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工艺美术和设计的区别范例(3篇)

栏目:工作范文

工艺美术和设计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设计艺术;存在论现象学;阐释

设计艺术是关于设计的艺术,它基于设计的基本规定。设计艺术关涉到人类创作活动的目的、物质质料以及特定的艺术表现形式等各种问题。在存在论现象学视域中,关切设计艺术的各种要素,发生着相互共属的游戏,并关联于一个生存的世界。在去蔽中,艺术世界自身得以敞开,从而显现出设计艺术的本性。

一、设计作为一种有旨趣的艺术

一切艺术都追求美,但是,“美并不是艺术的对象,而是艺术自身的肌肤和血肉,是它自身的存在。”[1]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现象学,力图超越主客二分的认识论,为艺术与美的显现奠定了崭新的基础。设计艺术也是如此。作为一种造物活动,设计(Design)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创作活动,是针对一定目标所采用的一切方法过程和达到目标产生的结果的总和。这里所说的“设计”主要指狭义的涵义,即指相关于艺术与美学的语境,尤其是与美术和艺术造型独特地相关。

人类的造物活动由来已久,并与人类的艺术创造密切相关。人类早期的造物活动与远古时代人类的生存分不开,也常常在远古艺术中得到表征。就语义而言,设计指意欲、设想和计划,指人在从事创造活动之前的主观谋划过程。设计基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创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和实际功用的器具或物品。因此,设计是有目的、有预见的艺术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人在设计活动中,已有了未来创造活动和所造器物的大致构想或蓝图。在很大程度上,设计的旨归规定了设计活动。

当然,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设计艺术作品又不同于一般的生活用品,这在于“一件工艺品就是目的本身。”[2]也就是说,如果设计艺术的产品有目的的话,那么,此目的既不是外在的,如日常用品;也不是内在的,如宗教中的信物。也即,作品是自身的目的;或者说,作品自身就是目的。在这里,手段与目的的区分已消失,它们互属一体。只有悬置与设计相关的各式旨趣,回到设计作品自身,才能真正理解设计艺术。

同时,由于要涉及到功用,设计必须合乎机理,是一个合规律的创制活动。合规律就是要合乎事物自身的机理,无论就方法而言,还是针对质料来说。否则,设计品就实现不了其功用目标。正因为如此,“技术对象在它的制造与使用中,更严格地服从于功能性的需要,它们的美是外加上去的,而且还是经过预先考虑的”。[3]而对审美对象来说,美的要素则是规定性的,这正是它与技术对象的区别。设计艺术既不是技术,也不是纯粹艺术。

现代艺术尤其是现代设计艺术,早已超越了康德关于审美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思想。在设计活动中,实现的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一般认为,合规律性是合目的性的前提,合目的性是合规律性的旨归。但在存在论现象学看来,仅仅从手段—目的却不能提示设计活动的本性。规律主要指涉自然科学,对艺术的揭示倒不是恰当的。而且,在设计中,规律性并非是在先的,而是基于现象学的直观和存在论的去蔽境域。设计的目的性即旨趣,正是物性或存在自身被遮蔽的原因。

二、质料、形式与物之显现形态

在古典美学与传统艺术理论中,一切艺术,无论是设计艺术,还是纯粹艺术,都无不关联质料和形式这一重要问题。尤其是在设计艺术中,这一问题还十分突出。质料和形式不仅相关于美的敞开,还关切于物之显现。在这里,质料是组成器物的基本材料如铜铁、石头、木材等,形式则指器物的结构或范型,如造型等。一般而言,质料与形式的结合,就构成了艺术品,如铜像、石雕和木刻等。质料和形式这一对范畴,无疑已成为艺术创作和审美鉴赏的概念框架和重要维度。当然,这只是对设计艺术的形上把握。

设计的完成基于凭借草图、图面、样本(模型)、计划方案或构想的视觉化,视觉化及其处理、实现是形象创造的前提。在存在论现象学语境中,“形象化创造的努力——或许我们必须说,具有形象性质的创造的努力,因为就连诸如制陶业的装饰旨趣,也必定包括在这种创造中——以及言语性的表达,以及音乐的表现,都属于一般人类存在。”[4]无论是质料,还是形式,都不能让我们遭遇艺术本身。它们在本源上,都受存在或物性自身规定。

在设计中,人们也常从质料和形式的维度上来把握与认识艺术。然而,质料—形式这一对范畴,却更适于描述实用性起规定作用的器具。再加上,这一对范畴受制于理性。因此,质料—形式难以揭示设计艺术之存在本性。虽然设计艺术作品难以与器具相区分,毕竟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但是,艺术作品并不是任意的东西,或如同人们所说的虚构的东西。”[5]意念或精神的东西,并不能真正关切艺术本身。受制于质料—形式的设计艺术品,也并不就是物性自身的显现,因为它受到了实用性的规定,而物的无用性本性被遮蔽。

如果说,传统技艺与艺术有着因缘关切的话,那么,现代技术的座架本性加剧了质料、形式等范畴对艺术的形而上规定,使得现代技艺偏离了艺术的本性,从而使现代设计艺术与艺术本性发生了分离。一般物、实用器具,都不能通达物性自身,前者是因为纯粹物自身的幽闭性,后者是因为实用性对物的遮蔽。因此,设计艺术对物性的通达,必然要经由现象学不断的去蔽,方能实现对物的通达。

就建筑等设计而言,“对新风格的追求伴随着新建筑材料的应用、新的设计方式以及新的生产方法。”[6]这表明,在设计艺术中,质料和形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形式服从功能,是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精髓。但是,新的材料和新的表现形式,在敞开设计艺术时,也同样遮蔽了它。因此,对物性的通达,从来都是与对质料—形式范畴的克服相关联的。因为,质料和形式等范畴只会导致设计艺术自身的蔽而不显。三、实用的与审美的之于作品

物品、器具即器物的实用性规定了其世界是一个实用的世界,在器物实用的世界里,一切器物作为工具都为了一个目的即为人所用。作为实用世界中的人造物,设计艺术品与纯粹艺术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设计艺术品在其起源与本性上,都与实用相关联。这突出地表现在,“原始民族的大半艺术作品都不是纯粹从审美的动机出发,而是同时想使它在实际的目的上有用的,而且后者往往还是主要的动机,审美的要求只是满足次要的欲望而已。例如原始的装潢就大体而且全然不是作为装饰之用,而是当作实用的象征和标记。”[7]当然,这与人类当时的生存状况相关。

在人类艺术的早期起源中,设计艺术就开启了其历程。器具作为工具和实用之物,其质料均来自纯物,在对纯物的加工的基础之上,形成了器具。许多自然物都不能直接用于生活与劳动之中,需要人的加工。原始人在狩猎中,往往选择自然界中具有显著特征和独特外形的东西,如尖锐的、扁平的石头,在进行粗糙的加工后,用于生存之中的器具就产生了。被加工的早期器具,作为工具它不再是幽闭的纯物,而是合手的用具。当然,这是设计艺术作品的雏形,严格说还不是作品本身。

出于生存的需要,对原始自然物进行加工和改造,就有了早期的设计。这种设计,在早先主要是为了实用,随着文明时代的到来,在满足实用的基础之上,设计更多地是满足审美的需要。也就是说,一个成熟的设计,既是实用的,更是审美的。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设计是一门艺术,一门有着实用诉求和功用价值的艺术,设计艺术品也凭此区分于一般器物和纯粹艺术。在现象学的视域中,设计艺术作品既不是作为客体与对象的手前之物,也不是实用之器具即手上之物。手工艺人常把物领悟为器具,但自觉的设计艺术家却不能停留于器具,而是要上升到具有审美意味的艺术品。

在古希腊,自然原指生长、发育与涌现。后来,自然成为了现成之物,也成了设计艺术的取材对象。同时,设计也日益与自然环境发生功利性和认识性的关联,并兼容实用性与审美性,“就设计领域而言,现代主义第一次被系列化、规范化、标准化,并体现出理性、功能、实用的审美原则。”[8]现代设计艺术突破了近代康德等人提出的审美的无功利性原则,把实用性与审美性融为一体。

但是,即使是在现代设计艺术中,审美对象与实用对象并不是没有区别的。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审美对象而言,“因为它是手工做的,不是由机器成批制造的;因为它不产生于一种已经决定的思想,而是来自随着作品自身的发展而发展的灵感,来自幸运的偶然;因为艺术家经过长期耐心的努力完成令人敬佩的对象,达到了艺术与自然的协调一致。”[9]设计艺术应当是实用与审美的完满结合。当然,实用性与审美性的这种结合,也是设计艺术对艺术本性的遮蔽。四、设计中的技艺与技术和艺术

设计艺术既不同于一般器物的制作,又不同于纯粹艺术品的创作。一般器物的制作,主要着眼点在于其实用性,必须保证其在实用中是可靠的。因此,在制作中,依凭技术的成份和要素更多一些。纯粹艺术往往具有非功利性的特点,更多地是按照审美的需要,采取纯粹艺术的一般方法去创作。设计艺术的技艺,既涉及到一般的技术问题,又必须充分吸纳艺术创作中的一般经验和做法。设计艺术涉及到工艺问题。工艺在此指将原材料或半成品经过艺术加工制作为成品的技艺,工艺一般分为日用工艺和陈设工艺。前者指经过装饰加工的生活用品,更侧重于实用性,如陶瓷工艺、织染工艺、家俱工艺等。后者指专供欣赏的陈列品,更侧重于审美性,如玉石雕刻、金银首饰、装饰绘画等。

在艺术起源的早期,技术与艺术并没有什么区分,在古希腊曾经也是如此。古希腊把有技术的人统称为艺术家,柏拉图把写诗的与做糖果的看成是一样的人。在古希腊,技术有两层涵义:一是认识、洞见;二是工艺、艺术。后来,由于分工的细化,艺术逐渐从技术和一般的制作活动中区分开来,并形成了有专门人员即艺术家从事专业创作活动的专业部门。到了亚里士多德那里,出现了纯艺术与实用艺术的区分,前者与艺术本身相关,后者则更多地相关于实用经验。但作为一种社会建制,艺术与技术的真正分化,则是近代的事。随着社会分工和人文艺术家的出现,从事制作的且有技术的人被称为匠人。

一般来说,技术是人类在利用与改造自然过程中各种劳动手段的总和。在大机器工业革命以前,技术主要表现为手工劳动者的技艺。技艺有赖于人类长期造物活动中积累的经验、知识和技能。但是,“各种艺术并非起于技艺。”[10]也就是说,技术、技艺与艺术在早先是不可分的,后来发生了变化,这三者都有了各自的区分与规定。技术打交道的是物,它把自然物或质料打理成人造物或器具,这些器具可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艺术则把质料变为艺术品,它主要是审美的,而非功用的。当然,在设计艺术中,技艺与技术和艺术仍然发生着密切的关切。传统工艺与设计艺术相比,前者更多地诉诸手工和个人经验,后者则更多地关联于技术,甚至是现代技术。

希腊人用technē一词表示艺术,也表示手工艺。艺术与手工艺并不是同一的。但它们都是把握与理解存在者的方式。设计艺术不同于纯粹的制作,在于它具有了创造的成份。其实,所有的艺术都是创造,而从来不仅仅是制作。设计艺术凭借技艺把自然物或质料创作为具有审美意味的器具,或用于观赏,或用于实用,或兼而有之。从器具、工艺品到纯粹艺术品,显现了物性不同的存在状态,它们既相互区分,又密切关联。设计艺术离不开设计者与制作者的技艺,设计艺术尤其是现代设计艺术,其作品的完成,不再是仅仅凭借手工的技术,现代技术也空前地进入了设计艺术,使设计带上了系统的与控制的特征。也就是说,“技术展现扩展到一切领域,其中也包括艺术。”[11]对于设计艺术而言,这种技术的融渗更为突出。

技艺对美的展现,完成于技术活动之中。当然,对设计艺术而言,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是其追求的目标,比如包豪斯设计就强调技术与艺术的新的统一。传统工艺创作中的技术,本身就不同于现代技术。然而,现代技术对设计艺术中的技术或技艺,有了从未有过的干预与渗透,从而体现出设计艺术中技术的座架本性。但尽管如此,设计艺术还是有别于一般技术,“人们也不难猜想,技术对象可以是美的,但并不与审美对象同一,也不成为一件艺术品。”[12]艺术与技术虽有区别,却能在设计艺术中达致某种一致,“在罕见的灵感来临的时刻,上天的恩赐在他不知不觉的情况下使他的作品成了艺术。但是,对每一个艺术家来说,精通一项手工艺是十分重要的。”[13]这也是对设计艺术家的一种要求。五、艺术世界及其在遮蔽中敞开

艺术品既不是纯物,也不是器具,而只是艺术作品自身。艺术作品克服了纯物的幽闭性,又克服了器具的实用性。因此,艺术作品使世界的敞开成为可能。艺术和真理都相关于世界的敞开,而世界与大地之争执,是一切艺术和真理的本性前提。在存在论现象学看来,大地是大地自身,是作为大地的大地,世界是世界自身,也即世界之作为世界。大地是幽闭的,它孕育、化生万物。世界则是对大地之幽闭的一种敞开,它使遮蔽之物得以显现。世界与大地之争执,是艺术发生之前提和基础。

一切科学、技术和文明都是在世界与大地的争执中的一种敞开,但这些敞开都不是本源性的。艺术对世界的敞开,既不是认识论的,也不是形而上学的。如果把世界的敞开仅仅理解为一种文化或文明,那么也会陷入形而上学之中。因为,“在海德格尔看来,把艺术、宗教、科学和政治理解为‘文化’,这已经把其本质显示为主体的技术的制造和获取,而制造和获取把一切在场者规定为客体。”[14]很显然,海德格尔反对把一切都看成是文化的文化形而上学。泛文化现象根本不知文化究竟是什么,更不能关切艺术之本性。

但是,世界的敞开并不是纯粹地完成的。世界是在遮蔽中敞开的,世界的敞开时常就是一种遮蔽。作为敞开的遮蔽,在敞开世界时,又以另一种方式遮蔽了世界。设计艺术也同样相关于世界自身的敞开与遮蔽。科学止于判断的正确性和确定性,在敞开世界时,却又用与认识论相关的东西如命题遮蔽了世界。技术尤其是现代技术的座架本性在敞开世界时,也同样甚至更严重地遮蔽了世界。艺术自身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切近世界性的世界。但是,对于设计艺术来说,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设计艺术摆脱不了技术的规定,因此,它仍然以某种程度和特定方式,在敞开世界之时,也给予了世界以遮蔽。当然,设计的工具会发生一些变化,“设计活动本身正在变化,因为设计者的工具正在变成非物质性的,正如那些购买这种产品的人的生活也变成非物质化的一样。”[15]但即使如此,技术的敞开与遮蔽,仍然发生在设计活动中。设计艺术关切于美化的器具世界的遮蔽与敞开。在遮蔽与敞开的问题上,纯粹艺术经由艺术品,而技术则通过实用器具。设计艺术品在生活中的运用,使人对世界的知觉有了一个中介,而人的知觉是基于人的身体的。

艺术作品敞开了世界与大地之争执,使真理和存在得以显现。“一般而言,海德格尔说服了许多读者以新的方式审视艺术作品,即把作品看成是既显现又有助于设立我们关于人们所属的个人之间的世界和物质的大地的无声的感觉的要素。”[16]在此,“艺术是一种言说方式。”[17]设计艺术充斥着人们的欲望诉求,这种欲求乃是设计艺术发生的一大动力,“在我们的时代里,基本欲望依然存在,但一些新的欲望不断产生,如虚拟世界中的种种愿望。欲望最后还会成为只是欲望,即对于欲望的欲望。”[18]当然,在敞开世界之时,欲望也会成为对艺术的限制和遮蔽,其弊端也同样有待于克服。设计艺术作品关切的艺术世界,也是一个生存的世界,“作品自身所敞开的生存世界,是依凭科技理性、经济向度与市场价值所不能触及的。”[19]对存在论现象学而言,设计艺术对世界的敞开,是在不断的去蔽中实现的。参考文献

[1][法]萨特.萨特论艺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8.

[2][德]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617.

[3][12][法]米·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206.207.

[4][17][德]瓦尔特·比梅尔.当代艺术的哲学分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72-273.273.

[5][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符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69.

[6][法]雅克·德比奇等.西方艺术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439.

[7][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34-235.

[8]董占军.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5.

[9][法]米·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上)[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126-127.

[10][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M].上海:三联书店,1996,952.

[11][14][德]冈特·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161.137.

[13][德]格罗比乌斯.包豪斯宣言[A].载奚传绩编.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C].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15][法]马克·第亚尼.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41-42.

[16]DavidE.Cooper(edited).Aesthetics:TheClassicReadings[M].Oxford:BlackwellPublishersLtd,1997,230.

[18]彭富春.身体与身体美学[J].哲学研究,2004,(4).

[19]张贤根.民间工艺审美的现象学阐释——以土家织锦为例[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2).

ArtisticalBingofDesign

——DesignArtintheVisualFieldofOntologicalPhenomenology

工艺美术和设计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抛锚式教学策略支架式教学方式体验教育

[作者简介]戴承良(1954-),男,上海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教育、文化创意产业、新媒体。(上海200061)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对接创意产业的艺术设计本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7JA760013)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0144-02

艺术设计是迄今为止我国高校开设数量最多的十大专业之一。艺术设计专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其存在的问题也引起越来越多业内外人士的关注,如何突破以美术为基础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局限的呼声也日益显现。为此,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开设了“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以下简称为该课程),凸显“为市场而设计”的文化创意产业驱动力,本文是开设该课程过程中对若干问题的思考。

一、文化创意产业观念启蒙的抛锚式教学策略

“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其章节内容首先涉及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界定、历史沿革、人才培养、发展前景等,其中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进行文化创意产业观念启蒙是一个重要的课程设计导向,其教学策略可以采取“抛锚式”。这种教学策略是美国温特比尔特大学开发的,要求建立在真实问题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问题被确定了,整个课程设计导向也就被确定了,犹如航船被锚固定或者说定位。

1.课程所要抛的“锚”。什么是艺术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产业观念启蒙所要抛的“锚”呢?该课程的文化创意产业观念启蒙导向,是基于对艺术设计教育历史和现状真实问题的反思。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直接脱胎于“工艺美术”,1998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该目录将原属“工艺美术”学科的7个专业(环境艺术、产品造型、染织、服装、陶瓷、装潢、装饰)合并为“艺术设计”专业,并将“工艺美术学”更名为“艺术设计学”。

据调研,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仍然还有许多院校或系科是沿袭美术教育的方式方法来进行教学活动,专业课程主体占优势的是素描、色彩加“三大构成”,再加上一些计算机软件操作。个中原因除了学科的“工艺美术”历史沿袭性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师资本身教育背景出自传统美术专业,各种原因形成了以美术为基础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

这种以美术为基础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特征是重艺术性、轻实用性;重技艺性,轻设计性;重课堂教学,轻市场需求,如此种种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中国当代艺术设计教育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是企业和市场需要的设计人才相当匮乏;另一方面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难,学生毕业后纷纷改行。这反映了艺术设计教育与产业需求终端之间的错位和矛盾,因此突破以美术为基础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亟待进行,而这种突破需要一种新的产业观念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观念作为启蒙,这就是艺术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所要抛的“锚”。

2.课程“锚”之定位。抛锚式教学策略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在确定问题的课程“锚”之定位中,教师转变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学生互动、交流;学生在课程“锚”之定位明确的方向中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使学生提高识别真实问题和解决真实问题能力。

就艺术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锚”之定位来说,是在教师和学生思想意识上倡导、强化艺术设计教育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关注,这种文化创意产业观念启蒙的内涵是认识、强调艺术设计与文化创意产业耦合性。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的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认识、强调艺术设计与创意产业耦合性,其关键的结合点是在观念上认识21世纪创意经济的到来,创新和创意将深刻地改变人类经济发展方式,也将为艺术设计教育带来全新的发展模式,凸显“为市场而设计”的文化创意产业驱动力。这要求艺术设计教育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框架下进行整合,文化创意产业观念启蒙应是艺术设计专业贯穿的教学理念,也是“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运用抛锚式教学策略的重要着力点。

二、文化创意产业时尚指向的支架式教学方式

艺术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突出“为市场而设计”的文化创意产业驱动力,其核心所在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时尚指向,或者说核心理念是时尚消费。然而,这种课程需要传授的核心理念,应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主动的意义建构,其教学方式可以采取“支架式”。

支架式教学方式是根据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使得学习者能沿着“支架”逐步攀升,从而完成对复杂概念意义建构。

“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时尚指向支架式教学方式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脚手架”是建筑行业的施工设施,“支架式”教学在此用它形象地比喻“最邻近发展区”一个观念框架。“脚手架”就是与新知识相关联的一些预备性知识和由它们组合形成新知识的基本教学思想,这些知识和思想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知识。“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时尚指向提供的概念框架是纵观伦敦、纽约、米兰、巴黎、东京世界五大时尚之都,无一不是世界级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并且特别依赖于艺术设计。这样的概念框架学生是比较熟悉的,符合“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时尚”一词据《辞海》解释,是“一种外表行为模式的流传现象”。时尚和艺术设计首要的共同点是可视性或可见性,从文化创意产业的角度上说,这种可视性不是设计者自我表现,它特指商品的可视性。在文化创意产业中,时装设计具有重要的地位。(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提高学生独立探索、主动创新的能力。文化创意产业艺术设计教育,需要学生不断开拓创新,具备独立健全的人格,形成既符合大众审美又具有个人独特色彩的审美观念,从而设计出既时尚又经典的作品。(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学生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攀升”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文化创意产业时尚指向,从本质上说是艺术设计思维方式教育内容之一,是对以美术为基础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存在“缺失”的“补位”,该概念在教学上的“到位”,应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要点:时尚的商品性(“为市场而设计”的深化)、时尚的意义性(意义性符号化消费)、时尚的经典性(艺术设计追求的至高境界)。

“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时尚指向支架式教学方式还包括“效果评价”这一环节,容以后再论。

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体验教育

我院的艺术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还很重视实践教学这一环节,认为这对学生文化创意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相当重要,在课时分配上安排了教师带领学生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进行体验教育。它区别于艺术设计教育的技能型实践环节,更重视学生在体验教育中以人为中心,领悟艺术设计的文化创意产业真谛,培育人文素养,促进人格升华。该课程文化创意园区体验教育的具体实施,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构成:

1.历史文化空间体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体验教育不同于课堂上说教式的教学方式,而是应该积极走出传统意义的课堂,寻找或创设体验教育的空间。我国各大城市和二三线城市已建和正在建一批文化创意园区。文化创意园区体验教育,更应该重视由老工厂、老仓库、老大楼、老民居等老建筑改建而成文化创意园区空间。任课教师在老建筑改建的文化创意园区现场指导学生进行历史文化空间体验,关键要注重体验其中的“文脉”,它的历史传承关系和文化的脉络。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老建筑,由于它是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空间而得以“重生”。学生需要在创意产业园区老建筑空间中浸润这样的文脉。

浸润乃至体验这样的文脉有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增加艺术设计的厚重感。它有可能使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创作根植于悠久的城市史,根植于城市人的心灵史,根植于城市绵延不绝的文脉;探索艺术设计之中交错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内蕴,进而从社会历史、美学形式、生活方式等多维层面,思考和揭示艺术设计的含义,超越设计表象,建构艺术设计人文视野和创意文化。

2.产业前沿体验,滋养学生创业者人格。该课程组织学生到创意产业园区体验,是从专业走近产业。高校设置的专业更多具有学科知识体系的特点,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无论是个人工作室或是企业行为都具有产业的特性,这里已不再局限于理论的演绎,而是构成了一个具有产业运作和经济效益的现实世界,园区特有的情景氛围又使他们的文化创意工作往往处于产业的前沿。该课程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自身专业走近产业而言,任课教师更需要组织学生到艺术设计产业集群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产业集群优势最集中表现为竞争力和创新绩效。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到艺术设计产业集群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体验,从产业竞争和创新中,感受新的产业增长点,感受艺术设计产业前沿思想元素、文化元素、技术元素、商业元素的交流、碰撞、渗透和融合。

学生到创意产业园区体验,体验产业前沿的情况,一般有三种路径:一是园区工作室或企业的展示空间;二是他们举办的各种派对活动;三是园区工作室或企业公众开放日。在学生创意产业园区产业前沿体验的三种路径中,其目标是尽可能让学生接近设计师,走进园区的设计师工作室。为此,任课教师也要预先“备课”,了解创意产业园区情况,在园区体验教育现场穿针引线,介绍学生与设计师相识,进行交流,引导学生走进乃至深入园区的设计师工作室。

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产业前沿中,最重要的聚焦点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和他们的工作室。工作室完全不同于高校艺术院系之中教育“工作室”,前者作为独立创业者人格必须接受市场的洗礼和各方的考验,否则自我消亡。该课程让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创意产业园区接受产业前沿体验教育,接近设计师走进他们的工作室,着眼点是体验独立创业者人格的成长,滋养学生作为艺术设计师的创业者人格。

滋养学生创业者人格,也是中国大学教学改革的取向之一:“大学生独立创业能力不足,关键在于大学生学习方式、个性发展的多样性与大学教育教学模式的同一性之间存在着矛盾。高等学校要真正培养具有独立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必须进一步科学认识创造性人才的特征及其要求,深化教学改革,全方位拓展独立创业者成长的教育空间。”重视塑造独立创业者人格,是艺术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重要的教学目标,因为该专业学生未来理想的职业应该是独立设计师,这种职业的特征是不依附他人,具有独立生存的自信心和不断创新的进取心,同时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培养这种创业者人格提供了良好的体验教育空间。

[参考文献]

工艺美术和设计的区别范文篇3

公共艺术设计选材的原生态之美材料是艺术品的载体,公共艺术通过材料构成作品本身并表达存在的意义。就原生态设计理念而言,公共艺术选择材料首先应遵循无毒无害、可循环利用的原则。特别是在乡村社区,竹、陶等材料远远大于金属、塑料的利用率,不仅是因为这些材料的成本少,更是因为这种材料制作的作品饱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使人们的情感归属得到很大程度的满足。其次,公共艺术材料的使用还应充分考虑作品和环境的关系,强调材料与作品主题的统一性,使作品意义与空间环境浑然天成。

公共艺术设计造型的原生态之美原生态理念崇尚的是自然与人文,它来自于民间,由于地域、习俗、文化的不同,原生态艺术也是千姿百态,各有韵味。但无论原生态艺术的造型风格如何多变,它必定是与周围环境相融洽的;只有与环境共生,公共艺术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如英国雕塑家保拉•郝妮(PaulaHaughney)的《码头工人的记忆》,是一个两只大手捧握的圆球体,在球体上用刻线方法画有鱼、螃蟹、绳索、贝壳等物体。作者在创作之初在当地充分调研,了解到这里是退休海员的居住区,因此产生创作灵感,即“一双码头工人的大手”握有对这个世界的深刻记忆,与周围居民心灵产生共鸣。

公共艺术设计形式的原生态之美公共艺术在创作时不应拘泥于特定的形式,它可以是在已有形式上的再加工,也可以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但无论何种形式,都应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情感的表达。原生态理念从形式上应对环境要素合理利用,是对自然、文化的自然流露,可以使公共艺术更具有人情味。如在已存在的媒介上进行再设计,尊重传统与自然;关注反复循环可再生的艺术形式;鼓励民众真正参与到公共艺术的设计、创作及使用的过程中来。

中国传统村落一直以“天人合一”、“历史文脉”作为其发展理念,与传统村落的生态文化、自然环境、建筑、公共雕塑、壁画等文化活动一脉相承。原生态设计理念在公共艺术中的渗透,还原了公共艺术淳朴、自然的本质,在设计中尽量利用村落社区自身的人文历史等背景元素,并结合材料和艺术手段表现作品的主题,使其成为能够与民众交流的活的艺术,同时也能够使农村社区重新成为充满活力与历史底蕴的生态社区。

公共艺术设计要传承传统文化鲁迅先生曾说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是一个地方的历史积淀,是可以作为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独具价值的因素,将这种优势运用在现代公共艺术中,不仅发扬、传承了传统文化,而且这种结合又能增加作品的艺术价值。

公共艺术设计要满足农民精神需求对于农村社区而言,农民为主体,农村社区公共艺术的创作,归根结底应以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为己任。首先,作为农村社区的公共艺术创造者应深入到农村之中,真正去倾听农民的心声,了解农村的传统、农民的日常生活,搞清楚老、中、青、少不同的想法,才有可能创作出符合农村实际情况、农民愿意接受且符合地域特色的公共艺术。其次,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让农民真正参与到具体的方案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去,使设计充分体现当地人的喜好和地域特色。最后,应强化地方政府职能,完善各项相关机制,重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建立一种“农村文化生活”的长效管理机制。

  • 上一篇:教师年度工作总结范文(整理5篇)
  • 下一篇:小学六年级奥数几何题、计算题(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