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园林景观;低碳理念;应用
1.园林景观低碳化存在的问题
1.1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对低碳园林进行设计时应尽量考虑在设计中引入低碳设计理念,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费。但是一些园林设计工程师往往迫于利益的需要,以及对于现状分析不当,导致在设计时考虑不足,使园林景观在建设时产生了过多的材料浪费,增加了碳的排放量,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破坏。
1.2材料选择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材料的选择是对园林低碳理念最直观的体现,所以选用含碳量高的建材不仅导致了园林的碳排放量超标,也不利于低碳园林景观理念的体现。
1.3景观后期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工程设计、施工和后期维护往往是相分离的,设计师在进行相关设计时一般只是考虑工程建设的要求和所要达到的标准,而忽视了工程后期运作对自然环境等问题产生的危害。
1.4高污染能源过多
许多建筑企业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并不考虑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损害,所以对能源的利用也特别随意,例如石油、煤炭等能源燃烧后会产生硫氧化物、二氧化碳等多种污染成分,这些污染成分会对大气层造成损害,形成酸雨、雾霾等现象,间接对生态环境形成破坏,而且对人体健康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2.解决对策
2.1设计实现精细化
设计师在进行设计前应全面考虑各方面的问题,并对现场进行实地勘探,掌握各种有效数据,并对现状进行科学分析,拿出针对本项目切实可行的方案。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根据现状尽量做到土方平衡,降低土方倒运过程中碳的排放量。在景观设置方面,结合地形高处堆山,低处凿湖,湖的位置尽量选择在入水、排水方便的位置,减少管材的过度浪费。从建设源头即方案的设计阶段考虑节能低碳的方案是建设低碳园林的首要条件。
2.2低排碳量建材的使用
低碳材料是指使用周期长,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低、污染小、温室气体排放量小,可以循环使用并且可以回收再生产的新型材料。低碳的建材是园林低碳理念最显著的体现,所以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应尽量采用低碳材料,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减低耗能,而且也可降低对周遭生态环境的污染度,在延长运行周期的同时,也避免了材料的浪费,有效节约了工程成本。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选择低碳材料,是降低整体碳排放量的有效手段。
2.3加强生物循环系统的修复与建设
生物循环系统的成功搭建可以有效节约后期养护成本,有效修复生态环境。
2.3.1陆地生物链的恢复。科学化的植物搭配形成物质小循环。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物种越丰富,则系统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其抗干扰能力越强;反之,其结构简单、种类单调,则系统的稳定性差,抗干扰能力相对较弱。植物是改善环境最主要的绿化因素,在进行设计时对于植物的搭配也要更加重视。要注重植物的多元化,实现下层、中层、高层植物紧密结合,使植物最大限度发挥其自身的功能。根据各项研究的结果来看,供氧固碳机能排在第一的是常绿灌木,第二是落叶乔木,第三是常绿乔木,第四是落叶灌木。所以,通过加强乔、灌、草的有机搭配种植,可以有效提升植被的供氧固碳机能。
2.3.2水体是园林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水体生态系统的恢复可以有效减少清淤次数和注水次数。有效降低水体景观的污染和成本节约。合理配置水体景观的水生植物是恢复水体生态系统的前提。水体生物链的恢复要从调整水质和土壤酸碱度人手,再依次植入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浮游生物的产生是水生动物食物链形成的基础,逐层逐步地进行生物链的恢复。
2.3.3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可再生能源是指具有自我恢复原有特性,并可持续利用的一次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氢能、风能、波浪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在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中,可再生能源的广泛推广与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量,是最能体现低碳理念的选择。当前,太阳能光伏发电路灯已经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广泛应用,这也代表着可再生能源已经进入了园林景观领域。
1研究方法概述
低碳旅游发展的途径共包括五个步骤.首先,对旅游要素的能源消耗与碳排现状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估;第二步,通过具体方法促进旅游经济活动的低碳化发展;第三步,通过碳汇机制的应用与推广,分析低碳旅游的碳汇影响力;第四步,开展低碳旅游意识的调研,分析促使低碳旅游发展的潜在需求和内在驱动力;第五步,提出针对性的低碳旅游发展保障策略,促使低碳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桂林市低碳旅游现状调研
桂林旅游业低碳现状调研从旅游场所与环境入手,通过调查、访谈、资料分析等方式,抽样调查桂林的酒店和景区,探知桂林低碳旅游的发展基础,了解统计桂林市酒店与景区的节能减排举措,定性分析桂林市低碳旅游的现状,以便为桂林低碳旅游的发展提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路径与方法.
2.1旅游酒店现状调研
旅游酒店低碳现状调研主要通过调研与资料收集,定性分析酒店与景区的能耗与碳排现状,及现有节能减排举措等内容.针对酒店的调研主要从总能耗、电耗及节电举措、水耗及节水举措、客房及餐饮管理、管理规范及其他管理措施等6部分着手.根据调研可知,桂林市的星级酒店能耗成本大约占到总经营成本的10%-20%,其中电和天然气是主要的能耗来源.电能消耗每天约为2.4万度,年消耗量约为876万度;水能消耗每天约为450吨,年消耗量约为16.43万吨;天然气的年消耗能约为35万立方米.在用电方面,酒店的空调与照明是主要的电耗.其中,空调用电占到总电能消耗的75%,照明用电占15%.国家对空调的温控范围有明确的规定,但是酒店为了营造更舒适的环境,空调温度夏季控制在20-22°、冬季23-25°之间[2].酒店对空调的节能十分重视,空调主机大多选用变频,每月清理一次滤网;在外界温度适中时,利用新风保持自然状态.在照明用电方面,桂林市酒店的节能灯使用率在70%-80%之间,根据旅客流量科学调光.在用水方面,桂林市酒店的水能消耗量较大,目前无中水回收系统,主要的节水措施为开关控制、马桶水量缩减、宣传等形式.其中,桂林市香格里拉酒店的游泳池采用上循环系统,在达到清洁的同时,节约了用水量.在调研时,还获知酒店洗衣房是重要的能耗与水耗场所.各酒店尽量选择能耗低谷时段运作洗衣机器,并选择科学的操作规范精简程序节水节电.在客房与餐饮管理方面,酒店的客房仍供应一次性洗漱用品,但有相应的回收方法;开始注重客房的绿色环保,引导顾客自主选择床单的更换时间等,马桶由9升更换为6升或5升,采用取电卡控制客房电耗.部分酒店的厨房油烟处理采用水循环或者紫外线照射的方式降低污染.在清洁能源方面,桂林市酒店目前尚未开始使用清洁能源.桂林市各个酒店领导层都十分重视节能减排,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可以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酒店的工程部定期汇报酒店的能耗与水耗,积极发现并解决问题.在对员工的教育方面,酒店采用新员工入职教育和员工培训等形式.其中,桂林喜来登酒店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SIXSIGMA),不仅能节约经营成本,而且能增加顾客价值.总体而言,通过酒店的节能减排现状调研发现,桂林酒店的能耗主要包括电、天然气和水,其中电能耗是重点.酒店为了节约成本,从技术规范、保养维护、宣传教育等方面体现对节水、节电的重视,但是在使用清洁能源方面仍十分欠缺.究其原因,主要因为酒店采用清洁能源的前期投入太大,投资回报期太长.
2.2旅游景区现状调研
桂林市景区主要保护山水观光类、历史遗迹类、水上活动类和其他类型.针对景区的调研主要从资源保护、能源管理、旅游产品与活动、管理措施和其他内容等5个方面开展.由于桂林的景区类型多样,在调研时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本文希望通过典型景区反映出桂林市景区的节能减排总体现状.山水观光类的景区在资源保护方面,大多无明确游客接待量控制,在节假日等高峰期会适当通过门票价格来调节.此类型的景区内部交通方法均为电瓶车、自行车等清洁交通方式,照明使用节能灯,但是尚未使用清洁能源;通过采用节水开关与节水马桶节约水资源,并提示游客注重节约用水.景区的领导层面开始重视节能减排,提倡员工注重节能减排,但是尚未有明确的行为规范.桂林历史遗迹类的景区以靖江王府景区为主.在资源保护方面相当重视,景区控制每批入园游客量,景观照明采用节能灯和节能开关.景区内全程禁烟,每个月都会对景区内的遗迹进行维护与保养.水上活动类的景区主要包括两江四湖和漓江等景区.两江四湖景区从规划开发时期,就十分重视节能减排和水资源保护,如垂直升船机、湿运、单级双线船闸等.景区运营方面,船只采用环保船,垃圾储备后统一处理;游船每趟间隔十分钟,以保护资源.在景区管理方法,员工之间有节约评比,提倡无纸化办公.
2.3定性分析小结
桂林旅游业节能减排现状分析主要从酒店和景区两个方面调研.概括而言,二者都因为成本投入大而未使用清洁能源,酒店有一定的节能减排技术规范贯彻施行,但景区则根据经验实施;在管理方面,二者都十分重视员工教育、宣传引导等内容.总体而言,桂林市低碳旅游发展现状目前处于探索阶段,节能减排的意识已经得到认可,企业领导重视以及政策环境有利于低碳旅游的全面推广和发展;但是,仍缺乏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指导与规范,尤其是酒店方面,节能减排现状参差不齐,酒店之间可互相学习,推广成功经验,提高桂林市酒店的整体水平.而景区方面,由于类型多样,因而造成景区的低碳旅游意识的贯彻执行难度大,需要针对各景区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节能减排工作.
3桂林低碳旅游要素定量测算
3.1旅游交通
旅游交通的能耗与碳排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游客依靠交通方式发生位移的距离;二是每种交通方式每千米能耗强度与碳排量.发展中国家的交通运输中10%是与旅游活动有关.[4]但由于桂林是旅游城市,交通运输中与旅游活动相关的比值高于平均水平,参考国内其他旅游城市的交通比值,本文取20%;在航空运输中,46%的旅客是出于旅游目的.且每种交通方式的单位能耗与碳排放量各不相同.在单位行驶距离下,飞机的能耗与碳排是最高的,汽车次之,火车相对最低,分别为396、132、66gCO2/每人每千米[3].桂林作为国际性的旅游城市,旅游交通包含汽车、飞机、火车等方式,根据各方式的运输量,计算出旅游交通的能耗值和碳排放量.其中,自驾车的出游方式难于统计,本文暂予忽略.根据统计出的桂林市旅游交通的旅客周转量,结合能耗与碳排系数,得出表1桂林旅游交通的能耗与碳排放量统计表.可见,2008年桂林市旅游交通的能耗为28.95PJ,碳排放量为255.42千t;2009年桂林市旅游交通能耗为35.23PJ,碳排放量为313.23千t.
3.2旅游酒店
根据我国旅游业现状,旅游住宿业态主要包括星级酒店、无星级旅馆、家庭旅馆和度假村等.旅游酒店的能源消耗主要来自于水、电、气的消耗,通过将酒店年消耗的水电气按一定的系数转换,可得出酒店的能耗量.其中,星级酒店155MJ、无星级酒店130MJ、家庭旅馆120MJ、度假村单位能耗90MJ.总体而言,目前我国的酒店业绿色意识不强,加之酒店的运营寿命较长,导致能源消耗量高于国际平均水平(130MJ/每床每晚),为155MJ/每床每晚;其他类型的酒店其单位能耗取值113MJ/每床每晚[4].依据旅游酒店的接待人数,即可定量测算出酒店的能耗值.酒店每床每晚的碳排放量数据取43.2gCO2/MJ,根据桂林酒店业年接待人数数据,即可计算出桂林旅游酒店的碳排放量.根据表2可知,2008年桂林市旅游酒店的总能耗为12.27PJ,碳排放量为0.4千t;2009年桂林市旅游酒店的总能耗为15.41PJ,碳排放量为51.58千t.
3.3旅游活动
随着大众化旅游时代来临,旅游活动方式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由于旅游活动能耗的区域差异和个体差异明显,因此,旅游活动的能源消耗难于准确估算.根据国际上的旅游活动能耗与碳排系数,水上活动的能耗与碳排值最高为236.8MJ/人和15300g/人,探险其次为8.5MJ/人和417g/人,能耗与碳排最低的是历史遗迹参观为3.5MJ/人和172g/人[5].旅游活动要素的能耗与碳排量统计工作难度较大.本文试图通过旅游目的地的景区类型来解决.桂林市的旅游活动类型主要有:以象鼻山、芦笛岩等景区公园为主的山水观光,以漓江和两江四湖为主的水上游览,以靖江王府为主的历史遗迹参观.因为桂林市的旅游活动仍以山水观光为主,所以桂林市全年接待人数中剩余的人数划归于山水观光类型.根据相对应景区的游客接待量,可计算出旅游活动的能源消耗.由于一个景区不仅存在一种旅游活动类型,这样统计结果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主观性.为了便于统计,仅筛选其中最主要的旅游活动类型进行统计.根据表3可知,2008年,桂林市旅游活动的总能耗为6.3PJ,旅游活动的碳排放量为38.95千t;2009年,桂林市旅游活动的总能耗为7.71PJ,碳排放量为47.81千t.
3.4定量分析小结
横向对比:桂林市的旅游业能耗与碳排都是主要来自于旅游交通,其次是旅游酒店,旅游活动的能耗与碳排占比最低.桂林旅游主要依靠自然山水资源,以观光类型为主,所以旅游活动的能耗与碳排的占比相对最低;而旅游交通方面则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能耗与碳排.因此,要充分考虑低碳节能的交通方式,如大力发展旅游公共交通系统和自行车旅游系统,以降低桂林旅游的能耗与碳排,同时也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旅游者与居民的幸福感.纵向对比:桂林旅游的能耗有所增长,涨幅为18.56%,碳排的涨幅为18.78%.桂林旅游的能耗与碳排的增长是与桂林市旅游业接待量相关联的,加之2009年才提出低碳旅游概念,节能减排的意识还未能得到很好贯彻与实施,由此涨幅属于正常情况.
4桂林低碳旅游的发展模式
4.1在政府主导下构建低碳旅游城市
在自身发展方面,桂林目前正在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迫切需要前瞻性、试验性、引导性的改革举措.桂林市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清洁能源、循环经济方面的发展.鼓励清洁能源的产业化发展,积极推广循环经济的应用,积极引入国际上先进的清洁技术与方法,才能促使桂林抓住旅游综合改革的重大机遇,完成桂林旅游产业的升级转型.同时,在发展低碳旅游城市中,要倍加关注城市生产与生活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效益.在区域联动方面,桂林市要充分发挥与区内南宁、柳州,与区外广东省的区域协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南宁作为广西首府,又是东盟博览会的会址.桂林在建设低碳旅游城市时,要借组南宁的区域优势,吸引东盟甚至东南亚地区的优秀资源.同时应加强与广东省的交通衔接,多关注广东省等发达省份的旅游业发展态势,积极引入低碳化的旅游活动,更新旅游产品与环境.
4.2在高铁背景下打造城市节能交通网络
通过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使用清洁能源等方法来实现能耗降低.推广能源效率高的混合动力车,采用先进燃油技术,减少尾气排放.大力发展桂林城际高铁交通,为旅游业提供便捷、高效、低碳的交通服务.全面发展旅游交通租赁服务业.旅游城市需要大力发展快速的旅游公交系统,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鼓励游客选择汽车租赁服务,大力推进自行车租赁、私家车租赁和合租等项目.优化游船、航空等交通条件,通过技术手段和能源原料变更等实现节能减排.
4.3在生态保护前提下实现景区低碳旅游产品开发
桂林市景区需要从资源保护、旅游活动节能、环境保护、能源管理和经营管理等路径着手,争取改善景区的经营与管理现状,实现旅游业的节能减排.在景区规划与开发期间,应遵循减量化原则,进行保护性开发并注重节能减排计划.采用梯度式开发,强化资源的循环利用.在景观运营期间,应科学控制游客容量,注意环境的承载力,以减少游客活动对旅游资源的影响.旅游活动的节能减排可以通过开发低碳旅游产品、绿色服务与消费等方式实现.提高低碳旅游产品的使用频率和利用效率,提倡主动计算碳足迹,并通过绿色旅游活动抵消碳排放量,增强公众的低碳旅游意识.景区游览方式应采用清洁能源车,游步道设计要考虑便捷性与景观效果.景观能耗是景区中最重要的部分,节能减排的工作任务最重.景观灯光效果采用太阳能灯光,路灯采用光控设施.循环利用水资源,卫生间采用低水量、强引力等设施.尽量利用自然水流制造水景,以减少喷泉、人造瀑布等水景的能耗,可以采用智能化的管理方式,建设数字化、自动化的景区管理系统,实现景区的数字化管理.
【关键词】低碳化;城市景观;审美文化
到2030年,中国将有10亿人口住进城市,城市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可以说中国的未来就在于城市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城市的形态将决定这个国家的发展程度,不论是能源模式的选择,还是用水和农业经营方式都直接受到所选择的城市形态的推动,而城市的形态的确定直接受制于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设计。
一、城市景观设计和城市建设所面临的困境
西方现代建筑运动对中国城市建设的影响是巨大的,现代主义建筑作为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的西方建筑文化的最新代表,改变了中国许多城市的面貌,它促使城市形态走向简化。现代建筑的时尚性以及因朴素简洁的外观形象而带来的造价经济实惠的优越性得到普遍的接受,特别是建筑的商品化使得业主及建筑师对这一新式风格倍加青睐,建筑师已接受了“功能主义”、“理性主义”的城市景观设计观念,充分体现了现代主义机器美学的审美观念,但在现代主义设计思想指导下的我国很多城市存在刻板的功能分区和非人性的大尺度的设计缺陷,特别是在城市交通的布局和交通方式的选择方面已经显现出城市形态特征的弱化、宜人尺度的丧失、人类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等城市景观现实性问题,一方面,随着城市人口不断集中,工商业日益发达,交通更加拥挤,交通事故更加频繁,建筑更加稠密,缺乏空地、阳光、绿地、新鲜空气的现象也更加严重,城市居住环境恶劣、周边支撑系统破坏使城市变成了传染病的发源地,城市医疗、卫生、电力、通讯、供水、排水等许多公共服务设施不能满足市民要求。问题还不仅如此,缺水和水污染正进一步威胁着城市的用水安全。目前在全国600多座设市城市中,有近400座城市缺水,其中缺水严重的城市达130多个,全国城市每年缺水60亿立方米,日缺水量己超过1600万立方米。缺水城市中,城市的河湖水体已经是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局面。另一方面,城市垃圾、工业和城市建筑工程排出的废渣和污水处理的污泥不断堆积,不仅占用了城市的大量土地,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而且还又造成大气、水和土壤的循环污染。城市人口集中、工业集中,在创造更多财富和繁荣的同时,也加剧了城市环境甚至是周边环境的污染,造成城市环境恶化的累加循环。离开了适宜的生存环境,人们的健康难以保证,创造多少财富都没有意义。因此,使人们开始怀疑繁荣昌盛目标是否真的可以实现,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可能失去正确的发展方向。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强调人文主义的回归和对人性空间的重视的“低碳化”的城市景观设计观在城市的扩张和其环境更新整治中越来越扮演着主导的角色。
二、城市景观设计的低碳化是绿色城市建设的引擎
低碳城市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发展低碳经济,实施绿色交通和建筑,转变居民消费观点,创新低碳技术,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城市。低碳城市景观设计是从不同城市形态、城市建筑材料、不同建筑群体构成出发,以低碳城市为发展目标,合理布局城市景观用地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景观工程建设。就目前来看,城市景观设计的低碳化主要是将低碳理念融入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的专题编制体系之中。实际上,只有建立低碳城市景观独立的、完整的规划与设计理论体系和方法,才能更好的引导“低碳城市”发展,并以此来化解由于工业革命以来200年的“高碳”城市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灾难风险。
低碳城市景观设计侧重于研究一个城市整体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它是在低碳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上,融入低碳经济学、循环经济理论、区域经济学、城市生态规划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等多学科的思想,通过区域分析法、多方案比较法、问题导向目标定位法等,对城市形态和景观进行现状分析、专题研究、规划编制,并建立一系列低碳城市景观建设的综合评价指标,从而前瞻性地制订出城市景观建设方向整体框架,它强调城市景观建设远近结合,是实现城市资源永续利用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相继提出建设低碳城市,顺应了城市发展的未来方向。对于低碳城市景观设计,同济大学的潘海啸等提出了低碳城市空间规划策略,提出以区域公共交通导向的走廊式发展模式,在总体规划层面提倡绿色交通支撑的空间结构,实现短路径的土地混合使用,适合人与自行车的地块尺度,以公共交通可达性确定开发强度,在详细规划层面主要以居住区规划为例,建议限定居住小区规模,避免大街区空间,来促进步行和自行车的使用。目前国内对低碳城市景观设计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且以战略层面为主。深圳的光明新区结合“绿色新城”建设,在《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之新城规划》中提出“低碳”城市建设理念,通过着力培育低碳城市机能、加快推进经济的低碳转型、建立公交主导的交通系统和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等措施,2008年3月,光明新区被建设部列为首个“绿色建筑示范区”,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低碳城市建设实践探索。《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提出了促进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措施。《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布局的理念主要是公共交通走廊引导居住用地开发,交通枢纽引导城市服务业发展。由于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形成广泛共识的城市景观建设的低碳化评价标准,因此尚无得到公认的低碳城市景观建设模式。
低碳城市理念之所以能够迅速得到广泛认可,是由当今时代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增大的新变化决定的。随着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既定的科学事实,世界各国对于城市景观建设低碳化的共识不断得到加强,发展的理念也随之更新,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说,低碳城市就是“使城市景观低碳化建设”,它既是一种发展理念,更是建设的一种模式。低碳城市发展速度的快慢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建筑、交通和生产三大领域内的低碳发展模式如何选取,工业、交通、燃气等模式与传统模式的冲突以及人们观念上的转变。低碳城市不仅包含低碳能源、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和低碳技术,还包含绿色建筑、城市景观设计等。
三、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如何体现低碳化
(一)按照低碳化理念搞好低碳城市景观建设专题规划设计。规划和设计是一个城市景观建设的龙头。建设低碳城市,必须在低碳城市景观建设专题规划的指导下有序进行。低碳城市理论在低碳城市景观建设专题规划层面上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如何安排低碳城市空间布局、如何引导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低碳化、如何合理安排景观布局、如何建设低碳绿地系统规划四个方面。
(二)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城市生态功能的核心。作为保护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绿地系统,其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我国传统的绿地系统规划缺乏从区域与城市生态的角度构筑城市绿地总体结构与布局,未能从整体上考虑城市形象塑造,加上各地区资源禀赋各异,往往只能“见缝插绿”,许多城市都未形成“绿廊”、“绿带”、“绿色网络”。因此,低碳城市景观布局应采用合适的尺度,保持一个良好的视野。视觉是人类对外界最重要的感觉方式,通过视觉获得外界信息。一般认为,对于正常人大约75%-87%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同时90%的行为是由视觉引起的。外部空间往往通过形状、色彩、光影来反映空间形态,最终表达空间的比例尺度、阴影轮廓、差异对比、协调统一、韵律结构、意蕴美感等,这完全是视觉意义上的空间概念。建筑环境同样属于视觉上的空间,城市景观的空间形象,道路的组成,绿地的处理,小品等会带来某种心理感受。
(三)交通运输是一个城市的命脉,人们的任何日常生活和工作活动都与之息息相关,通过优化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可以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实现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规划是重中之重。目前没有一个城市的交通让人满意。解决的思路有赖于巧妙的设计。其中最重要的是完善一流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快速公交系统、步行和骑自行车。比如快速公交系统这种先进的工程设计,它具备地铁的速度和载客量,但成本只有地铁的5%到10%。这可具有重要意义:同样的载重,成本却低90%,这是一个可以改变城市面貌的重大变化。当然公共交通系统很了不起,但并非适合所有出行或所有人。另外两种解决方案是骑自行车和步行。这些手段非常平凡,而且廉价、健康、安静,没有碳排放,可达性高,也让社区变得更加宜居。这些都是极大的优点。这三项策略――一流的公共交通系统、骑自行车和步行――都是汽车的高质量替代方案。至少可以带来三大好处:第一,城市变得更加宜居,街区富于活力,拥堵缓解,并拥有更好的交通替代方案。第二,交通能耗下降,最多达三分之二,相应的空气污染也会有所减轻。第三,通过限制扩张,中国城市将减少对水的消费和对耕地的占用。
参考文献:
[1]李国亮,任镇英,龚葳.低碳城市规划理论研究[J].山西建筑,2010.12:32-34
[2]张泉,叶兴平,陈国伟.低碳城市规划――一个新的视野[J].城市规划,2012.2:13-20
[3]潘海啸,汤,吴锦瑜,等.中国“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J].城市规划学刊,2008(6):57-64
[4]侯亘,李小伟.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绿色城市交通规划的思考[J].中国水运,2010.6:71-74
[5]崔晶泉.低碳城市理论下的城市规划[J].安徽科技,2011.8:31-33
关键词:低碳生态技术;园林景观
1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原则
1.1量化原则
所谓量化原则,就是将低碳理念用数据量化,利用数据帮助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达到低碳目的。在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中,要按照低碳排放的要求,在充分考虑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之上,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数量,控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数量,提高能源利用率,进而保证园林的规划设计能对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生活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
1.2持久化原则
在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过程中,规划单位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科学合理的勘察现场,合理利用资源,建设适宜城市发展的园林景观。在园林景观的建设、养护等环节方面降低能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延长景观的使用周期。
1.3材料选择低碳化原则
在园林景观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选择低碳型园林材料是降低碳排放量的直接方法。低碳化材料的实质就是减少碳成本,即在园林建设的各个环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各环节的能源消耗和废物量。
1.4施工与维护的低碳化原则
低碳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动态循环过程,在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之初,设计单位要依据地形进行规划设计,坚持不大量挖掘土方的原则,减少机械使用,减少能耗。
2低碳生态技术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
2.1利用雨水,节约能源
结合地形设计雨水收集管道系统来收集雨水,经过一定的设施和药剂处理后,得到符合某种水质指标的水再利用的过程。降落于地表的雨滴本身带有空气中的一些尘埃及大气污染物,再加上一般地区集流面没有适当的卫生防护设施,使得汇集于蓄水设施中的雨水水质较差。利用绿地增加雨水蓄渗措施,如下凹式绿地的形状、下凹深度等和不同材质、不同汇水面和不同的降雨期和降雨量引起的雨水污染状况进行了处理,进入清水贮蓄池贮蓄,将收集的雨水用于水体造景区域或园林绿地浇灌。
2.2屋顶花园
采用绿化覆盖建筑屋顶,可以大大增加建筑的保温性能,是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态手段。由于建筑屋顶上的风力和荷载,种植大型乔木技术上有一定的难度。植物根系很发达,会穿越钢筋混凝土的屋面,破坏防水层,补救和修复工程浩大费时费钱等原因,设计师在设计绿色屋面时必须对各种因素全面考虑。
2.2.1屋面风力减弱策略
建筑设计高出屋面120cm的女儿墙,阻挡部分风力。靠近两侧女儿墙设计中层小乔木和灌木篱,以形成绝佳的围合感,大乔木尽可能种植在中间区域。大风季节,树枝的剧烈摇晃造成根系松动而使大树成片死去。因此需要在混凝土板上增加隐形支架固定大乔木。
2.2.2屋面减重设计策略
屋面覆土不能太厚,所以种植设计主要以中层小乔木为主,局部点缀大乔木。而普通绿色屋顶大多种植草坪和景天科植物,只需满足20cm左右覆土。如需种植大乔木至少满足120cm左右的覆土需求,结合本项目中屋面阶梯状特点,并在建筑设计的扩初阶段参与进来,同建筑、结构工程师沟通,将大乔木和小乔木的种植位置在景观设计前期就确定下来,创造出最经济节约的空中花园。屋面种植设计引入禾本科植物,其特点为有较高的观赏性,低维护,减少除草剂、农药等的使用,可水生可旱生的浅根系植物。轻质土壤与轻质填充物混合使用,轻质土壤配比:腐植土50%~70%,蛭石10%~40%,砂土10%~20%。
2.2.3排水层
排水层的主要作用是能够在降雨和浇灌时让土壤多余的水分流走,即使在每小时降雨量为100mm时,也不会产生屋面积水。此外,如果是开放式而有人进出的话,还要考虑人的载重,必须要保证排水层不丧失排水功能的强度。有的排水层材料具有保水功能,对薄层土壤的绿化有更好的效果。
2.2.4保护层
保护层的主要作用是抑制水分蒸发和抑制杂草发芽。如果选用的种植土比较轻,保护层的材料还要有在刮风时防止土壤飞溅,不易燃烧的特性。考虑到景观效果,保护层的外观在质感和色彩上要符合景观要求。
2.2.5屋顶雨水收集
屋顶雨水收集需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节水指标,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景观用水不宜采用市政供水和自备地下水井供水,宜利用非传统水源,达到标准一般项时,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10%,达到优选项时,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30%。可收集的雨水可分为3类:道路雨水、草地雨水、屋面雨水。3种水源中,最节约成本和利用率最高的是屋面雨水。屋面雨水的收集水量是根据收集后的用途(用量)以及径流系数来决定的。
2.3选择低碳园林材料
低碳材料是指使用周期长,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低、污染小、温室气体排放量小,可以循环使用并且可以回收再生产的新型材料。选择低碳园林材料、循环利用低碳材料和研发与生产新型低碳材料是构建园林景观建筑、铺筑园林道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直接方法。比如在园林景观建设时使用木结构材料代替钢筋混凝土结构,就能大大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使用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更好地发展低碳经济。
2.4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
所谓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能够再生并且能不断得到有效补充或可以重复利用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和沼气等。在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中,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最能体现低碳理念。当前,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路灯就是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2.5低碳理念在园林施工与养护环节中的应用
好的园林景观作品,工程质量不但要好,景观效果也要保持长久。要减少施工过程中机械的使用,这样就能减少能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同时还不至于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良好的养护管理是长期保持景观效果的最好保证,在园林景观的后期养护过程中,要注重生态变化的原理,使园林景观中植物的灌溉、修剪和施肥等与生态环境的变化相适应。比如通过增加乔木植物的数量与种类以增加植物的多样性等。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低碳园林是低碳经济时代出现的一个新理念,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园林模式。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发展低碳技术、建设低碳园林已日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为此,我们应该将更多低碳技术应用到城市园林景观工程中,营造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园林。
参考文献:
[1]杨彪.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J].大江周刊,2011(8).
关键词:低碳旅游;内涵;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被称为“朝阳产业”,以利用地理资源和人文资源为基础,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和休闲消费需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旅游业市场的繁荣,旅游业一度进入了辉煌时期,然而,伴随着产业繁荣的是旅游资源的滥用和破坏,目前,有些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已经进入瓶颈,呈现出各种服务问题和旅游资源问题。旅游业的发展以环境的利用为基础,为了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环保为行业经营的第一理念,因此,低碳旅游成为了目前我国旅游业经营的主要方向。
一、低碳旅游的内涵
(一)低碳旅游的概念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出现的新兴旅游发展方式,它是旅游业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响应。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低碳旅游”的概念,随即得到各国响应。几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低碳旅游的概念进行了多种解读,但其核心思想基本上是统一的:所谓低碳旅游,是指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舆论宣传等多种手段影响旅游宏观主体行为和旅游微观主体行为,不断减少旅游活动各个环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实现对旅游资源环境永续利用的新型旅游发展方式。它包括政府的低碳决策行为、旅游企业的低碳生产行为和旅游者的低碳消费行为。
(二)低碳旅游的主要特征
低碳旅游以旅游行为中的节能和环保活动为主要发展方向,因此,低碳旅游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旅游行为的一些特征。首先,从旅游价值上来看,传统的旅游以享受自然山水为主题,人们认为“花钱”的目的是为了“购买旅游资源”,而在低碳旅游模式下,旅游本身也成为一种促进环保的公益行为;其次,从旅游的契约履行方面来看,传统的旅游业是单纯的买卖行为,游客和旅游企业之间的利益分割非常明显,而在低碳旅游模式下,无论是游客还是旅游企业,都以环保节能为主要行为目标,二者在利益分配上的方向更加一致;第三,低碳旅游并非对旅游业应用自然或人文环境的产业发展行为进行禁锢,而是要求旅游业对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如此一来,旅游业在产业发展上的投资方面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寻求资源应用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比占有旅游资源更加重要。
(三)低碳旅游发展需要的资源和技术
低碳旅游以节能和环保为基础,这意味着旅游业需要更符合这样的行业发展目标的资源和技术,这其中不仅包括了旅游行业内部对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高效的利用,白包括政府和游客对节能环保型的旅游发展的支持。例如,国家政府和当地旅游部门以推动低碳旅游为目的进行的旅游管理法律法规的建设、相关的技术研究以及水利、电力设施的建设等。可以说,低碳旅游的发展实际上是以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和旅游意识进步作为先决条件的,在低碳旅游时代,任何一个公民和相关组织,都有责任、有义务对环保型的旅游发展提供资源和技术。
二、我国低碳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低碳旅游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
低碳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然而,低碳旅游作为一种产业模式,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相关旅游资源的提供和旅游设施的建立。从小处讲,景区载客车辆的尾气排放量降低是低碳旅游的一种行为;从大处讲,将旅游资源进行立体化开发利用,使一个景区能够满足游客的多项旅游需要,也是低碳旅游的一种发展方式。然而,无论是景区服务还是旅游资源供给方面,都存在着不能满足游客需要的现象,每到节假日,我国著名风景区和名胜古迹与古城,都遍布游人,游客似去看人而并不是看景;名山大川日产垃圾量超过一座小城市,代表着旅游区并没有提供给游客进行“低碳旅游”的充足条件。
(二)游客对低碳旅游的主动程度不强
低碳旅游以旅游行业提供的具有低碳特征的旅游资源为基础,而实际上践行低碳旅游的是游客。但是,我国国民环保意识普遍较低,国民素质决定了游客对低碳旅游的主动程度不强。许多游客出行喜欢选择自驾的方式,认为方便,这就给景区停车场造成压力,还直接污染景区环境,与低碳旅游的目标背道而驰;还有些游客将旅游与物质消费直接联系到一起,虽然这种行为能够刺激景区消费,给旅游产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游客在消费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这也是与低碳旅游不相符合的。
(三)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与低碳目标之间的冲突
低碳旅游的发展与旅游资源的高效应用直接相关,这就意味着旅游区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旅游技术和旅游管理发展方面,而这方面的投资对旅游业带来的价值在短时间内并不能显示出来,甚至还使旅游企业担负了资金周转不灵的风险。而旅游业作为盈利性产业,以利润的获得为经营的首要目标,在长期的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目标和短期经济价值之间,很多旅游产业选择了后者,减少了对低碳旅游的投资,这使得我国旅游业整体还在粗放发展的轨道上。解决旅游业经济效益实现与低碳目标之间的冲突,称为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对旅游资源进行创新式应用
要使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拥有雄厚的基础和发展动力,旅游业就有必要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价值,使游客能够体会到低碳旅游的乐趣,因此,对旅游资源进行创新式应用是十分必要的。旅游区可以针对“低碳”这个话题对景区资源创新,即将景区旅游活动设置为一场低碳环保活动,例如,将景区餐饮业进行营业形式创新,改为“厨艺比拼擂台”,请游客作为厨师展示厨艺,这样即节约了餐饮供应的资源,又能够使游客之间的交流更丰富,而游客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乐趣,直接提高休闲类景区的服务水平;又如,在清明小长假、端午小长假期间,举办主题型的旅游活动,由景区提供花草和树苗,以为亲人植绿植、命名树木等方式,寄托人们的思亲之情;也可以将观赏性的赛龙舟和祭祀活动,设计成为游客参与型的活动。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减少景区的废物产生量,也能够节约大量的旅游资源。
(二)鼓励游客积极践行低碳旅游
游客的旅游行为是低碳旅游实现的最基本方式,他们在旅行的过程中尽量少的使用含碳产品、选择低碳旅行路线和低碳的旅行消费方式、积极参与到低碳旅行的活动当中实际上就是低碳旅游实现的标志。除了旅游区提供给游客的与低碳相关的旅游活动之外,游客也应该积极践行低碳旅游行为。能够鼓励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提升环保意识,选择低碳旅游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景区和旅行社联系,在满足游客自助游的基础上,提供环保型交通工具,并提高私人停车的费用,刺激游客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第二,设置低碳旅游勋章,如果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能够践行低碳环保的行为如使用步行的方式在景区游览、自备生活必需品和餐具、主动将饮食产生的垃圾清理到制定位置等,一旦达到某个标准,就颁发低碳旅游勋章并赠予旅游景区代金券或给予免单优惠等;第三,在景区内部多处设置低碳旅游宣传标语并通过短信通知和wifi登陆广告等形式,提醒游客哪些行为符合低碳旅游标准,为游客时刻践行环保行为指出方向。
(三)以环保技术应用优化旅游业产业模式
旅游业盈利和低碳旅游之间的冲突可以通过优化旅游产业模式的方式解决。首先,景区可以以旅游产业链条的拉长提升竞争和经济优势。如种植区、养殖区、宾馆、沼气池等进行有效地链接,合理布局,实现景区与共伴生资源在产业链条上“再利用、再循环”。每一种上游景区的废弃物都是下游景区的原材料,实现了从资源产品到废弃物,再到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其次,可以采用相关技术对景区资源进行重复利用。景区的生态环境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要强化对景区资源的循环利用,特别是景区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对于轻度污染的水源可以直接用来冲洗厕所、花木的灌溉和景区的喷水,对于重度污染的水源,经过过滤、净化之后可以作为轻度污染的水源继续使用,有机物质作为肥料用于养殖区和种植区。以上两种行为都依赖于环保技术的应用,也都可以大量缩减景区的开支,使低碳旅游和景区盈利同步发展。
四、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发挥全社会的环保组织力量推进低碳旅游发展
低碳旅游的发展实际上与全社会息息相关,游客作为旅游资源的消费者,其个人能力有限,只能靠自身的行为去践行低碳旅游,而要使低碳旅游的理念在全社会推广,使低碳的景区开发模式被整个旅游产业中的各个企业所接受,还需要环保组织加入到此项事业的发展当中。环保组织能够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使地他女友可持续发展获得更强的动力。
(二)政府提供相应的支持
为了实行低碳旅行,政府部门需要提供政策、体制以及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提倡和鼓励人们或者旅行社进行低碳旅行。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旅游部门和旅行社组织提供行动支持和方法指导,避免在实行低碳旅行的时候出现政策、决策和管理方面的失误。政府部门还要对实行低碳旅行作出相关的规定,使低碳旅行能够统一的发展和规范实行,以便对实行低碳旅行进行统一的管理。
综上所述,低碳旅游以旅游资源的高效、可循环绿色应用为基础,以游客和旅游业共同在旅游行为中履行节能环保责任为基本目标。旅游业需要对旅游资源应用形式进行创新并鼓励游客践行低碳旅游、优化产业模式,才能使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下去,最终形成旅游业发展、游客满意度提升和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平衡。
参考文献:
[1]刘培松.基于旅游者偏好的低碳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管理,2014(10):115-116.
[2]李亚男.我国低碳旅游的内涵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4(06):120-121.
[3]泮晨晓.低碳视角下中国旅游业发展策略探究[J].中国外资,2012(02):125-126.
[4]高丽敏.中国低碳旅游发展驱动力研究[J].生态经济,2012(12):101-102.
[5]唐承财.我国低碳旅游的内涵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地理,2011(05):126-127.
关键词:低碳旅游产品;旅游景区;体验;设计开发
一、低碳旅游
低碳旅游产生于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低碳经济是在20世纪90年代人类为应对全球变暖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理念,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正逐渐成为新的时展潮流,旅游业作为当今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响应低碳经济的发展,既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报告中最早正式提出“低碳旅游”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一种降低“碳”的旅游。在旅游活动中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并用自己的行动弥补行动所释放的“碳”。低碳旅游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旅游景区开展低碳旅游的意义
第一,实现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低碳旅游实质上是协调旅游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因为与环境的密切关系,低碳旅游无疑为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第二,推动旅游景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的发展存在许多问题,如重视硬开发,忽视软开发;景区内服务设施等方面能源消耗比较突出;智能化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应用不足。发展“低碳旅游”能够推动景区由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第三,促进低碳产业合作。由于旅游业具有高度的产业关联性,低碳旅游景区在开展低碳旅游的过程中,必然要与其他低碳产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这将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共赢”的发展模式。
第四,有利于旅游景区丰富旅游产品。低碳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理念,将这种新理念纳入到景区的开发及经营管理中,有利于旅游景区开发新产品、开辟新领域。
第五,宣传低碳理念的平台。旅游日益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旅游景区通过开展低碳旅游让人们去体验低碳生活,由此而成为低碳理念的宣传平台,在倡导“低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六,塑造旅游景区良好的形象。在目前大力倡导低碳经济的社会背景下,旅游景区开发设计低碳旅游产品是迎合社会发展的明智之举,有利于景区在国民意识中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获取竞争优势。
三、旅游景区低碳旅游产品体验化设计的原则
第一,低碳化。低碳旅游产品的主题就是“低碳”。旅游景区就是要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低碳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第二,参与性。只有亲身参与,才能获得最深刻持久的体验。旅游产品的设计,一方面要加强景区与游客的互动,使游客参与到旅游产品的设计中;另一方面旅游景区要更多地设计参与性的旅游活动,促使游客亲身体验,获得更好的体验效果。
第三,全面性。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理念,具有相当广泛的适用性。在旅游景区低碳旅游产品的设计中,应将“低碳”理念渗透到食、住、行、游、娱、购的各个环节,带给游客更加全面的体验。
第四,情感化。低碳旅游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低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低碳旅游产品的设计应符合人们的这种情感需求,倡导低碳的生活理念,引起旅游者的共鸣。
第五,创新性。低碳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新能源技术的支持。因此,旅游景区应加强市场调研,及时了解游客需求、低碳技术及相关产品的进展,更新旅游项目和设施,增强旅游产品对游客的持续吸引力。
四、旅游景区低碳旅游产品体验化的开发策略
(一)低碳旅游产品体验化设计的核心思想
旅游产品是游客获得体验的重要载体。PinEiI和Gilmore曾将体验分为四类:娱乐、教育、逃避现实和审美,而最丰富的体验包括这四类。这四个方面具有不同的体验类型和深度。因此,在旅游产品设计中应重点把握两方面内容:丰富旅游体验类型和增加旅游体验深度。
1、丰富体验类型。旅游景区应根据其拥有的资源禀赋和目标市场的需求开发设计多种类型的低碳旅游产品。将低碳理念渗透到旅游活动中的食、住、行、游、娱、购几个环节,由此开发出新的旅游产品,提供给游客一个全面的体验经历;同时,旅游活动的设计要动静结合,既要有静态观赏类的旅游活动,也要设计一些参与性的旅游活动。
2、增加体验深度。一方面由于旅游者自身的素质、能力等方面的不同,旅游体验所达到的深度就不同,其对旅游产品的要求就不同,旅游景区应该通过调研获取游客的不同需求,据此设计相应的旅游项目;另一方面,景区也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旅游活动,使整个游程跌宕起伏,不断唤起游客的期待,引导游客进行更加深刻地体验。
(二)低碳旅游产品体验化设计的内容
低碳旅游产品的设计应渗透到旅游中的食、住、行、游、娱、购各个环节,从而令游客的低碳体验贯穿始终,并不断地与各个环节和活动中加深印象,最终得到低碳体验的升华。
1、低碳交通旅游产品。交通是旅游的重要支撑,节能空间很大。旅游景区发展低碳交通的核心就是要限制发展个体机动交通、鼓励和推进以公共化、节能化为导向的旅游景区交通发展模式。一是景区外提倡使用公共交通。旅游景区应依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条件。同时,景区间倡导共乘的交通方式,如安排中巴及电动车协助景区间换乘。二是景区内原则上应禁止机动车进入,推广公共化、轻型化、节能化及新能源的交通工具,如电瓶车、新型能源车、环保观光小火车等。三是鼓励设计使用多样化、个性化的交通工具。旅游交通既是旅游得以实现的承载工具,同时又是可供游客参与体验的独特旅游产品。传统的以人力畜力为动力的交通工具,如徒步、自行车、三轮车、轿子、滑索、骑马、牛车等,不仅节能环保,还能给游客带来非同一般的体验。四是配备相关交通设施。建设生态停车场、低碳旅游道路、路灯采用太阳能照明等。
2、低碳住宿旅游产品。住宿设施也是旅游活动中的碳排放大户。旅游景区应摒弃奢华之风,提倡舒适便利的住宿。旅游景区应尽量减少区内住宿设施的建设,结合自身实情况,鼓励游客采用野营帐篷或者到乡村客栈、家庭旅馆住宿,不仅节能环保,还能惠及地方民众。坚持“绿色饭店”的经营模式,饭店应深入了解自身的能源消耗情况,据此制定全方位的能源管理计划。具体措施有: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应符合生态要求,尽量使用当地材料;严格控制生活用品的换洗率,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不再提供“六小件”,鼓励游客尽量自带洗漱用品,并将没用完的香皂、小瓶洗发水等带走继续使用;节约用水、用电,如使用节水淋浴头、节能灯等;采用新型节能设备,不断提高节能减排新产品、新技术的利用率。
3、低碳饮食旅游产品。尽量选择旅游目的地本地食物作为食材;优先考虑各种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调整饮食结构,倡导素食;合理设计菜量,避免浪费;取消一次性餐饮工具,鼓励旅游者自备环保餐具;使用节能厨具等。
4、低碳旅游活动。旅游活动应带给游客最直接和深刻的体验。旅游景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开发设计低碳旅游活动。
第一,设计低碳旅游吸引物。由于低碳经济以及低碳旅游的实践离不开低碳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因此,旅游景区可以和其他低碳产业开展合作。例如,可以将低碳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直接包装成旅游吸引物;建设科普馆,将某些新能源、新技术、新产品的知识传达给广大旅游者;联合相关政府部门、产业协会组织等定期举办有关低碳环保主题的论坛会议等等。山东德州创建的旅游景区“中国太阳谷”,就是一个集太阳能产品生产、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基地。但是,通常这类旅游活动实施起来有局限性,难度大,不适用于所有景区。
第二,开发设计低碳旅游活动项目。在不适合创建大型低碳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景区,可以依据自身资源开发设计相应的低碳旅游项目。低碳旅游项目的设计应突出低碳环保性及游客的参与性,实质是倡导游客去体验最自然朴实的生活方式。例如,景区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康体类活动,爬山、攀登人工岩壁、模拟野战、帆船、漂流、老少皆宜的森林浴、露营、花卉游等活动。再如,开展诸如民俗旅游、乡村旅游、古镇旅游、红色旅游的景区,应充分利用景区特有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深挖文化内涵,引导游客融入到当地特定背景的生活状态之中,而这往往就是人们现在所倡导的低碳生活。此外,旅游景区可以设计碳补偿活动,这种活动具有最广泛的适用性和教育意义。
5、低碳旅游商品。充分利用旅游商品强化游客体验。旅游商品应是唤起游客回忆的一条线索,其设计要与体验主题一致。低碳旅游商品应突出“低碳”的主题,与游客的体验活动结合起来。设计上取材于当地的资源,突出环保性、实用性;产品的包装应简单、安全、无污染。
(三)低碳旅游服务
旅游服务是游客了解景区、加深体验的重要途径。低碳旅游服务应突出“低碳”理念,实现服务内容和方式上的低碳化。
1、服务内容上注重低碳理念宣传。旅游景区制作的宣传册、标识牌要重视对低碳旅游知识的宣传;导游服务也应加强对低碳理念的讲解,采用易于游客理解的讲解方式,达到传播低碳理念的目的。尤其是要游客了解日常生活中有关碳排放的行为,计算碳排放量以及可行的碳弥补方式。例如,坪林低碳旅游景区设置了台湾第一个“碳减量计数器”作为活动的精神堡垒,在游客每一次低碳之旅活动结束时,导游员会引导游客前去按下活动减碳计数按钮,计算游客所从事的活动与一般旅游模式相比较减少的二氧化碳。
2、采用低碳化的服务方式。旅游景区在宣传方式上多利用网络资源,以减少旅游宣传印刷与邮递成本,同时由于网络的受众面广、服务效率高,游客也可以花费较少的时间和较低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多的旅游景区的信息。因此,旅游景区在为游客带来便利的同时实现了信息宣传的低碳化。
(四)低碳旅游管理
在低碳旅游产品的开发中,还需要旅游景区管理者对这一过程进行必要的支持和控制。主要体现为营造低碳旅游氛围和控制游客体验过程。
1、营造低碳旅游氛围。旅游景区应围绕主题进行氛围的营造,以增强游客的感官体验,由此激发游客上升到更高层次的体验。旅游景区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配套设施及员工都会影响景区的氛围。低碳旅游氛围的营造尤其要保证景区自然环境的质量、人文景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基础设施要体现节能低碳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统一,此外,景区服务人员是影响旅游氛围的重要因素,应在形象举止言谈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低碳理念的宣传者。
2、控制体验过程。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是一个动态过程,旅游景区各部门应相互配合,监控旅游体验过程,评价游客体验,删除对游客体验造成负面影响的环节,不断做出适时调整,改进旅游体验的效果。
低碳旅游发轫于低碳经济的大潮,其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理念契合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无疑将是未来旅游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旅游景区是开展低碳旅游的先验阵地,在产品开发、技术创新、服务管理质量提升等方面应积极探索,创建特色低碳景区,使旅游者获得高质量的低碳旅游体验。
参考文献
1、江丽芳,王晓云.从生态旅游到低碳旅游——旅游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深化[J].中国集体经济,2010(6).
2、刘啸.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J].中国集体经济,2009(5).
关键词:低碳旅游产品;旅游景区;体验;设计开发
一、低碳旅游
低碳旅游产生于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低碳经济是在20世纪90年代人类为应对全球变暖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理念,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正逐渐成为新的时展潮流,旅游业作为当今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响应低碳经济的发展,既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报告中最早正式提出“低碳旅游”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一种降低“碳”的旅游。在旅游活动中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并用自己的行动弥补行动所释放的“碳”。低碳旅游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旅游景区开展低碳旅游的意义
第一,实现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低碳旅游实质上是协调旅游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因为与环境的密切关系,低碳旅游无疑为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第二,推动旅游景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的发展存在许多问题,如重视硬开发,忽视软开发;景区内服务设施等方面能源消耗比较突出;智能化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应用不足。发展“低碳旅游”能够推动景区由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第三,促进低碳产业合作。由于旅游业具有高度的产业关联性,低碳旅游景区在开展低碳旅游的过程中,必然要与其他低碳产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这将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共赢”的发展模式。
第四,有利于旅游景区丰富旅游产品。低碳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理念,将这种新理念纳入到景区的开发及经营管理中,有利于旅游景区开发新产品、开辟新领域。
第五,宣传低碳理念的平台。旅游日益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旅游景区通过开展低碳旅游让人们去体验低碳生活,由此而成为低碳理念的宣传平台,在倡导“低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六,塑造旅游景区良好的形象。在目前大力倡导低碳经济的社会背景下,旅游景区开发设计低碳旅游产品是迎合社会发展的明智之举,有利于景区在国民意识中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获取竞争优势。
三、旅游景区低碳旅游产品体验化设计的原则
第一,低碳化。低碳旅游产品的主题就是“低碳”。旅游景区就是要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低碳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第二,参与性。只有亲身参与,才能获得最深刻持久的体验。旅游产品的设计,一方面要加强景区与游客的互动,使游客参与到旅游产品的设计中;另一方面旅游景区要更多地设计参与性的旅游活动,促使游客亲身体验,获得更好的体验效果。
第三,全面性。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理念,具有相当广泛的适用性。在旅游景区低碳旅游产品的设计中,应将“低碳”理念渗透到食、住、行、游、娱、购的各个环节,带给游客更加全面的体验。
第四,情感化。低碳旅游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低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低碳旅游产品的设计应符合人们的这种情感需求,倡导低碳的生活理念,引起旅游者的共鸣。
第五,创新性。低碳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新能源技术的支持。因此,旅游景区应加强市场调研,及时了解游客需求、低碳技术及相关产品的进展,更新旅游项目和设施,增强旅游产品对游客的持续吸引力。
四、旅游景区低碳旅游产品体验化的开发策略
(一)低碳旅游产品体验化设计的核心思想
旅游产品是游客获得体验的重要载体。PinEiI和Gilmore曾将体验分为四类:娱乐、教育、逃避现实和审美,而最丰富的体验包括这四类。这四个方面具有不同的体验类型和深度。因此,在旅游产品设计中应重点把握两方面内容:丰富旅游体验类型和增加旅游体验深度。
关键词:小区园林设计;人居低碳;措施
Abstract:inrecentyears,theideaofalowcarboneconomygraduallythoroughpopularfeeling,lowcarboneconomydevelopment,theconstructionoflowcarboncitiesaroundtheworldhasbecomethenewdirectionofdevelopment.Therefore,activelyadvocatelowcarbonefficienturbanlandscapeconstruction,isparticularlyurgentandimportant.Thispapermainlydiscussesthevillagelandscapedesignhowtoaccomplishitinlowcarbon,toimprovethelivingenvironment.
Keywords:communitygardendesign;Livinglowcarbon;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现今社会大力倡导低碳生活,然而低碳城市的提出已经成为继环保模范城市、绿色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等之后,打造城市形象的新名片。低碳概念的出现是全球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在一些社会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所必然产生的应对策略和发展方向。
低碳(Low-carbon),即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倡导人们在生活、生产中,尽量减少碳排放,是节能减排、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的具体化。而所谓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在发展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产出。其核心是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和能源结构转变。
1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
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不仅是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更重要的是让使用者与景观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会最大限度地迁就人的行为方式,体谅人的感情,使人感到舒适,而不是让使用者去适应它、理解它。同时也考虑到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年龄人活动的特点,所以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形成动静有序、开敞和封闭相结合的空间结构,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人性化设计更大程度地体现在设计细节上,如各种配套服务设施是否完善,尺度问题,材质的选择等。
人们对景观的心理感知是一种理性思维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才能做出由视觉观察得到的对景观的评价,因而心理感知是人性化景观感知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对景观的心理感知过程正是人与景观统一的过程。在景观设计中,一方面要让人触景生情,另一方面还要使“情”升为“意”,即“境界”,成为感情上的升华,以满足人们得到高层次的文化精神享受的需要。
2低碳园林建设的对策
2.1注重固碳能力强的园林植物种类的应用
在小区园林绿化建设中,应注重固碳能力强的园林植物种类的应用,以提高城市园林绿地的固碳效益,营造出低碳园林绿地。一些研究成果显示,固碳能力较强的植物有垂柳、木芙蓉、火棘、锦带花、碧桃、夹竹桃、金钟花、金叶女贞、广玉兰等。
2.2科学配置,努力营造低碳、高效的城市园林绿地
营造低碳、高效的城市园林绿地,应注重不同植物在固碳能力方面的优势互补,努力提高植物群落的整体固碳能力,共同营建低碳园林。结合杭州园林实际,笔者推荐以下园林植物配置模式。
2.3落叶乔木与常绿灌木搭配
灌木树种在固碳释氧能力方面要显著高于乔木树种;灌木地被植物的固碳释氧量高于草本和藤本植物。另据试验,供试植物类型单位土地面积上固碳释氧能力表现为:常绿灌木>落叶乔木>常绿乔木>落叶灌木。建议加大常绿灌木和落叶乔木的应用比率,并且两者可搭配使用:既可增加单位空间绿量、改善冬季绿地景观,还可以有效地增加绿地的固碳释氧能力。
3低碳理念在小区园林设计中的体现
3.1低碳型水体景观的营造
水能使园林产生更多生动活泼的景观。在低碳发展的今天,水体景观的营造除了考虑其景观效果外,要更多注重其生态型,创造更适宜人类需求的低碳型水体景观。水景设计在设计的时候要营造低碳理念,要求设计师在设计时就要渗透低碳理念,在地址的选择上,就要依靠地形、自然水源来考虑水体景观的设计,“就地取材”更大程度上减少了能能量的消耗。第二就是避免过多追求水体景观豪华的景观效果,最大程度避免浪费。第三就是在水体景观中对于音乐和灯管等辅助设计效果要注重对其控制性。同时水体植物有自净的功能,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染的程度。
3.2园林材料的选择
在小区园林景观的构建,无论是园林建筑还是园林道路铺装,减少碳排放量的影响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选择低碳型材料。例如木结构材料的应用,木结构在加工物化的阶段消耗的水及能量较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要少,用这种材料部分代替或者全部代替钢结构或者混凝土结构,将大大减少碳排放和低能耗,同时还可以促进小区园林的可持续管理,更好地固定碳的排放。
3.3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
在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可再生能源与低能耗技术及产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已经暂露头角,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并有规律地得到补充或重复利用的能源。在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比较常见的应用就是在照明系统中的应用,比如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路灯。
3.4施工、养护管理中体现低碳理念
在施工阶段,要注意合理安排机械尤其是大型机型的使用时间,最好做到大型机械使用时间上集中时间使用,以避免重复运输带来的额外能耗。在施工中,合理安排好施工现场布局及相关的施工人员,避免现场布置不合理带来的额外能耗,避免重复用工、窝工的现象发生。施工中合理安排施工的进度,苗木种植尽可能安排在雨天前进行,这样可以提供苗木的成活率,同时还能减少苗木在成活养护期间的水能消耗,这也是一种低碳的施工工艺。
4结语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切景观设计的宗旨,小区规划的环保意识提高有利于居住者的身心健康,同时促进生态平衡。现今居住小区环保发展的趋势惟绿色生活,绿色植物就是主要元素,它既可与人工建筑物亲和,又能与山水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在小区规划中充分利用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为人们赢得绿色环保的居住空间,创造一个“崇尚自然、以人为本”的绿色环保小区是当代居住环境设计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谷永新,李洪欣.“低碳城市”的思考[J].建筑节能,2008,8:24~25
关键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低碳城市建设、碳排放弹性系数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体现传统粗放型、以高投入及高消耗为标志的发展模式,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即到2022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0%~50%,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指示。随着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省级、市级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的战略目标。低碳城市是指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趋于脱钩的城市发展模式[1],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二氧化碳排放随经济增长表现为负增长的绝对脱钩发展模式,另一种是二氧化碳排放仍是正增长,但排放的速率低于经济增长的相对脱钩模式。规划环评中如何界定规划方案可以促进低碳战略目标的实现,将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
目前大多数学者的研究多集中在低碳对策方面[2]。郑少露等学者[3-5]也提出基于低碳理念的指标体系的构建,综合评价规划的环境合理性。以碳排放量及排放强度为分析对象、以分析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的脱钩程度[1]为评价终点的研究较少。本文探讨量化碳排放量等低碳指标,多角度分析规划发展路径低碳建设效果的方法。
1、低碳城市发展评价技术路线
以经济基础和现状节能技术水平为依据,通过仔细分析相关规划中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建设方案,明确低碳建设的潜力和空间,设定不同发展情景。通过资料收集与分析,确定各级能耗效率指标计算能源消耗量(标煤量),结合能源现状消耗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方案,计算各情景的各种能源实际消耗量。以发改委公布的CO2与能源转换系数预测CO2排放量,计算碳排放强度、碳排放弹性系数等指标,判断规划低碳城市建设目标的可达性。
图1低碳城市发展评价技术路线
2、研究方法及评价指标
2.1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通过统计年鉴、能源统计数据等资料,确定现能源统计单元的能源利用效率,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各行业)、第三产业以及生活消费的能耗效率,配合实地调研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以及趋势分析,识别能耗高的原因及节能潜力,确定规划期末的节能目标。
情景分析:解析各规划拟实施的重大项目及政策,采用主成因分析法识别可低碳发展的主要路径,利用情景分析法设定惯性发展情景(即基准情景)、低碳建设单一路径发展情景(节能减排情景、产业结构调整情景、能源结构调整情景)以及低碳综合发展情景下的各项分析指标。
2.2计算方法
能源消费总量的预测模型:;其中和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为一产和三产的能源消耗强度;为第二产业各行业的工业总产值;为各行业能源消耗强度;为行业数;为人口数;为人均民用耗能值。
能源转化方法:;其中为不同类型能源使用量,系数为不同类型能源碳排放强度,为能源种类数。
碳排放弹性系数法:运用弹性系数作为低碳城市的评价指标基于脱钩理论基础上的现实应用[1]。碳排放弹性系数=1时为当前惯性发展,低碳建设效果为0;碳排放弹性系数=0时为绝对脱钩情景;碳排放弹性系数大于0小于1时为相对脱钩情景,数值越小脱钩程度越大,说明低碳建设效果越好。
2.3评价指标选择
根据评价方法,使用如下指标进行预测(见表1)。各能源CO2排放强度见表2。
表1低碳城市发展评价指标列表
表2各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系数
3、应用案例
本研究对象为某地级市“十二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该市目前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正从工业化初期逐步进入以原材料工业为重心的工业化中期阶段,并伴随加工装配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协调发展。该阶段对资源、环境更大量的消耗可能会使得环境制约趋于明显。
在这样的一个发展阶段,“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设低碳发展示范城市的战略目标,着力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全力推动低碳产业发展,积极推广节能建筑,加快构建低碳交通网络,并设定了2015年碳生产力、人均碳排放以及非化石能源占比等低碳指标的预期目标值。本文以解析经济发展特点及规划拟建方案为基础,运用所建技术路线评价“十二五”期末各情景下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脱钩程度,判定规划目标的可达性及规划合理性。
3.1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现状分析
该市2010年万元GDP能耗1.017吨标煤,比2009年全国能耗平均水平高0.111吨标煤,是同期北京市能耗水平的2倍。解析能源消费结构可知化石能源消费仍据主导地位,占总能耗的73%。工业能耗强度为0.795吨标煤/万元工业总产值,是全国的2倍。高能耗行业集中在采选、石油化工、冶金、建材以及电力行业,占整个工业能源消耗的95%左右。节能降耗的工作重点应关注以上五个行业。
采用能源转化方法计算各部门及各行业的CO2排放量(见图2和图3)可知,该市80%的二氧化碳来源于第二产业,其中主要排放大户为建材、化工、冶金、采选及农副食品加工行业。
图2各部门二氧化碳排放占比图3各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万吨)
3.2低碳控制情景分析
情景一为惯性发展情景,以“十二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拟定的经济人口发展指标为依据,假设能源消耗强度保持不变。情景二通过统计分析近10年各部门能源消耗强度变化趋势以及对比分析周边地区、国内各部门能耗水平,结合“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方案,确定规划期末可达到的能耗强度下降目标。情景三以经济基础现状以及能耗强度分析为依据,结合“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和“十二五”低碳经济发展规划,适当控制高能耗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能耗强度不变。情景四以“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和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工作方案为依据,明确规划期末清洁能源使用及替代方案。情景五综合以上变化因素,全方位采取低碳措施,确定低碳建设的综合发展情景指标。
表3各情景能源消耗情况及CO2排放量
根据设定的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和各情景的能耗强度值,通过能源消费总量的预测模型以及各部门能源消费结构,估算能源消费总量以及各类能源的需求量。乘以表2排放系数预测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详见表3。规划按各拟发展情景实施后,二氧化碳排放量均较现状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若按照情景一的惯性模式发展能耗量增长43%,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增加近一倍。若按照情景五的低碳建设综合发展模式,则能耗量增加18%,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幅度也减少至19%。
3.3低碳建设战略目标可达性分析
3.3.1规划指标分析
“十二五”低碳经济发展规划设定了规划期末碳生产力、人均碳排放量以及非化石能源占比指标的目标值(表4)。情景五各项指标均可达到规划目标值,说明低碳发展示范城市的战略目标可以实现,但需同时开展包括节能减排、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等低碳建设措施。按照情景一、情景二、情景三、情景四的模式发展,均不能满足指标要求。
3.3.2碳排放弹性系数分析
情景一碳排放弹性系数约为1,这与基准情景就是按照现状惯性发展的结论吻合。情景二、情景三碳排放弹性系数小于1且大于0.5,说明分别采取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措施,二氧化碳排放速率略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形成轻度脱钩模式。这符合当地经济从工业化初期进入中期阶段的发展特点。经济基础薄弱且依靠原材料设定产业发展方向,决定了该地区产业结构本身调整力度不大,节能减排空间有限。情景四和情景五碳排放弹性系数小于0.5,说明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规划方案在低碳建设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以弹性系数法来判断低碳城市建设方案的效果更具准确性和可比性。
表4各情景下低碳建设指标值
3.4评价结果
通过规划指标值法和碳排放弹性系数法分析可知,“十二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打造低碳示范城市”的战略目标可行,但以较慢的能源增长和较低的碳排放实现经济高速增长是一大严峻挑战,仅注重单一低碳路径的建设较难实现规划目标。构建完整的低碳发展体系是实现目标的有力保障,其中建立低碳能源体系,加快推进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利用以及太阳能产业发展,将起到最关键的作用。
4、结论
目前规划环评中的低碳评价工作处于新兴领域,尚无成熟的方法体系,多数规划环评也未开展评价。本文以某市“十二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为例,运用所建方法分析低碳建设战略目标的可行性,分析层次清晰且可操作性强,评价结果符合实际经济和社会发展特点。该技术路线和方法可行有效。
参考文献:
[1]陈飞.低碳城市发展与对策措施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李奇勇.战略环评中的福建低碳经济对策研究[J].能源与环境.2010.3:9-10.
[3]郑少露等.基于低碳循环经济的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的探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6):199-204.
[关键词]深圳;东部华侨城;低碳;景区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06—0094—03
一、引言
所谓低碳(10wcarbon)意指较(更)低的温室气体(以C02为主)排放。将这一词汇引入人类经济生活,便产生了“低碳经济”一词。2003年,英国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并认为它是相对于传统的以主要依靠燃烧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资源为能源,以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为特征的高碳经济发展方式而言的,主张人类应依靠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资源为能源或往地下储存二氧化碳等方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世界的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并提高生活标准和生活质量,同时不影响公民的社会福利、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自低碳经济提出后,其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发展形态迅速蔓延全世界,并延伸出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技术及低碳生活等。由于目前国内关于低碳景区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定论。因此,本文在参考了不同学者的研究结论后,对低碳景区的理解如下:以低碳理念为指导,将低碳技术、低碳能源与碳汇培育合理利用于景区规划、建设与经营管理,以期达到降低能耗、增强从业人员和游客低碳意识,继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景区。
深圳东部华侨城作为我国南部沿海崛起的一个新型景区,不仅在建设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了大胆的突破,更具特色的是在低碳旅游理念实践方面取得了许多显著成果,得到了国家诸多权威部门的肯定。因此,研究和探讨该景区的低碳建设经验,对于促进和推动我国低碳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二、深圳东部华侨城低碳景区建设经验
(一)深圳东部华侨城简介
东部华侨城坐落于广东省深圳市大梅沙附近,占地近9平方公里。整个景区由大侠谷生态公园、茶溪谷休闲公园、云海谷体育公园、华兴寺、主题酒店群落和天麓地产六大板块组成,是我国首个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户外运动、科普教育、生态探险等主题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景区,被前国资委主任李荣融盛赞为“冠全球之佳作”,并获得由国家旅游局和原国家环保总局联合授予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称号。
(二)深圳东部华侨城低碳景区的建设经验
1.低碳规划,理念先行
在东部华侨城建设之初,开发团队就在“生态保护大于天”的核心理念指导下,提出了三项基本原则,即:在项目规划时,尽量不扰动山、水、植被;在开发建设时,加强对山、水、植被的保护;在产品选择时,充分利用无污染、可循环的产品。由此可见,整个景区从建设伊始,就把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融为一体。
2.低碳交通,轻松畅游
众所周知,传统型景区在经营时对进入景区的车辆交通限制性不强,大多采取建大规模停车场或允许游客自由驾行于景区等做法。针对这些严重增加碳排放量的出游方式,东部华侨城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并推出了许多人性化的低碳交通方式,包括:共乘前往,即在山脚下的景区入口处设置交通停靠点,鼓励游客搭乘统一配置的旅游车,尽量减少上山车辆;交通管制,即在上山沿途设置多个卡口,严禁各种重型或超载汽车进入景区;低碳换乘,即在景区内各个流动点配备电瓶车,方便游客全程游览或中途切换景点;低碳畅游,即在景区修建了几公里长的山地自行车道和木质栈道,鼓励游客采取自行车或徒步方式出游,尽量将碳排放降至最低。
3.低碳产品,“天人合一”
东部华侨城在建设时,本着“天人合一”的宗旨,立志建造和谐共生的低碳游览世界,这种理念在茶溪谷得到了充分体现。茶溪谷集合了“禅、茶、花、竹”四大元素,游客既可在此吃土菜、品茶艺、观花海、听天籁,还可徜徉于幽静雅致的茶山竹林之间,感受着禅定般的超然境界,仿佛置身人间仙境。
4.低碳能源,节能减排
在低碳能源利用方面,东部华侨城开创了几项国内先河。在风能利用上,建设了总发电功率2000千瓦,一年可产100万千瓦时电能的国内首座风力发电站群;在太阳能利用上,建成了总发电功率为24千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该发电站可补给252盏风光互补路灯、168盏太阳能庭院高柱灯和224盏太阳能庭院矮柱灯,每年可节省约33万千瓦时电能;在生物能利用上,建成了可年产沼气约6万立方米(相当于3万千克液化石油气)的大型集成厌氧发酵装置。可以说,东部华侨城对以上低碳能源的有效利用,极大地减少了景区在经营中的能源消耗。
5.低碳科技,引领潮流
东部华侨城作为一个经营性景区,日常的生活污水自然不可避免。为了有效解决污水处理问题,建设者们利用景区内的天然水库,采用国际最新的三级水质处理技术构建了一个大型人工湿地净化系统,经该系统处理后的中水可直接用来浇灌树林和草坪。为进一步确保水质安全,建设者们还在水库人工种植了5000平方米的芦苇、风车草、芦荻、香根草、纸莎草、美人蕉等水生湿生植物。这些植物既为单调的水面增添了生命与灵气,更向游客展示了科技的力量与伟大。
6.低碳教育,用心传递
为了将低碳理念传递给每位游客,东部华侨城还在景区各处进行了细致入微的低碳教育。如在名为“地球血管——红色警示”的湿地廊桥处,以亚马逊生态为主题,向人们展示了水与生命、地球水资源现状、人类活动与水等生态教育知识;在人工水草种植池旁,以文字展板方式向人们解说了湿地的功能、保护湿地的技术及各类水草的特性等科普知识;在四季植物馆的科普互动空间,则用虚拟技术向游客传达着保护动物多样性的真谛。总之,这些点点滴滴的科普细节,是东部华侨城践行低碳理念的真实写照。
7.碳汇培育,助推发展
为了应对越来越多的游客和不断增加的游乐设施所带来的环境冲击,东部华侨城采取了不断引进植物品种,积极培育碳汇的做法。为了让更多的绿化品种适应环境发展需要,在选择品种时,既充分考虑乡土品种,使绿化与本地原生生态良好融合,又注意引进高大的常绿阔叶林等美观观赏树种,保持植物种类的丰富多样和协调统一。
三、深圳东部华侨城建设经验对我国发展低碳旅游业的启示
(一)革新观念,坚持低碳旅游发展之路
我国多年来的旅游发展实践表明,旅游业并不是所谓的“无烟工业”,旅游业对环境污染的事实屡见报端,其中,由旅游景区制造的污染就占据了较大比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些景区环保意识薄弱或管理机制混乱,致使景区的碳排放量居高不下。为此,景区的决策者们可以在参考深圳东部华侨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首先革新观念,以低碳理念作为最高战略并将之运用于景区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等各个方面,带领景区走上低碳发展之路。
(二)锐意进取,积极吸收先进科技成果
开展低碳旅游,绝对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需要落到实处。当今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为实践低碳理念提供了出路和保证。深圳东部华侨城利用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的成功经验表明,合理地使用低碳能源,不仅不会为景区增加额外成本,反而有利于降低成本,实现节能减排与开源节流的双丰收。
(三)推陈出新,促进景区产品换代升级
我国景区的类型虽然丰富多样,而旅游方式却仍以观光旅游为主,如何强化游客游览体验,吸引其多次光临成为景区经营者们需解决的难题。参照深圳东部华侨城的建设经验,尽管其在低碳景区建设过程中主推生态旅游,但又成功融入了科普旅游、探险旅游、养生旅游等多种旅游产品。这种在低碳环境中打造出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经营策略值得其他景区学习和借鉴。
(四)关注人文,重视低碳文化教育与传递
关键词:园林景观;低碳环保
一、低碳环保在园林景观中的产生背景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城市的生态环境开始变得日剧恶化。能源的大量排放导致大气环境的日剧恶化,加之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由于城市人口容量有限,城市的环境承受力也不断地被突破,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较为合适和合理的方式就是城市规划和建设坚持低碳理念,特别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更要坚持这种环保理念。
随着世界各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城市发展模式也赢得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在这种形势下,人们开始逐步地改变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将城市发展的目光转移到了低碳经济这个方向,并坚持主张要发展低碳城市,不断增加城市发展的续航力和持久性,以期能够最终改变城市的生活模式和生活观念,建立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同时,建立一个具有可持续性的良性的能源生态系统。
由于低碳理念在世界范围内日渐风行,园林景观设计与低碳理念二者的结合已经成为当前形势下的一种必然趋势,在园林景观中建构低碳型的园林,可以非常有效地改善当地小范围的生态环境,以及提高城市的生态效益和城市发展发展的可持续性。因而,在园林景观中坚持应用低碳理念,已经成为了当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首选。
二、低碳环保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
(一)适度性原则
事物的变化存在一定的界限,在界限之内量的增减并不会改变事物的质,一旦超过界限就会引发事物的质变。在低碳环保园林景观设计实践中,必须遵循适度性原则,要实现景观与其他各个方面之间的相互协调,通过适度性原则创造节约、美观、适用的低碳环保园林景观。
(二)因地制宜原则
在低碳环保园林景观设计实践中,要依据城市原有的立地条件、地域文化等进行景观设计。只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才能创造出满足人们需求的低碳环保园林景观,为人们所接受与欢迎。
(三)经济性原则
低碳环保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与愉悦的空间环境。因此,低碳环保园林景观的设计并不是一味地追求豪华消费,不能以过度开发环境与资源作为创造景观效益的代价,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观点,对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在低碳环保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要尽量采用绿色材料,同时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有效利用。
(四)坚持量化原则
量化原则是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这项原则要求设计师在园林景观设计时坚持低碳要求,充分考虑碳的排放量,尽最大限度控制和较少碳的排放量。同时,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这种将低碳理念量化的原则和做法确保了园林景观设计节能低碳的要求。
(五)坚持持久性原则
保护生态环境是园林景观设计必须坚持的一贯准则,科学合理的对园林所在区域进行勘察,借以合理的利用各种资源,达到人、园、景完全合一的境界和地步是每一个园林景观设计师所追求的目标,因而在园林景观设计时要避免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三、低碳环保园林景观设计要点
(一)物种多样性
城市对植物引进的过程中,往往是种类较多而种群规模较小,甚至出现渐渐消亡的趋势。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对绿化植物的要求太高,存在追求完美与轻易否定两种情况。例如,在绿化过程中追求“四季常青”,追求景观的一次成型,导致很多适应性较强的落叶植物被冷落。就植物本身而言,植物之间并不存在好与坏的区别,植物的枯荣是正常的自然现象与景观,而是要注重合理、科学地配置植物,从而实现绿地适应性种类与多样性物种种群的增加与丰富。
(二)因地制宜
人们对城市环境的多样化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低碳环保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对土壤、位置、功能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同时要结合城市的特殊小气候与地下环境,实现栽植植物与城市环境之间的适应性、稳定性。
(三)种间关系
绿地植物的种间关系对群落的演变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绿地出现结构单一的情况,主要原因包括绿化观念、绿化投资及种间关系了解不足等。植物种间关系中最关键的就是竞争,这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影响竞争的因素包括植物适应能力、植物扎根类型、植株大小、耐阴性等。
三、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体现
园林景观中的低碳环保主要体现在园林植物、园林水体景观、园林建筑材料等方面。
(一)园林植物配置过程所体现的低碳理念
在选择园林景观植被时,要注重吸碳能力比较强的园林植被种类,以增强城市园林绿地的吸碳放氧效益,这方面的植被主要有垂柳、夹竹桃、金叶女贞、醉鱼草和广玉兰等。在选择好吸碳能力比较强的植被后,主要工作是如何更好地配置好这些植被,使它们能达到最好的绿化效果。在此方面,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植被的栽种要选择合适的土地和合适的植物,并根据不同场所对不同植被的不同要求,特别突出园林景观的景观风格和景观特色;第二,要特别注意不同植被的季相变化,注重不同植被在吸碳能力上的互补性。
(二)园林水体景观设计中所体现的低碳理念
水体景观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它能够使园林整体感观更有灵动性。在园林水体景观设计的整个过程中,要特别关注两个方面,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园林水体景观设计的整体效果,一个是要注意水体景观设计的整体效果,另一个是要注意水体景观设计的生态适应性。园林水体景观设计,设计师要在选址、水源利用率和辅助设备的效果等方面要坚持低碳理念,如此才能既节省资源,坚持低碳,又达到美观舒适的效果。
(三)园林施工养护和建材选择上所体现的低碳理念
低碳理念在园林建筑材料上的主要体现就是,在园林材料的选择上,要坚持循环利用的标准,采用最新研制的高新材料,最大限度地提升材料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避免使用高耗能的材料,从而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在园林施工及养护上,要结合园林所在地的环境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地分配已有各种资源,使园林的整体建设和园林的周边环境协调一致。
四、结语
面对全球气候日益变暖的趋势,人类要想使自己的生存环境有所改善,就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以应对当前不断恶化的环境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首选举措就是实行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而对于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和规划而言,就是在园林景观设计时坚持低碳理念。
参考文献
[1]胡维佳,杨柳青.浅析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J].北方园艺,2011(6):113-115.
关键词:低碳;风景园林;气候;能源
1.低碳风景园林功能特点
1.1降低风景园林建设中的能源消耗
在我国城市化迅猛发展的同时,风景园林建设领域(特别是城市中的风景园林)的高能耗现象越来越突出.它们贯穿在从园林材料的生产到园林的施工以及后期运行、拆除、更新等各个阶段。
低碳风景园林营造可望从操作层面切实降低能源消耗。1)通过本地或就近选择材料.可大幅度降低材料在交通运输中的碳排放,由此带来总体能源消耗的减少;2)通过选择“低碳”材料替代“高碳”材料来减少风景园林建设中的碳成本,例如减少钢材玻璃、水泥的用量;3)鼓励、促进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光能等)和低能耗、超低能耗技术及其产品在风景园林中的推广应用(例如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路灯来照明等);4)以规划设计手段合理延长园林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能源消耗总量。5)拒绝仅仅为所谓景观效果而设计高耗能(如大面积的玻璃墙,易散热的薄墙体.不必要的大空间等)的建筑或构筑物。
1.2提高风景园林营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效率
现代风景园林建设中越来越多地运用采伐木材(特别是古树、大树)、新材料(包括水泥、钢材、玻璃等人工材料),并且随着频繁的城市更新,又会对“旧”的材料弃之不用、移除重建。而低碳风景园林营造则提倡对园林材料的可持续利用.通过寻求对已成型、已使用材料的改装、重构等创新设计措施,使越来越多的园林材料得以循环再利用。各种园林材料在工程前工程中和工程后的多发利用无形中就可以提高其所包括能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实现风景园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3增强风景园林的碳汇功能,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的碳功能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储存于植物根际或土壤中——积极扩大碳汇,是成本较低的减碳途径之一。据测算.每公顷阔叶林每年大约吸收360t碳当量、每公顷针叶林每年大约吸收930Kg碳当量、每公顷草坪每年大约吸收870kg碳当量,林木每生长1m3平均吸收1.83t二氧化碳。由此看来,植树造林、保护湿地、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城市绿化率。
低碳风景同林营造提倡充分利用绿色植物的碳汇功能,具体体现在多建生态景观,少建大面积硬地广场和草坪厂场.限建高耗电的人工瀑布、喷泉,多营造有利于户外健身、增氧减少热岛效应的林荫地等,并保留自然山体、河湖水景等存城区的原始位置.借此方法增强城市园林景观的碳汇能力.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2.低碳风景园林营造措施
低碳风景园林营造与普通园林营造的最太差别在于,它需要计算并控制、减少其二氧化碳排放量.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通常我们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探讨其主要规则设计、材料、施工、项目维护和更新。
2.1减少园林建设的碳足迹
碳足迹(CarbonFootprint)是指个.凡或团体日常释放的温室气体数量,它通常被用来衡量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每个的日常生活都会留下相关的碳足迹:所厂的车、拥有的住房和土地、采暖的方式、吃的食物等。目前在互联网上已经有了一些可以方便地测算出个人碳足迹的软件.并且同时提供抵消这些碳足迹的方案。充分理解风景园林营建过程中的碳足迹.将有助于园林设计师认真思考低碳风景园林的设计和营造。
风景园林项目的每一个要素在它们的执行和维护阶段都存在相应碳足迹,因此项目的发展应该经过严格的碳评估以控制其碳排放量——该评估不但应在项目实施前进行.还需持续到项目实施之后的跟踪测量,以确定这些项目既能满足使用的需求,又没有过量消耗能源、排放二氧化碳.从而确保该项目将会对社会及生态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符合“低碳”的要求。
2.2控制园林施工中的碳排放
存园林工程施工的早期往往需要大量使用消耗石化能源的机械,这很容易造成污染、地面压实、噪声、严重的交通压力、额外的仓储空间等一系列问题。如果风景园林师尽量选择在有可能减少机械作业的场所建设园林景观.就会有效减少上述问题.从而降低风景园林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并减少大型机械作业对于土壤和植物本身的危害.保护生态环境。
2.3降低园林维护的碳成本
风景园林师的设计手法对材料的选择和对风景园林管理的规划都将影响风景园林维护所需的碳威本。园林项目在施工期间的碳成本通常是一次性成本,而维护时期的碳成本则是持续的:它可以持续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是持续生长和变化的,但城市的园林空间(如城市公园、街头绿地等)为了满足特定的城市功能和美学要求,经常需要将它们保持在某种特定状态下,园此通常要运用灌溉、施肥、修剪等多种手段进行长期养护.由此会带来持续不断的二氧化碳排放。如果风景园林师在设计之初更多地考虑景观生态学的原则.利用生态的、可持续的和自维持的方法去适应生态系统的变化(如地质变化、气候变化等),就可能把风景园林长期维持所需的碳成本控制在相对低的标准之下。例如,设计师可以用草地来替换人工草坪、增加植物的多样性、立体绿化、多用乔木、选择适宜粗放管理的植物品种等.这样做既可以有效减少维护园林绿地所需的碳成本.同时又可以保持园林的开放性与可迭性。
2.4延长园林的“生命周期”
风景园林的“生命周期”.是指园林景观可以保持多长时间不被移除和更新。对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而言(甚至包括赢得奖项的设计项目),有时只有20~30年的使用寿命——尤其在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近30年间.很多项目的生命周期甚至更短。典型的城市更新不但包括对原有场地、材料的大规模挖掘、移除,还要加上新的设计和建造。如此叠加带来的异常高的综合碳成本并未被人们所重视.因为人们可以找到很多理由进行城市更新:铺路的材料不耐久或很难清理、园林空间布局不台理、没有创造出安全的空间为社区提供服务等。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有些风景园林项目并没有符台社会的真正需求:它们或没有使人感到舒适、耐久、全,或没有适宜地利用土地、形成持久的自然美感。
类似的物质性问题通过设计师深入的场地调查、分析和对材料的了解,通常还是可以被逐一解决的.而真正的困难却存在于风景园林营造方式和设计师表达手段的改进——很多设计太过“风格化”——这样的园林也许在项目刚刚竣工时会热闹一番.但很快就会被遗忘、甚至淘汰:因为它们过分注重时尚、乐于追随国际设计运动、或在设计中运用过于“表面化”的个性表达。这些特点往往导致社会不能快速适应这个“时尚”的园林景观,同时如此时髦的园林景观也很难随着社会同发展和变化,因此急需被更新。
作为风景园林师,其工作的重要准则之一就是要关注生态环境。因此.设计师不能只热衷于创造空间和形态过于个人化的“产品”,而是在人口增长、社区成长、艺术风格和物理环境不断改变的情况下,通过创造生态友好、具有灵活性、可以有效应的控制和降低碳排放.使作品成为真正低碳的风景园林。
3.结束语
低碳风景园林的兴起时代的需要,它合乎当展的理念,体现了人们追求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愿望。不管是在省市还是在郊区,建设低碳风景园林都将有其重要的生态价值。我们的未来需要低碳,子孙也会继承这一认识,将低碳走的更远,使得世界成为舒适的人居环境。希望本文提出的一些建议可以为发展低碳做贡献,也希望我国的低碳园林事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低碳经济与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J]、建设科技.2010(19)
2、赵彩君,刘晓明.城市绿地系统对于低碳城市的作用[J].中国园林.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