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为什么将安南打成一个省呢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
众所周知,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个平民出身的皇帝。1328年,他出生于濠州附近的钟丽县,从小家徒四壁。17岁那年,父母双亡,穷得连个棺材都买不起。乡亲们看他可怜,各家出了点钱帮他安葬了父母,还给他介绍进附近的寺庙里当和尚,他才能吃上一口饱饭,免于饿死。
如此出身的朱元璋,按理来说是没什么文化的,但他在治国这一块,却相当有方法。或许是他早年尝遍人间疾苦,他登上皇位后,可以说是相当爱民如子。马上采用休养生息的政策,让常年被战争荼毒的老百姓很快恢复过来。
此外,也是因为从小过惯了苦日子,朱元璋十分有忧患意识。他晚年时,为了保证皇权的平稳过渡,杀了很过权倾朝野的开国功臣。虽然难免让后人留下过河拆桥的话柄,但从当时的政治环境来看,朱元璋此举还是相当有远见的。
除了民生和政治,朱元璋在外交军事上还有一套。他曾留下一本《皇明祖训》,在里面朱元璋陈列出了15个国家,并告诫后代这些国家是绝对不能攻打的。有个国家则尤为突出,一打必亏。但皇位传到朱棣这一代后,他偏偏不信这个邪,率领明军将这国打成了一个省,那最后,朱棣亏了吗?
首先,我们来看这是哪个国家。这个国家的名字叫安南,听这名字,想必很多人很熟悉,但此“安南”并非联合国的那位前秘书长,而是历史上实打实存在过的一个国家,它今天的名字想必更为人所熟知,叫越南。
从秦朝开始,安南就在我国的版图内了,而到了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吴权割据安南脱离南汉,逐渐独立。此后,这块领土便长期成了我国的藩属国。
1406年,明成祖朱棣派张辅率军攻打安南,他誓要打破朱元璋的遗训。朱棣最后打赢了这场战争,安南从藩属国变成了明朝的一个行省,叫交趾。
收复安南后,朱棣派出大量汉族官员入驻安南管辖,试图同化当地的百姓。但安南从唐朝开始便是独立的藩属国了,百年来早已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他们视明军为外来侵略者。在他们统辖期间,安南的地方势力不断与明军摩擦反抗。
一直到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后,看到明朝每年的财政支出都要被安南消耗很大一部分,而且该地区的百姓一直和汉人不对付。当年朱棣攻打安南的恶果开始体现,明朝的财力物力人力因此遭秧。于是1426年,明朝最终放弃了安南这块领土,撤走了之前驻扎的明军,任其又独立成了国家。
朱棣没想到,当年他费了老大力气打下来的安南,20年后还是没能成为大明的领土,像是竹篮打水,最后成了一场空。
想想朱元璋的遗训还是相当有道理的,首先,安南离明朝的政治中心这么远,想要用中央集权的方式规束管理此地显然不太现实。再加上该地区已经独立太久,当地居民也没什么民族认同感,反抗是家常便饭的事。
而且,一反抗就要出兵镇压,这无疑要消耗巨大财力物力。而安南这个地方并没有什么值钱的资源和财产,当年这块区域还是一片荒芜。即便是攻打下来,得到的还没有消耗得多,实在是费力不讨好。朱元璋虽然是农民出身,但还是相当有远见的。
奈何朱棣偏不信邪,将安南打成了一个省。他无非是想证明自己,毕竟是靠篡位得来的皇位,树立威信最好的办法,就是开拓疆土。不过,面子是挣到了,最后受苦的还是两地百姓,这又是何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