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山西晋城048400
[摘要]目的探讨妇女常见疾病和多发病的发病情况及其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某地区的妇女病普查结果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其病情变化特征与防治。结果此次疾病普查人数为3000人,其中有2230人患有不同种类的妇科疾病,患病率高达74.33%。调查结果还显示宫颈炎、乳腺小叶增生、子宫肌瘤、阴道炎等为妇科高发疾病;目前,乳腺疾病、妇科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疾病高发人群为30~50岁的中年妇女,其中30~49岁的妇女较易患宫颈炎、乳腺小叶增生,40~49的患者多患子宫肌瘤、阴道炎等。结论通过此次普查,发现妇女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必须加强妇女病的防治,尤其要重视生殖道感染和乳腺小叶增生的防治。加强妇女病的健康教育,促进妇女增强自我保健防范疾病意识,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降低妇女病患病率,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
关键词]妇女;常见疾病;多发病;发病情况;干预
[中图分类号]R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4)12(b)-0054-02
[作者简介]李荣琴(1973-),女,山西高平北城办城西村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妇科工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妇女病的发病率也呈递增的方式提高。妇科疾病严重影响广大妇女的生殖健康,进而影响下一代的孕育水平。进行必要的妇科疾病普查是了解妇科病特点,进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的重要途径,以此改善妇女生存质量,提高妇女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为探讨妇女常见疾病和多发病的发病情况及其干预措施。该文2010年6月—2013年10月间通过对某地区3000名妇女的普查,了解妇科病以及其多发病的状况,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为妇女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某地区的妇女妇科疾病检查的病例3000份进行回顾性分析,3000名妇女中有2230名妇女患有妇科疾病;其中年龄均在20~80岁,平均年龄(43.52±2.35)岁;其中30~39岁的患者有1220例,占总调查人数的40.67%,40~49岁的患者1080例,占总调查人数的36%,50~59周岁的患者有450例,占总调查人数的15%,>60周岁的患者有205例,占总调查人数的6.83%;患者的职业为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农民、个体工商户、待业人员等;受教育程度大专以上1435例,高中及其以下的患者为1500例,文盲65例;所有患者均没有产褥期和重病。
1.2方法
1.2.1健康检查方法首先由专业人员对接受调查的妇女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按统一的健康检查表进行全面的询问,并认真记录患者的婚姻、生育状况以及既往病史等。按照妇科常规检查方法,对妇女的生殖系统以及乳腺等进行全面的检查。
1.2.2检查项目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妇科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各种B超、阴道临床检查、白带常规检查、乳腺X线检查、宫颈刮片检查、乳腺临床检查(视诊、触诊)以及数码电子阴道镜检查等。
1.2.3普查工作人员参与检查的义务人员均由统一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担任,诊断标准按《妇产科学》统一检查,并进行相关的资料收集。
1.2.4妇女病预防措施妇科疾病的预防首先要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对接受检查的妇女在检查前集中起来进行妇女保健知识培训,对每个受检妇女建立一个健康档案,把体检的结果反映到当地妇联机构,对需要复查的人员进行定期复查。对于患病的妇女要进行积极的治疗,根据她们的病情特点采用合理的治疗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综合治疗)及诊断方法进行积极的干预。
1.3观察指标
对近3年普查人数、患病人数以及患病率进行统计,观察近几年该地区妇女的患病趋势;然后对检查情况进行统一分析、总结;给予宫颈癌患者进行定期的复查及随访,并分析宫颈癌的患病率与死亡率。
1.4统计方法
采用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的临床疗效均采用%表示,用χ2检验。
2结果
2.1患病情况分析
对该地区近3年的妇女病患病情况进行总结,接受普查的妇女人数在不断的增多,说明女性疾病的普查得到了广大妇女的支持,2012年患病率与2011年的患病率稍有下降,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常见疾病情况
经过检查,接受普查的3000名妇女中,比较常见的病依次为宫颈疾病、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盆腔炎、乳腺炎、乳腺癌和子宫颈癌。其中,子宫炎、乳腺癌的患病率逐年增高,而阴道炎、子宫肌瘤以及盆腔炎等疾病的患病率逐年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患者宫颈疾病患并情况分析
宫颈疾病是妇女妇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患病者的年龄主要分布在30~49周岁,宫颈疾病的种类有很多,比如宫颈息肉、宫颈糜烂、宫颈管炎等。此次普查中的宫颈疾病情况见表3。
3讨论
目前,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严重。各种生活用品以及保健品、化妆品的化学物质的成分超标较多,这些都可能是妇女病逐年升高的原因。预防妇科病首先要做好保健工作,妇女病普查是维护妇女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也是掌握和了解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等情况的一种科学方法。普查的作用是通过大面积的普查,了解常见病情,并对其治疗进行研究,做好预防工作,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保护女性的生殖系统。
3.1生殖道感染和乳腺小叶增生的防治
通过此次普查显示,妇科疾病、乳腺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而且患病的年龄趋于年轻化,患病范围多发于30~49周岁的妇女。在各种疾病中患病率最高的是宫颈炎,概率几乎达到50%左右,宫颈炎中宫颈糜烂的比率比较高。在30~49岁的宫颈炎患者中,发病机制可能与患者的内分泌、炎症、创伤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年龄段的妇女处于性生活活跃期以及生育旺盛期,宫颈炎的高发性可能与日常性生活习惯有关,比如不洁性生活、异性包皮垢以及性刺激源增加致使的内分泌改变等,可能还与人流、手术等创伤有着直接的联系,另外乳头瘤病毒感染导致的宫颈病变可以转变为宫颈癌[2],所以应该特别引起人们的关注。宫颈癌的演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早期发现病原,完全可以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治疗,目前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期进行液基细胞学(TCT)筛查,较之传统的巴氏涂片法提高了涂片的满意率和宫颈异常细胞的检出率,敏感性高,具有很大的临床实用价值,应大力推广。如果条件限制不能进行TCT筛查,建议利用宫颈病变筛查的“三阶梯”(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组织学检查),真正使宫颈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达到防癌的目的。
乳腺小叶增生的患病率为28.45%,也是妇女比较容易发生的疾病,此病的发生与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30~50岁为它的高发年龄段,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人体内分泌失调有关。此年龄断的妇女工作、生活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再加上生活环境的破坏,使用含激素的保健品、化妆品等非常容易出现内分泌紊乱,从而导致乳腺小叶增生病的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医务人员应该多进行必要的卫生宣传,提高妇女的自我保健能力,普及妇女的健康知识,建立自查—普查—专科查—治疗的服务体系,提高早期发现率,如果发现不适和可疑包块应该尽快咨询医生,降低乳房疾病的发生率。
3.2生殖道感染的预防
生殖道感染是引发宫颈癌的主要原因,可引起许多不良的妊娠结局,如自然流产、胎膜早破、早产及低体重儿以及死产,还可通过母婴传播给新生儿,一旦发现要尽早预防。其中阴道炎是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疾病形式,发病率为5.79%,高发期为40~50岁。阴道炎的发生可能与妇女不良生活习惯、频繁性生活、多个伴侣以及阴道清冼不合理等因素有关[2]。阴道炎因为种种原因,细菌、病毒、真菌、滴虫以及传染性疾病等使妇女患病率提高,引起宫颈病变,因此医务人员要积极对广大妇女进行健康生活的教育与宣传,减少患病率。
针对该市妇女病普查情况提出如下建议:①建立妇女病普查长效机制,坚持进行每2~3年1次的普查。②不断提高妇女病普查普治技术水平,进一步加强普查人员的培训,规范各项操作技术,保证普查质量;加大设备投入,不断提高诊断水平,强烈建议婚后妇女定期进行宫颈检查,提高筛选准确性,提高疾病检出率和治愈率,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6]。③进行以生殖健康保健知识为主的多渠道、多形式的健康教育。
该次调查发现妇女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必须加强妇女病的防治,尤其要重视生殖道感染和乳腺小叶增生的防治。加强妇女病的健康教育,促进妇女增强自我保健防范疾病意识,加强男性避孕措施使用意识,从根本上减少妇女生殖道感染疾病的发生;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降低妇女病患病率,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
参考文献]
[1]宫玲,李新华.忻州市妇女疾病普查健康状况分析及干预[J].当代医学,2014(18):157-158.
[2]陈安利,黄伟红,李辉.湘潭地区常见妇女病的调查研究护理[J].实践与研究,2010,7(11):3-5.
[3]谷爱真,汤现印.3809例已婚妇女健康查体结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5):54-55.
[4]陈小梅.本地区2012年度已婚妇女常见疾病普查情况分析和防控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3(17):105-106.
[5]娄丽翠.对1225名妇女妇科病普查普治状况分析[J].大家健康,2014(8下旬版):236-237.
在日常的生活中,生病是常有的事情,各种疾病带给我们很多的痛苦。那么幼儿应该怎么预防疾病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大班预防传染病活动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预防传染病活动方案1活动目标:
1、了解流行性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2、能说出并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2、每组一张4开白纸,一盒水彩笔。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观看教学挂图。
教师出示挂图,并提问: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怎么了?(幼儿观察并描述)2、活动展开:讨论什么是传染病,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按顺序观察图片,教师提问。
教师:医院里那么多小朋友一起打点滴,因为他们得了传染病。你们知道什么是传染病吗?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幼儿讨论并回答)(2)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小朋友容易得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红眼病等。
3、活动展开:阅读幼儿用书,讨论预防传染疾病的方法。
(1)教师:虽然传染病很容易传播,但是,如果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能很好地预防传染病。请打开书的第17页,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小朋友,除了书上面的几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你还知道预防传染病的其他方法吗?(幼儿讨论并回答)4、活动总结: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教师: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勤洗手可以消除病菌;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打喷嚏时要用手或手帕遮起来,避免对着他人打喷嚏;在传染病的多发季节避免去人多的地方;情况严重时需要戴口罩。
5、活动延伸:记录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1)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把刚才我们讨论的内容,用图或图夹文的方法记录下来,每组呈现3-4种方法。
(2)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分享记录结果,教师将各组的记录展示在黑板上,相同的选取画得较好的粘贴
大班预防传染病活动方案2活动目标:
1、了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2、能说出并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准备:
幻灯片、白板、胸卡
活动过程:
一、情景活动导入。
1、教师出示幻灯片,并提问: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的小朋友是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在医院挂吊瓶?
2、活动展开讨论什么是传染病?医生阿姨是怎么说的?
二、了解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及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
1、教师组织孩子们讨论传染病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2、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
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
3、教师提问: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孩子们回答后教师总结小朋友容易得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红眼病等。
4、教师随便说出一种病请孩子们判断它是否是传染病?加深孩子对传染病的认识和理解。
三、讨论总结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1、教师:虽然传染病很容易传播,但是,如果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能很好地预防传染病,那有哪些方法可以预防传染病呢?
2、孩子们讨论后回答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3、出示幻灯片浏览总结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勤洗手可以消除病菌;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打喷嚏时要用手或手帕遮起来,避免对着他人打喷嚏;在传染病的多发季节避免去人多的地方;情况严重时需要戴口罩。
4、讨论:还有哪些方法可以预防传染病?
四、玩游戏"智力大闯关"巩固所学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每人取一张胸卡戴在胸前,将孩子们分成A、B两组,教师提出问题后抢答,给回答正确的那一组添加一个圆形,最后圆形多的那组就是胜者。
大班预防传染病活动方案3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懂得有关传染病的常识和预防措施。
2、培养幼儿预防传染病,增进健康的意识和行为。
3、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2、一些有关于传染病的图片。
3、红眼_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引出活动。
师:今天钟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请你们认真听,听完了故事,我还要你们来回答我的小问题呢?
1、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2、讲完故事后提问:
师:故事讲完了,那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为什么_会的红眼病呢?那为什么_妈妈的眼睛也红了呢?
教师小结:原来_的眼睛进沙子了,他用脏脏的小手去揉眼睛了结果眼睛发炎了,变红了,得了红眼病,红眼病是一种很强的传染病,所以红眼病传染给了妈妈!
3、引导幼儿讨论避免传染病的方法。
师:红眼病会传染给别人,那我们要怎么样预防自己不得红眼病呢?
教师小结:我们要记住不要用脏的小手去揉眼睛,用干净的毛巾去擦。如果得了红眼病,应在家休息,避免和别人接触,等病好了才能上幼儿园。得了红眼病后要及时到医院治疗,点眼药水,用干净的手帕擦眼泪,不到公共场所去。
二、讨论其他的传染病。
1、讨论其他的传染病。
师:刚刚我们说了红眼病,红眼病是一种传染病,那你们还知道哪些传染病呢?为什么会得这样的病呢?
2、讨论该如何去抚养传染病。
师:传染病真是可怕!而且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存在着传染病,我们所示都可能得传染病!那我们要怎么样预防呢?
(教师播放一些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认真观看)
教师小结:我们生活中应该要多通风,勤洗手,不要去人多的地方,要去人多的地方的话,我们也带上一个口罩,我们还要注意自己的卫生。
三、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大班预防传染病活动方案4活动目标:
1、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
2、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3、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手足口病,不恐慌。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重难点:
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措施。
活动准备:
手足口病例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每天老师都会给你们量体温、检查小手和嘴巴,谁知道这是为什么?(请幼儿讲述)
二、介绍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1、看来小朋友们对手足口病都已经有所了解,那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症状呢?(幼儿讨论)得出结论:症状:潜伏期2-5天,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很疼。还会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病重的会并发脑炎、心肌炎、肺炎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所以,小朋友不舒服时要赶快告诉老师和大人,及时就医。
2、请幼儿观看手足口病例图片。
(加深幼儿对手足口的认识)3、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病菌是怎么传播的呢?(幼儿讨论)小结: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主要通过三条途径传播:一是人群密切接触;二是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通过空气传播;三是引用或吃了被病人污染的水、食物。过粪、口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患儿摸过的玩具、图书;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我们在接触都会得病。
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
三、知道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幼儿讨论)
小结:预防措施:
(1)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2)早上入园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用肥皂,六步洗手法)、勤剪指甲、勤洗澡。
(3)健康幼儿可口服板蓝根、大青叶等药物。
(4)不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不要经常串门;不要和患病儿童接触。
(5)家长外出回家后,立即让家长洗手、换衣服,防止将病菌带给自己。
(6)饭前用84抹布擦餐桌,不吃生冷食物;夏天少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洗净削皮,不吃变质的食品。幼儿加强营养,不挑食,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抵抗能力。
(7)保持活动室或家庭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至少每两小时开窗一次,每次通风半小时以上,垃圾及时清理、消毒。
四、开展比赛活动。
(1)比比谁的小手最干净。
小朋友们都知道了手足口病是怎么回事,也知道了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现在,咱们就来比一比谁洗的小手最干净。以小组为单位洗手,选出洗手最认真的小朋友。
五、结束部分
一起说手足口病儿歌:
你拍一,我拍一,勤洗澡来勤换衣;你拍二,我拍二,开窗通风好习惯;你拍三,我拍三,肥皂洗手把好关;你拍四,我拍四,人多地方我不去;你拍五,我拍五,晒晒毛巾和被褥;你拍六,我拍六,盐水天天来漱口;你拍七,我拍七,生冷食物不要吃;你拍八,我拍八,手足口病赶跑它;你拍九,我拍九,太阳下面扭一扭;你拍十,我拍十,良好习惯要保持。
大班预防传染病活动方案5活动目标
1、了解流行性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2、能说出并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教学ppt。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观看教学挂图。
教师出示挂图,并提问: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怎么了?(幼儿观察并描述)
2、活动展开:讨论什么是传染病,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按顺序观察图片,教师提问。
教师:天气渐渐暖和了,病菌们也开始出来活动了。医院里那么多小朋友一起打点滴,因为他们得了传染病。你们知道什么是传染病吗?那你们说得到底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医生阿姨是怎么说的?
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
(2)师:传染病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传播的?
(3)师:你知道哪些病是传染病吗?昨天老师给你们发了一张调查表,让你们去调查有哪些传染病?它们是怎样传播的?都有哪些症状?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调查表,谁愿意上前来说说你的调查。(3—4名幼儿讲述)
(4)除了你们做了调查,戎老师也做了调查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调查到的第一个传染病:手足口病第二个:水痘
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两个传染病都是在我们小朋友之间很容易传染的。
还有哪些传染病在春季会传染上的呢?(红眼睛、皮疹、腮腺炎)
3、活动展开:讨论预防传染疾病的方法。
(1)教师:传染病会传播病菌,那你们怕不怕被传染?虽然传染病很容易传播,但是,如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能很好的预防传染病。现在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觉得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预防传染病?
幼儿讨论、讲述。
(2)教师:看看老师这有一些小朋友,他们是怎样预防传染病的呢?(洗手、多吃水果、充足睡眠、打预防针、戴口罩、不去人多的地方、不朝别人打喷嚏)
关键字食肉用黄牛疾病识别防治
中图分类号:S823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食肉用黄牛饲养,是我国基本肉类供应的核心工作之一。目前,虽然我国牛肉供应量持续增长,但是在黄牛饲养过程中的疾病问题,轻则会导致黄牛发育迟缓增重缓慢,重者对养殖户的财产威胁是巨大的。加强新技术的推广,也应普及疾病的预防与防治,帮助养殖户更好地识别、预防肉牛疾病的同时,也可以自主选择治疗方法,而不是坐以待毙,省时省力,促进我国肉牛养殖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1常见病识别
通过各种黄牛常见病的特征识别,可以较容易的分辨是肉用黄牛的常见病并及早联系畜牧合作社予以处理:
(1)支气管炎。流清涕,呼吸困难,体温高达40℃。
(2)温症。病牛身体机能整体下降,倦怠不动,不食或少食,体温低于36摄氏度。
(3)风湿症。行动方面观察与低温症病牛相似,但有明显的起卧困难、身板强直的症状。
(4)牛百叶干。病牛反刍停止,口鼻干燥龟裂,粪便干燥如栗,腹痛,精神萎靡。
(5)牛流感。出了典型的咳嗽、流泪、流涕、发烧等感冒症状,还有明显的跛行症状。
(6)前胃弛缓。病牛食欲变化不稳定,反刍活动间歇性中断。
2预防与治疗
根据发病特征识别相应的疾病之后,我们开始进入常见病的防治阶段。
(1)牛支气管炎
除了日常加强防寒保暖,饲养更加精心之外,我们也可以注射药用青霉素300-600万单位、链霉素150-200万单位、安基比林20-30毫升肌注的西医方式进行防治。同时配合中式疗法,党参、黄芪各40克,甘草20克,紫苏、荆芥、前胡、防风、桔梗、黄柏、麻黄、生姜各30克,,水煎取汁内服即可,需连用2-3剂。
(2)低温症
与牛支气管炎类似,我们同样需要供给病牛优质并且易消化的饲料,加强防寒保暖工作,配合静注5-20‰葡萄糖液1500-2000毫升,肌注10‰樟脑磺酸10-20毫升并配合中药熟附子60克,干姜、炙甘草各40克,研末,开水冲,稍温后一次内服,连用2-3天。
(3)牛风湿症
选用热敷手段,原料有醋0.5千克、面袋1条。黑豆15千克、将豆炒热后加醋拌匀,趁热装入面袋,将面袋放置在病牛的腰上热敷1小时,日敷2次,连敷3天。可配合茴香散内服,效果更好。
(4)牛百叶干
尽可能的使用青料喂养,饮水供应量充足,牛百叶干的主要原理是牛的消化液功能较弱,可以使牛加强运动,防止发病。药疗方面,采用每500ml水兑500g要用硫酸钠灌服的方式缓解急性症状,也可以伴随向瓣胃内注入30%硫酸钠溶液400ml的方式进行处理。
(5)牛流感
在经过确认是牛流感之后,肌注百尔定20-40毫升,青霉素200-400万单位;可到中药店配齐柴胡、黄芩、知母、桔梗、葛根、薄荷、、生地、苏根、玄参,各40克,双花、连翘、丹皮、甘草,各30克,用水煎服。
(6)牛前胃弛缓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牛前胃功能。以10%氯化钠溶液为溶剂、加入30~50ml维生素B1,10~20ml安钠咖,每天进行一次静脉注射。同时配合陈皮、党参、木香、茯苓各30g,神曲、山楂、麦芽各60g,槟榔20g的养胃汤每天一次煎服。
3预防措施
3.1需要保持牛舍、牛床以及运动场的清洁,注意排水,保持干燥
饲养户要及时排出牲畜的粪便和污水,并定期擦洗牛体,保持卫生;产犊前后注意母牛的清洁,保证牛奶无污染,避免感染的发生,及时更换床垫草,保证隔凉、隔潮。
3.2注意防寒保暖,冬季尤为重要
严寒地区养牛,可以建造窗密闭式牛舍。在冬季,应当尤其注意保暖工作,塑料薄膜与塑料膜窗可以很好地保温。在满足通风和采光的条件下,门窗要尽量少开设。冬季如果是北侧和西侧为迎风面的话,应尽量不设门。减少牛体热量散失的有效办法是保证畜舍防潮与隔凉。因此,冬季要给牛舍地面铺设厚垫草,也要为牛提供干燥、防滑的牛床和运动场。让牛群多晒太阳,定期刷洗牛体,减小湿度。这些不仅是预防呼吸道疾病的有效措施,也是冬季肉牛不掉膘的重要保证。
3.3保证饲料安全,避免引起肠胃不适
棚区饲料必须妥善保管,严禁与其他杂物混放,严禁漏天摆放。如果发现虫蛀、鼠蛀、生霉、鸟粪及其他污染等情况,应该果断丢弃。同时,干草及秸秆饲料应该做好防水防霉工作,严禁雨淋水浸之后继续作为饲料喂养。
3.4做好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
蚊虫作为重要的疾病传染源,可以通过喷洒灭蚊药水和安装灭蚊灯等方式予以灭杀和驱赶。而对于体内及体表的寄生虫,可以采用计时清理棚圈,经常性为牛做体表清洁,并通过注射和灌服药物的方式予以防治。
4结语
疾病是困扰我国养殖业的关键,而养牛业尤为严峻。疾病问题是影响食肉牛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这已经成为很多农业类专家的共识。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每年滋生超过一种以上的新病种;而老的病种也依然肆虐猖獗,我们常见的布氏杆菌病、牛结核、口蹄疫近年来反而有有增加趋势。加快牛病防治的相关技术和措施推广,有效控制牛病,是推进养牛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解决肉牛的疾病问题,既要掌握疾病防治的常识,也要重视疾病的预防工作,勇于发现和预防,防患未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