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分析
教学目标: 2、理解课文,懂得各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一定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看待别人。 教学重点: 课前准备: 2、生字卡片,重点句子小黑板。 教学过程: 1、认读词语。 2、听说训练。 (开火车认读词语可以了解学生对本课生字词的认识情况和熟练程度,以便在本堂课的生字教学中引起注意。) 1、谈话激趣:究竟是谁的本领大呢?风和太阳谁也不肯让谁,决定比试一下。小朋友中有谁愿意做公正的小裁判,来评判一下呢? 3、自由读课文,争当小裁判。你觉得谁的本领大?为什么? 4、组织交流。 说说“那还不容易”、“谁知”是什么意思? 分角色朗读第一次比赛的经过。说一说:这时的风和太阳会想些什么? 说说“这有什么难的”是什么意思? 借助图片投影,理解“只见风推着帆,帆带着船,像箭一样飞快地前进。” 太阳会怎样回答呢? (3)、公正的小裁判,现在你想对风和太阳说些什么呢? (4)、你能读准下面的“一”字吗?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让学生读一读课文中出现的“一”的变调,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一”的读法。) 1.出示生字卡片 3.描红临写。脱下孩子的外衣 让船走得快 .谁的本领大教学反思.蜗牛的奖杯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懂得“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1.与教材有关的多媒体。 教学过程1、(出示蜗牛图)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蜗牛吗?二、初读课文出示生词蜜蜂 蜗牛 甩下 冠军 惟恐 面前3、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组词怕:害怕 可怕 生怕 怕事7、再读课文,你觉得哪几句话难读,就把它多读几遍,要读得正确流利。三、指导书写:(2)说说怎样进行记忆。 一、揭示课题二、细读课文1、自己读一读。3、蜗牛它怎样飞才是自由地飞?(发挥想象)(因为它有一对有力的翅膀。)贴有翅膀的蜗牛。(二)出示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边听边想,哪些词告诉我们蜗牛得了冠军?2、指导观察课文插图,再指名读课文。板书:遥遥领先4、齐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三)出示第三自然段2、把你感觉印象很深的句子和同桌互相读读。4、边读课文边理解:它干嘛把奖杯背在身上?过渡:它成天想着奖杯非常得意,(板书:得意洋洋)日久天长,奖杯——(引读最后一段)1、指名读,他哪儿读得好?3、出示名言、格言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指名读。作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抄写生字。.蜗牛的奖杯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本文的教学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追求,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促使学生在趣味中发现、研读、品味,真正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理解内容,感悟形象,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7.狐假虎威1、知识与能力:认读文中9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狐假虎威”的寓意。认读文中10个生字并朗读理解韵文,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一、导入新课:2、板书课题:7狐假虎威狐:左边反犬旁,右边瓜威:半包围结构二、初读指导2、指名分段读课文。4、齐读课文。1、学习第一段。(2)生演故事情节。通过动作演示,生理解“窜”为逃跑、乱跑的意思。老虎为什么要逮住狐狸?(肚子饿了)()学习词语:寻找2、学习第八、九段(2) 课文哪一段写的?(第八段)a. 问:哪里写狐狸、老虎,百兽找出读一读。. 找出不理解的词,小组讨论d.学习词语:百兽、吓跑(4) 学习第九段b. 百兽为什么逃走?(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学习词语。借助3、学习第二至七段(2)在学生读文后的基础上自己找。a.理解第一次对话(第二段、第三段)(2)全班试做眼珠子骨碌一转,做的好的示范(3)老虎的反应如何?(一愣,为什么不敢)说明什么?(感到奇怪愣住)板书愣敢吃我(1)老虎说了什么?(指导朗读:重读:我、老天爷、违抗、多大)理解“蒙”(说明由奇怪到胡里胡涂)(3)学习词语:派来、违抗、胆子(1)狐狸又怎样说的?为什么这样说?老虎的反应如何?为什么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有点相信,有点怀疑)(2)学习词语。爪子、师总结。狐狸为什么会狡猾?(为了保护自己)8、说说你懂了什么道理?你喜欢狐狸吗?( 喜欢又不喜欢)(有的人受委曲,让大哥哥来报复。)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五、描红指导2、重点指导:假、威7.狐假虎威 借 威风吓跑百兽我在初读时,就提出读书要求,眼到、手到、心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理解了课文意思后,必须把课文读流利、读出感情。教学时候让学生真正理解语言,除了读一读、听一听、想一想,还应动一动。我在教学第一段时,我安排学生演一演,师当“旁白”,找了两个学生当“演员”,其余学生当“导演”,在较有兴趣的导与演中,学生理解了词语意思,还激发其想象力,如身临其境,激起读书兴趣。通过熟读,复述课文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注意进行转换迁移的练习,使消极词汇不断地转换为积极词汇。学生通过理解课文,狐假虎威意为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再深入分析狐狸的心理行为,发现狐狸其实聪明又机智。在遇到危险时,为了保护自己,不妨也做一回聪明的狐狸。教学要求: 2、学会本课7个生字,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准备:多媒体,头饰。 第一课时 1、板书课题:8.猴子种果树 过渡:猴子是怎样种果树的?结果怎样? 三、初读指导 2.再度课文,画出生字词和小节号。(1)自渎生字词。拔 改种 喜鹊 樱桃 (2)说说你在这些生字的音、形、义上有什么收获? (4)带读,指读,开火车读。 4.把生字带到课文中认真读,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1)自渎.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四、学习生字2、观察字形和位置。改: 左边是“己”的变形。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一、复习检查 2、认读词语。 学习第一小节 2、指名说,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4、怎样读才能把猴子的心情体现出来?突出“天天”。自己练读一下。指名读。 学习第二——八小节 过渡:正当梨树成活的时候,乌鸦是怎样对猴子说的?猴子是怎样想、怎样做的?指名复述内容。 相机理解:“农谚”、“梨五杏四”等词。4、谁能通过读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过渡:杏树种成了吗?为什么? 、指名说,读。 7、请小朋友们带着问题读第六、七、八小节。 学习第九小节 1、齐读第九小节。 3、讨论:猴子种果树为什么什么树也没种成? 2) 全班交流。 三、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1、想一想:怎样演这个童话故事? 3、小组比赛表演课本剧。 1.读了,演了这个这个小故事,你想对小猴说什么?板书设计: 乌鸦 梨五杏四 拔 杜鹃 桃三樱二 拔 没有耐心,不能成功 课文第二至八自然段写猴子轻信乌鸦、喜鹊、杜鹃的话不断改种果树三个小部分意思内容相近,叙述形式相似,采用“由扶到放”“以放为主”的方法展开教学,从反复的读中小朋友还认为这只猴子没有主见,别人说什么就听什么,不用自己的头脑思考,我觉得说的也是挺对的。水到渠成,正因为猴子这样,我们小朋友也发现了他的问题所在,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呢?引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这只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在学习过程中,对这篇课文的内容,孩子们可能有一些不同的想法,我在尊重学生个性化理解的前提下,启发引导,展开讨论,允许学生对猴子的评价多元化。这样孩子们对猴子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也能拓宽孩子们的思路,但在指导的过程中,我抓住主要的,引导学生从积极的层面上分析理解。课后拓展时,我提出:“小朋友,你能帮帮这只猴子,快告诉他为什么他什么树也没种成吗?”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明白其中的道理,为了让反面的引以为戒的故事从正面的角度去理解,我说:“猴子听了小朋友的劝告后,一定很受启发,第二年克春天这只猴子又种上了果树,这一次他他有没有吃到果子?”让小朋友接着课文写下去。很多小朋友写得都不错,实际是他们心目中理想的状况。教学目标2.会写“犭”的字4.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 教学第一题2.指导4.自渎课本上的街头牌匾,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并在书上标好读音。.依次说说这些单位是干什么的8.依次认读1.审题a认读4条成语和1条古人熟记4条成语和1条古人1.审题a出示生字卡,认读学生描红、临写,师巡视。第二课时 (出示森林图。)听说森林里正在举行一个“童话故事会”。(板贴课题)小朋友想不想去参加呀?(想)瞧,参加比赛的有孙悟空小组、蓝猫小组、唐老鸭小组、神龙小组、威力虎小组和蓝精灵小组。(老师逐一把小组标志放到小组桌上。)你想参加哪个小组,就到哪个小组去报到,并戴上头饰。) 1.比赛快要开始了,先请百灵鸟宣布比赛规则。(动画演示百灵鸟。)请各参赛组员先在小组内交流童话故事,然后各小组推选出一名组员参加比赛,注意:所讲的童话故事不要太长,要生动有趣! 3.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让学生当裁判,评价哪一组讲得最好?为什么? 1.表扬优胜小组,颁发“故事大王”奖。 四、课外延伸,强化交际9.母亲的恩情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3.理解《游子吟》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教学准备: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2.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9课《母亲的恩情》就能弄清这些问题了。二、自学2. 自由读课文,要求:(2)再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把所画的生字词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尝试理解词语的意思。三、导学1.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指名读,正音:(2)开火车读,齐读。 这是唐代诗人孟郊感念母亲的恩情而作的一首诗。简介孟郊(PPT出示)1.师:刚才小朋友遇到了好几个生字,那你们是想什么办法把它们记住的呢?生认读生字,说一说怎么把“恩、针、根”记住?3.描红生字。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母亲的恩情》这一课,知道了《游子吟》这首古诗是唐代的大诗人孟郊写的。我们也了解了这首诗是孟郊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而作的。那这首诗到底是怎样报答母亲的恩情的呢,下节课我们具体学习,请小朋友回家再读一读课文。一、导入二、自学三、导学(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忙着”是什么意思?你可以用“忙着”来说一句话吗?出示例句,指名孩子回答。从哪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母亲的恩情呢?“夜深了”的“深”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读好“一针针一线线”,从中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指读)说明: 民间有个风俗,家里有人出远门,为出门人做衣服,必须做得针脚细密,要不然,出门人回来的日子就会延迟。()看着图,这段内容就是写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来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诗? 2.学习第二自然段。(2)结合插图一思考,这段有几句话?(4句)母亲的恩情还表现在什么地方?在她的语言中,出示: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板书:语言 盼儿早归)谁能说一说为什么孟郊看到母亲头上多了几根白发,眼睛就湿润了呢?他会想些什么?引导孩子看图回答,可以想象“我走了,我的母亲年龄大了,谁来照顾呢?”指导重点读好“湿润”。3.学习第三自然段。(2)出示图二,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自由读课文。(指名回答)他想到了什么?(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这是一个反问句,还记得怎么变为肯定吗?(PPT出示)(指名读好这句话,读好“抚摸、注视、又细又密”等词。)(3)这就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能读出要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情?有感情地读这句诗。(1)指名读第四和第五自然段。 (3)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对母亲的敬爱和怀念,作者用吟诵诗歌的方式去赞美母亲,就叫《游子吟》。谁来吟诵这首诗?(指名读诗句)四、练习2.学习生字:抚、摸、报、迟五、总结第三课时 1.指名有感情地读课文二、自学 2.同座位点背三、导学 补()摸()针()恩()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四、练习2.默写《游子吟》这首诗。五、小结【17-18】【二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9 母亲的恩情 语言 盼儿早归 本课以讲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自然地引出了古诗《游子吟》,并提供了相关的背景知识,展现了创作本诗的具体情境。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体会诗人热爱母亲,不忘母恩的思想感情。全文描写细腻,充满感情,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用“帮助”造句。 3. 想象沉香扑进妈妈怀抱时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第一课时 1、指名说说沉香刻苦学武艺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生字词,标小节号。 浑身 巨响 怀抱 师傅 跨 转身 (2)哪些字音值得注意? “耸、轰、隆、凶、 诚”读后鼻音 4、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在读读,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指名比赛读书 三、教学生字 2、指导写字 3、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正确美观地临写生字一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2、把默写的词语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1、教学第1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4)请你读出小沉香“救母心切”的感情。指导读 (1)自读 (3)出示:1、他翻过高山,跨过深涧。 这两句话意思相同吗? 有感情地读读 ()齐读第2自然段 (1)从沉香这些做法,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4、教学第4自然段 (2)(出示图)华山怎么样?此时沉香心情怎样? (4)还有哪里体现出沉香心里无比激动? ()带着这种感情齐读第4自然段 三、小结 1、选适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母亲在灯下( )( )地为我补衣裳。 我把玩具( )地收拾起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 2、再次让学生默读要求 1、自己一边默读课文,一边记下故事的情节。 3、同座位互相复述,指名复述这个故事。 三、指导造句 2、你能仿照句子,也来用“帮助”造句吗? 学生说,师生共同纠正。 1、造句(两个位置不同的句子) 帮助……板书设计不在乎 千辛万苦 教学反思 我们常说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可学生是活的主体,正因为这样,所以就会有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产生,而这派生出来的问题如果能够注意生成的话,就很可能成为很好的教学资源,从而有“无心插柳柳成荫”或者“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收获。1. 知识和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花木兰尊老爱幼,自信自强,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新偏旁。 3、学习木兰为国家分忧的品质。二课时第一课时1.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题目是"木兰从军"。板书课题。听后提问:木兰是谁?"从军"是什么意思?花木兰是女儿家,她女扮男装,替谁去从军?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3.检查自读效果。(2)指名分节读课文。三. 精读训练,理解第一段。2.口头填空。3.小结。一、谈话导入:1、自由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丢字、字字入目、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这节课我们还要在原来朗读的基础上,完成另一个任务:规则:(2)当第一位同学读好后,你可以向他提出挑战。二、 精读课文提问:你“着急”这个词读得特好。你能告诉同学们为什么这么读吗?花木兰为什么着急?(出示卡片)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课堂表演:老师演木兰的家人。学生演花木兰。看看你们怎样说服我。)2、过渡:木兰收拾好行装告别了家乡和亲人,我们请这位同学为我们读。出示句子:学生找出读得好的地方:披 跨 渡 过 赫赫战功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这么读吗?(告诉我们这条路很长,而且很艰难,从军是很辛苦的,但木兰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勇往直前)(出示图片1)她跃马提抢,驰骋沙场,英姿飒飒,奋勇杀敌,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那是因为她热爱祖国。 出示句子:将士们前来探望她,这才发现,英勇善战的花将军,原来是位年轻的姑娘。小结:是啊,正是因为战火不断,马不停蹄更因为木兰是一个自信自强的女子。 自己有感情的读这一段。出示:花木兰 。听了你们的赞扬,老师也想来赞一赞花木兰。、齐读全文从古到今,女英雄不止花木兰一个,如穆桂英 江姐等,课后请同学们收集女英雄的故事,讲给朋友听。12、木兰从军 孝顺懂事 英勇善战 淡泊名利 教学反思: 一、发挥想象,促进理解 二、抓住中心,爱家爱国13.歌唱二小放牛郎 1.认识8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生字。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2.从主体部分的侧面描写中,感悟王二小英勇献身的正义壮举;歌颂他的英雄精神。 1.收集有关抗日战争的资料。 3.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录音带。 第一课时 老师想给大家讲个故事。它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北方的山区。敌人向解放区扫荡,解放区的政府机关和老百姓,都躲在山沟里。他们抓住了一个放牛的孩子叫他带路,勇敢的放牛郎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在山口设下的埋伏圈,而自己却英勇地牺牲在敌人的枪口下。那一年,这个放牛郎才只有十三岁。他的故事流传至今。让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去认识这位真正的英雄吧!(播放歌曲) (一)自学 2.同桌合作读书,会读的给不会读的当“小老师”。 (二)识字2.小组合作识字。 4.交流识记方法。 1.读词语 3.独立书写,自检互评。 (四)交流 2.小组讨论,交流所得。 4.结合插图,引发学生想象当时具体情景。 (五)诵读 2.读诗歌的结尾,体会人们悲愤的心情。联想到自己对有关抗日战争的认识,激发仇恨日本侵略者的感情。 这个感人的故事被编成歌曲,半个世纪来广为传唱,二小没有牺牲,他英勇献身的精神激励人们去奋斗,他是真的英雄,他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第二课时 二、交流 他却睡在冰冷的山间;他却蚝在冰冷的山里边。 3.谈一谈你学习了这一课的收获。 三、练习 玩耍 扫荡 潜伏 隐藏 迷失 顺从 假装 主张 丢 去 敌 舌 抓 爪 站 战 英勇地 牺牲 王二小 在山间 例: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我们的埋伏圈。 (1)我把苹果洗给别人吃。板书设计危急 顺从 牺牲教学反思自己通过阅读所获得的个性化感受在同学面前充分地表达,通过交流、合作。大家对王二小的英雄故事以及他的机智勇敢有了全面的了解。 教学目标 2、会写“辶”偏旁的生字。 4、培养学生能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和说话写话的能力。1、继续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教学时间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2、指导(2)正确选择“舐、犊”的义项,再将“老牛舐犊”的意思说出来。(3)根据图意,想象你对小牛说些什么并写在图中的对话框。 二、教学第二题2、指导 师范写,教学写字技巧。 学生描红,教师巡视。三、教学第三题2、指导 (2)看图理解各成语的意思一、、激趣导入,引发兴趣 二、小组交流,鼓励创新 在学生充分参与交流的基础上,让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到讲台前汇报。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台上的同学说的游戏是不是有名称及玩的方法和过程,说得是不是比较有条理。组织学生评议。评议着重围绕上述两点要求展开,对发言同学表达是否清楚明白和语言是否规范也应予以适当的评价,同时,对是否恰当运用礼貌用语和体态语也应予以一定的评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三、自由组合,深入练说 四、课外延伸,学用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