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口才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呢?我会这样说,你说口才有多重要它就有多重要。也许你会说你是不是有一点言过其实呢?其实不是。古代有一位文艺理论家叫刘勰,他有两句名言:“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对不对呢?我认为是对的,不妨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当年秦国和晋国联合起来打郑国,郑国是一个小国,在两国大军压境的情况下,郑国从上到下一筹莫展。武将不敢出征,文臣没有谋略。最后郑王不得不让老将烛之武亲自出马到秦国军营去一趟。烛之武受命于危难之际,到秦军找到秦王,他讲起来情真意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痛陈唇亡齿寒的道理,最后终于说服了秦王,秦王立即撤军,而且还留下三员大将,协助保卫郑国。晋国一看无可奈何,只好撤军。这不是舌头的威力吗?他就靠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将秦、晋大军退去。 三国的诸葛亮舌战东吴的文官武将,终于建立了联吴抗曹的统一战线,最后致使号称“八十万大军”的曹兵几乎全部葬于滔滔的长江之中,这不是口才的威力吗?设想一下,假如刘备让张飞去呢,后果会是什么呢?这不是口才的作用和价值吗? 大家都知道孙中山先生,后来许多参加辛亥革命的老人回忆起来说,他们是听了孙中山先生的演说才参加了辛亥革命的,这不是口才的意义和价值吗?我们的毛主席、周恩来、陈毅、邓小平哪一位不是能言善辩的?正因为这样,他们才用自己的口才宣传了民众,武装了民众,从而投身到革命事业中,这不是口才的意义和价值吗? 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需要口才,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也都需要口才,有口才和没口才是大不一样的。教师没有口才行吗?怎么来传道授业解惑呢?我敢这样说,凡是特级教师他们都是有口才的,否则他当不上特级教师;法官没有口才行吗?律师没有口才行吗?营业员、推销员没有口才行吗?所以,各行各业都需要口才,在整个人类社会中,一个人有口才和没有口才是大不一样的,有口才的人就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对社会做出较大的贡献;没有口才的人就不能充分和更有效地展现自己的才华,他的贡献也是有限的。 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交往当中,也是需要口才的。俗话说,:一句良言三冬暖,一句恶语六月寒;一句话使人笑,一句话使人跳。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会说话就不会吵起来,就不会打起来,同志们就会非常和谐。可见无论是大处还是小处,口才的意义和作用都是不可低估的。
我给大家讲一个过去的笑话:在山西有一个牲口贩子到内蒙去倒腾牲口,这也是做生意、做买卖吧,还有一个人也在那里倒腾牲口。第一个人我称为甲,第二个人称为乙。这个乙做了几年生意都没有人愿意跟他在一起,因为他不会讲话,他自己非常孤单。甲是个忠厚的人,看别人不愿意跟乙在一起走,他就决定和乙在一起走,好互相有个照应。走着走着,乙就说了:“老兄,你一个人走,万一得了重病,死在半道上怎么办?”甲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他。走着走着,乙又说:“老兄,这牲口在半道上都死了怎么办?”甲越听越不愉快,说:“走吧!快赶路吧!”当走到甲家门前时,甲让乙到自己家休息一下再赶路。乙一看甲家的大门,就说:“你家的门真是大啊!两个棺材并列走都没有问题。”甲真快被气死了。到了甲家里,乙看到甲的母亲坐在炕上,这时乙又开口了:“大娘,你老高寿了?”甲的母亲说:“今年,七十五岁了。”乙说:“行了,活够本了,就是现在死也行了。”这时甲实在忍不住了,“行了,你走吧。”把乙推出家门,乙在上路时,还说了一句,“老兄,你家以后如果有天灾人祸,别忘告诉我一声。”大家看一看,这是说话吗?他会说话吗?这样的人,怎么能得到友谊,怎么能干成事业呢? 还有一个人,家里正为小孩做满月,酒菜已上齐,突然有两个朋友造访,赶上了,自然要喝几杯喜酒。这时酒桌上面飞来一只苍蝇,他家里的妹妹就对着苍蝇说谁请你来的,没请你就来了。朋友一听心里想是不是说我啊,酒也没有喝好就走了。 还有一个老头,扛着煤气罐出去。一个小伙子看见了,说:“大爷你没有气了?”这位大爷一听就生气了,扭身回去了。这个年轻人如果说:“煤气罐没有气了,我帮你灌吧,晚上给你送回去。”这多好啊。…… 我不想给朋友们更多地举例了,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不管你从事任何工作,有没有口才是大不一样的。有了口才,就会加速你做任何事情成功的速度,提高你成功的几率,而且关键时刻能够起到关键的作用。我们可以不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口才太有用了,应该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的口才!
可以说,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很多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都发现自己面临着这样的一个现实:学习成绩,已经不再是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惟一标准。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越来越重视求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良好的口才,即沟通能力。没有高学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等条件,可能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但是沟通的障碍(不善交际与言谈),更有可能将求职者挡在成功的大门之外。
这是因为科技的发展,已经使我们的地球变成了小小的地球村。现在人们不仅仅是面对面的交流更加频繁,而且电视、广播、电话等等现代设备也对人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人们已无法适应当代高度发达的资讯社会。那种“祸从口出”的古训已不再被人们奉为神明,那种“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的观点已逐渐被人们所摒弃。社会的发展,向未来社会的主人——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们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只会“默默”耕耘的“小黄牛”,还需要能说会道的“百灵鸟”。未来的社会是年轻人的社会,现在的大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他们要管理社会、管理工厂,当律师、做教师,但不管做什么工作,离开了口才,只能是事倍功半。现代人应该是能言善辩者,如果还是笨嘴拙舌,很难立足于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 另一方面,纵然一个人才高八斗、技能高超,但如果连话都说不清楚,和别人沟通起来总是让人别扭,不讨别人喜欢。那么他对单位、对社会的贡献一定是有限的。因为他缺乏传播知识,推广个人理念的能力。没有口才就不会有说服力,没有说服力就不会有影响力;没有影响力就不会有领导力;没有领导力就只能单枪匹马、独自奋斗。
但现在,个人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与合作的社会。在分工越来越细致的今天,每个人可能都只是你所在单位这架大机器上的一颗小小的螺丝钉。要想使这部机器正常运转,零件之间的沟通配合至关重要。如果个个零件都各自为阵,互不沟通,不相配合,那么结果可想而知。之所以有的单位能在竞争中胜利,有的单位却在竞争中失败,其中的奥秘之一,很可能就是这个单位的领导甚至员工的口才。西方一位哲人说过,世间有一种成就可以使人很快完成伟业,并获得世人的尊重,那就是讲话让人愉悦的能力。而且,口才是最看得见、摸得着的外显能力,求职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可以随时展现,也可能随时获得认可,随时帮助自己成功求职。 美国人早在上世纪 40 年代就把“口才、美元和原子弹”看作是在世界上赖以生存和竟争的三大法宝。60 年代以后,又改为“口才、美元和电脑”。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用“电脑”代替了”原子弹”,而“口才”竟连续独冠“三要”之首,足见其作用和价值非同小可。的确,在当今资讯发达的信息时代,口语交际才能作用之大,影响之深,其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意料。“口才”作为一种表情达意,论辩是非,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古人说过:“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是对口才本质力量的认识与概括。晏子使楚、孔子周游列国、诸葛亮舌战群儒等,都是成功运用口才的典型事例。这就以事实论证了口才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成败的重要性。社会发展到今天,口才的意义和价值越加凸现出来?时下看,口才更是必不可少。于小的方面说,“三寸不烂之舌”有时会成就一个人的一生。电脑是新时代的产物,是标准的高科技,它已成为社会进步和人们生存的有力法宝,这无可非议。而口才作为一门艺术,也应该上升到应有的高度,这是无可厚非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口才的重要性非但不会消损,恰恰相反,人类越进步,社会越发展,口才艺术的运用所体现出的作用、意义和价值却越来越大,它是一门不可替代的艺术,是人们生存不可少的基本技能和交际工具。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事实已经证明,人际交流更加频繁,这说明口才生存和发展是有肥沃土壤的。事实证明口才是永远不会老的,口才永远不会被淘汰,相反会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学习好口才、研究好口才、运用好口才,口才是运动的,是发展的,故,口才需要并值得人们去研究、探索和开发! 一、培养自信,训练学生从“不敢说”到“敢说” 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要提升口才水平,首先要克服胆怯,培养口语表达的自信,努力使自己从“不敢说”到“敢说”。口才的好坏并不是遗传的,每个人出生的那一刻,你能说谁的口才好?谁的口才不好?对于大学生来说,要克服胆怯,首先必须打破心魔,实现心理突破。刚开始当众讲话的时候,可能会因为紧张说不好感觉丢面子,越是害怕丢面子就越不敢说,越不敢说就越说不好,于是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境况。克服胆怯和恐惧的方法很多,这里提供两个方法供借鉴:一是多上台,多锻炼,让当着很多人说话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事情,自然就不会害怕了。二是每次说话之前尽可能做好充分的准备,或者选择自己最熟悉最专长的内容说,这样有备而说往往胆怯的感觉就会降低很多。当然除此之外,身边的人尤其是老师和同学要给这些同学提供一个宽松的说话环境,要多鼓励,努力发现这些同学的进步和优点进行适时适度的夸奖。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