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设计说明文以诗歌的形式用假设的语言介绍了大自然有趣的科学知识。依据课文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为主的教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多方位、多视角地让学生去认知、去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和知识点,积累语言,拓宽视野。注重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结合,语言文字的训练与逻辑思维的训练相结合的学习方法。2.预习字词,制作生字卡片,朗读课文,搜集大自然中辨别方向的资料。(学生)教学过程学习目标1.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教师)教学环节2.板书课题。1.交流迷路后的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借助生字表,认读生字,把诗歌读准读通顺。2.检查学生生字的认读情况。(2)开火车读,读中巩固。(4)指导学生读好翘舌音。3.检查学生读文的情况。(2)每个小组推荐一人上台朗读诗歌,集体评议。2.注意检查同桌字音朗读得是否准确,注意“忠”“实”“盏”“闯”“稠”“针”为翘舌音。4.全班交流识字方法。(2)字理识记“积”。“积”从“禾”,表示与农作物有关。本义:堆积谷物。(4)观察“盏”的图片,与同学交流,发现“盏”与“皿”有关,列举“盘”“盆”“盒”“盛”。.学生读书比赛。2.在正确的答案后边画“√”。(2)“积”字的读音是“ī ”( )“í”( )。3.一字开花。(给下列字组词)2.教师示范,学生临摹。4.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积累词语。(2)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1.全班交流掌握生字要领,把握关键笔画。3.将要写的字写两遍。.独立练习。(2)默读全文,画出自己喜欢的生词;小组内交流自己所选的生词。4.我是小小书法家。(抄写生字)教学反思以读代讲,读中感悟。教学中注重通过朗读来品味美感。诗歌教学应更强调多读少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出情感,读出味道。在读文本时,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读懂其中的科学知识,而不是一味地讲解灌输,让孩子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继续学习课文,了解并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前准备制作生字卡片和多媒体。(教师)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用时:10分钟)1.听写生字词。2.齐读课题。2.教师:学了这篇课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你就不会再慌张了。因为——(教师媒体展示下列语句。)3.指名反馈:谁知道指南针?(引导学生展示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教师媒体展示指南针,若有实物更好。).创设情境,了解看“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7.出示思考题:如何看“大树”“雪”辨别方向。9.老师范读第小节,学生思考:诗歌最后一节在全文起什么作用?1.齐读第1小节。3.仔细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就会了解到: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太阳、北极星、大树树叶、沟渠里的积雪这四种指南针。.(1)小组代表朗读,汇报辨别方向的方法。①第2小节中重点理解“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在西方落下。太阳指的方向是很可靠的,所以说“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③第小节中根据演示理解,阳光直射北方,雪化得快的一方为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7.学生边听边思考后回答:起到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的作用。.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2)中午的太阳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 )(4)雪特别怕太阳,沟渠里积雪化得快就是南方,化得慢就是北方。( )(1)北极星是盏指路灯,它永远高挂在北方。 (2)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助你辨别方向。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用时:10分钟)1.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启示?(1)你还知道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①利用指南针。③利用地物和植物特征。2.(1)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课文中的内容你都理解了吗?请你根据“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画一幅画,并标明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书设计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片段师:这是一篇蕴含丰富知识、秀丽的小诗,我们要把它积累下来,丰富自己的语言。背诵也是有规律的,这样会提高我们背诵的能力。仔细观察这首诗,你发现了什么?师:你观察得真仔细,有了这样的发现,我们只要把这两个小节的最后一句仔细背一背就可以了。同学们试一试吧!师:这篇课文给我们讲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师:这首诗的第2~小节每一行表达的内容都很相似,你能发现每行都讲了什么吗?生2:第二行说的是哪个天然的指南针会来帮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发现了规律我们背诵起来就更加方便了。其实,我们在背诵时,根据自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进行背诵,这样就更好了。(出示:太阳、树影中午时指示方向的画面)请同学们根据画面,练习背诵。师:请同学们按照我们发现的规律,采用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背诵的方法进行背诵练习,比一比谁背得又快又好。赏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首小诗前后照应的特点,重点指导不同诗句的背诵,使学生初步感受诗的结构美。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这首诗在表达内容上的相似,在理解了每一行所表达的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背诵。这节课学生不仅仅获得语言、内容上的积累,同时也探究了背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