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体育教学学科分类范例(3篇)

栏目:工作范文

体育教学学科分类范文篇1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2-0078-03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化,体育学科的发展成为体育科学有关学者研究的重点。高校体育学科在学科建设上难度重重:既要克服现行体育教育体制方面的阻力,又要冲破体育教育思想和历史文化传统的误区。为使高校体育学科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发展,必须加强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研究。

一、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1体育学科分类存在的问题

体育学科分类体系的三大实践领域主要有体育学科专业设置中的体育学科分类、体育课程与教学实践领域中的体育学科分类、体育学科研究中的学科分类。在对我国体育学科的分类体系进行研究时,发现我国体育学科体系更多地是关注学术研究和学科的专业设置。而且此研究领域受各自领域的特点、目标的影响,没有给新兴的交叉学科留有设置的余地。体育学科研究中的学科分类主要通过科研立项的学科分类目录和学科分类与代码来实现。目前影响最大的学科文献分类法,是由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编辑委员会编印出版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我国体育的存在形式主要有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三大类,通过对《中图法》的研究发现其分类更加注重竞技体育,尤其是运动项目。此外,《中图法》的分类仍在沿用“体育理论”等一些不被认可或已过时的概念。随着科学的进步以及学者对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深入,现有的《中图法》分类不能涵盖体育科学的一些新兴学科。因此,体育学科分类存在的问题导致体育学科建设发展受阻,体育学科的分类研究应当紧跟时代步伐。

2体育学科中体育的相关概念存在分歧

对体育学科体系中体育的相关概念从简单的认识到深入的理解,发现其存在一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从理论的角度出发,体育学科体系中体育的相关概念可以为体育学科的分类、体育学科的属性等方面的研究起到指引作用,进而对体育学科体系的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从实践的角度出发,体育学科体系中相关概念的理解对体育专业的设置、体育学科的建设、体育人才的培养起到夯实基础的作用。中国体育科学的发展随着西方体育的传人日益兴盛,经历了从萌芽到单学科,再到多学科的演变过程。然而,一直以来,研究学者对体育学、体育学科、体育科学概念使用模糊,对体育与英文中SportDiscipline、PhysicalEducationDiscipline等词语的关系理解不清,使得人们对体育内涵和外延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分歧。正是由于对体育概念、本质、属性和规律的认识存在分歧,致使人们对体育学科性质与范畴等方面的认识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体育学科相关概念模糊和使用混乱严重影响着体育学科的建设。

3体育学科建设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状态发生了改变,人们逐渐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个人的余暇时间增加,文化休闲生活成为人们余暇时间的重要内容。休闲体育对增进健康、强健体魄,预防疾病与促进康复产生积极作用,“花钱买运动、花钱买健康”成为一种消费时尚。休闲体育无论在体育概念构成上还是体育文化传播上都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据专家推测,中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到21世纪中期将下降至30%左右,人们在文化休闲方面的消费比重将大幅度提高。体育运动消费价值观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繁荣逐渐被人们认可,同时,体育消费的增加,将大大推动体育市场的繁荣、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经营管理体制的完善和体育法制的健全。在这一背景下,体育营销学、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等学科应运而生,体育学科体系中新学科的出现为体育学科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学技术在反复地分化与融合的过程中,原有的体育学科界限逐渐淡化甚至消失,体育文化的内涵逐步提升,在实践中产生的“体育问题”客观上催生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也带动原有体育学科不断衍生出交叉和边缘学科,冲击和改变现有体育学科专业体系的内部结构。

二、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成因分析

1对体育学科重视不够

各个普通高校都有各自重点扶持的学科,体育学科是高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在20世纪中期才逐渐被认可,人们对之认识有限。诚然,高校把体育学科建设与其他学科建设放置在同样的要求和氛围之下,体育学科自然受其他学科的影响而逐渐向更严谨、更规范的方向发展。高校对体育学科的要求、人员配备、资金投入等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得体育学科至今在普通高校里仍然是“小三门”的状态,影响着体育学科的健康发展。

2漠视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

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能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的体育人才是高校体育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是体育学科改革和发展的动力。20世纪中期以来,我国体育事业指导思想发生很大变化,带动中国体育逐渐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体育与外语、经济、管理、或法律等知识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成为社会发展的急需人才。而体育院校、师范院校的体育院(系)的人才培养多固定在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专业上,仅有的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还出现两个套路一套人马的情况,学科人才的培养明显滞后于时代的需要。

3体育教育大众化是高校体育学科改革的直接原因

从1999年开始扩大招生规模到2001年放宽招生年龄限制,每年的大学入学人数不断攀高。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统一的过程,量的发展使得体育学科生源充足,而且有助于高校体育专业发展,并使硕士点、博士点的数量也迅速增加。质的变化包括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教育理念的转变、培养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的丰富等方面,这给高校体育学院(系)在师资力量、场地设施、课程结构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体育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对体育人才的培养目标降低。从普通高校体育学院(系)人才培养质量看,目前培养的人才基本上属于“教学+训练”型,而不是“知识+学术”型的人才。因此,高校应注重认识本校的优势,注意形成和保持自身的学科建设特色,促进体育学科的发展,在体育学科建设上形成合作、互补、共进的良性发展态势。这是体育学科建设的重要问题,也是防止高校一味扩招导致体育学科盲目发展的关键。

4体育教学体制落后

长期以来的“重技术。轻理论”的思想。

单一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搞体育的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偏见仍然存在。随着社会的进步。体育国际化和大众化发展,增强高校及广大群众对体育学科的认识势在必行。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运行了三十年,全国各高校所用的大学体育教材版本不尽相同,但这些教材都缺乏体育学科基础的指导,缺乏学术归属的支撑。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材中尚未发现一部优质并对学生有指导帮助意义的教学教材,体育学科的知识体系、学术水平仍停留在玩耍、健身等较低层面上。

三、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策略

1加强体育学科建设与相关工作的关系

普通高校在这里指非体育院校。在课程建设工作,体育学科建设仅是其中的一个较小的环节,高校在建设中也不会像体育院校一样以体育学科发展为主要目标,以体育学科的建设为重点。为推动体育学科和其他学科的互动良性发展,进而形成有效合理的高校学科体系,管理者要从所在学校实际出发,对各个学科专业进行分析,加强体育学科建设与相关工作之间的联系,在设置上有所选择,在内部管理上规范制度,在研究平台上加强师资,在资金投入上加大力度。

2注重科研的开发

学科建设是高校一项根本性建设,科学系统的研究平台是学科建设的必要条件。高校科研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高校的实力,因此学者认为体育科学研究是体育学科建设的关键。体育科研项目是学科建设的平台。普通高校体育学院(系)要成立研究小组,精选学科带头人,培养一群精干的骨干队伍,对省市、部级课题及各级别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锻炼体育学科学术骨干,创新体育学科知识。

3突出高校的特点

普通院校在体育学科建设上有优势也有劣势,可以借鉴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和研究的成功经验,认真分析学校自身的特点、本区域经济发展和教育的实际需求,充分利用本校教育资源,从体育学科交叉性强的特点出发,以多元化、复合型的体育人才需求为方向,形成自身的稳定的研究前沿,构建体育学科突破点和创新点。同时为避免体育专业人才的低层次重复培养,应节约人才培养成本,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4培育新兴学科

在加强体育已有学科建设发展的同时,要特别加强体育学科新理论体系的研究,培育出新的学科增长点以推进体育学科的建设发展。一门新兴体育学科的出现应有指定的研究对象、特定的研究范围、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一定的研究方法,需要体育学者和研究者潜心钻研共同努力,收集积累各种学术创新信息,密切关注新理论研究动态,设计新学科创建框架,奠定理论研究基础,寻找有效培育途径。

参考文献:

[1]熊半寅,初论体育学的科学体系[J]中国体育科技,1983,19(2):18-26

[2]杨小勇,体育学科体系的分类:宏观、中观与微观[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7(43):19-23

[3]鲁长芬等,从美国体育院系课程改革看我国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1(24):26-28

体育教学学科分类范文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人类学研究在我国获得长足发展。为使外来的原型理论与本土的教育事实相调适,国内学者在视域融合的基础上,观照中国教育问题与实际,尝试从研究内容与研究主题的本土取向上,构建本土的学科体系和理论,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我国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教育现实出发,从跨文化视角,对不同族群、弱势群体教育问题的关注,强调关注教育的多元文化背景。主张从人类学视角探究汉族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提倡多元文化教育。主张对社会转型时期学校文化生态有关理论与实践问题做深入研究,强调以田野工作方式考察并思考教育,关注教育的民族气质与文化性格,试图以此实现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有机结合。二是研究机构与学术团体的创立。教育人类学的本土化,其研究的顺利进行,以及学科建设和发展,须通过并着重依赖学校和从事相关工作的研究人员。一些大学成立了相关研究机构,为学科发展培养了一定的师资与研究人员,奠定了组织基础,壮大了学术科研队伍,也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学科发展。三是教材建设和相关学术刊物的创办,为研究者话语体系的构建、观点发表等提供了交流平台,推动了学者在该领域的上下求索。相关学术刊物以信息量相对集中的学术专栏对相关成果的集中发表,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与拓展了研究主题。以学术会议为媒介开展“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增进了国际与国内研究的交流与对话。作为一门交叉性边缘学科,教育人类学在教育科学知识分类中仍属年轻学科,我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尚存在诸多问题。

(一)学科存在价值模糊“虽然人类学力图在大学里寻求社会学科的定位,但是它的学科性质十分含混,它是在所有学科中最为跨学科的,因而其学科建设可谓喜忧参半。”[1]贝克尔(ErnestBecker)对人类学命运的感叹与担忧,似也适用于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当下境况。在面对多元文化挑战和追求和谐的当代中国,以人、文化和教育为研究对象,以探求人的应然教育生态为旨归的教育人类学研究,不仅应是教育理论与实践进步的支点,也应是谋求社会发展的逻辑分析基础。[2]由此观之,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队伍虽不断壮大、研究成果逐渐丰富,但在理念、方法、应用等方面尚存在意义不清、主题不明以及不甚强调从人、文化和教育三者关系的角度考察教育应用范畴,不能以教育人类学学科身份为教育与社会发展提供咨询、诊断与决策参考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学科存在价值模糊,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一为学术价值。如对教育人类学理论深层结构的系统分析较少,较少对教育学理论的逻辑分析和系统反思提供学养借鉴和观点支撑。一为社会现实价值。如较少以学科身份为教育现实问题的解决和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尚未在国内外教育交流中建构起自己的话语体系。这意味着,作为一种研究范式,教育人类学没有起到“既能在维护共同体的科学信仰的基础上确定科学共同体的最终研究目标,也能赋予科学工作者通向微观研究领域的价值体系和评价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共同体和科学家的日常观察、研究和决策等具体行为,不断推进科学共同体的研究方向和科研成果向细微化、专业化演进”[3]的重要作用。

(二)学科意义上的专业共同体缺失就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发展历程看,研究者已引入了西方教育人类学的基本内涵、研究范畴和理论构架,为学科本土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但同时存在研究缺乏价值共识,难以形成学科共同体的问题。当下,国内一些师范大学和民族院校虽已建立相关教学科研机构,开设相关课程,将教育人类学作为培养教育研究者的必修课,主张从考古学、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等角度关注教育,以求拓宽学术视野,但课程设置不系统。许多教育人类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学术兴趣多是从教育学和民族学研究中培养起来的,他们缺乏扎实的专业基础,因此,难以形成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者专业归属感缺失,研究主体力量薄弱都体现出学科共同体的有待形成,人才培养体系的有待完善和学科凝聚力有待强化的发展诉求。

(三)研究主题模糊,研究范畴狭窄研究主题模糊,主要表现在与民族教育学研究内容的明确区分上。“舶来”的教育人类学,无论其萌芽还是发展,都和少数民族教育研究密切相关。尽管两者“在研究对象上,都侧重于探讨人、文化和教育三者的关系,尤其是对跨文化教育问题,是两类学科共同的兴趣点。在研究方法上,都注重田野调查法,并进行大量的民族志撰写工作。”[4]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的类似,导致人们很难将教育人类学和少数民族教育研究进行明确区分,尽管教育人类学与少数民族教育研究的区别客观存在。前者主要从人类学视角,用人类学方法考察教育,后者主要从教育领域切入来思考民族问题。此外,二者的研究范围也存差异。少数民族教育研究局限于某一民族,或教育与某一时空关系下经济生产方式和文化机制的关系揭示。但教育人类学研究,主张突破国家和民族等人类社会的基本框架,强调思考人、自然与文化的整体关系,追问教育在人性形成和文化变迁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关注少数族群教育,是我国教育人类学迅速兴起与发展的要因,也是学科研究范畴囿于此的原因所在。当下的教育人类学,未充分将社会转型期中的教育问题纳入研究范畴,而社会转型带来的系列教育问题,如城乡教育的二元分化,流动人口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同一的教育体制与社会文化多元性的关系,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都要求关注教育的地域性、阶层性与族群性。问题显示,当下的教育人类学,仍处于常规科学的认识过程中。

常规科学与科学革命,是科学认识过程的两种类型。常规科学解决的是量的渐进,范式更替才是实现科学认识质的飞跃的要件,二者的统一构成了科学的发展形式。[5]教育人类学若不能完成范畴拓展,则很难实现质的飞跃。(四)研究方法缺乏专业性以观察和深度访谈为主要手段的田野工作,成为教育人类学者秉承并坚持的主要方法。但从对实地调查法的具体运用来看,尚存在专业性欠缺(如没有人类学学科背景和未接受过人类学专门的田野调查训练)、时间短、功利性强、为调查而调查等问题。对此,有学者指出,所谓教育的“田野工作”,就是把人类学的看家本领用到教育领域。“但并非下到村寨就是做田野工作,就是人类学了。我们讲到田野工作,讲到参与观察,你要在那个地方至少住上一年(一个农业周期或一个牧业周期)……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去做田野工作的‘人类学’是很离谱的。就是说,从一个生物的人到一个文化的人,有很多方面的问题,人类学家首先定位于人类学,同时也应是人文社会的一个杂家,专家和杂家的结合,才能够有助于研究人、社会,还有文化所在的族群。”[6]这提醒教育研究者,除有长期扎根田野的勇气与决心外,也要有对人类学知识的系统了解与研习,还应具备兼容并蓄的学科知识结构。从专业知识习得上,实现研究从自在到自觉状态的转化。

二、源于范式理论的学科发展反思自库恩提出“范式”一词至今,“范式理论”既成为引导研究者的世界观和信仰体系,也成为代表一个特定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构成的整体,以及判断一门学科发展成熟与否的标准。这里以范式理论为基础,从明确学科价值、完善专业共同体、拓展研究范畴、创新研究方法论这四个维度,考量我国教育人类学发展路径问题。

(一)明确学科价值是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学科价值理念,是关于价值关系和价值现象的根本观点或理论体系,是对学科的价值认识和价值态度,又是一门学科努力追求的价值理想,包含着价值主体实践活动的价值准则和价值原则,是学科存在必要性的学理证明和发展的实践航标。它植根于学科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应用中,虽随时代变迁而变迁,对学科发展的导向作用却是不变的。作为一种价值信念、一种有效的形而上学思辨,范式是维持科学共同体从事研究的动机与兴趣,并引导其对科学进行深入探索。范式不是明确的规定或业已形成的学术传统,而是研究者共同遵守的信条,具有默会性,是可以让科学共同体在无意识中恪守的规范价值。虽价值观层面的范式不能具体指导科学研究,但可作为科学存在合理性的证明,并作为基本的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影响科学共同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进而影响到具体研究。[7]在此意义上,价值观层面的范式为研究共同体确立发展方向,具体体现在树立学科共同体成员的学术旨趣与诉求上。归属于某一学科共同体内部的研究者,既要具备与共同体一致的科学信念,也要证明该范式价值观的正确性和统摄性。学科范式的价值观功能,是使得学科无论在发展初期还是成熟期,都能以独特魅力吸引追随者,鞭策其展开卓有成效的研究活动,彰显学科地位的思维。从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发展看,在从“集体性无意识”阶段走向自觉意识的当下,尽管在学科场域开始了以研究主题的本土取向方式来渗透,以作为一种知识和学科类型的制度化过程来嵌入,以在某种程度上对正式与非正式教育“双向观察”的方式来执行等方面有所成就。但其理论与话语体系的建构,就其现实指导性、参照性和实践性而言,尚无太多突出的成就与表现。而判断一门学科的存在价值,须从学术性和社会性两个维度着手。其学术性价值的体现,首要的在于清楚回答学科存在的理由,其次才是如何建构学科分析框架、启发模式,以及系统关照教育整体理论;其社会性价值的体现,则主要在于其为教育事件和教育现实问题提供了哪些解释、解决方案、智力启发和“知识扶持”。当下中国的教育人类学在这两方面都表现平平。

(二)完善专业共同体是学科发展的社会保障科学的发展由科学共同体推进。科学知识或科学成就,本质上是科学共同体的产物。“直观地看,科学共同体是由一些学有专长的实际工作者所组成。他们由自身所受教育和训练中的共同因素结合在一起,他们自认为也被人认为专门探索一些共同的目标,也包括培养自己的接班人。该共同体具有“内部交流比较充分,专业方面的看法也比较一致。同一共同体成员很大程度上吸收同样的文献,引出类似的教训”等特点。[8]故科学共同体是一些具有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共同规范的科学家们通过相对稳定的联系而结成的关系性共同体。在同一科学规范的约束和自我评价下,共同体成员依其规范和调整自己的研究主题、方法与目标。科学的发展须形成一个科学共同体,科学共同体与共同研究主题的形成,是欧美教育人类学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人类学之所以生成为人类学的分支学科领域,原因“一个是人类学与教育理事会及其发行刊物的活动影响;另一个是对传统教育研究人员关于文化和非主流白人儿童体验的理论、方法论和政策问题做出反应的需要。”[9]费孝通认为,学科机构应包括学会组织、专业研究机构、各大学的社会学系、图书资料中心和出版机构五方面。[10]其中,学会组织、专业研究机构、各大学的社会学系都与研究共同体的形成与构建有关。任何科学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都是承上启下、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术的发展离不开“学人”,学人是文化传袭和学术开拓的主体与载体,倘若无学人,学术及其思想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学人的成长又离不开基础学力和学术实践。研究共同体具备培养与提升学人基础学历与学术实践的功能,科学共同体的形成,于学科发展意义重大。学人的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和共同规范,是研究共同体形成的基本条件。这需要教育人类学在发展中建构有助于研究共同体生存与发展的社会文化,该建构既包括形成共同体发展的外部大文化环境,也包括形成共同体发展的内部小文化环境,营造健康、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与学术生态,使其成为促进学科发展的社会支撑。

体育教学学科分类范文

关键词:高中体育;分类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4-0168-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4.106

一、前言

体育课一直是学校必修的课程之一,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基础保障。分类教学是高中体育教学一种有效的模式,它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了分类教学的内容,这种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明显地提升了教学的效率和效果[1]。

二、分类教学模式概述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就是教师让全部学生一起参加一项指定的体育项目的教学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的调查,这种方法不仅没能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也不能满足学生对自己兴趣爱好的需求。可以说,这种教学方法起到的作用并不够大。分类教学方法的出现,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分类教学模式是在充分考虑每个学生兴趣爱好的前提上,针对这些兴趣爱好进行科学的设置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活动[2]。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很好地扩大了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同时,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教学,很好地发挥了因材施教的效果,准确达到了教学目的,很好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三、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分类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在高中体育课中,体育锻炼对高中巨大的升学压力有着缓解作用,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体魄,只有身体健康了,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生活。因此,体育课在高中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我国高中体育课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高中学习任务比较繁重,所以,体育教学得不到重视就成了理所当然。正因为如此,高中体育教学更显得尤为重要。体育锻炼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强身健体,让他们能有一个强健的身体应对高中生活。分类教学模式在重视学生个人兴趣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教学,有针对性地教授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能吸引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有效改变了他们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观念,使得高中体育课能更加顺利且有效果的开展,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模式。所以,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分类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必要。

四、高中体育教学中分类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一)在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设置分类项目

开展分类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设置分类项目。分类教学模式中设置分类项目的原则是教师要在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把体育课的一些项目进行分类。必修科目跟选修科目是体育课程项目的两个类别,必修科目主要是基础体育项目,而选修科目主要是一些专业的体育项目[3]。其中,必修的基础项目是全部学生都要参与其中进行学习和操作的。选修科目是体育分类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分类的主要项目。具体操作方法为:第一,调查收集学生的兴趣爱好,归类出选修的课程,可以设计一些调查问卷,在广大的学生群体进行问卷调查,或者在学校网站上收集学生对体育项目选择的见解和看法,结合调查、收集的信息,再综合学生的意见,精挑细选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来作为学生进行选修的课程项目。第二,把归类好的体育选修项目课程在学校教务网上进行公开公布,让全校学生进行选修。第三,对于学生最喜欢,选择最多的体育项目,可以扩大开课班级的数量,以便满足学生对这些热门体育项目的需求。相反,一些学生不感兴趣、选择数目较少的体育项目,可以采取不开设课程的措施。

(二)开展分类项目教学

设置完分类体育项目且学生已进行选择完毕之后就到实施分类项目教学的步骤了。高中学生进行体育项目学习主要有两个大类:一是基础体育项目;二是专业体育项目。在教学上这两个大类的方法是不一样的,要分开来展开教学。基础体育项目学习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进行的,教学方法上没有太大的特殊性。而分类教学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分类项目教学的具体方式方法主要有三大点:第一,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展开科学的教学活动。第二,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向激发学生兴趣以及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新型教学模式转变。第三,适应分类项目教学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的需求,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可以在进行体育运动的时候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运动中体会乐趣,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开展必修选修相结合的考核制度

有效推进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执行效果的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在传统的体育考核中,主要以统一、死板的考核制度为指标,对个人体育专长方面的考核没有体现出来。分类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在“分类”两个字上面,所以它的考核遵循着差异化以及多元化的标准。制定分类考核制度时,教师可以制定以学分制为基础的考核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分为必修课程学分以及选修课程学分,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有目标的进行体育基础学习,还可以让学生有选择性的进行体育专业项目的学习。而且,这个考核制度能真实有效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特长以及学习情况,很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

五、结语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学生对体育学习的需求。为了更好地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有效培养人才,高中体育教学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向新型的、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创新教学模式改变。分类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这种模式,不仅能让学生较好的接受体育知识进行体育锻炼,还能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学习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发挥自己的专长特点,是一种值得在高中体育教育中广泛应用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向桂萍.分类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16(22):160.

  • 上一篇:制药工程发展现状范例(3篇)
  • 下一篇:新能源投资规划范例(3篇)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