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二氧化碳影响范例(12篇)

栏目:报告范文

二氧化碳影响范文篇1

关键词: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7)06-0121-05

ResearchProgressofCarbonCycleintheWetlandEcosystem

LiuZhaowen

(SchoolofResourceandEnvironment,AnqingNormalUniversity,Anqing246011,China)

Abstract:Wetlandecosystemisoneimportantcarbonstockoftheterrestrialecosystem.Inthispaper,therewasadetailedsummarizationofinfluenceoncarboncycleinwetlandecosystemsonthosefactors,suchastheclimate,hydrology,biologicalcommunitiesandhumanbehaviors.Meanwhile,existingresearchmethodsofcarboncycleinthewetlandecosystemwasintroducedindetailandanoutlookofcarboncycleinwetlandecosystemwasalsogivenhere.

Keywords:Wetlandecosystem;Carboncycle;Researchprogress

引言

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由湿地生态系统所吸收的碳量及所制造和排放的碳量,其主要体现在二氧化碳、甲烷、土壤有机碳含量、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等方面。湿地生态拥有强大的碳库存储能力并且因此成为碳循环的重点研究对象。通常来说,湿地生态系统由于较低的有机质分解速率和较高的生产力成为了重要的碳汇。但是在对其进行大尺度评估的过程中却存在着显著的不确定性。湿地生态系统当中的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可吸收外界二氧化碳变为自身能量,而通过调节气孔行为,植物可实现与大气环境的气体交换,从而影响周边环境的水分及碳循环。甲烷主要来源于湿地,不同研究报道中所的湿地生态系统中CH4的释放量存在显著的差异,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就是在于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类型的湿地对于CH4的排放有着很大的影响。湿地甲烷的释放量主要取决于水体或是土壤的溶氧量,且环境含氧量越高,甲烷的释放量越少。湿地土壤的有机碳含量较高,极大地影响了全球大气碳循环,同时巨大的有机碳汇量也会对温室气体的排放产生影响。此外,可溶性有机碳也是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当前气候变化、水文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其对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有着什么影响?要研究这一问题就需要对湿地碳循环的特点、湿地水文过程与碳的输入输出,湿地碳循环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湿地碳收支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1湿地碳循环

1.1湿地类型湿地生态系统复杂多样,湿地碳循环特征的描述很难统一[1-4]。湿地碳循环示意图如图1,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5]。湿地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重要碳汇[6-7]。湿地面积虽然只占据全球陆地面积的4%~6%,但是其却包含着全球30%左右的碳[8],是全球最大的碳库[9]。泥炭地是湿地当中最常见的地型,也是当前研究较多的湿地类型。泥炭型湿地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其面积约为全球湿地的50%~70%,总面积超过4×106km2,其碳储备占全球土壤碳储备的33%左右。北半球泥炭型湿地的碳积累约为每年20g/m2,低于其他类型湿地。但因泥炭型湿地拥有巨大的碳储备,若气候条件发生改变,其可能会成为大气环境碳的主要来源[10]。按照国际上的《湿地公约》分类,湿地一般分为海岸/海洋湿地、内陆湿地、人工湿地三大类,其碳循环情况如表1所示。

海岸/海洋湿地一般分布在海陆相交区域,在不同气候带,因温度、降水、蒸发、风等因素不同,风化作用的表现有所差异,进而影响到海岸你的发育演化,并使海岸发育具有一定的地带性;内陆湿地分布范围较广,像高山与平原,大陆与岛屿,湿润区与干旱区等,其因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存在较大差异。淡水水体湿地是另一种重要湿地类型。通常来说,淡水水体湿地有湖泊、池塘、河流沿岸、水库等。据较早研究表明,湖泊属净碳汇,而据近些年研究发现,湖泊也属碳源。据相关研究表明,湖泊所贮存的有机碳大概为每年0.036Gt,全球湖泊所沉积的有机碳大概为0.051Gt,其中有0.035Gt源于大气二氧化碳[11];人工湿地分布范围也比较广,其气候温和,一般适宜人居和人工养殖等。

二氧化碳影响范文篇2

【关键词】碳税;国际经验;碳排放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加之美国众议院以微弱的优势通过《美国能源安全法案》(亦称气候法案),该法案规定,从2022年起美国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未实施碳减排限额的国家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而如果我国先在国内征收碳税,那么根据WTO协议中不可双重征税的条款,美国的碳关税则对我国无法实施。至此,中国征收碳税的呼声越来越高。

一、碳税促进节能减排的原理分析

温室气体排放的大量增加,导致全球性气候的变化,并且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二氧化碳是引起全球气候变化重要的温室气体,据调查研究显示,引起气候变化的气体中有至少60%是二氧化碳。因此当今控制温室气体的主要措施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碳税则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为目,从而对化石燃料(如煤炭、天然气、柴油和汽油等),按照其碳含量或碳排放量征收的一种税。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曾提出,应该对造成外部效应的企业增收调节环境污染行为的“庇古税”。碳税是“庇古税”的一种,即是政府通过征税的方式使碳排放造成的全球变暖的外部性效应内部化,使得排放二氧化碳的成本转化到产品的价格上去。征收碳税对化石燃料供求的影响可以用图1表示:

在图1中,在未征收碳税的情况下的社会化石燃料的供给曲线为S1,需求曲线为D,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与E1,此时社会中化石燃料的需求量为Q1,价格为P1。当对于化石燃料征收碳税时,使其外部边际成本由税收的方式支付。经济主体需要考虑这部分的成本,社会中的均衡价格发生变化,价格由P1上升到P2。因而供求量由Q1减少为Q2。供给曲线S1向右移动至S2,均衡点发生变化,由E1移动至E2位置。

从理论上来讲对化石燃料按照其含碳量征收碳税,则会使得燃料的使用成本上升,而使用成本的上升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及促进资源的节约,削弱化石燃料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促进清洁能源的研发及推广,使二氧化碳污染减少到帕累托最优水平。碳税通过减少化石燃料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同时促进新能源推广,提高能源利用率,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外征收碳税的做法与经验

(一)国外征收碳税的基本情况

1、多国开征碳税且根据国情设计不同的税率

欧洲国家征收碳税的实践起步较早,芬兰是最早对二氧化碳排放征税的国家,于1990年开始征收碳税。此后,瑞典、挪威、荷兰、丹麦、斯洛文尼亚、意大利、德国、英国等国家开始先后征收碳税。迄今为止欧盟27国已经全部开始开征环境税。并且碳税的征收对于二氧化碳的减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各国征收碳税根据各自实际国情实行不同的税率。例如1990年芬兰实行碳税时,税率为1.62美元/吨二氧化碳;1991年瑞典对私人家庭和工业企业征收碳税的税率为250瑞典克朗/吨二氧化碳;而1992年丹麦征收碳税时税率为100丹麦克朗/吨二氧化碳等。并且根据之后国情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提升税率,已达到既定的政策目标,例如芬兰1995年碳税税率调整至38.3芬兰马克/吨二氧化碳;1995年瑞典碳税普通税率为340瑞典克朗/吨二氧化碳,而工业部门税率为83瑞典克朗/吨二氧化碳。

2、各国设定多种减免税条款

碳税的征收,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但是对于企业征收碳税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企业或者行业的竞争力,不利于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同时也会增加低收入家庭的负担,不利于社会公平分配。

所以,各国在征收碳税的同时,设定了一系列的减免税措施,以减少对企业的不利影响,补助低收入家庭,通过对工业企业节能项目补贴,促进企业技术革新及新能源的研发及推广。例如:丹麦缴纳增值税的企业可以享受50%的税收返还,而如果二氧化碳的净税负比较重还可以享受进一步的税收优惠,电力部门给予免税优惠;荷兰,碳税的征收按能源税/碳税各占50%征收,对于能源密集型部门可以豁免能源税,但是碳税不可以豁免。并且该国开征的能源管理税,该项税种,大型能源消费者只要通过计划减排协议自愿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就可以缴纳很少的税款;瑞典,首先对工业部门和私人家庭实现差异税率,并且工业企业也只需缴纳50%的税款,对于能源密集型产业还有进一步的税收减免政策。

3、碳税税款的用途及对GDP贡献率

各国收取的碳税税款的用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用于研发节能新技术,如英国;二是纳入国家的一般预算收入,如芬兰、荷兰;三是投入养老基金,如德国;四是退还给工业企业,用以补贴企业节能项目,如丹麦;五是补贴低收入家庭,减少税收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

主要征收碳税国家的环境税收入占GDP比重如图2所示:

(二)国外开征碳税的特点总结

1、税率具有渐进性特点且实行差异税率

国外主要征收碳税国家的碳税税率,主要以低税率开始征收,在以后年度,逐步提高税率。有利于缓冲碳税征收对于企业的不利影响,也有利于逐步深入转变人们的观念,促进节能减排。例如:芬兰1990年实行碳税时以含碳量为计税依据,当时设定的税率为1.62美元/吨二氧化碳;1994年调高税率;1995年调整至38.3芬兰马克/吨二氧化碳;2003年再度升高至26.15美元/吨二氧化碳。丹麦1992年开始对家庭和企业征收碳税,税率为100丹麦克朗/吨二氧化碳;1996年,税率不变,税基扩大到供暖能源;1999年,税率再提高了15%-20%。

对于税率实行有差异的征收,一是对不同纳税对象使用不同的税率,其目的主要是在促进节能减排的同时尽量减少对企业的竞争力的削弱,提高国际竞争力。例如:瑞典在1991年开始征收碳税时对工业部门和私人家庭征税税率设定为250瑞典克朗/吨二氧化碳,但工业企业只需按照50%来缴纳税款;而后,1993年工业部门税率降为80瑞典克朗/吨二氧化碳,并且对能源密集型产业还有进一步的税收优惠政策,但是私人家庭税率提升为320瑞典克朗/吨二氧化碳;1995年普通税率为340瑞典克朗/吨二氧化碳,而工业部门税率为83瑞典克朗/吨二氧化碳;2002年税率进一步提升,但对于工业部门的税收减免度从50%提升到70%。二是对不同的应税品实行不同的征收税率,这种做法具有一定的政策导向性。例如:挪威1991年开始征收碳税其征收范围为矿物油、天然气、汽油。之后1992年煤和焦炭也纳入了征收范围。并且根据化石燃料的含碳量不同,征收标准也随之改变。资料显示,1995年,汽油、柴油的征税标准分别为0.83挪威克朗/升和0.415挪威克朗/升。2005年,对石油、轻油、重油征收碳税的标准分别为41欧元/吨二氧化碳、24欧元/吨二氧化碳和21欧元/吨二氧化碳。

2、征税对象以“下游”征收为主

主要征收碳税的国家的征税对象各不相同,如:丹麦的征税范围为汽油、天然气、生物燃料以外的二氧化碳排放,征税对象为家庭和企业;荷兰征税范围为燃油、柴油、天然气、液化气石油、电力等,征税对象主要为家庭小型能源消费者;瑞典对所有的燃料油征税,征税对象主要为进口者、生产者和储存者,虽然对私人家庭和工业部门都征收碳税但是税率有着明显的区别。

虽然各个国家选择征税对象不同,有的在“上游”征税,有的在“下游”征税。在“上游”征税,虽然遵守了“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可以及时的向生产者传导信号,促进其改变生产方式,但是不利于将价格信号传导给消费者,不利于在人们心中深入节能减排的思想。在“下游”征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价格信号更便捷的传导给消费者,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工业出口的发展。

3、综合配套措施全面

各个国家在开征碳税的同时,实施多种综合配套措施,来减少碳税开征对于企业及行业竞争力的不利影响及对于国家综合国力的削弱。主要措施有设置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对高耗能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补贴,对于企业购置节能设备或者进行节能研究提供资金支持,对于低收入家庭进行补贴,用税收收入来投入养老保险金等,以此减少征收碳税对于经济的不利影响。

(三)国外开征碳税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积极影响

通过征收碳税,在长久的趋势上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且企业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和革新。数据显示,德国截至2002年底,二氧化碳减排量达700万吨以上。根据1997年对丹麦与能源使用有关的税的实施效果进行的评估显示。如果不征这类税的话,企业将多耗费10%的能源,并且碳税的征收,对于能源替代性也有一定的影响,从1980到2002年间,丹麦能源结构发生了变化,煤、焦炭和油的消耗比重降低,与此同时,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增加。由于碳税的征收,1987-1994年间,瑞典的二氧化碳排放减少了6-8公吨。

由此可见,碳税是一种有效的可以促进二氧化碳减排的政策手段,碳税的征收,不仅可以促进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节能技术的革新,并且对新能源的研究与推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促进作用。

三、我国推行碳税政策的必要性分析

(一)开征碳税是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二氧化碳排放量也迅猛的增加。据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碳税课题组报告指出,1994年我国CO2排放量为30.7亿吨,2004年增加到50.7亿吨左右,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65吨,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有可能在未来二三十年内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并且由温室气体引起的气候变化已经对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开征碳税,有利于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促进节能减排,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建设两型社会。

(二)开征碳税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对化石燃料开征碳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化石燃料的价格上涨,从而导致其消费量下降,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化石燃料价格上涨会致使高耗能企业成本增加,促使高耗能企业革新生产技术,促进节能减排。同时,碳税的增加,有利于企业探索节能减排的新路径,促进新能源、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这会促进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资源的优化配置,使我国的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

(三)开征碳税是应对国际碳关税等绿色壁垒的需要

美国国众议院以微弱的优势通过《美国能源安全法案》(亦称气候法案),该法案规定,从2022年起美国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未实施碳减排限额的国家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碳关税”违反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确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如果我国先开征碳税,那么双重征税则违反WTO协议。而我国征收碳税的税收收入可以用来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发展、补贴低收入家庭。并且可以应对国际碳关税等绿色壁垒。

(四)开征碳税是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的需要

作为发展中国家,虽然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但有区别责任”。但是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我国在国际上减排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一直积极采取措施和行动来应对气候变化。征收碳税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我国采取积极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表现,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

四、对我国征收碳税的启示

全国人大环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征收碳税的可能性比较大。而近期,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有关课题组经过调研,表示2012年前后是我国推出碳税比较合适的时间,这表明,我国政府将在不远的将来开征碳税。那么,在我国开征碳税时,要根据我国的国情,结合国际经验,应注意考虑以下方面:

(一)应考虑税率设计的循序渐进性

在我国设计碳税征收税率时,应以低税率开始征收,对于不同的征收对象征收差异税率。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有区别的设计税率。这样可以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碳税征收对于企业和行业竞争力的减弱。同时要考虑到碳税引入的时序性,对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应该在完善和改革我国的能源税体系中,逐步引入碳税。

(二)应注意完善减免税机制

碳税的征收,在一定时期,对于企业的竞争力,低收入家庭的税收负担,以及一国的国际竞争力都可能有不利的影响。所以,在碳税条款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企业、行业竞争性及社会公平分配等问题,完善的设计减免税机制,以减少征收碳税对齐的不利影响。例如使用对符合节能减排标准的低碳产业进行减免税,对于企业购置或研发节能减排方面的设备予以加计扣除增值税等税收优惠政策。

(三)应注意保持税收中性

从国外碳税征收的实践可以看出,在碳税征收时,通过降低养老保险等其他税种的负担,来保持税收中性。我国在开征碳税时,要注意保持税收中性,对于征收的税款专款专用,可以通过将碳税收入用以减少扭曲性税收或者用于对能源密集型企业和低收入家庭进行补贴,同时扶持国内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对其碳减排部分的技术开发做资金支持,并提供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

参考文献

[1]苏明,傅志华等.碳税的国际经验与借鉴[J].经济研究参考,2009(72).

[2]周剑,何建坤.北欧国家碳税政策的研究及启示[J].环境保护,2008(11B).

[3]汪曾涛.碳税征收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J].理论探索,2009(4).

[4]王淳.国外碳税政策体系及基本经验[J].宏观经济管理,2010(11).

[5]苏明,傅志华等.我国开征碳税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9(72).

[6]EEA.Totalrevenuesforenvironmentaltaxesincludetaxesontransport,energy,pollutionandresources.07-April-2011.

二氧化碳影响范文篇3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气腹;肝功能;临床探讨

[中图分类号]R7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2)01(b)-035-02

Clinicalstudyoninfluenceofcarbondioxidepneumoperitoneumofinfantscongenitalmegacolonbylaparoscopicoperationforliverfunction

DENGHonghui,LIAOGuirong,LANJibin,MODongsheng

DepartmentofPediatricSurgery,theFisrstPeople′sHospitalofNanningCityinGuangxiAutonomousRegion,Nanning530022,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influenceofcarbondioxidepneumoperitoneumofinfantscongenitalmegacolonbylaparoscopicoperationforliverfunction.Methods:Thirtyinfantscongenitalmegacolonwererespectivelytakenperipheralvenousbloodsamplesanddetectedliverfunctionbeforeandafterthesurgeryat2hoursand48hours,theliverfunctionindexesweredetected,andtheindexesincluded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γ-glutamyltranspeptidase(GGT),serumtotalbilirubin(TBIL),serumtotalprotein(TP),alkalinephosphatase(ALP).Alltheindexeswereanalyzed.Results: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sbetweenthethreetimesdetectionresultsofserumtotalbilirubin(TBIL),alanineserumtotalprotein(TP),alkalinephosphatase(ALP),aminotransferase(ALT)andγ-glutamyltranspeptidase(GGT)beforeandafterthesurgeryat2hoursand48hours(P<0.05),andtherewerenosignificantdifferencesbetweenthethreetimesdetectionresultsofserumdirectbilirubin(DBIL),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beforeandafterthesurgeryat2hoursand48hours(P>0.05).Conclusion:Thelcarbondioxidepneumoperitoneumofaparoscopicoperationforinfantscongenitalmegacoloncancausethesomefluctuationofliverfunctionindexes,butfluctuationrangeisinnormallimits.Andallthepatientsareobservedin48hours,theshort-terminfluenceforliverfunctionisnotobvious,long-termeffectawaitstofurtherobservation.

[Keywords]Laparoscopicoperation;Carbondioxidepneumoperitoneum;Liverfunction;Clinicalstudy

本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收治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症30例,均予施腹腔镜辅助下Soave改良根治术。术前、术后2h、术后48h分3次抽外周静脉血进行肝功能检测。检测各项数据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处理,了解腹腔镜手术二氧化碳气体对婴幼儿肝功能影响的临床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0例患者,男22例,女8例。其中,新生儿组9例,婴儿组17例,幼儿组4例。均因反复腹胀、便秘入院,术前经钡剂灌肠造影诊断,术后病理报告符合先天性巨结肠症。

1.2手术方法

气管插管全麻下,患儿仰卧位,头低足高位,插尿管引流。脐下缘切开皮肤0.5cm扎入注气针,输入CO2建立气腹,压力维持8~10mmHg,流量2.5L/min。分别在脐孔下缘及脐左右两侧旁开5cm切开皮肤0.5cm,置入3个5mmTrocar,放入腹腔镜及操作钳入腹。腹腔镜下探查病变结肠,无损伤抓钳牵引乙状结肠,紧贴肠壁电凝分离肠系膜。近端分离至扩张段,远端分离至盆底腹膜反折处,环形切开直肠周围腹膜,检查无出血,解除气腹。手术移至部。肛周皮肤缝合4针牵引,显露直肠黏膜。黏膜下环周注射肾上腺素盐水,齿状线上0.5cm前高后低环形切开直肠黏膜,缝合直肠黏膜数针向下牵引,向上分离直肠黏膜和肌鞘,直到腹膜反折处,环形切开腹膜反折,后鞘纵行切开。游离直肠,拖出病变直肠和结肠一并切除,送病理检查。下降结肠在无扭转,无张力情况下与齿状线上直肠黏膜端端吻合。

1.3术后处理

术后1~2d进食,新生儿术后放至温箱。予以抗生素及输液6~8d,7~10d出院。术后12d开始扩肛至6个月,每日1次。

1.4抽血检测

术前空腹抽外周静脉血2ml送检肝功能,术后2h、术后48h各抽外周静脉血2ml进行肝功能检测,本组病例各抽3次。检测项目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总蛋白(TP),碱性磷酸酶(ALP)。

1.5检测数据经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各项定量指标数据作方差齐性检验,然后将术前、术后2h、术后48h各项指标作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治愈出院,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两组间术前、术后2h、术后48h各项肝功能指标比较,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蛋白(TP)、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5项指标在术前、术后2h,术后48h3次测量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指标在术前、术后2h,术后48h3次测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本情况见表1。

3讨论

腹腔镜技术在普通外科中的应用是外科手术与高科技相结合的典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器械更新和问世,以及外科医生腔镜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复杂的腹部手术也能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1]。由于手术难度和复杂性增加,手术时间延长,CO2气体维持的时间也延长。CO2气体压力对患儿生理功能和肝功能的影响已受到外科医生的广泛重视。笔者在研究小儿腹腔镜手术CO2气腹压力对肝功能影响中发现,气腹压力的高低和长时间维持高气腹压力是影响肝功能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正常情况下肝脏是接受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血流供应,血流丰富,对血流灌注和氧的供应具有较高的依赖性,对低血流灌注和缺氧相当敏感。手术开始CO2气腹在短时间内从0上升至8~12mmHg,气腹压力突然迅速升高,使周围静脉阻力上升,腹主动脉受压,形成体外循环外周阻力明显增加[2],静脉血液回流减少,使肝脏血流量减少,导致肝脏缺血缺氧,对肝功能造成一定损害。NickkholghA等[3]通过大鼠再灌注损伤模型研究发现,CO2气腹腹腔内压力为8mmHg时,并未对血清转氨酶产生影响;腹腔内压力增至12mmHg时,放气后监测ALT、AST、LDH均明显增高。国内文献报道[3],气腹压为15mmHg时,患者可出现头面部、以上肩颈部充血、静脉怒张;降低气腹压至10mmHg后,上述现象立即改善,可能与腹内压过高影响上腔静脉回流有关。本组腹腔镜手术腹内压力未超过12mmHg,术后检测转氨酶均在正常范围。MujiciceE等[4]认为,术前肝功能正常的患儿,腹腔镜手术CO2气腹压力维持时间不长,对肝功能的影响只是暂时的,术后72h基本可以恢复至术前水平。Morino等认为,CO2气腹手术后肝酶的改变与气腹压力的大小及持续时间和手术类型有关[5]。由于本科医师开展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已有30年历史,采用小儿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也有近10年[6]。随着腹腔镜手术技巧的不断提高,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时间由初期的5h逐渐减少至3h以内,其中腹腔镜操作部分基本可控制在1h内。通过本组资料结果显示,小儿腹腔镜手术CO2气腹压力可造成肝血流灌注减少。术后会给患儿的肝功能带来短暂的影响,不会给腹腔镜手术患儿的身心健康带来影响。为了减少腹腔镜手术CO2气腹压力对肝功能的影响,手术操作过程中,尽量选择低气腹压。并且熟练掌握腹腔镜手术技巧,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就可以减少肝脏损害。因此,只要能熟练掌握腹腔镜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技巧,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是安全可行的。

[参考文献]

[1]游海波,王强.腹腔镜外科的特殊问题[J].重庆医学,2009,38(3):362.

[2]黄春艳,阮履强,郑东良,等.单纯全麻与硬膜外联合全麻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比较研究[J].重庆医学,2008,37(9):1010.

[3]NickkdghA,Barro-BejaranoM,LiangR,etal.signsofreperfusioninjuryfollowingCO2pneumoperitoneum:aninvivomicroscopystudy[J].SuryEndosc,2008,22(1):122-128.

[4]MujiciceE,DuricA,RadovanoviocJ.InfluenceofCO2Pneumoperitioneumonliverfunction[J].MedArch,2006,60(2):87-89.

[5]马龙滨,卢军利,韩益萍,等.CO2气腹对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7,47(9):38-39.

二氧化碳影响范文篇4

关键词:好氧反硝化菌;反硝化效果;反硝化性能

Abstract:Thisexperimentmainlystudiestheimpactofgrowthanddenitrifyingreactionsofdenitrifyingbacteria-A1,includingtemperature,theinitialpHvalue,C/N,andcarbon.Besidesitalsostudiesthecontrastbetweentheeffectofnitratebreathingandnitritebreathing.Afterthatexperiment,themostsuitabletemperatureforA1togrowisabout30oC;themostappropriateinitialpHvalueis7.0inthevicinity;whentheC/Nisbetween5to6,A1hasthebestdenitrificationeffect.whenusingorganicacidsandcarbonsugarsascarbon,A1growsverywell,butusingalcoholascarbon,theeffectisslightlyworse;thedenitrificationeffectsofA1bacteriabreathingnitrateornitritearebothabove90%,buteffectofbreathingnitriteisalittlebetter.

Keywords:Aerobicdenitrifyingbacteria;Denitrificationeffect;Denitrificationcharacteristic

中图分类号:Q939.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氮素是植物何微生物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当水体中含N>0.2mg/L,水体就会营养化。[1]水体富营养化后会引起某些藻类的恶性繁殖,一方面有些藻类本身有藻腥味从而引起水质恶化使水体变得腥臭难闻。[2]去年的太湖蓝藻事件中,经自来水厂净化过的自来水都带有很强烈的腥臭味,致使太湖周围几个城市的自来水停止供应达半个月之久。[3]另一方面有些藻类所含的蛋白质毒素会富集在水产体内,并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的健康,甚至使人中毒。

实验室的生物滤塔在好氧条件下发生了反硝化作用,推断滤塔生物膜中生长有好氧反硝化菌。经研究发现了8株好氧反硝化菌,其中A1菌的反硝化效果最明显。本实验就是希望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研究A1菌的反硝化特性,为实际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对好氧反硝化细菌进行反硝化特性研究,重点是研究影响好氧反硝化细菌生长的几个因素:C/N,温度,初始pH,碳源,氮源等。观察记录影响因素与好氧反硝化细菌的生长关系和脱氮效率关系。

二、实验材料及方法

2.1实验仪器

(1)TU-1810紫外可见光光度计

(2)HH-1数显恒温水浴锅

(3)电热恒温水浴锅

(4)回旋式振荡器

(5)DYX-250H-B恒温恒湿培养箱

(6)YX-280B型手提式压力蒸汽消毒器

(7)超净工作台

(8)PD-501型便携式多功能测量仪

(9)各种实验玻璃仪器

(10)微生物A1菌

2.2分析检测方法

(1)硝酸盐的测定[4]:采用酚二璜酸光度法对NO3-进行测定。硝酸盐在无水条件下与酚二璜酸反应,生成硝基二璜酸酚,所得反应物在碱性溶液中发生分子重排,生成黄色化合物,在41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2)亚硝酸盐的测定方法[4]:水中亚硝酸盐的测定方法通常采用重氮-偶联反应,通过生成红色染料进行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本实验选用对氨基苯磺酰胺和N-(1氨基)-己二胺作为重氮和偶联试剂。在酸性溶液中,亚硝酸盐能与对氨基苯磺酰胺起重氮化作用,再与N-(1氨基)-己二胺起偶氮反应,生成紫红色偶氮染料,可在波长540nm处测其吸光度。

三、好氧反硝化菌的特性分析

3.1温度对A1菌好氧反硝化效果的影响

图3-1温度对脱氮率和亚硝酸根生成率的影响

温度变化引起A1菌的反硝化率及亚硝酸盐积累率的情况总结如图3-1所示。温度较低和较高都不利于反硝化,20oC时脱氮率只有8.10%;温度大于40oC后脱氮率将低于20.0%。因此,A1菌适合生长的温度为25~35oC,在30oC时脱氮率达到最高。另外可以发现,在低温下A1菌好氧反硝化会产生少量亚硝酸盐的积累。反应温度大于30oC时,没有亚硝酸根的积累。可知温度也会影响A1菌硝酸盐还原酶和亚硝酸盐还原酶的活性。温度低于25oC和高于35oC时,硝酸根还原酶的活性都会被抑制,而亚硝酸盐还原酶的活性会在温度低于25oC时受到抑制。由上可知,菌种A1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30oC左右。

3.2初始pH值对A1菌好氧反硝化效果的影响

图3-2不同初始pH值对脱氮率和亚硝酸根生成率的影响

如图3-2所示,不同初始pH值的培养液均有不同程度的好氧反硝化反应发生。在较低初始pH值下,A1菌的反硝化效果不明显。如初始pH值为4时,只有5%的硝酸根被脱除。随着初始pH值的升高,脱氮率也逐渐升高。当初始pH值为7时达到最好的脱氮效果(94.1%)。此后,初始pH值继续升高,脱氮率开始下降。当初始pH值为9.0时,只有50.20%的硝态氮被脱除。但相对于酸性状态,碱性状态下更易进行好氧反硝化反应。另外可以发现,在酸性状态下A1菌好氧反硝化会产生亚硝酸盐的积累,即一部分硝酸盐根被转化为亚硝酸根,而亚硝酸根没有及时被转化为N2从而产生积累。培养液为中性和碱性时没有亚硝酸根的积累。

综上所述,pH值会影响菌种A1反硝化酶的活性,pH值较低或较高硝酸根还原酶的活性都被抑制。而亚硝酸盐还原酶的活性在pH值较低时会得到抑制。由上可知,菌种A1反硝化最适宜的pH值范围是7.0左右。

3.3碳氮比对A1菌好氧反硝化的影响

图3-3不同碳氮比时的脱氮率

不同碳氮比时A1菌的反硝化效果是变化的,脱氮率及亚硝酸根生成率总结如图3-3所示。由图可知,好氧反硝化菌A1的总脱氮率随碳氮比的升高而升高。C/N为1:1时,总脱氮率只有5.19%,同时有18.08%的亚硝酸根生成;碳氮比升至2:1时,脱氮率突增至56.32%,而亚硝酸根的生成率下降到3.81%;碳氮比升至5:1时,脱氮率升高到91.87%。可见C/N的大小对菌种的生长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碳源过少时,会影响总脱氮效果。碳氮比为6:1时,脱氮率为94.64%,再增加碳源量时,脱氮效果的变化比较小。综上所述,碳氮比为5至6是A1菌生长的最佳值;比值低于5,会影响脱氮效果;比值高于6则碳源处于过剩状态,但是多余碳源不会影响菌种生长及对亚硝酸根的消耗。

3.4不同碳源对A1菌好氧反硝化的影响

图3-4碳源对脱氮率和亚硝酸根生成率的影响

本实验采用的四种碳源,都可以被A1菌利用。其中,丁二酸钠和葡萄糖的反应效果都很好,24h脱氮率达到96%;乙酸钠略差,也可达到90%;但是乙醇作为碳源时的反硝化率明显低于其他碳源,只有34%,且出现了亚硝酸盐的积累现象。据研究,微生物可利用的碳源种类虽多,但异养微生物在元素水平上最适碳源是“C·H·O”型。“C·H·O”型中的糖类是最广泛利用的碳源,其次是有机酸类、醇类和脂类等。[5]本实验菌种的适合碳源为糖类和有机酸类,醇类不能被微生物直接利用,必须转化为有机酸才能被吸收,故乙醇作为碳源,反应缓慢。

3.5硝酸根与亚硝酸根作为电子受体时的效果对比

本实验研究了只投加亚硝酸盐时,A1菌的反硝化过程,并与投加硝酸盐时的反硝化过程进行对比。

实验结果如图3-5所示,菌种A1利用亚硝酸盐的反硝化反应过程生长良好,在第3h到12h时,亚硝酸盐氮的浓度迅速降低,24h后亚硝酸盐氮已不可检测。与硝酸盐的反应过程相比,亚硝酸盐的脱除速度略高,反硝化更彻底,说明菌种A1的亚硝酸根还原酶的活性比硝酸根还原酶略强。在本实验反应条件下,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都可以作为菌种A1反应的电子接收体,且不会产生竞争。

图3-5菌种A1降解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效果

四、结论与建议

传统理论认为,细菌的反硝化是一个严格的缺氧过程。无分子态氧存在时,反硝化菌才会利用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中的氮素作为电子受体,使得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被还原成N2从水体中去除。然而,细菌好氧反硝化的发现,打破了传统理论的认识,为生物脱氮技术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好氧反硝化”就是细菌利用好氧反硝化酶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反硝化的过程。在目前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世界性环境问题的情况下,开发高效而经济的生物脱氮技术成为世界性研究课题。利用好氧反硝化菌,可以在一个反应器中同时实现硝化反硝化,比传统的生物脱氮技术减少了工艺流程,降低了工程建设量,提高了经济性。所以,利用好氧反硝化菌进行脱氮比传统厌氧反硝化脱氮更有优势。

4.1结论

(1)菌种A1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30℃左右,在低温下A1菌亚硝酸盐还原酶的活性被抑制,反硝化会产生少量亚硝酸盐的积累。

(2)菌种A1反硝化最适宜的pH值范围是7.0左右。在酸性状态下A1菌好氧反硝化会产生亚硝酸盐的积累。

(3)碳氮比为5至6是菌种A1生长的最佳值,但是多余碳源不会影响菌种生长及对亚硝酸根的消耗。

(4)本实验采用的四种碳源,都可以被好氧反硝化菌A1利用。其中,丁二酸钠和葡萄糖的反应效果都很好,乙酸钠略差,乙醇作为碳源时的反硝化率明显低于其他碳源。

(5)菌种A1利用亚硝酸盐的反应过程生长良好,与硝酸盐的反应过程相比,亚硝酸盐的脱除速率略高。

4.2建议

本实验室所筛选出来的好氧反硝化细菌的生理特性与国外科学工作者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差异,很多的特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展望下一步的研究计划:

(1)由于实验条件有限,本实验只是验证了部分影响因素对A1菌好氧反硝化效果的影响。建议以后可以更深入的研究A1菌的反硝化特性。

(2)建议通过诱变得到低碳源下的好氧反硝化细菌。

(3)建议实验室在研究好氧反硝化细菌的反硝化特性的同时可以研究反硝化菌的固定化,以及研究固定化后的好氧反硝化细菌的生理特性是否会有变化。

参考文献

[1]娄金生,谢水波,何少华等.生物脱氮除磷原理与应用[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10:3~4。

[2]孙锦宜.含氮废水处理技术与应用[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36~39。

[3]徐亚同.废水中氮磷的处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6~8。

二氧化碳影响范文

腹腔镜手术属于新型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的特征,在小儿外科中应用腹腔镜镜手术,能够减轻其疼痛感,缩短住院时间,但腹腔镜手术中的CO2气腹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儿的生命体征,气腹压经常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因此,研究小儿腹腔镜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压的影响和护理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探讨分析气腹压腹腔镜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压力对小儿生命体征的影响,该研究回顾2012年7月―2013年1月期间小儿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腹腔镜手术患儿60例,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1~11岁不等,平均年龄6.5岁,体重10~32kg不等。经确诊,2例患儿为精索静脉曲张;3例患儿睾丸鞘膜积液,8例患儿隐睾,35例患儿腹股沟斜疝,其余患儿为阑尾炎。经患者家属同意,对全部患儿进行全麻插管静吸复合麻醉。

1.2一般方法

按照气腹压的高低将60例腹腔镜手术患儿分成A(高压)、B(中压)、C(低压)3组,每组20例患儿。做好术前麻醉后,采用脚高头低的方式,将CO2注入患儿腹内,建立气压,A组患儿气压为8mmHg;B组患儿气压为6mmHg;C组患儿气压为4mmHg。设各组患儿气腹前5min为T0;气腹后5min为T1;气腹后30min为T2;停止气腹10min为T3,比较患者在T0、T1、T2、T3各时间段的MAP、RRHR以及血气指标的变化情况,做好相应的数据记录工作。

1.3气腹对患儿生命体征的影响

通常,气腹压力越高,医师取得的手术视野越大,但气腹压力越高,对患儿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影响越大[1]。具体而言,小儿的年龄尚小,呼吸系统尚未发育成熟,CO2气腹可升高患儿腹内压,上抬膈肌,进而导致患儿气道压力上升,胸肺顺应性下降,患儿肺部通气功能发挥受限,减少肺泡通气量。小儿敏感于高碳酸血症,不具备较强的缺氧耐受能力,气腹压力容易引起患儿气道压力(Paw)、呼气末CO2分压(PETCO2)增高。通过进行动物实验,Graham等认为,小儿腹膜面积大、腹腔容积相对较小是患儿快速吸收的CO2原因[2]。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腹腔压力与PaCO2升高有着直接的联系,Paw与腹内压增高,患儿机体循环受阻,血压升高,阻碍静脉回流,降低患儿心血输出量、回心血量,增加交感神经的活性,患儿循环系统受气腹压影响,具体表现为:MAP升高;HR加快[3]。此外,PaCO2升高会增加患儿得高碳酸血症的概率。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与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受到刺激,进而使患儿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的状态。患儿心肌顺应性差,心脏指数降低与心脏前负荷,导致患儿心率加快[4]。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与统计,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

2结果

2.1不同气腹压对患儿PETCO2呼吸功能的影响

T0时刻,3组患儿PETCO2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与T3时刻,A组患儿的PETCO2指标均明显高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不同气腹压对患儿MAP呼吸功能的影响

T0、T3时刻,3组患儿的MAP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与T2时刻,A组患儿的MAP指标均明显高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护理

3.1术前护理

术前,了解患儿病情,将该病症的特征及治疗方法讲述给患儿家长;为降低感染率,注意清洁患儿脐部;为提高手术效率,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前患儿应禁食(奶)4~8h,禁水2~3h,使横结肠保持空虚状态[5]。

3.2术中护理

腹腔镜护理人员应了解手术步骤及各个步骤需要的手术设备,主动配合医生治疗,能缩短患儿手术时间,对患儿进行巡回访视,根据患儿的身高、体重计算出其体表面积,介于小儿呼吸功能发展不成熟,吸收CO2的速度较快,病情变化十分迅速;头低脚高的体位能进一步混乱患儿循环系统与呼吸系统,若出现紧急情况,护理人员应积极协助医生,必要时帮助患儿恢复正常体位,术中,应将室温调整在22~25°,严密观察体温变化,尽量减少因手术给患儿带来的热损失。为避免患儿过快吸收CO2,应缓慢充气,流量不超过3L/min,降低腹压对患儿呼吸循环的不利影响,若术中出现高碳酸血症,加快通气,每30min过度换气1次。护理人员做好对患儿的心理护理,消除其紧张情绪。此外,护理人员还应认真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保持患儿供养充足,呼吸道通畅,注意患儿是否存在皮下气肿问题,控制输液量与输液速度,保证静脉输液通畅,并做好必要的应急措施。

3.3术后相关并发症及护理

术后,患儿可能会出现胃内容物反流、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体温下降、气管导管移位等并发症,手术操作不当、腹压力过高还会引起心包积气、气体栓塞、纵膈气肿、气胸等少数并发症[8],因此,很有必要做好对腹腔镜手术患儿的术后护理工作。腹腔镜手术结束后,将其腹腔内的CO2排除体外,护送患儿到新生儿监护室或麻醉复苏室,为保持患儿血氧饱和度,给予面罩持续低流量吸氧。

二氧化碳影响范文篇6

〔关键词〕碳税;碳税风险性;碳税制度设计;收入差距;经济增长;出口贸易

一、文献回顾

二氧化碳排放税,简称碳税,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目的,对煤炭、天然气、成品油等燃料,按照碳含量或碳排放量不同而征收的一种环境税。碳含量或碳排放越多,相应缴纳的碳税也就越多。任何一种税种的征收,都将对社会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关于碳税的功能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国内外学者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

1.国外研究成果

Vlachos和Floros(2005)利用希腊有关数据,研究了碳税对该国制造业和煤炭、石油等能源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开征碳税可以减缓气候变暖速度。〔1〕Goto(2005)利用一个经过简化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碳税对宏观经济运行和工业生产的影响,认为需要采取一些优惠措施减少这种不利影响。〔2〕Lee(2008)分析了碳税和排污权交易对不同工业部门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仅仅征收碳税会阻碍GDP增长,若在征收碳税时实施排污权交易,那么就会促进GDP增长。〔3〕KenichiMatsumoto和ToshihikoMasui(2011)分析了碳税估算价格(ICT)对环境、经济等的长期(至2100)影响,发现二氧化碳减排总量几乎相同,但对每个国家的经济影响却不同。〔4〕

2.国内研究成果

高鹏飞和陈文颖(2002)通过建立一个MARKAL-MACRO模型研究了碳税对我国碳排放和宏观经济的影响,发现开征碳税将导致较大的国外生产损失。〔5〕张明文等(2009)利用1995-2005年我国GDP、能源消费和资源税样本数据,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开征碳税对我国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收入分配的影响,发现征收碳税能够促进大部分地区经济增长,但会扩大大部分地区收入差距。〔6〕胡振宇(2009)提出中国需要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制定法律法规、强化统计体系、建立示范体系推动碳减排工作,以获取国际支持和认可并争取碳排放空间。〔7〕苏明等(2009)考察了部分发达国家开征碳税的背景、措施及效果,分析了对我国有益的经验借鉴和启示作用。〔8〕张克中和杨福来(2009)认为,碳税和碳市场都是调节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手段,在比较两者基础上,结合发达国家碳税实践,提出了中国碳税制度建议。〔9〕张景华(2010)分析了征收碳税的经济效应,探讨了碳税对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节能减排的影响,主张在制定碳税政策时,探讨碳税对收入分配产生的负面影响,权衡公平目标与二氧化碳减排效果。〔10〕杨杨等(2010)认为,我国应把握时机逐步推出碳税,灵活选择征税对象,税率设置要体现差异,合理选择征收环节,逐步减少税收优惠并统筹考虑相关配套方案。〔11〕

文献检索发现,国外研究成果多集中于碳税对碳排放量的影响,研究重点是碳税作用,未研究开征碳税的风险性;国内研究成果要么侧重于实证分析,如开征碳税对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要么侧重于政策分析,如借鉴国外经验构建中国环境税税制,未见开征碳税对国际贸易影响的文献。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补充了前人研究的不足,在实证分析碳税对收入差距、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开征碳税的风险性,以及碳税制度设计建议。

二、碳税对收入、经济和出口的理论影响

开征碳税不仅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需要,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成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十二五”规划最终目标的需要。同时,对于减少碳排放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但是,碳税作为政府凭借自身拥有的政治权利对社会产品实行的一种强制性、无偿性课征,在理论上必将对收入分配、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产生一定影响。

1.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既然碳税是针对燃料消耗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征收的税种,那么碳税最终会转嫁到煤炭、天然气、成品油等燃料上。征收碳税将提高煤炭、煤气、电力等能源产品价格,而这些是居民生活必需品,因此,碳税的部分税负或全部税负最终将转嫁给居民负担。相对于高收入家庭而言,低收入家庭用于燃料的支出比重较大,开征碳税后遭受的损失也较大。碳税在加重低收入者负担的同时扩大了资本和劳动要素的收入分配差距,产生了一种非均衡分配效应,影响居民收入分配,扩大收入差距。因此,开征碳税可能导致基尼系数变动。

2.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有关的经济学理论证明,征税将使商品供给曲线左移,在需求曲线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商品价格,抑制消费、投资、经济增长。开征碳税在提高石油、煤炭等生产要素价格的同时,也将提高企业生产成本,进而抑制企业投资。国内生产总值由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组成,因此,开征碳税所导致的企业生产和投资减少将减缓经济增长趋势,甚至阻碍经济增长。征收碳税对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也不同。在经济发达地区,可能会促进经济增长、减少能源消耗;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增长依靠高投入、高消耗和低效率,碳税的负面影响往往比较突出。征收碳税会提高石油等能源价格,使其成为一种更昂贵的生产要素,抑制企业投资,减少企业对资源的消费。企业生产和消费的减少可能会抑制经济增长速度。因此,碳税的开征可能导致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速变缓。

3.对贸易的影响

碳税是环境税的一种,当环境税以国内税形式出现,一般按产地原则或目的地原则征收。当一国实行产地原则而另一国实行目的地原则时,同一批商品既要负担出口国的税收,又要负担进口国的税收,出现双重征税问题。当环境税以国内税形式出现时,出口的商品将承担两国税负,致其在进口国国内市场无法与进口国生产的同类商品竞争。因此,碳税客观上可能沦为发达国家实施贸易保护的新手段。当西方发达国家征收国内碳税时再开征碳关税,就意味着低效率、高能耗、生产工艺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将大幅度下降。所以,碳税对一国的对外贸易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开征碳税可能导致出口贸易总额变动。三、碳税对收入、经济和出口的实证影响

从理论上看,开征碳税对居民收入差距、经济增长和出口贸易等变量将产生影响,那么对中国的收入差距、经济增长、出口贸易会产生什么样的具体影响呢?本文根据上文分析,构建了下列三个计量经济学模型:

GINIt=C+β1CTAXt+β2PGDPt+β3Xt+β4GINIt(-1)+εt(1)

PGDPt=C+β1CTAXt+β2GINIt+β3Xt+β4PGDPt(-1)+εt(2)

Xt=C+β1CTAXt+β2PGDPt+β3GINIt+β4Xt(-1)+εt(3)

其中,居民收入差距用“GINI”表示;C表示常数项;碳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比重用“CTAX”表示,碳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利用资源税、车船使用税和历年排污费几种税费数据之和占税收总收入数据代替。由于中国目前还未开征碳税,用上述税种数据代替碳税,可能降低模型的说服力和估计结果的科学性,但这些税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为碳税的替代品,通过替换可以说明模型所要阐述的问题。GDP年增长率用“PGDP”表示;出口贸易总额占GDP比重用“X”表示;表示随机扰动项;GINI(-1)、PGDP(-1)分别表示基尼系数和GDP年增长率的前一期并分别代表待估计参数。利用中国1998-2009年数据,对上面三个方程分别进行估计的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1)在各自变量对收入差距影响的模型中,开征碳税使基尼系数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将加大收入差距。碳税作为商品税的一种,其税负的一部分甚至全部将被转嫁给消费者,由于穷人受碳税的影响程度较大,从而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经济增长也会加大收入差距,但不显著,不能排除系数为零的可能性。经济增长使政府收入增加,更多的转移支付资金被用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出口贸易的增加对收入差距几乎没有影响,出口贸易扩大所增加的关税收入在税收总收入中的比重较小,对缩小收入差距不会产生大的影响。(2)在各自变量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模型中,开征碳税可促进经济增长,但影响不显著,因为碳税对经济增长既有正向作用也有阻碍作用。收入差距的扩大之所以会促进经济增长,可能是因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人进行资本再投资,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非常显著,这说明我国经济增长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进出口贸易。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扩大,经济增长将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3)在各自变量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模型中,碳税的开征将阻碍对外贸易的扩张。开征碳税会推高石油等能源价格,使其成为一种更昂贵的生产要素,提高企业生产成本,减少出口的商品源,加上西方发达国家在征收国内碳税时再开征进口关税,致使出口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出口贸易必然减少。经济增长会促进对外贸易总量的提高,其可能的原因是经济增长意味着社会产出水平提高,有更多的商品可以被国外消费,因此,出口会增加。另外,经济增长一般情况下意味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国外商品被国内居民消费的数量增加,使经济增长促使进出口贸易总量扩大。但收入差距扩大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则不显著。

表1碳税风险模型回归结果汇总表

DependentVariableVariableCoefficientt-Statistic

GINI

C0.111.43**

CTAX0.021.58**

PGDP0.040.99***

X0.010.61****

GINI(-1)0.513.50*

R2=0.76DW值=2.03

PGDP

C-4.62-1.66**

CTAX0.551.14***

GINI15.81.84**

X0.212.21*

PGDP(-1)0.513.50*

R2=0.76DW值=1.92

X

C12.771.01***

CTAX-3.261.78**

PGDP1.732.13*

GINI-29.09-0.71****

X(-1)-0.42-1.27***

R2=0.53DW值=1.93

注:(1)“*”表示估计结果在10%以内显著;“**”表示估计结果在15%以内显著;“***”表示估计结果在35%以内显著;“****”表示估计结果在50%以内显著。(2)“DependentVariable”表示因变量,Variable表示自变量;Coefficient表示自变量系数;t-Statistic表示自变量系数T值;(3)表中结果是经过一阶自回归处理后的结果。(4)原始数据根据历年《中国财政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计算所得。

四、中国碳税制度设计构想

通过分析发现,开征碳税在一定程度上将加大收入差距,并对进出口贸易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但对经济增长反而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尽管不显著。也就是说,碳税开征将产生一定的风险性。为了应对开征碳税可能产生的上述风险,应及早设计中国碳税制度。在构建中国碳税制度时,主要涉及碳税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计税依据、课税环节、纳税期限以及减免税等,见表2。

表2中国碳税税制要素的具体内涵

税制要素具体内涵

课税对象含碳的燃料或二氧化碳排放量

纳税人因消耗燃料向大气直接排放二氧化碳的单位和个人

课税环节生产环节或消费环节

税率从量定额税率(依据燃料的体积或重量课税)

计税依据燃料含碳量或二氧化碳排放量估算值

纳税期限1个月或分月预缴、年终汇总

减免和加征1.居民生活用煤炭和天然气、农用汽油柴油等,暂免征2.能源密集型行业,视经济发展情况,可给予一定的减免3.采用二氧化碳减排和回收技术并达标的企业,免征

1.课税对象

碳税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为目的,其课税对象应选择燃料含碳量或二氧化碳排放量。国际上,一部分国家,如丹麦、瑞典和挪威等按碳含量征税,即用燃料的含碳量和消耗的燃料总量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少数国家如波兰、捷克等是直接对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的排放量征税。这些国家的课税对象也不尽相同。理论上,中国碳税应以二氧化碳排放量为课税对象,但由于测量技术不发达,难以对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准确测量。以煤炭、天然气、成品油等燃料含碳量作为我国碳税的课税对象,以碳含量推算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计税依据,待测量技术条件具备后,再以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课税对象比较可行。另外,二氧化碳约占温室气体排放的60%以上,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但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不仅包括二氧化碳,还包括氧化亚氮、甲烷和臭氧、六氟化硫、氢氟碳化物等,从中长期看,碳税课税对象应包括这些气体。

2.纳税人与课税环节

碳税纳税人是因消耗燃料而向自然界排放二氧化碳的单位和个人。这里的单位应包括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军工企业、私有企业、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其他企业等。碳税可以采用在生产环节征税,也可以采用在消费环节征税。在生产环节征收,即以煤炭、天然气、成品油等燃料的生产向生产者征收。但是,税负会通过提高燃料价格的方式转嫁给消费者。这种模式,可以实现税款的源头扣缴,减少偷逃税的机会,从而保证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12〕在生产环节征收,即就煤炭、天然气、成品油等燃料的生产向生产企业征收碳税,等于强调“谁污染谁缴税”原则。在消费环节征收有利于强化消费者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意识。在消费环节征收,意味着就煤炭、天然气、成品油等燃料的消耗量向消费者征收碳税。这有利于强化消费者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意识,但该模式面临着燃料消耗量难以确定的问题。

GINIt=C+β1CTAXt+β2PGDPt+β3Xt+β4GINIt(-1)+εt(1)

PGDPt=C+β1CTAXt+β2GINIt+β3Xt+β4PGDPt(-1)+εt(2)

Xt=C+β1CTAXt+β2PGDPt+β3GINIt+β4Xt(-1)+εt(3)

其中,居民收入差距用“GINI”表示;C表示常数项;碳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比重用“CTAX”表示,碳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利用资源税、车船使用税和历年排污费几种税费数据之和占税收总收入数据代替。由于中国目前还未开征碳税,用上述税种数据代替碳税,可能降低模型的说服力和估计结果的科学性,但这些税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为碳税的替代品,通过替换可以说明模型所要阐述的问题。GDP年增长率用“PGDP”表示;出口贸易总额占GDP比重用“X”表示;表示随机扰动项;GINI(-1)、PGDP(-1)分别表示基尼系数和GDP年增长率的前一期并分别代表待估计参数。利用中国1998-2009年数据,对上面三个方程分别进行估计的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1)在各自变量对收入差距影响的模型中,开征碳税使基尼系数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将加大收入差距。碳税作为商品税的一种,其税负的一部分甚至全部将被转嫁给消费者,由于穷人受碳税的影响程度较大,从而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经济增长也会加大收入差距,但不显著,不能排除系数为零的可能性。经济增长使政府收入增加,更多的转移支付资金被用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出口贸易的增加对收入差距几乎没有影响,出口贸易扩大所增加的关税收入在税收总收入中的比重较小,对缩小收入差距不会产生大的影响。(2)在各自变量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模型中,开征碳税可促进经济增长,但影响不显著,因为碳税对经济增长既有正向作用也有阻碍作用。收入差距的扩大之所以会促进经济增长,可能是因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人进行资本再投资,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非常显著,这说明我国经济增长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进出口贸易。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扩大,经济增长将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3)在各自变量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模型中,碳税的开征将阻碍对外贸易的扩张。开征碳税会推高石油等能源价格,使其成为一种更昂贵的生产要素,提高企业生产成本,减少出口的商品源,加上西方发达国家在征收国内碳税时再开征进口关税,致使出口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出口贸易必然减少。经济增长会促进对外贸易总量的提高,其可能的原因是经济增长意味着社会产出水平提高,有更多的商品可以被国外消费,因此,出口会增加。另外,经济增长一般情况下意味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国外商品被国内居民消费的数量增加,使经济增长促使进出口贸易总量扩大。但收入差距扩大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则不显著。

表1碳税风险模型回归结果汇总表

DependentVariableVariableCoefficientt-Statistic

GINI

C0.111.43**

CTAX0.021.58**

PGDP0.040.99***

X0.010.61****

GINI(-1)0.513.50*

R2=0.76DW值=2.03

PGDP

C-4.62-1.66**

CTAX0.551.14***

GINI15.81.84**

X0.212.21*

PGDP(-1)0.513.50*

R2=0.76DW值=1.92

X

C12.771.01***

CTAX-3.261.78**

PGDP1.732.13*

GINI-29.09-0.71****

X(-1)-0.42-1.27***

R2=0.53DW值=1.93

注:(1)“*”表示估计结果在10%以内显著;“**”表示估计结果在15%以内显著;“***”表示估计结果在35%以内显著;“****”表示估计结果在50%以内显著。(2)“DependentVariable”表示因变量,Variable表示自变量;Coefficient表示自变量系数;t-Statistic表示自变量系数T值;(3)表中结果是经过一阶自回归处理后的结果。(4)原始数据根据历年《中国财政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计算所得。3.计税依据与税率设计

碳税征税对象是直接向自然环境排放的二氧化碳,理论上应该以二氧化碳的实际排放量作为计税依据比较合理。这涉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测量问题,技术上不易操作。〔13〕实践中更多地采用二氧化碳估算排放量作为计税依据,即根据煤炭、天然气和成品油等燃料含碳量测算二氧化碳排放量,见表3。〔14〕按照计税依据分类,碳税可以分为英国热量单位(BTU,BritishThermalUnit)碳税或直接计征的碳税。

表3二氧化碳的估算排放量

燃料种类单位排放因子(tc/TJ)碳氧化率(﹪)低位发热量(MJ/t.km3)CO2排放量(吨)

汽油万吨18.999.04307029549.03

柴油万吨20.299.04265231275.01

原油万吨20.099.04181630358.42

燃料油万吨21.199.04181632028.13

天然气亿立方米15.399.53893121731.90

炼厂干气万吨18.299.54605530580.37

液化石油气万吨17.299.55017931487.99

焦炭万吨29.598.02843530142.05

焦炉煤气亿立方米13.099.51672679328.63

其他煤气亿立方米13.099.5522724790.79

原煤万吨25.898.02090819383.39

洗精煤万吨25.898.02634424423.00

其他洗煤万吨25.898.083637753.17

注:TJ为热值(净卡路里值),单位为千兆焦耳。MJ为兆焦耳。资料来源:《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无论近期以燃料含碳量,还是远期以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课税对象,碳税税率均应采用从量征收并采取定额税率,依据不同税目按含碳量多少确定差别税率,同一税目不同等级的同种产品应按其含碳量高低实行不同定额税率。开征碳税初期,税率宜低不宜过高。原因是,根据财政部《中国开征碳税问题》的研究报告,随着碳税税率的提高,实际GDP、CPI、投资、农村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可支配收入的降幅将逐渐增大。当征收90元/吨碳税时,GDP下降0.08%,CPI下降0.1%,投资下降0.25%,农村可支配收入下降0.27%,城镇可支配收入下降0.17%,GDP降幅是10元/吨税率时的8倍、投资降幅是10元/吨税率时的25倍,农民可支配收入降幅是10元/吨税率时的13.5倍,城镇可支配收入降幅是10元/吨税率时的17倍。〔15〕由此可见,碳税的负面影响将随着税率提高不断加大。开征碳税之初,税率应该设在较低水平,见表4。〔16〕目的主要是为了兼顾经济增长和贸易发展的需要,使企业和居民在低税率情况下调整能源消费行为,且有足够时间调整各自行为选择,随后再逐步提高碳税税率。

表4二氧化碳税率设计水平

税率2012年2022年

碳税(元/吨二氧化碳)10.040.0

其中:原煤碳税(元/吨)19.477.6

原油碳税(元/吨)30.3121.2

汽油碳税(元/吨)29.5118.0

柴油碳税(元/吨)31.3125.2

天然气碳税(元/千立方米)2.28.8

注:(1)假设在2012年开征碳税;(2)碳税税率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碳税税率的换算关系为:1元/吨二氧化碳=1.94元/吨煤炭=3.03元/吨原油=2.95元/吨汽油=3.13元/吨柴油=0.22元/千立方米天然气。

(四)税收优惠

征收碳税将对社会经济增长带来某种程度的不利影响,国际上,开征碳税的国家为避免加重微观经济主体税负,一般都制定了相应的减免返还等措施,我国也应建立完善的碳税减免与返还机制,照顾低收入群体和低收入地区居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需要,鼓励清洁能源消费和技术进步,避免对能源密集型行业造成过大冲击,从而减缓碳税的负面影响。首先,钢铁企业和传统电力生产企业虽然是高能耗的,但由于自身生产规律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有必要对其提供适当的优惠政策。其次,要鼓励清洁能源的消费和技术进步。对于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政府规定标准甚至能实现逐年减排的应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最后,对低收入群体,为维持其基本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应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如对其生活消费所用煤气、煤炭、电力等予以豁免或减免碳税,以降低居民税收负担。

5.碳税归属与使用

从碳税归属看,既要充分考虑碳税对节能减排的作用,也要重视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碳税不仅对国内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还涉及一个国际协调问题。从这个意义讲,碳税不宜作为地方税,而作为共享税可能更合适,分成比例中央占大头,可以设计成7∶3或者6∶4。中央应将碳税用于新能源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等事业的发展。同时,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重点考虑低收入或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平衡地区间减排成本和收益的分配格局。〔17〕对于碳税的使用,应将其收入纳入国家预算统一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不宜设立所谓专项基金。原因是碳税开征初期,税率比较低,政府节能减排支出额却很大,若设立专项基金实行专款专用,而无其他资金来源,可能造成入不敷出。另外,必须重视碳税与其他税种的衔接、配合,碳税与其他税种之间可统筹使用、互为补充,因此,必须重视碳税与其他税种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转贴于

6.其他配套措施

开征碳税后必须建立一系列的配套措施,降低企业和居民负担,促进出口。包括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居民收入占GDP比重(这样,可以为扩大碳税征收范围创造条件);对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进行补贴;对企业安装减排设备实行减免税和加速折旧。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比较依赖于出口贸易,出口商品以低端商品和高能耗商品为主。这些产品资源能耗高,附加值低,污染严重,已经有不少国家在考虑对中国出口的这类商品征收碳关税,因此,应在国内通过碳税调节手段,刺激出口产业升级换代,为应对可能的贸易摩擦做准备。在不同时期,应对受贸易摩擦影响较大的能源密集型行业实行合理的税收减免与返还机制,保护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出口,抵消开征碳税对出口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

五、结束语

开征碳税,可能在削减碳排放的同时对我国的收入分配、经济增长和出口贸易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制定碳税制度时,应采取相关措施,抵消碳税的不利影响。可以考虑在碳税课税对象、纳税人与课税环节、计税依据与税率设计、税收优惠、碳税归属与使用方向以及其他配套措施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同时,开征碳税虽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但是从整体上看,开征碳税有利于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树立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参考文献〕

〔1〕FlorosN,VlachouA.EnergyDemandandEnergyrelatedCO2EmissionsinGreekManufacturing:AssessingtheImpactofaCarbonTax.EnergyEconomics,2005,27,(3):387-413.

〔2〕〔12〕GOTON.Macroeconomicandsectoralimpactsofcarbontaxation.EnergyEconomics,1995,17,(4):277-292.

〔3〕〔13〕LEECF,LINSJ,LEWISC.Analysisoftheimpactsofcombiningcarbontaxationandemissiontradingondifferentindustrysectors.EnergyPolicy,2008,36:722-729.

〔4〕KenichiMatsumoto,ToshihikoMasui.Analyzinglong-termimpactsofcarbontaxbasedontheimputedprice,applyingtheAIM/CGEmodel.ManagementofEnvironmentalQuality:AnInternationalJournal,2011,22,(1):33-47.

〔5〕高鹏飞,陈文颖.碳税与碳排放〔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0):21-25.

〔6〕张明文,张金良,谭忠富,王东海.碳税对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J〕.技术经济,2009,(6):49-51.

〔7〕胡振宇.低碳经济的全球博弈和中国的政策演化〔J〕.开放导报,2009,(10):18-19.

〔8〕苏明,傅志华,许文,王志刚,李欣,梁强.碳税的中国路径〔J〕.环境经济,2009,(8):28-32.

〔9〕张克中,杨福来.碳税的国际实践与启示〔J〕.税务研究,2009,(4):88-90.

〔10〕张景华.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0,(2):86-88.

〔11〕杨杨,杜剑.碳税的国际经验与借鉴〔J〕.涉外税务,2010,(1):42-44.

〔14〕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新形势下我国碳税政策设计与构想〔J〕.地方财政研究,2010,(1):12.

二氧化碳影响范文篇7

传统理论以为人的呼吸是靠上呼吸道一呼一吸完成了氧气到二氧化碳(废气)的供给和排放过程。

人体上呼吸道的功能只是完成了人体的氧气供给,而呼出的废气(二氧化碳)则是吸入氧气中分离出的二氧化碳。人体吸入的只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通过神经组织回流而呼出的二氧化碳比例非常小。

本人在实践中发现人体二氧化碳(废气)的排放并非是由上呼吸道完成,而是由皮下神经末梢的切口排出体外,皮下神经末梢的切口和毛孔相通。可排放二氧化碳的还有消化系统内的神经末梢切口。皮肤浅表神经末梢包括身体整体皮肤面积(从头到脚)。在人体皮下神经末梢切口正常工作情况下,它的二氧化碳排泄功能正好保持身体释放平衡。当毛细血管不能正常扩张,皮肤毛孔收缩或强行闭合时,皮下神经末梢切口排泄功能下降,同时神经末梢会产生二氧化碳高压反应,神经末梢开始膨胀,让人感觉酸胀疼痛。这种来自神经末梢二氧化碳的压力就会对肌肉组织、毛细血管、血管动脉造成挤压,形成一种机械性病变(指因某一局部故障而引起整体机械故障),出现多组织的不适应症状。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致使主导神经受到二氧化碳的侵蚀,主导神经就可能严重受损,氧气的传导会受到二氧化碳的抑制。

血管组织和神经组织它们是两个完全独立的系统,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神经组织的气流产生血压造成血流,血管组织使毛细血管扩张释放神经组织二氧化碳)又各负其责,它们共同生存于人体又各行其道。血管组织的功能是把人体吸收的营养成分输运到人体每一个需要养分的组织或细胞。神经组织的功能是传导信息和氧气,它的养料是氧气而不是血管中的养分物质,它没有分解和传到任何有形物质(包括药物)的功能。任何物质(包括有形物质和无形物质二氧化碳)产生的压迫都会导致神经系统局部或组织功能的降低。

中西医药物的治疗,本质就是让身体的各项健康指标达到正常或平衡状态(中医的阴阳平衡、气血平衡、西医的菌群平衡),这种平衡就来自神经组织和血管组织的相互影响,相互协调。血管组织把药物输送到肌肉组织改善了血管组织和肌肉组织的新陈代谢功能,毛细血管正常扩张,毛孔也自然开放,神经末梢切口通畅,释放出神经末梢内积聚的的二氧化碳,药物虽然改善了血管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浅表神经末梢的平衡状态,但是药物并没有进入神经组织,神经组织也没有吸收和传导药物。中医药虽然有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的植物功能,但也只能在神经末梢切口与二氧化碳相遇的条件下产生作用,但不能对神经体产生反应。

药物治疗证明某些药物存在对神经系统有麻醉损害作用,而这种麻醉和损害作用是来自肌肉组织、血管组织和神经组织的链接组织影响,药物也没有在神经组织内传导。神经组织的养料是氧气,无需血管组织的养分供给,所以神经组织和血管组织它们各自为政,互不相干,这样也就决定了药物对神经组织的不可干预性。

不管是存在几千年的中医药还是具有现代科学理论的西药,事实证明它们对神经组织都无能为力,因为神经组织是血液无法达到的区域。

二氧化碳影响范文1篇8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管道输送杂质

一、前言

二氧化碳作为第一大类温室气体对环境的影响极大,稳定甚至减少向大气中排放是有其必要性的。二氧化碳输送系统是连接回收与永久储存地点的一个重要环节。通常情况下,由于二氧化碳注入地点一般远离其回收地点,采用管道输送方式是最有效的输送方式[1]。

纯二氧化碳通过管道输送时,其状态主要有气态、液态和超临界状态。气态输送由于介质密度低、管输压降高、管道口径大,显然不利于管道输送[2]。液态输送由于介质随着管输压力降低,容易进入气液两相区而导致摩阻增大,且介质注入管道需要二次加压,亦不利于管道输送。超临界二氧化碳具有黏度小,比重低,管道输送沿程摩阻极小,消耗的动力相应也少,经济性好,而且超临渗透能力强,溶解性好等特点,这种物理性质上的变化使其更有利于管道输送。

二氧化碳管道输送广泛采用的操作压力是7.4~21MPa[3],在此压力范围内,当温度超过30.95℃时,二氧化碳处于超临界状态。本文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入手,运用Hysys油气加工模拟软件研究其在超临界状态时的变化情况,结合水力、热力计算并运用Pipephase油气管道软件,得出不同条件下输送二氧化碳的管道特性,从而起到指导生产实际的作用。

二、超临界二氧化碳物理性质

当压力高于7.37MPa,温度高于31.05℃的超临界流体状态[4]是指气体在高压下的分子形态变得和液体形态一样的紧密,具有很高的密度,但是像气体一样易于流动,适用于管道输送。因此管道长输过程中,二氧化碳易受环境温度和压降的影响而出现相态变化,易达到超临界状态。这是因为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远高于气态,且其扩散系数远超液体状态,可较快渗透到其他体系内部。

1.二氧化碳的密度特性

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二氧化碳密度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降低;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二氧化碳密度随着压力的上升而增大。当温度、压力增大到一定值时,二氧化碳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最大值高于1200Kg/m3。当处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区域内,二氧化碳的密度随着压力或温度的较小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

2.二氧化碳的粘度特性

通过Hysys软件计算得出二氧化碳粘度随温度和压力曲线如图3所示,可知:

图3二氧化碳粘度变化曲线

当压力低于7.37MPa时,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运动粘度较气态大;当压力超过7.37MPa时,运动粘度明显减小,与气体状态相近。

3.二氧化碳的比热特性

通过Hysys软件计算得出二氧化碳粘度随温度和压力数据如图4所示,可知:

图4二氧化碳质量热容变化曲线

当二氧化碳处于非超临界状态时(压力低于7.37MPa、温度低于30.95℃),质量热容为1~4kJ/(kg·℃)。但当二氧化碳处于超临界状态时,其质量热容急剧增加,峰值达到14.2kJ/(kg·℃)。较大的质量热容将导致温度变化减小,故相比于气态和液态二氧化碳输送管道,超临界二氧化碳输送管道的温度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更小。

综上可见,与气态和液态二氧化碳相比,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密度相对较大,粘度、摩擦阻力、温度敏感度相对较小,因此更利于二氧化碳的管道输送。

三、超临界二氧化碳管道输送计算模型与公式

通过对塔里木阿克气田分离出的二氧化碳,运用Hysys和Pipephase软件模拟二氧化碳的输送过程。计算软件中选择PR状态方程来计算CO2的PVT性质计算。

表1阿克气田二氧化碳管道输送外部条件

在正常油气田生产过程中,管道内部的沿程摩阻可利用达西公式(Darcy-Weisbach)计算:

式中:hl-沿程摩阻损失,m;

-水力摩阻因数;

L-管道长度,m;

d-管道内径,m;

V-管内流体流速,m/s;

g-重力加速度,取9.8m/s2。

压降P可按公式计算:

式中:P-压降,Pa;

-管内流体密度,kg/m3;

压降P用CO2摩尔流量表示如下:

考虑高差变化时,管道的压降P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H-管道首末端高度差,m;

公式中前一项是由摩阻引起的压降,后一项是由高差引起的压降。取超临界状态二氧化碳输送管道入口条件:压力16MPa,温度50℃。下面是通过用Hysys和Pipephase软件模拟相同的外部条件(表1)下,仅改变二氧化碳本身的压力和温度,研究其在不同状态下的管输压降、温度和热损失参数与管道长度的关系。

1.出口压力与管道长度的关系

图6出口压力与管道长度变化曲线图

根据Hysys软件的模拟计算可知,随着管道长度的增加,出口压力逐渐降低,且与管道长度成直线关系,如图6所示。

2.出口温度与长度的关系

图7出口温度与管道长度变化曲线图

管道内二氧化碳初始温度为50℃,环境温度5℃。根据Hysys软件的模拟计算可知,随着管道长度的增加,出口温度逐渐降低,并最终接近于环境温度。由此可知,超临界二氧化碳输送,需要保证出口温度不低于31.04℃,如图7所示。

3.压降与管道倾角的关系

图8压降与管道倾角变化曲线图

通过首末端的高度差反映管道的倾角,由图8可知,当管道上倾时,随管道倾角的增加压降也逐渐增大;当管道倾角为零时,压降不为零;当管道下倾时,随着倾角减小到某一值,超临界二氧化碳变成等压输送。

五、结论

1.超临界二氧化碳相对于气态、液态二氧化碳,具有密度大、粘度小、管道沿程摩阻小等特点,因此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输送最为经济;

2.超临界二氧化碳输送过程中的压降随管道长度、管道倾角的增加而增加,管道出口温度随着管道长度的增加而降低,并最终接近于环境温度。

参考文献

[1]叶建,杨精伟.液态二氧化碳输送管道的设计要点[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0,29(4):37-38.

[2]吴暇,李长俊,贾文龙.二氧化碳的管道输送工艺[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0,29(9):52-53.

[3]AlbertoM,TimH,JeremyJC.CO2transportationforcarboncaptureandstorage:Sublimationofcarbondioxidefromadryicebank[J].InternationalJournalofGreenhouseGasControl,2008.

[4]杜磊,湛哲,龙,等.大规模管道长输CO2技术发展现状[J].油气储运,2010,29(2):86-89.

作者简介:张健(1989.04)性别:男民族:满籍贯:辽宁助理工程师,本科学历,新疆石油勘察设计研究院天然气工艺所,从事油气集输、天然气加工工艺设计。

二氧化碳影响范文

关键词:电厂;烟气氨法;脱碳技术;研究进展

1电厂烟气氨法脱碳技术研究现状

在1997年,一些研究人员就提出了利用氨水从电厂烟气中获取CO2,并在半连续鼓泡吸收装置中对影响氨水溶液二氧化碳脱除效率和吸收能力的因素展开研究。随后,各研究机构相继利用鼓泡吸收反应器、填料塔等对氨溶液脱除模拟电厂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开展试验研究,考察气液接触程度等因素对氨水脱除二氧化碳效率、吸收能力等各方面的影响。运用相关软件对电厂烟气氨水脱碳系统展开过一定的模拟,同时还探讨了关于它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在电厂烟气氨水脱碳系统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等方面都有相关的研究报道。现在,研究者们比较认可的电厂烟气氨法脱碳技术发展路线有烟气脱碳和化肥生产相结合,利用氨水和二氧化碳之间的反应生产氮肥和利用常规热再生过程或者是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方法对脱碳反应后的富液进行再生,循环利用两种。文章中我们对将研究者们关于氨法脱碳技术研究的一系列影响进行全面的阐述,只是因试验台基本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异,各脱碳相关参数数值之间能够用来比较的内容比较少,在单一因素影响比较时,参数变化趋势可能受其他因素影响程度会存在不同,最终引起的表现形式会存在差异,下面将逐一阐述。

(1)吸收反应压力。我国对电厂氨法脱碳技术的研究直到现在依旧是保持在实验室试验阶段,对各种影响因素的考察并不全面,一般情况下都是在常温的情况下具体展开的。有些研究者会半闭式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系统烟气加压氨法脱碳系统进行模拟,这是因为这些研究者考虑到在实际应用中有时候会涉及到氨损失、加压再生以及二氧化碳加压输运等方面的需求。最终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出口氨损失、吸收剂质量流率会受吸收塔压力的影响,前者会随着后者的增加出现下降的趋势,并且后者还会对系统热负荷等产生直接的影响,只是随着压力的进一步增加,吸收剂质量流率的下降趋势会逐步放慢。若工作人员综合考虑压缩能耗等因素,最终确定选择大约三个大气压作为吸收塔操作压力的做法还是比较合理的,但是考虑到电厂烟气量非常巨大的情况以及以惰性气体氮气为主要成分的兵器烟气,电厂在选择脱碳方法时最好选择常压氨法脱碳。

(2)烟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按照一般的原则与规律,二氧化碳分压是和其浓度有密切关系的,并随其增加不断增大。如果我们选择提高氨水溶液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以原本的规律得到的应该是有利于二氧化碳和氨水溶液反应的正向移动,但是最终的实验结果和我们预想的有很大出入,在整个连续脱碳过程中,如果入口的氨气或者是二氧化碳能够满足一定化学计量比时,其对稳态脱碳效率的影响可以选择忽略不计的。

(3)吸收反应温度。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氮都是可以进行反应的。按照通常的原则,二氧化碳和氮的化学反应速率会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呈现出加快的趋势,只是这种原则在具体的氨法脱碳过程中适用性并不大,因为氨法脱碳过程中的一大部分反应本身是存在可逆性的,通常在室温中可以正向进行,在特定的温度环境下,通常是三十八摄氏度到六十摄氏度之间会发生逆向反应。因此,对于不同反应器中吸收反应温度对二氧化碳脱硫效率的影响变换万不可以运用“一刀切”的总结,他们相互之间是有差异的。温度对氨法脱碳效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两者上升和下降的状态是保持一致的,并且氨溶液二氧化碳吸收能力也会受温度的影响,并且是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逐步下降,有研究者在温度条件为二十五摄氏度到六十五摄氏度之间用百分之三的氨水进行二氧化碳和氨水反应速率常数测量,发现五十摄氏度是他们存在变化的一个较为明显的分界点,小于五十摄氏度时,其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此后有缓慢下降趋势。此外的一些研究人员也通过自己的研究得出过别的结论:在吸收初始阶段,吸收效率会随着温度的增加不断升高,只是在最终阶段,这种因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就是下降状态,这充分说明在不同产物形成阶段,温度对吸收速率的影响是不同的。除此之外,受吸收反应温度差异的影响,氨水和二氧化碳之间的反应经历的化学反应历程有一定的差异。Yeh等人的试验表明,在半连续鼓泡吸收器入口二氧化碳浓度是百分之十六,氨水浓度是百分之二十八的设定反应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氨水在十摄氏度操作温度下是放热反应,但是在二十摄氏度到四十摄氏度之间两者展现的是吸放热过程。一般而言,反应历程、二氧化碳溶解度、溶液黏度等都会随着温度的改变有所变化。因此,在实际应用环节,选择适宜温度范围时要参照吸收塔形式为依据,同时要将脱碳前烟气、吸收剂降温等等内容进行全方位的考虑。

2电厂烟气氨法脱碳技术现有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之前有研究者有过这样的阐述:在氨法脱碳中为了达到降低氨损失的目的,我们需要降低二氧化碳脱除效率,并且其再生能耗和MEA法相比并没有多少优越性。但是最终的研究表明,氨水可具有1.0kgCO2/kgNH3以上的吸收能力,实现近100%的脱碳效率,其中能够直接影响脱碳系统运行的因素有氨水浓度、吸收反应温度以及再生方式等等。二氧化碳的脱除效率和吸收速率会受氨水浓度的影响,并且随着氨水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是其吸收能力会在其增加的基础上随着减小。烟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对影响脱碳反应速率,后者随着前者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但是前者对脱碳效率的影响比较小。吸收器内反应温度升高给正向脱碳反应带来的是双重效应:促进或者是抑制。在这个反应环节存在最佳脱碳温度窗口,吸收器内的压力一方面能够促进气液的反应,另一方面还能降低氨损失,但是它也有自身的缺陷:压缩能耗和成本还是比较高的,很多人接受不了这一点。但是如果将后续二氧化碳运输或者是埋存的要求考虑进去,压缩能耗和成本还是可以适当提高的。烟气中的氧气对脱碳效率等参数的影响比较小,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会对脱碳副产物纯度或者是吸收剂再生造成这样或者那样的影响,进而通过富液浓缩、结晶、干燥制成氮肥副产品,最终达到酸性气体污染物联合脱除的效果,与此同时还会产生化肥。氨水的浓度如果太高,会对烟气中重金属浓度造成一定的影响,抑制其浓度的降低,有关研究人员推测氨和重金属可能存在竞争吸附的问题,具体的机理情况不详。另外,吸收剂再生利用的可行程度比生产碳酸氢铵的高,有关研究者曾经理性分析得出常压热再生要比MEA法节能60%以上,只是再生后吸收剂吸收能力相对于之前下降的非常厉害,而且在和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后吸收剂吸收能力依然得不到预期的结果。

结合现在的发展现状,并对电厂脱碳和碳酸氢铵的市场需求进行综合全面的考虑,未来主要的开发方向还是在再生氨法脱碳技术。从常压热再生和离子交换再生两种方式来看,碳酸铵溶液是再生后吸收剂的主要成分,这种溶液对减少系统氨损失是非常有利的,其劣势就在于其碱性程度要比氨水的弱很多,因此,再生氨法技术的关键之处还是在如何对循环脱碳效率和二氧化碳吸收有能力进行提高。除此之外,氨作为弱碱性物质,理论上是可以和烟气中的一切酸性气体发生反应的,所以,未来另一个研究方向在如何利用同一吸收剂联合脱除其他酸性气体,减少吸收剂供应成本。

参考文献

[1]马双忱,孙云雪,崔基伟,等.聚乙二醇二甲醚抑制脱碳吸收剂中氨逃逸的实验及原理分析[J].化工学报,2011(5).

[2]齐国杰,王淑娟,刘今朝,等.燃煤烟气中SO2对氨法脱碳的影响[J].化工学报,2012(7).

二氧化碳影响范文篇10

[关键词]小儿腹腔镜手术;高氧状态;高碳酸血症

[中图分类号]R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5)11(c)-0112-03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linicaleffectoflaparscopiccarbondioxide(CO2)pneumoperitoneumoninfantsrespiratory,andthestrategiesonhypercapniaundertheconditionofhighoxygen.Methods64patientsundergoinglaparoscopicsurgerywerechoosedin2013from6monthto12monthatourhospital,andgroupchildrenwas34patients,groupwas30patients.Recordingthechangeofmeanarterialpressure(MAP),heartrate(HR),thesaturationofpulseoxygen(SPO2),carbondioxidepartialpressureinendexpiratorygas(PETCO2)andairwaypressureatimmediateintubation(T0),10minutesafterCO2pneumoperitoneum(T1),15minutesafterCO2pneumoperitoneum(T2),and15minutesafterpneumoperitonneumend(T3).ResultsAtT1,T2,theMAPandHRoftwogroupsincreasedobviouslycomparedwiththatT0(P

[Keywords]Pediatriclaparoscopicoperation;Oxygenstate;Hypercapnia

腹腔镜手术在小儿外科领域的应用国内各级医院已经开展,但对国内基层医院而言,仍有应用纯氧吸入麻醉机进行全身麻醉,术中如无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则可能出现血氧饱合度正常的高碳酸血症的危险。该研究整群选取2013年6―12月该院收治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拟探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高氧状态下二氧化碳蓄积是否可同时存在,以及如何调控呼吸参数来确保小儿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为临床医疗应用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整群选择2013年6―12月在该院实施腹腔镜手术患者64例,其中小儿34例,成人30例,分别纳入小儿组和成人组。小儿组均为男患,年龄10~36个月,ASAI级,体重9~15kg,其中腹股沟斜疝24例,精索鞘膜积液10例。排除标准:先天性心脏病、胸腹腔畸形,呼吸道感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者。成人组患者选择ASAI-II级、体重50~80kg,年龄小于50岁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3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排除标准:有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心肺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史,肝肾功能障碍,近期有急性呼吸道感染史患者。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和(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麻醉方法

术前禁食6h禁饮3h,麻醉前30min肌注阿托品0.01mg/kg,入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合度(SPO2)。麻醉诱导:咪唑安定0.02mg/kg、维库溴铵0.1mg/kg、芬太尼2ug/kg、丙泊酚2~4mg/kg。麻醉满意后行气管插管插入无套囊气管导管后,连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吸纯氧,流量2L/min,吸呼比1:2。麻醉维持:微量输液泵静脉输注丙泊酚2~4mg/(kg・h),瑞芬太尼5~15ug/(kg・h),术中根据血压和心率适当调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输注速度。小儿组设置潮气量12~15mL/kg,调节呼吸频率18~20次/min,维持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35~45mmHg,气道压

1.3统计方法

所得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P

2结果

2.1小儿组和成人组不同时点MAP和HR的比较

与T0比较,T1、T2时间点MAP升高,HR增快(P

2.2比较两组各时间点PETCO2和气道压

小儿组在T1、T2时间点的PETCO2明显高于T0时间点,且小儿组明显高于成人组(P

2.3小儿组不同时间点的SPO2和呼气末氧分压比值

小儿组不同时点的血氧饱合度(SPO2)和呼气末氧分压(PETO2)均升高(因高浓度氧通气),见表3。

3讨论

腹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导致腹压增高膈肌上移,胸内压增高肺容量减少,顺应性下降,气道压增高从而影响通气功能,管理不当可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1]。腹腔镜手术时二氧化碳气腹引起高碳酸血症的主要原因是腹膜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机体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多于肺对二氧化碳的排出量,是吸收与排出不平衡的结果。当PaCO2>5.99kPa(45mmHg)时,即可发生高碳酸血症及酸中毒[2]。高碳酸血症对颈动脉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有刺激作用,会使血管加压素和儿茶酚胺的释放量增加,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3]。人工气腹对呼吸功能的影响主要是通气功能的改变,二氧化碳气腹引起腹内压升高可致膈肌上抬而引起胸肺顺应性下降,气道压上升,影响肺的通气功能,导致肺泡通气量下降,使PETCO2或PaCO2明显升高[4]。二氧化碳气腹对小儿呼吸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二氧化碳内环境、肺顺应性和功能残气量等的变化,可能会使小儿在神经内分泌、呼吸和循环方面发生病理改变,增加麻醉的困难[5]。

麻醉中成人施机械呼吸是为了通气充分、循环稳定和安静平稳的手术野,一般呼吸频率多调整在10~12次/min略低于正常的呼吸频率。腹腔镜手术中气腹后PETCO2增高后,亦主要是调大潮气量来增加通气量。因为如此调整,只要有良好的肌松做保证,气道压很少有>20cmH2O,PETCO2也很容易控制在35mmHg的水平,但小儿腹腔镜手术则不同,由于小儿解剖生理特点,二氧化碳气腹对婴幼儿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与成人不完全相同,小儿气管和支气管腔较成人相对狭窄,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由于气管较细,阻力相对较成人大,即使用无套囊导管插管后气道压较成人高。气腹后腹腔内压升高,使以腹式呼吸为主的小儿膈肌抬高,胸腔容积缩小肺顺应性下降,功能残气量减少,气道压力升高[6]。同时PETCO2亦升高,此时如调大潮气量则气道压会进一步升高,将面临气压伤、气胸等并发症的危险。同时胸内压的间接升高亦可因回心血量减少而影响循环。

该研究结果显示,气腹后MAP升高,HR增快,而在气腹结束后消失,且气腹不引起小儿SPO2下降,此结果亦与唐世龙等[7]研究相似。由于气腹后气道压升高,潮气量会相应的降低导致通气不足引起PETCO2升高。有报道显示[8],人工气腹引起的PETCO2升高一般通过增加肺泡通气量10%~25%即可消除。该研究在小儿组气腹后通过适当降低潮气量,降低气道压,通过增加呼吸频率,增大通气量把PETCO2和气道压都降到安全的水平,从而避免了高氧状态下发生高碳酸血症的危险。

在高流量纯氧机械呼吸中即使血氧饱合度正常亦可存在高碳酸血症,从而导致脑血管扩张、颅压增高、脑水肿、昏迷及抽搐。该研究中两组病人气腹过程中血氧饱合度各时点均在98%~100%,即使是在T1时点PETCO2小儿组明显升高时亦是100%,这是因为吸入高浓度纯氧,PETO2在该时点是410mmHg高于正常PaO2100mmHg,因而即使在此时点已有通气不足PETCO2(48.0±2.5)mmHg(如不调整有继续升高的趋势),血氧饱合度亦是100%,由此警示小儿腹腔镜手术中要加强呼吸管理必经连续监测PetCO2,不能以血氧饱合度代替之。

综上所述,在基层医院纯氧机械呼吸中,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更易发生高碳酸血症,特别是如有腹腔内二氧化碳吸收通气相对不足时,在高浓度氧气通气情况下,更应警惕血氧饱合度正常而PETCO2升高导致的高碳酸血症。

[参考文献]

[1]MilerRD.Miller’sanesthesia[M].6thed.NewYork:ChurchillLivingshone,2005:2299.

[2]郑剑秋,冯继峰.腹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对小儿呼吸循环的影响[J].微创医学,2013,8(4):488-490.

[3]陈晶,包文,白山.LC术中气腹压对下肢静脉压的影响研究[J].当代医学,2011,17(29):43-45.

[4]黄伟文,梁伟新,王迎光,等.幼儿腹腔镜手术时预防高碳酸血症的临床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17):2097-2099.

[5]林桂兰.二氧化碳气腹对小儿呼吸循环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3,19(17):105-106.

[6]杜怀清,许幸,宋琳琳,等.二氧化碳气腹对不同年龄腹腔镜手术小儿血液动力学及肺通气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25(11):863-864.

[7]唐世龙,李君久,陈敏,等.腹腔镜二氧化碳气腹对婴幼儿围手术期呼吸、循环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8):1455-1457.

二氧化碳影响范文1篇11

【关键词】二氧化碳能源价格格兰杰因果关系

根据2007年IEA关于世界能源的描述,全球的主要能源需求从2005年到2030年将增加55%,其中的74%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快速增加的人口所致。而中国和印度贡献了45%。(IEA,2007,p.73)大量的能源供应来自于化石燃料。尽管在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的国家正在提高可再生性能源利用的比例,但要在不久的将来完全取代化石燃料是不可能的,同时也不可能填补显著增加的能源需求和有限的能源供给之间的缺口。

一、模型和数据

笔者在文中检验欧盟国家从1990年到2007年的能源价格、能源消耗量、国内生产总值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本文仅选取欧盟中的20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在此构建下面的计量模型:

CO2it=f(EPit,ECit,GDPit)模型1

其中CO2it代表原油消耗而产生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EPit代表进口的原油价格,ECit和GDPit分别代表年原油消耗量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利用GDP平价指数进行调节,去除通货膨胀的影响。实证分析所需数据为从1990年到2007年的年度数据。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和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来自于联合国UNNationalaccounts数据库。

二、Granger非因果关系检验

本研究利用Engle–Granger方法检验上述模型的因果关系结果如表1所示。

表1面板VECM格兰杰原因检测

tax短期检验长期检验强外生性检验

dCO2dEPdECdGDPECTECTdCO2ECT,dEPECT,dECECT,dGDP

因变量Fprob.Fprob.Fprob.Fprob.Fprob.Fprob.Fprob.Fprob.Fprob.

dCO20.360.840.830.510.660.624.060.012.370.042.480.032.100.06

dEP3.730.011.550.210.120.970.051.002.270.041.420.220.091.00

dEC1.970.120.870.491.000.420.150.961.440.220.610.760.670.72

dGDP0.680.610.880.491.170.341.100.370.760.640.820.590.970.47

注:①F统计量如果能在p=5%水平下显著,则证明两个变量间存在因果关系。②ECT代表误差修正项。

(一)短期Granger非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在短期Granger非因果关系检验中发现CO2是EP的Granger原因,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变化对能源的价格变动会产生显著的影响,由于征收碳税,能源成为一种更昂贵的生产要素,二氧化碳排放量越大的能源其价格将越好。[3]

(二)长期Granger非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在表1中,长期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CO2仍然是EP的Granger原因,这与短期的检验结果相一致。这也说明了碳税的征收不仅在短期内对能源的价格产生影响,在长期的变动过程中,也同样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并且EP也是CO2的Granger原因,通过能源价格的变动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也是显著的。二氧化碳和能源价格之间是互相作用和影响,而EC和GDP的变化和我们传统的理解是一致的。

三、结论及对中国碳税政策的借鉴意义

通过对欧洲碳税征收国和无碳税国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对于我国而言,碳税作为实现节能减排的有力政策手段和保护环境的有效经济措施,应成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主要政策手段之一,开征碳税有利于树立负责任的国际形象。

第二,中国开征碳税已从“是否实施”进入“如何实施”的阶段。作为一种污染税,对中国实现减排承诺意义非凡。然而,源于欧洲的碳税政策能否在中国顺利“落地”,并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重红利,还在于它与中国的经济现实能否更好地契合。

参考文献

[1]Kraft,J.andA.Kraft(1978).“OntheRelationshipbetweenEnergyandGNP.”JournalofEnergyandDevelopment3(02):401-403.

二氧化碳影响范文篇12

关键词:二氧化碳;减排成本;减排技术;减排对策

一、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基本状况分析

随着经济发展,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已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对温室效应的作用可达66%。大部分的温室气体与人类活动有关,特别是进入工业化后,温室气体的浓度急速上升。

1.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总体特征

我国能源主要是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这类能源是二氧化碳的主要能源。而且,由于我国是上升期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耗大,导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很大。我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对较小,在21世纪之前,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速缓慢。从2003年开始,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迅猛的增长,增长率达到了13%。在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超过了美国。

欧盟的碳排放量一直居高不下,美国的碳排放量也一直是处于稳定的高水平状态。中国与日本的碳排放量从1980年到2007年都出现增长,日本增量较小,中国增量较大,总体碳排放量超过了美国。发达国家,已度过了工业化初期高耗能的时期,碳排放量趋于稳定并缓慢减少。中国由于经济的发展,碳排放量大增,减排任务极重。而且由于技术的不到位,强制性减排会造成很大的经济代价。

2.我国不同地区及不同行业碳排放量的现状

我国不同省区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很大的差异。2007年,绝对碳排放量最多的省份是山东,最少的省份是海南;碳排放量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宁夏和内蒙古,最少的黑龙江。从分布区域看,东部地区二氧化碳排

放量占到了全国排放量的一半,而且增长最快,达到9.8%;中部地区占到26.72%,增长率分别为8.85%;西部相对最少,增长率为7.45%;从行业分布来看,工业碳排放量占到全国的70%以上,高耗能行业碳排放量增长了一倍。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碳排放增长最快。电力碳排放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

二、温室气体减排成本分析

减排成本是一个关键制约因素,发展中国家短期内无法通过技术进步实现减排目标,只能是通过限制、关闭高排放部门来实现,这就需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

1.减排成本的基本概述

对二氧化碳减排成本可以从不同视角、层次对二氧化碳的减排成本的定义和估算。总体来说,可以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进行界定。

从微观角度,二氧化碳减排成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实现减排目标而直接投入的技术和资金。从宏观角度,二氧化碳减排成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实现减排目标采取措施从而对宏观经济造成的影响,即通过强制性减排造成的国家GDP损失。这种损失主要是因为在短期内无法依靠技术进步而达到减排目标,只能通过限制高耗能企业的发展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这样抑制了经济的发展,付出很大的经济代价。本文主要从宏观角度分析,还涉及到边际减排成本,边际减排成本是指每减少一单位二氧化碳排放量所引起的GDP的减少量。

2.我国二氧化碳减排成本分析

经济发展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存在的一种矛盾的关系,如何做出一个适当的权衡非常重要。通过考察中国经济发展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运用投入产出分析及多目标规划理论,建立了中国宏观经济成本估算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对其结果的分析,建立了下图。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潜在GDP之间的关系,从而对中国减排宏观经济成本做出粗略的计算。不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应不同的GDP值,当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最大时,GDP值也最大。当GDP值为最大值35.30万亿元时,二氧化碳排放量也达到最大值97.01吨。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对二氧化碳的限制将以降低GDP的增长率为代价。通过对上图数据的计算分析得出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当二氧化碳减排的力度越大,减排的宏观经济代价就越大,GDP的年增长率就会越低,二氧化碳的宏观经济成本就越高,而且在不同的减排力度下,成本的上升幅度也不同。在

减排量在4.42亿吨到7.59亿吨的区间内,减排量每增加1%,宏观经济成本就上升0.20%;在7.59到9.84这个区间内,减排量每增加1%,宏观经济成本就上升0.46%。同时也可以看出,碳强度降低的弹性较小。二氧化碳减排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十分显著,我国2010年二氧化碳减排的宏观经济成本约为3100―4024元/吨二氧化碳。

然而由于温室效应的消极影响越来越大,国际对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目前必需节能减排,由于技术的不到位只能强制性减排,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如表2中所示为二氧化碳浓度稳定在650ppmv,550ppmv,450ppmv情景下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可以看出在450ppmv稳定情景下,发展中国家在2010年减排,会出现经济损失。减排率越大经济损失就越大。所以大规模的二氧化碳减排会对我国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对二氧化碳浓度要求越低,我国的经济损失就越大。如图中所示在450ppmv情景下,2100年损失可达到4.8%,在650情景下损失就小的多;有长期准备的减排其损失要小于突然快速减排;技术是实现减排的核心。

因此,在设定限排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到二氧化碳减排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程度,根据实际的潜力和承受力确定合理目标。减排要依靠长期的技术进步,短期内碳排放强度下降的空间弹性不塌,因此不宜把目标设的太高。

参考文献:

[1]范英.温室气体减排的成本、路径与政策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1(7):112-152

  • 上一篇: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范例(3篇)
  • 下一篇:<二氧化硫的主要化学性质范例(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