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保险专业毕业论文范例(3篇)

栏目:报告范文

保险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职业本位;保险专业群;教学效果

随着我国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企业迫切需要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能够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和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形势需要的保险专业人才。近几年,高职保险专业培养了大量的专业学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但学生进入企业之后,部分用人单位和学生自己反映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不能有效将所学的专业知识有机地与工作结合起来。如何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保险专业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这是保险专业教学工作者的工作重心。专业群是由一个或多个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由若干相关专业共同组成的专业集群[1]。高职保险专业群则是高职院校若干个保险相关专业学科组成的一个集合,具体包括高职高专专业目录中的金融保险、保险实务、医疗保险实务、机动车保险实务等。

一、保险专业群课堂教学效果的现状调查

为了说明目前保险专业群课堂教学效果,笔者以问卷调查的方式,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该专业进行了调研。调研对象为湖南省内各高职院校的保险专业群的在校学生、该专业群毕业学生和从事该专业群教学或教学管理的教师。共发放调查问卷890份,有效回收810份,有效回收率72.8%,其中在校生460份、毕业生270份、教师80份。调查问卷从在校生对专业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评价、毕业生对该专业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评价、教学或教学管理教师对专业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评价三个维度进行。通过大量数据收集整理,笔者掌握了较多关于保险相关专业课堂教学效果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调查结果如下:

(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高职保险专业群的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持肯定态度,占到被调查学生总人数的76.1%,说明该专业群的教师工作态度认真;已毕业的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比较满意的占到被调查毕业学生的71.7%,低于在校学生的83.5%,说明该专业群的课堂教学效果在不断提升。但是,有30.1%的学生和37.4%的教师对该专业群的课堂教学效果不满意,而且62.6%的学生上课偶尔玩手机,其中16.7%的学生平均每节课玩手机时间超过5分钟,说明少数学生对该专业兴趣不足,不同学校和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有待提高。

(二)学生厌学情绪随着年级的递增而增加

通过调查发现,高职保险专业群的学生第一学期上课偶尔玩手机的人数最少,占到被调查在校生的15.2%,但第二学期后上课偶尔玩手机的学生比率迅速增加到45.2%,第三学期上课偶尔玩手机的学生比率达到52.5%,第四学期最高,达到78.21%,说明该专业群学生的厌学情绪随着年级的增加而增加。另外,保险专业群的学生逃课现象比较常见,仅有43.3%的在校生从不逃课,41.3%的学生有选择性的逃课,另有4.6%的学生经常逃课。在对学生逃课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逃课人数的比例也随着年级的递增而不断递增,第一学期偶尔旷课的学生人数最少,占到被调查在校学生的5.6%,第二学期偶尔旷课的学生为17.6%,第三学期偶尔旷课的学生为25.9%,第四学期偶尔旷课的学生则超过30%。第四学期部分学生忙于联系实习单位,旷课比率有所增加,但课堂吸引力不足是造成学生厌学情绪逐年递增的主要原因。

(三)毕业生就业数量高但质量不高

目前,湖南省内绝大部分高职院校保险相关专业实行“2+1”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大三实习是顶岗实习,毕业时基本可以实现实习转就业,毕业学生就业率非常高,接近95%,即学生毕业就能基本实现就业。毕业3年以上的保险专业群的毕业生,年收入高于50000元,占到被调查人数的85.2%,说明该专业群的毕业生的发展潜力还是不错的。但在对毕业生的调查中发现,毕业1年内年收入高于50000元的只占被调查人数的20.1%,年收入低于10000元的占42.1%,说明保险专业群的毕业初期就业劳动报酬不高。调查还发现,毕业1年内跳槽两次以上的毕业生占到被调查人数的41.5%,说明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环境不好,就业能力不强,保险专业群教学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四)教师的教学压力比较大

调查中发现:认为“自己的理论水平大大高于实践能力”的教师占到被调查教师的75.3%;认为“网络上可以借鉴的保险相关资源非常有限”的教师占到被调查教师的54.4%;认为“学生差异较大,教师很难使每个学生都达到充分发展”的教师占到被调查教师的92.6%。另有超过80%的保险专业教师感觉“工作压力非常大”。从教师的职业性质来讲,教师的职业压力指数本来就比较大,对于保险专业这样的新型专业的教师,更是其中压力大的群体。因为该专业群的教师实践经验普遍不够,教学资源又严重缺乏,这给教师的专业课程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影响保险专业群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

(一)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有严重的学习焦虑情绪

学习焦虑情绪是指学生受到不能克服的障碍威胁或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时自信心受挫,并因此而进入一种带有恐惧、紧张不安的不良情绪状态中。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适当的焦虑情绪,能激发学习斗志、增强学习效果,但是过度的学习焦虑却会使学生对学习丧失信心,从而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该专业部分学生具有严重的学习焦虑情绪,而引起该专业群学生学习焦虑情绪的主要原因有3个:一是专业开设时间不长,普遍观点都认为专业发展前景不错,但实际如何还是未知,所以部分学生对该专业信心不足;二是专业课程讲解以案例分析和模拟操作为主,案例分析毕竟不是实践,学生觉得案例分析太过空泛,尽管模拟操作依据的是真实的业务操作情景,但这与实际的保险实务操作程序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三是当前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压力巨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彷徨,学习时极易迷失方向。

(二)有较强实践经验的教师严重不足

高职保险专业属于新型专业,专业建设处在探索阶段,课程内容比较新颖,老教师一般不愿意花更多成本来转型,而保险行业本身又是朝阳行业,职业院校的收入水平大大低于行业管理者,想引进行业内优秀人才,校院的吸引力又不够,因此从事该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主要是研究生学历的年轻教师。教师普遍来源于高校研究生,所学习的东西多是从理论到理论,实践经验不足,加上结构不合理,老年教师和青年教师居多,高级职称教师少,师资水平总体不高,很难开展有效的基于职业本位的教学活动。

(三)缺乏基于职业本位的专业教材

作为高职教育的新型专业,其课程如“团队建设”、“保险组训实务”等很多都是新型的课程,近年来才试探性地进入职业院校的课堂,教材和教学指导书基本没有,职业本位的专业教材更是凤毛麟角。因相关教材的缺位,高职院校的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按保险业发展的趋势,培养高水平的保险专业人才,急需高职院校与保险企业紧密合作,需要保险企业直接参与和指导办学,协助高职院校制订合乎行业需求的教材体系,共同建设社会、企业和学校全方位的保险人才培养社会化系统。

(四)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在教学实践中体现

在医疗保险实务专业和机动车保险实务专业等工科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教学任务较多,一般能体现学生为主体。但对于金融保险、保险实务这类文科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理论知识和保险相关案例讲述很多,把学生框在自己见解和意识之内,课程教学缺乏前期的引导,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因而学生的创造能力得不到挖掘,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难以提高。在保险专业教学中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活动,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使专业学习既有利于学生打好专业基础,又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更有利于学生去探索与创新[2]。

三、保险专业群课程教学效果提升策略

(一)课程内容设置策略

要想提升保险专业群课程教学效果,首要问题是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因此,要在对各级产险和寿险公司对口岗位详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了解产险公司和寿险公司各个岗位需要的人才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然后通过对相关职业岗位群的分析来确定教学目标,如对销售主管岗位分析,发现需要提升主管销售管理水平,通过对销售管理工作过程系统化来构建课程《营销团队建设与管理》。最后,基于保险相关岗位群实施项目教学,突出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强调“教、学、做、练一体化,理实一体化”的课程设计理念。

具体到每一门专业课程则是根据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再从典型工作任务中提炼出工作技能,从而得出教学内容。如《保险销售》课程,与保险销售相关的职业岗位有“销售主管、组训、讲师、销售经理”等,它们的典型工作任务有“销售流程如与客户面谈”等,有沟通技能,得出教学内容“沟通技巧”。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专业核心课程采用项目式教学,不仅适应岗位,而且高于岗位,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教学团队建设策略

要想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首先要锻造高尚人格,以积极向上的处世态度,豁达乐观的胸怀,高尚的理想情操,崇高的敬业精神,坚强的意志品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学生、教化学生[3]。每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是否用心,是否全力以赴,他们的精神状态在其整个讲课过程中都能明显反映出来,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得到。丰富的课程内容能吸引学生,教师的智慧、情感与人格魅力,最能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基于职业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更强调实践经历,只有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才是符合职业本位要求的、优秀的高职教师。对教师来说,未来“征服学生的将是教师的手,而不能仅凭教师的嘴”。当然,高职教师不仅需要有较强的教学水平,同时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没有科研的教学是没有底蕴的。因此,要解决缺乏实践经验教学师资问题,不仅仅只是鼓励教师考取“保险人”、“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人”等职业证书,培养“双师型”教师,更需要将现有专业特长的教师送到保险企业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积极鼓励院系教师在行业中参与公司项目,如顾客满意度调查、营销团队建设和管理、查勘定损、核保核赔、营销策划活动等等,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项目中增强实践能力。

总之,基于职业本位的保险专业群的教学团队建设要求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为主线,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以培养优秀年轻骨干教师、加强学术/专业带头人和高水平学术团队建设为重点,抓住人才引进、培养与用好三个环节,建立促进教师资源开发利用和优秀拔尖人才迅速成长的有效机制。

(三)专业教材建设策略

基于职业本位的保险专业教材,是教师教学思想与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教学方法与经验的结晶,也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实现。

保险专业教材严重不足,需要加大力度编写项目教材。教学内容分项目进行,每个项目对应一个工作环节,一个项目中可以安排数个模块,再将知识点融入项目或模块中,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做到潜移默化。编写保险专业教材,除了专业课程的项目教材,还需要有配套的实习实训教材,要求内容新颖、设计合理、操作性强、规范化程度高,能较大程度上补充主导教材的教学内容,对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能发挥良好的作用。保险专业教材建设要求:在教材建设概念上,体现思维方法和认知过程;在教材建设体系上,体现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课群间相互关系;在教材建设内容上,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先进性[4]。

(四)课堂教学方法更新策略

基于职业本位的保险专业群的课程教学由课堂教学、实践实训和实习教学三个环节组成,在各个环节将选择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环节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先进教学方法,将课程教学内容讲透讲活,使学生在把握课程内容的整体逻辑体系的基础上,加深对课程主要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案例教学为例,用保险实践活动中发生的典型案例重现实际情境,让学生在回放的实景中进行分析、判断,使其受到启发、学会思考。实验教学环节主要采用示范教学、团队实训设计、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以角色扮演教学方法为例,目的是使学生熟练掌握保险实践中各岗位的业务内容、流程和技术方法。实习教学环节主要采用开放式教学、情景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情感和认知的体验,获得对保险职业的认同和信心,同时,检验自己的课程知识和技能,校正今后努力的方向,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体验式教学为例,目的是将学生放在完全真实的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总之,基于职业本位的保险专业群课程教学效果提升应通过调整课程内容与结构,不断推行新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研究,加强教师教学资源建设,充分依托保险行业优势,以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为基础、以技术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以生产性实训为载体,以保险技能技巧为训练重点,建立起保险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探索学校、行业和社会相结合的“大课堂”人才培养模式,将职业教育作为保险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5]。

参考文献:

[1]孙毅颖.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基本问题解析[J].中国大学

教学,2011,(1):36.

[2]陈玉梅.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学生英语听力水平[J].中国

对外贸易(英文版),2011,(12):285.

[3]李宝斌,许晓东.高校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师评价维度探

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1,(8):65.

[4]傅伟.高职教育工作过程导向教材开发与建设的研究

[J].中国高教研究,2011,(9):81.

保险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本文从造成我国医学专业毕业生①就业困境的三点体制原因分析,给出了医疗体制需要完善和改革的方向。本文的特点是撇开费用成本,单纯从医疗服务的供需角度对中美两国进行比较,由现象看本质地讨论如何改善我们国家对医疗这种特殊商品的供给。

关键词医学专业就业困境医疗体制就医观念垄断

一、引言

我们国家学习医学院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一个困境,医学学生就业率下降是“就业难”最直接的体现。根据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麦可思公司日前“2009大学生就业能力排行榜”,本科失业率最高的10个专业中,医学类专业占了3个。中医学失业率排在第一位,毕业半年后有30%的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传统就业较好的口腔医学就业率也不尽如人意,失业率达29%。临床医学的失业率也有24%。这种局面是否正常呢?我认为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更深入的考察。

二、医学及相关专业毕业生数量并非供大于求

综合来看造成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经济大环境不好,另一个原因就是岗位供需的差距。但是,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情况可以从其他专业当中挑出来,医学院毕业生供大于求是一个“伪命题”。至于为什么说第二个原因不能用来解释医学毕业生就业困境要用下文的一组数据在说明,我们可以先考察一下如何来否定第一个原因。

(一)从医学及相关专业毕业生的特点分析

医学院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是不同的,因为他们的知识技能和能为社会提供的服务不同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一般来说,社会对医学毕业生的需求量是随着居民人口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而且是一种近似正比例的增加。但社会对其他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却不是随着人口增加正比例增加的,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比如说社会对汽车的需求增加了,但不一定成比例的反映到对相关技术人才的需求上去。因为汽车厂可以用前期的库存来满足这部分增加的需求,还可以通过进口来满足国内的需求。而人口的增加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是近似正比例的增加,因为医疗服务没有那么多的可替代途径,它不能被库存也不能通过进口。也就是说,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是一种刚性需求。因此我们可以说,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不好的原因中应该不包含这种经济波动的系统性影响因素。

(二)与美国比较分析

然后我们再考察一下第二个原因为什么不成立。这里主要通过我们国家和美国之间的一组数据来说明问题。在给出数据之前也很有必要对美国公民的医疗状况做一个介绍。

美国的医疗机构中,州及以下政府所办的非营利性医院仅占医院总数10%,民间非营利性医院占60%,民间营利性医院占30%,而私人诊所遍布全国所有社区,几乎都是营利性的机构。美国始终不是全民公费医疗,美国医疗保险体制是一种“雇主主导制”。即没有一个全民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保险都是由各家公司去买,鼓励各家公司买保单,不需要政府插手,美国的医疗体制是全世界作的最市场化的。但它所受到的批评也不少,由于美国保险主要是由私人保险机构提供,美国的医疗服务主要是由私人医院提供,增加了成本但是没有增加价值。在这个庞大的体制下,每个利益团体各有其经济利益的考量,全面性的体制改革将难以实现,而且成本控制仍将是首要课题。

医疗体制建设的首要目的是什么――公民患病可医!总体地看美国的医疗体制,只能说它的运行成本偏高或者过高,从医疗服务在供给是否能满足需求的角度上看,它基本不存在问题。而我们国家的医疗体制的最大问题不在于是否产生了巨大的运行成本,而是如何提供足够的、公民所需的医疗服务。因此,在对下面一组数据进行对比时,我们只着眼于对供求数量的考量,对于体制运行的成本问题先暂时不予以讨论。下面将给出一组中美两国2008年的一组数据:

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可以算两组数据:平均每万总人口所分配到的医学毕业生人数中国为2.7,美国为1.3,平均每万农村人口所分配到的医学毕业生人数中国为5.0,美国为6.4。这两组数据可以说明,我们的毕业生数量平均后和美国的差距并不大。可能前一组数据还不具有完全的说服力,那么后面一组按照农村人口作为标准的数据更加实际和具有说服力。因为农村医保制度缺位、生活条件相对低要低、保健设施和保健的观念更缺乏,因此他们才是医疗服务应该重视的群体。另外假设我们能够剔除教改扩招的外部影响的话,医学人才供过于求的论断就更不会成立了。

三、造成医疗服务供给不足的原因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呢?我认为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公民就医习惯

在我们国家,普通公众的就医观念就是:需要治的病就大治,无论是什么程度的疾病,小医院根本不值得相信,只要去大医院才能治好病。但根据相关统计,每年到大医院就诊的人群,有80%左右是在基层医院即可解决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不会上大医院就诊,社区全科医生会及时发现需要转诊去大医院的病人。大医院根本不设门诊,只有转诊。我们国家的乡镇医院、村级诊所和社区医院基本都是形同虚设,它们只发挥了药房的作用。县级以下医疗机构医疗水平越低,公众就越依赖大医院。据卫生部提供的数据,目前全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的30%又集中在大医院。这种资源调配的错误思路在我们国家的改革过程中并不少见。比如说第一阶段的教育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只放在了高等教育层面上。医疗机构和医疗资源应该是类似于金字塔式的、有层次的配置。县级以下医院应该有对一般疾病的治疗能力,当超出其医疗能力时应该及时的建议病人转向高一级的医院。这样,金字塔底部的县级以下医疗机构就需要大量的医务人员从事对常见病的处理。由于我们国家和美国的行政划分不太一样,而且国情也不一样,所以在美国没有很明显的乡镇医院、村级诊所和社区医院划分。但美国医疗体系中有一股相类似的力量――私人医生。首先美国医疗保险覆盖了大部分私人诊所,老百姓患一般的疾病必须首先看私人医生,经诊治如果认为有必要到医院进一步治疗,则通过私人医生联系相应的医院办理相关手续,这样在医院发生的费用才能通过保险公司支付。与我国相反,美国技术好的医生在私人诊所较多,因此私人医生和病人之间关系非常融洽,也比较容易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其实,新的医改应该学习新教改,吸引人力资源的流动,建立起这种医患的信任关系。另外,在保证和满足广大群众基本医疗需求的基础上,建立一些高档次的医院,满足不同需求的人群。

(二)政府对医疗服务的垄断

私人资本在医疗行业的处境非常艰难,一直困扰私立医院的三大问题――国民待遇不平等、市场竞争实力悬殊、公私税收两条线。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医疗市场就已经引入市场机制,但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民间力量似乎“有负众望”。据卫生部统计,2008年全国医院诊疗人次总数中,私立医院部分仅占医院总数的9.5%。在我们国家的医疗行业,国家居于垄断地位。经济学理论认为,对于垄断行业,要么政府对其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实行限价或者引入竞争者来打破垄断,提高社会福利。也就是说――要垄断就监管,不垄断就竞争。反观我们国家,一方面国家没有完全开放私人资本在医疗行业的权限,另一方面有鼓励医疗行业走市场化,让公立医院转为私立医院,自负盈亏。这其实是个矛盾。国家的垄断力量使得医疗行业的规模过小,而且医疗成本偏高。在美国申办医疗机构比较自由。政府审查所办医疗机构资质的合法性,只要符合规定的办医标准和行医者的执业资格即可。因此,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在美国占据着主导地位。尽管美国政府采取的是高度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管理模式,然而在立法和监督方面是非常严格的,任何市场行为都不能超越其法律框架之外。因此,我们国家的医改应该在做好立法和监督的前提下放开私人资本参与医疗行业的通道,将市场可以解决的问题交给市场,市场没动力解决的或者没能力解决的才交给政府。政府应该创造更适合私人资本运作医疗机构的环境,释放更多的医疗服务岗位。

(三)医疗保险体制

医疗保险也具有保险的两大职能:风险转移和补偿转移。即把个体身上的由疾病风险所致的经济损失分摊给所有受同样风险威胁的成员,用集中起来的医疗保险基金来补偿由疾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虽然说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是“刚性的”,但它仍然也要受到价格信号的刺激,这和其他商品或者服务市场是一样的。而医疗保险体制的健全合理与否直接决定医疗服务市场的价格信号是否合理。由于我们国家没有健全的医疗保险体制,巨大的医疗成不使得患者不得不消极治疗,特别是对于收入不高的农村居民更是如此。我们应该建立全国统一标准的医保资金划拨体系,建立全国一体化的公民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在医保资金的来源方面应该发挥我国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增加医保资金在大型国企和矿产资源中的持股和分红比例。让全民共享国家福利。总之,医疗价格偏高就打消了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就相对减少了对医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我国医疗保险体制仍然不健全是造成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又一个原因。

四、结论

本文的根本目的不仅仅在于考察我们国家医学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原因,而是借助这个角度来审视我们国家医疗服务的供给面和需求面的问题所在,透过这个表象来看本质。我们国家医疗服务的供给不足,这种不足不仅仅是数据上可以说明,如果综合考虑到我们国家居民的饮食饮水卫生、生活环境、保健水平和相对庞大的农村以及城市低保人口等因素,医疗服务供给的缺口就显得更大了。医疗体制改革已不仅仅是我们国家体制改革进程中的重要一环,而是关乎整个民族素质和国家的竞争力,乃至是一个国家对人性的关怀。因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生命跟健康连在一起。就像本文说过的一样,医疗体系存在的首要目的就是让公民患病可医!

注释:

①本文所述医学专业是指包含临床、牙医、骨科等所有能够提供医疗服务的相关专业.

②美国教育部统计的学生数是按骨科、牙医等细分后的数量,表中数字已被作者合并.

参考文献:

[1]陈伟,叶俊,沈绍武.对美国医疗服务体制的考察与思考.北京悬壶平衡针灸研究院.2005.

[2]丁林.公私结合――普通移民眼中的美国医疗制度.新华网.2005.9.22.

[3]刘北辰.美国医疗制度的几个特点.新思路.2008(5):55.

保险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高等学历教育是高素质保险人才输入的主要来源,其中,保险专业本科教育是其基础和主体[1]。保险业的发展为高校保险专业的本科教育提供了发展契机,而保险高等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也对保险业的发展影响深远。新常态下,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步伐愈发稳健,保险业的合规化、集约化发展对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更高:保险有效需求随收入增长而增长,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的提高需要保险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这需要从业人员有较高的素质;同时,保险市场的国际化也对保险人才提出了高要求。当前,保险业的发展新常态从质和量两个层面对保险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然而,新形势下,保险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尚存在人才培养规模与人才需求数量、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需求不完全相称的矛盾。

一、保险本科人才需求现状

(一)保险公司需要大量本科学历人才

我国保险行业目前处于高速发展期和快速转型期,对人才的需求处于旺盛阶段,尤其是近年来行业发展正从重视业务增长向提高内涵建设方向转型,对高素质员工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2]。2014年底,全国保险公司从业人数为344.58万人,其中职工人数98.39万,营销人员255.48万(部分是职工)。从业人员中,具有学士学位的人数为60.41万,占从业总人数的比重约为17.53%,占职工人数的61.40%。相较于2013年,2014年保险从业人数、职工人数、具有学士学位人数、35岁以下人数分别增加了14.04%、34.09%、14.11%、5.56%,其中学士学位从业人员年均增加约8.3万人(见表1)。这充分说明了保险行业对本科学历人才有较高需求,保险专业是专门针对保险行业需要而开设的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保险行业针对性,能够直接满足保险行业的岗位需要。从前文分析可知,保险行业对保险学专业本科生有较高的现实和潜在需求。

(二)保险业转型升级需要大量高素质保险本科学历人才

我国保险业亟须从重视业务量增长调整到重视业务内涵提升、业务精细化发展、保险服务质量提高的转型升级道路上来。转型升级的关键是人才队伍建设。虽历经多年人才培养,我国保险业的人才队伍建设仍存在整体水平偏低的问题,亟须吸纳大量高学历保险专业人才来改善保险行业队伍质量。

保险业的高质量发展亟须更多保险学本科人才。我国保险业从业人数达三百余万,其中职工人数近一百万,而包括营销员群体、保险公司职工群体等在内的从业人员中,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从业者仅为六十五万人左右(见表1)。低学历从业人员比例过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保险业顺利转型升级、向前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当前我国保险行业整体形象欠佳、保险诚信缺乏的重要原因。本科人才往往视野更宽、更有活力、思路更广、做事更为认真,更高比例的保险本科从业人员可以提高保险队伍的总体水平,是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队伍保证。

高素质的核保、核赔、精算等技术型人才和管理、营销、培训等经验型人才是队伍建设急需的[3]。保险专业本科毕业生是受过高等教育通识教育及保险学专业教育的专业技术人才,是保险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最佳来源。从保险业人才队伍建设角度考虑,是保险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生力军和最佳后备力量。

二、保险本科学历人才供给现状

首先,保险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数量少。截至2014年底,我国举办保险学专业各层次学历教育的高校共125所,其中有99所开办了本科层次学历教育,保险学本科专业在校学生23706人,年均毕业人数约为5900人。从数量对比看,保险专业本科年毕业人数与保险行业年增加本科从业人数之比约为1:14。即便考虑到保险公司所需本科人才不局限于保险专业,保险专业本科毕业生供给与保险公司本科人才需求之间仍存在巨大差距,有调查认为该供需比约为1:4[4]。由此可知,我国当前保险本科学历人才需求旺盛,保险本科人才的培养数量远远达不到行业发展所需。

其次,保险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行业人才标准。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与行业人才需求不匹配,导致保险本科毕业生在保险行业的就业率较低。通过同行交流及对教师的电话访谈,笔者了解到,江苏省内4所设有保险本科专业的高校近两年的保险本科毕业生首次就业率约为70%,就业学生中约三分之一毕业生进入保险行业就业,即仅五分之一左右的学生有机会进入保险行业工作。通过对江苏大学2015届保险专业毕业生访谈得知,部分学生有意愿而未能进入保险公司工作的原因大致有两点:第一,毕业生不具备保险公司所需的综合能力。从了解情况看,保险公司较看重公众演讲水平、领导能力、外语水平等综合能力,而除了外语之外,本科生往往缺乏上述其他有针对性的课程培养和训练。第二,保险公司需要的是经短期培训即能上岗具有较多实践经验的人才,而绝大多数学生往往只了解书本上的知识,实践能力不足保险公司不能“拿来就用”。

以上分析可知,保险本科教育存在量少质不合要求的供需错配现象。

三、保险专业本科生供需失衡现象分析

如上所述,在我国保险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保险专业本科生供需错位突出。一方面,保险本科人才的培养数量远低于行业需要;另一方面,高校保险人才培养质量不符合行业人才标准。虽然专业和学历不是衡量人才标准的全部,但是,客观而言,保险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更具有专业和行业针对性。保险本科毕业生供需失衡错配现象的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一)保险公司不愿投入长期成本进行人才后续培养

对于“挖墙脚”和频繁跳槽现象极为普遍的保险业来说,对新聘人才的长期培养具有过高的“外部性”,这种人才市场的失灵使得保险公司往往不愿意招聘刚毕业不能“拿来就用”的大学毕业生,而更希望通过重金在行业内部“撬到人才”或寻找有从业经历的社会人员。同时,在较高的就业期望下,由于缺乏较广的人脉基础和稳定的经济来源,毕业生往往不愿从事保险销售工作,这使得保险本科毕业生难以在保险行业谋得合适的岗位,从而供给不能得到有效释放。

(二)保险本科人才培养与需求脱节

高校是保险本科人才培养的承担者,其人才培养标准应尽可能适应行业人才的需要。但是,现有模式下培养的保险本科生往往不符合保险公司“拿来就用”的人才标准。

首先,人才培养“专而不博”。专才是专业知识精通的人才,通才指通晓多学科知识、知识面广博的人才。我国保险本科人才的培养往往过于重视“窄口径,重专业”的专才教育,开设的专业课程过于细化,但却忽视了保险人才所需知识的广博性、实用性、综合性。由于保险行业的实践性特点,尽管保险行业的分工越来越细化和专业化,但除了精算外的其他保险专门工作,从业者在具备基本的保险专业基础及必要的综合素质之外,多不需要特殊的知识铺垫而只需经过后续职业的再教育即能较好地胜任相应工作[5]。保险业的实践性特点要求学生在“专”的基础上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和较好的综合素质,而“专才”的培养往往使得学生“专而不博”。

其次,本科生教育的实践环节针对性差。传统的社会学科教育多属于填鸭式的灌输教育,留给学生的思考和创新空间较少,学生缺乏创新实践的机会,教学侧重知识的传播而往往忽视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毕业后进行创新性工作的能力偏弱,从而难以与保险业实践性强的工作特点相容。当前我国保险本科学历教育普遍比较重视保险专业知识的教育,学生进入社会后往往缺乏其他学科知识的储备,缺乏实务操作能力[6]。加之保险专业教师队伍往往缺乏保险从业经验,使得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空有理论而对保险公司的实务操作了解甚少。

四、优化保险本科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保险监管部门及保险行业应积极参与“宽口径、重实践”的人才培养

培养高质量的保险本科人才对促进保险行业发展具有正效应。基于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考虑,保险监管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建议及督促作用,建立类似于医学生实践环节的保险实习制度,使得高校保险人才培养与保险行业人才需要充分对接,保证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够充分满足行业人才的需要,使保险专业学生能尽可能被行业所吸纳,使高校成为保险行业人才大军培养的基地。

首先,保险监管部门督促保险行业设定激励机制,将保险实习基地建设的数量和质量作为对保险公司进行考核和监管的一项内容来抓,在保险行业内形成竞相建立实习基地的氛围和环境,使保险实践学习全程贯穿于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及专业课程学习。在此过程中,保险协会、保险学会等组织可充分发挥产学研纽带作用,促使该种机制的形成和完善。

其次,保险监管部门应积极与教育行政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为保险公司与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可以鼓励具有较高学术素养的保险公司管理人员担任专业课兼职讲师、兼职辅导员等,鼓励保险公司为高校教学提供辅助教学资料或给予其他教学支持等。为形成激励机制,可以督促保险企业在职位晋升等方面给予相关人员一定的政策倾斜,从而在微观上形成保险公司与高校保险专业之间的良性互动。保险行业协会与学会组织可以在其中起到激励政策的助推作用以及高校与行业之间关系互动的协调作用。

再次,形成“订单式”保险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育与行业发展是相辅相成、互为基础的关系。在保险人才供给远低于需求的情况下,只需在供需之间形成无缝对接,即可在人才的高质量培养和人才的有效需求之间建立有效流通渠道,这样既能保证保险专业学生的高合意就业率,同时也满足了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基于保险业经营分散性的特点,通过保险行业协会、保险学会组织参与协调实现的“保险行业订单式”保险专业本科培养是实现保险人才培养充分贴合行业需要的有效举措。在重视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将人才培养过程的实践部分放到保险公司来进行,这样,在强调本科教育“重基础、宽口径”的同时,又能充分实现保险行业“重实践”的要求。

(二)高校应优化“宽口径、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方式

受保险国际化及金融业混业趋势的影响,具备较强的数理分析能力、较高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素养、掌握较多金融学理论的保险专业本科生往往具有更高的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更易被保险行业接纳。因此,在保险本科人才培养上应以“宽口径,重基础”作为理论基础教学的方向。

  • 上一篇:思政课学科核心素养范例(12篇)
  • 下一篇:<保险下半年工作计划范例(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