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西汉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直言敢谏的袁盎因何重提“人彘”之事及去藩国任职的原因中我讲述了袁盎在长安城期间对汉文帝刘恒的几次劝谏,此后,袁盎便外放去了地方,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了吴王刘濞,那么,这位吴王究竟是个什么人呢?
吴王刘濞是汉高祖刘邦的二哥刘仲的儿子,汉七年(公元前200年),匈奴大军入侵代地,当时的代王,便是刘仲,刘仲见匈奴来势汹汹,选择了弃国而逃,从小道逃回了洛阳,话说这刘家兄弟,在逃跑的这方面,还真的都是天赋异禀啊!
刘仲向刘邦请罪,刘邦感念手足之情,不忍心对其施加刑罚制裁,只是,削去了王爵,贬为郃阳侯。等到汉十一年(公元前196年)秋天,淮南王英布谋反,向东吞并了荆王的地盘,收编了荆国的部队,继而向西渡过淮河,攻打楚国,刘邦亲自领军前去征讨英布。
这时候,刘仲之子刘濞年方二十,孔武有力,以骑将的身份追随在刘邦身边,英布战败逃跑之后,因为,荆王刘贾已经被英布给杀了,刘贾又没有子嗣,所以,刘邦很担忧吴郡,会稽郡因民风彪悍轻慢。没有一个强壮的诸侯王,是无法镇抚的。
自己的几个儿子还都很年幼,所以,便将目光放到了刘濞身上,于是,刘邦便在老家沛县封刘濞为吴王,让他管辖三郡五十三城。举行完封拜仪式后,刘邦召见了刘濞,看了看刘濞的面相,然后,对其说道:“我看你的面相有造反之色。”
刘邦此时的心中已经开始后悔了,不过,君无戏言,已经封拜完毕了,没有办法,只能拍着刘濞的背告诫他:“汉朝五十年后,东南有造反的人,难道就是你么?可是,天下同姓刘的是一家人,千万不要反叛。“刘濞叩首道:”臣不敢。“
此时,刘邦怀疑刘濞有反心,但是,刘濞此时并无此意,刘邦也不会想到,真正逼反刘濞的,恰恰是自己的孙子——汉景帝刘启,如果,不是刘启杀死了吴王刘濞的儿子刘贤,也许,汉初未必会爆发七国之乱。
在刘邦死后,汉惠帝刘盈以及吕雉主政时期,因为天下刚刚平定,所以,各诸侯国及其郡县都在尽力地安抚自己的人民。吴国的豫章郡有一座铜矿,刘濞招致天下逃亡的罪犯私自铸钱,又煮海水制盐,因为,这个缘故,吴国并没有向百姓征收赋税,但是,封国内却财用富足充盈。
等到汉文帝刘恒即位之后,吴王派太子刘贤入京朝见。也正是这一次朝见为日后的七国之乱埋下了伏笔。这一次朝见,刘贤得以有机会与太子刘启一起饮宴下棋,殊不知,这次下棋,就让他断送了年轻的生命。
因为,刘贤得太师太傅都是楚人,因此,受他们的影响刘贤本人性情轻躁彪悍,一向骄横,所以在下棋争子的时候,对太子刘启极为不恭敬,泥人也有三分火气,何况皇太子乎。刘启大怒,握起棋盘就将刘贤给砸死了。
刘恒得知此事,并没有怎么处置自己的儿子,而是派人将刘贤的尸体送回吴国安葬,吴王刘濞见到爱子的尸体,不由得老泪纵横,大怒道:”天下同是一家,儿子在长安死了就葬在长安,何必送回吴国安葬。“
后来,吴王刘濞又将太子刘贤尸身送回来长安安葬,从此,便不再遵守藩臣的礼节,称病不再前往京师朝拜。刘恒也知道吴王是因为儿子的缘故,才称病不来朝见的,所以,在查明刘濞无病之后,便将吴国派来的一批批使臣都给扣押治罪了。
刘濞知道后,很是惶恐,于是,便开始加紧谋划自保的计划,不久之后,刘濞再次派人代行秋季的朝见礼仪,刘恒再次斥责吴王使臣,吴国使者回答道:”吴王的确没病,但是,朝廷扣押了几批吴国使臣,所以,吴王才称病不敢前来京师。
俗话说‘察见渊中鱼,不祥。‘如今吴王诈称有病被朝廷发现,又眼见追查紧迫,所以,就会行为更加隐秘,害怕被皇上处死,无可奈何之下才想出来此无聊的计谋,希望皇上能够既往不咎,让吴王改过自新。“刘恒听后,赦免了吴国的使者。
让他们回到了吴国,并赏赐了吴王一张几案和一根拐杖,并特许吴王年高不必到京朝拜。刘濞见朝廷赦免了自己,阴谋也就逐渐停止了。因为,吴国境内既产铜又产盐,所以,百姓被没有被征收赋税,朝廷征发的服役士兵,刘濞也发放了与雇工等价的代役钱。
逢年过节,刘濞也会慰问有德之士,并给予百姓赏赐,每当别的郡国,有罪犯逃到吴国,刘濞都为他们提供庇护,这样的政策在吴国执行了四十多年,因此,刘濞才可以随意调遣他的臣民,为日后的七国之乱奠定了基础。
其实,吴王刘濞的一事,其封国内物产的确助长了他的野心,但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汉景帝刘启杀了他的儿子,以及汉文帝刘恒处置不当的原因,在刘贤死后,刘恒对刘濞不是安抚,反而是猜忌,这不就是在逼刘濞造反么。
而且,刘恒这个人也是护短,这件事从他对淮南王刘长,车骑将军薄昭以及太子刘启的纵容就可以看得出来,当然因为他的纵容也不得不自己买单,那就是刘长之死,以及逼杀舅父,当然七国之乱刘恒本人也难以置身事外。没错他是一个好皇帝,但这些也实实在在是他人性上的弱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