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护公园里的动植物
〖教学目标〗 2.通过各种直观媒体的演示及操作,使学生懂得怎样爱护公园里的动植物。 [教学目标注重了从多角度、多层面综合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特别把学科中人文内容作为教学的着重点,让学生通过看图、学文、上网等途径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说一说,你刚才看到的大公园怎样?你们喜欢吗?为什么? [通过前后两个画面的比较,使学生在欣赏了第一组画面中得到了美的体验,丰富了审美经验。这时,再拿第二组画面做对比,学生自然就会产生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气愤情感。然后,再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使学生从认知和情感发展到行为。]
三、“实践活动”――争做五星级“环保小卫士” 2.插上广告牌,准备写上广告语(点击进入公园的按钮)。进行广告语评比活动。同学们做得很好,你们真不愧为“环保小卫士”。现在我们就以“爱护公园里的动植物”为主题,来一个广告语大赛好不好?谁的广告语好,就可评为“最佳广告语”奖,并获得一枚红五星。 4.完成课本上的作业:把你认为最好的广告语除了写在电脑里的三块广告牌上,让老师和同学欣赏外(师生互评),还要把你的广告语写在书本上的这三块广告牌上。 (由爱护公园里的动植物扩展到爱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2.游戏活动:教师扮演成“国际环保协会中的大法官”,学生向“国际环保大法官”投诉那些破坏环境的人和事,并提出应该怎样爱护环境的方法和建议。 4.小结:通过这节课,大家懂得了很多环保的知识,也付出了许多的行动。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环境将逐渐变得干净美丽。
第七单元 愿望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对学生进行亲情的教育,体会丁丁对奶奶的爱。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文 2.揭示课题。这个可爱的故事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2.请同桌两个同学一起来学习,先互相教一教不认识的字,再一起读一遍课文。 (学生思考、回答:种牵牛花;丁丁的愿望是让奶奶看到牵牛花;丁丁的愿望是让奶奶在屋里也能看到牵牛花;……)(继续播放) [这篇课文把牵牛花的生长过程给简化了,老师很巧妙地利用、利用丁丁把问题引出来,让学生去思考,理解课文。] .请小组同学带着对牵牛花的喜爱之情一起再来读一遍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
三、认字学词 2.(黑板上牵牛花的叶子后面藏着很多词语)比一比谁读得快读得准。(老师摘叶子,学生抢读词。)全班再一起读一遍所有的词。 重点学下面几个字:竿 晚 或 感。小组同学商量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几个字。(小组学习) 我们小组讲“感”字,用心才会感动,所以是心字底。 4.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我们一起来玩个猜字谜的游戏。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以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学词,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小结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丁丁和牵牛花》。请同学们打开书,小组一起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 3.同学们说得真好,如果你有愿望会怎样去实现呢?(也像丁丁一样努力,付出辛苦。) 小丽有一个愿望,我们来看看她有什么愿望?(小丽很想有一个文具盒,但是她的储蓄罐里的钱不够,她应该怎么做,请你帮她想想办法。)学生热烈讨论。小组汇报:小丽应该自己攒钱;小丽可以帮妈妈做事挣钱;小丽可以得一百分,用好成绩换文具盒;…… 1.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奖励大家做个找朋友的游戏。 2.上节课学的生字大家还记得吗? (2)心――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_ 1.出示要写的字:阳 久 对 给 足 记 路 吹。同学们观察这些字,你觉得哪个字难写?哪个笔画难写?学生自由发言:“久”的横撇和捺不容易写好看;“足”下面的撇和捺不好写;“路”上面的折文不能写成反文;…… 同学们分析得真好,这些字要写好确实不容易,这些字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有撇和捺,这两个笔画不容易写好。 学生自学其他几个生字。 (展示出学生写的字)小朋友们写字真认真,撇和捺的笔画特别不好写,但大家仔细观察,认真书写,写得非常好。做事情要想做好都要付出努力,希望大家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努力去做。 2.朗读《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体会作者的感情。 4.口语交际,使学生知道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能够实现的愿望,做个懂事的孩子。
〖教学准备〗
1.让学生收集有关安徒生的资料。 3.蛋糕、棉衣、音乐D的道具。
〖教学过程〗
一、汇报资料,激趣导入 2.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安徒生,现在请同学说一说“我了解到的安徒生爷爷”。 这位著名的童话大师写了许多深受小朋友们喜爱的作品,今天我们要介绍他最有名的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 1.出示,师讲《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三、自主识字,初读感知 2.互帮互助小组学习。要求:数一数这首诗歌有几个小节;把这首诗歌正确地读给同桌的小朋友听。 4.集体读课文。边读边想“刘倩倩想为这个小女孩做些什么?” 1.师:小作者想为卖火柴的小女孩做些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朗读。指名读、集体读、分男女读、小组接读。) 3.让我们伴着动听的音乐,再来感受一下这首诗歌。(配乐有感情地朗读。) 师:你们想不想帮助卖火柴的小女孩?怎样帮助呢?(小组说一说,再指名说。) (出示口语交际内容,先小组讨论,再派代表说。)七、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爸爸→棉衣 放床头 挡风雪
. .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