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盐城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0-0146-05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制高点的重大战略。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不仅是世界各国应对金融危机和实现经济转型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中国“十二五”期间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至关重要的国家战略决策。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逐步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到2022年,建成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提升国民经济的长远竞争力。目前,全国许多地区都在其“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的热潮。培育和发展具有盐城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盐城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直面挑战、争取主动权的必然选择,也是盐城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必须加快培育具有盐城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历史机遇。从国际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热潮正在全球迅速展开;从全国看,2012年7月国家出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接着又连续出台了7个比较详尽的产业专项规划。江苏省2011年底就出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2年7月、8月份又出台了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计划。随后,又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推进措施。可以说,当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十分难得。但对我们盐城来说,在看到机遇的同时,更应该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我市早在2009年就已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采取了一系列切切实实的推进措施,在当时全国还是说得多、做得少的大背景下,我们在这方面是抢占了先机。作为欠发达地区,我们在别人没有醒来时,抢占先机早走了一步,但风起云涌的时候,我们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人才集聚就不如中心城市、发达地区占优势。新能源产业,全国全世界都是发展的重点。节能环保产业,江苏省13个市,除了镇江,其他12个市都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盐城是全省最早提出,而且和省经信委签了协议,省里将盐城和常州列为整车基地,但最近徐州大手笔投入100个亿高调开工新能源汽车项目,先从动力电池开始,接下来就搞整车。这也说明我们新能源汽车项目起得早,不一定跑得最快。海洋生物产业,福建一个诏安县就出台了24条优惠政策。活生生的事例告诉我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要有机遇感,更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感。不然,很可能抢占了先机,却抢不到制高点,重蹈醒得早、起得快、走得慢的覆辙。
传统产业的发展经验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抢抓发展先机,发挥其辐射和引领作用,就必须全力摆脱单打独斗的传统发展路径,通过打造产业集群,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所蕴含的创新活力和自我升级动力得到充分释放。产业集群是产业链上相互关联的大量企业在地理上的相对集中,作为一种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其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它可有效地共享各类资源,分散创新风险,降低创业成本,并可形成较强的区域品牌效应和要素集聚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产业和区域经济竞争力。
从产业政策的演进来看,产业集群日益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产业集群政策亦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政策工具。美、欧、日、韩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培育产业集群,使本地生产系统的内力和国际资源的外力有效结合,极大地提高了产业竞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美国的硅谷集聚着世界上最具创新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群落;日本的筑波科学城集中着日本最强大的生物科技力量;芬兰的赫尔辛基地区有着世界最有发展潜力的通讯产业集群……中国越来越多的地区也都把打造产业集群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抓手,不少地区雄心勃勃地推出了打造百亿、千亿的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国内外的发展经验表明,集群化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向!盐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起步较早,积累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也拥有不错的条件,产业发展一直呈现上升态势。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仍然处于刚刚起步的弱小阶段,无论是产业规模、集聚程度,还是创新能力、发展氛围都还不尽如人意。姑且不与发达地区相比,就是在苏北五市中,我们也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现实:从总量看,我们落后于徐州、连云港;从增速看,我们仅快于宿迁。可以说,当前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既面临着规模扩张的巨大压力,也面临着地区竞争的严峻挑战!面对压力和挑战,我们只有顺势而为,从自己最有条件、最有基础、最有优势的领域全力突破,着力打造具有盐城特色和强大竞争实力的一流产业集群,才能在新一轮的产业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并立于不败之地。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高科技产业。与传统产业集群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除了固有的地理临近性和产业关联性共性特征外,据有关学者研究,还具有这样一些显著的基本特征:
一是创新驱动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的深度结合。它们之间的竞争,核心是关键技术的竞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若干掌握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的高技术企业的集合体。产业集群的发展能力取决于核心企业的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能力。一旦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就会迅速带来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并使之产业化和市场化,进而形成具有国际和区域竞争力的产业链。所以,创新驱动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最显著特征。
二是知识溢出性。包括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知识溢出和集群内部知识向外部的溢出。一方面,在产业集群内部,由于企业间的彼此合作和地理临近,一家企业的知识创新很容易外溢到集群内的其他企业,有利于新的思想、观念、方法、技术的传播和扩散,由此形成知识溢出效应。这种知识溢出效应有利于集群内企业形成“学习型经济”,增强企业的研究创新能力,并降低创新成本。另一方面,产业集群通过知识创新的示范、辐射和溢出,能够吸引更多的新创企业和支持机构加入,壮大原有的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的做大做强。
三是产业放大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部的各企业之间存在着一种既激烈竞争又紧密合作的竞合关系。竞争可以使企业间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佳配置,刺激企业创新和企业衍生;合作可以使企业更加高效地进行产品研发、市场开拓,建立稳固的生产供应链。这种竞合关系所带来的外部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是单个企业所无法比拟的,具有显著的产业放大作用。同时,产业集群的地理集聚特征,可以使公共物品和服务在集群内共享,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发挥集群内企业整体力量,加大广告宣传的投入力度,利用群体效应,容易形成“区位品牌”,获得单个企业所无法获得的整个产业优势。
四是资本运作的风险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依赖于技术创新的新兴产业,而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本身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一旦将资本、人力等要素在不确定性情况下投向某一技术研发领域,而最终却不能带来相应的投资收益时,一方面会造成巨大的投资浪费,另一方面会降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投资积极性,阻碍企业的技术创新。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产品质量稳定性不高,消费者认可度和市场包容性偏低,加之产品开发成本较高,服务配套体系不完善,因而其在市场上立足与发展会面临诸多障碍。这就要求创新产业资本筹措模式和市场运作方式,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平台,通过联合投资分散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的风险,以集群的整体力量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五是专业协作的网络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物。局域网与互联网是产业集群内部进行信息流、资金流、物流沟通与互换的重要平台,借助于信息网络系统,龙头企业将信息技术与研发设计、物资采购、生产销售、市场营销等环节与产业链进行有机结合,将有效提高整个产业集群战略性资源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产业集群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国内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实践经验
发达国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方面,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中国不少地区为抢抓发展机遇和抢占发展制高点,也在积极探索产业集群培育的新路径。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有这样一些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和参考:
(一)发挥政府的协调推动作用
从长远发展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依赖于集群内部企业的利益共享和创新驱动。这种共享利益不仅来自于产业本身的互补性和共生性,也来自于集群企业之间共同的生态圈和创新文化的促进。但是,从短期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幼稚产业,它具有技术、产品和市场的不成熟性,需要协调各方利益主体才能推进。所以,在产业集群的发展初期,政府的协调推动至关重要。例如,巴西在发展乙醇燃料时,政府发挥了非常主动的作用,通过补贴、设置配额,以及运用价格和行政干预手段进行支持,是产业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韩国在推动绿色新政时,就是由政府在早期给予了法律、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的有力扶持,才破解了技术推广缓慢的瓶颈;美国政府采取各项措施,鼓励组建公私合营企业探索清洁煤技术的商业化模式,推动民间资本参与技术研发和利用,借此提高美国的创新活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推动,但是,政府在此过程中,必须明确自身的定位:政府仅仅是一个协调者、服务者和引导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市场主导的方向。
(二)选择符合本地实际的重点产业
在各地争先恐后地掀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热潮中,出现了盲目跟风、一哄而上、主次不分、重复建设等不良苗头。这种“一窝蜂”发展新兴产业的做法对产业集群的创新行动、竞争能力和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将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从已有的成功经验看,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必须立足本地实际,选准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特定产业,引导经济资源重点流向该产业。日本在制定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时,通常是由来自大公司、银行、大学、媒体和工会的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帮助“择优”,即由委员会从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收集信息,以便就选择最优产业和政策达成共识,这种委员会体制对日本新兴产业的成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
重视战略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注重促进社会各界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的合作,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产业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提升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率,这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美国的硅谷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它也是市场主导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典范。有学者认为,硅谷的经验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企业不仅是产学研合作投入的主体,而且是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主体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其二,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活动主要围绕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展开,具有极强的成果转化能力;其三,科技中介组织在产学研合作中发挥着沟通协调作用,为产学研合作创造了良好服务环境;其四,成熟的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的引入为产学研合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四)采取动态灵活的产业集群政策
企业有生命周期,产业集群的发展也有生命周期,战略性新兴集群的发展也不例外。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在产业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比如在其萌芽阶段,由于其研发和生产成本较高,难以形成规模经济,通常采取政府采购之类的扶持政策增加其有效需求;在其发展阶段,一般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鼓励创新型中介组织的发展,着力完善区域创新网络,拓展区域创新空间;在其成熟阶段,更关注核心企业的并购行动,政策重心是努力引入外部竞争者,或是鼓励集群参与全球网络的合作和竞争。总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不确定性等特征,决定了政府的政策支持应该是动态的、开放的,其具体措施应该是适时的、有针对性的。
(五)探索多样化的两化融合模式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决定了其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必须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我省苏南围绕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在推进两化融合方面,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龙头带动型、平台凝聚型和中介牵引型等比较成熟的两化融合新模式。
龙头带动型的特点:一是以产业集群中的龙头企业为中心,贯穿上下游供应链企业,通过企业信息化系统的集成应用,实施产业集群企业之间的产品设计协同、服务协同、电子商务,促进两化深度融合。二是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深化信息技术应用、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应用,推动企业依托现有的产业规模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延伸产品的开发、形成高附加值的产品系列。
平台凝聚型的特点是:以两化融合公共技术平台为基础,吸引中小企业凝聚。如苏州工业园的IP融合通信技术平台,吸引了一大批相关企业在苏州工业园区集聚为产业集群;无锡矽太科技园依托国际技术转移平台,吸引了70多家两化融合服务企业的集聚。
中介牵引型的特点是:由中介公司为媒介,组织产业集群和信息企业进行对接,进而推动产业集群的两化融合。如常州津通工业园,组织生产性信息服务企业、软件企业、芯片企业和园区内制造企业进行对接,推进了整个园区的两化融合。
四、打造具有盐城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特点,借鉴国内外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实践经验,结合盐城市的具体实际,我们必须努力探索出一条既能顺应时展潮流,又能体现盐城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之路,尽快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引领全市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增长极。
(一)突出重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工作思路
全国重点发展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江苏重点发展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个个产业都是前景诱人、意义重大。但盐城能不能都搞?不可能也做不到。如果我们认为什么都是好的,什么都想搞,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集中力量突破重点。从现有情况看,盐城应当重点培育和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和海洋生物四大产业集群。其原因,一是新能源产业盐城有优势。这种优势不仅表现在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而且还表现在比较明显的产业优势。我们的风电产业由于起步早,已经形成了从下游风电场到上游风电装备的完整产业链。在当前全球风电产业市场萧条的大背景下,2012年1—8月份,仍然实现主营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27.5%的好成绩。二是节能环保产业有基础。盐城已经形成环保机械、节能灯和除尘滤料三大特色环保产业,是江苏省四大环保产业基地之一。三是电动汽车产业有条件。盐城拥有全省最大的汽车整车制造厂,已形成以轿车、客车、特种车及汽车零部件为主体的制造体系。在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中,盐城是支持发展的重点区域。中大、东风悦达起亚、奥新三家整车企业全部通过新能源汽车生产条件验收,有9个产品进入了国家新能源汽车产品公告目录,市开发区已成为全省首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四是海洋生物产业有资源。盐城拥有十分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经权威机构研究,盐城有26种海洋动植物资源可开发为生物医药产品,已经涌现的一批海洋生物与医药企业为海洋生物产业的发展打下了一定技术和产业基础。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不仅是战略考虑,也是策略考虑。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扬长避短,避免与别人的强项硬碰硬。这四大产业就是盐城的比较优势,应当加快重点培育,使其尽快形成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较强竞争优势、辐射能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二)高端引领,明确全国领先、全球一流的目标定位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开放度非常高的产业,是一个全国性、世界性的产业,是一个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先导性产业。如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位没有世界眼光的话,那就是白白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可能推进不到一半就已经落伍了,就会在全球化的竞争中找不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因此,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定位必须是全国领先、全球一流。全国领先,至少是在某一个方面领先。比如,在新能源产业,我们可以在“风光互补”上做到全国领先;在节能环保产业,我们可以在烟气治理上做到全国领先;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我们可以在盐城最具特色的“风、电、车”上做到全国领先。在这些方面,我们也确实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只有做到以特取胜,做到在某个领域一枝独秀,让别人一提到这个产业,就会想到盐城,我们的产业集群才能吸引和凝聚更多更好的创新资源,才会有更旺盛的生命力、更持久的竞争力,才会在全球化的竞争中站在制高点,把握主动权。
(三)统筹规划,发挥产业发展规划的引领功能
产业发展规划是对产业发展战略方向、目标定位的深化和具体化,也是引领产业发展的“龙头”。因此,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区域集中、产业集聚、开发集约、要素集合、错位发展、生态良好的总体要求,从产业布局、智力支撑、投融资预算、风险评估、服务体系构建、基础设施及软环境建设等方面科学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以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健康有序发展。当前重点是要做好“1+4+N”规划。“1”就是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发展规划,“4”就是4个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N”就是各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划,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体系。从总体上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具有地理邻近特征,但这并非就是说一个产业集群的所有项目和企业都一定集中在同一个产业园区内,它有可能由若干个相对集中的专业园区构成。如我市的风电产业集群就是由盐都(华锐)、阜宁、大丰(金风)、东台(上气)四个风台产业园以及射阳(华锐)风电装运基地和几个沿海风电场组成。这些园区或基地分布在不同的县(市、区),但仅凭一县之力,难以推动一个产业集群,甚至是一个产业园区的发展。必须举全市之力,同时还要借助外力,形成以市为主、市县联动的工作格局。所以,不管一个产业集群的项目是落实在市区还是县里,所有的规划都必须由市里统筹制定或者由市里来统一评审。通过统一规划、统筹管理、协调引导,优化产业集群的空间布局、资源配置和协作流程,避免重复建设、单打独斗、恶性竞争等不良状况的发生。
(四)集聚要素,打造创新驱动的载体和平台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典型的创新驱动型产业。实现创新驱动,需要集聚创新资源,而创新资源的集聚必须依托一定的载体和平台。产业园区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全市各地产业园区建设正在全面推进。但部分产业园区产业定位不清、产业关联度不高、功能配套不全等现象也很突出。一些园区的产业门类有4—5个,难以达到产业集聚发展的经济规模。一个产业的集聚,一个项目的落户,需要相应的产业配套、生活配套和要素配套都及时跟上。园区建设不能发展成“工业孤岛”,需要走产城融合发展之路,必须把园区的功能配套放在与项目招引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园区之间的竞争要走出拼优惠、拼补贴的误区,要在拼特色、拼服务、拼配套上下工夫。依托产业园区,建立健全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机构和孵化中心为源头,以社会化、市场化中介服务组织为桥梁,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步伐,提升其建设水平。对已建和在建的综合性科技创新平台,按照时间节点要求,抓速度、抓配套、抓完善,实现硬件、人员、工作“三到位”。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10个省级开发区都要建成技术成果交易、产业公共研发、公共技术服务、科技创业“四大平台”。加强和部级科研机构、知名高校的战略合作,进一步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用,深化创新联盟合作机制。建设和完善华锐风电产业园部级海上风电研发中心、中建材环保研究所、江苏海洋产业研究院、江苏绿色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南大学盐城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等一批部级和省级研发平台。突出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所有规模以上企业都要建立产品设计和技术研发机构,龙头企业要加大部级和省级研发机构的建设力度。
(五)重抓龙头,引进和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领军企业
龙头企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火车头”和“发动机”。有一流的龙头企业,这个产业才有可能做到一流;如果龙头企业是二流的,这个产业最高也只能做到二流。所以,要把引进和培育创新能力强、关联度大的一流龙头企业作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集群建设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一是要以拼抢的姿态招引行业领军企业。行业领军企业除了自身所具有的强大的研发创新、市场开拓能力外,还具有“引进一个,带来一串,辐射一片”的连锁效应,必须积极拼抢。在继续服务好已有龙头企业基础上,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瞄准全球前十强,国内前五强的行业领军企业,积极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敲门招商和项目合作,确保每个重点产业的关键节点都有行业领军企业支撑。二是积极培植本地龙头企业。全力支持和帮助本地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规模扩张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重大项目推进、技术改造、产业链配套联合、企业重组等方式,综合运用各种资源、各种手段,加快本地规模企业做大做强,力争有一批企业进入国内同行业前列、省内同行业排头兵。支持和帮助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步伐。三是推进企业战略性重组。积极引导和推动企业和跨国公司、“国”字号企业以及行业巨人加强联合,鼓励各类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进入世界五百强企业或国际国内行业领军企业的产业链体系和企业组织体系。四是突出重大项目建设。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积极招引、落实、推进重大项目,为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和有力支撑。同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产品辐射、技术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中心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动中小企业的专业化集聚,促进产业链延伸,提高企业间专业化协作水平,形成弹性专精的生产体系。
(六)创新政策,构建市场推动和政府引导共同作用的动力机制
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大政策的引导、扶持力度,形成市场推动和政府引导的强大合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快速形成和健康发展。一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每年地方财政预算要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且逐年递增。但是,要改变政策扶持方式。过去通过行政手段下指标、报项目、拨资金“洒杨柳水”的做法,不能充分发挥政府引导资金的效益与作用。建议将市级财政扶持资金和各类融资平台的资源进行整合,设立盐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向社会公开征集合作管理团队,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发起设立创业投资企业,通过与县(市、区)引导基金合作、阶段参股、跟进投资、投资保障和风险补助等,充分放大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增加创业投资的资本供给。二是推进金融创新。建立投、保、贷互补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撑体系,实现创新资本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将制造业金融、新能源金融、IT金融、海洋生物金融、低碳金融等作为我市金融创新的重点方向。加快组建与发展由政府财政出资的政策性担保公司,形成“以政策性担保为主、商业性担保公司和互担保公司为辅”的“一体两翼”模式的多层次融资担保体系。探索建立产业链贷款联保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机制,加快组建专门服务于培育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的小额贷款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风险容忍度,完善信贷激励约束机制。引进和创立各类风投、创司和私募基金,支持新兴产业园区及企业建立股权投资基金。积极支持并严格规范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开展中介服务,鼓励和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或发行公司债券。三要加强市场培育。研究促进新兴产业产品开拓本地市场的扶持政策。在政府采购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产业化成果政府优先购买,对居民购买、使用新兴产业产品给予适当的补贴,以鼓励和带动市场消费。
(七)加强领导,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组织推进力度
及时调整和充实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组织领导体系,健全和完善产业集群的推进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强化协调服务以及统计分析,提升政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产业,必须“一把手”亲自上,整合力量重点抓。在此前提下,建议每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还要成立一个由一位市主管领导、一位园区所在县(市、区)主要负责人、一个市职能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处理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同时要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考核办法,着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培植、重大项目推进、创新创牌工作进行重点考核,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与服务水平为主要内容的考核指标纳入市政府对各地、各部门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之中。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单项奖,表彰奖励先进县(市、区)、园区、部门,对工作目标没有完成、服务不及时、不到位的部门和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制,以增强其工作责任感。
参考文献:
[关键词]战略新兴企业高校图书馆科技查新服务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保定市“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指出,“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引领我市未来发展的先导产业,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重点扶持,积极引导,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可以看出,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在地区经济发展中会发展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信息服务的角度,在对战略新兴产业的具体单位-战略新兴企业的信息需求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图书馆科技查新,探讨面向战略新兴企业的服务问题。
1战略新兴企业信息需求现状
1.1需要的信息类型
企业所需的主要信息类型首先是市场相关信息,其次是科技信息,且对产品销售及原材料供应、市场竞争、产业发展趋势、技术跟踪等方面的信息尤为关注。对原始的一次文献最为需要,常利用的文献类型主要是专利文献、专业期刊文献和一些权威专业数据库。
1.2经常使用的服务内容
战略新兴企业经常使用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文献检索、原文提供与科技查新服务。大部分能较熟练通过检索找到自己所需文献,对没有全文链接的通过付费索取。对科技查新了解的需求迫切。
1.3利用信息的主要渠道
战略新兴企业利用信息的主要渠道是行业信息网站和搜索引擎,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范围知晓度不高。
2科技查新对战略新兴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2.1科技查新为科研立项提供客观依据
立项查新就是指科研工作者为申请课题,确保课题的质量,避免重复而向查新单位提出的一种课题查新。立项前不仅了解本项目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还要了解国内外同行研究已达到的水平,同时还要了解和借鉴相关交叉学科的研究经验,以保证创新项目的新颖性。
2.2为科技成果鉴定、评估、转化和奖励提供客观依据
科技成果鉴定是评价科技成果质量和水平的方法之一,它可以鼓励科技成果通过市场竞争,以及学术上的百家争鸣等多种方式得到评价和认可,从而推动科技成果的进步、推广和转化。在科技查新过程中,以检索出的文献为依据,通过将检索到的相关文献与课题查新要点对比分析,写出查新报告,为科研成果评估提供客观事实依据,保证科技成果鉴定、评估、转化与奖励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2.3为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服务
科技查新是围绕课题进行检索的文献分析活动。通过科技查新,可以了解所查项目在国内外发展动态,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企业创新活动。同时,科技查新人员通过对各种不同的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为企业提供不同类型的文献,包括期刊文献、专利文献和科技成果,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3利用科技查新为战略新兴企业提供信息服务
3.1竞争情报服务
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情报对企业的前途和命运越来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迫使企业必须关注周围的竞争环境,全面掌握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各种情报。努力发现自身的不足和缺点,不断地向竞争对手或者行业内外的一流企业学习以确保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有利地位,赢得并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通过科技查新,企业可以从总体上掌握自身产品所处的优势与劣势,可以帮助企业创新新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通过科技查新,企业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同行竞争对手在国内外市场上所占的市场份额、核心技术竞争力、战略意图以及技术发展动态,有利于企业寻找技术创新的合作者。
3.2知识产权与专利咨询服务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专利信息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极其重要的竞争资源,它覆盖了全世界90%以上的最新科学成就和技术动态信息,企业可以通过专利信息了解所属领域的技术发展动态和趋势。专利信息为企业的技术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是企业获得科技信息和提高竞争实力的有效途径。在查新过程中,查新员不仅可以主动向申请人提供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相关咨询,还可以帮助企业在申请专利时选取合理的项目和着眼点,在消化学习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增加自己项目的创新含量,合理避开对方发明点,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使企业免遭经济损失。
3.3商业策划服务
商业策划书,也称作商业计划书,是指企业为一个商业发展计划而做的书面文件,由于很多战略新兴企业很多并没有自己独立的信息机构,导致有很多企业对商业策划书的撰写没有完全掌握,做出的商业策划书既无条理性又欠规范化,还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和项目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潜力,因此最终并不能得到投资方的认可,从而使企业白白失去竞争机会。而由于查新工作的特殊性,查新机构拥有大批较高文化素质的查新人员,他们具有扎实的专业查新技能,掌握包括情报学、专利基础知识在内的多学科知识。如果有了他们的指导和帮助,企业定能顺利完成商业策划书的撰写。
4结论
在我国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下,选择一种科学与完善的战略性新兴产企业的信息提供与服务模式尤为重要。通过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科技查新机构的信息资源优势,它既可为企业提供科技查新服务,还可为企业提供其他多种信息服务,这既提高了战略新兴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研究水平,同时也加强了科技查新机构与企业间的联系,促进了科技查新机构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邓龙安,刘文军.产业技术范式转移下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自适应创新管理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1,29(2):7-11.
[2]李谦.关于保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N].保定日报,2011-02-22(A01).
[3]钟丽萍.论高校查新机构对企业科技创新及经济发展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07,(2):375-376.
[4]王欣.提高科技查新工作影响力及公信力的途径研究[J].现代情报,2011,31(3):163-166.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不仅有利于推动我国当前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更对我国赢得国际竞争尤其是科学技术竞争产生积极影响。与此同时,我国面临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较为薄弱、科技投入少、创新水平低等严峻现实。产业集群作为当前产业发展中一种重要形式,其技术创新密集、规模经济突出和知识溢出等特征能够有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本文以珠海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为例,集中探讨了企业、政府和相关智力机构在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中各自发挥的作用,并试图归纳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的规律以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集群概述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技术特征是在技术创新和进步中取得重大突破,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目前或在将来必将占据领先或核心地位的技术优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辐射带动力强,是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产业集群,尤其是具有地理集中性的产业集群,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加速创新的速度,而且是产业最强劲竞争优势的来源,同时,产业集群自身也具有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机制(波特,2002)。产业集群是指某一产业或相关上下游产业的有关企业、机构和科研院所等在空间地理上的集中,这种集中能够使相关企业和部门共享集群内市场、基础设施和研发机构,带来规模经济收益,且产业集群强调集群内企业及相关机构必须形成协同竞合的关系,即通过上下游企业整合的有序生产关系,辅之以相关市场和科研院所的推动及智力支持的发展和共享作用,产生关联合作和创新上的优势,能够在集群内部产生创新驱动和知识溢出等效应,以获取单独生产所没有的额外收益(李扬、沈志渔,2010)。与此同时,产业集群能够利用创新驱动的优势,实施生产和经营的差异化战略,有效提升区域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系统升级,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基础,以相关政府机构和科研院所为支撑,上下游企业配套关系完善以及集群发展能够生成未来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新兴产业集群。在技术竞争的时代背景中以及国家政策和各地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特征主要有:
1.技术先进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往往是掌握着核心或高新技术的企业集群,企业所具备的科研能力决定创新发展的前景与高度,直接影响市场竞争力以决定能否抢占价值链的核心部分。与此同时,技术上的先进性要求也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对集群内大学等科研院所和机构的交流合作能力和产学研的结合能力同样有更高的要求。
2.互动紧密性。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便是地理集中,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这一特征被明显强化,更表现为企业之间的柔性竞争机制,不仅仅体现在企业“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更为明显的是在激烈竞争的同时形成了形式各样的合作机制(刘志阳、姚红艳,2011),例如共同建立专业的供应链、合作开发高效物流系统、成立促进科研创新开发共同投资基金等。
3.发展传导性。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企业创新发展的同时,会不断产生知识溢出效应,不仅通过集群内企业的密切合作形成技术转移和知识传播,有利于集群内企业增强研发能力,降低创新成本,发挥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还会形成知识由集群内部向集群外部传播的溢出效应,形成“内外两条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机制。
二、珠海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研究
1.珠海市三灶镇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介绍。生物产业是我国目前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其中生物医药产业更是生物产业中一大重要分支。珠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作为珠海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发展历史悠久,在产业产值和企业数量上都远高于国内大多数省区的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是珠海目前规模最大、产值最高、配套最为成熟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1994年,香港医药厂商联邦制药将进入内地市场的目光投向了珠海,经过两年的市场开发,在珠海开始投入建设第一个生物制药厂。1998年,联邦制药在三灶的工厂建成,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耗资1亿多元。联邦制药成为中国境内第一个全方位通过GMP认证的企业(包括粉针、片剂、口服液、胶囊、冻干),之后联邦开始了急速的扩张过程,迅速占领了国内以“阿莫新林”和“阿莫仙”为代表的消炎成品药市场。受联邦制药迅猛的发展势头和优异的市场业绩吸引,珠海本地以珠海经济特区生化制药厂为代表的制药企业开始逐步向三灶镇聚集,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经济,三灶镇生物医药产业的企业规模和产值进入了快速提升期。三灶镇政府此时注意到生物医药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及其对区域经济的积极影响,开始以政府为主导逐步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1999年,三灶成立了金海岸生物制药科技园,提出要加快生物制药企业的引资开发和本地生物企业的创业发展,积极打造医药专业镇。在此基础上,2002年利用珠海市政府专门规划的2.5平方公里土地将原有的金海岸生物制药科技园整合成为三灶镇生物医药科技园,进一步提出建设以国内市场需求为目标的省内领先的“生物医药谷”。在三灶镇政府的积极推动和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势头下,2007年8月,三灶以40亿元的生物医药产业产值以及完善的产业体系获得广东省生物医药专业镇称号,这标志着三灶正式走上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专业化道路。与此同时,三灶镇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始终坚持以产业升级快速发展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分别在同年的10月和11月获批为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和广东省火炬计划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何锬坡,2007)。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征的产业,以集群方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经济价值和时代意义。文章以珠海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的历史和现状为例,论述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企业、政府和智力机构等主体各自发挥的作用,归纳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是要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产业主体之间形成合力促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最后提出要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平台及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不仅有利于推动我国当前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更对我国赢得国际竞争尤其是科学技术竞争产生积极影响。与此同时,我国面临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较为薄弱、科技投入少、创新水平低等严峻现实。产业集群作为当前产业发展中一种重要形式,其技术创新密集、规模经济突出和知识溢出等特征能够有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本文以珠海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为例,集中探讨了企业、政府和相关智力机构在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中各自发挥的作用,并试图归纳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的规律以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集群概述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技术特征是在技术创新和进步中取得重大突破,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目前或在将来必将占据领先或核心地位的技术优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辐射带动力强,是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产业集群,尤其是具有地理集中性的产业集群,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加速创新的速度,而且是产业最强劲竞争优势的来源,同时,产业集群自身也具有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机制(波特,2002)。产业集群是指某一产业或相关上下游产业的有关企业、机构和科研院所等在空间地理上的集中,这种集中能够使相关企业和部门共享集群内市场、基础设施和研发机构,带来规模经济收益,且产业集群强调集群内企业及相关机构必须形成协同竞合的关系,即通过上下游企业整合的有序生产关系,辅之以相关市场和科研院所的推动及智力支持的发展和共享作用,产生关联合作和创新上的优势,能够在集群内部产生创新驱动和知识溢出等效应,以获取单独生产所没有的额外收益(李扬、沈志渔,2010)。与此同时,产业集群能够利用创新驱动的优势,实施生产和经营的差异化战略,有效提升区域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系统升级,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基础,以相关政府机构和科研院所为支撑,上下游企业配套关系完善以及集群发展能够生成未来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新兴产业集群。在技术竞争的时代背景中以及国家政策和各地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特征主要有:
1.技术先进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往往是掌握着核心或高新技术的企业集群,企业所具备的科研能力决定创新发展的前景与高度,直接影响市场竞争力以决定能否抢占价值链的核心部分。与此同时,技术上的先进性要求也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对集群内大学等科研院所和机构的交流合作能力和产学研的结合能力同样有更高的要求。
2.互动紧密性。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便是地理集中,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这一特征被明显强化,更表现为企业之间的柔性竞争机制,不仅仅体现在企业“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更为明显的是在激烈竞争的同时形成了形式各样的合作机制(刘志阳、姚红艳,2011),例如共同建立专业的供应链、合作开发高效物流系统、成立促进科研创新开发共同投资基金等。
3.发展传导性。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企业创新发展的同时,会不断产生知识溢出效应,不仅通过集群内企业的密切合作形成技术转移和知识传播,有利于集群内企业增强研发能力,降低创新成本,发挥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还会形成知识由集群内部向集群外部传播的溢出效应,形成“内外两条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机制。
二、珠海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研究
1.珠海市三灶镇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介绍。生物产业是我国目前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其中生物医药产业更是生物产业中一大重要分支。珠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作为珠海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发展历史悠久,在产业产值和企业数量上都远高于国内大多数省区的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是珠海目前规模最大、产值最高、配套最为成熟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1994年,香港医药厂商联邦制药将进入内地市场的目光投向了珠海,经过两年的市场开发,在珠海开始投入建设第一个生物制药厂。1998年,联邦制药在三灶的工厂建成,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耗资1亿多元。联邦制药成为中国境内第一个全方位通过GMP认证的企业(包括粉针、片剂、口服液、胶囊、冻干),之后联邦开始了急速的扩张过程,迅速占领了国内以“阿莫新林”和“阿莫仙”为代表的消炎成品药市场。受联邦制药迅猛的发展势头和优异的市场业绩吸引,珠海本地以珠海经济特区生化制药厂为代表的制药企业开始逐步向三灶镇聚集,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经济,三灶镇生物医药产业的企业规模和产值进入了快速提升期。三灶镇政府此时注意到生物医药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及其对区域经济的积极影响,开始以政府为主导逐步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1999年,三灶成立了金海岸生物制药科技园,提出要加快生物制药企业的引资开发和本地生物企业的创业发展,积极打造医药专业镇。在此基础上,2002年利用珠海市政府专门规划的2.5平方公里土地将原有的金海岸生物制药科技园整合成为三灶镇生物医药科技园,进一步提出建设以国内市场需求为目标的省内领先的“生物医药谷”。在三灶镇政府的积极推动和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势头下,2007年8月,三灶以40亿元的生物医药产业产值以及完善的产业体系获得广东省生物医药专业镇称号,这标志着三灶正式走上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专业化道路。与此同时,三灶镇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始终坚持以产业升级快速发展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分别在同年的10月和11月获批为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和广东省火炬计划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何锬坡,2007)。
存入我的阅览室
2.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研究。
(1)企业行为是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性因素。生物医药产业的集群化有利于企业有效避险。生物医药产业的最大特点在于,生物医药产业是利用尖端生物技术生产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高新科技产品的产业,以医药改进和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只有持续进行生物医药的研发并有能力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在病理上卓有成效并在市场中适销对路的药品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医药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王冬梅,2009)。而生物医药的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风险大、后期市场开发充满不确定性。相比于各个企业单独进行高风险高投入的研发能力建设,生物医药产业的集群化是一种有效的避险路径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捷径。此外,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化还有利于集群内企业相互交流技术进展和创新知识,并能够有效形成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促进研发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集群的创新升级。亿邦、民彤、金鸿等集群内的企业已自发共享彼此的生产、人才、科研、信息、设备等资源,有效降低了技术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提升了区域创新能力和产业能级。
企业的示范效应,由外源性企业带动向内外结合互动发展也是形成产业集群的重要原因(刘志阳,程海狮,2010)。香港的联邦制药自1998年7月建成投产以来,十多年来总投资8亿元,到目前为止,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生产车间增至17个,员工1429名,2010年产值32亿元、税收15115万元,成为三灶乃至珠海医药产业的领头羊。当初三灶生物医药产业正是在联邦制药这一外源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迅猛的发展势头的带动下形成了领军企业的示范效应,珠海经济特区生化制药厂等一大批当时的国有企业受到利润的吸引竞相向三灶的联邦制药周边聚集,以降低生产成本追求规模经济,形成当时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雏形。在政府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下,创业经济开始发挥作用,在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内产生了以汤臣倍健、润都制药和安和生化等一大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民营创业企业,与集群内原本外源性企业形成了内外源良好互动发展的局面。
(2)政府行为是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因素。首先,政府作为制度的供给者,能够通过提供适合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软件环境,有效降低作为卖方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搜寻成本,吸引企业集聚(魏剑锋,2010)。三灶镇政府作为引进投资,规划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能够最大限度的为落户企业提供用地、税收、科研等方面的支持。作为珠海生物医药产业主体区域之一,三灶科技工业园自1999年开始实施特殊的产业倾斜和扶持政策。落户三灶科技工业园的医药企业可同时享受中国经济特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及广东省发展医药产业的三重优惠政策,以及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政府还能够改善招商引资的硬环境,通过建设为集群服务的基础设施和中介组织,扶持中小型企业的成长,为集群的形成和扩大有效减少障碍。
其次,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核心,能够有效创建区域创新系统,通过引入大学、科研院所,建设高新企业“孵化器”,建立技术产权交易服务市场等,为集群的形成和升级创新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三灶镇政府引入了以医药和化学、生命科学见长的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和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两所著名大学,并引导生物医药企业与两所大学共同设立17个产学研实习基地。
(3)智力机构是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的辅因素。大专院校作为集群创新发展的关键支撑,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与以医药和化学、生命科学见长的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和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两所著名大学毗邻,为园区内医药企业自主研发与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特别是吉林大学珠海校区部级生物实验室的启用,为生物医药产业产品的研究发展提供了基地,大量医药企业以及相关人才、资本集聚,可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目前三灶初步形成了由产业群体、研究开发、教育培训三个模块组成的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规模生产”为上下游的现代生物医药创新体系。三灶镇还积极以生物医药产业为龙头建设鼓励和支持建设相关研发机构,目前整个三灶镇已建立部级综合实验室1个,省级综合实验室1个,省级以上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1个,部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技术专利76项,承担市级以上科研项目35个。
三、以集群方式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律与政策思考
1.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规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规律强调在市场需求基本涌现,必需的物质资源和基础设施初步具备的基础上,吸引产业中的优势企业,尤其是那些已经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或掌握产业核心技术的领军企业进入,以其为核心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大批企业进入与创业扩大集群规模相结合,辅之以工业园区的设立培育产业集群,与此同时,在培育过程中,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以及相关智力机构的辅助发展也必不可少。
首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是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在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中,需求作为其主要的动力源泉,促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向市场化靠拢,集中发展那些未来在国际市场上具备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必须从市场化的角度出发,吸引优势企业的进入。其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题中之义在于这些新兴产业未来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或支柱产业的地位,因此在现阶段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角度看它们必然仍处于萌芽期或成长期,在企业作为产业核心部门独立参与市场竞争发展的同时,还需要作为地方政府各方面的政策和资源的积极推动和投入才能够将产业尽快导入成熟期使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主要力量。最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往往是掌握着核心或高新技术的企业集群,企业所具备的科研能力决定创新发展的前景与高度,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因此技术和人才不仅仅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之一,更是产业集群突破劳动力、资本、原材料等要素的简单组合的瓶颈,成为升级和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作为产业集群内主要智力机构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能够为集群提供先进的可供商业化的科研成果和技术知识,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加速集群形成和演化过程。
2.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研究。
(1)企业行为是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性因素。生物医药产业的集群化有利于企业有效避险。生物医药产业的最大特点在于,生物医药产业是利用尖端生物技术生产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高新科技产品的产业,以医药改进和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只有持续进行生物医药的研发并有能力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在病理上卓有成效并在市场中适销对路的药品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医药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王冬梅,2009)。而生物医药的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风险大、后期市场开发充满不确定性。相比于各个企业单独进行高风险高投入的研发能力建设,生物医药产业的集群化是一种有效的避险路径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捷径。此外,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化还有利于集群内企业相互交流技术进展和创新知识,并能够有效形成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促进研发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集群的创新升级。亿邦、民彤、金鸿等集群内的企业已自发共享彼此的生产、人才、科研、信息、设备等资源,有效降低了技术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提升了区域创新能力和产业能级。
企业的示范效应,由外源性企业带动向内外结合互动发展也是形成产业集群的重要原因(刘志阳,程海狮,2010)。香港的联邦制药自1998年7月建成投产以来,十多年来总投资8亿元,到目前为止,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生产车间增至17个,员工1429名,2010年产值32亿元、税收15115万元,成为三灶乃至珠海医药产业的领头羊。当初三灶生物医药产业正是在联邦制药这一外源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迅猛的发展势头的带动下形成了领军企业的示范效应,珠海经济特区生化制药厂等一大批当时的国有企业受到利润的吸引竞相向三灶的联邦制药周边聚集,以降低生产成本追求规模经济,形成当时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雏形。在政府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下,创业经济开始发挥作用,在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内产生了以汤臣倍健、润都制药和安和生化等一大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民营创业企业,与集群内原本外源性企业形成了内外源良好互动发展的局面。
(2)政府行为是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因素。首先,政府作为制度的供给者,能够通过提供适合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软件环境,有效降低作为卖方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搜寻成本,吸引企业集聚(魏剑锋,2010)。三灶镇政府作为引进投资,规划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能够最大限度的为落户企业提供用地、税收、科研等方面的支持。作为珠海生物医药产业主体区域之一,三灶科技工业园自1999年开始实施特殊的产业倾斜和扶持政策。落户三灶科技工业园的医药企业可同时享受中国经济特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及广东省发展医药产业的三重优惠政策,以及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政府还能够改善招商引资的硬环境,通过建设为集群服务的基础设施和中介组织,扶持中小型企业的成长,为集群的形成和扩大有效减少障碍。
其次,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核心,能够有效创建区域创新系统,通过引入大学、科研院所,建设高新企业“孵化器”,建立技术产权交易服务市场等,为集群的形成和升级创新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三灶镇政府引入了以医药和化学、生命科学见长的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和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两所著名大学,并引导生物医药企业与两所大学共同设立17个产学研实习基地。
(3)智力机构是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的辅因素。大专院校作为集群创新发展的关键支撑,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与以医药和化学、生命科学见长的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和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两所著名大学毗邻,为园区内医药企业自主研发与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特别是吉林大学珠海校区部级生物实验室的启用,为生物医药产业产品的研究发展提供了基地,大量医药企业以及相关人才、资本集聚,可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目前三灶初步形成了由产业群体、研究开发、教育培训三个模块组成的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规模生产”为上下游的现代生物医药创新体系。三灶镇还积极以生物医药产业为龙头建设鼓励和支持建设相关研发机构,目前整个三灶镇已建立部级综合实验室1个,省级综合实验室1个,省级以上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1个,部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技术专利76项,承担市级以上科研项目35个。
三、以集群方式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律与政策思考
1.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规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规律强调在市场需求基本涌现,必需的物质资源和基础设施初步具备的基础上,吸引产业中的优势企业,尤其是那些已经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或掌握产业核心技术的领军企业进入,以其为核心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大批企业进入与创业扩大集群规模相结合,辅之以工业园区的设立培育产业集群,与此同时,在培育过程中,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以及相关智力机构的辅助发展也必不可少。
首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是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在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中,需求作为其主要的动力源泉,促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向市场化靠拢,集中发展那些未来在国际市场上具备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必须从市场化的角度出发,吸引优势企业的进入。其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题中之义在于这些新兴产业未来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或支柱产业的地位,因此在现阶段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角度看它们必然仍处于萌芽期或成长期,在企业作为产业核心部门独立参与市场竞争发展的同时,还需要作为地方政府各方面的政策和资源的积极推动和投入才能够将产业尽快导入成熟期使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主要力量。最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往往是掌握着核心或高新技术的企业集群,企业所具备的科研能力决定创新发展的前景与高度,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因此技术和人才不仅仅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之一,更是产业集群突破劳动力、资本、原材料等要素的简单组合的瓶颈,成为升级和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作为产业集群内主要智力机构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能够为集群提供先进的可供商业化的科研成果和技术知识,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加速集群形成和演化过程。
存入我的阅览室
2.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研究。
(1)企业行为是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性因素。生物医药产业的集群化有利于企业有效避险。生物医药产业的最大特点在于,生物医药产业是利用尖端生物技术生产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高新科技产品的产业,以医药改进和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只有持续进行生物医药的研发并有能力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在病理上卓有成效并在市场中适销对路的药品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医药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王冬梅,2009)。而生物医药的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风险大、后期市场开发充满不确定性。相比于各个企业单独进行高风险高投入的研发能力建设,生物医药产业的集群化是一种有效的避险路径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捷径。此外,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化还有利于集群内企业相互交流技术进展和创新知识,并能够有效形成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促进研发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集群的创新升级。亿邦、民彤、金鸿等集群内的企业已自发共享彼此的生产、人才、科研、信息、设备等资源,有效降低了技术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提升了区域创新能力和产业能级。
企业的示范效应,由外源性企业带动向内外结合互动发展也是形成产业集群的重要原因(刘志阳,程海狮,2010)。香港的联邦制药自1998年7月建成投产以来,十多年来总投资8亿元,到目前为止,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生产车间增至17个,员工1429名,2010年产值32亿元、税收15115万元,成为三灶乃至珠海医药产业的领头羊。当初三灶生物医药产业正是在联邦制药这一外源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迅猛的发展势头的带动下形成了领军企业的示范效应,珠海经济特区生化制药厂等一大批当时的国有企业受到利润的吸引竞相向三灶的联邦制药周边聚集,以降低生产成本追求规模经济,形成当时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雏形。在政府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下,创业经济开始发挥作用,在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内产生了以汤臣倍健、润都制药和安和生化等一大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民营创业企业,与集群内原本外源性企业形成了内外源良好互动发展的局面。
(2)政府行为是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因素。首先,政府作为制度的供给者,能够通过提供适合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软件环境,有效降低作为卖方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搜寻成本,吸引企业集聚(魏剑锋,2010)。三灶镇政府作为引进投资,规划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能够最大限度的为落户企业提供用地、税收、科研等方面的支持。作为珠海生物医药产业主体区域之一,三灶科技工业园自1999年开始实施特殊的产业倾斜和扶持政策。落户三灶科技工业园的医药企业可同时享受中国经济特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及广东省发展医药产业的三重优惠政策,以及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政府还能够改善招商引资的硬环境,通过建设为集群服务的基础设施和中介组织,扶持中小型企业的成长,为集群的形成和扩大有效减少障碍。
其次,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核心,能够有效创建区域创新系统,通过引入大学、科研院所,建设高新企业“孵化器”,建立技术产权交易服务市场等,为集群的形成和升级创新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三灶镇政府引入了以医药和化学、生命科学见长的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和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两所著名大学,并引导生物医药企业与两所大学共同设立17个产学研实习基地。
(3)智力机构是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的辅因素。大专院校作为集群创新发展的关键支撑,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与以医药和化学、生命科学见长的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和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两所著名大学毗邻,为园区内医药企业自主研发与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特别是吉林大学珠海校区部级生物实验室的启用,为生物医药产业产品的研究发展提供了基地,大量医药企业以及相关人才、资本集聚,可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目前三灶初步形成了由产业群体、研究开发、教育培训三个模块组成的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规模生产”为上下游的现代生物医药创新体系。三灶镇还积极以生物医药产业为龙头建设鼓励和支持建设相关研发机构,目前整个三灶镇已建立部级综合实验室1个,省级综合实验室1个,省级以上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1个,部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技术专利76项,承担市级以上科研项目35个。
三、以集群方式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律与政策思考
1.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规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规律强调在市场需求基本涌现,必需的物质资源和基础设施初步具备的基础上,吸引产业中的优势企业,尤其是那些已经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或掌握产业核心技术的领军企业进入,以其为核心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大批企业进入与创业扩大集群规模相结合,辅之以工业园区的设立培育产业集群,与此同时,在培育过程中,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以及相关智力机构的辅助发展也必不可少。
首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是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在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中,需求作为其主要的动力源泉,促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向市场化靠拢,集中发展那些未来在国际市场上具备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必须从市场化的角度出发,吸引优势企业的进入。其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题中之义在于这些新兴产业未来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或支柱产业的地位,因此在现阶段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角度看它们必然仍处于萌芽期或成长期,在企业作为产业核心部门独立参与市场竞争发展的同时,还需要作为地方政府各方面的政策和资源的积极推动和投入才能够将产业尽快导入成熟期使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主要力量。最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往往是掌握着核心或高新技术的企业集群,企业所具备的科研能力决定创新发展的前景与高度,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因此技术和人才不仅仅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之一,更是产业集群突破劳动力、资本、原材料等要素的简单组合的瓶颈,成为升级和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作为产业集群内主要智力机构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能够为集群提供先进的可供商业化的科研成果和技术知识,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加速集群形成和演化过程。成规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规律强调在市场需求基本涌现,必需的物质资源和基础设施初步具备的基础上,吸引产业中的优势企业,尤其是那些已经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或掌握产业核心技术的领军企业进入,以其为核心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大批企业进入与创业扩大集群规模相结合,辅之以工业园区的设立培育产业集群,与此同时,在培育过程中,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以及相关智力机构的辅助发展也必不可少。
首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是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在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中,需求作为其主要的动力源泉,促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向市场化靠拢,集中发展那些未来在国际市场上具备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必须从市场化的角度出发,吸引优势企业的进入。其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题中之义在于这些新兴产业未来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或支柱产业的地位,因此在现阶段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角度看它们必然仍处于萌芽期或成长期,在企业作为产业核心部门独立参与市场竞争发展的同时,还需要作为地方政府各方面的政策和资源的积极推动和投入才能够将产业尽快导入成熟期使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主要力量。最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往往是掌握着核心或高新技术的企业集群,企业所具备的科研能力决定创新发展的前景与高度,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因此技术和人才不仅仅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之一,更是产业集群突破劳动力、资本、原材料等要素的简单组合的瓶颈,成为升级和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作为产业集群内主要智力机构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能够为集群提供先进的可供商业化的科研成果和技术知识,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加速集群形成和演化过程。
存入我的阅览室
2.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平台及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相关辅助机构的素质是产业集群能否提升创新效率、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发展的重要因素,应以政府为主体和协调中心,加大投入力度建设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接轨的电子商务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科研基础设施,减少制度障碍,积极引入更多的科研机构、技术咨询机构等创新辅助机构,实现集群内企业产学研高度紧密结合,产生知识溢出效应,为集群内企业发展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
(2)构建集群创新体系,完善人才扶持和培养政策。技术创新是产业集群发展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也是产业集群能否占据市场竞争主要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政府应当鼓励构建技术创新体系,以技术为根本,以企业为主体,以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产学研合作基地等为辅助,重点攻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和高新技术。此外,技术发展离不开人才,必须注重搭建人才培育平台,坚持引进人才和培育人才的均衡发展,鼓励大学等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人才对接,实施梯度人才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专业技术人员与高级管理人员,提高现有企业人才的技术水平和素质。
(3)利用整体协同效应,完善集群配套关系。集群的整体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集群内企业的上下游配套关系,这是事关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能否获得持续性良好发展的关键要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产业园区基础上,注重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间的协同效应,在继续引进新兴产业企业时要注重均衡战略,在鼓励创新创业时要注重适当的政策倾斜,注重培育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企业,争取在集群内形成完整的集生产、服务和交易于一体的新兴产业企业长廊,形成上下游配套关系,延伸产业链以做大做强,形成多层梯级产业系统并促其优化升级,使其形成地区优势和特色亮点。
参考文献:
1.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李扬,沈志渔.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规律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0).
3.刘志阳,姚红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特征培育模式与政策取向.重庆社会科学,2011,(3).
4.何锬坡.联邦领军生物医药谷.珠海特区报,2009-06-28.
5.王冬梅.湖北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培育策略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6).
6.刘志阳,程海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培育与网络特征.改革,2010,(5).
7.魏剑锋.搜寻成本、制度安排与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产业经济研究,2010,(1).
8.何锬坡.规划瞄准产业集群.珠海特区报,2009-09-25.
9.吴传清,周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和制度安排.理论参考,2010,(11).
10.冯赫.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经济研究参考,2010,(43).
作者简介:张耀辉,经济学博士,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侯杰,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硕士生。
收稿日期:2012-04-08。
2.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平台及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相关辅助机构的素质是产业集群能否提升创新效率、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发展的重要因素,应以政府为主体和协调中心,加大投入力度建设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接轨的电子商务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科研基础设施,减少制度障碍,积极引入更多的科研机构、技术咨询机构等创新辅助机构,实现集群内企业产学研高度紧密结合,产生知识溢出效应,为集群内企业发展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
(2)构建集群创新体系,完善人才扶持和培养政策。技术创新是产业集群发展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也是产业集群能否占据市场竞争主要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政府应当鼓励构建技术创新体系,以技术为根本,以企业为主体,以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产学研合作基地等为辅助,重点攻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和高新技术。此外,技术发展离不开人才,必须注重搭建人才培育平台,坚持引进人才和培育人才的均衡发展,鼓励大学等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人才对接,实施梯度人才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专业技术人员与高级管理人员,提高现有企业人才的技术水平和素质。
(3)利用整体协同效应,完善集群配套关系。集群的整体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集群内企业的上下游配套关系,这是事关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能否获得持续性良好发展的关键要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产业园区基础上,注重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间的协同效应,在继续引进新兴产业企业时要注重均衡战略,在鼓励创新创业时要注重适当的政策倾斜,注重培育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企业,争取在集群内形成完整的集生产、服务和交易于一体的新兴产业企业长廊,形成上下游配套关系,延伸产业链以做大做强,形成多层梯级产业系统并促其优化升级,使其形成地区优势和特色亮点。
参考文献:
1.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李扬,沈志渔.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规律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0).
3.刘志阳,姚红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特征培育模式与政策取向.重庆社会科学,2011,(3).
4.何锬坡.联邦领军生物医药谷.珠海特区报,2009-06-28.
5.王冬梅.湖北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培育策略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6).
6.刘志阳,程海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培育与网络特征.改革,2010,(5).
7.魏剑锋.搜寻成本、制度安排与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产业经济研究,2010,(1).
8.何锬坡.规划瞄准产业集群.珠海特区报,2009-09-25.
9.吴传清,周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和制度安排.理论参考,2010,(11).
10.冯赫.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经济研究参考,2010,(43).
作者简介:张耀辉,经济学博士,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侯杰,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硕士生。
收稿日期:2012-04-08。
存入我的阅览室
2.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平台及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相关辅助机构的素质是产业集群能否提升创新效率、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发展的重要因素,应以政府为主体和协调中心,加大投入力度建设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接轨的电子商务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科研基础设施,减少制度障碍,积极引入更多的科研机构、技术咨询机构等创新辅助机构,实现集群内企业产学研高度紧密结合,产生知识溢出效应,为集群内企业发展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
(2)构建集群创新体系,完善人才扶持和培养政策。技术创新是产业集群发展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也是产业集群能否占据市场竞争主要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政府应当鼓励构建技术创新体系,以技术为根本,以企业为主体,以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产学研合作基地等为辅助,重点攻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和高新技术。此外,技术发展离不开人才,必须注重搭建人才培育平台,坚持引进人才和培育人才的均衡发展,鼓励大学等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人才对接,实施梯度人才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专业技术人员与高级管理人员,提高现有企业人才的技术水平和素质。
(3)利用整体协同效应,完善集群配套关系。集群的整体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集群内企业的上下游配套关系,这是事关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能否获得持续性良好发展的关键要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产业园区基础上,注重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间的协同效应,在继续引进新兴产业企业时要注重均衡战略,在鼓励创新创业时要注重适当的政策倾斜,注重培育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企业,争取在集群内形成完整的集生产、服务和交易于一体的新兴产业企业长廊,形成上下游配套关系,延伸产业链以做大做强,形成多层梯级产业系统并促其优化升级,使其形成地区优势和特色亮点。
参考文献:
1.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李扬,沈志渔.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规律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0).
3.刘志阳,姚红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特征培育模式与政策取向.重庆社会科学,2011,(3).
4.何锬坡.联邦领军生物医药谷.珠海特区报,2009-06-28.
5.王冬梅.湖北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培育策略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6).
6.刘志阳,程海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培育与网络特征.改革,2010,(5).
7.魏剑锋.搜寻成本、制度安排与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产业经济研究,2010,(1).
8.何锬坡.规划瞄准产业集群.珠海特区报,2009-09-25.
9.吴传清,周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和制度安排.理论参考,2010,(11).
10.冯赫.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经济研究参考,2010,(43).
作者简介:张耀辉,经济学博士,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侯杰,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硕士生。
收稿日期:2012-04-08。
2.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平台及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相关辅助机构的素质是产业集群能否提升创新效率、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发展的重要因素,应以政府为主体和协调中心,加大投入力度建设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接轨的电子商务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科研基础设施,减少制度障碍,积极引入更多的科研机构、技术咨询机构等创新辅助机构,实现集群内企业产学研高度紧密结合,产生知识溢出效应,为集群内企业发展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
(2)构建集群创新体系,完善人才扶持和培养政策。技术创新是产业集群发展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也是产业集群能否占据市场竞争主要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政府应当鼓励构建技术创新体系,以技术为根本,以企业为主体,以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产学研合作基地等为辅助,重点攻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和高新技术。此外,技术发展离不开人才,必须注重搭建人才培育平台,坚持引进人才和培育人才的均衡发展,鼓励大学等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人才对接,实施梯度人才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专业技术人员与高级管理人员,提高现有企业人才的技术水平和素质。
(3)利用整体协同效应,完善集群配套关系。集群的整体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集群内企业的上下游配套关系,这是事关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能否获得持续性良好发展的关键要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产业园区基础上,注重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间的协同效应,在继续引进新兴产业企业时要注重均衡战略,在鼓励创新创业时要注重适当的政策倾斜,注重培育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企业,争取在集群内形成完整的集生产、服务和交易于一体的新兴产业企业长廊,形成上下游配套关系,延伸产业链以做大做强,形成多层梯级产业系统并促其优化升级,使其形成地区优势和特色亮点。
参考文献:
1.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李扬,沈志渔.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规律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0).
3.刘志阳,姚红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特征培育模式与政策取向.重庆社会科学,2011,(3).
4.何锬坡.联邦领军生物医药谷.珠海特区报,2009-06-28.
5.王冬梅.湖北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培育策略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6).
6.刘志阳,程海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培育与网络特征.改革,2010,(5).
7.魏剑锋.搜寻成本、制度安排与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产业经济研究,2010,(1).
8.何锬坡.规划瞄准产业集群.珠海特区报,2009-09-25.
9.吴传清,周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和制度安排.理论参考,2010,(11).
10.冯赫.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经济研究参考,2010,(43).
作者简介:张耀辉,经济学博士,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侯杰,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硕士生。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国家扶持
现代经济活动中,投资和融资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投资行为和融资行为往往交互发生,当企业因投资需要进行融资的时候,投资主体也同时成为了融资主体,投资活动也就伴随着融资活动,投资和融资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
融资的方式既包括传统的银行信贷、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方式,也包括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并购和融资租赁等新型融资方式。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说,其投融资模式更多的采用新型模式,目前主要包括股权融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并购和融资租赁。
1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存在的问题
1.1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我国从21世纪才开始系统化地制定高科技产业投融资的法律法规,现行的主要法律不超过十部,不仅大大落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且与韩国等新兴市场经济体也存在一定差距。除法律法规的总量较少之外,我国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创新性中小企业的投融资扶持政策尚未形成独立的体系,仅仅是作为产业扶持政策中的一项内容做概括性规定,而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投融资法规体系,并且在法规内容上都对国家财政投人高科技产业的比例作出了明确的量化规定,通过强制性条文规定来确立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制度,使高科技研发的资金来源以及产业化运作有了持续稳定的保障。因此,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
1.2国家扶持力度仍显不足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国家的经济扶持,即使是在推崇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对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也进行了较多的干预,从研发经费的投人力度上可以看出,我国与其他国家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政府经济扶持对新兴产业的升级带动作用较大,对这种影响在发展中国家尤为明显。以印度为例,印度政府对IT产业的经济扶持使该国软件业异军突起,在全球范围内迅速确立了领先地位。
1.3各类投融资方式发展滞后,规模相对较小
除银行信贷以外,我国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各类投融资方式基本上都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发展起来的,迄今为止发展历程不超过30年。虽然经过了快速发展,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市场规模还非常有限。我国在股权融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和融资租赁等领域的投资规模或业务规模都基本上不到美国和日本的1/3,其中在深圳创业板市场上市的高科技企业的IPO筹资额为美国NASDAQ市场的37.51%,为最高比例,而租赁交易额仅为美国的2%,为最低比例。可以推知,若具体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融资规模,这一比例的国内外差距应当更大。较小的投融资市场规模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本扩张能力,限制了产业升级的速度。
1.4投融资市场深度不够,融资能力有限
在我国各类投融资市场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的高科技企业和中小企业存在较高的进人壁垒,可供企业利用的某些业务种类还比较缺乏,如银行信贷和企业债券。我国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难以获得银行信贷融资,国家近年来大力提倡设立中小金融机构的应对措施还没有收到应有效果,因此,银行信贷融资依然是困扰着广大中小企业的难题,而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做法却是由政府设立专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融资服务的专业机构,并以立法形式确立其合法地位,从而将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业务单列出来,与一般银行信贷市场并行不悖。企业发行债券通常要求发行主体具有较高的信誉和还款能力,这一条件从根本上关闭了我国中小高科技企业的另一条债权投融资的途径。我国投融资市场缺乏深度的现实也反映了国内金融创新的不足,这已经成为束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因素。
1.5市场规范程度不够,专业人才缺乏
在市场制度基础不牢的前提下,我国投融资市场的监管存在诸多盲点,导致市场秩序混乱,阻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渠道的畅通。以股票市场为典型代表,尽管证监会进行了多次整顿治理,但是内幕交易、庄家操纵、老鼠仓等非法案件时有发生,股票交易违背了投融资“公平、公开、公正”的三公原则,酝酿积累起较高的系统风险,这种风险进一步叠加到自身风险本来就高的高科技企业和中小企业之上,导致它们面临巨大的融资风险。
2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的发展对策
现阶段,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融资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到制度、资金和人才这三个主要方面,而要进一步完善投融资体系,发展对策也必须集中从三大要素人手予以强化,制度建设依靠立法和政策、资金充实依托市场完善、人才储备经由培育和引进。
2.1制度建设
完善制度化建设需要从数量和深度两个层面来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融资专门立法。在数量上,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融资专业立法,将与投融资有关的法律法规从现有法规体系中单列出来,逐渐形成相对独立的法律体系。在深度上,现有的法律法规只是提供了投融资的指导性框架,具体到各类新兴产业的子行业,其投融资立法还较为稀缺,仅有能源等资源垄断型行业有涉及投融资的法律法规,即使如此,法律针对性也还不够强。今后还应当考虑按照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划分,分别对每一个子行业的投融资进行法规,把信贷、股权、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并购、融资租赁等投融资模式的法规条文分门别类,并详细规定融资优惠范围、优惠幅度、优惠期限等内容条款,使投融资法规更具基层操作性和实践指导意义。
2.2市场构建
疏通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高科技企业和中小企业现有融资渠道,与此同时,加快相应的新型投融资模式创新。
按照国家要求构建多层次投融资体系的建设目标,继续将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做强做大,吸引全国各省区更多的新兴高科技企业前来融资,扩大资本市场规模;注重培育高科技板块的投融资活动,使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带动二板市场的重点乃至支柱板块。打破目前我国缺乏新兴产业金融衍生品投融资市场的现状,除了加快发展上海金融期货交易所以外,还应当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在我国探索建立专业的碳期权交易市场,为新一代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一代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的企业提供完备的金融风险规避功能,从而增强市场对这类企业的投融资功能。
2.3人才储备
要构建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需求的人才队伍,需要逐渐扩大人才规模。可挑选行业内的金融财务人员进行在职培训,甚至出国深造,学习国际先进投融资理念和运作手段,在短期内快速提升投融资智力储备质量。也可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一批具有产业知识和金融知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到国内拓展事业。而在长期内,还是应当立足于本土,考虎由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的大型企业牵头,与高校合作办学,联合培养定向金融专业人才,为投融资市场的发展逐步储备人才。
参考文献
[1]季敏波.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李俊元.投融资体制比较[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卢后盾,傅斌.中国高新技术风险投资运作与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2.
[4]卢汉林.国际投融资[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5]张晓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年鉴[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SC11XK009);四川省软科学计划项目(2010ZR0056)
作者简介:邓金堂(1963-),男,四川乐至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区域产业创新;李进兵(1973-),男,湖北仙桃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企业技术创新。
摘要:运用内生增长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生增长机制问题。在系统文献述评基础上,界定基础概念和方法,讨论了产业内生增长模型,系统地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生增长变量及其相互关系,最后剖析了高铁装备制造业内生增长案例。研究的基本结论是: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内生增长道路是可能的。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生增长;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8-0020-06
1文献述评与问题提出
目前,因政绩动机驱动的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外生增长特征尤其明显,并呈现“浮躁症”和比较严重的重复建设现象[1,2]。这种外生性增长不能改变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低端地位,更加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应当系统研究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生增长机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生增长机制问题是我国面临的最基础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是我国科学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的前提,因此研究此问题十分必要。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并发表了一批研究论文。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问题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即:(1)从新兴产业与战略产业关系角度、技术与产业生命周期角度界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特点[3~5]。(2)多角度全面阐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原因与形成机制[6~9]。(3)十分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培育与政策问题的研究[10~12]。(4)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研究十分活跃[13~16]。
上述研究为本文贡献了如下基础知识:(1)理清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特征;(2)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生增长机制分析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上述研究文献亦表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生增长问题并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本文的贡献在于:把内生增长理论分析框架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系统分析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生增长机理和特征,并运用所获理论成果研究了高铁产业内生增长机制。
2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模型
21基本概念
根据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新兴科学技术及其革命引致的对一国经济发展具有先导性、支柱性和带动性的新兴产业,这个产业具有全新社会形态、全新经济形态、全新技术形态、全新组织形态的产业群或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两层基本内涵。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先是新兴技术产业,第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产业中的战略性产业。作为新兴技术产业,其知识特征是其本质特征;作为战略性产业,其全局性、带动性、长远性是其产业特征。归纳起来讲,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可界定为拥有核心技术、核心产品和核心企业的产业部门。
“内生”与“外生”的术语来自经济学数理模型。在经济增长计量模型中,变量可分为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一般认为,经济系统的外生变量主要是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以及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等,而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一般包括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等可由外生变量变化引致改变的变量[17~18]。值得注意的是,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需求、制度和产业体系是应当受到更多关注的内生变量[19]。
产业是一个系统,由内生要素和外生要素构成。产业内生要素是指需求、知识和制度等因素;产业外生要素是指资源、资本和劳动等要素。由产业外生投入要素引致的产业增长称为产业外生增长;由产业内生变量引致的产业增长称为产业内生增长。产业内生增长的特征是:在一个创新行业中的所有企业都在争先恐后地生产新产品和创建新工艺[20]。产业增长是一个外生增长还是内生增长呢?这取决于资本、知识和技术密集度。现代产业增长总体上是内生增长。
22研究方法与案例选择
古典经济增长分析方法都注重资本、劳动和土地这些投入要素及其分析,而新经济增长分析方法比较注重需求、知识和制度这些内生变量及其关系的分析。本文试图把内生增长分析方法引入到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机制的分析中。
内生增长研究方法通常有制度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适用研究对象。由于产业内生增长是一个包括需求、制度、知识等因素的复杂系统,因此用制度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研究这个问题是合适的。除此之外,案例分析方法也是必要的。案例分析方法是检验和验证理论分析的重要方法。案例分析方法的特点是剖析典型案例,以揭示事物的内在机理。
我国高铁装备制造业既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因而我国高铁装备制造业案例符合本文题项要求。
23产业内生增长概念模型
需求、知识、制度既是构成产业内生增长系统的因子或要素,又是产业内生增长系统的子系统。需求增长提供了创新机遇,企业家发现了这种新机遇,积极开展技术创新,这就增加了新产业技术知识。基础研究发现了新知识、应用研究发明了新技术、工程师应用了新技术和开发了新产品,新兴产业技术知识通过技术创新满足了新需求。制度内生增长提供了技术增长的制度安排,制度创新需求强烈与否,制度创新快慢与否,应看现有制度对知识增长的适应性。如果制度适应性越来越差、效率越来越低、阻碍知识增长的情形越来越突出,制度创新就越来越迫切。知识生产率或技术创新是推动制度创新的最终力量。新需求体现了人的经济价值,因而新需求要求制度创新和新制度因素增长。成功制度创新或新制度因素的增长更能满足新需求增长的要求,激励发现新需求。可见,产业内生增长机制就是需求、知识和制度等产业内生变量及其相互关系的增长机制。如图1所示。
3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生增长机理
31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生变量的增长机制
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生性增长体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新兴产业知识、新兴产业制度这些内生变量的增长。发达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生性增长是水到渠成,顺时而生。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生变量增长首先表现为需求增长,然后是制度的增长,最后是知识的增长。在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生增长中,三个内生变量的关系是:需求变量是最终导向和市场激励变量,制度变量或者起保障、促进作用或者起阻碍、抑制作用,知识变量是实体变量并起决定作用。需求增长引起新知识的广泛获取和创造,新知识大规模扩散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制度增长引致知识创造,知识创造内在要求制度创新;新需求提供了制度创新的机遇,促进新制度因子的累积,制度的增长保障了新需求的实现。后发大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生增长机制如图2所示。
(1)需求系统内在地牵引后发大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复杂技术产业的需求应当包括国家战略需求、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国内市场一般需求和国际市场需求。具有复杂技术产业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亦应具有这些需求内容。首先,我国出于对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战略考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了国家战略需求,这种国家战略需求是公共需求的一部分,不同于刺激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考虑的普通公共需求。其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创新型企业集团获得竞争新优势和增强核心竞争优势的战略需求。在《竞争大未来》一书中,普拉哈拉德和哈梅尔观察到,在全球化时代,企业要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和增强核心竞争力,必须选择产业创新战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高度概括了发达国家大企业迎接跨国竞争的新趋势。在中国,部级创新型企业集团不仅承担着实现国家战略需求的任务,而且面临着跨国竞争挑战,因而创新型企业集团就有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在需求。再次,国家战略性需求即政府新产品采购启动创新型企业集团战略需求和新兴科技企业的成长需求,诱导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链的初步形成。我国的新兴产业政策激活新产品消费市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内消费品市场初步形成。比如,巴西新能源汽车产品市场形成得益于巴西的国家战略性新需求和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最后,发达国家消费市场需求使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规模加速扩张。创新型企业集团受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积极参与跨国竞争,做大新兴产业规模。新兴科技企业通过嵌入到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链捕获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机遇,成为发达国家消费市场供应商,如中国英利集团公司等。发达国家基于全球竞争战略考量,主动与我国创新型企业集团、研究机构和大学合作,迅速构建其全球新兴产业价值链,这使得我国的企业有了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市场的路径。在实践中,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体系呈现不均衡性特点,主要表现为:国家战略性需求十分强烈和国际市场需求规模大,而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需求滞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内需求链发展慢,因而最终消费品的国内需求规模扩张较慢。
(2)知识内生增长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发达国家经验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全面系统的知识。这种知识体系通常由产业经济知识、产业科技知识、产业管理知识及其相互交叉而成的知识。其中,新兴产业经济知识是指新兴科技知识的经济价值及追求这种经济价值而形成新兴产业经济活动规律的知识。新兴产业科技知识是指新兴产业的科学基础研究知识、技术应用研究知识和技术开发试验的知识。新兴产业管理知识是指新兴产业管理经验知识、管理体制知识、管理政策知识等。新经济增长理论已经证明,知识是在“干”和“用”中学到的,“干中学”和“用中学”是知识内生增长机制。组织学习理论给我们的结论是,学习型组织通过“干中学”和“用中学”机制走上自主创新道路,获取和累积新兴产业知识、新技术知识和新管理知识。国内外一切成功的新兴科技企业的经验表明,新兴产业经济知识、新兴产业科技知识和新兴产业管理知识都是在科学研究、科技创业和科学管理中不断探索形成的。这些新兴产业经济知识、新兴产业科技知识和新兴产业管理知识发韧于先行企业,扩展于追随企业,溢出于关联企业,形成于新兴产业知识链。美国硅谷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就得益于这种半导体产业知识链基础。在新兴产业知识链上,新兴产业经济知识是由企业家率先践行的,而后由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提炼而成理论,最后在新兴产业界扩散传播的,企业的“行”、大学的“学”相互作用,形成了新兴产业经济知识累积的螺旋链。新兴产业科技知识或许是起于发明家、工程师的工程试验,或许是起于科学研究。当代新兴科技知识总体上来源于科学研究。应用研究推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知识。大学的科学研究率先发现科学真知,研究机构的技术实验发明了新技术,企业工程试验应用了新技术,这三者的相互学习形成了新兴产业科技知识累积的螺旋链。新兴产业管理知识总是源于新兴企业管理实践或企业管理创新实践,管理专家总结概括而形成管理理论,而后扩散于学习追赶型企业,政策制定者积极参与到管理实践中不断丰富产业规制的管理知识。企业家、政策制定者和管理学家相互互动,形成了产业管理知识累积的螺旋链。新兴产业经济知识链、新兴产业科技知识链和新兴产业管理知识链循环往复,形成了新兴产业知识链。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得益于这种系统完整的新兴产业知识内生增长。
新兴产业知识链仍然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因此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当遵循新兴产业知识链规律。同发达国家比,我国的新兴产业知识链呈现局部性、不完整性、非系统性特点。所谓局部性是指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链的某一个或几个产业环节、某一个产业方面或几个方面有了新兴产业知识链。比如,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知识链的主要特点是产品制造业知识链,而发达国家太阳能光伏产业知识链却是以研发为基础、掌控核心科技的产业科技知识链和产业管理知识链。所谓不完整性是指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链主要表现为产业经济知识链和产业管理知识链,而产业科技知识链或弱或没有。即使在产业科技知识链中也突出表现为产品制造技术链,而缺乏科学基础知识链和核心技术知识链。如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知识链就是一个缺少核心技术的知识链。所谓非系统性是指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链表现为零星的、相互联系弱的孤立的知识。比如,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经济知识链在制造业中表现为各个企业都有各自独立的电池制造技术知识,这些电池制造知识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电池产业制造知识链。我国的知识累积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知识链、新兴产业科技知识链和新兴产业管理知识链由局部性、不完整性和非系统性向全局性、完整性和系统性的演进过程。在全球化时代,我国的开放与合作可能加速其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链的累积速度,缩短其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链累积时间与进程,节约其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链的累积成本,降低其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链的累积风险。
(3)制度内生增长是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直接动力。新制度因素包括产业组织制度、企业治理制度和企业管理体系。产业组织制度指企业规模、垄断与竞争、企业行为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的制度安排。企业治理制度指企业所有权人、经营者及其员工之委托关系的制度安排或者是企业资本所有者、技术所有者、劳动力所有者之间的合约安排。企业管理体系指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履行管理职能的组织体制。产业周期理论指出,产业发展有阶段性。不同产业发展阶段,产业组织制度、企业治理制度和企业管理体系都各有其特点。新兴产业就是产业生命周期阶段中兴起阶段的产业,在这个产业阶段,产业组织制度的特点是新兴小企业众多,产业垄断性表现为知识专利垄断性,有充分的市场竞争,企业行为充满不确定性。企业治理制度的特点是所有权人、经营者和员工之委托关系是明晰的,企业治理结构简洁有效,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和道德风险易于管控。企业管理体系明显不健全,职能分工粗糙。在产业兴起阶段,产业组织制度、企业治理制度和企业管理体系都有非常明显的新制度因素增长特征。比如,美国半导体产业兴起阶段,有限合伙制、股权激励制度、创业企业制度、风险投资制度、小企业管理制度等都是企业治理制度的新因素。在当代,新兴产业组织制度呈现模块化产业制度、服务外包制度、供应链安排、产业联盟制度、创新联盟制度、产业集群等新的制度形态。企业管理体系呈扁平化特征。这些新制度内生增长直接推动了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亦应当遵循制度内生增长规律。在我国,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应的新制度因素增长缓慢。制度经济学认为,任何国家发展新兴产业都有路径依赖,面临路径锁定,表现为制度刚性。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习惯于依赖大企业、产业保护、市场分割、政治激励和短期激励等制度安排。例如,我国在发展新能源产业过程中主要依靠国有大企业、出口导向型产业政策、企业家变政治家的政治激励和物质奖励。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败皆由于新制度因素增长。比如,我国充分认识到了科技型小企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制度,但科技型小企业发展却受到政绩工程极大制约,这在我国西部地区表现尤其明显。我国东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很快,小企业制度因素增长是根本原因。比如,江苏太阳能产业是中国太阳能产业发展最快最好的区域,原因就在于小企业制度内生增长。
32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生增长变量的协同机制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生增长过程中,市场需求、产业制度和产业知识三者共生、相互协调,相向演化,形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生增长变量的协同机制。首先,市场需求、产业制度和产业知识具有共生性特征。共生性是一个生态学术语,现广泛运用于新兴产业研究中。共生性在新兴产业中表示新兴产业要素同时存在的意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生变量共生性刻画了这三个内生变量相伴而生,缺一不可的情形。其次,市场需求、产业制度和产业知识三个内生变量之间彼此协调,功能协同,具有高度一致性。这种协调性表现为:在时间上前后继起,在空间上共起并存,在作用上相互支撑、相互契合。再次,市场需求、产业制度和产业知识三者之间相向演进,体现了动态协调性。
比如,美国硅谷的半导体产业内生增长变量的协同机制就是:20世纪30年代,半导体产业有了市场需求,美国政府国防采购自发地体现了美国的半导体产业战略需求。为适应这种市场需求,美国斯坦福大学创造了大量的新兴产业科技知识,天使融资制度、股权激励制度等新兴产业制度激励着新兴科技知识产业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率领其团队到硅谷创立了一种全新的科技创业型企业即仙童公司,而仙童公司裂变成8个公司,半导体产业链雏形显现。仙童公司、天使融资制度和股权制度、政府采购的协调机制是:政府采购与仙童公司形成了供求关系,政府采购培育了仙童公司及其创业企业,培育了半导体市场需求,构造了半导体产业链;天使融资制度和股权激励制度形成了科技型创业企业治理结构安排,激励了科技人员不断创新技术,不断创造新知识,新知识的所有者之间的竞争和博弈推动了科技创业制度的完善;新需求彰显了半导体科技人员的经济价值,这种新需求就要求企业治理结构创新,形成科技创业家与风险投资家相结合的科技创业企业制度,而科技创业制度保障了新需求的实现。硅谷半导体产业内生增长变量的协同机制相向演化是:随着政府采购持续不断,半导体终端消费品市场需求启动了规模扩张,半导体产业链不断扩大延伸,半导体产业内的供求关系形成,半导体产业的需求链形成。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相互结合,加速了半导体产业经济知识、产业科技知识和产业管理知识分工深化,构造了半导体产业知识链。其中半导体产业科技知识链加速延伸是关键。科技创业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科技创业企业制度、风险资本制度、创业激励制度、半导体产业政策等都向纵深发展。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生变量的协同机制有其主动性、战略性、制度先行性、大协同特点。主动性是指我国着眼于国家战略需求主动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长期规划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突破,这种主动性体现了国家协同意志和协同精神,形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生变量的主动协同机制。中国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生变量的协同中体现的高度主动性就是突出例子。战略性是指我国着眼战略高度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生变量之间相互协同,形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生变量的战略协同机制。制度先行性是指我国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生变量协同时通过制度创新先行。比如,中国自主创新示范区都有制度先行先试的权利,通过制度先行先试,引导新兴产业知识和新需求的相互协同。大协同是指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生变量的协同是大主体如大政府、大企业、大学、大研究机构之间的协同和整个产业、整个大学体系、整个研究机构大范围之间的协同。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生变量大协同的成功经验具有典型性。比如,上世纪60年代“两弹一星”工程、本世经的高铁产业都是这种大协同的经典案例。
4我国高铁装备制造业内生增长机制案例剖析
高铁产业(即高速铁路产业)是指高铁轨道技术产业、牵引供电产业、动车产业、高速车辆装备产业、通信信号及控制系统产业和相关的服务业。在狭义上,高铁产业是指高铁装备制造业。高铁装备制造业是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中国高铁产业依靠巨大的轨道交通需求、高速产业知识的累积、高铁产业制度创新等内生增长因素实现了高铁产业的内生性增长。
41高铁需求是中国高铁产业内生增长的拉动力量
高铁需求既是国家战略需求又是现实市场需求。首先,高铁需求是国家战略需求。这种战略需求表现为我国铁路产业结构升级需求和强大国防需求。其次,高铁需求是强大的国内外市场需求。比如,第六次提速后,中国铁路路网运能达到了极限,但仍仅能满足60%左右的客货运输需求,国内高铁客货运输需求非常强劲。中国和东盟、中亚、欧盟国家经贸高速增长,使客货运输有了更高的需求,现有的国际铁路运输体系难以满足巨大的国际客货运输需求,高铁国际市场潜在需求非常巨大。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深化催生了高铁的国际市场需求。国家战略需求、南车集团和北车集团发展高铁产业的战略需求、高铁国内外市场需求共同拉动了中国高铁产业内生增长。
42高铁产业知识累积与演化是中国高铁产业内生增长的根本原因
不断累积的高铁知识和高铁产业知识高级化满足了高铁产业发展需求,这使得中国高铁产业内生性增长有了强大的知识推动力。随着中国成功地自主研制“中华之星号”等一大批高铁技术产品,从研发到制造的完整高铁产业技术体系也逐渐在中国构建完成,形成了初步的高铁产业科技知识链。2004年后,通过与德、法、日等国的跨国公司合资合作,中国大规模引进国外成熟高铁技术装备,购买了高铁技术专利,国内高铁企业、研究机构和大学全面吸收了世界成熟的高铁技术知识,建成了全面完整的高铁技术知识体系。京沪高铁项目等一系列高铁项目的成功实践,造就了中国高铁产业科技知识及中国高铁产业管理知识的爆炸性增长。总之,中国高铁产业知识的高速累积和高级化推动了高铁产业内生性增长。
43新制度因素的增长不断激励高铁企业成长
中国南车集团和北车集团是中国高铁产业发展的两大核心高铁装备制造企业,其中中国南车集团跻身于世界轨道交通产业前三位。中国高铁装备核心企业的发展得益于高铁产业规划和铁路管理体制创新、产业组织体系创新、战略买家谈判制度等新制度因素增长。
首先,中国高铁产业规划与铁路产业管理体制创新使中国高铁核心企业高速成长。2004年制定、2008年修订的中国中长期铁路规划是指导高铁核心企业跨越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该文件首次明确了我国高铁产业发展目标。高铁产业建设管理体制采取集中统一、计划安排与招投标制度相结合的建设管理体制。这套体制具有主动协同、战略协同、制度协同和大协同的特征,这实现了高铁核心装备企业的创新效率。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基础资源的作用,大力推进高铁建设管理体制创新,必将激励中国高铁企业追求核心技术突破。
其次,战略买家谈判制度安排加速推进中国高铁产业知识累积和高级化。铁道部吸取了汽车产业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教训,精心设计了战略买家谈判制度。战略买家是指我国南车集团、北车集团等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等联合起来组成一个高铁专利技术及成套装备引进谈判小组,这个谈判小组本着最大限度地引进高铁专利技术和以最低成本引进成套技术装备为宗旨,制定统一谈判策略,分别与世界高铁技术公司谈判。战略买家谈判制度有着超强的谈判能力和效率优势,减少了国内企业内耗,降低了谈判成本,较好地完成了专利技术和成套技术设备引进目标。战略买家谈判制度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了它的不完整性。比如,战略买家谈判制度构建没有充分体现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招投标制度虚置,有显著的行政主导特征。
再次,高铁产业组织创新激励中国高铁产业技术高效率增长。高铁产业组织创新集中体现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即紧紧围绕核心技术产品、以核心企业为中心、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高铁技术及产业创新体系。“中华之星”项目是中国高铁产业组织初期。在这个时期,中国高铁产业知识增长缓慢。2004年,中国高铁产业组织创新进入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时期。中国高铁产业技术知识体系全面建成并形成了现代高铁产业知识系统。如构建了动车组产品设计制造平台,丰富和完善了高速列车仿真和试验验证体系。2008年以后,中国高铁产业组织创新发展到系统集成、自主创新的新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构建了完整的高铁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这包括南车四方股份有限公司构筑的自主化的高速动车组可持续研发平台、多学科协同仿真平台和16个实验验证平台、高铁技术标准体系。中国高铁产业组织不断地成功地创新,高速推进了中国高铁产业技术跨越。比如,南车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系统掌握了高速动车组的关键技术,形成大量的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CRH380A动车组申请授权专利及著作权共计213项,制定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共计192项。
5结论与展望
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生增长机制问题是一个很有必要研究的问题。本文是对这个问题的初步研究。其研究的结论是:产业需求、产业知识、产业制度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内生增长变量,三者各是一个子系统,三大子系统同时共生、互促互动、协同演进,这种关系就是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生增长机制。本文通过研究分析,认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内生增长道路是可能的。本文的缺陷在于,没有把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生增长机制简化为一种简洁的数理模型。后续研究将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生增长机制的数理模型,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生增长路径问题及其相关政策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朱瑞博,刘芸.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特征、制度障碍与机制创新[J].社会科学,2011(5):65-72.
[2]闻一言.新兴产业“浮躁症”背后是“政绩投机”[N].学习时报,2010-05-31.
[3]李晓华,吕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与政策导向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0(9)22-28.
[4]胡振华,黎春秋,熊勇清.基于“AHP-IE-PCA”组合赋权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模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7):104-110
[5]刘志阳,程海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培育与网络特征[J].改革,2010(5):36-42.
[6]朱瑞博.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及其政策取向[J].改革,2010(3):19-28.
[7]平力群.组织形态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以日本移植LLC、LLP为例[J].现代日本经济,2010(5):40-47.
[8]林学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形成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2):26-34.
[9]吴照云,余焕新.中国新兴产业市场结构演变规律探究———以有机硅产业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8(12):134-143.
[10]高友才,向倩.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发展对策[J].经济管理,2010(11):21-26.
[11]程宇,肖文涛.地方政府竞争背景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30-35.
[12]李桢,刘名远.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支撑体系建设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2(2):5-9.
[13]陈柳欣.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问题研究[J].决策咨询,2011(2):42-49.
[14]邓龙安.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理论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1(7):196-198.
[15]陆国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的绩效研究———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和社会科学),2011(4):72-81.
[16]欧雅捷,林迎星.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系统构建的基础探讨[J].技术经济,2010(12):7-11.
[17]SchererF.Inter-industryTechnologyFlowsandPro-ductivityGrowth[J].ReviewOfEconomicsandStaffstics,1982(64):627-634.
[18]JaffeA.TechnologicalOpportunityandSpilloversofR&D:EvidencefromFirm’sPatents,Profits,andMalketValue[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86(76):984-1001.
关键词:新兴技术;管理;市场;创新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4-0010-03
管理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活动,伴随着管理环境、管理要素和参与其中的人所呈现出的多变性、不确定性,以及复杂性科学认识论的确立,给传统管理理论的稳定范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新兴技术管理,在理论渊源方面来自技术管理、技术创新管理。但是,正如生物物种形成机理所揭示,两个同质的生物物种,由于不同的选择环境,将会演变成为完全不同的两个物种,“南橘北枳”。由于不同的发展环境,使新兴技术管理异于技术管理、技术创新管理,成为新的研究领域。新兴技术管理研究新兴技术带来的一系列的管理问题。新兴技术的发展,导致或者需要管理思维、业务流程、经营模式等的变革。新兴技术管理是研究在新兴技术及其变革背景下的新兴技术与新兴市场(包括或者涉及新兴技术、新兴技术产品、新兴技术企业、新兴市场、新兴技术产业等)的相互演化、发展以及与此相关的企业战略、市场开拓、技术发展融资、组织结构变革、人力资本激励、知识管理等管理挑战与变革。新兴技术管理的本质与内核不仅仅是“技术管理”,而是广泛涉及到由于新兴技术所带来的管理思维、管理模式、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等的挑战与变革。新兴技术管理建立基于资源(能力)和市场双重远见,寻求技术与市场的结合,既关注如何将正在形成的新兴技术转变为现有或新兴市场中的价值创造,关注将潜在的技术转变成可实现的商业价值,又关注现有或新兴市场需求的技术实现。
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新兴技术管理研究,除了展开对新兴技术概念和特征、新兴技术的管理挑战以及新兴技术管理的基本概念、内涵的研究外,目前,国内外关于新兴技术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下列领域。
新兴技术可能产生于突破性创新,出现全新的技术路径;也可能产生于渐进性创新,来自技术融合,即两个不相干的技术在同一个领域里合并成新的系统;还可能是来自于应用领域的改变。突破性创新探讨全新的技术轨道或流程。渐进性创新则关注技术轨道的演变、相关技术的分离、嫁接和组合、融合;新兴技术研究还涉及到分裂性技术和不连续创新特征。分裂性技术关注企业、技术因素;不连续创新关注顾客、市场因素。以生物进化论的观点来看,新兴技术它更像是物种形成的断续均衡的过程。通常,新兴技术的变革与其说是一项重大的科学突破的结果,不如说是技术的应用领域发生了转变。换言之,新兴技术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应用领域的改变,应用领域的改变是技术发展中重要的临界点。科学发展可能是递增的,应用领域的改变却正是创造性破坏,新兴技术的高度不确定性使得传统的技术评估静态分析工具(如净现值法)不再适用,需要动态的评估方法。技术路标是进行技术预测与选择的方法之一,它根据时间的变化来追寻技术或产品发展的轨迹,把技术、市场和组织联系起来考虑。Mann采用了系统演化的方法对技术进行了预测,通过技术发展的时间、空间和界面来预测未来的趋势。期权定价模型、实物期权,尤其是定位期权、搜索期权考虑了新兴技术发展的两个特性,即过去的决策影响将来的技术选择和未来的机会具有内部不确定性,因而可用于技术选择、技术评估。在国内,浙江大学陈劲教授对复杂产品创新系统,尤其是其前端管理的研究进入了新兴技术的研究范畴,他的研究强调复杂和突破性产品的不确定性挑战并提出识别的方式。魏江教授认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不但承担了宏观创新系统中知识扩散子系统的功能,还是知识创新源和客户企业创新的推动者。中科院穆荣平教授从构建官产学研等利益主体之间共识的角度,运用德尔菲法、技术需求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和政策分析等方法,预测了未来20年中国最重要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评估与预测实例。
新兴技术管理需要同时关注技术和市场两个维度。技术变化与市场演变高度相关、互相驱动。新兴技术管理的核心就是使潜在技术商业化,实现技术与市场的有效链接。识别、拓展和评价新兴市场的挑战在于确定消费者尚未知晓,甚至尚不存在产品的需求。由于技术的高度不确定性、市场需求信号的极度模糊以及竞争结构的无形变异,已有市场的研究方法不能有效运用于新兴市场评估。因技术发展与市场接受速度的相互作用新兴市场的评价变得更加复杂。由于技术变化的速度无法预测,顾客往往不知道技术能满足什么需要,并且随着环境演化,顾客需要也在快速地、不可预见地改变等,使测定新兴技术的潜在市场变得困难。Day用捕捉采用曲线、通过某些“转折点”来预测市场。Vasilis提出通过市场描述来关注高技术市场的演化,寻找市场演化的信号和路径。Houston发展了包括技术与市场障碍、战略与结构障碍、社会文化与市场结合障碍等在内的分析技术概念性框架。Balachandra等将技术与市场的发展看作两个交互的双螺旋结构,强调技术与市场的相互作用。传统的商业化路径往往属市场被动型模式,公司很少主动尝试去驱动环境的改变。Hills和Sarin在比较这些市场模式后提出市场驱动(MarketDriv-ing)的范式,认为通过市场驱动模式,企业可以最小化技术不确定性程度,而且技术标准的建立克服了竞争无序。企业不仅仅需要寻找、发现、发掘需求和市场,更需要创造、培育需求和市场,通过对消费者的引导、教育,创造市场和机会。市场的团簇性特征,体现为不同的消费特性(组),不仅反映了市场的聚群性,同时也提供了创造市场的途径。实际上,新兴市场的简化关系,是市场的一端是拥有某项新兴技术的企业,另一端是一群某种需求没有被满足的消费者。这种需求,可以通过具有某种属性或者品质的产品或服务来加以满足。假若企业的技术能够开发出具有这种特性的产品或服务,如果二者在时间、空间以及价格等方面都匹配,双方就可成交。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开发技术来改进特性(组)。当技术所开发或者支撑的特性(组)成为市场最受欢迎的特性(组)时,技术创新就取得了成功。新兴技术管理的关键是寻找潜在的、能够被新兴技术创造的特性(组),然后确定能够由这些特性(组)来满足的市场需求。Lynn等认为在不连续创新下,新兴市场的确定是不断探索和学习的过程,因此企业需要提升学习吸收能力。Macmillan和Mcgrath以笔记本电脑为例,分析在团簇性市场上技术与市场的结合,并提出控制单一缝隙市场、融合缝隙市场和创造新的技术范围等3种市场定位选择策略。高旭东强调后进企业应该创造自己的市场,而不仅限于技术领域的赶超。鲁若愚等研究了新兴技术面临的快变市场问题,提出了在快变市场环境下新兴技术产品更新策略,尤其是强调了产品更新的时机。
从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末,战略管理理论急剧变革,从结构学派到资源学派,再发展为活动学派(Activity-basedView:ABV),战略关注的重点也从发现“有吸引力的行业”到培育“可持续竞争优势”,再到强调“战略的柔性”(适应性和可调整性)。新兴技术战略管理,需要新的战略思维。传统战略思维模式过分强调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可预测性,是一种线性的思维模式。将重点放在“制定企业发展目标”上,强调企业应选择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市场,占据独有的战略位置,制定一套相应的竞争战略。当企业面临持续变化且不可预测的市场环境时,这种传统的战略思维模式已不能适应。研究者开始关注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动态能力。靠近边缘的雪先融化。新兴技术正在融化众多行业的结构和边缘。新兴技术所形成的动态竞争是一种“边缘竞争”。新兴技术战略应当采用新的战略“边缘竞争战略”。边缘竞争战略的核心,在于利用变革的动态本质,捕捉无序平衡的边缘,使企业在无序和有序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状态。边缘竞争理论把战略定义为一系列独立竞争优势的过程,将这些独立的竞争优势综合起来,便形成一种“半固定式的战略趋向”,使这种战略能够应对动态的竞争环境,更加具有适应性。因此,边缘竞争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战略的目标不是普通定义上的“效率”和“最优”,而是对“灵活性”的追求,即适应当前变革环境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演变的能力,面对挫折富有弹性的能力。归根到底,“灵活性”意味着致力于不间断的革新。边缘竞争理论中的战略将“企业的发展目标”与“如何实现战略目标”紧密的联系到一起,半固定式的战略趋势是边缘竞争战略与传统战略的最主要的区别。Brandenburge和Nalebuff指出,商业竞争是规则基础型(Rule-based)和自由行动型(Free-wheelinggames)博弈的综合。Markides指出了在战略革新中改变规则的重要性。新兴技术的战略是在几乎没有先例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来制定的,传统的、基于“平台”的规划方法,不再适用于新兴技术管理。Hamel和Prahalad提出制定战略应遵循灵活想象的规则,Schoemaker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在进行新兴技术的战略规划时,应注意保持战略的灵活性,特别是有规则的想象是制定新兴技术战略规划的基本思路。情景规划法和期权方法等是面对新兴技术变革,比较有效的战略研究手段。
国内相关专家研究表明,新兴技术及其变革,改变着传统的战略资源观,企业之间的竞争,正在由天赋资源的竞争、物力资本的竞争转换为综合了信息、知识、智能的技术竞争,转换为基于动态能力和学习的竞争。应对新兴技术及其不确定、创造性毁灭特性的挑战,企业的利器是能力动态和资源柔性,支撑这种动态和柔性的则是企业的知识资源和学习能力。
研究表明,多层级金字塔组织显然已成为发展新兴技术的障碍,常常葬送新兴技术的美好前程;传统的垂直和层级结构的组织设计思想,已不再适应新兴技术的发展。组织扁平化、组织分离(即把发展新兴技术的部门从企业母体中分离出来)、构建联盟和建立新型组织形式,是绝大多数新兴技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Tushman等提出发展新兴技术需要适合的新型组织形式,归纳出6种适合新兴技术的组织形式:左右逢源组织,网络组织、虚拟组织、孵化型组织、前后端组织、领悟-回应组织等。
Schoemaker、银路等人的研究表明,新兴技术的投资和决策存在着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待这类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并存的新兴技术,应抓住新兴技术的投资决策可分阶段进行的特点,把其投资看作是创造一系列期权。只有判断这些项目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已经降到最低、市场曙光出现时,才能做出大规模投资的决策。夏晖、曾勇等研究在创新采纳成本随时间下降情况下,通过实物期权方法度量采纳企业投资决策对创新提供方期望净收益的影响。结论认为,在创新速度较快和较慢的情况下,折现率和采纳成本下降程度对创新提供方的期望净收益的影响是不同的,而采纳企业对未来创新性能提高的预期和提供方的期望净收益呈现负向变动关系。这一结论为政府制订相关政策促进新兴技术扩散提供理论参考,也为企业制定技术创新投资策略提供理论指导。
全球化、超变化、技术快速变革和高度集成已成为当代世界发展的基本潮流。新兴技术及其产业,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成为国家、区域、企业占据竞争优势的制高点,依靠科技进步来支撑、引领国家、区域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和共同行动。国际间的国家、区域、产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由要素竞争演变为创新竞争。以变革、创新为本质的新兴技术管理的研究,发展空间无限。比如:需要在新兴技术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结构框架方面进行突破性的研究,建立新兴技术管理研究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需要深入研究新兴技术的形成和创新机理,扩散机制,识别、评价方法;需要进一步地研究新兴市场的形成、发育、成长机理;研究技术与市场之间的互动;研究新兴技术市场的识别、评价方法;需要更加科学地研究在新兴技术及其资源、需求、竞争不确定性挑战下的决策、战略、投资和组织柔性问题,研究企业的柔性问题,研究这种柔性的表现、度量和实现;研究新兴技术特有的知识管理、知识产权管理问题;研究新兴技术管理中的人力资本及其激励问题等。新兴技术管理研究,除了在上述领域持续深入地展开之外,还需要在下列方面的开拓。
1.新兴技术聚群创新研究。探讨、研究基于区域(真实)聚群或网络(虚拟)聚群的知识聚群创新、技术聚群创新、产业聚群创新机理,研究聚群的形成、发育、发展、持续机理,研究聚群形态及其聚群中的结构、关系与作用机理,研究聚群中的信息、知识传递与学习机理,研究聚群中的价值创造、利益机制,聚群创新的实证研究,等等。
2.新兴技术的特征及其度量研究。新兴技术管理的特质来自于新兴技术的不确定性与创造性毁灭特征。深入研究、洞悉、度量新兴技术的特征,是进行新兴技术管理研究的前提。研究包括:新兴技术的不确定性的表述、分类及其特征,新兴技术不确定性特征的管理挑战,新兴技术不确定性特征的评价指标与方法,等等。
3.新兴技术的边缘竞争研究。新兴技术的不确定性和创造性毁灭特征,改变着产业的结构、形态,改变竞争规则、结构和企业经营模式。在新兴技术市场的技术不确定性、市场需求信号模糊以及竞争结构不确定性,决定了新兴技术企业不仅仅需要寻找、发掘、发现需求和市场,更需要创造、培育需求和市场。边缘竞争理论为新兴技术企业的市场机会发掘与创造,为企业市场定位,为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的建立提供了指导。
4.新兴技术管理的方法研究。由于新兴技术的特质,传统研究方法不能有效地运用于新兴技术管理的研究过程,迫切需要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体系。目前,需要加强对情景规划、实物期权、博弈论、系统动力学模型、模糊理论、随机理论、复杂性理论等在新兴技术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目前新兴技术管理虽然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是由于它涉及的内容多,研究时间短,所取得的成果还难以有效指导丰富而复杂的新兴技术管理实践,尚需要科研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长期、不懈的努力。
Researchsummaryonthenewtechnologymanagement
SHIFang-yu
(HarbinCambridgeCollege,Harbin150069,China)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一般规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初期应属于幼稚产业,其发展的常规路径应该是“基础研究及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专利申请—产业化与商业化”。从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践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之所以能够萌芽、成长和发展成熟,起因在于前沿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和广阔市场前景的诱导。[13]但是,处于起步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常脆弱,从技术研发成功到产品试制成功,再到实现规模化量产,最终为市场广泛接受,每个环节都是惊险的一跃,都存在极大的风险。但是,基于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领域的重大技术创新和突破,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开发并为市场普遍认可的战略性新兴产品,其一旦迅速发展并逐步产业化、商业化,形成知识和技术高度密集的一类新兴产业,将对国民经济发展起重要的战略性支撑作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进步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人类文明进步也将具有极大的贡献。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国内学者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集中于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王新新(2011)[14]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三大动力:技术进步带来消费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分化的直接动力、产业结构高级化提升整体产业现代化水平的基础动力、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业升级的的现实动力。包海波(2012)从技术、市场与制度的协调互动方面归纳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三大培育机制。[15]桂黄宝(2012)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动力机制进一步研究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主要靠创新驱动、政策推动、需求拉动和市场竞争“四轮驱动”。[16]笔者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视角来看,其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初创期,产业技术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和产品服务等均尚未成熟,行业进入壁垒较低,但从业者对产业特点、产业竞争状况、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信息掌握不多,产品市场开拓比较困难,行业利润率也比较低,对政府采购、产品消费补贴、土地价格优惠等扶持政策依赖性很强。第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成长期,战略性新兴产品的市场增长率很高,产品市场需求渐趋增加,产品技术渐趋稳定,规模化生产有效降低产品成本,但同时行业进入壁垒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渐趋激烈,整个产业的竞争格局、市场需求状况及购买群体特点已比较明朗,政府扶持政策逐渐被银行信贷资金所取代。第三,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成熟期,这一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上已经成熟,行业平均利润逐步下降,行业进入壁垒很高,通过开发新产品或者开发产品的新用途变得更为困难,或者通过新工艺降低产品成本也很不容易,面临自主创新突破和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巨大挑战。这里的价值创造不仅指为消费者提供新产品,也包括为消费者所消费的产品降低成本和价格。第四,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衰退期,新一轮的科技创新催生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取代先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或者和传统产业逐步发展融合,或者成长为区域的传统优势产业,或者成为区域传统优势产业链条上重要一环。因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加强政府扶持、政策引导,以激励和促进企业的价值创造行为,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降低消费成本,引导消费和创造消费,引导消费市场的形成和成熟,不断拓展战略性新兴产品的市场空间,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利润实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成熟。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内生需求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多角度研究了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间关系,研究重点放在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方面。[18]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高新科技主驱动性、新兴市场高需求性、产业多关联性、发展高风险性和自我循环强化等特点,其科学有序发展,也必须通过集群式发展途径,并与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互动,才能形成持续的动态竞争优势,适应市场经济的挑战。因此,产业集群式发展,并与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互动,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内生需求。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动力和区域经济发展动力互动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科技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资源聚集,将产生巨大的扩散效应和示范效应,包括市场开拓及技术创新所产生的前向关联效应、原材料生产需求所产生的后向关联效应以及中间投入品所衍生出的旁侧效应等,将导致区域规模经济和创新能力提升增强,强化区域经济发展动力。反过来,区域规模经济和创新能力提升又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提供更大量的科技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资源,为产业集群发展营造更良好的区域技术创新环境和政策制度环境,进一步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动力。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集聚水平和区域经济空间布局水平的互动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集聚推动区域产业区位分布的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集聚水平的提高,将有利于区域产业布局的优化;反过来,区域产业布局的优化,进一步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集聚的可持续性,这种互动的累积循环效应将有效促进产业集聚水平和空间布局水平的提升。[19]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竞争力与区域经济竞争力互动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将导致区域经济规模报酬递增,从而超越或者压制了周边其他区域经济的增长,形成强大的回波效应和极核效益,吸引周边地区资源加快向产业集群流动,促进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反过来,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又强化了区域竞争力的产业基础和可持续性。
二、资源整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特殊重要性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特征及竞争优势的资源基础产业集群通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集中度和产业链上的有效耦合,生产率的提高、创新绩效的外溢性、专业化的效应等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交换成本和技术成本),提高企业协同效益、范围经济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是多元化的、综合性的、高科技的,其发展应走产业集群发展道路,才能更快地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迅速地大规模集聚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必备的要素资源,充分发挥专业分工、外部经济、规模经济等产业集群优势,才能体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高新科技主驱动性、新兴市场高需求性、产业多关联性、发展高风险性和自我循环强化等特征,迅速发展壮大,增强竞争力。在探讨政策支持体系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培育中的着力点这一问题时,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波特的竞争力钻石模型。事实上,波特的竞争力模型主要运用在企业竞争力这个更“微观“的领域,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这个更为“中观”的问题,可以将上述五种要素对应变化成为资金资源、科技资源、载体资源、市场资源、产业资源五大类重要资源,因此,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动态竞争力模型(图1-1)中,政府作用不应是一个辅要素,而应该是一个统领性要素,在整合上述五大资源中发挥关键促进作用。相应的,五大资源也就是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培育中积极作为的着力点,这就形成分析政策支撑体系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培育中的重要作用的分析框架。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资源结构性整合机制就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的经验来看,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但单纯的优惠政策所取得的效果往往没有预期的好。欧美以建设完善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公共平台政策,中国政府以直接扶持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这两种模式效果差别很大。事实上,借鉴国际经验,政府“看不见的手”参与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通过配套政策支撑体系,结构性整合区域经济社会资源,提供有效公共服务,创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公共政策和市场环境,促进产业集群的内在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提升资源整合中协同创新的效度,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营销创新提供更有效的支撑,这种模式更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与幼稚产业相类似,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建立相应的资源整合机制和政策支撑体系(图1-1),以扶持其科学健康发展,降低其成长风险。和所有其他产业一样,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集群的成长均具有其生命周期和内在规律。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萌芽期、发展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应选择不同的政策组合,不同的政策实施力度,不同的实施时机,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同成长阶段相匹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初创期,政策重点在于以财政资金为示范引导社会资本跟进投入,以科技政策鼓励高新科技成果转化,以多层次资本促进战略性新兴产品供给增加;以政府采购引导社会购买、产品补贴引导社会需求,以培育战略新兴产品市场;等等。在产业成长期,政府投资和财政资金减少直接投入,以结构性税收政策鼓励通过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方式增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完善政府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鼓励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营造区域创新氛围、网络和空间。在产业成熟期和衰退期,政府应该加强对产业发展趋势的监测、预测和公开,引导产业结构及时调整和产业技术及时转换,制订新一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和战略,鼓励持续的科技创新以催生新一轮的战略性新兴技术,促进原有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原有产业链发展完善,从而催生新型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健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资金资源整合机制
(一)创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和国际化引导基金2009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部署,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实施了新兴产业创投计划试点工作,2011年又制定了《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参股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截至目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已与北京、上海、湖南、吉林、安徽、重庆、深圳等省市联合设立了100多只创业投资基金,有效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2013年9月,四川获批首只新兴产业参股创业投资基金(中铁高端交通装备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国家和省级财政各出资50%,主要投资于四川省高端交通装备领域的初创期、早中期创新型企业,为四川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建设西部创新驱动高地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四川省有效引导民间资本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有机整合政府和民间资金,形成政府先期引导、社会广泛参与的资金整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机制拓宽了渠道。未来应进一步加快研究设立四川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等多项子基金为组成部分,以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政投入为先导,汇聚多元资金,带动民间资本投入四川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四川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基金为例,用政府先导资金和社会风投资金等广泛吸纳和引导社会多元投资,充分发挥国有资金引导、撬动、放大社会资金的乘数效应和杠杆效应,集中支持四川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工程、循环改造工程、节能环保工程和重大应用示范工程等。利用其中部分资金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国际化发展引导基金,且安排用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国际化的引导基金应每年递增,以此推进四川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化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市场份额。完善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增强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市场筛选功能,提高投资效率,避免财政资金“软约束”。
(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实行结构性减税等优惠政策应结合目前中国推进的税制改革方向和税种特征,对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实行有针对性、导向性,并且重点突出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考虑在企业增值税、所得税和必要的流转税等环节实施优惠政策,适当优惠土地地价,适当倾斜土地指标,减免各种行政事业收费,综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萌芽、成长和成熟。打破过去那种税收优惠普遍存在的“区域税收优惠主渠道,产业税收优惠辅渠道;直接税收优惠主渠道、间接税收优惠辅渠道”落后局面;实施税收优惠由直接为主向间接为主转变、由区域为主向产业为主转变、由整体产业优惠向具体产业项目和产业环节优惠转变,整体提高税收政策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际效率。[21]一是建议地方财税部门对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扶持力度。可以考虑借鉴上海市经验,市(州)、区两级财政可分别根据不同年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和税收情况,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采用投资抵扣所得税、投资抵免所得税、投资抵减所得税、按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比例酌情给予奖励等方式来扶持产业发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加大研究开发费等费用的税前加计扣减或扣除;采用梯度所得税税率;对科研成果转化收入结构性减税或者免税;对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生产性建设用房的城市建设配套费实行一定额度的减免。二是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企业的纳税成本,鼓励多渠道资金流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减收或者免收利息收入相关税收和投资相关费用等手段,鼓励金融机构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贷款,鼓励风险投资加快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保险公司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科技保险;规定凡是向政府批准的新技术工业项目投资的本国公司,可以从公司收入中免缴相当于投资额20%的所得税或者是延期纳税,多手段促进多层次、多渠道资金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缓解其融资难问题。三是丰富和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更大的科技支撑。通过适当扩大企业税前列支的范围,适当加大对产品研发费用的税前抵扣比例等方式,创新和丰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通过加大对人力资本支出扣除的力度,激励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通过加大个人所得税优惠力度,争取高端人才个人所得税倾斜政策,特别是产业发展稀缺高端技术人才的个人所得税减免或者增加财政补贴,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按其销售额的一定比例在税前提取技术研发准备金,等等,多方整合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强的科技支撑。
(三)选择金融支持与产业周期相适应的发展路径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在产业发展的不同生命阶段,应综合运用财税等政策工具,融资政策扶持和鼓励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实现不同投融资方式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分工与合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融资政策支撑环境。首先,以政策鼓励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和扩大间接融资规模,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和重大工程的开工建设。在目前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四川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还处于初创期或者说成长初期,适宜更多采用日本模式,即主要采取政府资金引导、间接融资主导、民间资金参与的模式,政府主要在税收减免、贷款金额、利率优惠等方面发挥有力的支撑作用,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工程落地开工建设。二是尊重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发展特点,逐步建立和健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融资配套机制,在逐步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前提下,注重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健全以市场为主导的直接融资模式,扩大产业的直接融资比重。事实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育成长过程的动态竞争性和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市场化的融资应以股权性融资为主,债权性融资为辅。三是在股权性融资过程中,应随着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优惠政策。产业发展初期,应更多采取财政担保、贴息、减(免)税、延期纳税等组合政策重点鼓励天使投资、创业投资(VC)和私募股权投资(PE)等专业化规范运作的融资方式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发展从初创期向成熟期过渡阶段,以财政贴息等手段促进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投放,实行向下浮动贷款利率的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审慎开展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业务创新,探索开展以产品订单(合同)、重大专利、技术股权等设定抵(质)押权等,拓宽企业有效信贷需求的满足渠道。四是建立符合国家和四川省金融体制改革方向的科技投资信用担保机制,对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阶段的信贷担保进行专门支持。
(四)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优势互补推动产业发展因为国有经济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多种先天优势,比如人才资源丰富、研发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大、管理制度先进、大都集中于垄断行业和国民经济关键领域,所以目前中国国有经济有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集中的趋势。国有经济可以凭借其天然禀赋优势,充分发挥其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包括技术、资金以及有效市场需求在内的多种要素支撑,解决民营经济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的技术升级和研发投入不足、自身资金规模限制,风险承受能力弱等问题。但同时,国有经济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体制弊端,可能出现投资效率低下、创新激励不足、集团管控不严等问题。所以,在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能力和产业链整合的过程中,要注重统筹兼顾国有企业的资金技术优势和民营企业的市场创新优势,应推动建立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的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平竞争的环境和促进合作的平台,推动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形成合力,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一、鼓励、支持、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1、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意见,用足、用活、用好政策,创造性地开展登记服务工作,简化程序,提高效能,营造优质、快捷的市场准入环境。特别是对政府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要提前介入,跟踪服务,全程指导,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创造条件。
2、鼓励投资人以货币、实物、土地使用权、股权、债权、商标专用权等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高层次人才以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工业产权出资,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结合,开展项目合作,支持高校、研究院所与企业组建新兴产业实体,促进智力成果转化为资本和生产力。
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做大做强
1、积极培育、支持龙头骨干企业、专业配套企业发展。支持龙头骨干企业通过联合、并购、重组等方式联合中小企业,提高行业集聚度。支持优势企业规模化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促进经济整体发展。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支持其在区外、海外设立原料供应基地、营销网络。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在做强核心业务的同时,加快第三产业及专业性较强业务剥离,发展专业化配套企业,提高企业间配套协作水平,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
2、以“小老板创业工程”、“红盾帮扶工程”为依托,继续推行登记服务“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服务”、“个性化服务”等行之有效的服务方式,扶持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小企业发展,推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形成分工协作关系,提高生产水平,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3、积极支持新兴产业企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等方式拓展市场,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支持企业通过加盟经营、连锁经营等形式拓展市场。
4、继续强化股权出资、债权出资、股权出质、投资管理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的登记服务,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企业融资渠道。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充分利用主板和创业板市场,优先推动我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继续支持企业借壳上市或开拓境外资本市场,推动企业赴境外上市融资。
5、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登记新特点的研究,在登记过程中遇到新问题,要认真研究,及时汇报请示,不能简单予以否定。
6、完善行业调研分析制度。围绕政府和企业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对新兴产业企业登记数据进行深度挖掘,落实市场登记信息和形势分析月通报制度,加强调研,及时新兴产业市场主体发展分析报告,为我区制定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为投资者投资创业提供依据。
三、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和品牌战略引导
1、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鼓励企业注册商标,创立自主品牌。深化品牌指导,建立完善驰(著)名商标、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培育机制。支持、帮助符合条件的新兴产业企业申报驰(著)名商标。
关键词:通信设备企业;发展战略;战略比较研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通信设备企业也逐渐壮大起来,先后出现了一大批发展迅速的中国通信设备企业。但是,在二十年后的今天,一些企业在不断努力下发展成为优秀的企业,但是另一部分却无法继续辉煌,只能走向破产。
一、大唐集团与巨龙集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大唐集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术气氛浓重,以技术为导向
大唐公司是在研究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术氛围过于浓厚,不注重市场销售。产品技术先进但是不够成熟,不能稳定使用,没有市场。
2.集团组织结构复杂,降低市场反应速度
大唐集团分支过多,内部之间的管理混乱,面对市场反应缓慢,不能掌握准确的市场销售方向。
(二)巨龙集团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
在初期,巨龙集团发展迅速,但是由于缺乏长期的战略导向,因此每况愈下,给其他通信设备公司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时机和空间。
2.公司管理混乱。巨龙集团作为国有企业,产权不够明确,公司内部管理混乱,甚至出现争斗,导致公司发展停滞。
3.没有制定长期的研发战略。当时的巨龙集团研发工作停滞不前,长期以来都没有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逐渐被市场淘汰。
二、华为与中兴集团发展战略比较及其带来的启示
(一)华为与中兴在发展战略上的差异分析
1.企业文化不同
华为公司在主张通信设备市场上占有主导地位,在技术研究上大力投入资金,不计成本,并从国内到国外一直积极开发市场。而中兴则坚持稳中求胜的观念,研发产品以低成本为主,谨慎开发,但是可以准确把握市场销售的热点。同时,中兴的生产线非常齐全,通信设备行业所有的发展产品一应俱全。
2融资途径不同
华为是以员工内部持股为主要的融资途径,大量吸收员工入股,可以在很大程度山提高公司的融资能力。而中兴则是采用上市投资的办法,可以为企业保证稳定的资金周转。
3.宣传方式与公司形象不同
华为企业的主要对象是行业用户,只是通过展会宣传并加强产品质量的方式,进行业内宣传。相反的,中兴则在广告宣传方面大力投入,大大提升了企业在公众面前的形象。
(二)华为与中兴通讯在发展战略上的共性及其带来的启示
1.企业战略定位明确
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并长期坚持执行可以保证企业稳定发展。
华为公司根据对市场的合理分析,制定了较高的战略定位,即“做世界级电信设备供应商”。在当时,华为公司突破技术上的难关,生产出自己品牌的产品,市场销售问题可以完全放心。围绕着这一战略目标,华为公司努力发展,越来越向这个目标靠近。中兴通讯的战略目标则是“为全球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通信产品”,并制定了更加长远的战略目标,即“进入世界级企业的行列”。
2.民营企业成分
企业的发展程度和其性质在一定程度上有某些关联。在我国通信设备企业发展初期,华为属于民营企业,中兴有一定的民营成分,同时两家公司的发展前景和盈利情况较好,但是国营企业大唐和巨龙的经营状况却不好。
民营企业的管理制度更加灵活,市场适应力强。相比之下,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落后,市场掌握能力较差,没有足够的竞争优势。
3.以市场为导向,而不以产品为导向
华为和中兴都以产品市场的需要为指导方向,重点研究有市场的产品,注重提高企业的市场营销水平。因为即使生产的产品技术再先进,如果没有消费者的承认,就会没有销售市场。
4.积极扩展海外市场
华为和中兴在发展过程中都积极寻求国外的发展市场,通过国内丰富的人力资源,增加在性价比方面的优势,增强企业盈利。
5.注重创新与知识产权
华为和中兴对于技术的创新研发都十分重视,一直都在加强技术方面的投入,争取技术水平赶超世界的发展水平,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拓宽海外市场。
6.注重员工培训
员工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员工的职业素质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华为企业的职员刚到公司时会先接受一个月的培训工作,在之后的工作中也会有导师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上的问题。
7.注重服务
通讯设备行业涉及面广,包括产品的使用方法等,但是产品的有些功能客户并不完全了解。因此,华为公司经常对客户进行产品培训,帮助客户能够更好的使用产品,同时对公司的产品更加信赖。
三、中国通讯设备企业发展的启示
1.企业要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根据对以上四家公司的发展研究发现,华为和中兴企业对市场产品的发展方向有准确的把握,并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同时,这两家企业都认为产品不应注重先进性,而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只有在这基础上,才能完全开发市场,创造良好的销售业绩。相对比而言,大唐和巨龙集团对市场需求的敏感度不够,无法满足市场需要,进而发展规模较小。
2.要提高企业的战略运筹能力。企业要想抓住市场机遇,就要增强自身的战略运筹能力。在当前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企业要不断加强自身的运筹能力,才能在同行之间的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3.建立合理的企业经营机制。经营机制的确定能够保证企业的战略能够顺利进行。巨龙集团的股权掌握在两方手中,双方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争夺企业的控制,导致经营机制非常混乱,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从而企业经营失败。
4.保证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的不断更新致使企业的技术也需要不断创新。华为企业一直不断加强科研投入,在行业中保持技术领先地位,才会有如今的迅猛发展。
结束语:
从我国通讯设备企业发展历程来看,企业要有敏锐的市场观察力,摸清市场的发展方向,生产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增强企业内部的管理力度,加大企业战略运筹能力,才能在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程东升,刘丽丽.华为真相[J].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04).
1、面状战略技术模型
技术模型说明: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核心品牌构建的运营载体,可以是单一基地市场,也可以是多个基地市场,关键看企业人力资源与市场财务资源能力;
相互之间品牌属性特征并无明显关联,而是独立性比较强。
运营过程中,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独立品牌之间形成一种平面关系,但还是属于白酒范畴的战略经营。这种平面关系有时表现为三角形,有时表现为梯形,有时表现为菱形,有时表现为平行四边形等。根据华闻华通咨询研究,平面图形越简单,面状结构化战略越容易获得市场成功。
2、面状战略主要特点:
点状战略与线状战略还是存在一定的递进关系的。面状战略与点状战略/线状战略之间关系如何?我们在后面会有参数对比,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点状战略是一种相对来说模式比较单一,操作比较单一的单一核心品牌战略,因此,白酒企业在管理水平不是很高情况下往往都会选择点状战略。而且从现实的案例来看,点状战略还是形成了很多非常成熟,也是非常成功的操作手法。可以说,点状战略成功率还是比较高的。
线状战略由于涉及到多元化经营市场主体,在管理难度上明显要比点状战略复杂。但线状战略给企业产生的错觉往往是比较容易获得品牌延伸效果,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一些成功一线品牌示范作用明显,几乎所有全国白酒企业纷纷推行线状战略。实际情况是,线状战略成功机率并不是很高,特别是母品牌不成熟,或者缺少核心产品品牌企业更难以成功!
选择面状战略白酒企业在现实中成功机率更加低。我们在接下来的战略模型分析以及特点中将给大家展示面状战略基本规律,为大家剖析面状战略为什么成功机率很低?
单纯地从成功机率上判断,点状,线状,面状战略之间差别还是非常之大!一般情况下,我们判断一种结构化战略成功的标志是市场表现与管理平台效率,如果一种结构化战略市场业绩表现出某种程度的爆发性,管理平台成熟,运营效率大幅度提升,就可以判断这种结构化战略在经营面获得巨大成功。
结构化战略之面状战略特征:
1)、多核心品牌战略。实施面状结构化战略白酒企业选择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品牌战略,而不是我们点状战略/线状战略中所谓的延伸性品牌。如汾酒集团就拥有两个核心品牌,汾酒品牌与杏花村品牌,甚至于汾酒集团还拥有一个竹叶青保健酒品牌,这三个品牌不仅在形式上毫无关联,而且品牌的内涵与外延上也是毫不相干;同样道理,舍得酒与沱牌酒执行的也是双核心品牌战略,沱牌侧重于亲情与亲和,所谓“滴滴难舍沱牌曲酒”。舍得酒定位与传遍就完全不同,“品味智慧人生人生有舍有得”等等,使得沱牌与舍得完全是两幅不同的白酒面孔。全兴集团推行的也是全兴酒与水井坊酒双核心品牌战略。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核心品牌是面状战略重要特征;
2)、多核心品牌全部厂家主导型战略。虽然是多个核心战略型品牌,但是在经营战略上,多核心品牌主导经营权依然在厂家手里,这也是面状战略十分重要的基础性特征。如果出现多核心品牌其中一部分控制在经销商或者买断商手里,则这种面状战略存在条件也就不存在了。
3)、科学平行化战略。科学,多核心品牌要么是原来的母品牌已经形成非常稳定的消费者认知,在原来基础上延伸不是很现实,需要重新创办核心战略型品牌。如沱牌与全兴当年创建新的核心品牌,就是因为沱牌已经在消费者内心深处形成了低端品牌的认知,而全兴也面临着严重的品牌老化。全兴需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沱牌也需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这两个企业在原有母品牌基础上进行高端产品品牌延伸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沱牌必须要考虑重新导入核心战略型品牌。全兴品牌的大众化特征决定了在全兴品牌基础上高端延伸面临非常大的困难。面对这样的困境,全兴只能重新创建核心品牌---水井坊。两个川酒品牌导入核心战略型品牌----舍得与水井坊结果却完全不同,水井坊成功了,而舍得还在艰难爬坡,这两种结果并不是结构化战略上问题,主要是战术性手段出现了很大问题,沱牌与全兴结构化战略选择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
还有一种情形就是根据产品香型特点需要重新导入核心战略型品牌,如汾酒与杏花村就是为了满足不同香型而形成的核心战略型品牌,因此,品牌战略的科学性体现出来了。
平行化特征要求是创建核心战略型品牌必须具备完全独立性。在很长时间里,很少有消费者知道舍得是沱牌的高端品牌,也很少有人知道水井坊是全兴的高端品牌,两者之间平行化特征非常明显。
4)、面状战略仍然会保持多元化经营主体的特征。从选择面状发展战略白酒企业来看,目前最大的瓶颈来自于多元化经营主体不是十分明显,无论是全兴,还是沱牌,无论是宋河还是双沟,在选择多核心战略型品牌经营上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问题。我觉得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制造商对自己的品牌战略并不是十分清晰。很多制造商将多品牌化经营转化为升级性品牌经营。比如全兴集团的水井坊,全兴的品牌价值没有被发挥出来,经销商对进入全兴品牌贴牌产品往往并无多大兴趣。但水井坊更多表现为单一的核心产品品牌特征,并没有形成母品牌战略功能,因此进行母品牌性延伸机会并不是很多。最近,水井坊作为企业名称推出了一种超高端品牌----天号陈,采取的依旧是独立品牌策略,多核心品牌的经营多元化成为制约面状战略发挥更大效应最大障碍。相对比较成型的可能是汾酒集团,汾酒在授权汾酒核心品牌的买断经营,杏花村核心品牌买断经营上还是有很大的突破,值得我们学习!这其中汾酒集团采取的是香型区分的方式进行面状战略的多元化经营,效果不错!
1、面状战略资源配置
结构化战略之面状战略资源一、老板特征---战略性思考与资本化运营
选择面状战略白酒企业考验着老板两方面的能力,其一是战略性思考的能力,这种战略性思考表现为对行业的判断,对市场营销趋势的判断,对宏观经济,微观经济的判断。如全兴集团选择在2001年推出超高端白酒核心品牌水井坊,选择在广东市场上市等都是考验决策者的战略思考的广度与宽度。选择在价格体系上超越五粮液以及茅台不能不说是决策者对白酒高端化趋势的准确把握。随后推出的舍得酒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舍得酒选择相对比较狭小的深圳作为核心市场,也大大地限制了市场拓展的空间;其二就是资本化运营。无论是水井坊,还是舍得,在进入高档核心产品品牌市场上都选择了战略性合作伙伴,水井坊当时选择的广东耀生集团就是一个房地产大颚。随着市场扩展,全兴很聪明地通过资本运营,上市公司方式,将水井坊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收回,并对操盘手姜杰进行“杯酒释兵权”式的安抚,显示了全兴集团高超的资本运作水平与人事布局能力!
结构化战略之面状战略资源二、经理特征---程序化/制度化职业经理
在面状战略白酒企业,经理层属于有一定自主权的操盘手。但面状白酒企业一般并不实行事业部制,因此,职业经理人更多是操盘手,而不是事业部制准老板。
管理制度比较完备。由于多核心品牌战略实施,老板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作为操盘手出现。但操盘手并不具备决定企业方向能力,仅仅是委托方的薪水人,制度化管理非常完整的现代白酒企业管理雏形已经形成,职业经理人主要是经营上把握与实际操盘;有一定授权范围。专业上高度授权与财务上高度受控是面状战略白酒企业职业经理人特征。
结构化战略之面状战略资源三、双轨制管理制度特征
采用面状战略白酒企业一般选择双轨制管理制度,即在原有核心品牌企业推行的依然是传统的管理模式,在新的法人公司推行的则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双轨制带来了企业文化建设上的冲突,如果处理比较恰当,则多战略核心品牌往往可以起到根本性改变企业经营质素,全面提升企业经营能力与战略掌控水平。
案例剖析:汾酒在管理制度上的困惑是影响多核心品牌成功运作十分重要原因!
首先,在杏花村品牌上,由于汾酒集团将杏花村定位成流通渠道产品,对渠道控制严谨性要求不是很高,传统的管理模式还是可以满足核心品牌需要,因此,在杏花村品牌操作上不会有很大利益冲突;
其次,在高端品牌汾酒操作上由于涉及到终端资源的深度掌控,需要管理制度现代化与企业文化的透明化,仍然采用传统粗放的管理模式,便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实际需要。为什么青花瓷汾酒,国藏汾酒以及老白汾在经销商手里活得比较滋润,但在企业手里成活很低,主要原因就是制度设计上存在先天不足!
结构化战略之面状战略之资源四、组织结构特点配置
成功实施面状战略白酒企业都采取了独立法人公司运作核心战略性品牌组织架构,这一点与线状战略,点状战略有很大的差异。如全兴集团在推出水井坊酒,成立了专门的成都水井坊酒业有限公司;沱牌酒推出舍得酒成立专门的四川舍得酒股份有限公司;采取独立法人公司组织架构对于面状战略白酒企业具有两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第一,考虑品牌兼容性问题。一般情况下,选择多核心品牌经营白酒企业对原来企业品牌资产继承可能性很小,不仅如此,原来品牌形成的品牌认知还有可能拖累新核心品牌市场导入,选择独立法人公司可以轻松上阵,有效规避原来核心品牌对现有新核心品牌不利影响;
第二,进行营销方式与企业文化重建。由于传统中国白酒企业还是存在一定诟病,特别是传统中国白酒企业观念上很不到位,重新建立法人公司可以有效规避原企业对新核心品牌的不利影响,开辟新的营销模式,培育新的企业文化。
结构化战略之面状战略资源五、市场资源与财务状况配置
市场资源高端化趋势非常明显。由于绝大部分白酒企业将引入新核心品牌作为自己企业实现战略转型的标志,毕其功于一役,该企业会将主要资源投入到新核心品牌中去,表现出点状战略资源聚集的特征。
同时,伴随着核心高端品牌的焦点投入,在原有品牌上,面状战略白酒企业原有核心战略型品牌的渠道战略往往会发生深刻的变革。
结构化战略之面状战略资源六、品牌战略特征配置
面状战略品牌战略结构特征表现为标准化几何图形特征。不仅如此,品牌战略形式与内容上差别也非常之大。我们主要从独立法人公司多核心品牌运作模式与同一企业多核心品牌化运营进行面状结构化战略白酒企业品牌资源分布情况分析:
第一类,同一公司名称下的多核心品牌运营:河南宋河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与山西杏花村汾酒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宋河在广告公司与咨询公司推波助澜下,已经是扎扎实实地成为一个多核心品牌白酒企业。目前,宋河着力培养的主要有共赢天下,宋河粮液,鹿邑大曲三个核心战略型品牌,这三个核心品牌无论是产品命名上,还是品牌定位上,抑或是市场定位上都完全独立的。并且,在核心品牌均形成产品系列。这三个品牌也是完全不同的。其中共赢天下---作为宋河酒业超高端核心品牌产品数量上比较少,形成的产品具备点状特征;鹿邑大曲---作为宋河酒业相对低端核心品牌,产品数量上也比较少,构成点状特征;而宋河粮液----作为宋河酒业核心中档品牌,产品数量众多,三个核心品牌构成了菱形面。
宋河粮液是一个十分重要品牌战略规划白酒企业,特别是辅仁药业重组宋河粮液以后,在品牌战略规划上出现了很多好的现象。但从专业角度去看,宋河选择多核心品牌战略无论是市场空间,还是人力资源,无论是财务支持还是专业能力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我们将宋河粮液品牌战略采用构图方式演示如下:
第一,宋河是否需要选择多核心品牌战略进行市场化定位?单纯从品牌战略规划角度看,多核心品牌战略实际上并不符合宋河这样的中型白酒企业,宋河的发展战略选择面状战略,并且是一个菱形的面状战略还是非常危险的。如果其选择线状战略,推出诸如宋河东京梦华等改变宋河品牌气质的核心产品品牌战略,市场效果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华闻华通在研究中发现,宋河粮液的母品牌气质明显不支持中高档延伸,就如同洋河大曲,其中高档延伸就面临着品牌气质不支持的情形。如果宋河粮液能够在改变品牌气质上如洋河大曲一样推出洋河蓝色经典,则宋河粮液中高档之路可能要更加顺畅一些!
第二,宋河是否一定需要将多品牌战略放在一个篮子里操作?当然,由于历史原因,鹿邑大曲属于宋河原有低档酒品牌,切割起来非常困难,但是共赢天下实际上还是可以考虑脱离母品牌进行独立化运营的;
第三,宋河在商业模式是否一定要采取全面的中央集权式经营?如果宋河能够做到在主品牌宋河粮液上策略性授权买断,可能市场效果就完全不同了!因此,商业模式上陈腐也是宋河面状战略面临挑战主要原因。
杏花村汾酒在多核心品牌的面状战略选择上,要比宋河粮液聪明很多。我们通过构图方式可以发现,杏花村汾酒面状战略图谱近似一个平行四边形了(如下图)。
山西杏花村汾酒多品牌也是历史原因形成的,但是相比较而言,汾酒集团要比宋河粮液聪明许多,表现在品牌结构,商业模式选择以及品牌延伸性策略。
在企业名称上,杏花村汾酒比宋河粮液聪明,将两个核心战略型品牌镶嵌在企业名称中,消费者与商家很容易联想到这是一个选择多核心品牌面状战略白酒企业;
在品牌结构上,杏花村汾酒也比宋河粮液要聪明很多,其高端核心品牌形成了一种比较科学的线状结构化战略体系,如国藏汾酒,青花瓷汾酒,蓝花瓷汾酒等高端延伸性品牌。在杏花村这个核心品牌,该企业也大胆进行了延伸性品牌操作,从而在品牌结构上形成了一种比较完备的平行四边形面状战略。为杏花村品牌在面状战略框架里推行线状战略奠定了基础。宋河的尴尬就在于高端品牌共赢天下无法授权,中档品牌宋河粮液不愿意授权予人,低档产品品牌鹿邑大曲不能授权于人的局面。
在商业模式上,杏花村汾酒也必宋河粮液聪明许多,特别是汾酒在河南市场选择的多元化经营主体,比较有效地解决了核心战略型品牌异地市场落地的问题。
当然,汾酒集团这种操作模式也并不是无懈可击,由于杏花村汾酒采取的是同一企业,传统型操作管理,渠道,商业模式成熟性都面临严峻考验。由于中高档白酒与中低档白酒对企业文化要求差别很大,杏花村汾酒目前面临很多经营上挑战。
第二类、不同法人公司独立经营的多品牌面状战略。比较典型的不同法人公司独立经营面状战略代表性企业:全兴集团的成都水井坊酒业有限公司;沱牌集团的四川舍得酒业有限公司。不同法人公司独立经营多核心品牌面状战略,主要表现为三角形状面状结构化战略。客观地说,选择三角形结构无论是稳定性,还是持续性,成功几率都要高很多。我们在案例部分将对独立法人运营公司面状战略进行说明,本处从略。
比较:第一类面状战略与第二类面状战略品牌属性比较
品牌结构上,第一类面状战略是历史形成的,企业只能被动地接受,多核心品牌面状战略往往不是十分成功,即使短时间里获得成功,但历史遗留问题依然会长期困扰这类多核心品牌面状战略白酒企业,品牌结构上往往比较复杂,诸如菱形结构,平行四边形结构,梯形结构等;第二类面状结构化战略白酒企业属于自己主动变革的选择,在商业模式立意上要比传统历史形成多核心品牌面状战略更加成熟。在构建品牌结构上,北京华闻华通咨询建议选择结构比较简单与稳定的三角形结构,掌控起来相对比较简洁明了,规避选择结构比较复杂的菱形,或者更加复杂的结构化图形。
结构化战略之面状战略资源七、营销策略配置
面状结构化战略产品特点表现非常复杂。一般情况下,中高档产品核心品牌往往执行的产品高度差异化策略,但对于中低档核心品牌,则追求细分市场相对差异化以及标准化策略。我们可以通过对洋河大曲与洋河蓝色经典,全兴与水井坊,沱牌与舍得,杏花村与汾酒以及宋河粮液与共赢天下,鹿邑大曲产品创意的得失分析获得这方面的感受。本处略。
面状结构化战略价格区间表现非常宽幅。由于面状战略中既有点状战略,如水井坊酒,舍得酒等品牌就表现出点状战略所有特征,因此价格区间上有很明显的点状战略特征。同时,面状战略中还有很多线状战略特征,如汾酒集团的国藏汾酒,青花瓷汾酒,蓝花瓷汾酒,老白汾酒等又表现出线状战略特征,价格区间就表现出线状战略特征。面状战略价格区间很显然属于宽幅度价格区间。
面状结构化战略渠道模式表现非常复合。我们多次说一个企业一旦选择多核心品牌导向的面状战略,构建的渠道模型表现出复合化特征。能够在一个企业奇妙地做到多样化渠道模型并存,这本身就需要厂家具有非常高的智慧,非常精确的商业模式。
面状战略的促销与传播策略是一项十分科学专业活。面状战略对促销形式与广告传播形式上要求非常严格,我们如果将面状战略成功与失败企业促销与传播进行对比,就会发现:凡是尊重客观规律,尊重专业思想的面状战略白酒企业往往比较容易取得成功,而对专业不是十分理解的面状战略白酒企业往往很容易陷入误区。一般情况下,选择面状战略白酒企业我们建议最好能够借力专业媒介机构与专业营销策略机构,对促销传播资源进行科学规划。
结构化战略之面状战略资源八、核心商业模式
面状战略白酒企业主要有三种组合的商业模式,三种商业模式各有利弊:
1)、严格的中央集权式商业模式,如宋河粮液。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市场与决定市场利润,但由于过于集权,对市场资源整合能力偏弱,不能高效,及时地进行市场开发,不仅如此,中央集权式面状战略对企业管理能力,企业人力资源储备都有很高的要求,如果人力资源跟不上问题就很大。
2)、核心品牌掌控在厂家手里,同时也授权买断商经营,如杏花村汾酒。可以有效地运用社会资源,做到为我所用,如杏花村汾酒之所以在河南市场上获得巨大市场成功,最重要原因就是授权模式。但是市场管理上难度加大了,如河南市场出现的管理混乱与假货横行就是由于授权经营导致市场管理难度增加所致。
3)、多法人公司运营商业模式,如全兴水井坊,沱牌舍得酒等。这种经营模式实际上可以做到最大化企业利益,同时也可以做到市场管理的严谨性,因此,未来多核心品牌的面状结构化战略,建议采取多法人结构运营模式,这样更加容易取得成功。
经典案例:面状战略:三角形面状战略之沱牌
经典案例:面状战略:三角形面状战略之全兴
结构化战略之面状战略是目前所有结构化战略比较复杂一种战略。
首先,从品牌结构图谱看,简单图谱容易取得成功。从我们上面的案例中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面状战略图像越简单,越容易取得市场成功。三角形面状战略相对于四边形更加容易成功,而四边形面状战略比菱形面状战略更加容易成功。因此,我们在选择品牌结构上一定要谨慎;
其次,选择相对比较独立,或者比较多元化经营主体情况下,面状战略比较容易取得成功,而传统的历史原因形成的大一统中央集权式经营战略则更加艰难。
目前国内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问题的讨论仍然停留在政策解读和实践操作的层面。如何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样一个重大的政策问题纳入到既有的经济学理论语言体系,从而将一个现实困惑转化为可以进行理论提炼和实证分析的学术问题,是进一步推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问题研究的起点。本文的研究目的,正是探索性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理论概念化和操作化,以期推进该领域政策概念与理论研究的对话、衔接和转化。
一、问题的提出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在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新的政策概念。为了尽快形成我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领先优势,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环境、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产业政策。其中有关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基本思路和重点措施的产业政策集中体现于2010年10月18日国务院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决定》不仅明确提出现阶段”将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重点领域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布局的重点,而且提出了培育发展这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思路和政策要点——即三大任务”和五大支持政策”。其中,三大任务”分别是强化科技创新、积极培育市场和深化国际合作;五大支持政策”分别是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定完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以及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
以《决定》为核心的既有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框架所确定的政策思路和工具是否符合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实基础?是否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要求?是否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掘和拓展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济优势并以最有效率的方式使用我国作为后发国家有限的资本、科技、高素质劳动者和政策资源?是否能够支撑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路径和发展模式,从而最终实现我国在面向未来的国际产业竞争中获得比较主动的位置?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政策概念的提出先于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因此有关这些现实重大政策问题的学术研究还远远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甚至有些问题的研究至今仍处于空白。基于此,本文将我国既有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理论合理性作为研究框架设计和问题提出的出发点和提炼学术研究政策含义的落脚点。
针对已经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政策思路,我们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质疑:首先,既有的政策框架是否涵盖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内容——科技、市场和国际合作是否是我国占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最重要的三个因素?是否还存在科技、市场和国际合作之外的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先优势形成的其他关键变量?其次,即便在既有的政策框架下,那些被提及的主要变量又是如何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即:(1)对于主导技术路径上的主导技术、甚至主导技术路径本身都还不明确的产业,其科技创新的方向如何,其科技创新方式具有哪些特征?如果不能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方向和方式,那么简单地提高创新强度就没有任何意义;(2)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刚刚步入中等收入行列的发展中国家,愿意而且能够消费这些基于新兴技术产品的实验性消费者从何而来?当前政策所大力推崇的应用示范工程与理论上最理想的实验性或领导性消费者”在何种意义上还存在差距?在此基础上,更大规模的新兴技术产品大众市场又如何形成?(3)对处于国际产业竞争焦点、从而各国政府可能严格控制技术溢出和产品流动的战略性产业,国际合作的主体是谁,国际合作的领域和方式又如何?为了回答这三个基本思路”层面的问题,一个好”的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学术研究的任务,是应当提出一个能够识别并包容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关键变量的分析框架,然后在这个框架下再进行有关主要变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影响机制的分析。
从政策工具的层次看,以《决定》提出的五大支持政策”为代表的我国既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重心,很显然仍然放在了传统的财政性和金融性产业政策工具上。因此,我们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提出的理论问题是,这些应用到传统产业行之有效或部分有效的激励性政策措施是否同样适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或者更具体地说,按照一般的逻辑,激励性政策的主要政策目标是激励以企业为主的经济主体加强对技术和产业的投资,相应地,加强投资激励”是否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面临的根本性障碍?尽管未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必然是一个经济主体基于经济理性进行物质和非物质投资的过程,但适用于传统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政策分析的理论工具是否可以简单嫁接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中去?如果不能,那么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产业政策、或者更广泛意义上的政府角色和功能提出了哪些特殊的要求?无论是理清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思路,还是提出能够加快这类产业培育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这些规范性的政策分析和理论研究都必须以实证意义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内涵和经济学性质的正确理解为基础。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内涵和经济学属性
《决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可以看出,《决定》更多的是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和意义的角度出发来定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由一个强调绩效”和结果”的政策概念转变为可以进行理论和经验分析的学术概念,就必须首先提炼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概念的经济学内涵。只有很好地抽象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的经济学属性,才能尽可能充分地调动既有的经济学理论工具对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学术分析,才能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理论研究纳入既有的经济学语言体系,避免这类研究成为空中楼阁。
直观地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涉及三个关键词,即产业、新兴产业和战略性。产业一词在经济学中有比较明确的定义,即生产具有相互替代性的产品的企业群体。新兴产业一词主要出现于技术创新领域有关产业动态性(industrydynamics)”问题的研究,指的是处于产业生命周期中初创期”的产业。新兴产业的经济学意义在于,它在产品替代性”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时间或阶段的维度。如果产品替代性强调的是企业竞争性的话,那么引入时间维度的新兴产业强调的就是处于产业初创期的企业行为的特征。这里初创期指的是产业从技术培育到产业化再到产业进入者数量达到最大值之间的时期。①根据有关产业生命周期的研究,新兴产业的初创期持续时间因行业而存在显著的差异,有些产业的初创期仅仅持续两三年,有的则甚至持续50多年(Klepper和Graddy,1990)。初创期的持续时间主要是由产业所基于的主导技术的成熟度决定的。其中,主导技术指的是某个新市场中出现的首个集成了大多数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技术特征的新产品或新工艺(Murmann和Frenken,2006);②成熟度指的是技术机会,即原有技术被新的技术创新所改进或替代的可能性的大小。主导技术的成熟度是刻画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的一个重要经济学维度。由于主导技术出现以后,产业竞争的焦点迅速由突破性的新产品创新转向旨在降低产品成本的过程技术创新,这时,基于规模经济性的市场竞争使得企业数量快速下降,因此从时间维度观察新兴产业可以发现,主导技术越接近成熟,产业的初创期越接近尾声。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兴性决定了这类产业相对于成熟产业必然具有显著的动态性。根据有关产业动态性的研究,市场成熟度是在技术成熟度之外刻画产业动态性的另外一个重要维度。由于在主导技术出现之前,存在对潜在主导技术的不同理解,大量新企业(可能是新设企业,也可能是相关行业或无关行业既有企业的跨行业投资)携自己的产品或工艺技术进入该行业。大量新企业的进入不仅导致产业市场集中度下降,更重要的是,多样化的技术竞争大大提高了市场结构的流动性,即市场份额在企业间的分布快速转换。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成熟度,一方面指的是一般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关注的市场规模的扩张速度,另一方面指的是产业组织结构的稳定性。随着新兴产业逐渐向成熟产业演化,在市场规模增速逐渐下降的同时,市场结构的流动性不断下降,产业组织结构逐渐向多种外生因素决定的长期均衡结构收敛。分行业截面来看,市场成熟度和主导技术成熟度并不存在简单的单调递增关系。因此,理论上任何一个现实的新兴产业都可以定位于由这两个维度决定的二维空间中,或者说,理论上这个二维空间上的任何一个点都对应一个潜在的新兴产业的某个特定的成长阶段。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最后一个关键词是战略性”,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的三个关键词中最缺乏经济学理论共识的概念。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所体现的经济学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产业所基于的主导技术的未来性和突破性;二是产业所面向的现实的和潜在的市场需求规模巨大。第一个特征决定了主导技术的投资具有长期性和不确定性,因而需要更加耐心”的投资和更加多样化的高强度学习和探索;第二个特征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绩效涉及一国发展的深层次经济利益。也正因此,与传统产业相比,政府往往会通过更加积极的产业政策、在更加广泛的领域参与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不仅是企业层次、更是国家层次的博弈竞争的过程。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把技术培育作为产业生命周期的起点,很容易产生这样的误解,即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基于的技术也必定是新兴的,与此相关的一个误导性的观点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然是由新兴技术的进步推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导技术通常是、但并不必然是新兴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可能是由于既有技术经过适用性的创新改进”或技术融合”拓展了更加广阔的产业空间,也可能是因为一项新兴技术在成功应用到新的市场以后获得迅速的发展和完善。事实上,经济发展的历史并不缺乏这方面的案例,以无线通信技术发展为例,其原型技术并不是针对通信功能的技术,而是德国物理学家用来检测电磁波的实验设备,而无线通信技术的主要改进和完善是直到近年这项技术由公共安全领域应用到大众消费市场以后才实现的(Day等,2000)。所以,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或既有产业)的成长路径并不是独立并行的,既有技术和新兴技术、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交叉融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也正因为传统技术和产业与新兴技术和产业的高度关联性,使新兴产业竞争中的最终胜出者往往并不是新设企业,而是传统产业中在位企业多元化投资后形成的进入者(Dinlersoz和MacMillan,2009;Geroski,2003)。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问题的理论分析框架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主导技术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结构的高流动性,因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发展常常为产业领导者地位的确立和后发国家实现经济赶超提供重要的机会窗口。例如,在ICT技术兴起的时候,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基础研究能力和有效的资本市场确立了其在半导体、计算机产业的领先地位。后发赶超国家常常是通过开辟新的技术路径、而不是沿袭发达国家既有的技术路径实现对传统产业强国的赶超。例如,日本通过发展数控机床技术实现了在机床行业对美国和欧洲的赶超,美国利用生物技术兴起的机会实现了对德国和瑞士等传统制药强国的赶超。对韩国经济增长经验的研究也表明,赶超国家的技术突破不是在比较优势显著的传统产业部门,而是在技术模式具有创新频率高、技术轨道可预见性弱等特点的新兴产业部门(典型如电子行业)实现的(Lee和Lim,2001)。然而,新兴的技术机会只是为后发国家提供了在新兴产业领域实现领先或赶超的可能性。如果后发国家不具备适宜的资源基础和制度土壤,那么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会自然成长。因此,提出一个能够包容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关键变量及其影响机制的综合性分析框架对于推进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是重要的。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问题进行概念化的基础上,本文探索性地提出一个既具有一般性、又适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问题研究的要素、匹配、层次”理论分析框架,该框架除了考虑影响产业发展绩效的关键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发挥作用的层次这两个基本问题外,还进一步引入了要素之间的相互适应和动态匹配的问题。其基本逻辑如下:一是识别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关键因素。一国某个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的形成通常需要技术性因素、经济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但是,历史经验显示,不同的要素在不同的产业领域和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作用的显著性又存在差异(Mowery和Nelson,1999)。因此,识别关键要素并刻画这些要素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的第一步。二是研究这些关键因素之间的相互适应性和动态匹配特征,即要素之间的协同演进和共同内生问题。三是分析这些要素及其互动主要发生在什么位置和层次(国家、产业还是企业?)如下图所示。
本框架第一个维度的工作是提炼影响一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关键因素。我们将这些因素大致划分为技术性因素、经济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三种类型。首先来看技术性因素。要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就必须首先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基于的新兴技术和主导技术的差异性和动态性。前者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技术范式理论,后者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技术生命周期理论。技术范式主要揭示的是技术之间的特征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既可能体现为特定技术作为一种问题解决模式自身所具有的特征,即技术所基于的特定的自然科学原理或技术创新的规则,也可能是特定技术所面临的知识环境的差异性,技术自身及其所处知识环境之间的差异性具体体现在特定技术的创新机会、可收益性、累积性和知识基础的差异等方面。在特定的技术范式约束下,技术的演进总是遵循某种特定的方向和技术路径运行,新兴技术进步的过程既包含新的技术范式和技术路径的出现,也包含在既有技术范式下技术沿某个特定路径的完善。特定新兴技术发展的过程既因技术范式的差异而存在特殊性,也存在一般性和共性。与新兴技术演进直接相关的两个模型分别是A-U模型和Hamilton模型。A-U模型可以视为Vernon理论在技术层面的应用,该模型将完整的技术创新过程分为流动阶段、转换阶段和明确阶段,流动阶段和转换阶段技术创新的鲜明特点分别是经常性的重大产品创新和重大过程性创新,流动阶段和转换阶段的分水岭是主导设计的形成;明确阶段则是产品技术和过程技术都基本成熟后以改进型的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创新阶段(Utterback,1994)。Hamilton在A-U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新兴技术演进模型。他的模型从企业创新策略的角度将新兴技术演进分为发现、探索、承诺和竞争等四个既衔接又部分重叠的阶段。其中,发现阶段的创新主要是科学推动的,技术进步具有非连续性;探索阶段的创新主要以发现可行的技术应用领域、技术完善、形成明显的市场概念和知识产权保护为突出特征;承诺阶段的核心是选定技术路径和商业化战略、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从而培育特定的竞争能力,这个阶段的活动主要包括选择主导设计、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出售或授权知识产权等;竞争阶段的活动主要包括强化先动优势、产业进入和退出等(Hamilton,1985)。
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经济性因素至少包括产业基础、市场结构、企业战略和市场需求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前三个要素都是供给方面的因素。产业基础主要指的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技术相关性或市场相关性的传统产业的资源和优势,例如,美国和德国在医疗设备产业兴起时形成的竞争优势就与这两个国家之前在电子设备领域已经形成的竞争优势有直接的关系。这里的市场结构除了SCP范式意义上的市场集中度内容外,更主要指的是新兴产业中的重大创新和生产要素如何进行配置和组织。产业组织有时会成为制约具有巨大潜在市场价值的新兴技术被成功商业化的重要障碍。例如,美国生物领域之所以不能在生物技术已经基本成熟的情况下形成成熟的产业模式、进而为投资者创造现实的商业价值,其主要原因是企业之间机会主义的短期交易、而不是长期的关系性合作,企业内部研发的分割、而不是多学科知识的融合,科学和商业边界的过度模糊导致科学研究和商业效率的同时下降等产业组织因素的存在(Pisano,2006)。企业战略包括企业的总体战略和创新、营销等职能性战略。在知识经济和价值链网络化的时代,商业模式越来越成为企业战略的核心内容,商业模式的成功与否决定了企业在多大程度上能将企业内部或外部的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价值(Chesbrough和Rosenbloom,2002)。市场规模和客户需求特征是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需求方面的因素。市场规模决定了研发和生产的规模经济性,因而有利于形成配置效率(生产规模)和动态效率(创新)相互增强的机制(Mowery和Nelson,1999),而一国或地区市场需求的性质则常常成为主导技术和新兴技术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的关键因素:客户、特别是领导性客户”在创新过程中的积极参与是新兴技术和产品功能不断完善、技术性能持续提升的重要因素(VonHippel,2005)。另外,实验性消费者”不仅是新兴技术最初的市场来源,而且是对不成熟技术反馈需求信息、甚至直接改进技术的重要知识来源,因而对于主导技术选择具有决定性的意义(Malerba等,2003)。
制度性因素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机制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效果:一是制度性因素决定了产业系统中各类主体的抱负水平和激励水平,从而决定了整个系统学习的强度;二是作为集体行动的规则,制度起到协调创新系统不同主体的目标和行为的作用。制度性因素大致可以分为政府的激励结构、产业政策以及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三个方面。政府的激励结构是政府行为目标和导向的基础,决定了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基本态度、功能和角色;在层级制的行政体制下,地方政府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的配置和行使对于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起到决定性作用(周黎安,2008)。产业政策既包括财政、税收、金融等传统的支持性政策工具,也包括技术路线图等协调性政策手段以及具有供给共性技术和基础技术功能的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虽然不同部门的产业政策可能会遵循某些共同的原则,例如,应当鼓励技术和企业的多样性和竞争,应当加强大学的科学研究和教育培训功能等(Mowery和Nelson,1999),但有效的产业政策通常都是部门特定的。另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的动态性,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微观制度(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企业理论研究的委托问题,而且还要符合创新型企业”的制度要求,即战略化(保证企业的资源向长期的战略性领域投资)、融资支持(保证企业的战略行动能够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和协调(企业内外部活动的协调一致)(Lazonick,2005)。
要素、匹配、层次”分析框架的第二个维度是研究优势来源之间的相互适应性和动态匹配特征,该视角的研究包含三个层次:(1)技术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的匹配。一方面,技术性因素会影响制度设计的逻辑和特征,例如,产业的技术范式决定了技术进步的模式——科学推动型还是需求拉动型,产品架构技术的特点决定了关键技能和知识形成的位置(Fujimoto,2008),从而决定了一国产业政策的着力点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趋于成熟的背后是这些产业的部门创新系统的不断完善和优化,是整个国家的创新系统由旧的模式向新的结构进行深刻转变的过程。创新系统所嵌入的新旧制度体系转型的成本和特点决定了系统内技术演进的速度和方向。每次重大的技术创新都会伴随着由共性技术、基础设施和经济组织方式所共同构成的技术体系和经济体系的整体变迁,即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常常表现为技术经济范式(Techno-EconomicParadigm)”的协同演进。也正因为每次技术革命的扩散都要遭遇根植于旧的技术经济范式在制度上的巨大抵抗(包括老式的实践、标准、习惯、思想和惯例等),所以每次技术革命的扩散都会在拓展期(deployment)之前经历一个大约二三十年的导入期(Installation)(Perez,2010)。因此,一个完整的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度分析必须既要包含一个最优的制度框架设计的静态分析,也要包含新旧制度变迁的动态分析,特别是对于某些并不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要求、但应用在传统产业身上却看似行之有效的既有制度安排,这种有关制度锁定和突破的研究显得更有价值。
(2)技术性因素和经济性因素的相互适应。一方面,在不同的技术范式下,不同产业的市场结构和企业的创新行为会表现出差异性,例如,生物医药、电子等以科学为基础的产业,由于其创新的技术机会丰富,因而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散且企业的创新资源主要投向重大的产品创新;对于基础化工、冶金等连续流程类的产业,由于技术相对成熟,因而市场集中度高且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以生产工艺的持续改进为主;对于机械等产品工程类的产业,由于技术机会一般,因而市场集中度介于前面两类行业之间,企业既注重产品创新也注重有利于新产品技术工程化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工艺技术创新(Marsili,2001)。另一方面,经济性因素也会影响技术进步的速度和方向。例如,市场集中度会影响技术创新的强度,且二者的关系可能是非线性的;具有不同战略资源、处于不同战略位置的企业会内生地选择不同的技术路径和产品架构;市场需求对技术的影响更加显著,有关需求拉动”型技术进步的强有力的证据是,一些新兴技术(如互联网、计算机和移动通信等)获得快速的发展不是因为科学上取得了新的突破,而是因为出现了新的更有前景的市场。
(3)经济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的相互匹配。经济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的相互替代和补充关系在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商业化问题研究中尤为重要。企业将新兴技术进行商业化的机制通常包括策略性的手段和制度性的手段。其中,策略性的手段包括先动优势、保密、互补性资产和人力资源政策等;制度性的商业化手段通常有专利、政府采购、奖励和补贴等。策略性手段和政策性手段之间的关系既可能是相互补充的,也可能是相互替代的。一方面,制度性的安排会对策略性机制的有效性产生影响。例如,企业策略性商业化手段的有效性越弱,政府的研发补贴对企业内部研发支出的激励作用就越弱;另一方面,企业的策略性活动也会影响某些制度设计的有效性,例如,考虑到企业在商业化手段方面的差异性,最优专利制度的设计应该更有弹性”——如引入专利展期”制度,也即将专利保护期缩短,每次保护期结束后原专利持有人都需要重新向审查机构提出申请以获得下一个时期的专利保护(Cornelli和Schankerman,1999)。
我们提出的分析框架的第三个维度是分析这些使得一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要素以及各种要素之间的互动发生在经济系统中的哪个层次—国家、产业还是企业。首先,从发展的效果看,有可能一国在几乎所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都形成显著的领先优势,也可能仅在某些部门形成行业性的群体优势,但也可能仅在特定产业的少数企业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其次,从影响的因素和机制看,技术性、经济性和制度性因素都可能发生在不同的层次:一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形成的竞争优势可能是由于国家层面存在某种具有一般性、普遍性的环境性因素,也可能是由于部门层次存在的某种部门系统性的因素,也可能是由于企业内部存在的某种独特的资源或能力使然。尽管不同层次的因素和作用机制之间常常是紧密联系的,例如,很难严格区分企业的紧密合作和互动是部门层次的产业组织因素还是企业层次的能力原因,创新型企业的制度基础既可能是国家层面的有效的产权制度(包括知识产权制度),也可能是源于特定企业独具的企业家抱负和组织能力。但对于绝大多数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还是可以将其置于某个特定层次的问题背景下进行分析(Mowery和Nelson,1999)。有关层次分析的最主要的理论意义在于,它可以促使研究者进一步思考形成产业竞争优势的特定来源的微观机制到底是什么,这种研究的政策含义也是显而易见的,即可以更加明确政策作用的对象和主体。
要素、匹配、层次”分析框架对于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问题研究的贡献在于,它涵盖了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绩效的所有关键因素,因而具有理论的一般性和综合性;该框架考虑到了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适应问题,因而具有动态性和理论框架的自洽性;同时该框架提出了影响作用和互动机制发生的层次,因而对于问题提炼、实证性经验研究以及产业政策制定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启发性。当然,战略性新兴产业问题的新颖性决定了,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还远远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模型和标准的研究方法。因此,我们提出的分析框架也仅仅是探索性的,其合理性和有效性还需要更多实践经验的支持。
注释:
①有学者从产业增速、而不是技术和市场结构的角度将新兴产业定义为处于高速增长期的产业,见Low,M.,Abrahamson,E.,Movements,BandwagonsandClones:IndustryEvolutionandtheEntrepreneurialProcess.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No.12,1997,pp.435-457。我们认为,新兴产业在产业生命周期中的区间还应当包括新兴产业所基于的新兴技术出现的阶段,而新兴技术出现初期产业的增速可能很低、甚至产业化根本就没有开始。就中国问题的特殊性而言,将新兴产业等同于高增长行业尤其具有误导性。
【关键词】威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SWOT分析
一、威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威海市在2013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提出重点发展新能源及配套、新材料及制品、新能源汽车、新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海洋科技开发等七大产业。2014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指导意见》,提出对新信息、新医药、新材料及制品产业给予重点扶持。据统计,新信息、新医药和新材料及制品产业,2014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2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24.8%,同比增长20%以上,高于全市工业增速9个百分点,已经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而新能源及配套、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产业则刚刚起步,属于行业发展培育阶段。
二、威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SWOT分析
1.优势
(1)产业基础较好。截至2014年底,威海市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17家,完成工业增加值1206亿元,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为7.7∶50.5∶41.8,工业带动作用明显。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新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7亿元,同比增长18.7%,主要产品有计算机外部设备、通信类、传感器类、智能仪器仪表等100多个品种;新医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3亿元,同比增长19.8%,主要产品有医疗器械、化学原材药及制剂、新型中成药及植物药、生物及基因工程药物等2000多个品种;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5亿元,同比增长23.7%,主要产品有碳纤维及制品、低辐射镀膜玻璃、镁合金轮毂、聚砜特种工程塑料等200多个品种,产品结构比较合理,产业集群规模快速膨胀。
(2)骨干企业发展较快。2014年,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32家,过10亿元的企业12家,过50亿元的企业2家。威高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40亿元,同比增长19%,骨科器械、留置针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25%以上,预充式注射器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三星电子(山东)81.7亿元,迪沙药业集团35亿元,北洋电气集团25亿元,骨干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占新兴产业总体规模的60%以上,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3)科技研发能力明显提升。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现已建成3个部级工程实验室、3个部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省级工程实验室、3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明显提升。威高集团在国内建立了20多家研发机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340多项,发明专利50多项。迪沙药业集团重点研发产品300多项,已完成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200余项。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公司发明专利134项,其中国际专利28项。拓展纤维公司共发明专利27项,已突破CCF700、CCF800和M40碳纤维技术。万丰镁业共获得授权专利29项,精品轮毂性能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4)环境资源优越。威海市三面环海,拥有海岸线长1000公里,占山东省的1/3、全国的1/18,东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陆地毗邻青岛、烟台,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威海已发现各类矿产47种,探明具有工业规模的矿床103处,拥有生物资源779种,其中海洋生物300多种。生态环境优良,气候和环境宜人,出于维护生态环境的考虑也应发展耗材少、耗能低、污染小、技术密集型的新兴产业。
2.劣势
(1)产业竞争力不强。威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主体多是中间制造环节,而产业链前端的研发设计环节,后端的营销服务等环节较少,造成产业链不够完善,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服务贸易、电子商务等生产业比较滞后,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同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实现科研―产品―市场―科研的良性循环。近年来,威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研发平台比较完善,多数骨干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已超过5%,已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成果,但由于受企业规模、融资难、技术转化周期长等因素制约,造成产业化进程较慢,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
(3)领军人才缺乏。科技的先导性和创新性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最本质特征,对专家类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由于威海市城市规模不够大,人口总量280.5万,在吸引人才方面与先进地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劣势,造成高科技人才缺乏,不能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
(4)劳动力资源短缺。多数专家研究认为,目前我国“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红利”时代已经成为了历史。据调查,威海市企业生产一线工人中有65%来自外地,3-5年返乡或离厂的约占50%。由于新建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活设施配套不到位等问题,也增加了招工的难度,劳动力资源短缺的问题比较突出。
3.机遇
(1)国际因素。从国际环境看,世界发达国家都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应对金融危机、引领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美国提出,将研发投入提高到GDP的3%这一历史最高水平,在替代能源、节能产业、电动汽车等产业加大投入,力图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德国投入了10亿欧元用于电动汽车的研发。英国启动了批量生产电动车和混合燃料车的“绿色振兴计划”。日本、韩国重点开发绿色新能源新技术。世界在新兴产业的高投入,必将极大促进新技术的突破和新兴市场的扩容,这给发展新兴产业带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2)国内因素。从国内环境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国家“转、调、创”步伐加快,内需市场快速增长,都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山东省提出,到2022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20%。近期,山东省了《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5-2022年),明确提出重点培植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山东省工业增长新引擎。国家和省在体制机制、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等方面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为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2月,威海市和韩国仁川自由经济区成为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在贸易、投资、服务、产业合作方面,为威海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4.威胁
(1)同质化竞争加剧。进入“十二五”时期,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争取抢占发展先机。针对全国新兴产业发展的调查显示:超过90%的地区选择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产业,近80%的地区选择发展节能环保产业,60%的地区选择发展生物育种产业,50%以上地区选择发展新能源汽车。另据初步统计,全国已有10多个省、市将光伏产业作为本地区支柱产业,仅千亿光伏产业园就有几十个。很显然,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同质化竞争加剧,导致出现恶性竞争和无序发展。
(2)市场培育不完善。新兴产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市场前景广阔。但由于市场规模相对较小、技术更新快、投资需求大等特点,需要产业规模的支撑。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主要集中在国外,国内市场需求不主动,对新技术产品认识不足,市场培育成熟度较低。比如光伏等新能源产业,2010年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产量占全球的53%,但国内利用率却只占世界的2%。国内市场发育的不完善,使我国新兴产业市场极易受到国外市场需求的影响,产业波动较大,不利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成长。
(3)发达国家和省市带来的竞争压力。由于受到资源、环境的压力,世界各国都把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国际和区域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美国以新能源为主导正在推动新一轮的产业技术革命,欧盟制定了“2022发展战略”,提出以科技进步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国内各省市也相继制定扶持政策和措施,支持发展新兴产业,尤其是像广东、江苏、上海、广州等发达省市,由于资源和资金优势,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已抢得先机。因此,威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正面临着国际和国内的双重竞争压力。
三、结论
通过以上SWOT态势分析,可以看出,威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威胁并存。如何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遇,消除威胁,选择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威海市应该以开放视野和战略思维来选择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SO策略(增长型策略)和ST战略(差异化策略)为主,结合威海实际,科学规划,创新驱动,以产业招商、项目建设和政策扶持为抓手,努力培植骨干企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持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茹莉.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J].企业经济,2013(4)
[2]代迎波.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分析[J].现代商业,2011(18):65-67.
[3]张型双,郭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路径探析[J].商业经济,2013(10)
[4]黄欠,张汇楠,赵洁.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SWOT分析与对策[J].经营与管理,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