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作文网

小学英语作文 初中英语作文 高中英语作文 高考英语作文 大学英语作文 英语作文模板 英语名言 英语美文 作文大全 标语大全 童话故事 幼儿故事 名人故事 名人名言 历史故事

张仪、白起等都是大秦功臣,为何却不得善终?

时间: 2019-11-25 19:21; 作者: 大河网  电脑版浏览

  张仪、白起等都是大秦功臣,为何却不得善终?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

  公孙鞅、张仪、白起、吕不韦李斯等士子都给秦帝国建立了丰功伟绩,为什么都没有好下场呢?是不是赢氏家族卸磨杀驴。事实上,在中国绵延两千多年的皇权体制下,身为政客,如同骑在老虎背上,进退都是生死大事,对功高震主或者皇权政治游戏下的失败者而言,没有任何安全的退出机制,往往都是以死亡的方式退出政治舞台。

  实际上,张仪是得了善终的,这多亏了他的精明。公元前311年,秦惠王去世,其子秦武王登基,而张仪和武王之前曾有过矛盾,于是次年,张仪离开秦国,去往魏国,并于当年五月份死在了魏国。张仪其实是一个例外,他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游说于各国之间,最终成功避开了武王的报复,在魏国安稳而终。可对那些无法借着逃亡他国保全性命的政客而言,不存在这样的退路。

  白起之死,很多人都觉得可惜,当然也有人觉得他是活该,是他一生杀戮无数的报应。我们不能忽略的是,白起死的时候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了(白起生年存疑),而他一生的主要战绩,贯穿了他的大半生涯(从公元前293年的伊阙之战到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他用了三十多年时间,为秦国立下不朽战功。在于长平之战后,他和秦昭襄王以及范雎为首的文官集团产生了重大的分歧矛盾。

  白起、吕不韦、李斯等都建功于秦,也就是因为他们有功于秦,在面对个人与邦国命运问题上,个人功名与国家荣辱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时,很明显在他们心里,个人命运和功名荣辱远在邦国前途命运之上。

    返回栏目
  • 上一篇:为什么史书中的频频出现的蝗灾到了现在就没有了 其实原因很简单
  • 下一篇:齐国作为春秋时期的一个超级大国 为什么会在齐桓公之后就没落了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站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