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学校课程教案中教学目标表述举隅
(一)高等学校课程与课时教学目标某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案中的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群体及群体心理的概念,理解学校群体的心理功能及效应;理解集体和班集体的概念和心理特点,掌握班集体形成的过程和班集体建设的措施,掌握班集体中非正式群体特点;理解人际关系的概念和重要作用,了解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某大学心理学课程教案中的教学目标[2],教师使用的是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心理的实质以及心理学研究的任务,了解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原则,初步认识心理科学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心理的兴趣与愿望。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育心理学的教案[3]使用的是教学的目的: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理论(学习理论、动机理论、学习的迁移理论等),了解本学科领域新近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能够运用人的心理与行为改变的规律,以及以本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观察、分析学校教育教学中现实问题,并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可行的建议。可是有一个管理心理学的教案使用的是教与学的目标[4]:准确掌握管理心理学的概念和管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深刻领会研究管理心理学的意义,在一般意义上掌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河北宣化师范学校申书景设计的教育技术学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是[5]:(1)知识与智能:认识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了解教育技术学发展过程中,影响较大的学习理论;掌握各个学习理论的起源时间,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能够概括出各学习理论与教育技术的关系;能够理解信息技术条件下有效学习的特征。(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能够找出问题,并体验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影响;能够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将查找的学习理论进行加工整理与其他同学共享或交流的愿望,体验写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矫正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能够在学习新知识中,感受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对学习的支持,制定出自己的学习方式。某大学人体解剖学的教学目标是:(1)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人体各大系统肉眼结构的总规律,正常、变异和畸形的概念,基本的描述方法,形态与功能的关系,形态结构与发生发展的关系、内部结构和体表标志的关系等;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基本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机能意义,临床常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2)智能的培养:自学能力,人体解剖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学生通过解剖实践和阅读教材,掌握要求的内容,教师只作少量的重点讲解。神经解剖学的理论性较强,故讲课内容稍多,但仍强调重点和难点为主,学生要掌握要求的内容仍然离不开实践和自学;基本技能,人体的检查,切开、剥离、暴露和检查器官的方法,正规和系统地观察和描述各器官肉眼结构和显微结构(神经解剖学)的正常形态。(3)通过有选择的病例讨论,初步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了解人体解剖学与临床的密切关系。(4)组织学生参加课外读书小组,查阅有关文献并写读书报告,进行学术交流。(5)组建课外科研小组,指定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6)外语能力,七年制班要求教材、课程讲授和考试的论述题都用英语。其他班则要求熟悉常用的解剖学英文词汇及阅读部分英文参考资料。(二)中等学校课程和课时教学目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大道之行也》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要求[6]:反复朗读,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大意,理清课文层次;领会文章的丰富内涵,理解“天下为公”。再看中学教学目标设计。某高中化学教案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学目标[7]:知识技能,初步了解分散系概念,初步认识胶体的概念,鉴别及净化方法,了解胶体制取方法。认识胶体的一些重要性质和作用;能力培养,通过丁尔现象、胶体制取等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科学思想,通过实验、联系实际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依靠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观点,教育学生关心环境;科学品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依靠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观点;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归纳比较、逻辑推理等方法。某高中心理教育课程教案《让世界充满爱》[8]:使用的是活动目标概念:活动课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该课让学生懂得助人为乐的美德。认知目标:认识到生活中友爱和互助的重要性;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助人自助”的快乐感受;行为目标: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学会主动对身边的人伸出友爱之手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活动方式是游戏活动,讨论分享经验。人教版初三《数学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教案[9]第一课时素质教育目标:(1)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了解圆柱的特征,了解圆柱的侧面、底面、高、轴、母线、过轴的截面等概念,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矩形;使学生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或全面积。(2)能力训练点:通过圆柱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通过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能力。(3)德育渗透点:通过圆柱的实物观察及有关概念的归纳向学生渗透“真知产生于实践”的观点;通过应用圆柱展开图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向学生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通过圆柱侧面展开图的教学,向学生渗透化曲面为平面,化立体图形为平面图形的“转化”的观点;通过圆柱轴截面的教学,向学生渗透“抓主要矛盾、抓本质”的矛盾论的观点。(4)美育渗透点:通过学习新知,使学生领略主体图形美与平面图形美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层次。(三)初等学校课程与课时教学目标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0]是:(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地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形成数的概念;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在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和对应思想。(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形成估算意识。(3)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4)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5)通过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并从中知道简单统计的结果,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6)在日常生活中能用2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7)在与同伴交流认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合作意识。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养成观察并提出问题的习惯。(8)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一册《少年闰土》教案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11]:(1)预习课文,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刺猬、畜生、胯下”等词语。(2)通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思路。(3)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部分,指导课后思考练习作业。(4)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品质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目标理论与课程教学目标的表述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前苏联教育学理论支撑下的教学目标设计概念,教学论部分使用的概念仍然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教学进度计划、教学方案(教案)、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过程、考试、考查、考核等前苏联的概念。查阅当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中使用的教育学教材,基本沿袭着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的教育学体系,素质教育思想也只是作为一种理念,并没有成为学科理论进入教材。由于这样一种现状,无论是小学教师,还是中学、大学教师,在教学大纲或者课程标准制定中,许多教师继续使用传统的概念,比如把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掌握目标、能力发展目标、技能训练目标。教学大纲制定和教师备课中,采用了解什么知识、掌握什么概念、理解什么原理、发展什么能力、运用什么技术、解决什么问题,或者识记什么、理解什么、应用什么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以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为逻辑结构设计的教学目标理论,这就是德育目标、智育目标、美育目标。我们的教育学要求教学活动中完成智力开发目标的同时,也要渗透德育和美育,因此每堂课程和课程整体都要设计德育和美育目标。但是,具体到教师的备课中往往很难实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有关美国教学目标设计理论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B.S.Bloom)的理论为代表。他把人类学习分为3个主要的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我国中小学生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分类主要依据的是布鲁姆等学者的分类方法。九年义务教育阶段17个学科的18种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表述,都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领域,也称“三维目标”,并作为教师设计教学目标、衡量学生学习水平时重要参考依据。在这3个领域中,知识是指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是指动作技能以及观察、阅读、计算、调查等技能;过程与方法是指认知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认知过程中人际交往的过程和方法。特别强调在过程中获得和应用知识,学习和运用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包括对己、对人、对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做事应具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这实际上可以看作20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本土素质教育理论支撑下的教学目标设计概念。
关键词:思政教育内在心理微环境认知规律主体尊严
中图分类号:G447文献标识码:A
InnerPsychologicalMicroenvironmentAnalysisinLawsof
Cognitionand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
YIJin
(SchoolofMarxism,JishouUniversity,Jishou,Hu'nan416000)
AbstractTheinnerpsychologicalmicroenvironmentisrelatetothathowmaturitydoestherationalindividualshave.ItisnotworkedtomakeahealthfulinnerpsychologicalmicroenvironmentbyonlyImprovethetechnicallevelofteachingwhenyoufacethecollegestudent.TheFundamentalreasonistheteaching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theorymustmeetthelogicalofrationalcognition.
Keywords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nerpsychologicalmicroenvironment;cognitivelogical;subjectdignity
勿庸讳言,当前在我国高校中开展的思政教育十分不理想,各级主管部门和学校高度重视,被尊为“国课”,学生却普遍漠视乃至藐视“两课”,称之为“洗脑课”、“忽悠课”,积极性、主动性非常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跟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相关的,其中,学生群体的内在心理微环境状况值得深究。
1内在心理微环境简述
任何实践行为都是以一定的背景环境为依托的。环境可笼统地分为两类,外在宏观环境以及内在微观环境。后者主要指主体的内在心理状态,表现为主体的态度、动机、目的等,并最终在主体的行为实践中予以体现。健康的内在心理微环境是实践活动取得实效性的前提和保障。
内在微环境的形成过程是与主体理性成熟程度相关的。当主体处于理性成熟度较低的阶段或状态时,内在心理微环境主要受直观情感性因素的影响,表现为情绪波动大,心理持续性低,专注度低。这种状态在幼儿或患有精神的人群中普遍存在。这种心理微环境是极易改变的,对外在的感性刺激十分敏感。在这个阶段或状态下,健康的心理微环境将使个体体会到感官的愉悦,并最终转化为积极的态度、明确的目的和强烈的动机。当个体的理性成熟度逐步加强时,理性思辨因素逐步代替直观情感性因素,成为影响内在心理微环境的主要变量。此时的个体表现出冷静、专注、持久等心理状态。此时,个体心理微环境的塑造将主要依赖理性思辨能力的发挥,如果个体的理性思辨能力在实践中能获得充分的发挥空间,那么,基于理性本性的个体便能够产生一种“主体尊严感”的心理体验。在这种心理体验的趋势下,认知主体将会用一种主动负责的态度对待认知过程并最终自觉践行,这种内在的心理体验也将转化为针对外在行为的积极的态度、持久的动机。
在具体的认知(教育)实践过程中,理性思辨能力的发挥过程表现为具有严谨的逻辑性和鲜明的规律性。当然,直观的感性因素并非完全被排斥,但是,理性思辨在这个阶段应该且必须占主导地位。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已经处于上述的第二个阶段,是一群具有充分的自由意志和理性能力的认知主体。所以,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所有教育行为,都必须要符合理性的认知规律,这样,才能在大学生群体中塑造一个内在的健康的心理微环境,从而保证在学习中的积极态度和持久动力。
2理性认知规律
自现代文明肇始以来,在认知领域,科学精神、理性主义逐步成为普遍的基本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用“主观辩证法”来描述人类认知过程中体现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具体表现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这种对立统一关系主要体现为在认知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以下几个环节: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这几个环节在逻辑上有着严格的前后顺序。前文所述的“内在心理微环境”将通过这种认知的规律性而形成,并最终由内而外地决定认知主体的认知行为。自由意志和理性运用是认知主体的两个主要特征,在认知过程中,认知主体需要体验到一种尊严感。这种尊严感来自于认知能力的充分发挥,并在具体的认知行为中转化为愉悦感、成就感等。如果在认知过程中“偏离了个体成长规律的轨道,片面强调个体的服从,忽视了个体的主体性”,上述的基于主体特征的主体尊严便被剥夺,便会产生消极、被动等心理体验,在具体的认知行为中体现为抵触、冷漠等行为倾向。这种倾向会因认知主体自我意识的强弱而有所区别,但总体而言,随着年龄的增加和思辨能力的成熟,这种基于主体尊严的认知效应会有显著的强化,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这种效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
3对当前思政教育的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涉及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的系统过程,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应符合理性认识过程基本的逻辑性。根据前文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和内容决定了它在逻辑上需要涵盖整个认知过程,它既承担着对抽象理论进行解读、传授的使命(即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又要体现出显著的实践引导作用(需要回答“应如何”、“如何做”的问题)。“思政课”同其他专业课程相比,最大的独特性便在于此。目前高校中开展的“两课”是由性质不同的几门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它需要在各个环节中都遵循理性认知的基本逻辑,这样才能在广大学生群体中塑造健康的内在心理微环境。然而,由于在认知逻辑上的混乱,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并不能够促进上述的内在心理微环境的形成,而这恐怕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下降的深层原因。
首先,从课程设置上来说,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目前主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具体实施。将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用一门课程加以概括的确有利于理论的完整性,但是,从教学实践上来看,并不十分理想。哲学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它的诞生却是建立在整个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演变基础上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增加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渊源为主要内容的哲学简史内容,会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有巨大的帮助。这将有助于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也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锻炼理性思辨能力,从而体现出大学里的思政课应有的理论深度和广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在逻辑上相当于概念的形成阶段,是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确立的前提。这种逻辑上的优先性应在具体的实践教学各个环节上加以体现。笔者浅见,思想政治教育应将重点放在“世界观”的塑造上,充分体现“两课”的知识性。课堂教学的重点是对各种意识形态进行透彻的解读,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现实,引导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的发挥,实现多种价值观之间的比较、甄别,最终突显出主流意识形态的合理性,也就自然而然地塑造了学生的价值观。至于人生观的确立,应让广大青年学生群体在已有的世界观、价值观基础上,结合对自我的充分认知,去确立属于自己的人生选择。
其次,从教材内容来说,在微观层面的课程内容的编排上,同样要遵循和体现上述的认知规律。对理论的阐述在总体上要按照三段论的基本逻辑展开,也即按照“是什么?”“为什么?”“要怎样?”这样的逻辑顺序。其中的“为什么?”环节最需要认知主体理性思辨能力的充分发挥,从而是最能体现主体尊严的认知的环节。根据上文的分析,这个部分应该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令人遗憾的是,在目前使用的教科书中,恰恰在这个环节上强调得不够。在涉及到一些具体的知识点时,大多是简单归纳定义后,直接地渲染“应该这样”。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最困惑的、最能激发求知欲的正是“为什么”的问题。中小学生的理智思辨能力尚未充分发育成熟,所以这个问题在中小学阶段不是很显著,往往也没有成为认知环节的重点,但进入大学阶段后,学生的思维广度、深度、强度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已经进入前文中所说的第二个阶段。也正是对这个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才导致学生普遍认为大学中的思政课与高中的政治课没有两样,这不仅仅是指内容上的重复,更是指一种心理体验上的重复。
最后,从具体的教学实践上来说,课堂讲授还是目前的“两课”教学的主要方式,这就要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并贯彻上述的认知规律,创造一个能够体现主题尊严的认知(教育)环境。举例来说,当前思政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是在阐述“应然”性的理论问题时,需要提供这个理论的“解释力”。这种理论上的“解释力”与特定的社会现实相结合,便决定了该理论的说服力。在教学实践中,“国情”、“中国特色”等成了应付该问题的“终极法宝”。企图用这种简单的方式赋予理论的解释力,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逃避,不仅不能彻底解读理论,也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对问题的存疑。基本国情、基本道路不能简单地当作规避问题、否定危机的理由。在教学技术层面,所有新颖的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都应是理性认知规律的具体体现和运用。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复杂性科学简单性范式复杂性范式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010-04
[作者简介]欧阳明,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龚萍,云南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硕士生(云南昆明650091)
教育技术学是涵盖科学、技术、艺术、工程技术与人文科学等五方面性质的交叉学科。来自工程技术或教育科学领域的研究者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以各自擅长的学科研究范式来研究教育技术学,致使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式多种多样,甚至有所对立,至今仍未能形成统一、公认的研究范式。从复杂性科学的视角反思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能够得出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应统一或整合到莫兰复杂范式的基本观点。笔者筛选了与莫兰复杂范式相匹配的一些研究方法,倡导研究者予以重视、采用。
一、教育技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从复杂性科学的视角来看,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技术系统的功能、构造、工程技术、演化、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多样性和实践运用等等问题。焦建利曾这样论述教育技术学的复杂性:“作为研究教育实践活动技术学层面的教育技术学,它不仅受教育自身复杂性的困扰,而且也无法摆脱技术复杂性的羁绊;而在作为研究对象的教育技术与作为学科的教育技术学,又各有特殊性、交叉性和复杂性。”笔者认为这样的表述仍未能清楚地说明教育技术学研究复杂性产生的原因。本体论意义上的教育技术研究的复杂性应归结为以下5个方面:(1)源自于系统规模及要素的复杂性。教育系统所涉及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等)不仅数目庞大,而且还具有多样性,不可能像牛顿经典力学那样将所有运动的物体都简化为“质点”来进行处理。教育技术学构成中的教育系统尚且如此,那么作为教育与技术相交叉的教育技术系统,其复杂性是不言而喻的。(2)源自于系统层次结构的复杂性。教育技术系统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结构,如按教育技术的实施过程来划分,就可分为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5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又可以再划分为多个小的层次。各层次结构之间的差异,极大地增加了教育技术系统的复杂性。(3)源自于研究主体本身的复杂性。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中,研究者为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变化和学科发展的需求,需要主动地进行学习或调整自身的认知结构。在此自适应过程中,受研究领域、条件等方面的影响,他们往往会自发地形成不同的学派,不同的研究领域等。如此,教育技术系统中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和智能性就导致了其复杂性。(4)源自于非线性作用的复杂性。教育技术系统涉及的要素既广又多,这些要素之间很难区分主次,多要素参与的非线性作用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其复杂性。(5)源自于人类有限理性和非理性的复杂性。教育技术系统是一个典型的以人为主体要素的系统,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这种主体的有限理性和非理性自然带来了教育技术系统的复杂性。
教育技术学研究中存在的诸多复杂性使其成为一个复杂的系统,从而使得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式混乱多样,甚至相互对立。
二、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的现状
长期以来,对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不注重方法论,方法单一,定性研究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了以应用为取向的教育技术学发展的桎梏。近年来,教育技术学界的研究者们已经开始认识到方法论的重要性,纷纷将社会科学领域中的诸多研究方法引到教育技术学研究之中,使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式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在分类上,教育技术学“二分法”研究范式的不同名称包括:科学研究和非科学研究、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研究、实证主义与解释/建构主义等;“三分法”的不同名称有:实证主义、管理范式和建构主义范式等。瑞斯克根据当前教育技术领域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把教育技术研究分为8种研究范式:实验、准实验、元分析、个案研究/人种学、系统评价、成本一效应分析、模型开发与技术开发;巴巴拉・西尔兹和丽塔・里奇从整体学术的角度考察,认为教育技术研究范式正在向“接受定性研究方法、现象学方法,以及建构主义心理学观点转移”;黄荣怀教授认为,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研究范式经历了“经验总结――对比试验――系统整合”等三个主要阶段。
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研究范式难以达成共识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教育技术学是科学、技术、艺术、工程技术、人文社会五大领域的混合体,在学科特性上同时兼备五大领域的特性。这五个领域各有不同的研究范式,决定了教育技术学同时兼有科学、技术、工程、人文与艺术的研究范式,导致了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的复杂性。二是教育技术系统的复杂性(前文已提到)使得研究范式难以统一。
三、从简单思维和复杂性对比的视角分析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式
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桥梁学科,在简单思维的影响下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使其研究范式显得混乱甚至对立,难以甚至不可能解决逐渐涌现出来的复杂教育技术问题。笔者将简单性思维下的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与复杂科学性视角下的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进行比较,以此说明复杂性视角更有助于解决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式问题。
(一)简单思维下的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
在复杂性科学被引入教育技术学之前,或者说在教育技术学学者真正正确地运用复杂性思维来思考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式之前,诸多的教育技术问题都是在简单思维下解决的。以下是教育技术学的简单性范式所遵从的11条原则。(1)摈弃目的论原则。受简单性思维范式的影响,教育技术学研究中有些问题有很强的目的性,是非科学的,故其研究范式是自主性的。(2)普遍性原则。在复杂性科学出现以前,教育技术学研究中追求的是普遍性,而局部性或特殊性会被作为偶然因素排除在普遍性之外。(3)决定论原则。在简单性思维影响下,教育技术学学界的研究者总是不经意地将随机性、混沌、无序性等当做研究中的“噪声”,排除在研究之外。(4)线性因果性原则。因果决定论是简单范式中线性思维所信奉的有因必有果的观点。教育技术学研究中的线性因果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前文所论的还原论便是代表。(5)时间可逆性原则。时间被作为无关要素而排除,使得事件性和历史性的东西不具有价值。(6)客体性原则。客体性原则是介于对象与主体之间的绝对分离原则。受简单思维的影响,以往的教育技术研究者识会消除任何有关主体的问题。(7)对象与环境相互分离原则。简单思维使教育技术学的对象与其所处的环境处在孤立或分离状态。(8)单值逻辑原则。简单范式下,单值逻辑的“是”或“不是”广泛地存在着。教育技术学研究史上的“质”、“量”大战,就是研究者在“非此即彼”的单值逻辑下进行思考所导致的。(9)构成性原则。他们把事物看成是由若干组成要素构成的,因而容易忽视对事物整体性的把握。(10)还原论原则。试图把对总体和系统的认识还原为对组成它们的简单部分或基本单元的认识,忽略了有些部分经整体呈现后是不能再还原到具体部分的事实。如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了水,但水的特性是氢和氧都不具备的一种新特性。(11)形式化和数量化原则。简单范式下,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总是试图通过量化和形式化来表述整个研究活动或研究结果。最典型的是教学设计的研究者们总是试图用简单的图表形式来表述设计思想,但这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表述教学活动中人、事、物之间的活动。
(二)复杂性视角下的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
20世纪末兴起的复杂性科学为教育技术学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复杂性科学中的系统思维方法是以往简单思维中单纯的还原论和整体论的辩证融合。将系统思维运用于教育技术学复杂性问题研究,使得教育技术学某种程度上成为具有独特“个性”的桥梁学科。自复杂性科学被运用于解决教育技术的复杂性问题时起,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式发生了变化。以下是笔者从复杂性视角来阐述的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应遵循的11条原则。(1)兼容目的论原则。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研究者往往会从自我的角度(如自身的认知结构、认知风格、态度、立场观点等等)选择研究内容和方法解决所研究的教育技术问题,难以或不大可能做到完全客观公正。研究者之间形成派系,继而形成相应派系所公认的基础研究理论和规范等等。研究者既是派系研究范式的“生产者”,又是派系研究范式的“产物”。(2)统一性与多样性共存原则。当前,教育技术学所研究的问题是复杂的,充满个性和多样性,如同“千人千面”一般。在复杂性科学看来,教育技术学研究既要追求普遍性、统一性,更要充分考虑所研究问题的个性、多样性。(3)非决定论原则。在复杂性视野中,“在某些条件下,那些特例、反例、偶然、非稳定状态、混沌的现象可能反而是本质的重要显现”。莫兰曾指出:“复杂性研究中,无序和有序既是对立的,又以某种方式合作形成组织。”如在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核心领域――教学设计中,设计者根据教学目标,按标准的设计流程精心地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设计,而实际教学效果总是千差万别。(4)非线性因果性原则。在复杂性科学看来,事物之间存在大量的相互关联的因果性,相互反馈、干扰、协同作用,产生偏转、重新定向以及自组织等现象,非线性更能接近事物的本质。教育技术学研究中要注意事物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5)时间的不可逆性原则。一粒种子长成作物,自然不会再回到原来的种子状态。教育技术系统也是演化的、复杂的过程。演化着的教育技术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庞大、功能越来越强大、结构越来越复杂,并与社会环境不停地进行着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6)主客体统一原则。复杂性研究认为,对象与主体是不可分离的,即主体与客体是统一的整体。此点与人文主义的研究范式是一致的,都认为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互为主体、相互渗透,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过程实际是主体和客体在互动的关系中对客体的重新解读和构建。如此看来,教育技术学研究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人、事、物)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彼此分离的,从而打破了以往人们因客观的观察需要排除主观干扰的局面,而把观察者、相关认识都整合在观察和认识中。(7)对象环境一体化原则。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与其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任何教育技术系统既对其置身其中的社会环境产生作用,又要承受环境所施加的压力,进而调整自身,适应环境,不断进化。(8)两重性或多值逻辑原则。在复杂性科学看来,形式逻辑只有单值性,是有限度的,而复杂的推理则包含着互补、竞争和对立的联合。在复杂性教育技术学研究中,出现矛盾冲突时不能简单地判断正误,而应该将矛盾的双方联系起来考察,从而更加全面和准确地把握矛盾双方所指的事物或问题,进而得出求解事物或问题的最佳方案。(9)生成性(过程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是指要重视事物规律、结构的过程性,强调事物的生成性。对于教育技术学所设计开发的一些教学活动来说,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可能更重要。(10)涌现性原则。系统的整体具有而部分所不具有的特性,即涌现性,它是主体自主性和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非线性作用的结果。涌现的结果不等于整体各部分相加之和,这是理解复杂性与整体性之间区别的关键。教育技术的研究要注重涌现而规避部分之和即整体的简单思维。(11)有限形式化和有限数量化原则。复杂性研究认为量化和形式化的表述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描述某一特定范围、某一特定时间段内教学活动,却不能概括全部的教学活动,它要求研究者在研究中应谨慎地说明得出结论的范畴,以及使用范围。需要指出的是,复杂性视野中的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并不是对简单思维下各研究范式的否定,而是对它们的兼容与发展。
(三)两者的综合比较
以上分别从相对应的11条原则谈论了简单思维和复杂性科学视角下的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式。毫无疑问,面对众多的教育技术复杂性问题,我们必须摆脱简单性思维的束缚,应该在复杂性视野下,以复杂性科学所倡导的理论和方法论来研究教育技术学中的复杂性问题,构建教育技术学复杂性研究方法论,从而引导教育技术学研究走出还原的、线性的及多元对立的困境,应该在莫兰的复杂性范式下统一概括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式。
四、教育技术学研究应遵从莫兰的复杂性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