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美德少年主要事迹范例(3篇)

栏目:工作范文

美德少年主要事迹范文篇1

诚实守信美德少年事迹材料300字一纪高凡

男,14岁,即墨市温泉中学学生,即墨市美德少年。纪高凡的父亲10年前遭遇车祸,从此卧床不起,不久妈妈离家出走一去不返。面对车祸后的父亲、年过八旬的爷爷奶奶,小高凡过早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本应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孩子,慢慢学会了给爸爸洗脸喂饭、端屎端尿,他每天都要给爸爸翻身子、晒太阳,幼小的身体常常累得满头大汗。家里养的五只鹅每天能下四五只蛋,他从不舍得吃,他说鹅蛋有营养,留给爸爸吃,在小高凡的尽心照料下,爸爸一点点地康复起来。从上学起,他就开始帮着奶奶做饭了,每天早上不到6点,小高凡就起了床,开始准备早饭,然后再一个人步行5里多路去上学。为了省钱,高凡和奶奶在山下种了一片小菜园,每天放学都要去菜地种菜、收菜,回来后再做饭。面对施舍和帮助,小高凡都会说:不用,有我在,家里能过得去。村民们感慨地说:高凡这孩子太懂事了,要不是他,这一家人不知道怎么活下去。

诚实守信美德少年事迹材料300字二张娅菲

女,15岁,崂山区第三中学学生。她来自四川一个贫穷乡村,跟随打工的父母来到青岛。后来,父亲离开她们母女远走他乡,留下她和母亲相依为命。不久,噩运再一次降临娅菲妈妈在医院查出癌症晚期,娅菲到处借钱,终于凑齐了他*的手术费,可术后的化疗费用又让她愁得夜不能寐,她只得打零工赚取医疗费,放学后立即赶yuyu到餐馆打零工,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赶回家后安顿好妈妈再忙作业,一个多月下来,她的身体和学习都受到很大影响。但她知道这是自己必须付出的,她要用自己灿烂的笑脸和全部努力,来温暖母亲的心,让母亲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因为怕花钱,她不舍得买医院的饭,每天放学先去医院看母亲,再回家做饭,然后再返回医院喂妈妈吃饭。生活的历练使娅菲格外热爱学习,每天打工回来她都坚持完成作业,经常要学习到深夜。她还尽己所能,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在她的感召下,班上有许多同学加入了帮扶行列。娅菲的境遇牵动着全校师生的心,学校专门为她举办了一场大规模的募捐活动,筹得现金六万多元,她在获得帮助后不忘关爱别人,听说姜哥庄小学高端同学罹患骨癌,她主动将获得捐款中的一万元转捐给高端,祝他早日康复。

美德少年主要事迹范文

一、创设渗透的条件条件:

1、上至教育局领导,下至教育中心及学校领导都很重视传统节日的开展与研究,各年级班主任也给予了大力支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项活动。

2、我校专门以《燕赵丰碑》为主题进行了课题研究,《利用红色文化开展德育教育的研究》作为我校2013年度课题,小组成员整理了详细的资料和素材。

3、我校配置了电子备课室,为教师开展《燕赵丰碑》主题特色创新查阅资料提供了方便。

4、我校成立了《燕赵丰碑》主题特色创新小组,成员都是我校一线教师,从事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无论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还是实践活动都有丰富的经验,并且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我校特色创新的开展。

二、渗透采用的的方法:

1、营造文化氛围

我校教师齐心协力,自己动手,利用校园东西两侧围墙,绘制了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关于燕赵丰碑相关内容的图片和诗歌;利用楼道走廊的墙壁,按五个故事时间的先后顺序以永恒的记忆系列宣传相关的故事;利用楼梯两侧墙壁,以“学英烈事迹,做一代新人”为主题,按照了解英烈、学习英烈、赞颂英烈、祭奠英烈、感悟英烈、走近英烈的顺序,把师生在主题活动中的表现作了一个全方位的总结;利用教室的墙壁布置有关燕赵丰碑方面的专栏。一年级以“挂云山六壮士”为主题;二年级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主题;三年级以“冉庄地道战”为主题;四年级甲班以“烈士”为主题;四年级乙班以“革命圣地西柏坡”为主题。通过专栏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思想教育、增强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2、排练节目、明确主题

我校为了凸显《燕赵丰碑》主题氛围,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节目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通过歌曲《地道战之歌》、快板《英烈颂》、诗朗诵《西柏坡颂歌》、舞蹈《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阳光校园》、武术操《雏鹰展翅》等节目对英烈的事迹进行赞美,让学生在观看节目的同时,加深了对英烈的认识。

3、制定活动安排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

为了使师生对《燕赵丰碑》主题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学校编制了活动安排,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如开展《叔叔,我想对你说》等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到挂云山六壮士纪念碑及冉庄地道战纪念馆、西柏坡纪念馆缅怀先烈;利用多媒体下载《地道战》、《狼牙山五壮士》、《》、《西柏坡》等影片让学生观看,了解英烈;美术课上教师组织学生制作相关的手抄报。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对英烈事迹及相关主题有了一个全方位的认识。

4、编制反馈表,了解英烈事迹的推广度

学英烈精神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为了了解家长对学英烈精神活动开展的了解程度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学校编制了反馈表,了解英烈事迹在社会上的推广度。

三、渗透的的成效:

1、通过在德育活动中的渗透,学生们对校本教材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精神风貌有了显著的变化。一年级学生通过观看相关电影、电视剧,了解事件发生的时间,知道故事大概过程。二年级学生能够叙述事件经过,讲给同学和家人听。三、四年级学生了解相关诗句,能制作手抄报,写出看电影后的观后感。每位学生都能讲出至少两段燕赵英烈事迹。

2、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成了师生们赞颂英烈的特定时间舞蹈、快板、诗朗诵、大合唱轮番上场,让学生们在耳闻目然中与英烈一次次交流。

美德少年主要事迹范文

一、榜样教育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榜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一)当前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对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综观全市公民的思想道德状况,其主体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极少数市民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它不利于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因此,进一步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榜样教育是进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方法

榜样教育从来就是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格教育的重要方法。我国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方法很多,如“以讲述、讲演、谈话、讨论、辩论为主的说服教育法,以参观访问、榜样示范、情景陶冶为主的感染教育法,以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实践活动锻炼为主的实际训练法,以评定、评选、批评与表扬、奖励与处罚为主的评价反馈法等”。[1]

“由于榜样是某种思想品德的具体体现,其生动鲜明的形象,使人们对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易于理解,易于效仿,从中受到感染和激励,因而具有强烈的教育作用”。[2]先进典型的鲜活性、生动性、亲切性,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它具有强烈的激励、示范功能,人们从活生生的先进典型身上可以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和产生极大的共鸣,净化人的心灵,推进社会前进。榜样的思想行为突出地显示着榜样个人自我修养的主观能动性,这种美德不是先天的,而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锻炼出来的。榜样教育最有效之处在于它能鼓舞人们有信心地磨炼自己,在潜移默化中向榜样看齐。有了生动具体的形象作为榜样,公民更容易领会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容易受到感染而跟着学,这样有助于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促进人格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二、“身边好人”的榜样特点

为营造学习、关爱、崇尚、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我国许多城市都开展了“身边好人”的评选活动。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从2012年3月开始,每月均评选出五大类共十名左右的“身边好人”,至2013年12月已产生了229人(组)“身边好人”,每一位模范的背后都有一个不同寻常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折射了时代的光芒,为常州市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大量真实可信、鲜活生动的事例。

(一)榜样的职业平凡多元化,更贴近生活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榜样,但有些榜样过于理想化,往往集中在“高、大、全”型人物类型上,它脱离了现实生活的根基,偏离了大多数受教育者的价值需要,榜样也由此成为可望而不可即的“圣像”,最终造成人们对榜样的逆反心理,德育效果并不理想。

而评选出来的229人(组)常州市“身边好人”,绝大多数来自社区、乡镇、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他们职业种类较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占绝大多数。他们没有显赫的地位,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以此榜样来教育常州市民,有助于市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爱岗敬业,增强社会责任感。生活是平淡和真实的,从我国目前就业的整体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人现在或将来从事的都是大众化的平凡职业,普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才是他们的第一需要,更需要遵循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在工作中尽职尽责,之后才能产生更高的完美的道德追求。只有充分考虑到道德建设的层次性和差异性,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公民道德建设才能取得更明显的成效。

(二)榜样的人物真实时代化,更贴近现实

纵观我国历史,主要存在伦理型和政治型两种类型的道德榜样,以往的教育者习惯于从政治家、科学家、民族英雄、先烈中寻找榜样,历史上伟人的榜样事例多,现实生活中的榜样事例少。有些不切实际的宣传,使受教育者易产生逆反心理,导致思想教育因时效性不强而缺乏感召力,与当代人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多方面的需求不相适应。

上述受表彰229人(组)常州市“身边好人”,都是当前社会的榜样,在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力量。他们绝大多数都是生活在我们周围鲜活的人物,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指导常州市民的成长,常州市民可以从他们平凡的事迹中感受到人格魅力,从他们的现身说法中感受到榜样的真实,从与他们的交流中感受到更多的真情与热情,从他们朴实的言行中感受到道德的力量。用这样的现实事例教育常州市民,更有利于市民产生持久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会感到榜样们并不陌生与神秘,自己与其相比,虽有差距,但只要努力,自觉向榜样看齐,学习、效仿榜样的先进事迹,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就会逐步完善自我。

(三)榜样的类型丰富多样化,更贴近受教育者

过去,榜样的树立存在政治倾向化和一元化,榜样的言行过于成人化,在对公民进行教育时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因为树立的榜样多以党员的先进性奉献为主,在校园学生榜样的树立上多以学习的优秀来代替其他,它远离了普通人的现实生活,超出了普通受教育者的理解力,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常州市“身边好人”,克服了以往榜样形象的不足,选用人们易理解和接受的平凡榜样,并且类型多样。在229人(组)模范中,大爱无声的“助人为乐好人”48人(组),舍己为人的“见义勇为好人”46人(组),一诺千金的“诚实守信好人”45人,恪尽职守的“敬业奉献好人”46人,善行无疆的“孝老爱亲好人”44人。这些榜样,都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他们过着平凡的生活,感恩生活,乐于助人,以最朴素的善良对待身边人。他们的先进事迹与常州市民的现实生活并不遥远,而且类型多样,他们所经受的磨难更为常州市民所熟悉,所取得的成就更易为常州市民所理解产生共鸣,使其愿意以模范为榜样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全面提升自己。

三、完善“身边好人”榜样教育的建议

“身边好人”的榜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精神。为更好发挥榜样的作用,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榜样教育。

(一)适当调整榜样的人选

1适当增加青少年学生的榜样人选

从229人(组)位常州市“身边好人“的年龄上看,10岁以下1人,10岁以上5人,20岁以上14人,30岁以上35人,40岁以上67人,50岁以上54人,60岁以上31人,70岁以上12人,80岁以上7人;从职业上看,医院、学校等事业单位的工作者33人,派出所、工商局等政府部门人员42人,董事长、经理等企业单位人员38人,司机、保安等服务机构人员47人,大中小学生8人,居民、村民等普通百姓58人。当选的模范中,年龄20岁左右的青少年人数很少,学生只有8人入选。

目前常州市常住人口为459万人,在校大中学生超过20万人,但无论是年龄还是职业,入选常州榜样的都比较少,这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榜样教育。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他们关注的重点和热点,他们为人处世的方式和看待世间万物的态度,往往更具有相通性,利用他们中一些典型对其他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在今后常州市“身边好人”的评选中,适当增加青少年的人选,增加大中小学生的人选,会更有利于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2适当考虑榜样类型的人选性别

从性别上看,229人(组)里有名有姓的226位常州市“身边好人”中,男性137人,占模范人数的6062%;女性89人,占3938%。常州市“身边好人”评选中,可以适当调整男女比例,适当增加某些榜样类型的女性人选,同时也不要过于集中在某一类型上,这样能进一步增加女性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和积极性,增强女性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社会和谐。

3适当增加榜样候选人的人数

常州市“身边好人”,首先是由基层推荐,由相关部门审核并初步确立候选人,再由媒体刊发候选人先进事迹,面向社会公示,经过市民投票后确定当选人。由于评选准备充分,程序公开,广大市民在无形中得到熏陶,提高了思想觉悟。但是,相比较其他类型的榜样评选而言,常州市“身边好人”的送审材料和候选人数较少,群众参与面有待进一步扩大。为提高常州榜样的教育效果,我们可以多加宣传,广泛收集参与人材料,适当增加常州模范的候选人人数,扩大候选人范围。

(二)积极营造学习“身边好人”的社会氛围

受表彰的229人(组)常州市“身边好人”平凡、真实、可亲、可敬,在全市范围内宣讲他们的先进事迹,有助于树立学习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良好风尚。

1结合“常州市道德讲堂”,让“身边好人”现身说法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人人参与,良好道德风尚需要共同传扬。“常州市道德讲堂”自成立以来,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主要形式,以宣传“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种行为为主要内容,形成了5000多个基层讲堂为基础的平台体系。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常州市道德讲堂”细分为七类,我们可根据事迹的不同把常州市“身边好人”分别邀请到到机关、企业、行业、学校、社区、村镇、新市民七个讲堂中进行事迹宣讲,进一步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做到了有的放矢、分类施教,扩大常州模范榜样的教育影响力。

2开展基层巡演活动,演绎人间大爱传扬善行正气

凡人善举、平民英雄的感人故事不断感动着常州这座城市。常州市可借鉴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活动,开展常州市的“道德模范故事汇”。通过艺术家声情并茂的精湛演绎,通过普通群众发自肺腑的深情述说,把一个个感人肺腑的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化为一首艺术力量与道德力量完美结合的感人交响曲,演绎人间大爱,传扬善行正气,这既是一次艺术的盛会,更是思想的洗礼,促进常州市民更自觉、更主动地建设讲文明、讲道德、重诚信的和谐幸福之城。

3利用大众媒体,宣讲“身边好人”的事迹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体,对形成积极向上的新闻舆论,引导常州市民见贤思齐有着重要作用。

常州电视台是常州市重要的新闻媒体,在常州地区有很大的影响力。利用常州电视台宣传常州榜样的先进事迹,能进一步弘扬生活中的真善美,推广凡人善举。2012年,常州电视台每晚19:30的《常州新闻》的栏目“‘雷锋’在身边——常州尚德好人榜”,一期介绍一位普通常州市民的好人好事,常州榜样的事迹也可通过此媒介进行宣传。

常州公交车上的移动电视也可以成为宣传常州榜样的媒体。目前,常州市公交公司拥有各种运营车辆2600多辆,经营线路161条,年客运量4亿人次,所有BRT和很多公交车上都装载有常州电视台移动频道,经常播放常州市的民情民风,如以前播放的“普通人,平凡爱”栏目,宣传常州市民的好人好事,可亲可信,是教育市民的好材料。常州市“身边好人”也可制作成短片在公交车上广泛宣传,成为常州市道德建设和文明城市建设一道亮丽的流动风景线。

《常州日报》和《常州晚报》作为常州市的主流报刊,除了在报纸上简介常州市“身边好人”候选人的先进事迹外,还可以开设“榜样专栏”,专门详细介绍每一位当选者的先进事迹,有助于进一步激励先进,鼓励常州市民择善而从。

此外,常州市中吴网、常州广播电台等大众媒体,除了正面宣传常州榜样外,还可以增加新的专栏,号召市民讨论常州榜样现象,让群众易于参与、乐于参与,在参与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微博、微信、微电影等网络新科技,也可成为宣传榜样先进事迹的有力阵地。

4开展群众性的学习实践活动,扩大“身边好人”的影响力

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每个公民既是道德建设过程的参与者,也是道德建设成果的受益者。2011年“道德的传承·德韵流芳——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常州举行,交流现场以播放好人事迹短片、现场访谈、与观众和网友互动等形式,再现“中国好人”感人事迹,并通过歌舞、配乐诗朗诵等形式歌颂了道德模范的高尚品质。我们也可以此为鉴,开展类似的活动,扩大“身边好人”的影响力。

除了现场交流活动外,我们还可通过召开座谈会、布置展板和宣传栏、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召开主题会议、撰写党建征文等活动,进一步增加“身边好人”的知名度,在全社会迅速掀起“学楷模、知荣辱、促和谐”的热潮,汇聚成“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常州”的巨大力量。

在开展群众性的学习实践活动时,我们也可借鉴“常州市道德讲堂”的“唱一首歌曲,看一部短片,诵一段经典,讲一个故事,作一番感悟”的“五个一”流程,开展“践行社会公德“和“寻找身边好人好事——发放道德积分卡”等道德实践活动,倡导“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只有充分发挥了广大市民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效果明显的新形式、新载体、新内容,才使常州的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始终保持了生机与活力。

(三)关心关爱“身边好人”

近年来“身边好人”在感动广大市民的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关爱。作为江苏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城市,常州全市人均GDP已达1万美元,经济状况良好,常州市完全有财力有能力开辟专项基金,用于奖励“身边好人”。

政府部门在宣传常州榜样先进事迹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去真心关爱常州榜样,在精神上大力表彰常州榜样,在物质上奖励常州榜样,在具体事务上优待常州榜样,特别是对经济困难的模范给予相应的经济资助,制定《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实施办法》,设立专项基金,做好帮扶工作,让常州榜样成为人人羡慕的荣誉,形成人人争当先进的新局面。

  • 上一篇:美德少年发言稿范例(3篇)
  • 下一篇:美德伴我成长作文范例(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