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总结:做自己的“小老师”
回顾2017春学期,不能说在班级管理上取得了多大的成就,但就培养孩子自主、自立、自信方面,有一点自己的小心得,现将这一点点心得汇在以下总结中,主题为“做自己的小老师”。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为了能在文盲众多、师资奇缺、经费不足、思想陈旧的旧中国普及教育, 他发明了适合穷国国情的普及教育的“穷办法”———“小先生制”。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幼儿心理学告诉我们,幼儿生性好动,喜欢模仿,有极强的表现欲望和参与意识。在班级管理中,我发现如能选择适当的时机,采用“小老师”角色的方式,让幼儿参与管理,不仅能满足幼儿的愿望、大大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更能有效促进幼儿自身的发展。现我从以下三点展开我今天的主题。
一、“小老师”角色的实施———乐此不疲
在我们班,“小老师”角色绝不能仅仅局限在几个固定的能干的孩子身上,而是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有机会当上“小老师”。鉴于孩子的人数问题,我和搭班老师讨论决定每天可以设置多个“小老师”各负责一个岗位。了解幼儿园工作的人都知道,幼儿园的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其中的生活常规活动又包括进餐、午睡、入厕等很多小的细节和工作,因此“小老师”的机会也是来自于这些细节工作中。
组长———组长的工作是负责管理自己所在组的日常琐事。如数学活动前,组长要分发操作材料;美术活动前要准备好记号笔、油画棒、绘画纸;吃点心时要督促同组伙伴认真吃, 保持桌面干净。孩子们虽小,可是荣誉感很强,人人心里都想当小组长。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竞争意识,我班开始实行小组长“竞争上岗”制,人人参与竞争。具体方法:鼓励每组幼儿先提名一位幼儿当组长,也可以自我推荐,并说出自己竞选组长的理由;然后全班小朋友一同举手表决;最后,支持率最高的幼儿当选小组长。通过幼儿自己选出的组长,不仅管理能力强,而且在幼儿中的威信较高,同伴很乐意服从管理;同时让幼儿感受到了民主的氛围。 小组长每届任期一周,任期满后评选“优秀小组长”。
安全队长———每次在孩子如厕、喝水的时候便是班级最 混乱的时候,也是安全事故最容易发生的时间段。“安全队长”则负责监督孩子们在如厕、喝水时候的纪律。我班规定如果幼儿不尊重安全队长,无视安 全队长的监督及规劝,便少拿一颗五角星或失去一次竞选安全队长的机会。因此,安全队长在孩子们的心中有一定的权威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孩子们活动的安全开展。
小助手———“小助手”是可以协助老师工作的幼儿。这一职位是每天选举的,他可以帮助老师取教科书;去别的班借教学用具;在老师制作教具的时候帮助拿材料、扔垃圾,等等。在孩子们眼里,“小助手”也是一份十分光鲜的工作。
卫生督查———每天饭后或者美工活动结束后,卫生督查会检查各组卫生情况和幼儿卫生习惯。在我班,卫生督察也有监督提醒值日生工作的义务。
生活委员———生活委员工作主要在于午睡前检查幼儿盖被情况,午睡前后,检查幼儿穿脱衣裤和鞋袜情况,对于有困难的幼儿给予帮助和指导。同时,生活委员在幼儿活动前后,也要及时提醒幼儿喝水、穿衣。
能当上“小老师”是每个幼儿心中最美好的向往。平时注重激发每个幼儿的上进心,顺势提出争当“小老师”的资格条件,让幼儿明白表现好、不断进步才能当“小老师”, 而且还要事先具备做一名“小老师”的基本能力和获得全体小朋友的拥护和爱戴。孩子们的进取心被充分调动起来了,知识、技能的学习自觉了,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了,行为及学习习惯也日渐养成。
二、“小老师”角色的收获———利远大于弊
通过在中班让幼儿参与班级管理、担当“小老师”角色的实践,我发现这种策略不仅促进了孩子的发展,班级管理效率也得到显著提高。
1.培养幼儿自信心,促进个性发展。他们在做事情的时候 会更加认真和负责,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只有把事情做好了,才配做“小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动手动脑,培养了自主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2.增强交往能力。他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发展着自我。在做“小老师”的过程中,幼儿要学着自己判断和做决定,而且幼儿觉得自己在对他人提供帮助,所以处于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中。
3.幼儿的自律意识更加强化。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常常明知道这样做是违规的,可还是去做了。而当上了“小老师”后,他们潜意识里就会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符合当老师的标准。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对于自己不良的行为会努力去控制和纠正,这比我们的直接教育更有效。因为我们对幼儿的教育是外部条件强加的,后者则是幼儿自身内心的醒悟和控制。其实人人都能当“小老师”,人人都有过管理和被管理的经历和经验,只要一日各环节的常规要求和行为规范在每个幼儿心中都滚瓜烂熟,并在纪律的基础上通过“小老师”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去要求别人,长此以往,班级管理就由以往的外部约束为主转变为自觉内控的自我管理,孩子的认同感、协同性大大加强,班级管理效率不提高也难。
4.提高处事的应变能力。一学期下来,我们班已经有好几位跑腿小妹了,在不认识字的情况下,给他们画个方位草图,写个纸条,他们就能很好的完成任务。
.作为班级的小老师,孩子们对于班级里的各种物品都有了一定归属感,是自己的东西,难免有了保护意识,更别提破坏了。
.在各项活动中,起到了管理作用,从而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总的来说,一学年“小老师”管理办法实施下来,我们班的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还是让我骄傲的。一个个自信、优秀的孩子脱颖而出。在上学期末由我班1个孩子组成的舞蹈队伍,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舞出了园门,舞出了常州。在练习中,我们两位老师只负责设计队形,指导动作。所有的音乐旋律都由她们自己来记,口令都由她们自己来喊,动作都由她们自己来消化。她们有这个能力,她们能管理好自己甚至带动其他人,有的动作,老师教一遍摸不清方向,但是同伴一讲解,立马能通。努力加上平时培养出来的自信自强,使得他们在一个个舞台上从同龄人中脱颖而出。这只是我们班一半孩子,我相信在坚持不泄的正确引导下,我们班另一半孩子也能如此优秀。
三、“小老师”角色的思考———家园合作
平等———所谓平等,就是固定任期。给予每一位幼儿当“小老师”的机会,但是要告诉他们,只有自已先做好才能成为别人的楷模。
理智———在做“小老师“的过程中也会有相应的问题出现———幼儿的虚荣心膨胀。在幼儿园中我们经常看到幼儿喜欢模仿教师的语气对同伴说话,甚至常常主动承担起教师的职责,维护各种规范。久而久之,他们便会认为自己处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自己的决定权威是约束和管理其他幼儿的有利武器,在和其他幼儿相处的过程中都会有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当幼儿触碰到行为规范底线时,我也理智地以同伴的口吻制止和说教,避免“小老师”模仿平时教师高高在上的地位并对同伴进行训斥的情况出现。
自省———教师要做“小老师”的好榜样。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师为了维护班级规则经常强调“不能做什么”,而不是“应该做什么”。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当看到其他幼儿违反规则时,他便会去制止或说教。所以,我们以怎样的姿态去对待幼儿,“小老师”也会学得有模有样。我们希望“小老师”怎样和幼儿相处,也就是看我们怎样和幼儿相处。
共育———父母应成为孩子最好伙伴,满足幼儿的模仿欲望。让幼儿当老师,是一种师生角色的互换,这很容易激活孩子的兴趣。家长来做学生,无疑会让孩子更加兴趣盎然,孩子学习的劲头也会越来越足。当幼儿让你做他最好的聆听者时,请认真对待幼儿的每一个表现机会。因为,孩子正处在对成人的角色有着天然的期盼和好奇的时期;让他在家做“小老师”的时候,家长应更加鼓励他,让他更有积极性和信心。家园共进,让这个“小老师”满足心灵。我们应共同努力,共同给孩子打气,给他们更多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