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消化内科;老年;护理风险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379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823-01
现今老年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逐渐增多,伴随并发症也较多,不仅仅是常见跌倒,烫伤之类的安全护理隐患,还出现了专科治疗引起的特殊风险[1]。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接受诊治的年龄在65岁以上入住消化内科的老年患者100例,对其住院护理风险及护理措施进行研究。现今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接受诊治的年龄在65岁以上入住消化内科的老年患者100例,其中男患者65例,女患者35例,患者的年龄在65至90岁,平均年龄为75岁。
1.2评估方法
1.2.1评估表通过将医师的临床治疗经验和病区的老年住院患者出现的护理安全事件及其导致因素关系的结合,再采用使用老年患者的风险评估Norton压疮风险评估表及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将容易误服/服药错误/走失及导致窒息评估条目加入其中,总计四维度及29条目[2],以此筛选消化内科的老年患者在入院之后存在的护理风险。
1.2.2评估方法管床护士对入院二十四小时之内的消化内科老年患者作初评,记录分值,再由护士长或护理组长作进一步审核,根据患者的得分情况做出总结,之后再针对高危患者在其床尾卡上贴相应的标识。例如跌到危险患者在其床尾卡上贴“方形”标识,窒息危险患者在其床尾卡上贴“三角形”标识,压疮危险患者在其床尾卡上贴“圆形”标识,再通过颜色作进一步区分,将危险级别由高到低分别用红色,橙色及蓝色表示[3]。这样的标识可以让医生及家属一目了然。
2结果
通过综合护理风险评估表对接受诊治的全部老年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的评估,评估结果为17例高危压疮风险,28例高危跌倒风险,11例高危用药/走失/误服风险以及4例高危窒息风险,见表1。
3结论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接受诊治的年龄在65岁以上入住消化内科的老年患者100例,对其住院护理风险及护理措施进行研究。在总结内科系列专科发生老年患者风险事件归因中可以看出,各个专科都需要制定详细的护理风险的评估指标,仔细找出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效制定防范措施,增强对护理风险识别及防范的能力[4]。护理人员要重视细节的管理,做好前瞻控制,在发患者的口服药物时要将每次的口服药分配好,特殊药物如:心血管系统类、镇静类药物看患服下再离开;病房内张贴各种警示标识供患者及家属阅览,加备床栏、轮椅带等物资;病房内的各种物品摆放有序,位置相对固定;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交流,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合作的关系,合理安排陪护与探视;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疾病及用药知识的宣教;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严格按照《分级护理制度》对患者施护;确保急救物品的完好,加强意外事件的护理力量。
综上所述,对老年患者护理风险的评估是提高其护理质量的重中之重,而且老年护理是伴随终生的事,需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正确指导,这能够减少风险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韩清萍.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及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13(9):83-84.
[2]唐大年,韦军民,朱明炜,等.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率及营养支持应用状况的调查[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1,30(11):974-976.
关键词:护理安全老年患者预防措施安全评估
护理安全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护理质量的首要条件。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老年住院患者也不断增长,由于身体及生理机能的原因,这类病人对护理质量要求更高更细,也更容易引发护理风险。笔者在2010年之前在一级卫生院从事护理工作,针对老年患者进行护理安全评估,现将评估工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6月-2010年12月之前收治的180例老年住院患者,平均年龄72.3岁。男115例,女65例。其中呼吸系统疾病为49例,心脑血管疾病为77例,消化系统疾病为41例,外科系统疾病为13例。
2方法
2.1抽取其中90例为实验组,9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使用常规安全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安全评估表进行评估,然后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2.2护理方法
2.2.1护理安全评估表包括患者姓名、年龄、家庭状况、疾病诊断、治疗方法、精神状态、以往病史、陪护知识、安全隐患知识、预防措施十个项目,每个项目分为1-5分,5各等级,分数越高代表危险级别越高。
2.2.2实验组患者入院后立即发放护理安全评估表,进行安全危险指数鉴定,标明危险等级,实施动态评估,每3d评1次,有病情变化时,随时评估,根据不同级别,为老年住院患者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护理预案及抢救流程。
2.3采用SPSS1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3结果
实验组90例患者1例(1.1%)发生安全事件,其余89例(98.8%)患者无。对照组4例(4.4%)发生安全事件,其余86例(95.5%)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01)。患者满意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4讨论
4.1老年患者护理安全事件原因
4.1.1患者原因
(1)环境因素如人性化建筑设施不到位,老年人对病房环境与功能的不适应,空间环境与功能设施的缺位等均会影响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
(2)自身因素老年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由于老年患者整个机体功能都明显下降,基础病多,行动不便,反应迟钝,如视力、听力都较差,严重者会出现老年痴呆或老年性精神障碍,如患者走错楼层、走错病房、坠床、跌倒、烫伤等这些都是老年患者易发生的,他们是这些高风险易发生的高危人群,是影响护理安全的最大隐患。
(3)知识缺乏缺乏对疾病相关知识,认识不足,不配合治疗。
4.1.2护理人员原因
(1)评估不到位,护士自身业务素质不高,专科技术不精,低年资护士增多,工作经验不足,业务培训不到位。
(2)工作责任心不强,在做治疗及操作时,未按操作流程及规章制度执行,如查对不严格,导致吃错药,打错针等。
(3)护理人员缺乏爱心,由于老年患者这个特殊群体的特殊性,他们是护理安全问题中高风险的高危人群,在护理安全这个问题上未引起足够重视。
(4)沟通不到位,护患沟通不到位,老年患者因疾病复杂,住院时间长,得到家人的关心少,情绪波动大,护患沟通不到位容易发生护理矛盾。
4.2预防措施
4.2.1改善病房环境及设施病房重新装修,完善和配备了内部设施,如走道两边墙壁装有扶手,病房墙上贴有防跌倒的警示牌,卫生间地面铺有防滑垫,浴缸及马桶旁装有扶手,病床也装有护栏,床头有呼叫器,床尾有防跌倒、防坠床、防烫伤及药物过敏等各种警示牌,配备床上就餐桌、活动输液架等人性化功能配套设施。佩带脘带:由于老年人大脑功能退化,会出现一些意识、听力、视力及语言表达的障碍,故脘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安全措施,因为小小脘带上记录了患者在整个住院期间的相关信息及身份识别是避免患者走失及做各种治疗和检查时再次核对的重要依据。护理支持中心建立:护理支持中心成立,对笔者所在科的患者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如做辅助检查及需要短暂离开病区的一些诊疗活动,经由护理支持中心派人护送,避免了走失,或跌倒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4.2.2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当新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就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例如,详细询问患者及家属有无跌史、坠床史、有无意识障碍、行动能力、听力、视力等。既往病史的种类名称、药物过敏史等,并采取相合措施,如上护栏,床尾挂上防跌倒、防坠床、防烫伤以及药物过敏等警示牌。做好健康宣教,给护理安全告知(1)入院宣教,详细介绍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一些规章制度,作息时间,不擅自离院。(2)防跌倒、防坠床、防烫伤等护理安全告知,教会患者使用呼叫器,帮助患者整理物品,将常用物品放置于易拿取处。(3)教会患者在突然改变时应遵守的“三部曲”即做起30s、站立30s、站稳后再行走,能自行上卫生间者,要借助扶手,谨防跌倒,睡觉时防止在变换时坠床,床边加护栏,上下护栏由护士来做。(4告知患者不要单独沐浴,需有家人陪伴,以防意外发生。加强护理人员法制观念在工作中广泛开展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学习,让护士认识到护理工作中法制的重要性,加强责任感,使护士懂得自己该做什么,如何去做,从而维护了护患双方的利益。严格查对制度“三查、八对、一注意”警示牌的设置,护理部在各护理单元治疗车上放置了“三查、八对、一注意”的警示牌,其目的是在提醒我们在做任何治疗及操作前都要严格遵守查对制度,杜绝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做好相关疾病知识宣教注意用药安全,治疗室内药品分类放置,专人保管,高危药品,如胰岛素、高钾、高钠等一些相关的高危药品都贴有醒目的警示牌,其目的也是引起护士在用药时的注意,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加强专科业务知识学习,定期进行护理技术培训考核,现代医学的发展和护理工作范围的扩展,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要掌握更多技能,如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管理学、乃至美学、文学等,只有全面提高护理技术,才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范护理事故的发生。加强沟通技巧,构建和谐的护理关系,由于老年人记性差,听力差,沟通交流有一定困难,在护理实践中,护士必须掌握与老年患者沟通的技巧,如和老年人讲话时,声音要大些,态度要好些,要面带微笑,语速要慢些,要重复多次讲解,不然他会误认为你不高兴或态度不好,必要时用书面方式交流也很有效。
参考文献
【关键词】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安全隐患;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
老年患者在泌尿外科的手术病例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这是因为老年人随着生理机能的衰退,对手术的耐受力与年龄成反比、心理承受能力也随之降低,再加上老年患者在接受泌尿外科手术时体内往往需放置多根导管[1],这些因素均会使其在手术护理中出现一定的安全隐患[2],因此,对于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实施精准安全的手术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为进一步提高泌尿外科老年患者的手术护理安全,本文通过对本院泌尿外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的130例泌尿外科老年手术患者的不安全因素及相关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研究探讨,经临床护理实践检验发现,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控制安全隐患的发生,得到了满意的成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资料选取某院泌尿外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130例,其中男78例,女52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8.4岁,主要病种为复杂性肾结石、肾脏和膀胱肿瘤、前列腺增生、泌尿系损伤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种构成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心理因素由于老年患者机体重要脏器功能逐渐开始衰退,患者对于手术的耐受性以及免疫功能都在逐渐减弱,手术治疗本身就是对患者的刺激和伤害,从而加深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3],最终影响手术效果及治愈。对待此类患者在术前要和患者及其家属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的良好护患关系,使得患者能够在家人的支持下保持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要向患者描述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让患者心情放松;要在术后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做到良好的术后护理,并积极鼓动其亲友陪伴以增加患者治愈的信心[4]。
1.2.2跌倒老年患者常常因疾病引起尿频、尿急、尿痛,在急于排泄的过程中由于体力不支、身边没有亲友陪伴或是夜间光线暗等情况下容易发生跌倒意外。这就要求护士上班期间多巡视病房,责任护士认真做好告知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对老年患者尽量留有陪护。认真交接班,对患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1.2.3皮肤软组织老年患者皮肤组织萎缩,弹性差,感觉功能减退,再加上其年龄大、营养差、长时间卧床易发生褥疮。应给予患者使用气垫床或海棉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单位整洁、平整、无碎屑,使用温水给老年患者擦澡,并加强其全身营养。
1.2.4泌尿道感染泌尿外科患者因手术需要常留置多种引流管,术中患者因改变常发生管道脱落、受压、堵塞等,造成泌尿道感染,严重者可造成大出血甚至手术失败。加强引流管护理,是防止这类感染的术后护理关键。引流管接无菌袋或负压吸引器,固定于床旁,严密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变化以及防范患者因床上活动导致的引流管受压脱出等。每日更换无菌袋或负压吸引器,防止逆行感染。
1.2.5心血管疾病老年人常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如手术期间发生低钠综合征更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并且老年患者症状常表现不明显,如术中观察分析病情不准确仔细,极易导致严重后果。因此要严密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比较完备的知识,还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与手术医生密切配合,避免并发症及危及生命情况出现。
1.3观察指标通过观察两组患者出现泌尿道感染、褥疮、皮肤软组织感染、跌倒、心血管疾病等安全隐患情况,比较两组对护理安全隐患控制的有效率。控制的有效率=(护理后安全隐患减少的病例数/护理前安全隐患病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通过对患者接受护理前安全隐患统计发现,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前安全隐患均13例。见表1。
2.2两组实施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控制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46.15%,观察组对安全隐患控制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环境污染的加重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老年人泌尿外科手术也在迅速上升。老年人由于自身免疫力低下在接受泌尿外科手术时常会出现感染及其他的临床并发症状。护士作为与患者及其家属接触的最频繁人员,其自身能力及护理操作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老年患者手术的成功恢复。有效而优质的护理工作的开展,更是能够及时排查解决患者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从而控制和减少感染的发生[5]。
本文即是通过实验来验证,进行安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安全隐患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成果。说明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实施是必要而有效的,值得临床护理人员积极学习及开拓更为完善的护理措施,以最大程度上的降低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安全隐患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使患者能够健康的安享晚年。
参考文献
[1]李铁钢.引起泌尿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临床分析.当代医学,2011,17(8):8.
[2]高竹英.老年住院患者安全护理的探讨.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5):567-568.
[3]刘红果.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求医问药,2012,10(6):417.
[4]杨小丽.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观察及护理.健康必读杂志,2013,8(8):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