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大班写意的教研
一、抛出问题,何为写意?
1. 那么什么是写意,首先使我们得理解的一大问题。我们用三个字来概括写意那就是“画以心”。是孩子的感受,他观察的,他想要表达的是从心里面出来的,这是写意作重要的三个字“画以心”。这也是温州就有陈碧霄老师做出的总结。
2.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去这么做呢?第一个就是从孩子的绘画特点开始,我们孩子作画的绘画特点(是从美术领域来说的):第一,孩子看见的是他看见的,但是心里表达的是孩子非理性的的表达,我们看不到他的逻辑,他想怎么样表达就怎么样去表达,是画所知的。第二,就是幼稚的概括和夸张。第三个,他满足于表达的过程。所以孩子的有些画我们会看不懂。
3.为什么看不懂幼儿的画呢?1、正表明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表达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表达自己的意感和情感。2、正表明他们的作品形不对,但只要一解释,就能感受到一种神似,这就是灵性。所以当我们开展意向绘画的时候要去问问孩子关于他的画,并把孩子的画解释给家长听。
4.下面来看看幼儿在不同时期的作画特点。192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文斐尔德在《创造精神的发达》(Greative and ental Grth)一书中,把儿童绘画能力发展分成六个阶段:我们可以来了解一下。
(1)错画期—2至4岁。在这一阶段将经历从无序、有控制(如重复动态的东西)到命名的发展,即乱线涂鸦、有控制涂鸦、命名涂鸦。在这里,命名是动觉思考转到想象思维的一个标志。在此阶段,儿童对人体、空间、设计等把握都不甚理想。对于色彩的运用大致有了从纯娱乐意向到用色彩区分涂鸦的不同意义的进步。
(2)前图式期—4至7岁。此间儿童对绘画、思维和环境的联系有所发现,能够具有人体部位的纵向的概念,对空间则产生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开始象征性的描绘尝试,在纸上出现杂乱的物体形象和用头、脚画成的人,大小变化无常。儿童开始用语言补充说明自己的画。
(3)图式期—7至9岁。儿童进入这一阶段,已经形成了人与环境的确切概念。从通过对形式符号式图样的重复获得自信心,发展到通过对图样的偏离而得到体验的表现。描绘人物虽然是以自己的知识和个性为转换,但对人体的掌握已大有进步,尤其是通过偏离而表现的体验有如下特点:a,夸张人体的重要部位。b、忽视或省略不重要的部位。、符号的变化运用。在空间领域里,开始运用基线(表示画的底部或地面),并且也会偏离基线以表达体验性的主观空间。
(4)写实初期—9至11岁。儿童社会性意识开始萌芽,自我意识的出现使儿童更加拘泥于自我态度所带来的诸种结果。在描绘时有脱离图式的表现,想要描画得像实物,在描绘人体时注意细节,倾向于写实线条。但是在空间上舍弃了基线。因而出现了重叠(如天空下延和基线部分相合)。在色彩方面则从色彩的客观阶段向色彩的表现阶段过渡。
()拟写实物—11至13岁.想表现得酷似实物,但又表现得不十分完整,远近透视、凹凸感也有所表现,但不以成人的透视和明暗表现法表现出来而以孩子式的手法表现出来。在视觉和非视觉思考中画出意识的自然主义倾向,注意描绘对象的内心,追求三维空间的再现;在色彩方面,是根据距离和心境等来改变色彩的。儿童开始对绘画的成品逐渐加以重视,并热衷于发展艺术技巧,注意临幕一些流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出现了有意识的风格感。
()青少年艺术阶段—13至17岁。这一时期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艺术的敏感性更加明显。但创造性表现停滞,多数学生丧失对美术的兴趣,少数人则能摆脱这一青春期出现的困境,其创造与表现趋于稳定并向成人化过渡。
.写意教学的好处,所以写意教学有很多好处。
首先是让孩子们走进童趣,走进童真
其次自主写意是想象的触发点,更是绘画的基础
再者能培养幼儿的“观察、捕捉食物特征”和形成自己的绘画语言。
.写意教学的关键在于什么呢?一就是形成绘画语言,二就是学会观察,这两点相当重要。
二、大班写意的指导要点
1、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大班幼儿构思越发丰富、完整,创造的形象感越发丰富、完整,创造的形象越发生动、细致,有一定的情绪,使用色彩越发多样化,主题既明确有清晰,且空间思维开始发展。有了把自己看到的立体物体表达在画面上的需要和能力。他们往往将一些无生命的物体赋予人的思想、情感的行为,作品带有较强的拟人化特征,他们喜欢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大胆地夸张和取舍、简化;还经常把不同角度、不同时间、彼此无关的东西画在一起,因而出现许多奇特、有趣的画面,表现出了求全的特点。在这个阶段,幼儿的绘画能力有了更快的发展的可能。这里面的一些中大班都类似,但是对于大班会有细节的要求,还有遮挡的关系。
2、关于选材方面
选材可以选取生活中常见的,结构上面的话,中班选取结构相当于简单些的,其实中班画的东西大班都可以画,大班画的东西中班也可以画。所以呢,大班的时候随意随手,随便拿过来就可以画。写意就有一点好处,随笔拿过来,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但是有一点就是一定要复杂一点点的,有的人可能觉得,这么复杂的小朋友怎么会画。还有一点就是选取的材料要有特征。如:(1)鞋子,因为鞋子生活中很常见,随便那一双都有,可以让孩子仔细观察画里面的线啊,线条的粗细,黑白灰这种感觉。听那边的老师说这双鞋子是一个小女孩画的,她是拿着笔倒着画,蹭蹭蹭的画着画着发现后面有一个花瓶,她就一笔笔地画出来了类似花瓶的鞋子。(2)关于画人物,那是更加方便了,随地取材,小朋友画了之后就可以拿出来看这个是谁?可以照片画,实物画,然后可以画爸爸画妈妈画爷爷画奶奶画老师画同伴。当我在听九幼老师说画人物的时候我就想起来我们幼儿园的一位小朋友也是观察的非常仔细的,正好是王嫱老师的公开课上哈哈小人她就画了我,那时候我第一次戴耳环,穿长裙她马上就能在画上体现出来了。(3)不过人物画中最有特点的就是画老人,为什么?老人为什么好画,因为它有特征,而且丰富,有皱纹。
3、说了这些选材以后,我们最重要的是观察。个性观察。
个性观察就是幼儿自身存在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引导幼儿进行多角度个性观察,鼓励幼儿用自己独特的视角,甚至是用夸张的视角引导区感知、去思考、去想象,还可以通过摸一摸、闻一闻、说一说等多种感官体验和表现,直接认识、理解描绘对象,建立起明晰的知觉形象,为创造性写意奠定基础。
(1)个性观察一个是分层次观察,这个整体和局部中班有要求,大班也是按这个要求下去的,先来观察整体的,在来观察局部的,接下去是细节,细节大班有要求,中班的话是忽略带过的。举个例子:如《漂亮的发型》。发型可于每个班级于每个孩子,不管女孩子还是男孩子,他们的发型可能都会不一样。可以引导孩子去看一看同伴们都有什么样的发型。有些是一根马尾的,有的是分开两条的,那么就可以继续引导幼儿去看看了,那么两条辫子的发型是什么样子的?重要的是去引导孩子去发现发线可以用什么线条来表示。那么写意的时候就可以让一个孩子转过来,细节刻画就是画孩子发型的走向,还有旁边辫子纹理的要求然后来画画不同的发型线是什么样子的。
第二个课例---手,也是从孩子身上出来的。那么第一个先来观察整只手,手上,手由什么组成(手掌、手背、手心、手指)。那这个观察了以后,再让孩子看看手上还有什么(还有指纹)。观察完指纹就可以来看看手指上的指纹是可以用圆圈来表示,手指关节上的指纹可以用横线表示,一步步地引导幼儿往下看。接着就可以问孩子关节和关节之间使用什么线条表示(竖线)。那么手指上的线观察完了就可以看看手掌上的指纹。手掌中间的掌纹是什么样子的(长长的、分叉的、像什么呢?)这样观察完了之后,让小朋友看手掌除了有摊开来的形状还有什么形状。那么这里就可以继续启发,让孩子自己摆放。手指手掌变化后又是用不同的线表示,引导孩子去观察,观察完之后去作画。
(2)接下来就是“化大为小”的观察,就是把大对象变成小对象,比如说你想画嘴巴的样子,你就可以把嘴巴放大,可以看看嘴巴上唇和下唇有什么样子的结构,牙齿是什么样子,然后让孩子根据这样的图片进行绘画。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们就会形成对嘴巴样子的概念,原来嘴巴是这样子的。那西祠要是要画刷牙的、吃东西的样子孩子们就有结构了。
(3)再接下来就是“多维视角”观察。
我们如果给孩子观察的时候,能尽量给孩子提供实物就尽量给孩子提供实物。因为实物放在这里角度就出来了,如果要图片呢,我们就要选取不一样角度的,让孩子进行观察。还有,我们所有的观察后面有一点夸张想象,接着追问像什么?你把它当成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