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话式教学的解释
小学语文的对话式教学手段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主要是培育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语文沟通技能还有自主学习的技能。它是借由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相交流,不但可以提升学生阅读的技能、写作的技能,还能够提高学生与人沟通的技能,这也是语文学习中很关键的环节,也是扎实语文知识很好的手段,还可以培育学生良好的语感,训练学生的思维技能。对话式的教学手段还能够反映师生之间平等、互助的友好关系,是以课文为参考的交流过程。
二、小学语文对话式教学的好处
1.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以前的教学手段过分关注了教师的教学功能,而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样学习到的知识就是死板的,并没有经过学生的思考。思考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也更加重要。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而言,能够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语言思维,联系实际来学习语文知识,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从而实现学习目标。
2.活跃课堂气氛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在台上热情讲解,学生也没能听进多少,这样的教育只能是失败的教育。学生不但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师传授的语文内容,还不能很好地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那么,对话式教学能够改变这个困境,活跃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如此一来,学生就会被带进浓厚的语文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可以到达提升学习效率的目标。
三、小学语文对话式教学的操作方式
1.放飞学生的想象力
联想的基本手段就是依据文本中对应的东西,想象到实际中的情景,与现实中作个对比,就会明白相同与相异的地方,接着再做一些描述。有时候我们的语言文章不但是只有表面的含义,还有其他的深刻含义。例如《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联系到现实生活,与学生探讨教师与学生的友好友谊,分享一些有趣的教学小故事,通过一些精彩的对话来分享《金色的草地》中的喜悦之情,这就是想象教学的手段,不仅能联系课文内容,还能结合实际中的生活,这样才可以获得不错的教学成果。
2.处理好师生关系
对话式教学一定要构建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上,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们沟通的积极性,还有助于对话式教学的顺利进行。老师也可以尝试慢慢建立好自己在学生心中的良好印象,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一个笑脸,几句鼓励的话语就可以与他们建立起友好的关系。语文教师如果在一开始就使用游戏教学的手段,创建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然后再转化为对话式的教学手段,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对话式的教学手段正慢慢受到教师的关注,已经慢慢体现在语文教学之中。小学语文知识的教育教学实际上也是一种对话活动,对话教学正在逐渐变成现代教学的主导过程。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教育;现代素质教育;现代化教学手段
经过几年的实践,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和社会的共识,也成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在21世纪,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已经普遍地应用于高职的教育教学中,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的素质教育中,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素质教育中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成为现代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手段。
一、高职教育中素质教育的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高端技能人才,目前各高职院校都在不断探索和研究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途径,以确保培养人才最终目标的实现。主要的方法有加强“两课”教育,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学生职业人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沟通能力;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通过各种课外活动激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潜能等。但是应当看到,这些教育方式,还只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不能包括和代替全部的素质教育。如果仅仅从这些方面进行素质教育,对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仍然会有一定的距离,也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究其原因,个人认为,还是教育实施者对素质教育的内涵没有深刻理解,片面地认为素质教育是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素养的教育,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割裂开来,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相对不够灵活、现代;对受教育者缺少深入地研究,一味地将自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强加于当代的有着独立人格的90后身上,而不管其内心所想,不顾方式方法;对社会所需人才的需求标准和要求没有进一步分析,缺少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引导和培养,缺少对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的培养,缺少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能力和持续接受教育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教育的素质教育中现代化手段的运用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就业为导向,这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素质教育,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高端技能人才,以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素质教育不只是一种教育方式或教育的一方面,而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模式,是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始终的,也是高职教育目的。因此,在现代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不断地将现代化的技术、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中,以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现代化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主要是指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利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如投影、幻灯、录音、摄像、录像、计算机、网络等,利用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授课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同于传统的授课方式,它突破的已经不仅仅是教学的方式,甚至是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的一种变革。
主要表现特征:
1.直观性、交互性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我们的高职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使用多媒体的技术后,能更加直观地利用声、光、电技术等展示课程的内容,传递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展示一些无法直接看到或难以表述的技术内容,这是传统手段所不能比拟的。比如,在“两课”中展示的某个历史事件,可以使用一段影片,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比如,在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立体地展示出某个工作过程,可以使学生参与其中,并担任一个角色、承担一个任务进行“工作”;比如,有些无法到达的地方,也可以通过图片、图像或者网络进行现场模拟等;再比如,学生在参与学校或教学的事件发展时,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讨论,查看其讨论的进展情况,这体现了其交互性的特征。
2.教学平台的开放性
使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后,教学平台不再是单一的教室,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进行学习,使教学平台由传统的封闭形式转为开放的形式,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教学平台进行师生相互沟通。
3.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
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的出现使现代教学理念和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实现变得如虎添翼。现代教育理念中的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配合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可以更加多样化地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探讨。如案例教学法、现场演示法、任务或项目工作法、分组教学法、模拟实践法、情境再现法等等,这些方法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下,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4.教学手段的适应性
现代高职的素质教育范围已经从传统理解意义的思想品德教育、身心教育、文化教育过渡到增加了专业教育、能力教育、创新教育等内容的综合教育,现代社会发展的本身,需要现代化的技术与发展,现代人的工作与生活,早已渗透现代化的技术,因此,我们的教育就必需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在现代的综合素质教育中,在课堂内外,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是有一定的适应性的。
三、素质教育中现代化手段运用的作用
1.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很难想象,面对着一群90后的高职学生,如果课堂上还是只使用传统的一支笔、一本书、一块黑板进行授课,会是一种什么情形。在现代高职教育教学中,使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早就是必须使用和需要很合理、很好地使用了。一方面,学生通过这些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较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强化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网络语境;反思型教学;教学手段
0引言
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探索来解决教学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作出的种种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以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得现代网络教育技术手段作为一种新型辅助手段进入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反思相比,网络给反思性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恰当地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反思对教师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教师教育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其它手段所无法比拟的效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本项研究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了宁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10名教师和32名学生的问卷,通过spss数据分析软件,分析了教师在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反思前后的教学手段的变化及提升。并希望通过以此对英语教师教育发展起到一定地促进作用。
1网络语境下反思性教学对高师英语教师教学手段的影响的行动研究
1.1确定研究对象
从2012年9月起,笔者对宁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2011级英语(2)班和10名该班的代课教师实施了该项目的行动研究。该班每周英语学时为28学时,学校的网络条件也保证教师和学生的随时沟通交流。
1.2实验研究过程
本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为辅。首先在确定受试对象后,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包括:运用网络的能力,课堂教学中一般使用那些教学手段,平时使用哪些教学反思。同时对学生就教师在课堂使用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反映的问题,我们对10名教师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网络培训。包括:了解网络教学的优势、PPT的使用、熟悉各种引擎的搜索方法及特点、使用软件下载或上传材料、熟悉各种网络通讯的手段、熟悉网络环境下各种教学与学习模式的特点、掌握不同条件选择合适的教与学的模式和对教学产生影响的自我反思。并进行了一学期的跟踪调查:包括教师每节课后做教学日志(使用了哪些教学手段、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如何改进)、学生每周至少写3次学习日志(对课堂中使用教学手段的教学效果的感受、尤其对教师使用网络教学手段的评价,例如教师是否熟悉其使用的网络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是否匹配、对教师提供的网络资源是否感兴趣或有所收获)。和对部分教师的访谈,利用QQ、邮箱等方式随时了解教师教学手段的运用情况以及教学能力的自我反思。
1.3实验结果分析
对前测结果分析并反馈与教师,经过两个月的培训、一学期的跟踪调查后进行了第二次问卷调查,汇聚资料分析结果并进行了前后侧的比较发现,一线教师主要缺乏反思能力和教学手段的创新意识,不知反思什么和如何反思。我们认为应该创设有利于教师学习和掌握教学反思的环境,使教师在教学反思活动中学会反思,同时也将网络环境作为教学反思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介,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新型的辅助手段,使教师更注重组合各种教学资源,发挥优势。进一步加强师生交流,有助于教师进一步认清并克服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比如:文学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的访谈中提到:“在准备讲授浪漫主义文学前,我下载了相关文学影视片段和图片,学生在课堂上看到这些材料后一下子变得非常的兴奋,讨论也非常的热烈,整堂课气氛非常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在QQ群里学生告诉我,课堂上展示内容深深的印在他们脑海里,同时也学到了很多知识。与此同时,作为教师也获得了一种成就感,在改善教学手段的同时更提升了教学能力。”还有一名听力教师,在访谈中说道:“学生觉得听力课堂比较沉闷,除了听材料就是对答案,我也感到非常着急,在博客上与其他老师一起讨论如何通过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在我经常会在网上下载相关的音频、视频材料,还通过QQ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加强巩固。现在的课堂气氛比之前活跃了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逐渐浓厚,成绩也稳步提升。”
2网络环境下利用反思性教学促进教学手段的注意事项
2.1做好教师的网络技术的培训工作,与传统教学手段协调发展
与传统网络教学相比,现代化网络教学手段将计算机、投影仪等带入课堂,利用光、电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培训让他们学习网络教学的优势、PPT的使用、微格教学和在线教学视频播放的操作使用,掌握网络技术手段的使用技术。
2.2增强教师灵活利用网络语境进行反思的意识
与教师利用反思日志等传统反思方法相比,网络语境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活。通过培训让教师学习以博客、QQ群等现代通讯方式,随时参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动态,与学生的交流也变得更为密切。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也可以提供课程讲义、学习资源、答案,让学生借鉴与学习。同时教师自身通过学生反馈的问题,及时反思,随时调整教学手段,进一步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设计,更增强了课堂教学和学习效果。还能和同行之间互相交流,开阔教师的视野。为教师教育发展奠定扎实的实践基础。
3结语
教师的教育能力离不开教学实践活动,而教学实践与教学手段、教学策略等密切相关。通过将近一年时间的培训和调查研究,网络语境为教师教学手段的变化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教学手段的增强,利用网络语境进行反思能力的提高,带动了教学能力的提升。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从长期的辩证思维的角度看,传统教学手段与网络语境下的现代教学手段各有利弊,二者不可偏袒,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有效的合理的运用教学手段,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晁玉方.中国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问题及建议[C]//Proceedingsof2010Thi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ducationTechnologyandTraining(Volume8).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