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信息化对生态管理提出的要求
当今社会,对生态管理的统一概念是:生态学是一门研究外部环境与生态物体之间的关系的学科。20世纪70年代以来,利用生态学来研究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针对教育生态学的研究是方方面面的,首先,将学堂比喻成一个生态系统,而教师和学生就是这个系统中的两个基本生态要素。其次,将学校看成生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要求各个生态因子协调发展,要求生态要素相互联系,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校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目标得以实现。在教育生态学中,学校生态内部各要素不仅仅是相互联系的,而且还是处于不断变化运动中的。当一个要素发生了改变,随之而来的将是其他关联要素的变动和重组。教育生态学的出现,为新一代的教育研究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觉和出发点。
二、生态学视角下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
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改革,做为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信息技术因子切实带动了让基础教育生态系统内部的结构与功能方面的改变,使其遵循着平衡-失衡-平衡的动态规律。虽然就目前来说,基础教育信息化改革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障碍,但是,只要不违背教育生态的基本原理,只要从教育生态自身发展的规律出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改革一定会在良性发展的轨道上运行。
1、摆脱传统束缚,改变陈旧观念
就目前的生物学发展而言,生态学的改革始终没有摆脱因子限制的定律,这极大的束缚了生物生存与发展的空间,生物的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但影响最大的要数限制因子了。在教育生态系统中,并不是所有的因素都存在限制性,但有些限制性的因子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转换成非限制性的因子。所以,针对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中的限制因子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摆脱传统束缚,改变陈旧观念,尽量将限制因素降到最低的程度,实现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2、创造良好生态环境,遵循生态平衡基本定律
生态学上强调的生态平衡的原理,要求教育信息化的改革必须是系统的、全面的、综合发展的,不能一味的侧重单一的、静止的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建设、维护等方面。教育信息化决策在制定时,需要慎重考虑像教师、学生、管理部门、信息技术人员等对教育信息化的影响,必须密切关注各生态要素在教育系统内部以及外部环境的内在联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与此同时,在制定有关教师信息化教学活动激励政策时,也应该考虑到教师教学的真实情景环境等因素对教师教学活动的影响。可以说,要想从生态视觉环境下研究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活动,就必须从系统的、联系的、多元的角度加以思考。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育;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4-0076-02
CollegeStudents’InformationLiteracyEducationandInformationTechnologyUniversityCourseReform//SunXichao,LiuAiguo
AbstractThecurrentimplementationoflocaluniversityappliedtalentsstrategy,informationliteracyeducationbecomeanewroundofteachingcontentsandcurriculumsystemreformhotspot.Thisarticlefromthecollegestudents’informationliteracyeducationofthemeaningofthearticleelaboratestheinformationtechnologyfoundationthecurriculum,teachingmethods,teachingcontentandcurriculumstandard.
Keywordsinformationliteracyeducation;theuniversityinformationtechnologybase;curriculumreform
Author’saddressModernEducationTechnologyCenter,XingtaiCollege,Xingtai,Hebei,China054001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它不仅是大学生在一定阶段的任务,而且是每个社会成员终生追求的目标。近年来,教育信息化进程逐步从基础建设转向信息化人才培养,其目的是保证大学生为迎接信息化社会做好知识上、心理上、技能上的准备。因此,作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主渠道,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改革得到大家的关注。
1问题的提出
1.1推行2006—2022国家信息化战略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的大趋势,全球信息化正在引发世界的深刻变革。国务院办公厅于2006年的《2006—2022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提高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造就信息化人才队伍。”到2022年,我国要基本实现“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栋梁和社会建设者,作为信息化人才队伍的主力军,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水平和程度将关乎我国信息化战略目标的实现。
1.2落实教育部“质量工程”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持续落实,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由此带来的问题日益凸显。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指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许多高校的专业设置和结构不尽合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亟待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教育部“质量工程”的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其中强化信息素养教育就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信息化的本质就是实现信息与知识共享;从全社会的范围来看,是实现整个社会的信息与知识的共享,提高社会的智能。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与以往不同的是,它对于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创新精神以及道德情感都有更高的要求。信息化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的能力,信息素养成为信息化社会人才的生存素养。
1.3满足大学生的成长需要
首先,随着信息时代雏形日显,知识增长大大加快,信息传播与日俱增,信息本身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获取信息、分析处理信息,从而做出决策,缺乏信息素养将难以维系生存。其次,适应教育改革。信息化社会对教育提出的种种需求,要求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的新型人才;培养具有查找、评估、利用信息能力的终身学习者;落实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确保较高的教学质量和效益。再次,满足自身需要。学生最终是要走进社会的,而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深入影响,信息化正在深入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信息素养是21世纪人们生存技能”正在成为人们的共识,具备优秀的信息素养就成为各种职业的需要,而不具备好的信息素养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2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士官院校;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5-8043-02
进入21世纪后,全球范围都开始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新军事变革。我军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总要求,把信息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重点,积极推进以信息化为核心的中国特色军事变革。20多年来,我军信息化建设获得了巨大成果。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化装备投入部队使用,部队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士官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其信息素养的高低对未来的高技术战争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加强士官队伍建设,着眼提高现代军事技能和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士官人才已变得尤为重要。
士官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士官人才的主战场,在提高士官信息素养上担负着重大责任[1]。作为士官学员的信息基础必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既培养学员的信息技术基础应用能力,又为他们在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更好的适应部队任职岗位需求奠定必须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基础。然而,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部队信息化建设进程加速,计算机更加深入的涉及到部队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促使院校信息基础课程改革显得更现实、更迫切。
1目前士官信息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信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不适应发展需要
目前,大多数士官人才活跃在军械武器装备维修使用的一线技术岗位上,士官工作岗位的主要特点是岗位指向性明确,实践性、操作性强。因此,士官教育无论是中专还是大专层次,首要目标是满足岗位需求,一切都将任职岗位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士官院校现有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演示文稿、计算机网络基础等。尽管这些内容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如果不能及时拓展更新知识内容,会限制学员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渴望与需要,难以满足士官岗位任职的需求。
1.2士官学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士官学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拥有高校学习经历的学员只有极少数,大部分文化水平集中在高中与初中阶段,甚至有部分学员尚未达到初中文化水平,而且部分学员家庭所在地位于农村和边远地区,在中学阶段所接收的信息技术教育非常有限[2]。文化水平的差异导致士官学员信息化学习能力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导致基础好的学员“吃不饱”,基础差的学员“吃不下”。
1.3教学模式陈旧,无法调动学员积极性
虽然目前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许多院校已经提出了“分层次”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方法。但是从实际的教学过程来看,依然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其他教学手段为辅。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员为主体,不能充分调动学员的主动性。课堂上信息容量大,教学进度快,学员知识的记忆率不高,导致实践时不能很好的结合理论知识解决问题。
1.4信息获取手段单一,不利于学员课后再学习
信息量的激增,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学员仅仅依靠教员的课堂讲授学习到的知识已不能适应学员需要,急需建立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和提供高效的学习手段,来满足学员信息素质再提高的需要[3]。
2关于信息基础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2.1以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抓手,推进信息化教学转型
作为培养部队高信息素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士官院校,应将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更高层次的基础教育,着力培养学员的信息意识、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中突出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的结合。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知识上一部分是相通的,在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讲授的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使用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常用办公、数码设备的使用和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会声会影视频处理软件等多媒体软件的应用,形成软件教学为主的《计算机文化》课程;另一方面,增加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软件安装、局域网组建、网络设备调试、信息安全等实践性较强的内容,结合原课程中计算机系统组成、网络基础等理论知识,形成硬件教学为主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
2.2抓住士官学员特点,强化教学模式转变
进一步加强“任务驱动的案例式教学”和“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转变。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任务的选取十分关键,任务能否满足士官岗位需求,是否适应士官学员特点,都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最终效果。因此在任务的设计上应从学员实际出发,选取与贴近部队的教学案例,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同时,还应考虑到学员计算机水平的差异,实施分层和弹性教学。全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均在信息实训中心完成,教员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学员也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动手操作,边讲边练,共同完成任务案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开辟第二课堂,培养学员课后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例如组织全校性计算机技能竞赛、举办信息科技类士官大讲堂以及由教员引导几名学员进行科技创新研究活动等,激发学员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热情。
2.3建设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士官学员信息素质发展
院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立,对士官学员信息素质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需要在硬件和资源两个方面不断完善。一方面是硬件设施,要不断提高现有信息化设备设施的利用率;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不断改善和更新信息化实验室的设备和条件。另一方面是教学资源,要加强网络课程、网络教材等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实现教学资源数字化;要广泛开展模拟仿真教学、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构建战训结合的网络教学平台[4]。
3结束语
我军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士官人才在信息技术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信息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现代信息化战争的成败。为此,作为士官教育的主阵地,为培养出高信息素养的一线装备维修保障士官队伍,我们必须紧贴时代需求和信息化建设目标,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改革,着力打牢过硬的信息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关宏,丁刚,黄其志.探析军队院校士官教育的本质特征及发展策略[J].现代企业教育,2010(8):190.
[2]王冠.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9):230.
[关键词]数字鸿沟;信息素养;信息接近
1引言
在全球化竞争激烈的背景下,21世纪面临的是一个快速变化的信息时代。在信息社会,信息已成为社会的基础资源,是现代人工作、生活所必需的。欧盟的研究认为:信息时代个人工作所具有的信息技能,是个人能否顺利进入职场的先决条件之一;是否具备符合职场所需的信息技能,也是立足劳动力市场的重要依据[1]。由于经济发展、地理区域、教育水平差异等因素,信息化浪潮为人们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形成了普遍存在于人群中间的数字鸿沟(digitalpide)。如何缩小数字鸿沟、培养国民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的重要议题。
2数字鸿沟、信息素养理论的发展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2.1数字鸿沟理论和信息素养理论的发展
数字鸿沟是指在信息社会中,个人或群体在信息科技应用、信息资源获取与利用上的差别。美国商务部国家电信与信息管理局(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sandInformationAdministration,简称NTIA)的报告指出:在信息社会,计算机与网络等信息工具对于个人的经济成就及职业发展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力,是否拥有计算机和运用计算机能力的高低将成为主宰贫富差距的力量[2]。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rganisationforEconomicCo[KG-2mm]-[KG-0.8mm]operationandDevelopment,简称OECD)把数字鸿沟定义为存在于个人、家庭、企业和地理区域的信息存取和信息科技运用因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和网络利用活动而呈现的机会差距现象[3]。祝建华在《数码沟指数之操作定义和初步检验》中简洁明了地定义数字鸿沟为社会各阶层之间在使用互联网上的差别[4]。从以上定义可以明确数字鸿沟是一种差异表现,形成差异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家庭收入、教育程度、地域和社会阶层等,而这种差异影响着个人在信息时代的经济成就与职业发展。
信息素养是一项能觉察信息需要,并有效查找、评估、分析与利用信息的能力。自美国学者PaulZurkowski于1974年首先提出信息素养概念后,国内外学者对信息素养的内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简称ALA)的报告指出,具备信息素养使人们在面对相关的切身信息(如医疗保健、就业机会、社会经济政策、环境卫生、教育制度、消费者权益等)时,懂得搜集与有效的利用,据此建议改革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使学生能主动了解和利用各种丰富的信息资源,打下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基础[5]。实践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个人,能够探索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并能理解文献和对信息进行其他形式的创见性的表达以及能够在信息查询与知识竞争中力争最优。在信息素养内涵维度建构上,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McClure认为信息素养不仅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包括传统素养、电脑素养、媒体素养和网络素养等[6]。Shapiro和Hughes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剖析为工具素养、资源素养、社会结构素养、研究素养、出版素养、科技素养和批判素[7]。Bruce认为信息素养是经验的全部,建议学生从七个方面积累:信息科技经验、信息来源经验、信息处理经验、知识结构经验、知识扩展经验和智慧经验[8]。台湾学者吴美美提出信息素养可从内在与外在两种能力来考察,内在的能力包括:能理清问题、分析所需要信息、正确解读信息及组织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外在的能力包括:知道信息源在哪里、知道如何获取、能用适当的方式将吸收的信息呈现出来并利用信息来解决问题[9]。大陆学者王锦贵把信息素养内涵解构为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三方面内容,指出信息意识反映了个人对信息的敏感程度,信息能力描述了个人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而信息伦理则是指信息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循经济、法律和社会规范[10]。
2.2数字鸿沟与信息素养
数字鸿沟内涵可以分为两层:第一是信息接近(Access)机会,个人在拥有电脑、网络接入和网络使用行为的差异;第二是信息素养和信息进修机会,个人应用信息科技和利用信息的差别[11]。信息接近意味着一种能够接近使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资源的状态,它的使用包括硬件设施和信息资源的接近。信息科技设施的接近包括信息基础建设以及电脑网络相关设备与服务的拥有和使用。硬件设施的解决并不等同于信息资源的获取,只是为其提供了条件。硬件设备的拥有和有效信息的接近,才形成所谓的信息接近。由于信息资源的市场化运作,社会弱势群体往往被淹没在垃圾信息中,从这个角度而言,人人享有平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即是为了保障社会各群体都拥有对信息资源的接近机会。在现实生活中,信息的接近使用机会,往往因为不同的收入、群体、城乡发展状况和教育水平而存在显著差异[2]。为应对信息接近机会的数字鸿沟,政府应该秉持普及服务(UniversalAccess)的理念。普及服务意指社会在建设网络基础设施的同时,也应该致力于提升国民的网络使用能力,并提供与使用者切身相关的信息内容,使之得以接近使用。Berte和Bjornson认为普及服务的概念应该包括四个方面:1)可获得性(Availability),让想上网的人都能联网;2)可负担性(Affordability),网络的使用资费在普通使用者可以负担的范围内;3)可用性(Usability),网络能够让大众方便使用,不会发生操作上或内容获取上的困难;4)相互可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各种格式的信息资源可自由转换,用户不会产生认知上的困难[12]。
能够接近使用各种信息科技和信息资源,是获取信息与知识的必要条件之一,但非充分条件。信息的接近,并不必然保证信息的获取,也不等同于信息的有效吸收与利用,更不能保证知识的增长。个人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才能够有效地运用信息科技获取、评价和利用信息。缺乏信息素养者即使能够接近信息,也不一定能够从中获益。OECD的数字鸿沟报告明确指出信息社会的良好运作并非单靠完善的信息环境与服务可以完成,政府除了要提供良好的信息基础建设和相关服务外,更要培养良好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的信息使用者,这样才能让人们在信息社会中充分利用信息环境与服务,为自己与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信息素养反映个人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是独立学习的基础。因此,可把数字鸿沟的第二层内涵归结为信息素养的差异。越来越多的政府与机构把普及服务的理念延伸到信息素养的普及教育中,在各级学校与教育机构开设信息素养相关课程,推动信息素养培训活动的开展。
Ronald(1991)在回顾关于信息科技与社会公平的研究中发现:个人的家庭收入影响个人家庭电脑的有无,而个人家庭电脑的有无以及在校能否有机会使用电脑是决定信息能力的重要因素[13]。另一方面,网络使用程度越高和电脑技能越强的个人或群体,越能达到使用网络的目的,更能快捷获取所需信息,扩大与信息匮乏者之间的信息接近机会。信息接近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信息素养的高低又决定了信息接近机会。
3启示
从数字鸿沟与信息素养的理论发展及相互关系得出,我们应从信息基础建设和信息素养培养两方面应对信息时代越来越严峻的数字鸿沟问题。
3.1制订和实施有关的信息与电信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保障人民的信息接近权利
政府应重视信息基础建设与使用的普及程度,秉持普及服务(UniversalService)与平等接近(EqualAccess)的理念制订和实施有关的信息与电信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保障人民的信息接近权利。目前,我国乡村地区或地理偏远地区的电话、计算机与互联网等信息基础建设的普及率和使用率远落后于都市地区,信息基础建设的普及和使用随着当地群众的收入、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同也呈现出不同的差异。针对这些实情,政府应通过市场竞争与研制新技术,促使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和使用负担能够持续下降;运用行政资源支持和鼓励运营商在农村和偏远地区投资信息基础建设;在学校、公共图书馆和社区中心等建设公共信息中心,提供免费使用的计算机和互联网联机服务;刺激电子政务、电子医疗、电子教育等领域的需求,扩大企业与政府部门的应用服务,促进应用与服务创新。
3.2规划各级教育机构的信息素养培养计划,协助培育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劳动力
政府要依靠大学高等教育资源,提供适合市场需求的信息技术培训计划,协助培育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劳动力。在具体措施的实施上,各大学、大学图书馆与相应学会要积极推动信息素养教育活动计划。各级学校应将信息素养与阅读、写作和数学并列为学生必备的四项能力,各大学有必要开设信息素养相关课程。除了发展信息基础建设、提供公平的信息接近机会之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培养人们的信息素养及技能,才能使人们有能力运用信息科技,享受其所带来的便利,进而提升国家的全球竞争力[14]。
[参考文献]
[1]SIBIS(StatisticalIndicatorsBenchmarkingtheInformationSociety).TopicResearchandnewIndicatorsReportNO.5:Work,employmentandskills,InformationSocietyProgrammeofEuropeanCommission[EB/OL].[2006-09-16].sibis-eu.org/research/reports.htm.
[2]NTIA(NationTelecommunicationsandInformationAdministration).FallingThroughtheNet[EB/OL].[2006-09-16].ntia.doc.gov/opadhome/digitalnation/index_2002.html.
[3]OECD(Organis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UnderstandingtheDigitalDivide,2001[EB/OL]./oecd.org/dataoecd/38/57/1888451.pdf.
[4]祝建华.数码沟指数之操作定义和初步检验[M]//吴信训,王军,林爱君(编).走向21世纪的新闻传播学研究.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1:203—211.
[5]ALA(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PresidentialCommitteeonInformationLiteracy:FinalReport,1989[EB/OL]./ala.org/ala/acrl/acrlpubs/whitepapers/presidential.htm.
[6]McClureC.R..NetworkLiteracy:ARoleforLibraries?[J].InformationTechnologyandLibraries,1994,13(2):118—119.
[7]ShapiroJ.J.,HughesS.K..InformationLiteracyasaLiberalArt:EnlightenmentProposalsforaNewCurriculum,EducomReview,1996,31(2)[EB/OL]./educause.edu/pub/er/review/reviewarticles/31231.html.
[8]BruceC..ThesevenFacesofInformationLiteracy[EB/OL]./sky.fit.qut.edu.au/~bruce/inflit/faces/faces1.php.
[9]吴美美.资讯时代人人需要资讯素养[J].社教双月刊(台湾),1996(73):4—5.
[10]王锦贵.论信息素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1):33—37.
[11]李孟壕,淑芬.数位落差再定义与衡量指标之研究[J].资讯社会研究(台湾),2005(9):89—124.
[12]BerteM.S.,BjornsonC..UniversalAccesstoanAdvanced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1996[EB/OL]./utexas.edu/lbj/research/Rhodes-PRP/universal_access/policy/universal/index.html.
关键词:信息基础设施;经济增长;收入分配;C-D生产函数;双固定效应
中图分类号:F1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153(2017)01-0068-0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稳步向前,但是国内收入差距也进一步加大,这使得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缩小收入差距成为广大学者一直探讨的一个话题。信息基础设施的范围非常广泛,包含了诸如通信管网(由光纤PSTN、同轴电缆、以太网线及其管道资源等组成)、无线基站、中继设备、各级机房以及相关配套的电源、建筑等设施。信息基础设施主要通过以下四方面来促进经济的增长,第一,对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本身作为一种投资,这种建设不仅增加了社会对光缆、转换器等产品的需求,而且为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以合理的方式服务经济创造机会,实现要素的收入分配。第二,信息基础设施能够改善生产关系,减少外部交易成本和内部协同成本来提升生产效率和规模[1]。当信息基础设施得以改善,厂商之间的信息沟通就会便捷,对市场出现的变化也就能较快地作出反应,这样就能给厂商留下充足的时间、资金去改革创新,扩大规模,从而产生规模经济,提高产出效率。第三,信息基础设施作为一项经济型基础设施,具有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这种效应既可以通过提高产出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又可以通过引导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来促进经济增长(刘生龙等,2010)[2]。信息基础设施对于产业发展、转型、提升作出的贡献也是非常巨大的,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在互联网、金融以及工业等几大行业。第四,信息基础设施有利于加速劳动、资本等要素流动,起到了对传统资源的置换效应,间接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率,使要素按产出贡献大小的方式参与收入分配(黄璐等,2001)[3]。为此,本文将从多角度选取信息基础设施变量来考察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而考察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一、文献回顾
国外很早就有有关信息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实证分析,例如Rudra(2014)[4]\用面板VAR研究了G-20国家1991-2012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增长以及现代经济四个关键性指标(资本形成总额、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城市化率和贸易开放度)之间的联系,发现在长期内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因果关系。Lew(2014)[5]从一个组织扩散的角度,认为投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可以获得提高市场上的竞争力。Chandana(2011)[6]在面板Granger因果协整检验的框架下,发现电信基础设施对欠发达国家的经济促进作用要强于对发达国家的促进作用,信息基础设施、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三者之间不管在长期还是短期都存在因果关系。
在国内,有关信息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文献不多。陈亮(2011)[7]建立宏观总产出模型与信息基础设施微观供需模型相结合的联立方程,并选取长度信息基础设施的一项指标--人均长途光缆长度来衡量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徐鑫(2014)[8]以区域CGE模拟分析为基础,分析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上海经济转型的影响,发现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对上海经济增长不明显,但有利于产业升级,劳动报酬比例上升,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彭惠(2012)[9]基于菲德模型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信息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信息基础设施对产业的外溢作用明显,且信息基础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强于欠发达地区。张红历(2010)[10]从空间结构的角度测度了信息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发现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为明显,而且区域经济增长有空间溢出效应,但信息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郑士林(2014)[11]通过研究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在行业发展初期,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共同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是2000年后,固定电话基础设施却对经济增长起负向影响。
通过观察以上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分析都围绕着信息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关系来展开讨论,但很少有学者在两者关系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信息基础设施对要素收入分配影响。Andrzej(2004)[12]通过研究电信基础设施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因果关系,证实了电信基础设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收入差距。为解决上述研究信息基础设施的变量的选取上过于单一的问题,所以有必要选取5个信息基础设施的变量以保证指标多样性。基于上述认识,本文立足于C-D生产函数,运用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市2006年至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来深入研究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影响。
二、模型说明和变量选取
(一)模型说明
经济的发展往往是由各种要素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通过各种不同的组合方式来实现的,例如在C-D生产函数中,经济总量Y就由资本要素K和劳动力要素L来决定。但是在生产要素既定的条件下,经济总量就由各要素的产出效率来决定,产出效率越大,则经济总量就越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的产出效率决定要素的收入分配。对信息基础设施的各项目的不同投资能够通过影响对资本和劳动力的使用量来调整要素的产出效率,进而影响总产出的变化,同时也决定了要素的收入分配。由此,可以将受信息基础设施的影响的产出函数表示为如下C-D生产函数:
其中Y表示经济总量,该指标用当年实际GDP表示。K表示当年实际资本形成总额,L表示劳动力投入量,lnXi表示各项信息基础设施指标的对数值。对以上方程两端进一步对数化,可以得到信息基础设施影响产出的C-D生产函数。
而ki表示的是在去除要素资本与劳动力的影响之后,第i项信息基础设施指标对经济的产出弹性系数,反映的是经济总量对该项信息基础设施指标变动的反应程度。如果该系数大于零,说明在去除了资本和劳动力贡献之后,经济总量得以提升,另外说明要素资本和劳动力通过信息基础设施以更加合理的组合加大了专业化和社会分工。若该弹性系数为负,说明信息基础设施给经济总量带来负向影响,要素资本和劳动力的这种组合降低了专业化和社会分工。所以这些参数间接地反映了信息基础设施各项指标对要素资本和劳动力收入分配的影响。以下就信息基础设施各项指标、要素资本以及劳动力对经济总量和收入分配的影响做面板数据分析。
(二)变量选取
方程(2)中各变量选取为中国2006年至2014年31个省市年度数据,经济总量选取各省市年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资本K以及劳动力L均选取当年各省市资本形成总额(以不变价格计算)以及劳动就业人口。对于信息基础设施的指标,本文采取的是实务形态的指标而非价值形态,主要是考虑到我国很多投资数据虚高,对结果的影响较大。并且收入分配的影响,本文将选取五个指标来作为信息基础设施的变量,分别是固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局用交换机容量、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长途光缆线路长度以及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各指标名称、序号、单位及解释如表1所示。
三、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一)模型检验
面板模型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混合模型,另外一种是固定效应模型。因为各地区和年份的资本形成总额、就业人口以及信息基础设施相差比较大,具体来讲就是东部发达地区各变量数值较大,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变量数值较小,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出现较为明显的时点固定效应,混合模型测度的是全国各地区不同特性的平均影响,得到的结果是全国平均产出弹性,这必然使得一些地区的产出弹性被高估,另一些地^被低估。为反映这种时间、个体差异,突出各省信息基础设施随着时间推移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影响的特性,理论上将选取采取时点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在给定显著性水平下,如果F>F1则拒绝原假设为混合模型,接受双固定效应模型。同理如果F>F3,则拒绝原假设为时点效应模型,接受双固定效应模型,如果F>F3,则拒绝原假设为个体效应模型,接受双固定效应模型。
为了验证采用时点固体效应模型的合理性本文将分别建立混合模型、时点固定效应模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以及时点个体固定(双固定)效应模型,现将实证结果以表格形式展现如表2所示。
及时点固定效应模型,发现个体和时点固定效应模型相比混合回归模型不仅拟合程度更高,而且残差平方和更低。根据前面模型设定检验公式有(双固定效应模型与个体固定效应模型:F=51.4731493>3>F0.01(9,233),双固定固定效应模型与时点固定效应模型F=52.72470247>3>F0.01(30,233),双固定效应模型与混合回归模型F=48.54283972>3>F0.01(38,233)),由上式可知,模型存在个体效应和时点效应。并且通过比较三种固定效应模型的系数显著性,发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时点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的系数更加显著。综合以上所述,模型选择时点个体效应模型最为合适。
但是即使是时点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仍有些系数特别不显著,为此本文剔除极不显著的变量lnX4×lnL,再次进行回归得到新的时点个体固定效应模型2。与最初模型1相比,模型2有以下几点优点:第一,在剔除一个变量的前提下,模型系数更加显著,并且系数的正负性仍没有发生变化,说明对模型来讲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第二,模型2与模型1的时点与个体固定效应的正负性也没有发生变化,模型2和模型1对本研究有相等的解释力。第三,虽然模型2残差平方和相对更高一些,但是AIC、SC两个指标的值却更低,应优先选择模型2。本文最后确定模型2为最优的模型。
(二)实证结果分析
由时点个体固定效应模型2可知,固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的对数值lnX1每增加1%,将会使资本的产出弹性减少0.0691%,劳动力的产出弹性增加0.0496%,这也在一定程度说明固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的增大会增加劳动力的收入分配而减少资本的收入分配。根据之前有关信息基础设施各指标的对数值系数的解释可知,固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的产出弹性为0.1911,说明固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增加1%,产出增加0.1991%。局用电话交换机容量的对数值lnX2每增加1%,会使得资本的产出弹性增加0.0447%,同时劳动产出弹性降低0.0288%,前者的变化幅度是后者的两倍。局用交换机容量的产出弹性小于零,局用电话交换机容量的增加会降低产出。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的对数lnX3值每增加1%,将会使得资本要素产出增加0.0748%,劳动产出弹性减少0.0472%。与局用电话交换机容量对资本和劳动要素的产出弹性比较,发现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会加大资本和劳动要素的产出弹性的差距。而且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的产出弹性为负,产出受该容量反向影响。长途光缆线路长度的对数值lnX4每增加1%,将会引起资本要素产出弹性以0.0235%的比例减少,但它对劳动要素的影响却并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长途光缆在生产、使用等过程中,所使用到的劳动比例较小,而资本要素使用较多,从而导致该系数不显著。而长途光缆线路长度的产出弹性为0.1614,该指标每增加1%,经济增长0.1614%。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的对数值lnX5每增加1%,将会引起资本要素产出弹性减少0.0722%,同时使劳动要素产出弹性增加0.0613%。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的产出弹性为0.0165,该指标每增加1%,经济总量增加0.0165%。
综合上述指标的弹性系数可以得出,各项信息基础设施对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的产出弹性的影响系数大概维持在-0.072~0.075,但是通过比较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的产出弹性的影响系数正负性发现,五项信息基础设施指标都将扩大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的收入分配。并且固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长途光缆线路长度以及互联网端口三个指标都会降低资本要素的产出弹性,这是因为我国的产业结构仍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比例较小,这对我国的要素收入分配自然有很大的影响。然而各项信息基础设施指标的产出弹性,大概为-0.2690~0.1654。相比起一些发达国家的弹性系数1.54~2.04,说明中国的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远未能达到其最佳效果,中国信息基础设施的改善任重而道远。其中对经济总量有正向影响作用的指标按从小到大排列有固定长途交换机容量、长途光缆线路长度以及互联网接入端口,负向影响作用的指标有局用电话交换机容量和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根据亚当斯密定理,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经济总体规模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经济社会的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广度和深度,而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广度和深度又取决于市场的大小。所以本文猜测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行各部门加大了对网络的依赖性,作为网络在实物载体的长途光缆和互联网端口需求必然会随之增大,由于这种增大会导致社会分工程度提高和专业化加强,使得经济规模也必然增大。其次信息基础设施作为一项具有外溢性的基础设施对各行各业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而这种促进作用最终表现为经济的增长。
本文采用时点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全国31个省市2006至2014年各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以及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作用做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仅存在个体效应,还存在时点效应,并且这两种效应非常显著。信息基础设施的五个指标中有三个指标(固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长途光缆线路长度和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的产出弹性为正,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两个指标(局用电话交换机容量和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为负,对经济增长起阻碍作用。信息基础设施会加大要素收入分配差距,其中局用电话交换机容量和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会加大要素资本的收入分配,减少要素劳动的收入分配。固定长途交换机容量、长途光缆线路长度和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会减少要素资本的收入分配,除长途光缆线路对要素劳动收入分配作用不显著外,其余两项会加大要素劳动的收入分配。
[参考文献]
[1]AschauerDA.Ispublicexpenditureproductive[J].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1989,23(2):177-200.
[2]刘生龙,胡鞍钢.基础设施的外部性在中国的检验:1988-2007[J].经济研究,2010(3):4-15.
[3]黄璐,李蔚.按要素分配中信息参与要素收入分配的研究[J].福建论坛(社会科学版),2001(6):35-37.
[4]Rudra,P.Pradhan,Mark,B.Rrvin,K.Bele.EconomicGrowthandtheDevelopmentofTelecommunicationsinflastructureintheG-20Countries:APanel-VARApproach[J].TelecommunicationsPolicy,2014(7):634-649.
[5]LewSookLing,OngPuayTee,UchennaCyrilEze.ConceptualizingKnowledgeManagementand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sCapabilityforCompetitiveAdvantage:AMalaysianPerspective[J].JournalofGlobalinformationTechnologyManagement,2014(2):117-138.
[6]CanadanaChakraborty,BananiNandi.‘Mainlines’telecommunicationsinfrastructure,levelsofdevelopmentandeconomicgrowth:Evidencefromapanelofdevelopingcountries[J].TelecommunicationsPolicy,2011(5):441-449.
[7]亮,李伟杰,徐长生.信息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数据分析[J].管理科学,2011(1):98-107.
[8]徐鑫,刘兰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上海经济转型的影响――基于区域CGE模拟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4(7):11-14.
[9]彭惠,曾梁杰.通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和间接影响[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1-87.
[10]张红历,周勤,王成璋.信息技术、网络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视角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0(10):112-123.
[11]郑世林,周黎安,何伟达.电信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4(5):77-90.
[12]AndrzejCieslik,MagdalenaKaniewska.TelecommunicationInfrastructureand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TheCaseofPoland[J].RegionalStudies,2004(6):713-725.
StudyofEconomicGrowthandIncomeDistributionEffectof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
――EmpiricalAnalysisofProvincialPanelDatafromChina
XUBing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与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源或物质力量的工业时代相比,新的时代呼唤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为了更好的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掀起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热潮。我国于2001年7月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并于同年9月1日正式开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课程新体系,既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材,又要为社会输送合格劳动者,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对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实践提出了挑战,也为教师素养的提升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面对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浪潮,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提出了教师的素养提升问题。常见的提法认为现代教师必须具有以下的素养:(1)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的素养。(2)职业道德素养。(3)科学文化素养。即教师应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课程教学理论的知识和美学知识等。(4)能力素养。包括信息能力、交往能力、课程设计能力、教学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学习能力(知识更新能力)以及全面创新的能力。(5)良好的身心素养。即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适应性。这样,教师就能成为知识、能力、品德、审美等全面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结合,教学与生活结合的“全能型”和“完整型”的教师,既能成为教育学生的“人格模范”,也能成为面对一群具有个性的活生生的学生的教育家。[1]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赋予信息技术以新的角色、新的地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四项第11条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中小学校,以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Internet)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正搭建起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平台。从此,信息技术教师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任务,还担负着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加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任。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进程中,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素养问题应有更深层次的解读。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的素养
信息技术因信息交流需要而产生和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又扩展了信息交流的时间与空间,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导致知识更新极快,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墨守于永恒真理,必须具有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
另外,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没有创造性的教师很难培养出创造性的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大多开始具备独立的思维,能够自主的思考。这就要求我们高中教师必须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具有竞争意识和知难而进的勇气,不安于现状,善于学习,大胆探索、创新,用新视野、新知识、新观念,构建新的教育途径和方法。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异想天开;大胆质疑,不因循守旧,不盲从权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求知欲得到满足、好胜心得到鼓励、创造力得到发展的成功感。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与其他科目教师一样都应该具有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但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与其他科目教师相比还有一些方面需要特别遵循。主要包括对专业的态度;对教育对象态度,对同事的态度(信息技术教师与其它学科教师的关系)以及对信息技术的态度等。一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爱职业、爱专业、爱孩子的真挚情感,这是一名做教师的力量源泉。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和角色都处在转型的过程之中,他们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对于立志从事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来说,要有甘作铺垫、乐于奉献的思想准备,献身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事业。由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时刻都面临着不同状况的信息机器、处理着不同范畴的信息资源……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具有信息时代的伦理道德、遵守信息时代的法律法规,成为学生健康、安全、合法地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典范。另外,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是信息时代学校中的“特殊”人物,在处理与其他教师、其它学科的交往活动中,通力协作是信息时代教师发展的方向
三、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
科学文化素养即教师应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课程教学理论的知识和美学知识等。信息技术学科作为当今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代表,有着广发的应用领域,包含众多分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包含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以及《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五个选修模块。为了更好的适应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要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对以上六个分支学科都有广泛而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既是一名教师,同时又必须是“程序员”、“多媒体编辑”、“工程师”……
教育理论方面,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根据信息技术课自身的特点重视对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的研究,以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理论)与信息技术教育观;建构主义理论与信息技术教学观;后现代主义与信息技术课程观等作为指导思想,注重“任务驱动法”、“WebQuest”等新型教与学的方法的运用,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有良好的身心素养
[关键词]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作者简介]余薇(1975―),女,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讲师,研究生;李智(1972―),男,南昌县罗亭镇中学教师。(江西南昌330013)。
二十世纪末,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占主导地位,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广泛应用并导致教育系统发生深刻的变化。”在全国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步伐日益加快,城乡教育之间的“数字鸿沟”、“文明鸿沟”,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正日渐突显,并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一、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近期,我们对南昌县湾里区、安义县等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深深感到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城市学校相比已经错过了一个阶段,其主要表现在:
1、基础设施装备落后
目前多数农村学校不具备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硬件条件,尽管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关心下,镇、村各级学校先后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电脑和教学设备,但镇一级学校人均拥有计算机台数约3%,村级学校还不足此数,信息技术教育课无法全面开展,有的教师即使制作了课件也因缺乏设备而无用武之地;其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条件还较落后,许多地方网络的延伸还没有到位,严重影响了教学信息的交流和沟通,教师更难接触到优秀的教学资源。
2、教师运用能力欠缺
农村学校基本没有具备信息化建设综合能力的专业人才,信息技术课教师严重缺乏,一般教师也不具备教学课件的开发能力。以罗亭镇的中小学为例,只有初中的一般学科教师的实际运用水平接近城市教师的平均水平;而村小的一般学科教师的实际运用水平都远远低于平均水平。因此,即使有的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由于师资问题,其课时也远远不够。
二、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氛围的差异性,影响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因素很多。对于广大贫困地区的农村来说,除了投资力度不够、教育观念陈旧、教学资源缺乏等基本影响因素之外,我们认为学校教师的培训及学校的文化氛围也应是影响农村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下面我们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学校发展经费捉襟见肘
在农村地区,教育费附加是补充教师工资不足部分的经费来源,而农村教育集资则是改善校舍和办学条件的主要经费来源。由于税费改革造成的经费缺口,只靠地方财政是难以完全填补的。相形之下,需要财政或学校挤出经费配置计算机、改造基础设施更是难上加难。
2、教学资源严重匮乏
农村教师能够接触到的一些软件多是面对城市的内容和硬件配置,没有适应农村教育的本土化的教学资源;由于不具备网络系统等先进的信息传播设备,教师不能及时得到新的教学信息,课堂内容大多局限于传统的教材。在我们对湾里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查时发现,农村多数教师能够理解和接受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式,但由于缺乏适合于农村学生学习的信息化学习资源,新课程改革在具体实施时受到了影响。
3、教师培训力度欠缺
由于条件的限制,农村教师参加信息素养教育的机会很少,当地相应的培训机构也很缺乏。培训内容局限于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多媒体、网络等计算机技能方面的知识,缺乏相应的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知识。培训方式一般是“一刀切”的模式,教师不能结合自己的学科进行有效的学习。培训的结果是教师在实践中不能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能与学科课程很好地整合起来。学校在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后也没有形成相应的评价制度,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得不到激励。
4、校园文化氛围淡薄
大多学校决策者在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发展信息化是某种意义上的学校包装,可以产生吸引生源的效应,但在教学中全面深入的应用信息技术,会因教学模式的改变而影响到升学率,因此,对设施设备进行大投入大建设后,没有促进信息化资源利用的具体措施和机制。我们认为教师信息素养教育的环境并不仅仅是物质支持条件的满足,如果农村中小学教师不能利用有限的信息设备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自觉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学校领导和教师尚未形成使用信息技术的自觉意识和行为,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就得不到提升。
三、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探讨
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已经错过了一个阶段,但不能再错过一个时代。全面理解信息化的内涵,用全新思维选择适合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新途径,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是农村学校刻不容缓的工作。其具体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多方筹措资金分批投入实施
(1)政府部门可以建立专款专用制度,首先加大对贫困地区特别是对部级贫困县的教育投资,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避免资金的流失和浪费。也可以采取考核和竞争机制,把资金拨给有资格的学校或区域。
(2)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就目前情况说,单纯依靠政府的投入来保证持续发展是难以办到的。信息化设施更新和折旧快,耗材和维护的费用大,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因此,应该通过必要的政策,采取多种方式,吸引一些民营企业单位增加对教育资源的投资和捐助,以保持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得以持续发展。
(3)贫困地区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启动和持续发展,必须有外部资金的注入,这样可以保证学校对信息化的建设发展形成总体的长远的规划,对硬件设备做到配置统一,从而避免硬件设备来源复杂、随机增添、因规格不同带来使用与维护困难、不能适应教学需求和持续发展的需要等现象或问题的出现。
2、整合教学资源系统规划建设
在城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初期,出现了“车、路、货”不匹配,“重硬轻软”发展不协调问题,客观地说这是正常的。因为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多方面的内容,涉及到多种要素。农村教育信息化要在信息化资源建设中实现系统规划,使各要素协调发展。
(1)硬件资源建设
计算机、网络等硬件设施设备是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基础。在技术上要考虑计算机、网络的配置是否可满足软件资源运行的需要,数量是否满足师生使用的要求,现有基础对以后的设备升级、扩充有何影响等。
(2)软件资源建设
软件资源是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核心,它的开发建设涉及资源种类的丰富程度,使用的便捷性。更重要的是资源内容与组织方式要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软件资源的提供与开发要立足于学生生活的环境,从本地提取信息、事例;同时还要考虑资源的获取途径,以及对传统音像、文字资源的转化问题。
(3)教学资源的管理体制
信息化教学资源各部分的高效利用、有序发展有赖于管理机制的健全。对学校而言,管理的内容在整体上包括对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长期、中期、近期的发展规划;在具体上包括对计算机教室、各种教学软件资源使用时间和数量的规定;还包括对教师参与资源收集、整理工作的相关鼓励措施等。
3、分层次逐步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农村教师信息素养教育除了和城市教师一样,培养其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伦理道德之外,还要培养他们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在培训时,我们要针对农村教育、学校信息设施和教师的特征,选择适合于农村教师需要的培训内容。
(l)远程教育培训方式
现在很多地区的农村学校都拥有了卫星转播设备,我们可以利用卫星传播系统对教师进行信息素养的培训,具备网络设备的学校可以让教师通过网络资源的学习来提高信息素养。除此之外,还可以把一些优秀的教育资源做成光盘,让教师通过观摩学习提高信息素养。
(2)教师“参与式”培训方式
教师“参与式”培训方式就是让教师带着“教学任务单元”参加培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带来的优势;教师接受的培训内容和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便于教师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这种培训方式在“英特尔未来教育”中得到了体现,并且对我国很多区域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类形式容易使他们形成内驱力,获得成功体验,从而激发他们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迅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校本培训模式
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充分利用本校的资源,制订适合本校教师特征的培训体系。可以组织各学科经验丰富、信息素养水平较高的骨干教师,通过优秀案例对教师进行培训,也可以邀请一些信息技术教育的专家到学校作专题讲座。
4、制定激励机制,形成浓厚氛围
校园文化氛围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因素。首先,学校管理者应具备正确的现代教育理念,积极推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设置相应的评价机制激励教师,改变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惟一评价标准的做法;教师要学会积极主动地利用学校现有的信息设施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形成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文化氛围,而不是在上观摩课或教学比赛时,被迫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
农村教育信息化是时代的呼唤,是当代人的历史责任。发展农村教育信息化应以建构社会的需求与可能和人的需求与可能的契合为出发点和归宿,集政府、社会、学校等多方力量,创造性地解决资金与人才问题,才能实现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永玉.农村信息化寒冰解冻尚需时日――江西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2).
[2]李金凤.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现状分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6).
[3]荣曼生,李小明.株洲市小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现状的调查与对策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2).
[4]桑新民,郑文勉,钟浩梁.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2).
[5]汤新春.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信息素质[J].中小学电教,2005,(6).
【关键词】职业中专;信息技术教育;问题
【中图分类号】G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021-01
职业中专信息技术教育的总体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此,职业中专信息技术教育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问题值得:
1基础知识教学是前提,我们不能忽视
基础知识教学是信息技术的基础。作为职业中专的学生,为什么还要进行信息技术的基础教学呢?职业中专信息技术教材是在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也就是说,学生在升入职业中专以前应该已经学习了初中信息技术教材,而且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但是由于现在许多初中学校的教学硬件的设备比较落后,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的条件,所以现在的职业中专生对信息技术的基础不一。有些学生在升入职业中专以前没有学过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比如:有的学生来自偏远农村,在升入职业中专不知道什么是主机、显示器,鼠标和键盘甚至开机也不知道怎么操作,而有的家住城镇的学生,上网或学习计算机的条件比较好,他们在上职业中专以前,已经能够熟练的使用计算机。考虑到大多数学生没有计算机基础,所以在职业中专必须要进行基础知识教学阶段,要把计算机基础知识系统地讲一下。
在基础知识教学阶段,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安全,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等基础知识。例如键盘与指法的教学,鼠标的基本操作等,在向学生讲解计算机硬件组成时,最好能实物教学,这样给学生以直观形象,便于学生快速掌握。
2基本技能的学习是目的,我们要灵活施教
基本技能学习阶段是职业中专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管理信息、表达与交流信息的能力,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常用软件的使用操作,为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打好坚实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可归纳为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信息能力、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信息道德四个方面。其具体内容为信息技术基础、算法与程序的设计、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初步知识等等。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内容无穷无尽,学生不可能完全掌握所有的知识技能,只能在职业中专学习阶段利用有限的时间不断学习信息技术的学习方法,培养其对新知识连续学习的能力。因而,新课改以后,针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在教学中体现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也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由于新课改对信息技术教学有了新的要求,那么在教学方法上也要进行适当的改变,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课本、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演示你观看,作你模仿,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与技能的机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压抑,学生的兴趣逐渐消失,出现了呆坐机房、懒于动手的现象。课堂教学作为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紧密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不断改进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以科学的学习方法。新课改以后,对搞好新的任务下信息技术的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例如,“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和”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灵活选择各种教学模式,改变过去只传授知识的“填鸭式”教育为注重能力培养的“启发式”教育;变死记操作步骤进行简单操作的“封闭式”教学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开放式”教学;变唱“独角戏”的“注入式”单一教法为教师讲授、示范操作和学生观摩练习、矫正反馈、综合练习的“师生同台戏”的多元教法。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合理安排时间,精讲多练,重在实践,增大学生学习、实习的自由度,同时又不是放任自流,不是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着力于发挥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在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全新的方法与手段同时,对教师的自身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在信息技术基本技能方面,应该更加精益求精。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应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教学的需要,通过自修、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培训班等,及时掌握最新科技信息,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3信息素养的培养是总体目标,我们要全面促进
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猎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具体的说包括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信息道德等方面的信息素养。
论文关键词:地址编码城市地理信息地理编码数据库标准
论文摘要:对国内外城市地址编码的发展j力史和应用现状进行总结分析,重点分析北京的地址编码现状,总结分析现存地址编码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建立统一标准的城市地址编码体系的发展潜力。
一、引言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是城市信息化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而城市地址编码在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中是最基础性的工作之一。城市地址编码,是指在地理特征中加入地址属性,并通过该编码与其他城市空间信息建立联系,从而实现地址信息的空间定位,实现地址信息与空间信息的双向转换,实现地址描述与空间坐标的快捷对应。
在普遍的意义上,目前通行的关于地址的一些编码,例如行政区域代码、邮政编码、道路代码、河流代码等,都属于城市地址编码范畴,这些编码都具有宏观定位的作用;但主要的问题是如何为每一个特定的地理要素或位置指定一个惟一的标识码,从而达到准确的定位。
了解并摸清国内外已有的城市地址编码的相关研究和应用现状,对城市规划管理的精细化、信息化、人性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国外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1.美国是地址编码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国家。为配合1970年的人口普查,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国情普查局研究发展了“双重独立地图编码系统”(dualindependentmapencoding,简称dime),其基本思想是按照各要素的拓扑关系来组织数据,形成一个地理基础文件系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市道路中心线的每个弧段均带有道路左右两边的门牌起止信息,为地址信息的定位奠定了基础。在随后进行的人口普查工作中普查的分区及调查、数据的整理,都以这个地理基础文件系统为参照。dime的开发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为了准备1990年的国情普查,美国国情普查局又将dime系统发展为ti.ger(topologicallyintegratedgeographicencodingandreferencing)系统,意为拓扑集成的地理编码与参照系统。tiger数据库是1990年人口调查用的覆盖全国的所有地图资料库。例如,在人口普查中,需要使用地理编码给划分出的普查地理区域分配数字代码,来代替普查区域的文字名称,以方便计算机处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不同地域的分类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把人口普查得到的住户和个人资料方便地与其所在地域联系起来,反映出普查资料的地理特征。tiger数据库的内容处于不断更新之中,差不多每两年就有一个新版本,并以多种形式的文件向社会公众提供。只需要付一定的工本费,就可以方便地得到所需地域的tiger数据。
2.加拿大、德国、以色列等国家,很早就对地址编码技术同样做了细致而大量的研究工作和实际应用。同美国一样,这些成果在对各自国家的规划、行政、测绘等事业的工作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加拿大完成了部级的地理编码数据库建设,由于使用了文件系统管理地理编码数据,使得地理编码数据库具有较高的响应速度,在加拿大全国1.5g字节的地理编码数据量的情况下,进行地址匹配仅需1秒钟。
3.英国使用的是基于britishstandard7666’框架的nlpg(nationallandandpropertygazetteer)数据库。
三、国内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部分城市的规划、测绘及管理部门对城市地址编码问题相继开展了研究工作。
1.目前,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理编码数据库精确度可达到街道门牌及建筑物层面j,台湾省精确度可达到街道及主要景点层面,而大陆地区精确度只能达到省市层面,还没有统一的精确度可达到街道门牌及建筑物层面的地理编码数据库。
2.上海市对以城市道路和街坊为核心的基础地理要素编码方法进行了研究j,克服了传统的城市基础地理要素编码方法中因人为因素造成编码存在惟一性、扩展性和稳定性方的缺陷,提出将编码内容与地理要素的地理位置相关联的网格化城市基础地理要素编码方法。该方法的编制覆盖上海全市的基础地理要素编码,可供上海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使用。同时为促进上海空间基础地理信息的共享和交换,推动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利用创造条件。
3.大连市空间资源研究中心与区域地理信息服务商合作建立了大连市地理编码系统,由区到市逐步完善地理编码数据库,并应用到了大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系统平台提升和旅顺口区公安户籍管理系统平台提升,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4.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1988年开展了《北京市城市地理编码》的项目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是对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地理要素进行编码设计和建立北京市城市地理编码数据库应用管理系统。以该项研究的成果为基础,于1993年批准了国标:《城市地理要素——城市道路、道路交叉口、街坊、市政工程管线编码结构规则》(gb/t1439503)。
5.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展了《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地址编码规则》项目,提出了相应的推荐文本;在本世纪初,组织城市相关单位编制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100—2004),并在其中提出了城市地名、城市门楼牌数据采集的原则。近年来,北京市测绘院针对城市地理信息应用,陆续采集并更新了城八区地名和门楼牌地址。
6.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和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地名管理信息系统,目的是实现地名审批、管理、应用过程的计算机化,并且通过各区县局与市地名办联网,实现全市地名数据的实时更新。
7.北京信息资源管理中心研究建设北京市地址数据库,建立了标准的地址模型和地址数据的采集工艺。
8.北京市东城区采用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城市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城市进行监督和管理。建设部于2005年7月,选定了10个城市作为第一批试点城市,迄今南京市鼓楼区、上海市长宁区和卢湾区已完成试点开发,投入运行,开始显现其社会和经济效益。
9.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制定了道路的编码方法,在与北京市测绘没计研究院合作开发“北京市交通专用地理信息系统”中将这些编码投入使用,以实现道路的快速查询定位。
四、现有地址编码存在的问题
1.城市地理信息资源的分类没有标准,也没有统一的地址代码,编码的范围仅局限于行业内部,同一种编码方法难以覆盖全市,不利于共享信息资源。
2.编码的惟一性存在歧义,即同一个地址的编码由于编制的行业不同会出现多种编码。
3.编码的内容中包含诸如行政区划等人为要素,一旦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则整套基础地理要素编码必须作大的调整甚至重新编制。
五、建立城市地址编码的发展潜力
在充分调查、分析、整合现有城市地址编码资源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符合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特点的城市地址编码原则,将具有相当大的潜力。
1.
3.大连市空间资源研究中心与区域地理信息服务商合作建立了大连市地理编码系统,由区到市逐步完善地理编码数据库,并应用到了大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系统平台提升和旅顺口区公安户籍管理系统平台提升,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4.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1988年开展了《北京市城市地理编码》的项目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是对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地理要素进行编码设计和建立北京市城市地理编码数据库应用管理系统。以该项研究的成果为基础,于1993年批准了国标:《城市地理要素——城市道路、道路交叉口、街坊、市政工程管线编码结构规则》(gb/t1439503)。
5.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展了《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地址编码规则》项目,提出了相应的推荐文本;在本世纪初,组织城市相关单位编制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100—2004),并在其中提出了城市地名、城市门楼牌数据采集的原则。近年来,北京市测绘院针对城市地理信息应用,陆续采集并更新了城八区地名和门楼牌地址。
6.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和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地名管理信息系统,目的是实现地名审批、管理、应用过程的计算机化,并且通过各区县局与市地名办联网,实现全市地名数据的实时更新。
7.北京信息资源管理中心研究建设北京市地址数据库,建立了标准的地址模型和地址数据的采集工艺。
8.北京市东城区采用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城市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城市进行监督和管理。建设部于2005年7月,选定了10个城市作为第一批试点城市,迄今南京市鼓楼区、上海市长宁区和卢湾区已完成试点开发,投入运行,开始显现其社会和经济效益。
9.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制定了道路的编码方法,在与北京市测绘没计研究院合作开发“北京市交通专用地理信息系统”中将这些编码投入使用,以实现道路的快速查询定位。
四、现有地址编码存在的问题
1.城市地理信息资源的分类没有标准,也没有统一的地址代码,编码的范围仅局限于行业内部,同一种编码方法难以覆盖全市,不利于共享信息资源。
2.编码的惟一性存在歧义,即同一个地址的编码由于编制的行业不同会出现多种编码。
3.编码的内容中包含诸如行政区划等人为要素,一旦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则整套基础地理要素编码必须作大的调整甚至重新编制。
五、建立城市地址编码的发展潜力
(一)课程设置现状
目前,小教专业信息素养教育类课程设置依据的是2004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白皮书,确立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三个层次模式。
(二)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涵不明确。信息素养教育类课程完全用计算机教育替代,将信息素养教育简单化。信息素养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传授信息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增强学生的信息能力,并通过相关的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来约束学生信息行为的一种教育活动,而计算机教育是指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具有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教育。可见,信息素养教育与计算机教育在内容上有一定的重叠,但信息素养教育要比计算机教育更宽泛一些,计算机教育应该属于信息素养教育的子范畴,是信息素养教育的技术核心。
2.没有体现师范专业的特殊性。使用统一的教材,实施学内容,参加统一的过级考试,以确保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均达到统一水平。但这种教学存在的弊端也是显然的:一是不利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发展,二是学校或教师为追求过级率往往采用了应试教育的办法,忽略或削弱了学生信息应用能力的培养。
3.没有贯彻“信息教育四年不断线”的原则。该类课程设置只在第二、第五学期,在三年级下学期和四年级就出现了信息教学的断层和空当,虽然有些学校开设了公共选修课“计算机应用课程”,但重理论轻应用,选择的课程在本专业学习中帮助并不大,另外信息素养类课程内容大部分局限在计算机文化基础内容的教学上,知识面较窄,缺乏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课程,学生信息利用率低下,这对于今后继续深入学习和强化工作实践是远远不够的。
4.忽略不同层次学生存在的差异。由于各地区学生入学前信息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信息技术基础教学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无疑会造成“吃不饱”、“吃不了”两极分化的局面,这对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都将产生极大的障碍。信息基础教育应该不再是“零起点”,按自然班进行教学的方式也不适应时代的发展的要求。
5.师资队伍存在一定的问题。信息素养类课程通常是由来自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来教授的,因而往往只关注了技术问题,而很少涉及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授课教师多采取比较单一的边讲边练或者是先讲后练的教学模式,没有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厌学情绪较重。
6.评价方式不尽合理。考题大部分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学生实践技能的考察较少,即使个别有对实践教学进行考核的题型,但其实考察的是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概念及操作步骤正确识记的能力。学生可能能够熟练掌握某种操作,但是如果强硬地以考核的形式要求学生记忆,比如某试题为:复制操作的快捷键为(),会增加学习的枯燥性,引发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降低学生学习兴趣。
二、小教专业信息素养教育类课程设置建构的原则
1.师范性原则。强调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坚持为小学教育服务的方向,紧紧围绕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设置课程。基于此,要认识到信息素养类课程既是基础性课程又是工具性课程,既是知识性课程又是方法性课程。
2.前瞻性原则。教育往往落后于技术的发展,而课程体系制定后也有一个相对的稳定期。因此在课程制定上就更应该具有前瞻性和预测性,给未来的教学至少预留出三到五年的发展空间。要考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要重视补充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有继续学习和掌握应用新软件、新系统的基本能力。
3.实用性原则。从学和用两者关系来看,学在前,用在后。在学习信息素养类课程的过程中,强化信息技术在各学科的应用,才能真正学习好现代信息技术,才能真正感悟到计算机文化,感悟到网络文化———以应用为出发点,以应用为目的。
4.整合性原则。能与具体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不单独开设,而是采取课程整合的形式,以利于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处理具体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5.可持续发展原则。课程设置既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的发展要求,又要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和个体差异,提供选择的空间。同时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展(如技能比赛、制作院报等),使学生具有相当的信息文化底蕴和信息技术素质,这样学生才能有发展后劲。
三、小教专业信息素养教育类课程设置的构想方案
1.课程设置要考虑的因素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学习信息素养知识的目的是什么?要求是什么?方法是什么?要紧密结合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同时考虑信息素养类课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小教专业的信息素养教育有着不同于一般专业的特点,一方面,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现代人必备的素养,是现代教育所培养的素质的一个部分,小教专业的信息素养教育应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学生发展成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另一方面,小教学生是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对他们进行的信息素养教育必须与教育技术技能的培养相结合,促进其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以适应新世纪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2.课程设置方案
根据以上分析,小教学生的信息素养就可相应地分作两个层面,即作为信息社会的人所应具备的信息素养(公共信息素养)和作为教师所应具备的信息素养(教育技术素养)。在具体地设计课程时,可从学生不同的基础水平、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这几方面出发,本着“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宗旨,将信息技术课程分成两大模块———必修和选修。必修模块是直接与课程目标相对应的,每个学生都必须达到它的基本要求;选修模块关注技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既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又是支持个性发展的平台,具体方案。
四、小教专业信息素养教育类课程的实施建议
1.实行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根源在于:一是中学IT课程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了解普遍增多,从而结束了信息技术基础教育“零起点”的历史;二是由于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导致了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差距增大。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1]。基于此,分层的措施如下。(1)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为二级:一级的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Windows)、办公软件(Of-fice)、Internet的使用、多媒体系统等22学时;二级的教学内容包括操作系统基础、网络基础及组网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系统安全、Internet的高级应用等22学时。(2)学生自愿参加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一级考试的报名,考试时间安排在第一学期结束,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一级考试的学生可获得免修资格,直接修二级教学内容,测试没通过者,修完一级再修二级。这样可以避免重复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减轻学校的教学负担都是十分有益的。当然,分级成功的检验标准是学生是否受益,要谨防学生出现“分层次”心理障碍。
2.建立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是指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为核心的实验、实训及实习等教学活动的总称,是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高质量实现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活动。信息素养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信息课程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环节、考核方式以及管理等。如建立网络学习课程中心———通过网络学习资源,学生能浏览到教师对该课程学习方法的指导,并查看每个学习阶段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和建议阅读的内容;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浏览扩展知识以掌握更多的知识;通过互动论坛,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能随时就本课程的学习问题进行互相讨论。利用网络其他手段辅助学习,如通过学习论坛、在线QQ实时指点等,来提高知识应用水平。
3.充分开展课外社团活动
利用学生社团,开展“小先生制”,组织“电脑节”、“多媒体设计比赛”(含网页设计、课件设计)、“Office大赛”(结合专业的Word、Excel、PPT设计)、“装机比赛”、“组网比赛”、“CG(ComputerGraphics)比赛”等各种活动。一方面是对阶段教学成果的检验,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比赛互相交流设计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共同提高。同时狠抓学生的毕业设计,把制作课件的水平作为一项核心指标来考查。
4.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
必修课程:平时训练和期末总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内容———由任课教师评定)。选修课程:技能鉴定的形式(由专家小组评定)。活动课程:竞赛方式(学生或学生小组协作完成的实施形式、不同考试时间,不同考试内容———由专家小组评定与学生互评相结合)。从而形成一个如下图的从师技能考核“金字塔”。
1.1行为主体不明确
公民信息素养教育引起了国内许多学者的关注。但由谁来组织和实践公民的信息素养教育,国内学者还没有达成共识。公民信息素养教育应由图书馆界、教育界、文化界等共同推进,而目前国内没有形成一个主要的实践者来领导这些具体的组织机构实践公民信息素养教育,并确定其责任与角色。教育界主要实施对于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并且是在应试教育下对中小学生进行基础的信息技能教育,没有面向他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教育,这种做法显然跟不上信息社会发展步伐。而在大学,着重于大学生信息检索知识的教育,没有使大学生培养起自觉的信息意识和清晰的信息道德。这些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但却远远赶不上信息社会公民的信息需求。公民信息素养教育迫切需要一个组织者来明确在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图书馆界、教育界和社区等的职责与角色;确定公民信息素养教育整体的发展战略等。
1.2缺乏科学实用的公民信息素养教育内容
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系统的、实用的、面向公民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内容。对于中小学生,国家规定了中小学要开展信息知识课程,但是由于应试教育体制的限制,再加上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的不足,我国中小学并没有开设信息知识的课程,通常只有较为基础的计算机课程,这还是在信息设备较为齐全的经济发达的中小学,而关于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意识与信息道德却没有相关的内容设置。对于高校学生,国内学者对信息素养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就是结合实际情况,借鉴国外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发展体系,重点发展信息检索课程。而图书馆界、教育界和社区等,对于公民的信息素养教育都有自己的理解,使得现阶段没有形成对于整体公民而言的一套系统的、科学的、实用的公民信息素养教育内容。
1.3缺少规范的公民信息素养教育方式与手段
由于没有针对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系统内容,也没有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主体组织者,我国的公民信息素养教育整体呈现各自为政的状态。公共图书馆对于公民信息素养教育主要采取公民参观、培训和宣传等方式,给予公民最为基础的信息素养知识。如天津的泰达公共图书馆向参观者宣传图书馆服务理念,启发用户的图书馆使用意识。此外,还利用宣传资料、展台等多种形式培养用户信息素养。但由于我国公民信息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单一的公民信息素养教育方式与方法无法满足全社会公民的信息素养需求,特别是偏远地区民众的需求。
二、构建公民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策略
2.1明确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主体
信息素养作为公民在信息时代必备的基本能力,在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占有一定的位置。因此,公民信息素养涉及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截至2010年,共有省级公共图书馆37个,覆盖率100%;地市级公共图书馆334个,覆盖率为81.98%;县级公共图书馆2512个,覆盖率为86.1%。这使得公共图书馆相比其他公民信息素养教育机构有着服务范围上的优势。公共图书馆还具有资源优势和专业人员的优势。这些都使得公共图书馆应该成为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主体,成为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实践者。但是,合作才是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关键。在确定公共图书馆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必须发挥政府、社区和其他非营利性组织等的补充作用。政府应该在政策上推动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具体来说,一是制定符合国情和实际的公民信息素养标准;二是加大对于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宣传,以提高公民的信息素养意识。而社区应该成为公共图书馆开展社区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围较广,而社区最了解社区居民的信息需求,因此在社区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更具现实意义。科研组织等非营利性组织可以作为第三方,测评和评估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效果,以确保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健康持续开展。
2.2构建完善的公民信息素养教育内容
公民信息素养主要包含信息意识、信息道德和信息能力。那么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就要在以下3个方面开展:①重点培养公民的信息能力。公民信息素养有别于“传统的文化素养”,它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上的新的信息素养,它存在的基础是信息时代。在公民信息素养教育中,要重点培养公民的信息能力,即建设信息基础设施,为实现公民信息能力提供必要的平台;开设信息检索课程,特别是适应不同文化程度公民的信息检索课程,以及提升公民对于信息技术的认识;跟踪公民信息能力的实践活动,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改进整个公民信息能力的建设过程中使之更加贴近公民需要。②重视提高公民的信息道德。网络已经带来了以下的问题:电脑“黑客”、网络信息的安全性问题、电脑病毒的传播、网络道德对于“传统道德”的冲击、盗版软件、网络知识产权问题和“网瘾”的客观存在等。这些问题已成为网络发展不可忽视的方面,且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就迫切要求重视公民的信息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网络信息道德意识。③加强提升公民的信息意识。公民要成为合格的信息人才,不仅要成为信息的使用者,更应该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创造和组织信息。但是,公民信息意识是一种公民自觉的能力,是与公民的其他能力相关的。所以,提升公民的信息意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2.3运用多种方式与方法进行信息素养教育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的主体,应该运用多种方法来开展公民的信息素养教育。首先,公共图书馆要加强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对于计算机和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使之与信息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其次,公共图书馆应该联合高校图书馆和科研组织等,进一步加强资源的共建共享。这样,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就可以更大限度地满足公民的信息需求,并且减少资源的重复建设。公共图书馆开展公民信息素养教育最为重要的是:面对不同的公民群体,提供多层次的信息服务。对于中小学生,公共图书馆要成为学校信息素养教育的补充,加强他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的教育,高校学生亦是如此。而对于社会上文化程度较低的公民,公共图书馆要联合成人教育机构等,使这部分的公民能够认识和理解信息素养,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自己的工作和学习问题。公共图书馆还要定期地开展专家讲座和信息素养知识宣传讲座,充分调动公民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的积极性。
三、结语
关键词:信息素养;计算机应用;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H191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信息时代决定了知识经济的到来,如何从信息的海洋中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正是信息素养所要解决的问题。高职教育立足于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突出职业教育特点,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高技能人才。提高高职学生的信息素养,学会如何有效、高效地获取信息能力,能够合理地对信息组织、加工,树立关于信息的法律、伦理文化的正确理念,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来说,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一种学习的手段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和推动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进行主动的专业学习,同时还让其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和较高的信息素养能力,以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
2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的概念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而来的,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I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的,即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2003年9月举行的国际信息素养专家会议发表了《布拉格宣言:走向信息社会》,会议宣布: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人权。会议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一种能力,它能够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地生产、使用和交流信息来解决问题。
当代信息社会不断发展,对大学生信息素养与能力有了新的要求。要求大学生能够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进行有效的检索,发现有用的信息,并通过适当的分析处理,使获取的信息在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作。此外,信息素养还包括能够自觉遵守与信息相关的道德、法律和规范等方面的品德。
3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意义与目标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对大学生信息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人才培养中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成为重要的内容,也是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另从教学改革趋势来看,未来的教育不仅是向学生传授信息,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般来讲,信息素养教育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的教育三个方面的内容,而且这三方面内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通过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进行终身学习的素质和能力。具体一般包括信息采集、分析与处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有良好的信息道德修养。
4现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对信息素养培养的缺乏
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是一个多方面的、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在信息环境建设和各学科老师在课程教学中的潜移默化。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主要解决学生在计算机使用知识和网络办公技术方面的问题,所以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必须包含信息素养培养的内容。现行计算机基础教学过分强调理论知识或是办公软件的使用技巧,忽略了信息素养综合能力的培养。
4.1专业信息意识不足
教师虽然在课堂上讲授的是对专业信息知识的理解和处理操作的技巧,但对于学生身边的信息却不能与其有机结合起来。学生信息意识淡薄.不善于主动地表达自己的信息需求并付诸实践。
4.2学生缺乏创新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部分教师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一遇到具体问题就只会翻课本,对知识的综合实践能力应变差,缺乏自我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实践机会少,导致信息技术能力偏低,对信息的依赖性强,尤其是网络信息,采取“拿来主义”。
4.3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手段单一,都把期末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评价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唯一标准,会让学生产生应试心理,为今后专业学习和工作埋下隐患。
5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与信息素养培养有机结合的探索
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还是以计算机文化知识、操作系统、硬件和软件、计算机网络和办公软件等基本理论为基础。虽然教学改革的趋势是以能力为核心,以素质为导向,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全面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并不是简单的事,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而言,本文认为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实践:
5.1制定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加强学生信息意识,提升技术运用能力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基本上没有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给出合理的参考标准,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很难确保其质量。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与信息素养的培养最为紧密,因此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以计算机基础教学为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突破口,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制定出适合本校教学的信息素养能力的标准,使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意识加强。
计算机基础教学包含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与各种软件应用,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提高信息处理能力,需要掌握以下基本技术。如图5-1所示。
5.2提高教师的信息素质建设,加强课程教学改革
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以教师的信息素质为基础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是知识覆盖面广,内容更新速度快,需要教师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前瞻性的目光和超前的思想,才能及时从中发现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时调整教学理念。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任务中蕴含了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也蕴含了需要的能力训练要求,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内化。同时采用学生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使其产生成就感、激发创新能力。
5.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校园文化熏陶
网络信息资源极其丰富、种类繁多。能够有效地获取信息是信息素养的主要标准之一。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除了讲解传统教学内容外,还需要重点加强网络教学资源检索能力的培养,让网络教学资源成为提高学习效果、拓展学习能力的有力工具。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覆盖面非常广,很容易在校园里面形成一种学习氛围。因此,注重校园文化在学生信息素养中的培养,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校园内组织各种与计算机相关的技能比赛或活动,可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能学以致用,从而更好地促进校园文化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潜移默化。
5.4完善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体系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基础知识.并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来有效地解决专业学习和今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现行的考核方式手段单一,甚至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考核,无法体现信息素养的培养质量。考核方式可多种多样,可采用设计大作业等形式来加强各专业的实践应用。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覆盖面广,可紧密结合各专业的应用特点,精心设计综合性的大作业,提高学生在本专业领域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其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谢军,梁军.从学生信息素养的角度探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J].考试周刊.200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