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玻璃瓶中,储存着许许多多的事情,每当那调皮的事情跳出来的时候,我就想起了那一次有趣的摘菜。
阳光明媚的一天,我和奶奶去我家的菜地摘菜,开工喽!我背着箩筐,兴高采烈地来到了玉米地摘玉米,我像挑选新衣服一样,认真地查看有没有令我感到“合格的玉米先生”。我找了四分之一的玉米地,采摘到四个。
“哇!这个好,皮肤滑滑的,看起来十分饱满。优秀,就它了!”我用一只手去摘,可它丝毫不动摇,于是,我便两只手一起使劲儿“一二三,一二三……”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这根“台柱子”也没有下来,它似乎十分不舍这些“兄弟姐妹”,怎么也不愿意跟我“走”。
过了一会儿,我擦了擦头上的汗,摩拳擦掌,用尽全部力气。“哎呦!”我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玉米变砸到了我的头上,我怒气冲冲,把它擦干净,随手往后一扔,可它竟滚到了“家人”身边。我管他三七二十一,拿着就吃,狠狠地咬了一口。“呸呸,真难吃!”说完,我把这玉米一扔,它的“魂儿都被吓飞了”。
不一会儿,我又随奶奶来到了菜地,“瞧,那个茄子胖嘟嘟的!”我立刻高兴了起来,竟把黄瓜认成了茄子。
那天,奶奶满载而归,我收获的也不少。只要一想起那个玉米,我真是又好气又好笑,摘菜乐翻天呀!
落日像一个喝多了的红脸醉汉,跌倒在乡村的山那边,把水和天映的一半通红,一半金黄。乡村的黄昏是秀美的,恬静的,我的窗外那被金色渲染的半边天。
正要赶回家的我不禁又忆起那在假期中去老姨家摘菜的那一天。那是快乐与劳累交错的一天……
早晨,公鸡还未开始打鸣,才四点冒头,昏昏欲睡的我已经坐在车上打瞌睡,在太阳还未露出地平线的这个阴雨天的早晨,和我们相伴在路上的是伊当湾勤劳的村民,用我们的俗语来简称他们为“庄户人”。而今天我就要褪下学生这个身份,同老姨他们一起来到田间充当一回“庄户人”。
路上还吃了些早点,待我们站在田间时已是早晨的五点,你以为这还早?N0!N0!N0!早在我们之前邻家田已经收割下了十之有余袋的莲花菜,想了一下我们今天的任务,我“虎躯一震”,天!一个早上,十二点之前,我们一行七个人就要收下一百七十袋的莲花菜。
中午要放羊,下午我们还要去地里摘青椒。怎么可能做完?这怕是天要亡我吧,想虽是这样想的,但上手的时候却一点儿也不含糊。一会儿砍,一会儿接,一会儿装袋,七个人倒也配合的是井然有序,好似本就该是如此。从先前的一袋,到十袋,再到之后的一百七十袋,待我感到乏困时,那已是后劲袭来了。不等下午,已是手困到提都提不起来了。
中午放羊这项活动我选择当回逃兵——没去。但下午摘青椒却是不容我躲,好在,我的手也是重生了,我又生龙活虎的过来了,但摘青椒这活儿可真不是我这种粗人该干的活,所到之地,死伤惨重。向上天保证我真的不是故意的,虽然我也不知道这句话有多大的可信度。
向大家分享个秘密,买菜就去东坑的“伊当湾”那儿的菜是真的划算!
今天早上吃完饭,爸爸和妈妈,还有妹妹和我一起去洗澡。洗好后,我们一起回家了。到家,我和妹妹一起去摘菜,妹妹摘了一桶,我摘了两桶,妈妈夸我们真能干。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妈妈公司摘菜。
公司里有四个大棚,里面种的全是蔬菜,可惜我们只去了三个大棚,后背箱就装满了。最有趣的是第二、三个大棚,接下来由我讲一讲几个蔬菜大棚的趣事吧!
首先我们去了第一个大棚,那里面又闷又热还黑乎乎的,所以爸爸拿出手机照明,其实那里面只有一大片西红柿,可是我妈妈对它爱不释手,装了满满的一大袋子,呵呵!这时候爸爸已经去了第二个大棚。
我们刚到第二个大棚外面,爸爸就从里面出来了,笑着对我们说:“哈哈,里面有太多太多好东西了。”我们仨又打开手机进去了,里面和第一个大棚一样又闷又热又特别黑。我和老爸脱下外套开始摘菜。我们先摘了茄子,茄子紫溜溜的非常“胖”,可爱极了。又摘了黄瓜和芸豆。最有趣的是用镢头刨苔菜了,我找了一颗比较大的,自己先刨一下试试,哈,没刨出根只把叶子刨断了。
最后我们去了第三个大棚,里面的菜需要的温度低一些,所以不会感觉太闷热。可是没有门,进不去,怎么办呢?我和爸爸妈妈围着大棚走了二圈,仔细观察,最后我和爸爸同时发现了入口。进去之后,里面有菠菜、蒜苗、油菜和小白菜、香菜等,爸爸自己刨菠菜,一会儿的功夫就刨了一堆,爸爸说:“你们说停我才停。”“停”!我和妈妈异口同声地说道,可是爸爸又说:“什么?我听不见。”好吧!我和妈妈都很无奈。
太好玩了,小朋友们,你们去菜园摘过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