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唐诗三百首(6篇)

栏目:实用范文

唐诗三百首篇1

二活动主题:唐诗三百首大比拼

三活动目的: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里,为增强同学对诗歌的热爱,营造我们城建学院的诗歌氛围,进行唐诗三百首大比拼”活动,通过此次活动更好的让大学生热爱唐诗,热爱传统文化,提高个人文化素养,把此次诗歌活动筹办的更精彩,更有意义。

四活动对象:面向全校同学,邀请其他文学社。

五报名方式:摆点报名(时间待定),文学社办公室

六活动地点:学校一楼报告大厅

七活动时间:预赛(第一节),半决赛(第二节),决赛(第三节)。

八活动单位:主办方:广东城市建设高级技工学校新蕾文学社

九协办方:舞蹈社,音乐社

十活动内容:1、预赛:将报名人员分每十人一组进行预赛,选30人进入半决赛。

2、半决赛:进入半决赛人员抽题目回答,选12人进入决赛。

3、决赛:分两轮进行,第一轮分四组,每两组对决,选8名得分高者进入第二轮;第二轮分两组,抢答,选择答,根据分数选出一、二、三奖。

十一活动流程:1、预赛:参赛人员在报告大厅集合,每十人一组进行预赛,参赛人员先回答评委所提问题,再抽取两道问题回答,评委记录得分。预赛所提问题是必背诗句”、给半句诗接半句”、给诗句猜诗人”。

2、半决赛:进入半决赛人员抽取诗人背唐诗或指定唐诗背诵,选12人进入决赛。

3、决赛:第一轮:将决赛者分四组,每两组对决。①主持人提问题两组组员分答,计个人得分。②主持人提问题两组组员抢答,计个人得分③两组互提抽取的规定问题,1对4,2对5,3对6互提问题,计个人得分。第一轮比赛选出8名得分高的同学进入第二轮比赛。第一轮问题是给意象说诗句”,错误诗句改错”,理解应用诗句”。

第一轮后穿插一首歌曲。

第二轮:将第二轮分为两组①主持人读一诗句,决赛者对其鉴赏。②每人抽一诗句对其仿写。

4、根据得分高低选出一、二、三等奖。

5、穿插一个舞蹈,统计出成绩,主持人选读获奖名单。

获得奖项: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3名

对获奖者颁发奖品。

十二比赛规则的说明(一)评委1、评委必需公证严明,做到对错分明;2、评委必需熟知各题答案的正确性;3、评委要认真评判,不得错评;4、评委一时不能判定正误时,要讨论通过;(二)参赛者1参赛者抽签分组进行预赛2参赛者必须服从主持人与评委的判定,不得有反对言行;3、赛者必须遵守比赛规则;4、参赛者对主持人、评委产生不满时,不得当场顶撞,可在大赛结束后,向主办单位提出申请,请求解决;5、参赛者如果多次无理取闹,有意打乱竞赛进程,根据情况,评委可讨论后给予处理,处理如下:6.对于初次抵抗者给予警告处理;7.对于两次抵抗者给予警告,并扣除相应分数;8.对于三次抵抗者取消竞赛资格

十三经费预算:

1.纸笔

3.购买奖品及相关后勤费用:50元

4.合计:100元

唐诗三百首篇2

【论文摘要】:《全唐诗》中蕴涵大量的盐业史资料,包括盐的产制技术、运输及与盐相关的盐官、盐商、私盐贩、百姓。《全诗诗》盐业史料的特点是:接近普通人生活,平易近人;包含广泛的社会内容;主观性浓,易于夸张。

陈寅恪先生的着作《元白诗笺证稿》,以诗证史,用文学作品作为史料来研究历史,扩大了历史史料的搜集范围、使历史研究更加倾向于普通人的生活、思想。陈先生认为可以用诗证史的原因和方法是:“中国诗虽短,却包括时间、人事、地理三点。中国诗既有此三特点,故与历史发生关系。把所有分散的诗集合在一起,于时代人物之关系,地域之所在,按照一个观点去研究,连贯起来可以有以下的作用:说明一个时代之关系;纠正一件事之发生及经过;可以补充和纠正历史记载之不足。最重要是否于纠正。元白诗证史即是利用中国诗之特点来研究历史的方法”。(1)唐人诗作中保存的大量珍贵史料,也越来越受到史学界的重视,以唐诗来佐证历史或以唐诗为选题的来源。

本文通过《全唐诗》中盐诗的分析与挖掘,探讨盐与唐代诗歌的关系。

一、从《全唐诗》看唐代盐业的内容

1、盐的产制技术

盐以来源分大体分为海盐、池盐、井盐,因为来源地理环境的不同又有对应的三种制盐方式。海盐富含于海水这中,具有量大、无需开采的特点,加之唐代经济发达、科技强盛,海盐的采制技术不断进步,唐代海盐的产量很大———“唐代海盐产量居三大盐类之首”。因此,《全唐诗》对海盐的记述较多,对池盐和井盐的记载较少。(《唐代盐政》P15)唐代海盐采制规模大。刘长卿的《宿怀仁县南湖,寄东海荀处士》“一水不相见,千峰随客船。寒塘起孤雁,夜色分盐田。”(2)这是因为盐田太大,只有夜色才能把它分开。唐代的海盐由普通人生产,甚至形成了专门以制盐为生的村落。晚唐诗人贾岛(779~843)的《寄沧州李尚书》中写道:“水县卖纱市,盐田煮海村。枝条分御叶,家世食唐恩。”(3)在贾岛生活的年代,生产盐的盐丁是固定的,他的描述说明该地区由于生产规模宠大已经形成一个盐丁聚居的村落。唐代海盐的生产方式是煮制。海盐的生产从煮制到晒制是历史的进步,唐的生产水平还停留在煮制食盐的阶段。高适的《涟上题樊氏水亭》“自说宦游来,因之居住偏。煮盐沧海曲,种稻长淮边。”(4)煮盐的利润非常丰厚。白居易的《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越国强仍大,稽城高且孤。利饶盐煮海,名胜水澄湖。”(5)贾岛的《盐池院观鹿》“条峰五老势相连,此鹿来从若个边。别有野麋人不见,一生长饮白云泉。”(6)描述了盐池周围的秀丽景色。盐院是就产盐地而设,因此盐池院的景色也就是盐池的起色。杜甫的《盐井》直观记载了井盐的产制。在这首诗中的盐井生产的方式是用木桶通过滑车将盐卤从盐井中汲出,即“汲井岁,出车日连连”,之后用燃料煮制卤水成盐,“卤中草木白,青者官盐烟。官作既有程,煮盐烟在川。”盐商转卖盐的利润巨大,他们“自公斗三百,转致斛六千”。(7)

2、盐的运输

人每天需要摄入一定量的盐,盐的运输自古以来均属于运输的大宗,一般都通过漕运通达全国各地。《唐会要》盐铁转运总叙记载:“宝应三年元载以中书侍郎代吕諲时淮河阻兵飞挽路绝盐铁租赋皆泝淮而上”。(8)这说明在宝应三年时,运盐铁租赋的淮河受阻,只能选择泝淮这条新的水路行进。杜甫的《客居》“峡开四千里,水合数百源。人虎相半居,相伤终两存。蜀麻久不来,吴盐拥荆门。西南失大将,商旅自星奔。今又降元戎,已闻动行轩。舟子候利涉,亦凭节制尊。”(9)这是因为西南战乱,导致水路被断绝,这样的结果就是大量的吴盐拥塞在荆门,此足已证明水路对盐业运输的重要性。

在正史记载中,盐主要是通过漕运运输,即运输工具是船只。《全唐诗》对盐车的记载恰好可以补充从全国的漕运网分发到终端销售地点的情况。这些方面的记载很多,现选取两个。李白的《天马歌》“盐车上峻坂,倒行逆施畏日晚”(10);钱起的《送沈仲》“夜光失隋掌,骥騄伏盐车”。盐车将漕运来的盐分运到各销售地点,再通过食盐消费者把盐买回家使用。柳宗元《柳州峒氓》“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

3、盐官、盐商、私盐贩

全唐诗中保留了一些盐官的直接材料。杜甫《李盐铁二首(一首题作李监宅,已见第九卷中)》“盐官虽绊骥,名是汉庭来。”、卢纶《送盐铁裴判官入蜀》、杜牧《忍死留别献盐铁裴相公二十叔》。

唐代的盐商经营盐业往往获得丰厚,生活优裕。白居易《盐商妇-恶幸人也》生动描写了一名小家女自从嫁给盐商后生活富裕的场景。“盐商妇,多金帛,不事田农与蚕绩。南北东西不失家,风水为乡船作宅。本是扬州小家女,嫁得西江大商客。绿鬟富去金钗多,皓腕肥来银钏窄。前呼苍头后叱婢,问尔因何得如此。婿作盐商十五年,不属州县属天子。每年盐利入官时,少入官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盐铁尚书远不知。何况江头鱼米贱,红脍黄橙香稻饭。饱食浓妆倚柁楼,两朵红腮花欲绽。盐商妇,有幸嫁盐商。终朝美饭食,终岁好衣裳。好衣美食来何处,亦须惭愧桑弘羊。桑弘羊,死已久,不独汉时今亦有。”这首诗从侧面说明盐商是特许商人“不属州县属天子”;专卖制度下的全国盐利收入,盐商得到大部分“每年盐利入官时,少入官家多入私。”元稹《相和歌辞·估客乐》“小儿贩盐卤,不入州县征。一身偃市利,突若截海鲸。”也反映出地方政府是无权收取盐商任务费用。

4、盐与人民的生活状态

盐与人民的生活状态息息相关。盐的丰富程度是人民生活富足与否的判断标准之一。盐是人民的基本生活资料。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君从九卿来,水国有丰年。鱼盐满市井,布帛如云烟。”岑参《送颜平原》“鱼盐隘里巷,桑柘盈田畴。”李端《杂歌》“人生照镜须自知,无盐何用妒西施。”如果自己连盐也吃不上,生活得不到温饱,面容美好与否又有什么用呢?

盐在唐代用于预计吉凶祸福。贯休《寿春节进》“盐出符真主,麟来合大规。”用盐显出的各种不同“符”来预知未来生活。

二、盐诗的特点

1、接近普通人生活,平易近人。盐是唐上至亲王贵族下至黎民百姓一日不可或缺的食品。唐政府既规定:“凡亲王已下常食料各有差。每日细白米二升,粳米、梁米各一斗五升,粉一升,油五升,盐一升半……三品以上常食料九盘,每日……盐、豉、葱、姜、葵、韭之类各有差……六品已下、九品已上常食料五盘。第日……豉、盐、葵、韭之类各有差”。(《唐会要》卷四,《尚书礼部》)盐还可以用于饲养牲畜、祭祀以及入药。盐与唐人的生活联系特别密切。寒山《诗三百三首》中写道“怜底众生病,餐尝略不厌。蒸豚搵蒜酱,炙鸭点椒盐。去骨鲜鱼脍,兼皮熟肉脸。不知他命苦,只取自家甜。”盐可以用为调料,也可以作为药补的成分之一。

2、包含广泛的社会内容。《全唐诗》与盐有关的诗,几乎包含了社会的各方面。如多次提及盐官的名称及他们的生活状况。卢纶《送盐铁裴判官入蜀》“传诏收方贡,登车着赐衣。榷商蛮客富,税地芋田肥。云白风雷歇,林清洞穴稀。炎凉君莫问,见即在忘归。”这首诗就说明了盐铁判官这个盐官名称,描写他到蜀任职的过程是先接受“传诏”和朝廷给予“方贡”,穿上皇帝给的“赐衣”通过乘车到蜀地上任。盐对经济的作用也很大。造就了一批靠盐起家致富的商人。白居易《盐

商妇-恶幸人也》“年盐利入官时,少入官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盐铁尚书远不知。”盐商利润丰厚,得到的盐利甚至比唐政府还要多,这一点也可以从《新唐书》里得到印证:“贞元四年淮西节度使陈少游奏加民赋自此江淮盐每斗亦增二百为钱三百一十其後复增六十河中两池盐每斗为钱三百七十江淮豪贾射利或时倍之官收不能过半”(《新唐书》卷五十四)盐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也占在一席这地。盐是诗人做诗的素材,韩愈在《喜雪献裴尚书(裴均也,时为荆南节度使)》就“盐吟旧句”。在唐人的思想中,盐还有预知未来的作用。贯休《春节进》“盐出符真主”。

3、主观性浓,易于夸张。《全唐诗》中的诗毕竟还是文学作品,而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因此诗中的内容存在一些夸张的成份。吕渭《状江南·仲冬》“江南仲冬天,紫蔗节如鞭。海将盐作雪,出用火耕田。”古代缺乏精炼盐的技术,食盐的杂质多,不会呈纯白色,为体现盐的洁净,作者用雪来夸张的形容盐。《全唐诗》中与盐有关的诗感情丰富,往往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杜甫《盐井(盐井在成州长道县,有盐官故城)》中在看到盐丁劳苦,盐官、盐商靠买盐获利颇多,感叹到“君子慎止足,小人苦喧阗。我何良叹嗟,物理固自然。”

三总结

《全唐诗》中盐业史料的具有相当大的史料价值。首先它们能印证和补充正史之不足。如在正史记载中唐代制盐的方式有海盐、池盐和井盐,《全唐诗》也相应记载了这些方式。唐代海盐数量在整个唐代盐中的比例最大,海盐在唐社会生活各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与人民生活、国家财政紧密相关,在《全唐诗》中海盐占的篇幅也是最大的。其次包括丰富社会史的内容。唐代正史即政治史,不注重记录一般人的生活很少关注普社会史的内容,《全唐诗》的内容往往就是个人的生活,如它对盐商夫人奢华生活惟妙惟肖的描写,细致入微的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状况。对《全唐诗》中的盐业史料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审慎的态度使用。

【参考文献】:

(1)蔡鸿生.金明馆教泽的遗响[J].广东社会科学,2005)

(2)刘长卿.《宿怀仁县南湖,寄东海荀处士》.《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91:1532

(3)贾岛.《寄沧州李尚书》.《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91:6706

(4)高适.《涟上题樊氏水亭》.《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91:2207

(5)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91:5085)

(6)贾岛.《盐池院观鹿》.《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91:6743

(7)杜甫.《盐井(盐井在成州长道县,有盐官故城)》.《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91:2298

唐诗三百首篇3

关键词:新译专用名词翻译

对于专有名词的翻译:原作的人名,地名,名胜古迹,历史典故往往是翻译的难点。也是翻译界易产生分歧的地方。这里,关键是由于汉语的单音节字与英语的单音节或双音节或多音节的字不同,唐诗考虑的是字的平仄,而英语诗是考虑的抑扬,因此,同样翻译一个中文人名或地名或山水名,可以采取不同手法。但是,在表达原作意义上是一致的。下面我们就来认真解读《唐诗三百首新译》中对专有名词的翻译:

1译音

例:“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Alongtheriverthatmergedwithacoldrain

WeenteredtheWucitylateatnight.

EarlyatdaybreakIbidyoufarewell,

WithonlytheloneChuMountaininsight.

IfmykinsfolkinLuoyangshouldfeelconcerned,

Pleasetellthemformypart,

Likeapieceoficeinacrystalvessel,

Fore’eraloofandpureremainsmyheart.”

此中的Wu.Chu,Louyang均直接译音。

译者有时根据实际的名称来译音,这是注释性译法。

例:“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西施咏》王维

“ThemornsawherbyRuoyeStreamalass;

AconcubineinthenightinWu’sPalace.”

翻译用“RuoyeStream”,因为西施的故里在浙江诸暨,若耶溪是传说中西施洗衣的小溪。

2译意

如:黄山theYellowHill,峨眉山GreatWhiteMountain,巫峡WitchGorge,青枫江theGreenMapleRiver,黄鹤楼YellowCraneTower鹦鹉洲ParrotIslet,有时为了声韵的需要,采取词序的倒置:泰山MountainTai庐山MountainLu汉江RiverHan

选择富于诗意的词语,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体现诗境达到“美”的要求的手法。试举许渊冲教授所译的《燕歌行》为例:“汉家烟尘在东北”中的“烟尘”用“acloudofsmokeanddust”;“旌旗逶迤碣石间”中的“逶迤”用“serpentinerowonrow”,“身当恩遇常轻敌”中的“轻敌”用“holdthefoemanlight”,“城南欲断肠”,在翻译“断肠”两字,译者用“brokenheart”,“玉h应啼别离后”中的“啼”用“shedstreamsofimpearledtears”来表示,译诗的末尾。译者添加了“wealandwoe”英语的经典习语,所有这些用语使整篇翻译诗意盎然,悲愤之情,洒满字里行间,达到更高的文学价值。

翻译古诗与翻译其它材料一样,对原句的结构分析,即解构,再建构,但是,不同的是建构的过程中要考虑的是在保持原意下,是声韵,音步,尾韵,而围绕韵律的是句法,省略、倒装,强调等等手法,更重要的是考虑我国的一些典故,如何在简练的诗句中表达出来。翻译水平的高低就在于此。

例:

“Watchingyouleavethehill,compeer,

Tilldusk,Iclosemywicketdoor.

Whengrassturnsgreeninspringnextyear,

Willyoureturnwithspringoncemore?

此首翻译看来似乎较平淡,但是,译者的高超手法是将原作末句的“王孙归不归”中的“王孙”植入首句的末尾,并采用了abab的尾韵,完美的声韵渲染了诗的氛围,一字的位置竟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就是翻译家的自由王国,在重建上达到飞跃的境界。

唐诗不仅是我国人民引以为骄傲的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亦是世界文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一直以来,诸多学者纷操译笔将部分脍炙人口的唐诗译成英语以飨读者。词不达意的译作是不会被西方读者所欣赏的。所以只有通过译者的不断探索,敢于创新,将唐诗的境界不断地提高升华,将我国古典诗歌真正内涵展现给西方文学爱好者,从而达到他们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景晓莺,斌.英语诗歌常识与名作研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唐诗三百首篇4

关键词:寒山生卒年唐代官制安史之乱

寒山,又称寒山子,是中国唐代著名隐逸诗人,留世三百余首诗歌,皆谛实至理、凡人莫测,既创造性地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丰富内容,又大胆地使用了为数不少的方言俗语,且部分禅诗意境高远,深得时人推崇。关于寒山的传说也是历来层出不穷,身份特殊、神秘莫测正是他的与众不同之处,民间流传最广的传说中寒山被通称为“文殊化身”或“寒山老佛”,取的即是他精通佛理、举止风狂、出没无常的特性。本文将根据《寒山子诗序》、寒山事略、寒山诗歌以及同时代文人的作品来共同考证诗人寒山的生活时代与生卒年份。

一、寒山诗序考

现存有关寒山的最早资料是唐贞观年间台州刺史闾丘胤所作的《寒山子诗集序》与晚唐天台山道士徐灵府所作的《寒山子诗序》,这是考证寒山生活年代的直接资料,故而明确其真伪成为首要任务。

经本文考证,闾丘胤的这篇《寒山子诗集序》必为伪序,线索有五。

其一,闾丘胤并非台州刺史。《四库提要辩证》中,余嘉锡根据《嘉定赤城志》的秩官表认定闾丘胤为贞观十六年(642)台州刺史,该方志主要依据北宋《曾守会剏壁记》,相关部分曾被《赤城集》引用,然其中并未明确指出闾丘胤为台州刺史。故而,此方志的记载是否属实有待考证。据《新唐书》列传第五十九所载,唐玄宗时,宇文融事有失职,但“帝犹思其旧功,赠台州刺史。”[1]但陈耆卿所编《嘉定赤城志》并未将宇文融收录其中,且自言“博采传记补其逸者”,如郭英翰、独孤汜等,因而此处“闾丘胤”的记载也极有可能是陈耆卿根据《寒山子诗集序》的内容编纂而成,并非史实。此外,据初唐释道宣的《续高僧传》记载:“昔同军戎有睦州刺史严撰、衢州刺史张绰、丽州刺史闾丘胤、威州刺史李询,闻岩出家在山修道,乃寻之。”此书完成于贞观十九年(645),与贞观十六年(642)相距不远,较为可靠。全书仅此一条记载到“闾丘胤”,明确其为丽州刺史,而迄今为止有关闾丘胤为台州刺史的记载皆出于宋以后,且多出自该诗序,不足为信。故而,闾丘胤并非贞观年间的台州刺史,后人考证此条时,多依附余嘉锡的观点,恐为不妥。

其二,寺僧道翘非闾丘胤同时代人。据丁天魁所编的《国清寺志》记载:“武后仪凤二年(六七七年),道翘。”[2]唐人李邕所撰《国清寺碑(并序)》中亦载:“邑宰李公名安之,不忮不求,有为有守,惠爱恤下,贞固干时;大德行续、上座神轨、寺主道翘……”[3]李邕,生于初唐,卒于盛唐,官至北海太守,善书碑志,被称为“书中仙手”,此碑序中引用了唐高宗仪凤二年(677)的诏令,“仪凤二年三月十日制曰:‘台州国清寺,迥超尘俗,年代或异,妙相真容……’”唐人叙唐事,且年代相近,较为可信。因此,道翘确为唐高宗仪凤年间的国清寺寺主,余嘉锡所谓“僧道翘者,子虚乌有之人也”有待商榷。不过,道翘与武德年间的丽州刺史闾丘胤所生活的年代相去甚远,故而序中所言为杜撰。

其三,所集诗歌数目存疑。闾丘胤序言:“乃令僧道翘寻其往日行状,唯于竹木石壁书诗,并村墅人家厅壁上所书文句三百余首。”[4]诗序中,闾丘胤、道翘与寒山是同时代的人,有过直接交往,那么他们所收集的寒山诗应该与诗歌总量相当接近,但是寒山自述:“五言五百篇,七字七十九。三字二十一,都来六百首。”[5]虽然寒山平日是将诗题写于岩石之上的,但从诗中的数字来看,他曾对自己的诗歌有过明确的分类与统计。再看拾得的一首诗:“家有寒山诗,胜汝看经卷;书放屏风上,时时看一遍。”这里已将寒山诗称为“书”了,说明寒山诗早已有过结集,但闾丘胤序中却只道收集了三百余首,于理不合,再次证明了闾丘胤序系伪序。

其四,“使持节”与“绯鱼袋”有误。此诗序落款为“朝议大夫使持节台州诸军事守刺史上柱国赐绯鱼袋闾丘胤撰”。据《通典》卷三十三记载:“大唐武德元年,改郡为州,改太守为刺史,加号持节。总督则加使持节……显庆元年,都督府及上州各置执刀十五人,中州下州各置十人。后加号为使持节诸军事,而实无节,但颁铜鱼符而已。”[6]可见,显庆元年(656)以前,只有总督加号使持节,按序中所言闾丘胤为贞观间刺史,必不能加号使持节,此为一误。另据《通典》卷四十记载:“三品以上紫衣,金鱼袋,五品以上绯衣,银鱼袋,皆执象笏。七品以上绿衣,九品以上青衣,皆木笏。”[7]序中闾丘胤为朝议大夫,朝议大夫为唐文散官,位正五品以下,文官第十一阶,没有可能被赐予绯鱼袋。又据《通典》卷六十三记载:“垂拱二年正月赦文,诸州都督刺史,并准京官带鱼袋。”[8]闾丘胤虽为刺史,但是贞观年间,没有可能佩戴鱼袋。故而,此又一误。

其五,唐兴县县名有误。此条余嘉锡已作考证。据《元和郡县志》记载:“三国时,吴分章安置南始平县。晋武帝以雍州有始平,改为始丰。肃宗上元二年,改为唐兴。”[9]因此,贞观时的闾丘胤不可能称“始丰县”为“唐兴县”。凡此五条,有力地证明了《寒山子诗集序》为后人托伪。从序中鲜明的佛教色彩来看,此序的真正作者极有可能为结集寒山诗的晚唐僧人曹山本寂,为了使此篇序言显得真实可信,他将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收录其中,但也因不熟悉史实造成了种种漏洞。序中内容不可尽信,亦不能作为寒山为贞观时人的证据。

唐天台道士徐灵府的《寒山子诗序》被宋人李昉的《太平广记》所收,序中称徐灵府为“桐柏征君”,即不接受朝廷征聘的隐士。据徐灵府所撰的《天台山记》记载:“灵府以元和十年,自衡岳移居台岭,定室方瀛。”[10]可见,徐灵府是元和十年(815)隐居于天台山的,天台山也被称为桐柏山,徐灵府隐居后便修道自娱,对于朝廷的征召力辞不就,“武宗诏徵之,力辞免。”因此这里称其为“桐柏征君”是合理的。对于寒山诗的结集过程,徐灵府曰:“有好事者,随而录之,凡三百余首”[11],寒山诗的录诗过程应该是比较驳杂的,不知道具体的录诗者也情有可原,以“好事者”称之反映了其实事求是的态度。此外,整篇序的内容并无神异色彩,总体上还是比较可信的。不过,由于徐灵府入天台的年代已是中唐后期,且与寒山子并无直接交往,因此他所记载的“大历中,隐居天台翠屏山……十余年忽不复见”应是据当地人口述而来,有一定的可信性,但具体年份应有所出入。

总之,本文通过对两篇诗序的分析考证,已知寒山大约是在大历年间生活于天台寒山地区,接下来本文将对寒山的生活年代与生卒年份做进一步的探讨。

二、寒山事略考

据释氏文献、寒山诗等记载,诗人所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沩山灵祐、赵州从谂、丰干、拾得等人,下面将分别考证这些人的生平经历来明确寒山子的生活年代。

沩山灵祐禅师,沩仰宗初祖,福州长溪人,俗姓赵。据《宋高僧传》记载:“冠年剃发,三年具戒……及入天台遇寒山子于途中,乃谓祐曰:‘千山万水,遇潭即止。获无价宝,赈恤诸子。’……旋造国清寺,遇异人拾得申系前意,信若合符。”[12]古代男子二十岁谓之“冠年”,受三年具足戒,那么沩山灵祐入天台时应为二十三岁,正是此年,他遇到了寒山、拾得并受其开示。同年,灵祐“二十三游江西,参百丈,丈一见,许之入室,遂居参学之首。”沩山灵祐卒于大中七年(853),享年八十三,那么其生年应为大历六年(771),遇到寒山、拾得是贞元九年(793),此时的寒山自称“老而益光”,可见他已值晚年。

赵州从谂禅师,曹州郝乡人(一说青州临淄人),幼年于曹州扈通院(一说青州龙兴院)剃度,拜南泉普愿为师。据宋代释普济的《五灯会元》记载,赵州禅师曾游天台路逢寒山,寒山以牛示赵州曰:“上座还识牛么?”赵州答不识。寒山告诉他这是五百罗汉在游山,赵州不解,“山曰:‘苍天,苍天!’州呵呵大笑。山曰:‘作甚么?’州曰:‘苍天,苍天!’山曰:‘这厮儿宛有大人之作。’”[13]《古尊宿语录》中亦有相似记载。赵州见寒山的时间应是其受具足戒期间,理由如下。据《五灯会元》记载:“(赵州)乃往嵩岳琉璃坛纳戒,仍返南泉。一日问泉曰:‘知有底人向甚么处去?’泉曰:‘山前檀越家作一头水牯牛去。’师曰:‘谢师指示。’”这里赵州显然已经领悟到了“水牯牛”的真正含义,但是他在遇到寒山时还一无所知,可见赵州遇到寒山当是在前往嵩岳琉璃坛受戒期间。此外,寒山子称呼赵州为“这厮儿”也可看出赵州禅师此时尚且年幼。赵州禅师卒于唐乾宁四年(897),享年一百二十,可知其生年当为大历十三年(778),十余岁受戒,则寒山贞元年间(785—805)尚在世,这与他贞元九年(793)开示沩山灵祐的年代是相符的。

丰干禅师,与寒山、拾得被并称为“天台三隐”,本于国清寺舂米供僧,“剪发齐眉,布裘拥质,身量可七尺余。人或借问,止对曰‘随时’二字而已,更无他语。”[14]生卒年不详,但《宋高僧传》中有一条值得注意:“及终后于先天年中在京兆行化……以其蹑万回师之后,微亦相类,风狂之相过之,言则多中……时闾丘胤出牧丹丘,将议巾车,苦头疼羌甚,医工寡效,邂逅干造。”[15]丰干禅师先天年间(712—713)为了追随万回遗迹、仰慕万回宗风,在京兆行化,遇到了将要出牧丹丘的闾丘胤,为之医治头疾。经考证,释万回俗姓张,虢州阌乡人,“生于贞观六年(632)五月五日”,景云二年(711)圆寂,享年八十,被追赠为“国徒虢国公”。先天年间,万回已经圆寂,丰干此时在京兆追随万回遗迹,时间上是吻合的。至于刺史闾丘胤的记载,释赞宁曾提到:“夫如是乃有二同姓名闾丘也。”即闾丘胤有两位,拜访寒山的闾丘胤并非刺史闾丘胤,后人记载时弄混了而已,这个观点是值得考虑的。此外,由于《宋高僧传》中众多高僧皆有预言能力,且丰干禅师的确年长于寒山、拾得,故而此处并不能确定寒山先天年间已经隐于天台山,但与大历年间寒山隐于天台的记载是不冲突的。

由此可见,如果寒山是贞观中人,那么除非他活了将近二百岁,否则绝无可能遇到沩山灵祐与赵州从谂。换言之,徐灵府诗序中的“大历说”是成立的。

三、寒山诗考论

通过上文考证,寒山应当主要活动于中唐时期,不过其具体生卒年份还需要借助其自述诗来进行考论,这里本文将结合唐史来对其做进一步的探讨。

寒山诗第一百二十首曰:“个是何措大,时来省南院。年可三十余,曾经四五选。囊里无青蚗,箧中有黄卷。行到食店前,不敢暂回面。”这首诗可以说是寒山自身的写照。寒山在隐居之前曾是一个书生,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屡试不中,“东守文不赏,西征武不勋”,最终放弃念想进而隐居。诗中的“南院”即礼部南院,是唐代科举考试的放榜之处,据《唐国史补》卷下记载:“自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吏部置南院,始悬长名,以定留放。”[16]唐朝选官三年一选,而寒山子“曾经四五选”,假设南院直到他第一次参选才设立,那么他参加完四五选之后应是天宝五年(746年)或天宝八年(749年),这个时候寒山已经“年可三十余”,也就是年龄在三十至三十九岁之间,这样推测他应该是在景龙元年(707年)以后出生的。

而寒山诗中还有一首诗也很值得注意,“欲得安身处,寒山可长保……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17]从这首诗来看,寒山隐居于天台山似乎还有别的苦衷,这个苦衷直接导致了他隐居后十年都没有办法回去看望亲人。而按理说,寒山一介书生,并未获取功名,与黑暗官场自是毫无瓜葛,也不可能做违法乱纪的勾当,没有理由无法归乡探亲。那么,这个苦衷既与诗人本人无关,那就只能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了。纵观历史,能引起人民迁徙他方、无法归乡的原因往往只有战乱,而能引起寒山隐居深山、有家难归的战乱就只能是唐朝著名的安史之乱了。据《新唐书》记载,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反,陷河北诸郡。范阳将何千年杀河东节度使杨光翙。”[18]自此,使大唐从盛世走向衰落的安史之乱正式拉开帷幕。这场战乱长达九年,直至宝应二年(763年)春天史朝义自缢方才结束。据《旧唐书》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棘,豺狼所嗥。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19],可见,这场战乱使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都惨遭浩劫,千万人民流离失所、四处漂泊。于是,躲进深山幽谷便成了逃难的绝佳选择。寒山诗中的“寒山可长保”、“十年归不得”即是这段历史的一个缩影、一个写照。据此推断,寒山应该是在安史之乱爆发(755年)前后隐居寒山的。

此外,根据寒山归隐天台山的年龄“出生三十年,长游千万里……今日归寒山,枕流兼洗耳”[20]来推算,寒山最早应出生于开元三年(715年)左右,这与上文推出的出生上限也是相符的。而寒山在隐居天台后,自述“昔日经行处,今复七十年”、“老病残年百有余,面黄头白好山居”,由于寒山诗中的年数基本都是约数,所以他应该活了一百一十年左右,这又可推断出寒山的卒年大约在宝历元年(825年)。

那么,根据前文寒山与同时代人交游情况的相关分析来看,寒山在天台山遇到赵州禅师与沩山禅师时已经七八十岁,正值晚年,称呼赵州为“这厮儿”、自称“老而益光”也是合情合理的。同时,本文推论出的生卒年份也符合徐灵府“大历中,隐居天台翠屏山”的序言,并从时间上很好地诠释了寒山诗及《寒山子诗集序》中为何会出现初唐僧人释万回、盛唐画家吴道子、国清寺僧道翘以及唐兴县县名的原因。因此,本文推断寒山的生卒年份约为开元三年(715年)至宝历元年(825年),享年约一百一十,主要活动时期为中唐。

参考文献:

[1][宋]宋祁,欧阳修.新唐书(卷第五十九)[M].中华历史文库出版,2004.4.5:1885.

[2]丁天魁.国清寺志[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0,1:253.

[3][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二百六十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2,第1版:1176.

[4][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2,第1版:732.

[5][唐]刘禹锡,柳宗元等.唐诗百家全集[M].海南出版社,1992.8,第1版:106.

[6]北京师联教育研究所.通典(卷三十三)[M].学苑音像出版社,2005.8,第1版:292.

[7]北京师联教育研究所.通典(卷四十)[M].学苑音像出版社,2005.8,第1版:349.

[8]北京师联教育研究所.通典(卷六十三)[M].学苑音像出版社,2005.8,第1版:555.

[9]马跃东.龙之魂:影响中国的一百本书(卷二十七)[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1,第1版:626.

[10]车吉心.中华野史(唐朝卷)[M].泰山出版社,2000.1:1032.

[11]李昉等编.太平广记:足本1[M].团结出版社,1994.9,第1版:215.

[12][宋]赞宁.宋高僧传(卷第十一)[M].中华书局,1987.8,第1版:264.

[13][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二)[M].中华书局,1997.10,第1版:121.

[14][明]朱棣.神僧传(卷六)[M].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3.10:287.

[15][宋]赞宁.宋高僧传(卷第十九)[M].中华书局,1987.8,第1版:483.

[16][唐]李肇等.唐国史补因话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4,第1版:50.

[17][唐]刘禹锡,柳宗元等.唐诗百家全集[M].海南出版社,1992.8,第1版:78.

[18][宋]宋祁,欧阳修.新唐书(卷第五)[M].中华历史文库出版,2004.4.5:78.

唐诗三百首篇5

刚刚挑书不久,老妈发现了一本《绝句三百首》。她拿到手里这里翻翻,那里翻翻,一会儿就合上了书本,连连点头,自言自语:“这些诗人写得好有韵味,好友气魄,实在是好……”她问道,“你要不要买这本书?”妈妈顿了一下,“听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吗?记住。”不会作诗也会吟?我惊住了。我马上把老妈手里拿着的《绝句三百首》夺过来,开始选择诗歌阅读。

看看王昌龄的这首《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哇哦~好有气魄啊!实在是有韵味。好诗!好诗!”看完诗歌,我连忙竖了个大拇指,发自内心真实的高度评价。

诗歌的底下有着一些注释。我还看到了本书编者和清施补华对王昌龄《出塞》的评价:这首诗边塞绝句,被清施补华《岘佣说诗》赞为“意态雄健,音节高亮,情思徘侧,令人百读不厌”,明李攀龙推许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这首诗就以“明月”,与“关”紧扣边塞,以“秦”、“汉”二字作时空的延伸,构筑了一幅苍茫雄浑的意境,一下振起全篇!黄生《唐诗摘抄》:“中晚(唐)绝句涉议论便不佳,此诗亦涉议论而未尝不佳。此何以故?风度胜故,情味胜故。”

看我点评我“啪啪啪啪啪”地连连鼓掌。一首诗歌居然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不愧是“意态雄健,音节高亮,情思徘侧,令人百读不厌”啊!

要是我的诗歌可以给古人点评点评就好了!看看他们是怎样评价我的诗歌的。可惜现在已是现代。——而且我还没有作过一首诗。

我的心中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要不自己也作作诗?

“作诗?好注意!”瞬间,我愉快起来。

回到家,我连忙拿出笔和纸,开始用大脑寻找作诗的灵感……

写鸟?到底从哪下笔。写花?能写出韵味来吗。写感受?现在在找灵感呢,没什么感受。写猫?我写得不可爱……

八点。八点一刻。八点半。我连作诗要写的对象都没选择好。思维真不敏捷!咋办?!

虽然自己还没选择出作诗要写的对象,但是我坚持继续思考下去。再找找吧,一定要选择出一个对象——生活中有那么多事物呢。

我又开始寻找作诗的灵感了。

写人?我没兴趣呢。写狗?可惜我和狗和不来。写河流?怎么写呢。写高山?我没注意观察呢。……

九点。九点一刻。九点半。九点半了,我始终没能选择好作诗的对象。

我只好无奈地停止了大脑的思考(生怕浪费掉很多时间),伤心地问老妈:“我都花了一小时了,咋作不出一首诗?”

老妈对着我眨眨眼,有点疑惑:“怎么…难道你忘了刚才我在书店里对你说过的一句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啊!”

唐诗三百首篇6

摘要:在杜甫的诗歌作品中,使动结构仍然较为多见,“于”字被动式的省略式和“为”字被动式也较为多见,处所成分多数居于谓语之后,最常见的判断句是“名词+副词+名词”式,这些情况反映了杜甫诗歌语言传统典雅的一面。另一方面,杜甫诗歌语言也带有一定的时代色彩,如疑问代词“谁”作宾语时居于谓语之后,比较句可以带新兴的比较状语或新型的比较补语,兼语句中表示“致使”义的“使”字句较多,“将”字句和“把”字句也有一定数量的用例。

关键词:语法汉语史句法唐诗杜甫

句法具有时代性,唐诗句法也不能脱离时代而闭门造车,这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有着充分的历史依据,尽管其中也会掺杂少量作家的个人色彩——有的显得比较通俗随意,有的则显得比较传统典雅。鉴于此,本文拟从汉语句法史的角度,对杜甫诗歌(基本限于《唐诗三百首》)中的几种句法现象进行考察。

一、杜甫诗歌中的使动结构

在《唐诗三百首》中,使动结构约有30例,其中杜甫诗歌占9例,分为三类:1.不及物动词谓语使动结构,约有6个,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近高楼伤客心”“环佩空归月夜魂”“香叶终经宿鸾凤”“一箭正坠双飞翼”。2.及物动词谓语使动结构,约有2例:“画图省识春风面”(昭君画像不能让汉元帝认识真正的昭君,春风面指汉元帝)“指挥若定失萧曹”(在指挥若定方面让萧何和曹参黯然失色)。3.形容词谓语使动结构只有“惊呼热中肠”1例。使动结构在上古汉语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句法形式,东汉时期开始衰落,到唐代已成强弩之末。杜甫诗歌使动结构的较多使用,从一个方面反映杜甫诗歌传统典雅的一面。

二、杜甫诗歌中的被动式

在《唐诗三百首》中,被动式约有58例,其中杜甫诗歌占15例,分别是:1.无标记被动式4例,即“开元之中常引见”“吴楚东南坼”“白头搔更短”“将老身反累”。2.“于”字式的省略式(省略被动标记“于”)5例,即“星宫之君醉琼浆”“美人胡为隔秋水”“美人娟娟隔秋水”“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3.“为”字式2例,即“树木犹为人爱惜”“古来材大难为用”。4.“所”字式1例,即“周南留滞古所惜”。5.“被”字式1例,即“被驱不异犬与鸡”。6.“遭”字式2例,即“途穷反遭俗眼白”“兄弟遭杀戮”。在被动式的使用方面,唐诗总体显得较为传统,杜甫诗歌尤为明显:一是,“于”字式在中古以后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即使是省略式,中古时期也使用不多,而在杜甫的诗歌作品中却高居榜首;二是,在南朝的《世说新语》中,“被”字式的使用数量已经开始超越“为”字式,而在《唐诗三百首》和《全唐诗》的杜甫诗歌作品中,“为”字式的用例却多于“被”字式。《唐诗三百首》中“被”字式有1例,“为”字式有3例;《全唐诗》中“被”字式有12例,“为”字式有18例。

三、杜甫诗歌中的“将”字式和“把”字式

“将”字式和“把”字式是唐代新兴的句法形式。《唐诗三百首》中有2例“将”字式,其中1例就是杜甫的“惟将迟暮供多病”。在《全唐诗》中,出自杜甫诗歌的“将”字式有数例,如“谁将此义陈”“将诗不必万人传”“将诗莫浪传”“晚将末契托年少”“从此将身更何许”“强将笑语供主人”“兄将富贵等浮云”。从句法构成上看,这些“将”字式的谓语基本上是短语,这与现代汉语类似,但是否定词全部置于“将+宾语”之后,这与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不同。“把”字式不见于《唐诗三百首》。在《全唐诗》中,它的用例也不多。根据钱学烈(2004)的研究,《全唐诗》中出自杜甫诗歌的“把”字句有“醉把茱萸仔细看”[1]。此外,“把酒宜深酌”“手把菊花路旁摘”二例似乎也可划归此式。当然,这些例子可视为初期的“把”字式,或如钱氏所说的“过渡式”的“把”字句。总之,在处置式的使用方面,杜甫诗歌带有较浓的时代色彩。

四、杜甫诗歌中的“为(介词)+谁(宾语)”式上古汉语,疑问代词在作宾语时,一般要放置在其动词或介词的前面。魏晋南北朝时期,前置的情况仍然十分常见,在口语化程度较高的南朝民歌、《百喻经》等载籍中有不少,在具有一定口语色彩的《世说新语》一类书籍中甚至占有较大优势[2]。发展到唐代,在疑问代词“谁”作宾语的情况下,后置式则成为基本形式(这只是就疑问代词宾语“谁”字而言的。至于疑问代词宾语“何”,其后置化进程则要慢一些,唐代还是以前置为主。如《全唐诗》中表示原因的介宾短语“缘何”与“何缘”,二者的用例数分别是5个和8个)。在《全唐诗》中,前置的“谁(宾语)+为”式约有10例,后置的“为+谁(宾语)”式多达130例[3]。而在杜甫诗歌中,前置式完全消失,仅有“为+谁(宾语)”式一种,约有“纷披为谁秀”“细柳新蒲为谁绿”“幽佩为谁哀”“不知明月为谁好”“飞扬跋扈为谁雄”“编简为谁青”“醉舞为谁醒”“青简为谁编”等8例。可见,在疑问代词宾语“谁”的位置方面,杜甫诗歌已经“现代化”了。

五、杜甫诗歌中处所成分的位置

在现代汉语中,表示动作的起点、发生的场所、存在的场所的介词词组要位于“VP”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归结点要位于中心成分后(作补语),表示滞留的场所、动作的方向位于中心成分前后均可。这一规律在唐五代时期已经确立,只有很少例外[4]。在《唐诗三百首》的杜甫诗歌中,表示处所的介词短语并不多见,只有3例:“租税从何出”表动作起点,作状语;“玉花却在御榻上”表归结点,作补语;“幽居在空谷”表存在场所,作补语。单从这几例看,情况与现代汉语无别。

在汉语史上,居于谓语后面的处所介词短语可以将介词省掉。这种情况在《史记》中已有不少(参见何乐士,2005:241~249),魏晋南北朝以后,这种省略式变得更为常见。在《唐诗三百首》杜甫诗歌的简单叙述句中,此类语例约有16个,远比完型式的数量(2例)多。在这16个语例中,不仅有“群山万壑赴荆门”“近得归京邑”“今上岳阳楼”“魂返关塞黑”“春日潜行曲江曲”等5例表动作归结点的成员,而且还有“锦江春色来天地”“凉风起天末”“问我来何方”“魂来枫林青”等4例表动作起点的成员,“飘泊西南天地间”“可怜王孙泣路隅”等2例表活动场所的成员,“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诸葛大名垂宇宙”“玉京群帝集北斗”“霜蹄蹴踏长楸间”等5例表存在场所的成员,而这11个例子的语序是前期用法的延续,跟现代汉语不同。在不带介词的处所成分的使用方面,杜甫诗歌带有一些传统典雅的色彩。

在《唐诗三百首》杜甫诗歌的简单叙述句中,还有7个居于谓语前面不带介词的处所成分。其中“剑外忽传收蓟北”表动作起点,“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2例表动作方向,“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2例表活动场所,“榻上庭前屹相向”“尘埃不见咸阳桥”2例表存在场所,这些例子中居于谓语前面的处所词语与其说是处所介词短语的省略式,还不如说是此前汉语中名词作状语用法的延续或影响的结果。

九、杜甫诗歌中的比较句

先秦比较句的特点是在形容词后添加比较补语,表示“差比”时一般用“于+名词”式,表示“平比”时一般用“若+名词”式。杜甫诗歌比较句,一方面仍然采用传统形式,另一方面也融入了一些新的元素,具有一定的时代色彩,主要表现在:1.使用比较状语,就是将介词短语添加在形容词之前,平比状语一般用“若+名词+形容词”式,差比状语一般用“过+名词+形容词”式,如“汹若溟渤宽”“破敌过箭疾”。2.在比较补语方面,一方面使用传统介词“于”“若”,如“生憎柳絮白于绵”“百顷平若案”;另一方面使用新兴介词,差比补语用“胜”或“过”,平比补语用“如”或“似”,如“不忿桃花红胜锦”“宫莎软胜绵”“夔州险过百牢关”“锦石小如钱”“布衾多年冷似铁”。

十、杜甫诗歌中的判断句

上古汉语中使用最多的判断形式是带“者”“也”或既带“者”又带“也”(这只是就多数文献而言的,有些文献并不如此)。魏晋南北朝以后,这种用法逐渐从口语中消失。唐诗判断句中也极少出现这种用法,这应该是对唐代汉语口语的真实反映。不过,这并不代表杜甫诗歌的判断形式已经完全“现代化”了,实际上仍有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地方。在《唐诗三百首》中,出自杜甫诗歌的判断句约有9例,使用了下列几种形式:1.“名词+副词+名词”式,有4例,即“舍南舍北皆春水”“樽酒家贫只旧醅”“今夕复何夕”“恐非平生魂”。2.“名词+名词”式,有3例,即“云雨荒台岂梦思”“夫婿轻薄儿”“江南瘴疠地”。3.“名词+是+名词”式,只有2例,即“恐是汉代韩张良”“扶持自是神明力”。“名词+是+名词”式在南北朝时期就开始超越“名词+为+名词”式,在《唐诗三百首》中,此式用例有23个,数量最多,而在杜甫诗作中,此式只有2例,少于白居易诗(4例)、李白诗(3例)和李商隐诗(3例)。另外,杜甫在表示否定判断时用的是传统副词“非”,而没有使用南北朝时期兴起的“非是”或“未是”,更没有使用唐代新兴的“不是”。可见,就杜甫个人诗歌的判断形式而言,还是带有一定的传统色彩。

十一、杜甫诗歌中的兼语句

在《唐诗三百首》兼语句中,杜甫诗歌占有7例,仅次于白居易(8例)。杜甫诗歌的兼语句可以分为“委派”“致使”和“其他”三类:1.“委派”类,有1例,即“驱儿罗酒浆”。上古时期,“委派”类兼语句中的“V1”常用“使”“令”“命”,中古以后才用“驱”字,如《世说新语·雅量》“亭吏驱公移牛屋下”。2.“致使”类,有4例,即“无使蛟龙得”“长使英雄泪满襟”“忍使骅骝气凋丧”“复令识者久叹嗟”,例中“V1”是“使”和“令”。上古时期,“使”和“令”虽可用于“致使”类兼语句(如《诗经·召南·野有死麕》“无使尨也吠”),但是用例很少。中古时期,“使”和“令”才开始较多地在“致使”类兼语句中使用。“使”和“令”由基本用于“委派”类到基本用于“致使”类,是汉语兼语句的重要变化之一。3.“其他”类,“V1”由非驱使动词充任,有2例,即“一洗万古凡马空”“访旧半为鬼”。此种兼语句滥觞于上古晚期(如《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斫大树白”),魏晋南北朝以后才有较多用例(如《乐府诗集·子夜四时歌》“吹我罗裳开”;《贤愚经·檀腻羁品》“今当打汝前两齿折”;《百喻经·二鸽喻》“即便以嘴啄雌鸽杀”;《伍子胥变文》“遂即打其齿落”)。可见,在兼语句的使用方面,杜甫诗歌也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十二、杜甫诗歌中的连动句

在《唐诗三百首》中,杜甫诗作的连动句约有23例,可分为以下5类:1.“V1P+V2P”式,句中两个动词表示先后两个动作行为,有6例,即“远送从此别”“驻马望千门”“侍婢卖珠回”“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苹”“哭声直上干云霄”。2.“V方P+VP”式,有4例,即“至尊含笑催赐金”“爷娘妻子走相送”“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3.“VP+V目P”式,有6例,即“屋底达官走避胡”“昔随刘氏定长安”“花门剺面请雪耻”“牵萝补茅屋”“投诗赠汨罗”“列郡讴歌惜”。4.“有/无NP+VP”式,有1例,即“未有涓埃答圣朝”。5.扩展式,即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动词构成的连动式,有6例:“青鸟飞去衔红巾”“隔离呼取尽余杯”“强移栖息一枝安”3例属于“VP(V1P-V2P)·V目P”式,“牵衣顿足拦道哭”属于“V方P(V1P-V2P)·VP”式,“跨马出郊时极目”属于“V方P·VP(V2P-V3P)”式,“翻身向天仰射云”属于“V1PV2P-VP(V方P·V4P)”式。值得注意的是:1.杜甫诗歌扩展式连动句的出现频数要比唐代之前为高[5]。2.杜甫诗歌连动句中不带“而”“以”等上古汉语连动句中常见的连词。3.唐代之前的连动句往往不含附加成分,而杜甫诗歌连动句均带有宾语、补语或状语等附加成分。这些情况都反映了杜甫诗歌连动式所具有的时代特色。

(本文属河南省教育厅项目[项目编号:2013-GH-493]。)

参考文献:

[1]钱学烈.试论《全唐诗》中的把字句[A].深圳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论文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44~156.

[2]柳士镇.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285.

[3]张延俊.先秦到唐代的“谁为”和“为谁”[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82~85.

[4]张赪.汉语介词词组词序的历史演变[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179.

[5]何乐士.史记语法特点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83;103.

  • 上一篇:真情感受作文(收集3篇)
  • 下一篇:新课改下的阅读教学(收集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