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爸、妈带我去白洋淀,这里真是个观荷花的好地方。
刚到淀上,我就闻到一丝丝荷花的清香,我拉起妈妈就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可有的还是花骨朵,迟迟不想让游客们看到她那粉粉的脸蛋,有的刚开了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了绿绿的小莲蓬。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翩翩起舞。过了一会儿,我回过神儿来,往睡莲池边走去。睡莲也开了许多了,颜色很丰富,有:粉、蓝、黄、白等等。每一朵睡莲都美丽动人,犹如一个个穿着斑斓纱裙的小仙子,懒散地舒展着婀娜的身姿。他们的美丽深深地打动着每个人的心田。忽然飞来一只小蜻蜓,落在一片睡莲的花瓣上,好像是一个小姑娘走累了,停在那里歇歇脚。啊!多么美丽的荷花,多么美丽的睡莲!
为了读《白洋淀纪事》这本书,我特地查了一下。白洋淀原本是冀中平原一个极其不起眼的小地方,我在读这本书之前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个地方的存在。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里,抗日的星星之火正在悄悄蔓延。
在这一本书里,全部都是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的小故事。当时,白洋淀以及周边地区饱受日本侵略者的摧残与折磨。在这如此困难的年代里,白洋淀里面的人们日子过得十分凄苦,但却依然保持着对祖国、对民族的无比忠诚,对生活充满着热情,对未来有着的无限希望。他们有些人离别亲人,主动参军,打击敌人。有些人身处后方却用各自的办法努力为抗日事业作出贡献,比如干部群众互帮互助,热情招待负伤的八路军,认真开导落后分子等等。
说到中国的抗日英雄,也许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像杨靖宇、张自忠那些抗日将帅,或像白求恩、赵一曼那样的传奇人物。但是,像白洋淀里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男女老少,没有人去描述他们,也没有人去记载他们。他们每一个人固然都微不足道,但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对革命有着不灭热忱的人们,才使中国多年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有一句话说得好,“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与世长存”。正是千百万这样的普通大众,才使我们的民族历经艰难困苦而依然生生不息。
如今,我们身处和平年代,国家日渐繁荣。作为这个国家的每一分子,我们要对祖国充满热爱,要为祖国的昌盛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我家住在风景秀丽的白洋淀边,所以经常看到芦苇。
芦苇的作用有很多。芦苇可以编成苇席、造纸,可以制作成各种工艺品。还可以出口到国外做成窗帘,用芦苇做的窗帘,既美观又实用。芦苇的根还可以药用。
芦苇的生命力极强。不管风吹雨打,它总是直立着,不像花儿那样脆弱。
春天,芦苇发芽了,嫩绿嫩绿的。我和小伙伴们在芦苇芽中做游戏,放风筝,柔和的风抚摸着我们每个人的脸蛋,使我们感到春天来了。我们玩累了,就躺在芦苇芽中,望望天上形态不一的白云,看看这朵像什么,那朵像什么,有无限乐趣。
夏天,芦苇长高了,长大了,到处都是茫茫的绿色。我和小伙伴们在芦苇从中捉迷藏。芦苇像一层层绿色的帷幕,把我们挡的严严实实的。一阵风吹过,芦苇开始摇晃起来,从远处看,像一望无际的绿色的海洋。
秋天,芦苇周身变黄了。叶子落到水面上,给正要过河的蚂蚁做了小船。人们用镰刀把芦苇割下来,放在船上,排着队,划着,像一条长长的,用芦苇编成的蛇。
我爱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