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对农业发展的认识范例(3篇)

栏目:报告范文

对农业发展的认识范文

1.1农业信息化认识不足

当前一些领导对建立信息化服务体系的了解不够深入,对农业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没有将农业信息化建设纳入到重点工作中。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为农民提供信息,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为农民办实事的重要方法,但因认识不足,认为信息化建设就是利用计算机打字、上网等,对于农业的发展没有发挥实际的效用,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性较差,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不足,资金、技术、设备以及人员配备上都严重不足,不利于农业信息化的顺利建设。

1.2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机制不健全

当前,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的机制建设不全面,农业信息化服务网站建设不完善,农业服务中心的信息化设备不建全,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建设机制等没有成文的规定,农业信息综合协调机构不健全,不利于农业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1.3农业信息化人员素质能力不高

当前,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工作人员大多不是专业出身,有些甚至是兼职,他们只是对农业信息进行简单的采集、整理和,并没有对农业产品的生产、供求等进行综合的预测和分析,利用信息化的方法进行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人才严重不足,而且由于农业信息工作机构不独立,农业信息化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流失比较严重。

1.4农民的信息化意识不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大部分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打工,农村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及儿童,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差,而且由于文化素质不高,对农业信息化认识不足,信息获取及利用的意识和能力不足。

2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对策

2.1提高认识,强化投入力度

为了更好地促进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相关领导应提高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将基层农业信息化建设纳入农村经济的重点工作中,保证基层农业信息化建设领导、责任、资金到位,相关部门应竭力合作,共同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成立农业信息领导小组,制定完善的农业信息化发展计划,促进农业信息化工作的高效顺利开展。相关部门应将农业信息化工作进行细致的划分,加强机构、人员及资金的投入,将农业信息化建设资金纳入到财政资金中,实现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顺利进行。

2.2建立信息化的服务体系机制

在基层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应明确政府在农业信息化中的重要作用,强化政府对基层农业信息化的监督管理,完善农业信息化服务制度建设,实现农业信息化的管理,强化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加强对农业信息化的扶持力度,促进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的监管机制的长效发展,制定完善的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建立激励机制,实现农业信息化服务的结构调整,给予农民一定的经济支持。制定完善的法律政策,规范农业信息化服务管理机制的建立,促进农业信息化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管理,对农业信息资源及技术的运用应统一管理,规范农业信息化服务,强化农业信息的质量监督管理,避免虚假信息的出现,危害农民的利益。

2.3促进信息化人员素质能力的提升

为促进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应加强服务机构的建立,明确管理责任,实现岗位责任制,提高农业信息化服务人员的素质能力,对工作人员进行管理、评价,促进高素质信息化服务队伍的建立。加强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信息化的服务水平,将信息化人才培养作为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对信息化服务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培养,在农业高校内建立农业信息化服务培训基地,对农业信息化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及职业道德教育,解决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人才缺乏的问题。同时,提高工作人员信息技术及计算机应用能力,更好地满足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需求。

2.4提高农民的信息化意识

政府及农业部门应努力解决好农民上网问题,对农业进行信息技术科学知识的教育培训,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教育培训,让农民认识到先进技术设备的便利及高效性。同时,加强对农业信息化重要性的教育宣传。政府应对农村的网络建设给予一定的政策补贴,促进宽带的普及,通过政府的指导及带领,促进农民信息化意识的提升,转变农民的生活、生产及思想认识,实现农业信息化的全面建设。

3小结

对农业发展的认识范文

同志们:

在这新春佳节渐趋临近、全市各项工作非常繁忙之际,今天我和三元、国根、生根、建清、文广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专门就农村公益事业奖补机制构建工作到**来进行专题调研,这是继洛市、袁渡专题调研之后的第三次调研,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的信心与决心。刚才,听了几位同志的发言,都讲得很好,在认识上有高度,对于具体操作提出了不少很好的意见、建议,听了以后很有触动、很有感悟。特别是我们还一起参观了港下村农民捐资修建的通村公路,这种农民自己动员、集体参与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的做法很好,值得总结推广。

下面,在大家发言的基础上,我再谈几点看法。

一、在思想认识上要有高度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意识是行动的指南。确保农村公益事业奖补机制真正见成效、有实效,必须站在战略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从大家的发言尤其是乡镇同志的发言来看,应该说,大家的思想认识有高度,形成了共识,而且对具体操作程序的把握,尤其是对具体原则的把握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与提升。构建农村公益事业奖补新机制,其内涵和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政府拿多少钱来支持农村公益事业发展,也不仅仅在于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的简单退出,更不能简单等同于减轻农民负担,其深远而重大的意义至少体现为四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加速阳光财政公共化进程。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长期以来,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影响,我国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甚至有一段时间还在加剧,差距越拉越大,在某种意义上说确实是“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持续增强,这种状况必将逐步改变,国家必然将拿出更多的财力用于扶持“三农”发展。对此,我们务必要有清醒认识,切实认识到,今后的阳光财政将更多地体现为农民财政,国家财税增量部分理应也必将更多地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对此,我们唯有早认识、早行动,农民才能早受益,农村才能早变化,农业才能早发展。二是有利于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重大课题,而加速农村公益事业是其中的应有之义。我们过去常讲新农村建设不能忽视集镇建设,同样,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也不能丢弃新农村建设,就集镇建设谈集镇建设,二者必须同步推进,才能相得益彰。当前,要在大力加速集镇建设,提升集镇建设规模和水平的同时,重点抓好农村垃圾处理、自来水进村入户等重点工程的推进,真正全面构建起以集镇、城镇为龙头的农村公益事业构架下的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大格局。着眼新年新面貌,各乡镇村组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力量对农村环境卫生进行一次彻底清扫整治,强化群众环境卫生意识。三是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近年来,**经济之所以能够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今年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将历史性的进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之所以能够持续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无不与我们始终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有关,无不得益于我们不失时机地制定出台了农村“三院”建设等系列政策举措,解决了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真正减轻了农民负担,改善了干群关系。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制度,作为农村税费改革的产物,在一定时期对于推动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伴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已基本具备了退出的各项条件。构建农村公益事业奖补新机制,有利于从根本上斩断伸向农民的黑手,彻底取缔向农民搭车收费的载体,对于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四是有利于推动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构建农村公益事业奖补机制是从内在机制入手,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公益事业筹资平均摊派的问题,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带动作用,使群众由原来的“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真正形成群众自愿自觉出资发展公益事业,构建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政府补助、在外成功人士赞助、村民捐助的良性互动机制。它倡导的是一种农村文明新风尚,有利于村风民风的改善,这必将为农村公益事业的持续发展探索一条长期、长效的新路。

同时,着眼提高全市干部群众对构建农村公益事业新机制、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的新认识,要切实强化宣传,形成高度共识,以共识促共为。一是分管领导和具体操作的同志要提高认识。大家要彻底改变构建农村公益事业奖补机制仅是财政奖补农村公益事业的简单、低层次认识,真正彻底从财政“一事一议”奖补制度的认识束缚中解脱出来,这样我们的工作思路才能清晰,工作举措才能更加体现以民为本。二是乡镇的同志尤其是乡镇党委书记要提高认识。乡镇干部直接面对人民群众,是农村公益事业奖补机制的直接操作者、实施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乡镇干部、乡镇书记的认识水平决定着群众的认识水平。为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请建清同志专门组织乡镇负责同志召开一次专门会议,讲

清政策,讲清要求,确保认识到位。三是要提高群众的认识。为了将市委市政府的新政策、新精神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千家万户,请相关部门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发一封告全市农民朋友的信。同时,以“构建农村公益事业新机制,加速农民奔小康”为主题制作一幅新年挂历,免费发送至每家每户,真正让这项工作深入人心。

二、在操作上要把握效度

将共识转化为共为,推进农村公益事业奖补资金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在操作中要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奖补资金广覆盖。随着全市经济实力的持续增强,今后市财政用于农村公益事业奖补资金将逐年增加,去年安排了1000万元,今年将安排2000-3000万元,2011年就可能达到3000-5000万元,按照这样发展,我们用10年左右的时间将彻底实现原来税改前每年向农村农民征收2个亿向奖补2亿元的转变。这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要像农村低保、医保一样,真正让奖补资金覆盖到全市每一个行政村、自然村,让全市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都能够真正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在这里,我们基层的同志就是要跟农民讲清楚,这项工作市委市政府已经启动了,不会停下来,不要担心今后没有,让农民吃个“定心丸”。同时,这里要明确,乡镇集镇建设不在奖补范围之内。至于集镇建设怎么办,至少有两条途径,第一,市委市政府每年将重点扶持若干个集镇建设;第二,市委市政府将搭建一个集镇建设的融资平台。二是涉农资金大整合。当务之急要对全市各自然村近期要做的公益事业和上级各部门每年有哪些专项支农资金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区别轻重缓急,对争取上级相关部门涉农资金和本级涉农资金的分配使用统筹安排,逐步做到涉农项目申报、审批、实施的集中统一。实行“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资金筹集和管理新模式,使各项资金互相匹配、形成合力,使涉农资金项目科学安排、规范使用、高效运行,充分发挥各项涉农资金的最大效益效用。三是社会各界齐参与。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尤其要充分调动本地在外成功人士支持家乡公益事业建设发展的热情,广泛动员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支持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公益事业发展。要引导、鼓励、帮助和支持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提高自我发展和自我建设的能力,搞好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改善自身生活生产条件。

同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切实防止三种倾向:一要防止项目审批繁杂化。在项目审批过程中,要坚持宜简不宜繁、放权也放责的原则,相关部门要从宏观上把握好资金的使用去向,不要搞没有必要的调查研究和现场检查,给予乡镇充分的自。这既是对乡镇的信任,更是对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的支持。二要防止资金支持均等化。虽然我们最终要确保全市农村公益事业奖补广覆盖、全受益,但在操作过程中要避免资金扶持均等化、“撒胡椒面”的现象,要本着“集中财力办大事、集中财力解难题”的原则,最大程度地发挥资金的效用。当前,尤其要将重点放在着力解决边远农村通水泥路和生产生活用水等现实问题上。要根据公益事业的缓急和上级补助资金等具体情况来决定资金的分配,绝不能搞平均分配。三要防止资金来源单一化。在强化财政支持的同时,要切实形成政府补助、部门扶助、社会赞助、村组和农民捐助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不断拓宽农村公益资金来源渠道。

三、在实施上要注重广度

对农业发展的认识范文篇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背景;农业经济;管理措施;管理内涵;现状

中图分类号:F321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51131177

农业是农村得以发展的根本,提高对农业经济的重视程度,有利于农业的合理发展。农业经济既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重视农村经济管理,对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内涵

农业经济管理,就是在贯彻落实国家方针政策的同时,充分利用当地市场经济、劳动力资源等多种条件,对市场资源进行再分配,使农业经济发展逐步步入正轨,积极健康发展的管理活动。农业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相联,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持续性与科学性,农业经济管理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调节手段之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要求农业经济向现代化、信息化与持续化发展。

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

2.1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认识不足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要求农业经济向现代化发展,实现农业经济产业化,将目光放长远,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央政府对此十分重视,为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中央相继出台了多部文件,然而,由于部分农民素质不高,对新农村背景下管理农业经济的意义认识不足,不能很好的响应和配合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很多中央文件得不到很好的贯彻与落实,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素质不高,执行力较差,部分农业经济发展仍处于家庭作坊模式,相互竞争激烈,不懂得合作共赢,无法团结在一起共同发展进步,无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贡献最大的一份力量,一定意义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2.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

当前,我国的农村经济管理尚未形成与我国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管理体制。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不能最大化的发挥农业经济的优势,不能很好地将农业经济管理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不能完全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与发展方向,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新农村的更好建设。为此,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亟待完善与健全。

2.3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执行力较差

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较低,对农业经济管理的意义认识不足,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与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这就必然导致了他们执行力较差。农业经济得不到有效管理,单纯依靠农民自己薄弱的力量难以形成较强的凝聚力,不利于我国农业经济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发展,对建设新农村贡献的力量也是微乎其微。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3.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转变农业经济管理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农业经济也逐渐转型,农业经济管理已经渗入到新农村农业经济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开始注重食品生产是否安全、是否健康。对此,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是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农业经济的发展更是商家良心的体现。转变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基本要求。

3.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

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信息的现代化也应用到农业经济管理之中。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即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农业经济实行科学管理,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农业经济的生产与管理中运用现代化技术,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现代化、产业化与可持续性发展。

3.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提高农民农业经济管理素质

农民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体,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科学性。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农业经济也已不是闭门造车,需要与时代同步,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可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基本问题,减少走弯路,减少资源的浪费,有利于新农村建设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4总结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利用现代化科技水平,都有利于弥补与完善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中的缺陷。

参考文献

[1]冀海燕.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J].商场现代化.2013(15).

  • 上一篇:对农学专业的体会范例(3篇)
  • 下一篇:电工电子安全知识范例(1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