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高热病人的急救护理措施范例(3篇)

栏目:工作范文

高热病人的急救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妇科;急腹症;诊治;护理

【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283-01

妇科急腹症是妇女盆腔器官的某些疾病引起的急症,急腹症的致病原因很多,但临床表现却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腹痛,如不及时正确诊断和处理,容易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护理干预及时、到位,可帮助医师发现病情变化,加快诊断的速度和实施有效的治疗。现对我科2011年1-12月收治的100例急腹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迅速、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为挽救患者的生命赢取时间,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00例,年龄18-50岁;未婚16例,已婚84例。其中异位妊娠38例,不全流产18例,急性盆腔炎22例,黄体破裂9例,卵巢囊肿蒂扭转6例,巧克力囊肿破裂4例,功能性子宫出血2例,痛经1例。

1.2临床特点:主诉多为急性下腹痛,并且多数人伴有停经、白带增多及脓性、不规则阴道出血、坠胀感及发热等。本组中有95例行检测血或尿HCG,呈阳性者87例。本组全部行后穹隆穿刺或腹穿,阳性92例,血性95例,炎性5例。均行B超检查,100例均提示有子宫旁低回声或卵巢囊肿、腹腔积液、肿瘤等。

1.3治疗与结果:手术治疗77例,保守治疗23例。手术包括经腹、经阴道和经腹腔镜三种方式。药物保守治疗者以感染性疾病为主,手术治疗主要针对内出血胜和肿瘤并发症性疾病。由于及时正确的诊断、治疗、抢救及精心护理,本组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2护理

2.1急救处理:妇科急腹症患者病情危重,观察中若发现患者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速及腹痛增剧,尿量减少时,应立即取平卧位,保暖,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两条静脉通道,立即做好输血和手术前准备并护送至手术室。急性腹膜炎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以利于脓液流向子宫直肠窝,促进炎性反应局限化。观察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变化,送血和阴道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或将后穹隆穿刺抽出的脓液做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有效抗菌药物,大剂量给药时应观察其毒副反应。

2.2病情观察:每4h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体温>39℃者,应行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降温后每30min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以防降温时大量出汗致虚脱,一旦虚脱应及时予以液体复苏,必要时吸氧。妇科急腹症患者多伴恶心呕吐及食欲减退情况,在静脉补充营养的同时,劝患者多饮水,既可防止电解质紊乱,还可促进体内毒素的排泄。治疗过程中出现腹痛加剧,伴有寒战、高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腹胀、拒按或有中毒性休克者,多提示肿瘤或脓肿破裂,应立刻报告医生,行剖腹探查术。

2.3急腹症并感染:将血及阴道分泌物或后穹窿穿刺液送检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足量给药;注意体温变化,高热者及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者药物降温,注意降温时大量出汗导致虚脱;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腹痛加剧,伴有高热、寒颤、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或有中毒性休克表现,应立即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2.4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态度和蔼,关怀、体贴患者。应注意患者心理状态,认真倾听,注重非语言沟通。因患者是急症,鼓励患者说出心里话,特别是未婚者,不要隐瞄病史,以免耽误诊断和治疗。患者住院期间,将手术情况、术后的状况、注意事项如实相告,告诫病愈后下次妊娠时要及时就医,并且不宜轻易终止妊娠,以防因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而引起感染等;教育患者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采取规范的计划生育措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讨论

妇科急腹症主诉常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并伴有阴道出血、闭经、白带增多或呈脓性、红肿、发热或者头晕等症状。预防病人出现炎症可以有效控制妇科急腹症的发生。通过对本组病人病例资料的回顾性分析,不难发现导致异位妊娠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炎症,所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炎症的发生可以有效地控制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定期进行体检,保证计划生育措施的规划性,例如,对于异位妊娠,在其位破裂时就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即可有效地防止因其破裂所导致的腹腔大量出血所造成的急腹症。要对病人进行个人卫生宣传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例如,清洗会阴,保持会阴清爽干净,常换内衣,尤其是要注意经期的卫生。计划生育措施要规范得当,性生活要有节制,指导病人学会自我保护的基本措施,注意适度进行锻炼,合理作息,增强自身免疫力。

妇科急腹症具有发病快、病情急等特点,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否则极有可能造成难以预计的后果,甚至会对病人的生命安全形成威胁。所以说,急诊护士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急救技能的高低将会对妇科急腹症病人的诊治和护理产生直接的影响。医院要定期对妇科护理工作人员组织专门的急救知识以及技能培训,使妇科护士熟练掌握基本的急救常识和技能。除此之外,还要明确职责,将责任落实到人,以便为病人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的诊治和护理服务。

总之,妇科急腹症病人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医务人员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密切的观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病人的尽快恢复。

参考文献

[1]袁敏.超声诊断对妇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价值.临床合理用药杂志[J],2009,24(12):25

[2]李振华,张金平,刘丽丽.急腹症的诊疗与护理.护理研究[J],2006,20(1C):227-228

[3]刘涛.妇科急腹症240例临床分析.实用医院临床杂志[J],2007,4(5):78-79

高热病人的急救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护理

ClinicalmanifestationandFirst-AidNurseOffebrileonvulsionofchildren

CHENShanshanJIANGLi

【Abst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manifestationoffebrileconvulsionandtoimprovethesuccessfulrateofpatientwithfebrileconvulsionbyfirstaidandeffectivenursinginthepatients..MethodsAccordingtotheclinicaldataofcontinuous36patientswithebrileconvulsionbetweenJanuary2008andDecember2010,itanalyzedtheclinicalcharacteristics,firstaidandEarlierNurse.thepatientsweretreatedbyearliernurse,thenursingplanwasdrawn,andthenursingmeasurewastaken.ResultsThesymptomsandphysicalsignsin36patientswithfebrileconvulsionwerediverse.Takeallkindsofemergencymeasuresandnursingmeasures,allpatientsrecoveredwellandlesscomplicationsandcomplications.ConclusionEarlydiagnosis,positiveandeffectivenursingintervention,appropriatetreatmentarethekeytoincreasethesurvivalrateandtoimprovetheprognosisoffebrileconvulsion.

【Keywords】Children,Febrileconvulsion,Nursing

【中图分类号】R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2-0006-02

高热惊厥在小儿惊厥中最为常见,且多有复发倾向,易造成不良后果,重者可致远期智能障碍甚至死亡,本病病因复杂,随年龄的不同而病因各异[1]。我们总结了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急救中心输液室在2008年1月~2010年12月发生高热惊厥的3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积极给与急救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小儿高热惊厥患者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3个月~6岁。均符合入选标准[2]。体温38.0~39.0℃21例,39.1~40.0℃12例,≥40.1℃3例。病因:上呼吸道感染17例,肺炎8例,肠道感染9例,输液反应1例。

1.2方法:观察患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总结其临床特点,采取积极的急救护理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地控制惊厥;吸氧;发热护理;避免刺激;药物准备;降温;心理指导;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生命体征:体温、心率观察患儿的缓解时间及并发症等。

1.3结果:

1.3.1症状和体征:发作前可有先兆如惊跳、抖动、发呆或烦躁不安等,多数为突然发作,主要表现为阵发性面部和四肢肌肉强直性和阵挛性抽动,意识丧失,头向后仰,两眼球凝视、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或嘴角牵动,大小便失禁。惊厥时间较久者面、唇、指甲发绀,面色青紫,可以伴有喉部痰声,呼吸节律不规则或暂停。

1.3.1缓解时间及预后:持续时间为30s~15min,均好转出室,其中仅有3例患儿出现轻微舌咬伤,1例患儿出现误吸。

2急救护理体会

2.1急救措施:

2.1.1保持呼吸道通畅:惊厥发作时迅速松开衣领,患儿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舌后坠造成窒息,必要时吸痰、清除口腔及咽喉部分泌物。用纱布包裹的压舌板放在上下臼齿之间,防止舌咬伤。

2.1.2及时有效地控制惊厥:惊厥持续时间长,易引起缺氧性脑损伤,故应尽快控制发作,需要及时、准确、有效地使用镇静剂及止惊剂。首选地西泮(安定)0.5~1.0mg/(次•kg),小婴儿一次剂量不得超过5mg,儿童不超过10mg,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15min后可重复,也可保留灌肠。其次可用苯巴比妥8~10mg/(次•kg)。也可用水合氯醛:每次0.5mL/kg,1次最大量不超过10mL,加等量生理盐水保留灌肠,作用较快,必要时30min~60min后可重复。刺激的方法可以按压人中穴、合谷穴2min~3min,注意不要太用力,避免损伤皮肤。

2.1.3吸氧防止低氧性脑损伤,立即给予氧气吸入。

2.2护理措施:

2.2.1发热护理:夏季过热,将患儿置于有空调的房间。发热患儿的衣被不可过厚,以利于散热。输液时如小儿出现面色潮红、手脚发凉、精神差或出现寒战、怕冷等情况时,应及时测体温,如有发热应及时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通知医师采取及时的急救措施。

2.2.2避免刺激:空气流通,注意保持环境安静,光线柔和,室内光线不宜过强,动作轻柔敏捷,禁止不必要的刺激,尽可能少惊动患儿。同时注意安全,防止坠床及碰伤。

2.2.3药物准备:病房内应常备一些退热药物:托恩、美林等;还应备一些镇静止痉药:地西泮、苯巴比妥、水合氯醛等。

2.2.4降温:患儿惊厥缓解后及时降温,保护脑细胞避免持续受损,防止反复惊厥的发生,立即使用退热剂,同时予以物理降温:前额部冷湿敷、冰袋置于额、枕后、颈、腋、腹股沟等处,温水擦浴。

2.2.5心理指导:患儿家属看到患儿发生惊厥,家长往往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的情绪,护士首先应安慰患儿家长,向家长解释病情及预后,消除患儿家长紧张和焦虑情绪,取得患儿家长的配合。

2.2.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生命体征: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神志、瞳孔等;详细记录:发作类型、程度、并发症、伴随症状。

3讨论

小儿高热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器质或功能的异常紧急症状,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骨骼肌群突然发生的一过性不随意收缩,常伴有意识障碍[3]。高热惊厥是儿科临床常见急症,发病率高,是惊厥中最常见的一种,如抢救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导致脑损伤,可留有后遗症,如癫痫、智力不全等。我们对可能引起发热的患儿,密切观察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做到早期诊断,并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备好处理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物品、药物、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正确采取急救措施和护理措施,较少出现并发症和严重不良后果。

因此,小儿高热惊厥惊厥发生时要分秒必争,以就地抢救为原则,保持呼吸道通畅至关重要。只要急救措施得当,护理干预恰当及时,一般预后较好,无后遗症。故积极防治、早期诊断、安全治疗和正确及时的护理是提高患儿预后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唐秀芹.300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6,27(2):96

[2]全国小儿神经病学专题讨论会(自贡).关于高热惊厥诊断和治疗的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1984,22(2):101

高热病人的急救护理措施范文篇3

【关键词】高热惊厥;抽搐;治疗护理原则

高热惊厥又称之热性惊厥,是儿科临床常见病症,习惯生称为:“小儿抽风”,各年龄均可发生,尤以婴幼儿(6个月-3岁)较多见。病症也是儿童中枢性器质性病变及功能行异常而产生为重后果的症状。临床界定为体温值标准为:体温超过38、5度以上,发热时,出现中枢兴奋性增高,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全身抽搐,可诊断为小儿高热惊厥。要快速诊断,早期治疗,延误治疗时机,会可造成小儿惊厥时间过久,脑细胞缺氧性损害而危及生命,要给予积极组织抢救,同时给予护理干预尤为重要,现将我院儿科门诊及治疗室内出现的56例高热惊厥患儿急救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56例惊厥患儿中,男患32例,女患儿24例,年龄6-7个月,其中年龄6个月-12个月30例,13个月——2岁15例,3岁-5岁11例。出现高热惊厥患儿体温在38.5-40℃,42例患儿出现四肢抽搐及不同程度的意识朦胧,发作时间5s-10min;14例患儿出现突然发作的意识丧失、全身或局部肌肉强直性或阵挛性抽动,口唇紫绀、牙关紧闭,发作时间4-13min,其中3例患儿伴小便失禁。第一次发生惊厥患者46例,有既往惊厥病史患者10例。56例患儿经控制惊厥等治疗后均痊愈出。

1.2诊断标准①婴幼儿期体温骤然升高39-40℃以上并有惊厥发作,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②起病年龄6个月-3岁多见,5岁以上少见,有遗传史;③惊厥出现时间多在发热开始后12h内,在体温骤升时(38.5度)以上,突然出现短暂性的全身痉挛性发作,意识短暂丧失,多在10分钟内缓解。缓解后意识清楚。少数人可持续半小时或更长时间。同一次患病发热中抽一次,很少抽2次以上。

2急救护及救治原则

惊厥急救处理的目的,是预防惊厥时间长引起颅内高压,使脑细胞损伤,减少后遗症。救治原则:及早明确诊断,治疗原发疾病,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以防惊厥,减轻患儿病痛。

2.1保持呼吸畅通惊厥发作时立即松解衣领及腰带,清除口鼻部呼吸道分泌物,侧位和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备好急救用品,如开口器,吸痰机,气管插管用具等,痰多时给予吸痰,并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以防窒息,痰多时给予吸痰,注意吸痰时动作轻柔,以免损伤呼吸道。应立即调节氧流量给予患儿吸氧,降低惊厥缺氧对脑细胞的损伤,以防止脑损伤的发生。

2.2控制惊厥控制惊厥除针刺合谷、百会、内关、涌泉穴外,要快速建立静脉通道,首选地西泮原液剂量为0.3-0.5mg/(kg次)最大剂量不可超过10mg,无效时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以上药物可交替使用。对于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高热惊厥可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2.3降低体温退热首选药物适当配合物理降温,使用药物降温,遵医嘱适当使用退热剂,但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尽量不用退热药,以物理降温为主。采取物理降温,脱去患儿外衣外裤,让患儿头和背部睡在4-8℃的水枕上,四肢用熱水袋保暖,以免引起寒战,体温将于38℃以下撤下水枕,或用温水或30-50%进行擦浴,擦浴中药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降温后30分钟测量体温。

2.4迅速止痉控制痉挛是救治患儿的关键,快速建立静脉,有效准确的使用镇静止惊剂,使患儿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停止或减轻抽搐。要求护士提高穿刺技能,做到时穿刺准确率100%,并选择粗直易固定的静脉,以利于急救治疗。

2.5脱水剂护理患儿持续、发作惊厥频率高,常并发脑水肿,护理人员应根据医嘱给降低颅内压药物,常用有速尿、高渗葡萄糖、20%甘露醇等,注意输速,建议30min内滴完。使用中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渗出,有渗漏者及时更换穿刺部位,必要时加用利尿剂。

2.6护理患儿高热期间,忌食高热量食物,应以素食流质为主。病情好转后,适当酌加富有营养的食品,如鸡蛋、牛奶、藕粉等。根据季节变化,夏季时给予西瓜汁、番茄汁口举汁,冬季可饮鲜橘水、苹果泥。痰多时可予白萝卜汁,或荸荠汁。并鼓励多饮水、应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饮食补充营养。

2.7加强患儿生命体征的监护密切观察体生命体征,做好监测:如,体温、脉搏、血压,呼吸、意识状态,特别是对于患儿抽搐的时间及相隔时间,并其特点及次数,做好病情记录,特别要注意观察惊厥后神志的恢复情况及呕吐情况,采取有效急救措施的准备。

3结果

经过及时有效地急救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及生命体征,及时控制抽搐及降温、吸氧等护理,56例患儿进行病情观察,给予一系列护理措施后,呼吸道通畅,末出现脑损害及后遗症,治愈出院。

4讨论

患儿高热惊厥属于急发病症,若出现反复高热可转化为小儿癫痫后遗症,积极救治是控制疾病发展的重要环节。

小儿高热惊厥的主要急救措施:①快速控制惊厥;②控制高温;③及时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并针对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有效治疗,给予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药物,从而预防呼吸道感染,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救治小儿高热惊厥患儿起着关键作用。

小儿高热惊厥,属于儿科常见症状,发病率为3%-5%,复发率为40%-50%,发病急,常导致窒息而造成脑损害。因此护理人员及患儿家属有预见性护理意识,无论是候诊患儿和家庭患儿,每遇高热患儿,要测量体温,尽早降温,镇静治疗。如出现

惊厥按压人中、合谷穴进行缓解惊厥,避免高热惊厥发作,在其急救程序中,迅速控制惊厥和高热是关键,可提高疾病治愈率,减少后遗症。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褚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856.

  • 上一篇:政治教师教学工作总结范文(5篇)
  • 下一篇:年广东肇庆成人高考报名时间及流程:月日至日(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