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落的桂花,如今的故乡对我而言既是一个回不去的地方,也是一个走不出的地方。
太阳沉没在江里。风行江畔,便使得本就冷寂的夜再添了一分寒意。若是逆着风,独自徘徊于湘江边上,倒也能眸得满目的粼粼波光。
故乡,我行走于远方,却日复一日思量着你的模样。
我的故乡在一个偏远的农村,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听着小鸟的叫声,摘下路边的小花朵,折下柳树上的枝条,一切都是那么清新,那么自然。
要是下了雨,不用担心,拿一把伞出门和雨玩游戏,雨下一会向前看仿佛那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雾。
到了秋天,满地的黄叶。苹果树上长出了苹果,田野里小麦,萝卜,东瓜,丝瓜地上藤上到处都有,到了到了乡下,到处都是一片和气气的风光,自然清新。
小时候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拿着两个塑料杯子慢慢地靠近蝴蝶,趁它们不注意的时候,两个杯子合在一起,蝴蝶就混在里面了。但是这种游戏在夏天就不是很受欢迎,只是无聊的时候消遣罢了。喜欢的是在一条很浅很浅的小河,有着几条很小很小的鱼,那些鱼也特别的好抓,水也很干净。
暮鸦倚在树枝上,还有寂寥的蝉鸣,被夜嘱托的晚霞;树影摇动着青春,遗落一片繁华,还有人流不息的跑道;远处的大山,沉默着,在秋风中渐渐黯淡下来……
以前一玩就是玩一整天,家长也找不着在田野里山沟里。但是也总认得回家的路,傍晚的时候在村子里总能听到各种的吆喝声。
故乡晚上的时候星星又多又亮,城市里是看不见的,最多城市里只有几颗,可是故乡里的星星是真的特别多,大人们便搬了个小桌子出来,磕着瓜子。顺便讲一下鬼故事,很害怕,但是越害怕越好奇,越想听。有时候聊到一些大人喜欢聊的八卦,小孩子们也会忍不住的问那是什么,这是什么。
不远处的池塘,还有着青蛙的叫声。门前的桂花树飘着桂花的花香。啊!我的故乡。晚上的微风缓缓吹过,吹走了大人一天的疲劳,吹走了我们嬉闹的汗水。
故乡,于我而言,更多的是一种羁绊与幸福。他让浪子时时刻刻记住浮萍的根系,兰花的土地。时过境迁,当屋檐的雨滴落入窗轴摇曳闪烁的流光将冷气变成温情,故乡的意义便自然流邂。
故乡在哪里呢?我常常这样思考。
神舟七号飞船载着三名宇航员在浩瀚的宇宙里航行,也许他们透过弦窗向外看时,有一个声音在他们心中回响:我的故乡是地球。在茫茫宇宙中,那颗闪着蓝色光茫的星球,是那么的耀眼,让每个人的目光在那里汇聚。在故乡能脚踏实地的挨着大地母亲,经受大地母亲的洗礼和教诲,让人觉得舒适、安稳。故乡是一种踏实。
现在我是一名中学生,我的故乡在一个偏远的小镇,爷爷奶奶就住在那里。小镇虽不大,却给我留下了珍贵的童年回忆,镇子被山包围着,山上一片青翠,郁郁葱葱的树木与蓝天白云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麦田,在微风的吹拂下,麦苗顽皮地跳起了秧歌舞,形成一股股麦浪把田埂上走来走去的乡亲信给淹没了。小时候最喜欢和爷爷一起放牛,走到山那边的集镇上去买一些自己喜欢的玩意儿。走路时故意腿抬的高高的把青石板路敲得梆梆响,各家的老人和小孩都会出来好奇地瞧着我,脸上带着特属于农民那种质朴的笑容。故乡是一种微笑。
我长高了,长大了。如果我有机会名可能上大学,甚至到国外去留学。那里我的故乡又在哪里呢?我可以自豪的说:“我的故乡在中国——那个屹立在世界东方的雄鸡”。可能我坐在一堆白皮肤、蓝眼睛的人中,说着不着边际的English,心中会涌起浓浓的思念,对故乡黄土地的牵挂;中秋节那天当我在异乡吃着披萨的时候,脑中会浮现全家三口人坐在阳台上吃月饼的情景,故乡的月亮也那么圆吗?我抬头仰望,我的目光会和与我父母的目光交融,化成那浓得散不开的乡愁。独到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故乡有时也是一种惆怅。
故乡是什么呢?故乡不过是我们祖先漂泊流浪旅程中的最后一站。
我不禁远眺天边,我们今后的故乡又是哪里呢?
夜幕笼罩的时刻,清冷的月光在地上单调的打着节拍,弹奏出一首悲哀的歌曲。我看着玻璃般破碎了一地的月光,突然就想起了千里以外的故乡来了。这好像是一种非常奇异的感觉,当我身处那边,身处那一片我时时眷恋着的土地时,我并没太多的感觉,只感觉那片土地正如自己日常每天都有些空气和阳光通常不足为奇,直到目前我才发现,唯有离别才能让我感到很多过去的美好,才能让故乡时时的牵动我内心最深处的那个角落
虽然只不过一段非常短暂的离别,但故乡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已变得不那样真实,好似一幅色彩明艳的壁画被岁月剥蚀出大段大段的空白,让我感到这样的迷茫。我面对着一个过去熟知到无话不谈,而目前却仅能在脑海中搜索到关于他们的少得可怜的残存的回忆的陌生人,一句话也图不出来,这是一种无奈更是一种悲哀
无不知晓自己是不是还记得那些阡陌纵横的田间小路,是不是还记得那条斗折蛇行的小溪。清晨的朝阳蓬勃而富有生机,清脆的鸟鸣声从氤氲的雾气之中传出。阳光被流动着的溪水搅碎,迸溅出无限的圣洁与庄严,在暮色四合的时刻,落日余晖把故乡堵上一层沉默,那是一种非常深非常深的沉默,如天空般旷远如海般辽阔。让我躁动的心宁静到不起一丝包揽。细雨交织的时节故乡的空气中满是恬淡与宁静,雨在田野在山间飘洒,淡淡的薄雾晕染出了一幅幅水墨丹青,苍老的故乡又焕发出一丝生机。
想着想着,故乡的形象在脑海中又明晰起来。在我把我们的心贴近故乡的时刻,已感觉到了故乡不息的脉搏,原来故乡早已把我们的痕迹烙在我的心头,这并非一种痛苦而是一种爱意。在明澈的月光下我终于了解,故乡那厚重的土地就是爸爸的脊背,故乡那温顺的空气就是妈妈的怀抱。我从来不会忘记故乡,由于故乡明亮的双眸永远注视着我,不管到天涯海角,故乡都一直在我身旁,沉默而又坚定的伴随着我。无论是多少磨难的侵袭,它都不会离开。由于,故乡是寄托着我灵魂的地方。我顿悟,在梦里百般追寻的故乡并未远去。我前方的艰难险阻早已不在话下,有故乡的伴随,我,无所畏惧。
故乡,故乡,你用你的爱荡涤了我内心的浮沉与污垢,让我的内心这样清澈与透明。我抬起头,仿佛又看到了你的微笑,仿佛看到了前方那一片更广远的湛蓝天空。
乡情是什么?乡情是熟悉温暖的话语;乡情是南湖公园的喷泉;乡情是甜蜜可口的麻糖,即使走到天涯海角也不会忘怀。
乡音
每当夏日的夜幕降临,幽静的草地上,伴随着清爽的微风唦唦地亲吻着枝上被夜色遮得有些发灰绿的叶子,知了要入梦了,它正尽情歌唱着,给自己安眠;蟋蟀也随之吹起了口琴,繁华的街道上,汽车在川流不息,像一阵阵风,声音时而大、时而小、时而长、时而短,在我耳边轻轻刮过。
楼下,总是听到大人们亲密的说话声,孩子们甜蜜的笑声,狗狗们三五成群汪汪地诉说着家乡之美,主人们则大声喊到:快回家睡觉了,都大半夜了,明天再出来吧!
这些声音始终萦绕在我的耳畔,这就是乡音。离开家乡,我便会思念这些声音。
乡味
小时候,经常看到妈妈吃麻糖,发出清脆的声音。让我感到这似乎是一种习惯,我便会好奇地问妈妈:麻糖有这么好吃吗?妈妈的眼睛睁得很亮,嘴角微微翘起来说:你尝尝便知道了。我感到有些神秘,轻轻拿起一些,放进嘴里,我惊叫到:啊,怎么会有这么好吃的东西?后来,妈妈才告诉我说:记住,麻糖是咱们唐山的特产。
现在,我觉得乡味不仅仅是舌尖上的味道,更是家乡情感的味道。
乡中人
前两天,支援武汉的白衣天使们回到了家,男女老少都戴上了口罩,走出了家门,站在了路边,看着川流不息的车辆等待着白衣天使们回家。不一会儿,人们排满了马路边,白衣天使们的大巴车出现在了马路上,起初是很小的一个星光,先看到了一个模模糊糊的车头,再到一个清晰的大巴车,无数个手机屏幕出现在了人群中,人们听到了熟悉的声音在向他们问候着,看到了甜蜜的笑容正向他们抹来,一双双手在空中挥舞,向他们打着气挺招呼。一个小女孩竖起了小辫子,向白衣天使们招起了小手,跳得像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兔子。我想,她一定为叔叔阿姨以及全唐山人民感到骄傲。
我也为此感到骄傲,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我们都是唐山人!
眼前站着一个身着军装的小伙,二十来岁瘦削的脸上蒙着一层炮火的灰,但也掩盖不了眼睛里透露的单纯,如初次相见时的干净。手臂上包扎着一层薄纱布,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他还是水生,只是褪去了青涩,多了一份军人的风骨。
宏儿其实已不太认得出水生了,毕竟也有二十多个年头未见了,但也许是默契,他们认出了彼此。“宏儿!”在研究作战地图的水生一抬头便认出了宏儿。宏儿从事文字工作,如今解放的曙光越发迫近,他作为代表来探访前线的军人。宏儿也立即认出了水生。他们不约而同地抱住了彼此的胳博,又用力地握了几下,亲切得如从未分开过一样。
“宏儿哥,真没想到,在这儿见到你!”水生快活得咧开了嘴,仿佛再也合不上。“闰叔还好吗?”宏儿眼前又浮现出一张布满了皱纹的苍老的脸和朴实的徵笑。“父亲几年前就去世了,葬在世世代代生活的海边,他死后,我就出来当了兵,我的兄弟姐妹还在种地,但生活也好些了,只是。……。苦了父亲这一生操劳………”他的眼神里有几分忧愁,忧了一会儿。
“老爷呢?”
父亲好几年没工作了,在家写些文章。日子凑合。”“另别叫老爷了,这么多年的交情,怪生分的。”
水生笑了,他不是当年卑微的闰土了。
宏儿手中的笔上有一束很别致的羽毛,那曾是自己送给他最珍贵的礼物。他不由激动了起来,聊起了曾经玩耍的时光,尽管很短。
无论曾经还是过去,宏儿总是那样大方,给人一种温暖,让水生不自觉的放下戒心和那些世俗的界限。他曾幻想过无数次再次见面时的情景,甚至会以为他们可能会擦肩而过却无法相认,却没想到时隔多年他们的友谊任然如此。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笛声清幽,让我无法抗拒,笛声美妙,让我沉醉到底,笛声远扬,浩浩荡荡,好似千军万马来袭,让我远追而去。“月是故乡明”不错,我爱故乡,我更爱有月亮的故乡。
该去的都去了,该走的也走了,又是一个崭新的冬天,没有半点旧意,没有半点思念。冬天已至,万物凋零,为了迎接这残酷无情的冬天,万物付出了很大乃至生命的代价。
对于我来说,付出一些也是难免的,但是我付出的太多、太多了,甚至把故乡、父母、朋友都陷了进去,我好后悔,后悔自己不应该想入非非。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笛声清幽,让我无法抗拒,笛声美妙,让我沉醉到底,笛声远扬,浩浩荡荡,好似千军万马来袭,让我远追而去。“月是故乡明”不错,我爱故乡,我更爱有月亮的故乡。
冬天是美的,美是让人陶醉,它的美是一种毫不保留,毫不掩盖、彻彻底底的美,不像春天靠露珠来装饰,夏天靠绿叶来陪衬,秋天靠硕果来掩盖,冬天什么也没有,但是它很美,白色的美,干冷的美,就好似故乡一样,故乡的面貌是一种模糊的畅往,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云雾缭绕,像一层面纱遮住了害羞的小姑娘似的故乡。
冬天是无情的,它不讲任何私情,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北风呼呼的刮,求它把自已的思念带给故乡,它说不,白雪漱漱的下,求它把自己的思念带给亲人,它说不,我没有办法,只有沉醉于痛苦和紧张中。
我爱故乡,故乡的歌,故乡的人,故乡的面貌,不管什么样的故乡,我都爱它。
希望我们的城市既保存了历史,跟上了现代化,却又不至于牺牲了大自然。
——题记
小时候,最爱去的还是姥姥家。那里有一个花园:有树、有草、有花┄┄我和玩伴们常常会跑到那里玩捉迷藏。郁郁葱葱的叶子遮住了谁在角落里的偷笑?
在这段美好、快乐的时光里,我渐渐地长大了:从蹦蹦跳跳玩耍,到认真努力学习了。
每当盛夏中发闷的空气憋得我好像喘不过气时,我会打开窗户,看看楼下那其实不大的“乐园”。偶尔回想起小时候的玩伴,小时候的游戏,小时候的一切。可是我知道,自己早已来不及回忆过去那些琐碎的事了。
小学的最后一个暑假,再也没回去过。就要开学的时候,我才决定去看看老人们。亲戚们都说“初中很累,近期可能也回不去了。”听姥姥在电话里絮叨,周围这些老旧小区改造了。可当我再次踏进那个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小院,却又几乎辨认不出最初那些破旧的,但却充满年代感的砖瓦和那个被岁月侵蚀到红漆斑驳的木门了。风轻轻抚过,仿佛耳过传来木门“吱呀”的呻吟声,眼前浮现出我摸过的每一块砖瓦,踩过的每一块石阶。
转到后面,那我曾经充满笑与泪我,充满友谊的、充满离别与相逢的院子,已经被夷为平地,改造成了停车场。正是夏天与秋天相交的时节,深绿的叶子被秋风漂黄了,那最后一片黄叶子落到了我脚边。
不久,下雨了。一场秋雨一场寒,寒气已经逼迫人们穿上了厚衣服,几场秋雨后,那曾经叶子满枝桠的古树,现在只能孤零零伫立在汽车中央。仿佛那花园从来没有出现过,仿佛我的童年只剩一场梦。
可是,我不愿意去面对那些一点一滴被时光剥离的回忆。妈妈说过她小时候看到的夜空,有满天的繁星;晚上眺望,还可以看到远处的青山。我现在,却再也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了。
那些我们认为的“本应该存在”,其实是上天赐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懂得来自大自然的恩惠,对万物就会多一些敬畏,一些由衷的感动。
我的家乡是一个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的世外桃源。
每当春天来临时,田野里,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田野成了我和小伙伴的乐园,翻跟斗,“老鹰捉小鸡”,放风筝,空气中常常回荡着我们银铃般的笑声。
我家的屋后菜园子里种的那棵桃树也开花了,待在屋里也能闻着桃花的清香,寻着香味打开后门,只见满树的桃花粉红粉红的,远远望去像极了天边的彩霞。来到桃树下,能看到我家的小蜜蜂在辛勤地采着桃蜜,这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夏天树上结的又大又红的桃子来,想想就让人直流口水呢!
我的家乡不仅有优美的风景,还有丰富的物产,我爱我的家乡。
在我的家乡——安远上坪,随处可见的,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竹林,翠绿翠绿的,长得非常茂密。我和家人常常扛着锄头,挎上篮子去挖竹笋,来到竹林里,我看到满地的竹笋破土而出,冒着尖尖地小脑袋,可爱极了。我和家人们分散来开挖。我曾经问过妈妈,为什么不在一处挖呢,这样不事更省事吗?妈妈严肃地告诫过我,不能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毁了竹林啊,我们得为了子孙后代着想。妈妈的话我一直记在心里,虽然竹笋炒肉是我的最爱。
茶余饭后,我还喜欢吃上一个家乡的名果——脐橙。安远是举世闻名的脐橙之乡,产出的脐橙是又大又甜,还有许多作用。比如:多吃脐橙可能软化和保护血管、降低胆固醇和血脂、也可以开胃下气。熟透的脐橙是橙红色的,里面是金黄色的果肉,吃起来甜津津的,没有橘子的酸味。脐橙的吃法有很多:可以剥开皮,一瓣一瓣吃;也可以像切西瓜一样用刀切成一片一片吃,如果洒上少许盐,味道更佳;也有人把果肉榨汁,那是天然的生津止渴的好饮品。正因为如此,脐橙深受海内外友人的喜爱和称赞。
除了竹笋、脐橙外,我的家乡也盛产茶油、各种野生蘑菇,还有野生灵芝等名贵药材。你说,能有一个这样的家乡我们能不为之感到自豪吗?
想起故乡,如将漂浮的茶叶轻轻吹开,热气扑腾而来湿了眼眶;想起故乡,好似小斟被时光发酵的往事,甘醇且留有余味;想起故乡,是谁在暗处操纵记忆的列车穿过时光的隧道顺着那长长、长长的铁轨……回到那片土地。
故乡在重庆,一个平凡的小镇上,没有大城市的喧闹繁华,她是位安祥的老妇人,静守着,这一颦一蹙都那么从容。
我爱故乡的那条铁轨。在屋里做作业,时而能听到阵阵轰鸣声。黄昏时分,随着外婆、外公、爸爸、妈妈,我便欣喜扑向那条条纵横交错的“玩具”,没有什么能比得上在铁轨上行走了。黄昏把余晖化作粉未,涂沫在每个人的面庞,涂沫在远处的屋场,铁轨闪着光,一亮一亮的。调皮的我张开双臂,毫无顾忌地向前走,火车来时,便机灵地跳下来,躲到外公怀里去,外公时常是一脸惊恐后眉头又舒展开来。这份家庭间的`温馨,铁轨是最好的目击证人。
我爱故乡排排苍桑的榕树。榕树栽在铁轨边的站台,个个都是捻着胡须,面目慈祥的老人。那粗壮的枝干,几个人都抱不住,我最喜欢的是它半吊在空中的“胡子”。密密麻麻地垂吊下来,给它们带来一丝仙风鹤骨的神气。春天时,杜鹃花开在一侧,红得斗艳,又增添了几分生机,而老榕树始终如一,似在这站台上等着什么,它在期盼着久未归的亲人么?我不禁想,远方的外公外婆,你们也是如此这般盼望着我回来么?
我爱家乡的酒家。邮亭以鲫鱼出名,好吃得是没话说,虽说装潢没都市酒店精致,但一家人团聚着和气地吃顿饭,那气氛是无论如何在别处体会不到的,重庆人豪放,不拘小节的性格在饭桌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划着拳,罚酒喝,吁寒问暖,各种声音接连不断,火热的火锅入肚,暖了胃更暖了心,众人脸上映红了,都洋溢着满足的笑,我被一种温暖的气氛包围着,沉溺不可自拔。
走在长沙街道,听到的是嗽叭阵阵,看到的是香樟梧桐,品到的是湘菜,便时不时拨动心底的那根弦,想到久未回去的那片土地。火车鸣笛,留下了我的儿时,把我带离故乡,让我在他乡生长。今日飞机展翅,载着我回到故乡。仍是不能忘怀那长长、长长的铁轨,一头连着我,一头连着她,一头承载着未来,一头连接着过去。
“轰隆轰隆……”可否又开始一场新的旅行?
心底流过的那条清波荡漾的河是什么?那是家乡的河;梦里耸起的那座雄姿巍峨的山是什么?是家乡的山;脑海浮现的那副质朴美好的画面是什么?是家乡的画面;眼里映着那些朴素无华的人是谁?是家乡的人那把这些串在一起是什么?是那无数游子魂牵梦绕的家乡啊!对我而言,我童年儿时的记忆全撒在了那片热土,那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小山村了。
小时候,特别喜欢抬头望天,三五成群地和小伙伴儿走在清晨的小路上,看天空一抹抹蔚蓝,任丝丝缕缕的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任紧跟其后的白色云丝在半空中弥留。慢慢的,慢慢的飘向远方。田野上,随小伙伴儿在田埂上玩耍、奔跑。任在田野上谈笑风生的大人们的笑声响彻天地,任清脆的蝉鸣奏成乐章。任风声从耳边呼啸而过,任汗珠在身上调皮的玩耍
正午时分,一行人玩累了,跑到家乡那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去打水仗,摸小鱼、抓小虾,河边一群妇女在洗衣服。津津乐道的不知谈论着些什么,家乡的河真清啊!好似一面洁净的明镜;家乡的河真绿啊!河面上的绿草和柳树倒映在河水中,条条水草在随风舞动,让那平静得毫无波澜的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慢慢从水底荡漾开来,混着浓浓的碧绿荡向远方,也荡进了我们的心头。
黄昏,登上直上云霄的青山,观赏着夜晚来临前的美景,晚霞已烧红了半边天,染红了整座大山,将金色的霞光送到了每个地方,最后即使再不情愿也与我们依依作别了,真是夕阳无限好。天渐渐黑了,云也渐渐隐去了,回到那隐匿在青山中的小山村。看着眼前熟悉的所有,发出一声感叹:只要心中怀着那一份爱,家乡的每一片天,每一寸地都是家乡对你的一份爱。
家乡、家乡家乡是一条流淌在每个人血液中的一条生命河,是每个人血液中最神奇的一部分,家乡是海外游子的寄托。家乡是饱经沧桑者的慰藉(jiè)。终于懂得何为乡情,它是人的第三大感情,是你心中那块最柔软的地方,是一块蜜糖,浓浓的、甜甜的贴在你的心头,让你回味无穷。
故乡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那里的树木郁郁葱葱,那里的小河清澈见底,真是美不胜收!
故乡的河名叫白河,围绕着照京岩源远流长,小鱼小虾在河里快活的游着,欣然自喜,时儿淘气地吐出泡泡,时儿和同伴玩耍,快乐极了!
故乡的田野,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瓜果,还有大片大片的果园,随处可见柿树、苹果树、梨树、葡萄,你要是咬一口,那汁儿哟,都甜到心里去了!每到秋天,农民可就乐开了花,因为作物成熟了,累累硕果证明了这又是一个丰收年!
故乡多山,那远远的近近、高高低低的山峦,一年四季始终蕴藏着赏心悦目的青翠。山林中,密密麻麻的树叶重叠在一起,像是一扇扇巨大的屏风,遮掩着安静的世界。即使是烈日当空,林中也凉如秋季。每当阵阵山风吹过,哗哗地掀起山上的屏风时,就能看见缕缕阳光,还带着阵阵树叶的清香,从枝叶的缝隙中漏下来,一闪一闪,像是跳跃着、舞动着的丝线。
现在家乡开始流行科学种田了,一头头耕牛早已被专业的机械所代替,科学施肥既不会过多而烧苗,也不会因为少施而起不了作用。
正是因为家乡的生活富裕了,人们都修上了小洋房,房前屋后景色优美、环境优雅,这是正是城市化了的农村生活吗?
啊!故乡,你变得越来越美了,我也越来越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