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体育课程教学总结范例(3篇)

栏目:工作范文

体育课程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合肥市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90-02

1.前言

近年来,合肥市民办高校的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取得较大成绩,已成为合肥市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民办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就直接影响到了合肥市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公共体育课作为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培养学生运动技能的重要途径,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合肥市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从万博科技职业学院图书馆和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查询相关材料,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2.2实地走访法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万博科技职业学院等三所合肥市内的民办高等院校,通过实地走访,对各民办高校的场地设施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师资情况、场地设施情况。

2.2.3问卷调查法

制定《合肥市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对合肥市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对体育器材和公共体育课程满意度等情况进行调查。每个学校发放问卷100份,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6份,有效问卷295份,有效率98.3%。

2.2.4数理统计法

通过运用Excel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合肥市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课程设置调查与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被调查的三所学校开设的项目以大球类项目为主,三所民办高校均开展篮球、排球、足球三大球项目,除此之外,武术类课程也是三所民办高校均开展的教学项目。小球类项目在被调查的三所民办高校中只有一所高校开展,且只开展乒乓球项目。田径类项目也是只有一所高校有所开展,健美操有两所学校开展。在调查中发现,每所民办高校开设的体育课程项目不超过7门,按照《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相关要求,高等学校需开展不少于15门的体育项目[1],因此,被调查的民办高校开设的体育项目远不能达到《标准》的要求。有限的体育项目无法保证开展课程的多样性,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体育运动的兴趣。

3.2合肥市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开课年限及学时调查与分析

根据表2统计结果显示,三所民办高校的开课年限均为1.5年,开课学时均在72学时到108学时之间。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相关要求,高校需给在校一、二年级学生开设不少于144学时(分四学期完成)的体育课程,专科不少于108学时,并为高年级学生设置体育选修课。通过调查,合肥市的民办高校并未达到标准要求,虽然这类民办高校培养的学生以专科为主,但因执行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标准挤占部分课时,虽然安排了1.5学年的课程,但是并不能为学生开展108课时的体育课。

3.3合肥市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场地器材调查与分析

通过表3可以看出,被调查的三所民办高校均有自己的标准塑胶田径场和足球场,篮球场数量较为充足,校均8块,排球场校均3块,乒乓球台校均6张,在被调查的三所民办高校中,只有一所高校有一片手球场。生均室内场地面积为0.13平方米,生均室外场地面积为4.2平方米。室外场地能够较好的满足学生锻炼的需求,但是室内场地生均面积太少,不能满足学生锻炼需求。

3.4合肥市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师资结构调查与分析

从职称结构来看,三所民办高校的体育教师最高职称为副教授,仅有2人,占师资总数的9.1%;讲师4人,占师资总数的18.2%;助教最多,共16人,占师资总数的72.7%。从年龄结构来看,50岁以上及40-50岁之间的教师各一人,分别占师资总数的4.5%;30-40岁之间的教师有5人,占师资总数的22.7%;30岁以下的教师人数最多,占师资总数的68.3%。从学历结构来看,硕士生占比例较大,共18人,占师资总数的81.8%;本科学历的教师有4人,占师资总数的18.2%。综合上述数据来看,被调查的三所民办高校的教师结构偏向年轻化、高学历、初级职称。这种师资结构的弊端在于大部分教师为年轻教师,缺乏高级职称教师的指导,教学经验有限,课堂应变能力差。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年轻教师较老教师能更快的接受新鲜事物,工作中充满激情,与学生交流障碍较小。

4.对策

(1)从公体课的课程设置来看,民办高校的开课项目以大球为主,小球类项目开设较少,每所学校的开课项目不超过7门,这需要学校和体育部(体育教研室)相互配合,通过不断的教师进修,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要求体育教师“一人多课、一课多人”,开展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

(2)从年限来看,所有民办高校均开设1.5学年的体育课程,开课学时在72学时到108学时之间,高年级均未开设体育选修课程。由于每年执行《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标准》挤占部分体育课课时,所以这些民办高校的体育课开课学生不能达到108课时。为了充分满足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程的需求,必须要求学校严格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安排课时。

(3)从场地设施来看,室外场地生均面积较为充足,可以满足学生锻炼需求,但是室内场地生均面积严重不足,体育场馆及设施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特别是室内场馆设施,学校可以协同合作单位及其他社会团体,吸收资金,并且做到专款专用,保证体育场地设施的资金投入。

(4)从师资结构来看,以年轻教师、初级职称的硕士研究生为主,高级和中级职称的教师人数非常少,这种不合理的师资结构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发展,并且缺少上课经验,不能很好的处理课上的突发事件。从学校发展角度来讲,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体质,提高上课质量,应该聘请教授或专家,作为学校的师资力量,并且不断派出教师进行业务进修,优化师资结构。

5.结论

从调查结果来看,合肥市民办高校的公共体育课教学存在较多问题,而且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的态度也较为不满,对民办高校的发展是不利的,这就需要学校领导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体育课程,做到体育课与其他课程一视同仁,一方面加大体育场地设施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加大力度建设师资力量,优化师资结构,实现民办高校的体育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Z].2014,06,11.

体育课程教学总结范文篇2

关键词:香港;高中;体育课程;体育课程指引;体育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807.2文章编号:1009-783X(2017)01-0031-05文献标志码:A

进入21世纪,全球教育理念正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欧盟(Eu)视教育为未来发展的核心,经合组织(OECD)则提出“终身学习”的理念,而欧洲与美洲、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日本与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掀起了基于“核心素养”课程改革的浪潮。由此可见,基于新的教育理念下的教育变革正成为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教育改革的热点。一个国家或地区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思想及总体规划往往会投射到其课程标准之中。它是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想性、纲领性、规范性与范例性文本。为顺应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结合香港地区多元的基础,巩固至2002年以来小学和初中多年课程改革的经验成果,同时更好地配合高中新学制(2年制改为3年制)的实施,我国香港地区于2007年颁布《高中课程及评估指引》及《高中体育课程及评估指引》,并于2009年正式开始实施。体育学习领域作为我国香港地区课程改革的8大学习领域之一,历经多年新课程实施后的改进与总结,并结合国际体育教育改革的思潮,于2014年颁布最新一代《高中体育课程及评估指引》(以下简称《指引》)。

解读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体育课程标准,分析其特点,管窥其体育课程改革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标准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可以为我国体育课程标准修订和体育课程改革所用,正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两地同胞同根同源,有着相同课改背景和相似的课改议题,我国香港地区课程教育改革的经验与成果,当给内地课程改革更多参考价值。

1我国香港地区高中必修科目体育课程指引的结构

我国香港地区高中体育课程指引主要由2部分组成,即必修科目(一般体育课)和选修科目。必修科目体育课程指非公开考试的体育课程,体现了香港教育对高中学生体育发展的共同的基本要求,体育必修科目课程计划为135h(不低于总课时5%)。

1.1课程目标

2001年6月,课程发展议会正式提出了“学会学习一课程发展路向”报告书,提出在基础教育中建立一个灵活宽广而均衡的课程架构,以“终身学习,全人发展”必不可少的5种基要的学习经历(德育及公民教育、智能教育、社会服务、体艺发展、与工作有关的经验)为建构课程的基础,由知识、共通能力及价值观与态度这3个互相关联的部分,组成8大学习领域(中国语文教育、英国语文教育、数学教育、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科技教育、艺术教育、体育),同时强调各学科的整合,并要求尽可能与课改总课程目标相衔接,依据学科特点制定各自课程标准,协同促进学生成长为具备良好素养的未来公民。为此,我国香港地区高中体育课程指引要求学生在完成3学年每周2节必修课后,应达到如下课程目标:1)改善已学会的体育技能,学习一些新的体育活动,并积极及持恒地参与最少1项与体育有关的联课活动。2)懂得分析身体动作,评估健康体适能计划的成效。3)在体育学习的情境中,应用解决问题的技巧。3)在学校及社区中担当体育领袖或小教练,服务社会,培养责任感和领导才能。5)把坚毅、勇于面对困难的体育精神及其他个人素质,转移并应用于日常和社交生活中。

1.2共通能力(有学者译为“核心素养”)

共通能力是人们得以生存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贯穿于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之中,各种能力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包括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创造力、批判性思考能力、运用资讯科技能力、运算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及研习能力。共通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能力,也是立足与未来社会的核心能力,这些能力都可以转移到不同的学习情境中。不同学习领域所需共通能力有所侧重,不尽相同。体育课程特别注重发展学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创造力及批判性思考能力。而《指引》提出跨领域的学习,与其他学习领域的融合,能帮助学生不同能力得到拓展。2008年亚太经合组(APEC)认为:21世纪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能力和技能,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终身学习、团队合作、自我管理和自学能力等。与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一样,我国香港地区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较早引入“共通能力”。

1.3价值观与态度

大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过:“教学如果没有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只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Bailey等在评述学校体育对学生道德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时指出,体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公平竞争、个人责任、与他人合作和体育精神等道德理性的积极发展。我国香港地区的学校体育强调知识、技能等课程内容基础地位的同时,十分重视学生正面价值观和积极态度的养成,主要包括国民身份认同、责任感、承担精神、尊重他人、坚毅、关爱和诚信。《指引》以整体课程模式推行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涵盖认知、情感和实践3个层面的发展,全面培育学生的价值观和态度,从而对学生情意态度、行为批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内涵。通过梳理经合组织、欧盟、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及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于“核心素养”的概念发现,尽管对“核心素养”的表述有差距,但其内涵的界定上有很多的共性。一致认为价值观与态度对个人实现自我、终身发展、融入社会的积极作用。

1.4课程内容

“教材是一定时空背景下,教育理论、课程目标、学科知识和科技发展水平的‘物化’,是教育目标与教学活动的中介”。1998年我国香港地区《中学体育科课程纲要》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体育常识、田径、游泳、球类、舞蹈、体适能活动等6大类。2014版我国香港地区高中体育必修科目课程内容分为8大类,即田径、球类、体操、游泳及水上运动、舞蹈、体适能活动、户外活动及其他活动。

对比发现,2014版高中必修科目体育课程的活动内容持续重视田径及体适能活动基础作用,突出身体活动对人类发展的积极作用。另外,《指引》新增了富于探索、勇于挑战和敢于冒险的户外活动项目,以及贴近生活、关联社会、展现民俗和充满想象的其他活动。同时,其他活动也是对其他7大类体育活动项目的延续与拓展。

1.5实施要点

首先,《指引》对于教学的建议是:对于目标与内容的设置需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能力的特点,在所设置学习目标多元的基础上应有所侧重。应照顾不同群体学习的多样性,在同一课程架构下建构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不同学校可结合实际条件,挖掘本地区或学校的传统与特色,实行课程内容校本化改造,真正实现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执行者等效能,实现课程资源优化配置。

其次,《指引》对于评价的建议是:在教与学的实施环节评价上,教师要了解每位学生学习过程的状况,通过观察与分析他们对体适能、技能、知识与态度等的总体表现,掌握每位学生的优点与不足,做出确当的评价,为制定下一步计划做好准备。在评价的方法上,可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进展性评价及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以保证评价的科学、公正、准确,保证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度。

再次,《指引》对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是:应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他们参与到课程建设,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来。为增加学生的学习机会,学校可善用“学校发展津贴”或其他资源,向外寻求专业支援和聘请教练,协助推动体育联课活动,为课程提供额外的专业支援,以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和趣味性等原则,还要注意开发与利用内容一定要与身体练习相关,实施的重点强调校本化课程改造。

2我国香港地区高中选修科目体育课程指引的结构

选修科目是基于必修科目之上,采用真实性及跨学科的课程设计,课程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学习兴趣、运动能力等自由地选择适合的体育课程。体育选修科目课时安排为,每周3节,其中2节为理论课,1节为技术课,课程计划为270h(不低于总课时的10%)。体育选修课是我国香港地区中学文凭考试科目(相当于内地高考)。

2.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中教育价值的具体体现,是课程开发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因此,课程目标应具有前瞻性,指向预期的学习结果。我国香港地区高中选修科目体育课程指引确立了6条课程目标:1)认清并满足自己在强身健体方面的需要,经常参与体育活动,保持体适能在满意的水平,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并且不滥用药物;2)认清并满足自己在提升自我方面的需要,在一般体育课最少2项活动中展示相当的知识和技能;3)认清并满足推广健康生活模式和建设健康社区的需要;4)具备探究精神,可以进行实证探究和运用探究结果讨论课题或时事;5)展示反思能力,既充分理解体育、运动及康乐的价值观和文化,又能多角度和批判性地讨论课题或时事;6)在体育、运动及康乐方面展示共通能力,特别是沟通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协作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并应用至生活其他方面。课程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及情感3大方面,三者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

2.2课程内容

我国香港地区高中选修科目体育课程学习目标可分成4类:1)科学基础;2)人文学科及社会科学基础;3)共通能力;4)价值观及态度。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9个理论部分和参与体验部分而达成。9个理论学习部分分属3个主题,主题一:强身健体(占总课时30%);主题二:提升自我(占总课时30%);主题三:关心社群(占总课时24%)。9个理论学习部分涉及不同学科,包括生理学、营养学、物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管理等学科,学科之间的融合与渗透能帮助学生在科学领域和人文学科及社会科学领域打好基础。体验部分(占总课时16%),体验部分重视9个理论学习部分与体育必修科目联系,强调理论结合实践,能够学以致用,达到学生“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的养成。

2.3实施要点

首先,《指引》对于教学的建议是:我国香港地区高中选修科目体育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承上”显示我国香港地区高中选修科目体育课程强调与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的衔接。“启下”体现选修科目体育课程与大学课程及毕业后出路的衔接。为落实课程总纲纲要的时代性,选修科目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必须融入多学科的理论学习部分,通过与必修科目结合,要求学生在体验活动中,设计、实施、评价及调整关于强身健体、提升自我和管理社群的计划。以期使学生在学习中思考这些课题,反思社会现象,以达到相互启发整合的效果。

其次,《指引》对于教学方法的建议是:应根据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及课程资源等,正确选择与合理运用教学方法。要求体育教师熟练运用直接传授法、探究式教学法和共同建构式教学法等。同时,要求教学中应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从而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教学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学生活动情形,随时制止危险举动,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例如有突发事件,依程序紧急妥善处理。

最后,《指引》对于在教学评价的建议是:评价范围包括行为、态度、知识与技能,评价兼顾形成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课业成绩通过校内评估活动和公开评核2部分表现获得。校内评估活动可采用课后作业、口头问答及反馈、短测验、笔试、观察查核表、专题研习、学生学习过程档案等。公开评核采用水平参照模式反映评核结果,包括多项选择题、短答题、长答题及实习考试,不同等级水映出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水平。

3我国香港地区高中体育课程指引的特点

3.1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模式

我国香港地区高中体育课程由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2部分组成,必修课程主要通过田径、球类、体操、游泳及水上运动等8大类身体活动可让学生获得6个学习范畴相关技能、体适能及共通能力,并培养正面的价值观和态度。选修科目采用真实性和跨学科的课程设计,由理论部分和体验部分组成,9个理论学习部分涉及不同学科,能帮助学生在科学领域和人文学科及社会科学领域打好基础。体验部分则实现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融合,做到知行合一。同时,体育选修科目作为我国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科目,许多大学的入学条件需要学生高中阶段修读体育选修科目。而鉴于体育选修科目的趣味性、开放性等特点,吸引众多有运动特长或是对体育有兴趣的学生,从而为学生入学或深造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扩大了体育学科影响力。我国香港地区高中体育课程全新的课程教学模式及学生多元发展路径必将引起我国内地专家学者的关注。

3.2课程目标达成具有可操作性

课程指引处于整个课程体系的上层,有时难免显得宏观抽象,为有效实现课程目标,彰显课程教育功能,香港课程研制组精心构思、合理设计,逐步实现体育课程目标达成的可操作性。首先,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到实施要点,从而达成学生共通能力的培养、价值观与态度的养成等,课程脉络清晰,一以贯之地体现在我国香港地区高中体育课程指引之中。其次,以人类动作发展规律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为选择课程内容的立足点,建构课程内容体系,更多地要求学生能在与各项能力相匹配的具体身体活动中达成学习目标。再者,课程指引遵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学生发展观,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兴趣设计和选择教学内容,教材的内容选择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使得学生从直接经验向间接经验转变,促进学生真正全面理解和深刻体验体育课程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最后,在《课程指引》附录部分,提炼汇总了《指引》中关键词汇,并进行了“词汇释义”,例如“我国香港地区中学文凭考试、联课、学习领域”等,使得课程指引易懂易学,更具操作性。

3.3注重学科整合和课程内容衔接

我国香港地区课程改革8大学习领域课程总目标是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全人发展”,培养具有共通能力,正面价值观和积极态度的社会公民;因此,课程研制组强调8大学习领域的课程进行水平整合、协同发展。课程的设计及思路可以规避课程过于分化所导致的学科本位现象,有利于实现课程功能的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体育课程通过“专题研习”让学生有机会跨学科学习,从中建构或共建知识,通过“联课活动”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学习和应用相类似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为配合《指引》实施,2013年香港颁布实施《体育学习领域6大学习范畴课题概览》指出,我国香港地区高中必修科目体育课程与中小学9年一贯制体育课程建构于同一课程体系,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动作发展规律,在课程内容选择与动作技能难易程度上,构建垂直衔接且层阶递进的课程内容体系,从而保持教学活动连贯性,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从单个运动技能学习来看,例如在游泳不同学习阶段的手臂与腿的动作教学上,运动技术侧重点不同,由易到难,由单一运动技能到整体技能的过渡,体现运动技能学习有较为明显的前后相继,层阶递进的关联。

3.4课程指引突出学生共通能力的培养

我国香港地区课程目标的拟定,基于其课程理念,同时又与能力指标遥相呼应。课程目标所应达成的9种共通能力是社会生活必须养成的基本能力,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共通能力既是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基点,又是课程设计的依据,评核的准则。《指引》特别指出不同学习领域对学生共同能力的培养侧重,有主有次。例如体育学习领域,特别强调包括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创造力、批判性思考能力等4项共同能力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香港地区课程改革不仅只是注意到不同学习领域中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性,更关注把体育课程与其他学习领域课程相互渗透与融合,提供一个复合、交叉、灵活、多元的跨学科的学习背景,进而达到学生共通能力的培养。例如与“科学教育”学习领域融合,要求学生透过不用运动科学的科目,例如解剖学及生物力学了解身体的功能及协调性。从科学的观点了解运动服饰及装备对体育活动安全的重要。至此,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能力指标,三者一以贯之,形成有机的逻辑联系,层层落实。

3.5课程指引下的德育功能一以贯之

对于德育的重要性,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过:只培养一个人的心智,而不培养一个人的道德,就是给社会培养危害。我国香港地区课程改革专家们认为价值观和态度影响学生行为及生活方式,是全人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终身学习的基石,培养正面的价值观和态度是学校课程的主要元素。我国香港地区高中体育德育课程内容主要呈现如下特点:1)将价值观及态度等观念操作化,明确其具体的行为规范,建立体育道德、体育精神内涵和行为规范的对应体系,以便于学生理解和实践。2)身体活动、技能习得及价值观与态度养成紧密结合,相互整合,从中凸显了学校体育课程中人从身体到心智进行整体性塑造的功能和责任。3)德育具有生活化、多元化等特点。要求学生能在具体生活情境、特定的社会背景中运用学习过的知识与技能,在相关的人际语境中,形成正面的价值观与态度。

4结论

1)强调体育课程内容的衔接。Oliva认为衔接是指课程不同层级之间的连续性,例如小学课程与初中课程、初中课程与高中课程的连续性,其重要之处在于减少不同学习层次之间的缝隙,让学习者顺利地从一个学习阶梯过渡到另一学习阶梯。我国香港地区体育课程内容垂直衔接且层阶递进的课程内容体系,保持了教学活动的连贯性,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没有站在系统论的高度对体育课程内容进行一体化设计,中小学各学段的体育课程内容并未形成有效衔接、梯次递进。未来应基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动作发展规律等视角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从而建构内容丰富多样,层次分明,结构完备的课程内容体系。

体育课程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课程结构教育实践课程

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科学校是在原三年制中等幼儿师范基础上,升格产生的一种新的幼儿教师职前教育模式,是当前我国培养幼儿园一线教师的主体,它担负着为国家幼儿教育事业培养优秀实用型从业人员的重任。当前我国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科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育实践环节等方面不能适我国幼教改革发展的需要,亟待构建适合发展需要的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一、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的现状

1、课程结构不尽合理,教育专业课程偏少。

教师教育的课程结构是指构成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各部分之间的组织、排列和配合形成。课程的功能体现在培养目标上。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一些发达国家如美、英、日等普遍重视教育类课程的开设,课程结构中教育类与学科类课程的比例基本上等于或大于1:1。我国教育专业理论类课程地位不明显,体现在教育类课程在总课程结构中所占比例偏少,而基础文化课程比例都在50﹪以上,教育类课程不足25%,不利于幼儿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2、必修课程内容陈旧,选修课程比例偏低。

在专业基础课方面,在着知识陈旧、观点陈旧的问题,僵化且滞后于实践需要。课程设置上侧重必修课,教育理论类课程及综合实践课程选修课体现较少,发达国家普遍注重选修课的开设,选修课占总课时比例的40﹪。必修课过多,选修课比例小,过于强调统一性、稳定性,忽视灵活性、多样性,课程结构缺乏弹性,专业结构单一,不适应各地、各民族、各学校的各类学生的多样化需要,无法很好的因材施教,更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和多元智能的开发,不适应改革中的幼儿教育对幼儿教师全面素质的要求。

3、教育实践课程开设的较晚、时间短且过于集中。

从课时总量及分布来看,实践课程开设的时间总量较短且分布过于集中。6-8周的教育实习,基本上是走过场的“四步曲”,即跟班听课、讲课、组织活动、实习总结。这样的实习,难以使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科学生迅速积累个人实践知识以及形成教育教学技能和专业能力。教育见习、实习集中在四、五年级,容易造成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之间的割裂,不利于掌握更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更扎实的职业技能。低年级学生主要进行理论学习,极少与幼儿园接触,这使得他们无法尽早树立职业意识,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努力方向,集中于高年级的实习又使得毕业生在找工作与实习产生冲突,造成毕业生就业压力过大。

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

根据当代幼儿教师教育发展趋势、时代和教育改革对幼儿教师素质要求、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科培养目标、培养对象的身心特点、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科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现实与理论基础,课程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适宜性原则。

适宜性原则是指课程设置要适应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科自身特性。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科自身特性在于集初中起点、五年一贯、高等教育专科层次为一体。这种独特性是五年一贯制学前专科存在价值和生命力所在。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上,应考虑初中毕业生的文化水平、年龄特征,五年专业课程的统筹安排以及专科层次课程设置的特点,从而培养具有研究能力的应用型幼教从业人员。

2、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指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科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应在课程内容上进行综合、在课程结构上进行统整,体现系统论原理,发挥部分相加大于整体的功能。构建适应地方现实需要、体现学校办学宗旨和方向、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有特色的课程设置;同时在课程方向和总体范围确定的前提下,增设选修课程和活动课,开发校本课程,使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课程。

3、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五年一贯制学前专科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在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背景下,既体现出幼儿教师教育课程职前与职后的分化,又体现应侧重考虑学生再学习和再发展的需要,真正从发展的角度设置课程,将课程的设置放在终身教育的大背景、大环境下去考虑和安排,使学生在职前课程的综合作用下,在其身上积聚起一种能使之明显感觉到长期获益的源泉和可持续发展的力量。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优化课程结构。坚持“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教育课程应突出专业性和前瞻性,体现社会进步对儿童发展的新要求,反映儿童研究的最新成果,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和生活。帮助学习者理解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个性差异,在培养目标及教育教学计划上给予教师教育课程应有的重视和地位。

调整课程内容。拓宽专业课程设置,减少多余、重复的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丰富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必须实现从“教”向“学”转变,实现“知识授受”向“问题解决”转变。要密切关注幼儿园教育发展的新动向,及时根据幼儿园教育发展的实际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淡化教师权威和书本权威,在教材的选用上要更符合学前教育现代化发展趋势。

强化教育实践。发达国家近年来共同发展趋势是通过教育实践,培养学生反省性的教育判断力,使师范生有规划自己未来专业生涯发展的能力。教育见、实习已经超越了“理论―应用”的指导模式,而是着眼于反省批判力的培养,撰写反思报告,促进教学实践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1]汪霞.国外中小学课程演进[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 上一篇:从生物多样性中感受自然之美作文字(3篇)
  • 下一篇:幼儿教师工作总结范文十(6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