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微型教育课程总结范例(3篇)

栏目:报告范文

微型教育课程总结范文篇1

一、微型课题从何产生?

1.事件发生――课题产生的触发点。课题一定是问题,但问题未必都是课题。课题一定要体现两个以上的变量之间的关系。比如,今天有多少位教师未参加培训呢?――此乃问题,但非课题。今天为什么有5位教师未参加培训呢?――此问题就可以是课题,就可以研究。是培训通知没有到位?还是教师学习意识淡薄?是会议制度不够健全?还是培训内容不受欢迎?是培训者水平太低?还是培训时间不够合理?是教师工作量太重,还是什么特殊原因?等等,值得进行分析与研究。

2.教师个体从自身教育教学面临的困境中发掘问题。如:一数学教师发现,有一些学生对数学学习比较困难,每次考试分数都比较低。如何提高这些学生的考试分数呢?最初教师是让学生准备一个日记本将“我做错的题目”,“我不会的题目”写在本上,让这些学困生记数学日记,借助数学日记这个平台,让学生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总结学习中容易出错的地方;也可以把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写下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坚持了一段时间他感受到,这个方法对一部分学生有一定效果,于是产生了“利用数学日记转化后进生个案的研究”。

3.来自同伴的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如:课堂教学中如何导入的研究。

4.教师自身在读书、学习后的对某种新理念、新方法在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嫁接、应用。如:赏识教育在改变与转化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中的应用

5.教师围绕学校主课题研究,结合自身实际,确立的具体可行的子课题研究,进行建构性试验。

二、微型课题的基本理念:

研究的着眼点主要关注于教育教学细节,研究内容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碰到的真问题、实问题、小问题。微型课题研究以“小切口、短周期、重过程、有实效”为基本特征,以“问题即课题、对策即研究、收获即成果”为基本理念。

问题即课题。倡导每一位教师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意识,这也是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前提。要求按照切口要小、选题要准、研究要实的指导思想,从自身的需求出发,从一个个实际的教学实例出发,认真解析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寻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出自我诊断,然后在若干问题中筛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课题。

对策即研究。确立问题后,作为研究对象,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将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微型课题研究的一般思路是:发现问题――形成课题――填写方案(教师个人)――课题立项(教科室确认)――交流展示(科研论坛)――课题结题(教科室确认)――成果展示。

收获即成果。微型课题研究目标定位为“收获先进的教育理念,蕴积灵动的教育智慧”。要求教师把研究过程中的感悟、体会记录下来,撰写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

三、微型课题研究“四特点”

微型课题研究具有“短、平、快、活”的特点:

短,即周期短。不需要固守三、五年的研究周期,什么时候想研究了就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眼明了、心亮了,就可以什么时候结题。

平,即平实。微型课题研究立足于当前教学实际,针对教师教学中遇到的盲点、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开展实实在在的行动研究。微型课题研究抓住一个“实”字就能出成果:课题源于教学“实际”,放在教学活动中去“实践”,研究活动要“真实”,研究过程要“踏实”,研究结果要“务实“。

快,即收效快。一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转入到下一个问题的研究;一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得到一点收获。它不需要触及该问题的方方面面,更不需要形成系统的经验总结,也不一定要将自己的研究心得发表,关键是要让自己体味到“眼前一亮”、“心头一喜”的愉悦。

活,即灵活。“微型课题”是一种非正式的教育研究活动,在选题及管理上,它不需要局限于科研机构所提供的选题指南,也不需要申报、审批、立项,发现问题就可以确立选题,有了选题就可以研究;它存活于教师日复一日的工作生活中,没有固定的研究模式,没有强制的操作流程,人人都可以研究,时时都可以开展,处处都可以进行。

四、微型课题应“四宜”

选题是微型课题研究的第一步,是解决研究什么的问题。那么,选题如何进行呢?

选题宜新。如果选择的题目只是在前人的圈子里“原地踏步”,缺少新认识、新角度和新材料,是很难写出新意的。因此,题目必须新颖。这里的新颖一是抓住最新出现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经常关注主流教育媒体的新动向,把握新热点,选准新角度,此谓“锦上添花”。二是针对原有问题,提出新观点、新思路、新解决之道,即“旧瓶装新酒”。选题宜小。微型课题题目一般不宜大,即切口要小。选题过大,一是受到时间、精力、资金等限制,短期内很难取得具体成果。二是容易写得空泛,研究得不深不透,对自己专业成长没有什么有价值的帮助。选择一个恰如其分的小题目去研究,方向就会看得准确,问题可以说得深刻,结论可能下得透彻。

选题宜实。选题要注意实用价值,要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有现实意义的题目大致有四个来源:一是教育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带普遍性、整体性、全局性的客观课题;三是带局部性、具体性的微观课题;四是教育实践中的新发现、新创造,包括空白的填补,“通说”纠正,“前说”的补充。总之,教师要多结合本职工作,多研究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

选题宜熟。立足本职工作,选择熟悉的、主观上有利于开展的课题,这是教师科研应坚持的原则。因为我们对自己的专业工作熟悉,有浓厚的兴趣,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获取资料相当方便,能得到同行的指导和帮助,能发挥自己的专长。

五、微型课题的五个一般性属性:

1.研究对象: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找出问题,然后确定研究对象。一般都是从教师身边的、引起教者持续关注(研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细小问题。

2.研究主体:教师,往往是个体,而且研究者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不是外在的要求,很多是源自于教师的突发其想,有一定的情境性和个性化色彩,当离开了这个情境,离开了某个个人,就会有不同的教育问题,这些教育问题在有的人眼中可能会成为有价值的微型课题,在有些人面前可以就不成为问题或者是课题。

3.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

微型教育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微型;课题

“微型课题研究”是指把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即时梳理、筛选和提炼,使之成为一个课题,并展开扎实的研究。微型课题要立足学校实际,着眼点主要关注于教育教学细节,研究内容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碰到的真问题、实问题、小问题。

一、微型课题的特点

1.小,即研究的范围和研究的问题小。微型课题研究主要聚焦于学校教育教学某方面的一两个因素的实质或关系的矛盾和疑难,研究的内容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有价值的细小问题。“小”还表现在研究的规模上,微型课题研究涉及的范围小、人员少、时间短,因而规模小、投资少。

2.活,即灵活。首先,实施流程没有规划课题那么复杂。其次,组织形式上,可以单独,也可以合作研究,它不需要严格按照“选题论证—设计方案—立项开题—实施研究—结果分析—鉴定推广”等环节,可以说微型课题研究没有固定的研究模式,没有强制的操作流程,人人都可以研究,时时都可以开展,处处都可以进行。

3.实,即实在。首先是选题“务实”,微型课题研究立足于当前教育教学工作,针对教师教育工作中遇到的盲点、热点、难点、疑点问题,选题贴近学校、贴近教师、贴近教育教学实际。其次,研究过程“踏实”,源自于教育教学实践的问题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解决,微型课题研究在教中研、研中教。再次,研究结果“真实”,微型课题研究成果的表述不同于科研课题,强调在“做得好”的基础上“写得好”。

4.短,即周期短。微型课题研究的时间视研究的内容而定,可长可短,时间短的两至三周就可以解决问题,长的三至五个月,最长的一般不超过一年。

5.平,即符合当地、当时教师的研究水平。微型课题对研究技术水平、理论水平要求不高,教师学得懂、做得会、用得上。

6.快,即见效快。由于研究的周期短且基于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具体问题,因而速度快、效率高,一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转入到下一个问题的研究;一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得到一点收获。

二、校本微型课题设计方案的基本要点

在课题研究的方向和内容确定后,就要着手设计研究方案或研究计划。(1)问题描述。即描述遇到的问题及课题产生的过程,并由问题提炼出课题名称。在描述时,一般都是采用白描的手法叙述此课题产生的过程,阐述问题时观点简洁、言简意赅、点到为止。(2)明确研究的目的。开展微型课题研究是围绕学科、立足课堂,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以及解决这个问题想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3)研究的基本内容。根据微型课题研究的目的和特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确定研究的内容:一是问题的现状与归因;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4)研究方法。方法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没有方法就没有研究,微型课题研究的方法一般有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案例研究、经验总结等等。(5)实施步骤。即本课题研究计划分几步完成,每一步做些什么。一般都分为课题准备阶段、课题研究阶段、课题结题阶段。每一阶段所做事项和科研课题的相似。(6)预期成果。即该研究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和要求。研究成果涵盖着教学案例设计稿、听、评课稿、教育案例、教育故事、课堂教学实录,也可以是研究小报告、访谈记录、调查问卷及报告、沙龙材料、学生作品,还可以是音像作品(课件、光盘)、图表、教具等各种资料。

三、微型课题实施阶段操作步骤

在确定了研究课题、制订完研究方案及研究计划之后,课题研究就进入到实质性的研究阶段。(1)调查与分析。研究前要有摸底调查(前测),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情况,确定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和策略。(2)研究与策划。根据所制订的阶段性研究计划,认真完成每月及每周的研究活动,并注意过程性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3)反思与调整。在实践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反思、总结,否定不合理部分,肯定成功经验,并修订、完善方案。(4)收集与整理。收集各类数据和资料,并对资料和数据加以整理。

四、微型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

微型课题的结题报告既是对研究结果的说明,又是研究的直接成果。微型课题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研究报告撰写的灵活性,报告的呈现形式除了前面所讲的课题结题的基本格式外,还可以是课题预期成果中列举的要素。

五、微型课题研究中应注意的事项

做好课题首先要严格执行课题研究计划,认真实施课题研究的步骤,避免课题研究的随意性及前紧后松、虎头蛇尾的现象。其次,课题组分工明确,职责清楚。最后,收集保存好研究资料,妥善保管。

微型教育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重难点初中数学学习模式微课

“微课”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是黎加厚教授根据国外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自己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教学方式。

一、微课的内涵

微课顾名思义就是“微型课堂”,故也称为“微课堂”,是不同于传统课堂的一种特殊课堂,具有自身的特点:

1.教学时间短。微课时长一般为5分钟~8分钟,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2.教学内容少。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的教学,或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

3.主题突出。一个微课就一个主题,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4.资源容量较小。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及下载到终端设备离线观看。

二、微课的分类

微课分类依据不同,就有不同类型。按最佳传递方式划分,可以分为讲授型、解题型、答疑型、实验型、活动型等。讲授型以学科知识点及重点、难点、考点讲授为主;解题型针对典型例题、习题、试题的讲解分析与推理演算,重在解题思路的分析与过程;答疑型针对学科教学中疑难性的、代表性的、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或解答;实验型针对典型实验进行设计、操作与演示;活动型针对某个具体的学习活动、任务等进行的操作活动。按微课使用的职能分类,可分为事实型、情景型、示范型、原理型、探究型等。事实型是媒体提供有关科学现象、形态、结构或者史料、文献等客观、真实的事实,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事实性材料,便于识记;情景型是根据学习内容,媒体提供一些有关情节、景色、现象的真实或模拟相近的画面;示范型是媒体提供一系列标准的行为模式(如语言、动作、书写或操作行为),学生通过模仿和练习进行技能学习;原理型是媒体提供某一典型事物的运动、成长、发展的完整过程,并借助语言的描述,帮助学生对典型事物的特性、发生和发展的原因和规律有所了解;探究性是媒体提供某一些事物的典型现象或过程,利用文字或语言设置疑点和问题,作为学生分析、思考、探究、发现的对象。

三、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制作及运用

新课标提出:“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动态的数学观。把数学看成人类的一种活动,是一种充满情感、富于思考的经历体验和探索的活动,设计有意义的教学活动能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得到升华,使知识精确并有所发展。在现今信息网络技术普遍发展的时代,微课在数学教学中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制作

数学学科知识点更加明确,重难点更加清晰,每一个知识点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制作要注意结合学科特点进行。

首先,要选定微课内容。展开调查研究,充分摸清学情,确定重、难点,所有出发点都必须是学生;其次,要选择合适的微课类型。设计每个微课前,根据所要讲解的知识点选择适当的微课类型,有助于增强微课堂教学效果;再次,要构建完整精炼的教学过程。微课的教学设计因为要控制在10分钟以内,所以所有语言都要求简明扼要,直入主题,具有趣味性、吸引力,结尾要科学、快捷。

(二)数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

微课都是教师精心选材、精心设计、精心制作出来的,微课相对于传统45分钟课堂,虽然时间“微”,但是质量却不“微”,承载的都是数学知识的精华。微课不仅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有利资源,还是教师教学的有利“法宝”。

1.课前预习使用微课

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搜集或创建相关微视频,学生通过观看微课等一系列自主学习活动完成知识的传输,课上教师为学生构建的个性化与协作化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对知识的深度内化。

2.课上教学使用微课

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模拟再现生活,使学生进入身临其境的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使教材中的重难点常常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障碍,教师将重难点问题制作成微课教给学生,从而使学生轻易突破重难点。

3.复习巩固使用微课

教师只要能持之以恒,合理分工,用不了多久,教材上所有的重要知识点就可以都做成微课,除了预习时使用外,学生还可以在复习过程中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微课”,再次观看巩固或温习,而不需要教师重新讲授,省去很多教学时间。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成为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微课学习模式致力于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成长需要,致力于改变低效的学习模式,致力于改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真正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在数学教学中巧妙运用微课,必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北京、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3]倪牟双,王平.从难点到亮点―有效学习微课堂[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4]康红娜,冯军,姚奇志.“微时代”下的“微课”艺术[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4).

  • 上一篇:免疫学在医学中的作用范例(12篇)
  • 下一篇:<微型课基本要求范例(12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