釉面砖等表面光滑易于反射的材料。
(2)室外庭院对于用地条件较为宽松的疗养院,室外庭院是光环境设计的最佳选择之一。庭院周围的建筑不仅可以取得优质的光照,还可将庭院作为室内空间的延伸。将自然光环境设计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光线经由植物枝叶的缝隙,滤掉有害紫外线,洒落地面,在庭院与建筑内部形成动态的光斑,塑造出亲切宜人的休憩氛围。
(3)日光廊大多数疗养院建筑采用内廊式布局联系各功能空间,走廊尽端开窗,采光通风条件较差,且因空间较为狭长,多给人一种幽暗闭塞之感。(图1)采用外廊式布局结合日光廊的设计理念可有效改善这一弊端,增添交通空间的安全感和亲切感。然而,室内过强的光线也会影响疗养员的视觉和情绪,所以自然光环境的设计还包括必要的遮阳措施,以便调节进入室内的自然光数量和质量。常见的遮阳方式有以下几种:
在4月9日至14日的米兰设计周上,第52届米兰国际家具展、第27届国际照明双年展和第16届办公双年展都在米兰进行了展出,作为世界家具与家居设计顶尖展会的米兰设计周,是全世界家具、家居、建筑、服装、配饰、灯具、设计专业人士每年一度“朝圣”的设计圣地。
未来室内空间是个什么样
米兰是创意设计的代名词。在这里,国际的创意和产业携手创造出最尖端、最独特的产品,这也是米兰国际家具展每年可以吸引来自世界各地逾30万名专业观众的关键因素。
“米兰国际家具展成功的秘笈,经过多年来的验证并强化而成,但我们意识到我们还需要继续创新、不断找到新而又新的方案,以巩固我们的领导地位。”米兰国际家具展公司新任主席路堤(Luti)先生表示,“市场的转型和当前经济不景气带来的挑战迫使我们必须要迅速回应客户的需求,作为展会的主办方,我们要准确预测日益全球化的市场趋势,在当下与往后继续掌握主动权。”
作为业界全球顶尖盛会,米兰设计周每年都能吸引世界一流的品牌生产商,各大品牌绞尽脑汁,极尽能事地推广自己的创意和产品。今年第52届米兰国际家具展的主题是“明日室内空间”,在偌大的展馆里,我们不仅能看到家具、饰品的最新动向,更可以对世界顶级建筑师、设计师设计的家饰作品顶礼膜拜。
“蜗居”这个词,原本略带苦涩,而在今年的米兰国际家具展上,由视觉艺术家罗伯特·德鲁卡(RobertoDeluca)为瑞士公司Daskonzept设计的4平米居住单元“hotello”却让人大呼神奇。这个临时居住单元让使用者真正实现“拎包入住”任何一栋空置建筑,设计师把所有生活和工作的必需品都打包在一个箱子中,它由金属框架支撑,还装有半透明的吸音窗帘。最神奇的是,这个居住空间还可以相互组合,创造出不同的空间布局。
让办公室变得像家一样
本届米兰设计周上的办公室设计双年展由2008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让·努维尔(JeanNouvel)主持,今年办公室双年展的主题为“OfficeForLiving(办公环境居室化)”,旨在营造欢乐、人性化的办公环境,让人们在办公室也能感受到像家一般的舒适与开心。
努维尔认为,设计师应该最大限度地解放办公室环境,消除工作起居之间的隔阂。在他看来,“办公环境居室化”需要新材料、新技术去创造并实现真正实用、友好且环保的工作环境。“大多数人待在办公室的时间甚至不亚于在家里的时间,办公室的灯光、环境、家具和摆设都会影响到工作心情,换言之,办公室就是另一个居所。”
同时,他还指出,现代建筑的意义在于摈弃克隆空间、封闭空间和无意义的重复。“再过三四十年,我们就会惊讶地发现,今天的办公室是多不适宜居住。”努维尔表示,“克隆形式、标准化和极权主义这些毫无欢乐可言的方式是永远不会让人习惯的。如果在住所里,或者在一个改建的大仓库里,我们的工作效率会变高。”努维尔认为,封闭的空间会妨碍交流的顺畅,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受到限制,凝聚力自然就会下降。欢乐的前提是人员的融洽,通过环境改变工作氛围,也是设计周项目探讨的一个方向。
40多位中国设计师参展
米兰设计周自创办至今已举办了52届,但是一直以来,这一展会给予中国企业和设计师的参展名额非常有限。然而这一次,“中国设计”终于正式大举登陆米兰家具展,来自的40多位著名设计师、数十家中国本土原创企业带来了超过400件参展作品,让全世界都看到了既古典又时尚的“中国概念”。
米兰家具展开幕当日,以“中国设计,世界看见”为主题的2013北京—米兰姊妹设计周互访活动也如期开幕,这个号称本年度中国设计在国外最大的推广活动力图让世界看见中国的创意。
主题展下设两大核心板块。第一板块“大中国的味道——当代民艺设计展”,精选12位设计师的作品,按照“家宴”、“自在间”、“茶道”、“杯碗壶瓶”四个场景进行陈设,每个场景都配有创作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复古插图画作。主题展的第二板块是“坐下来·品茶品道品设计”,展览呈献包括陶瓷茶具、室内设计及家居装饰,展品出自20名国内知名家居品牌及设计师之手。
在“大中国的味道——当代民艺设计展”中令人眼前一亮的是一套“餐桌上的葫芦”。中国知名建筑设计师张永和把建筑设计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带入产品设计,通过对日常生活中锅碗瓢盆的观察,他设计了一组简单却又颇显智慧的葫芦餐具。
在“坐下来·品茶品道品设计”的展出中,参展设计师利用不同的审美元素,采用多元的设计概念及形式策略,探索各种表达方式背后所蕴含的“品茶的味道”。
关键词:高层建筑空间构成模式核中庭底部空间
高层建筑自出现以来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人们观念的改变,高层建筑在本世纪未,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建设热潮。近一、二十年高层建筑在造型形式不断翻新,高度记录一再被打破的同时,其空间构成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致使高层建筑的设计理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当然,建筑空间构成模式的变化并非一日之功,是需要有一个演变过程的,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多种模式共存。所以,我们在回顾总结近一个时期世界高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仅对高层建筑空间构成模式的发展趋势及其作用进行剖析,以求就教于各位读者。
一、内核的形成
高层建筑与其它建筑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有一个垂直交通和管道设备集中在一起的、在结构体系中又起着重要作用的“核”(Core)。而这个“核”也恰恰在形态构成上举足轻重,决定着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
上个世纪未,在高层建筑的建设刚刚开始的时候,由于人们对结构体系认识的局限(当时最先进的结构体系是钢框架结构),设备设计经验的不足,以及建筑功能需求的单一等客观原因,使得早期的高层建筑设计并没有形成“核”的概念。垂直交通、设备空间和结构体系带有明显的随意性和分散性,均按各自具体的要求分别布置。
进入本世纪,随着高层建筑建设的发展、高度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逐渐演化出了中央核心筒式的“内核”空间构成模式,这是各专业共同探索优化设计的结果。在建筑处理上,为了争取尽量宽敞的使用空间,希望将电梯、楼梯、设备用房及卫生间、茶炉间等服务用房向平面的中央集中,使功能空间占据最佳的采光位置,力求视线良好、交通便捷。在结构方面,随着筒体结构概念的出现、高度的增加,也希望能有一个刚度更强的筒来承受剪力和抗扭,而这些恰好与建筑师的要求不谋而合。在建筑的中央部分,有意识地利用那些功能较为固定的服务用房的围护结构,形成中央核心筒,而筒体处于几何位置中心,还可以使建筑的质量重心、刚度中心和型体核心三心重合,更加有利于结构受力和抗震。
这种“内核”空间构成模式,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以其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和造价相对低廉的优势,很快便成为高层建筑中最为流行的空间布局形式。当然,除了中央核心筒式的“内核”布置方式之外,高层建筑还有其它的布局方式,如“外核式布局”和“多核式布局”等等。尽管中央核心筒式布局的筒体周围的房间需要人工采光和机械通风,总会多少给人带来不适感,但是直至本世纪80年代以前,“内核”式的布局形式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内核”式的布局形式及其变种不仅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而且,大多数著名的高层建筑也都采用这种形式。如30年代建成的美国纽约的“帝国大厦”(EmpireStateBuilding,1931),50年代建成的“西格拉姆大厦”(SeagramBuilding,1958),70年代建成的芝加哥“汉考克大厦”(JohnHancockCenter,1970)和纽约“世界贸易中心”(WorldTradeCenter,1973),以及日本的“阳光大厦”(Sumshine60,1978)等等。就是在今天,世界上最高的几座高层建筑,马来西亚的“石油大厦”(PetronasTowers,1998)、上海的“金茂大厦”(JinMaoBuilding,1998)和香港的“中环广场大厦”(CentralPlaza,1992)等等,也仍然采用的是这种“内核”式的空间构成模式。
二、核的分散与分离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建筑需求的变化和设计侧重点的不同,以中央核心筒为主流的高层建筑“内核”空间构成模式开始受到了挑战。
第一次变革主要还是出于造型上的需要和建筑设计理念的变化,如70年代前后出现的“双核”构成模式。双侧外核心筒的布局,不仅有利于避难疏散,而且也使高层建筑的外观造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贝聿铭设计的新加坡“华侨银行中心”(OverseaChineseBankingCenter,1976)和日建设计设计的日本“IBM本社大楼”(IBMHeadofficeBuilding,1972)等等就是当年风行一时的双侧外核设计手法的代表。
第二次变革最先对核心筒提出革命性建议的是设备专业,他们认为随着建筑设备的日趋增多和越来越复杂,如果把设备用房和管道井从核心筒中分离出来,可能会更有利于管理和维修。而80年代以后,智能化建筑的普及和电信设施的不断增加,导致了在高层建筑中大量应用计算机和电信通讯设备,甚至许多建筑在竣工之后,仍然频繁地改造布线系统和增添新设备。智能化办公楼中的光缆与电脑网络管道井、配线箱以及中继装置等,每层都必须设置三处以上才算合理。这样,建筑上为了满足机电设备经常变动的需要,便开始将“核”分散化,分置多处设备用房和管道井,以便于局部更改。
对于结构专业来说,加强建筑周边的刚度也会有效地抵抗地震对高层建筑的破坏,所以如果将垂直交通和设备用房等分散地布置在周边,则无疑也会对结构抗震有利。同时,这种分散的多个外核的空间构成模式,也正好适用于新兴的巨型框架结构(SuperFrame),使这种结构体系中的巨型支撑柱具有了使用功能。其最典型的实例就是丹下健三设计的日本“东京都新都厅”(NewTokyoCityHall,1991)。
而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看,核的移动、垂直交通、服务性房间和管道井分散到建筑的周边,对于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和立面造型上的变化也是极具革命性的。它不但适应了其它专业的需求,而且还有利于避难疏散,创造更大的使用空间和使高层建筑的底部获得解放。这种空间构成模式所具有的灵活性和先进性,很快便被推崇技术表现的欧洲建筑师们所发现,并创造性地应用在他们的作品之中。罗杰斯(R.Rogers)设计的英国“伦敦劳埃德大厦”(Llogd′sofLondon,1986)、88木街办公楼(88WoodStreet,LondonEC2,1999)和福斯特(N.Foster)设计的“香港汇丰银行”(NewHeadguartersfortheHongkongBank,1986)等等即是分散式核心筒的杰作,它们从内部的空间构成到外部立面,均与中央核心筒式的高层建筑大相经庭。
此处,在规模较小的高层建筑中,近年来还出现一种核与主要使用空间分离化的现象,垂直交通、服务性用房和设备管道井均分别独立,与建筑主体分开。主要使用空间更加完整,四面对外,核与主要使用空间之间以连廊相接。从结构的角度来看,核的刚度较大,而主体较柔,两部分各自分别工作,既受力合理又相对经济。当然,连接部分的设计是这类高层建筑设计的关键所在,不过这种设计方式给建筑外观带来的变化,已引起了建筑师们的观注,并很快在欧洲和日本流行起来。德国的汉诺威建筑博览会管理办公楼(VerwaltungsgebaudederDeutschenMesseAG,2000)、埃森RWE公司办公楼(RWEAGCorporateHeadguarters,1996),以及日本东京的东急南大井大楼(TokuMinami—01Building,1994)和大阪的凯恩斯本部办公楼(KeyenceCorporationHeadOffice&LAB,1994)就是核与主体相分离的极有特色的建筑实列。
核的分散和分离还可以使楼梯间、卫生间等直接对外自然采光通风,既节约能源,又省去消防所需的加压送风设备,更符合低能耗,可循环的现代设计原则。因此,近几年强调生态、节能的高层建筑多采用这种布局方式。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设计的高层建筑,不但楼梯、卫生间等全部对外,而且电梯筒壁还被刻意用来遮挡日晒,可谓“分散外核空间构成模式的生态设计方式”。“吉隆坡广场大厦”(PlazaAtrium,1986)及其最新设计的“新加坡展览大厦”(ExhibitionTower,1999)就都反映出这一设计特征。而另一位欧洲的建筑师赫尔佐格(T.Hetzag)设计的前述之德国汉诺威建筑博览会管理办公楼,也以其生态观念赢得了众口称赞。
三、中庭空间的出现
最早将中庭引进高层建筑的是美国建筑师波特曼(J.Portman)。出于商业上的需要,他在70年代前后设计建造的几座高层旅馆——旧金山的“海特摄政饭店”(HyattRegencyHotel,1974)等建筑中都加入了一个十分华丽、气氛热烈的大中庭。这种中庭既起着统合空间流线的作用,又是人们休闲交往的场所,中庭中还设置喷泉叠水、种植各种植物,可创造出一种激动人心的欢快氛围。所以它一出现便深受人们的喜爱,并很快风靡全球。
80年代以后,中庭空间开始应用于高层办公建筑。受高层旅馆的影响,一些办公大楼为了追求气派和空间变化,便在入口处附设一个中庭,如芝加哥的“第一国家广场3号大厦”(ThreeFirstNationalPlaza,1981,SOM)、体斯敦的“共和银行中心大厦”(NationsBankCenter,1984,J.BurgeeandP.Johnson)等等。而随着人们环境观念的增强,以及各国政府对由于在办公楼内长时间从事VDT操作,所引发的情绪紧张,视觉疲劳和心理上的孤独感等“办公室综合症”的关注,高层办公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提供自然化的休息空间和改善封闭的室内环境,成为高层办公楼设计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于是,在高层办公建筑中插入一个或在不同区域插入数个封闭或开敞的中庭的设计手法开始出现。日本日建设计设计的“伊藤忠商事东京本社大楼”(TokyoC.ITOHBuilding,1981)和“新宿NS大楼(ShinjukuNSBuilding,1982),以及SOM设计的沙特阿拉伯”国际商业银行“(NationalCommercialBank,1983)、海蒙特·扬(H.Jahn)设计的芝加哥”伊利诺州中心“(StateofIllinoisCenter,1985)、福斯特设计的”香港汇丰银行“(NewHeadguartersfortheHongkongBank,1986)和东京的”世纪塔“(CenturyTower,1991)等等,便是将中庭置于建筑之中,以取代中央核心筒的实例。
实际上,核心筒的分散和分离,中庭空间的介入,已使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彻底发生了变化。新一代的高层建筑空间组织更为灵活多样,由于空间设计的侧重点已由追求经济效率向营造宽松舒适的生活环境转变,所以许多新建的高层建筑都以“景观空间”的概念,将共享空间与功能空间相结合,把核分散向四周,垂直交通采用玻璃电梯,直接采光,给人们以开敞明亮、将动线视觉化的空间感受。空间构成模式也由封闭的“积层式”,变为上下贯通的“动态流动空间”。
1994年建成的日本东京“文京区市民中心”(BunkyoCivicCenter),就在通常布置“内核”的位置设计了一个与建筑通高的“光庭”。该建筑将办公部分分作南北两处,以通道相连,设备管道井分散在塔楼的东西两侧,主要客用垂直交通工具电梯,则全部采用了透明的玻璃景观电梯,并布置在光庭之中,使垂座电梯的人可以与环境对话,看到办公室和休息空间走廊中的情景。彻底改变了以往高层办公楼内那种昏暗的又长又窄的通道和封闭的电梯给人们带来的压抑感,使人流动线可视化,增加了空间情趣。在日本,类似的新一代办公大楼还有1995年建成的“中野坂上计划”(Nakano—SakaueRedevelopmentProject)。
中庭空间的介入还使得楼层间的自然通风换气成为可能,福斯特设计的德国“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大楼”(CommerzbankHeadguarters,1997)就是这方面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实例。该建筑的平面呈三角形,核分散布置在三个角上,中间是通高的中庭,周边的办公空间每隔4层还设有环绕着中庭螺旋上升的空中庭园。中庭和空中庭园既有通风采光的作用,又为建筑内部创造了丰富的景观,给每一个角落都带来了绿色和阳光。大楼内的办公室都有可以开启的窗户,气流从窗户及空中庭园进入,在中庭形成对流自然通风,明显地减轻了环境负荷,因此而被人们称作是“世界上第一座生态型超高层建筑”。其实,利用中庭节能的高层建筑并不止“法兰克福商业银行”一座,前述之“文京市民中心”、“新宿NS大楼”和“NTT幕张大楼”(NTTMakuhariBuilding)等等,均是利用中庭节能的典范,据称它们可比同时期兴建的普通高层办公楼节约能耗近40%.
四、底部空间的变化
早期的高层建筑多直接面对街道,从街道进入门厅,再由门厅进入电梯厅,垂座电梯至各楼层,这是高层建筑中最为普遍的空间流线组织方式。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缺乏过渡,没有“中间领域”的概念,在人流集散的高峰期,对城市交通环境的影响也较大。尽管许多高层建筑都在门厅的艺术处理上颇费心机,设计得非常富丽壮观,但是由于空间组织方面的缺陷,门厅内往往留不住人,形不成公共活动空间,而入口处也常出现人流拥塞的现象。
70年代以后高层建筑的设计开始重视底部空间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伴随着多种商业服务的渗入,许多高层建筑都以扩大底部公共活动空间、形成入口广场和将底部架空把城市空间引入建筑内部的设计方法,来处理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过渡关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实例是美国纽约的“城市公司中心大厦”(CiticorpCenter,1977)。该建筑由4根巨柱支撑,底部架空7层,下沉式的广场伸入到建筑内部与共享大厅相通,使城市空间和建筑空间有机地交织在一起。而反过来,该建筑底部的公共空间对城市环境整备,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解决人流集散和城市交通与建筑内部交通相衔接的问题,现在的高层建筑常常采用多个出入口和立体化组织交通流线的方法。通过首层、地下层和地上的架空廊道与不同层面的城市交通网络相连接,以达到通畅便捷和步行、车行的互不干扰,美国、加拿大、香港、日本等地的很多高层建筑的交通组织都是如此。总而言之,当今高层建筑的底部空间设计,已从单纯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发展到进行整体的城市空间设计,其交通组织和公共活动领域的创造也日趋立体化、开放化。
自本世纪40年代初,世界上第一个一体化设计建设的美国洛克菲勒中心(TheRockefellerCenter)高层建筑群建成以来,综合性多功能的高层大楼便深受人们的欢迎,随着近年来高层建筑的建设与城市开发的结合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超大规模的数幢高层建筑一体化建设的综合项目便再度悄然兴起。这类高层建筑设计的最大特色,就是以一个公共活动中心将高层大楼的底部连结成一个整体。公共活动中心多为一个巨大的中庭或室内步行商业街,它既是人们购物、休闲、交往的场所,又有组织内部空间流线、连接各栋建筑的作用。同时,它还是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结合部,是机动车、轨道交通和步行系统与建筑多层次多重衔接的结点。美国纽约的“世界金融中心”(WorldFinancialCenter,1985)和日本的“横滨皇后广场”(Queen′sSguare,1997)即是这种超大规模综合开发项目的范例。
“横滨皇后广场”以一条长达300m的立体化步行商业街将3幢高层办公大楼、1幢高层旅馆、1幢大型百货商店和1幢音乐城连成一体。商业街的一侧还设有一个地下3层、地上5层的规模巨大的中庭,新建的地铁车站也与中庭相通,自然光线可直接照射到地下,一改地铁车站封闭阴暗的感受,而给人以立体都市的印象。这种按整个街区统畴考虑交通组织和公共活动空间的设计方法,更进一步将城市公共空间“室内化”、“集约化”和“立体化”,空间设计的重点也由建筑的外部转向内部,并致使高层建筑群的使用空间服务于城市,预示了今后高层建筑设计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向。
一、灰空间的概述
灰空间是在红、黄、白、绿、蓝等色调的基础上倾向于灰色建筑装饰物。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日本建筑界三杰之一的黑川纪章建筑师提出。可以理解为灰色的空间,如果应用黑白灰三色对空间进行描述,可以将封闭的空间理解为黑空间,将开敞的空间理解为白空间,灰空间理解为黑空间和白空间之间的过渡空间,属于一种半封闭版开敞的状态。总而言之,建筑中的灰空间凭借独特的表现方式使建筑和自然环境联系在一起,将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联系在一起,灰空间在不孤立的条件下避免了对室内外空间造成约束。总之,建筑中的灰空间是一种过渡空间和连接空间。
二、灰空间在建筑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
1.增加建筑实用性
灰空间的应用可一定程度上弥补建筑机能缺陷。比如在住宅建筑内,通常阳台跟卧室之间是相连的,这种阳台为生活阳台,主要功能为晾晒衣物。当生活阳台的面积比较大时,还具备储藏功能和装饰功能,人们可以将储物柜放置在合适得位置上,或者在阳台上摆放盆栽植物等;还有一种阳台为服务阳台,主要和厨房连接,这样既可以用于厨房采光,还能使厨房的空间增加。
2.增加建筑的艺术意境
建筑物中应用灰空间有助于增加人们的视觉层次感。通常,人们对建筑物的视觉感受取决于对建筑的第一印象。灰空间设计中应用了光影等设计手法,丰富了建筑物的形象,使建筑更加形象、生动,极大的提高了建筑物的空间层次感和人们的视觉层次感。在给建筑物设计灰空间时,可以在现有空间设计的基础上分析空间中空白、单一的部分,然后再对其进行更加丰富的设计,以提升建筑空间的整体层次感和人们的视觉感受。不仅是室内空间,灰空间还可以对建筑外部的环境进行装饰,通过丰富建筑外部的绿色植物、花卉等景观,将自然景观跟建筑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建筑物的视觉感受更加形象、立体、自然。
三、灰空间在城市住宅设计中的应用
1.底层架空式灰空间处理
住宅建筑是城市建筑的主要类型。绝大部分城市住宅建筑群远离泥土和自然,应用的混凝土元素较多,因此人们都希望享受到植物带来的清新和泥土的气息。以传统民居为借鉴,利用檐廊和廊棚给予人们自然的享受,现代城市建筑可以借鉴这一特点,在实际建筑中应用雨棚的处理方法,实现住宅底部的架空式设计。新建小区可以应用现代的技术条件改变居住区的小气候,为人们提供更关阔的活动空间,使自然景观和自然景观相互渗透,将建筑生态理念融合到灰空间创作中去,为城市住宅指出新的设计方向。
2.开敞式的灰空间处理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高层建筑已经遍布我国各地的居住区内,并呈现出了纵向化发展的趋势。现代化的灰空间在处理过程中比较重视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因此设计分析的形式主要是广场空间形式。建筑景观在景观设计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的一些灰空间设计,比如亭台、楼阁、轩宇等。图1为路界处的一处休息厅,呈现出的构图为纵向三段式,分别是顶盖、亭身和基座。顶盖是伞形的,主要表现了我国铁艺艺术的魅力,亭身是仿古的六根柱形,基座由三层石阶组成。休息厅周围没有设置围栏,亭内也没有座椅,这样人们的视野就会比较开阔。这种开敞式的空间设计就属于景观设计中的灰空间。
3.屋顶花园式灰空间处理
在设计居住区建筑物的时候,可以向内部注入外部的大气候,通过现代技术来改变居住区的空间环境和生态环境。传统建筑的住宅外立面应用横向设计方式,现代建筑都应用纵向设计方式,因此庭院和天井等空间就变小了,人文景观也相对变少,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在建筑结构外立面上下功夫。针对高层建筑而言,每隔一定楼层设计空中庭院,在两栋建筑中间设置空中连廊。采用立面的方式对建筑屋顶的外壳进行处理,当建筑屋顶的模型为几何形状时,可以有效增强建筑物的空间感。
4.景观电梯和景观楼梯的灰空间处理
高层建筑室内具有明显的封闭特征,无法和大地和自然接触。景观电梯和景观楼梯的应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景观电梯在运行的过程中可以欣赏到外部的自然空间,景观楼梯不仅成为建筑中重要结构造型,还使人们体会到不行的感受,带来心理上的愉悦感。
四、结语
关键词:学校;空间;开放式;人性化;组合
1.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后,学校建筑风格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这种变化是由现代教育思想和建筑思想催生的。现代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变化主要是在教育目标上由培养规格一致的学生向培养具有鲜明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学生转变,由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向强调学生智力和心理素质全面发展,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学会学习,而且热爱学习,体验学校生活的快乐;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由注重教师的“教”向同时关注学生的“学”发展;建筑思想的变化主要是开始向多元化发展,这种趋势目标指向建筑的个性以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一致。
2.对国内传统教学空间设计的反思
我国传统教学用房的组合设计,由于欠缺教育模式的理念,对空间与学生行为互动关系认识不足,教学用房使用者与设计者沟通不佳,教育改革观念偏颇等,使得教学用房的组合设计变成相同规格教室空间在“量”上的叠加,却很少有“质”上的突破。教学空间的组合变成“串糖葫芦”而到处移植,它己无法满足当前学生个性发展、多样化学习空间的要求。它存在的主要缺陷有:
2.1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行为发展未受重视
学生由于年龄的差异,存在“认知”、“语言”、“情绪”、“兴趣”、“游戏”、“群体”、“道德”、“人格”等行为上的不同,因而在生理、心理上有着显著的差异。建筑师们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年龄差距,只是单纯地将其看作为“尚未成熟的人”,而未成熟的人较成人更多的是行为随时间、空间和场所的改变而不稳定,但这不同体的变化却常常被简化为“群体”的“多样性的统一”。
2.2消极空间泛滥
在教学空间组合时,分区过于明确,缺少多种活动交融的空间,且由于办学模式的不同,有些学校盲目扩大组合空间中的共享空间,造成许多“消极空间”,缺少空间的层次,即“公共的一半公共的(或半私用的)一私用的”。盲目的大空间产生“虚无”空间,同时又会走上另外一极端——对小班化的迷思。
3.对国外教学空间设计的思考
日本是我们的邻国,同属东亚文化圈。日本的教育事业发展非常好,探其原因,其中重要一点便是他们大力普及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日本学校建筑教学空间设计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3.1教学空间的灵活设计
如何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同生活成为如今摆在日本学校教育面前的重大课题。一方面,若从内容、方法、形式、时间等多种因素考虑,不仅需要配备以多功能为目标、自由度很高的空间,同时,还要从各种活动与场地的利用方法方面,提供可亲手动手的学习空间,这要求学校教学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必须能够生动而又具体地反映出学习需求。另一方面,日本政府认为实施开放教育必须以开放空间为首要条件,必须使学校教学空间多元化、充满活力。
基于上述考虑,日本从1972年起,从欧美引进开放空间的规划和设计,跳脱传统“盒子群”、“装蛋箱式”的空间格局,开始偏重以教学群的概念来贯穿如三个班、四个班或五个班为一个班群,或在一个教室里设置多目的的空间,或拆除班级隔墙,代替以隔板、低柜、屏风等灵活多变的教学空间设计,期待达到以往教学无法满足的要求。
3.2教学场所的人性化设计
日本文部省相当重视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认为学生之间的交流能互相启发、促进社交能力的提高,在交往中能使学生变得机敏,并发现自身与他人存在的意义。因此日本在所有学校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注意一下几点:
(1)注重在学校建筑中增加学生集会活动或交往的场所,或称作“学生中心”;
(2)注重利用大会议室,半开放的庭院,在图书馆内增加交往活动空间,使图书馆成为交往中心;
(3)扩大对走廊的开发利用,合理设置座椅,便于学生课件休息与彼此间的交往;
(4)扩充餐厅的功能,除可做餐厅外,还用做学生会议室,学生作品展示厅等;
4.中小学校教学空间建设的发展趋势
为了克服教室数量增加可能带来的建筑空间浪费,功能开放空间设计受到重视。这种教室设计受到美国著名建筑师路易斯·康的建筑思想影响,他认为,“建筑物服务的目的是经常会改变的,但是我们并不能去把建筑物拆掉,因此,我们要去建造一个实用和经济的空间,以适应各种功能的需要”。
开放式空间代表了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和体系。开放式空间主要基于活动于其中的个体行为模式,它具有双重含义,其一,为如何在狭小的空间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获得扩大的空间效果;其二,为活动者提供对外交往的空间条件。在空间设计时有必要对学生行为动感及其对学生身心成长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以了解学生是如何学习的,预测他们的运动,想办法让他们在一天的生活中感到空间是可以改变的,同时重视细节设计,创造出对学生来说是规则的有序的,而同时由生动有趣的环境。而好的设计应当暗示着运动,应当是能够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场所。
现代教学改革的趋势是强调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个人学习、活动式教学越来越成为普遍的趋势,发达国家教室设计的普遍趋势是刻意建设适宜个体和小组学习的“空间群气”,包括小教室和走廊小桌。它们的存在给学生自主活动准备了空间,增强了他们的独立感,使他们的创造性活动不受外界干扰。
5.总结
未来,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革新,人们对教育环境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使今后的学校建设不断完善规划设计,为广大的少年儿童创造更加有效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关键词:虚拟空间;室内设计;信息化
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可以足不出户地体验各种公共空间所带来的便利,实体空间设计临着巨大的发展变革。目前,室内设计在国内尚处于较传统的发展模式,室内设计发展的重点仍放在解决人们对日常生活的基本空间需求,其发展步伐落后于信息化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笔者看来,信息化社会对室内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信息化社会提高了室内设计从业者的发展空间
当代设计操作的实现,早已脱离了传统手工伏案设计绘制的手法,计算机与制图软件的介入,大大提高了设计从业者的设计效率与设计思考方式,日益繁多的设计软件不仅提高了室内设计的精确性及可预见性,而且海量的网络素材更是拓宽了设计者的设计思路与设计效率。传统的室内设计教学门类繁多,不仅有专业性的室内教学,还涵盖了美学的基础实践、视觉传达的理论指导等一系列专业知识,虽说会为设计从业者打下扎实的基础及审美格调,但其周期长,见效慢,很难快速让当代的设计从业者介入设计领域,从而导致设计人才资源的浪费。高度发达的信息化互联网模式下,设计从业者接受设计教育愈发简单快捷,从基础设计理论到繁复的施工工艺与材料演示,从施工图纸的设计到效果图的绘制,都有网上教程及相关培训类机构的线上教学在对学员进行全方位指导。虽然此般速成式教学会致使部分设计从业者的理论出现短板及设计的作品狭隘单薄,但从长远发展来看,这种驱动设计从业者快速进入设计门槛,短期操作上手的模式是信息化社会下代替传统的设计教学所必须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信息化社会对传统室内空间的完善
当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人的日常吃喝玩乐,出行住宿等一系列的日常几乎都与信息化的应用相挂钩,不管你是何种需求,只需点开手机的各种应用类软件,基本都可以解决。而信息化对传统室内空间的完善则是体现在信息化的应用中,各种虚拟空间的存在,弥补了传统空间的局限性。譬如在购物软件中,海量的商品被分门别类地陈列在互联网界面上,省去了大量的实体展示空间;在线上游戏平台,传统的桌游类项目参与者,被有规律地安排在一个又一个的虚拟空间中,进行线上对战;一些热门景点、博物馆,更是开通了虚拟线上游览参观体验,制定了更为合理的游线,罗列出更为丰富的展品,并配有专门的线上解说员给予线上体验者详细的指导。在所有的这些虚拟空间中,人的基本需求都能得以满足,有的甚至得以升华,例如那些在实体室内空间中无法实现的感官体验,在虚拟室内空间中,都可以进行大胆的尝试,在游戏室内空间中,玩家可以在看似合理的空间构架中进行非常规的举动,譬如骑马射击、御剑飞行;在购物室内空间中,客户可以虚拟地对商品进行反复拆解试用;在展示空间中,游客甚至可以捧起展柜中的展品进行更为细致的观赏。而这一切,都是VR虚拟体验技术所带来的不寻常的空间感受,且这一技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将日趋成熟,从而,传统室内空间所面临的一些不足将被信息化的虚拟空间所弥补。
三、信息化社会为室内设计带来的挑战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实体空间将被线上虚拟空间所替代,人们更容易满足于互联网空间所营造的生活方式,传统的公共空间将会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权衡这种信息化社会下的空间之争:
(一)室内设计师要变换设计模式
作为一个室内设计师,要与时俱进,不能盲目守旧。不管是实际空间或者是虚拟空间,都要有空间掌控能力,虚拟空间也是空间,同样需要合理的设计与规划。而目前的一些虚拟空间显然不够完善,空间结构不合理、空间的色彩搭配凌乱、空间的风格混杂等情况层出不穷,出现这种问题,很大原因是因为这些平台的美工都并非室内行业人士。室内设计师应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将自己所学融入到各种虚拟空间或虚拟平台上,满足庞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同时也为室内设计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
(二)传统空间应增强空间属性
传统空间在很多方面的属性是虚拟空间无法取代的。人的基本需求或许可以从虚拟空间中得到满足,但若要提升到生理需求及心理需求方面,虚拟空间还是有其局限性。人的生理感官系统复杂,心理需求层次丰富,而虚拟空间发展至今,只是侧重在强调满足视觉及行为模式上,只有身在实际的空间中,用户才会尽可能地满足其生理及心理需求。而传统空间最优于虚拟空间的空间属性,便是体验性。这里的体验不仅仅是生理的体验,更多是心理的体验,要让空间内的人们彼此之间或与空间之间达到某种精神上的共鸣,传统空间要做到这一点有很多方法,譬如要在整体风格上要契合空间氛围,要在功能分区上符合空间结构,增设适当的娱乐设备与软装饰来丰富空间层次,选用合理的色彩来润色空间情感等等。只有不断地强化空间属性,那么传统空间终究无法被取代。
四、结语
关键词:办公空间设计,科学技术,知识经济,交流空间,办公模式
Abstract:analysesinthepastcenturyofficespacedesignoftheevolution;Studyknowledgeeconomy,officemodelofchangeandtheprogressofinformationtechnologytodesignhowofficespaceeffect.
Keywords:officespacedesign,scienceandtechnology,knowledgeeconomy,communicationspace,officemode
中图分类号:TU9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成为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元素,如何获取、处理、储存和产生信息和知识成为所有经济活动的关键。科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着工作的进行和工作空间的设计。办公工作变得越来越不固定,越来越灵活和更具移动性。相应的随着信息和知识越来越有力的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作为办公空间应该更好的为这些活动提供场所,新型办公空间设计随之产生。
为了阐明知识经济的到来对办公空间设计的影响,本文将回顾历史,浅析在过去的世纪里办公空间设计的演化。本文还会探索在知识经济下,办公模式的改变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如何对办公场所设计产生影响。
一、在过去一个世纪
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期,公司组织理论,建造技术,地产业和金融深刻的影响着办公工作和办公场所设计。企业的管理运作,包括员工内部的交流以及对外的沟通,办公建筑的建造和设施设备的局限和可行性都深刻地影响着办公建筑。
在20世纪初期,泰勒的年代,办公的工作几乎没有可以依赖的系统性机器。泰勒的科学管理是分解和固定每个工作步骤,这样工人可以更快速的工作。在泰勒式办公里,办公被分解为一系列的可重复的,使用统一办公设备的工作。其空间特征为大型的开放型办公空间,矩阵式布置并面朝同一方向的办公桌。只为经理提供的独立办公间有窗户以便监督工人工作。(图1)
在19世纪60年代的核心筒和柱网结构以及19世纪80年代钢结构的应用之前,由于墙体结构的限制,办公建筑的空间不大而且包含单独的房间,使得办公相对私密。直到19世纪后期电梯和钢结构的使用,办公建筑可以设计的更高,外墙更加通透,具有多功能的空间,更大的层高和更好的使用和维护。然而因为自然采光和通风的实际需求,平面形状多为L,T,I,O型,其进深最大的只有15到20米。随着20世纪30年代的空调和40年代的电灯在办公建筑中使用,办公建筑的平面进深更大,面宽更宽。20世纪50年代,悬挂式吊顶使办公的室内空间和服务设备布置更灵活(图2)。所有这些技术为办公空间设计的变化和发展提供了可行的条件。
二、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
二次世界大战后,对于办公科技的日益依赖,导致了办公室工作和办公空间发生了巨大变化。严格的泰勒式办公管理制度被更少等级、更灵活和民主的管理模式所代替。随着建造技术的发展,办公空间发生了从“泰勒式”向强调大进深、多功能性和灵活性的“开放式办公”的模式转变。在20世纪60年代,产生了办公美化,其布局取决于个人与团队之间文件与视觉交流的流线。这个概念导致了非常开放的办公室布局。这里有没有私人办公室,甚至没有房间。办公室等级被取消了,雇员不管他们的职位高低都被安排在同一个空间。(图3)
三、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
20世纪70年代后期,电子办公设备的应用带来了一系列工作方式和工作程序的剧烈的变化。随着数据处理和电信系统日益成熟,基于文件信息流而产生办公美化布局很快就失去了其基础。在20世纪80年代初,个人电脑的使用预示了无纸化工作和办公室自动化的诞生。办公工作开始变得更加灵活,分散和向知识型的转变。
办公组织方法的变化和个人电脑的使用,使办公室在八十年生了截然不同的改变。距离、固定性和物质化等等的办公概念通通被新科技所改变。信息和文件越来越多地处理和存储在个人电脑里,而不是纸张上。建立在自动化网络系统基础上,工作站的规划布置变得更加自由。办公楼可以设计成任何需要的进深,因为空间进深已不再需要适应员工的变换位置的要求了。(图4)
在此期间,办公室的设计变得更加多样。如“组合式办公室”,办公间再度出现在欧洲大陆和更讲究成本效益的英国和美国的。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美国和20世纪80年代初的欧洲,办公室设计的重点从建筑形式转移到家具。办公家具需要结合新的信息技术系统的应用,并适应多变的组合形式。
四、从20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末
信息技术的变化改变了人们对于办公工作和办公组织的想法。工作通过信息技术组合,从单一性向多任务转移,从常规性向知识型和创造性转变。同时,协同工作越来越多,创造性的知识型工作更加要求高度集中的个人工作和团队工作相结合。新技术,例如结构化布线,便携式电脑和无绳电话等,使办公建筑的设计理念得到创新,出现了如“热桌”(hot-desking)和“到访”(drop-in)等新的办公形式和其相应的办公空间设计,改变了原有办公建筑单一的空间设计模式。
由于办公工作已日益成为知识型以及计算机系统的能力不断提高,知识型工作者渐渐的更为独特和更具价值。为了吸引、留住和激励知识工作者,企业需要解决他们的利益和关切。这是为什么与过去的办公设计相比,越来越多的新办公建筑空间设计更关注办公设施和办公环境的问题。
互联网的普及使许多地方可以变为办公空间,如机场候机厅、火车,车站,咖啡厅等。远程办公是在办公室以外的地方并以电子方式连接到办公室的工作方式,它已呈现出一种持续发展的趋势。办公技术的进步使得办公时间不受限制。配备计算机和其他通讯设备,上班族可随时随地的根据需要得到所需要的信息和服务。
五、知识型经济的到来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知识经济是经济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信息技术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获得信息和沟通交流,并转变着办公场所,使办公地点更不固定,更具移动性以及虚拟性。信息技术消除了办公的界限和时间障碍,工作可以分配到全球范围内,人们可以24小时不间断的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