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以前在网站上看到一个小作者写的关于提现的内容,这个作者朋友就在文章里说在提现的时候他的习惯是会攒到50块钱,甚至是更多才会一起提现。
那个时候我的习惯就是只要达到了最低门槛,我就会去提现,当时我还不是特别明白为什么他一定要攒这么多,因为我们看本身就是已经存在的了,不可能一块钱也能提,那么只要说一个最近的10块钱门卡那么,你达到了10块钱就去提现就可以了。
后来随着时间长了,我好像也就知道那位作者为什么会这么想了。
因为这是一个成就感的问题,总的钱数情况不会变,但是每次都提10块钱,因为到手的就总是小钱,可能就体会不到这种积少成多的乐趣了。
相反如果是像他每次都攒到50块钱那么,拿到的数额一方面是比较大可以给自己一定的激励和成就感,另一方面一个稍微大一点的数字也不会马上就花掉。
我到手的是10块钱,因为觉得是小钱可能立刻就花了,这样也不会攒起来,那么对于一些想要攒钱的人,比如说这位小作者来说,那可能就不太合适了。
由此可见,在一些小细节上面,每个人也有自己的考量,这种积攒的数字给我们换来的成就感也是一种快乐的来源,只有和坐而不为的只要换一个角度,生活中就有可能过很多的仪式感和成就感,从而让我们的每一天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值得纪念。
汗水换来的欢笑
中午,天空就像东海的碧水,蓝得透明;炎炎烈日,烤得大地滚烫;教室里更像蒸笼一般。而校园里却歌声嘹亮,原来是在大扫除呢!我们穿着单薄的衬衫,却淌着豆大的汗珠。扫地的、擦桌的、整理物品的……整个教室里充满了“战斗”的气息。
“同学们,加油干哪!我们和二组比比,看哪组打扫得又快又干净。”不用看,光听这炸雷似的声音,我就知道这是四组组长钭思静在向我们二组下战书。我组同学立即应战,一场激烈的劳动竞赛开始了。听,歌声停了,只有劳动的响声;看,扫帚也勤快了起来,一下子从这边“飞”到了那边,所过之处还一尘不染。热汗流进了眼帘,哲得眼睛生疼,但我们顾不得擦一下汗,只是不停地干着,不时还用眼睛偷偷瞅一下对方。只见沉重的扫帚和簸箕在陈勇杰的手里如同玩具一般轻,一会儿就把垃圾清除得一干二净。“抓紧喽!”一声催促,我赶紧收回目光,操纵起手中的抹布¨¨¨
由于我们负责的窗户污垢很顽固,第一组、第三组的同学完成任务后也赶来参加“歼灭战”了,“战场”上就更热闹了。“刷刷”声,加油声,欢笑声,到处洋溢着劳动的快乐……
水南小学五(4)班许楠雨
指导老师陈晓丽
一天,学校决定给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来个“大整容”。原来,经过一个暑假,学校里的每一个角落“住”满了“垃圾家族”。中午,同学们准备好劳动工具坐在教室里,个个精神抖擞,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万物俱备,只欠东风——老师的命令了。
林老师在教室里给我们分好工。同学们便拿着早已准备好的抹布,像开了闸的水一样冲出教室,来到自己负责的场地上,七手八脚地干了起来。
学校里顿时变的热闹起来了。擦墙壁的同学,有的弓着腰擦,有的蹲着擦。墙壁姑娘脸上的青春痘好像一道难做的题目,难住了我们。我和李彦晓用白色的地毯请它出来,它却好像在跟我们作对,死贴着墙壁姑娘的脸,不肯投降。我心里暗暗地想:哼,敬酒不吃吃罚酒!我使出了我的杀手锏——用手刮,我使劲地刮,可就是没作用。墙壁姑娘脸上的青春痘仿佛在讥笑我没用,我气坏了,拿出我的手,使出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消灭了一两颗讨厌的小黑点。
同学们个个都干得热火朝天。豆大的汗水顺着脸蛋一滴一滴地流下来,衣服甚至都可以拧出水来了。我们这组的人也不赖。柯晨拿着自己的抹布,认真地擦着地,看着她那粉红色的“白雪公主”变成了黑色的“灰姑娘”,心疼地说着:“哎呀,我可怜的抹布!”倪伟尧拿着扫把聚精会神地扫着,真恨不得一下子把地扫干净。李彦晓和我用力地擦着墙壁,将一些人见人恨的小黑点请到我们的抹布上面。这时,我心里想:“腰酸死了,这活怎么那么累!如果在家里,妈妈和爸爸肯定不会让我干这种累人的活。
经过四十分钟,我们的大扫除终于“完工”了!我们看着自己辛苦完成的劳动成果:那一块块玻璃亮晶晶的,像一颗颗洁白无瑕的宝石镶嵌在上面似的。那一块块地砖好似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珍珠织成的地毯。看着这美好的劳动结果,我们高兴地露出了美好的笑容。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是我们的心里都是美滋滋的。我看着,看着,完全陶醉在眼前这个美丽的校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