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运动生理学》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
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对运动的( )
A:反应
B:适应
C:反应和适应
D:都不是
答案: 反应和适应
2、人体机体的机能调节主要由( )来完成。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其余选项都是
答案: 其余选项都是
3、组织对刺激反应的表现形式是( )
A:兴奋
B:抑制
C:兴奋和抑制
D:反应
答案: 兴奋和抑制
4、任何组织对刺激发生的最基本反应是( )
A:兴奋
B:收缩
C:分泌
D:物质代谢改变
答案: 物质代谢改变
5、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本质,它是机体组织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移的过程。
A:对
B:错
答案: 错
第一章
1、 关于运动生理学,说法错误的是
A:运动生理学是专门研究人体的运动能力以及机体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郭臣的一门学科
B:运动生理学可以指导不同人群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
C:运动生理学的研究资料可以从动物实验获得
D:人体实验法只能通过运动现场实验获得研究资料
答案: 人体实验法只能通过运动现场实验获得研究资料
2、 运动现场实验的优点
A:可对实验条件进行严格的控制
B:实验的可重复性较好
C:符合运动的实际状况
D:测试结果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答案: 符合运动的实际状况
3、 采用功率自行车,用间接推测法测定最大摄氧量的实验属于
A:运动现场实验
B:实验室实验
C:动物实验
D:以上都不对
答案: 实验室实验
4、 从动物身上取出所需要的某些部分,放在人工环境中,观察其生理功能的实验是
A:在体实验
B:离体实验
C:慢性实验
D:以上都不对
答案: 离体实验
5、 运动生理学是动物生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应用基础理论学科。
A:对
B:错
答案: 错
6、 运动生理学是在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专门研究人体对急性运动的反应的一门学科。
A:对
B:错
答案: 错
7、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通常与体育科学的其它学科构成一个综合系统的研究。
A:对
B:错
答案: 对
8、 运动生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微观研究,揭示人体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运动的反应及适应的规律及其生理学机制。
A:对
B:错
答案: 错
9、 运动生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研究对象是运动员,往往是通过人体实验测定得到相关的研究资料。
A:对
B:错
答案: 错
10、 运动现场实验的缺点
A:不符合运动的实际情况
B:符合运动的实际情况
C:测试结果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D:测试结果受到检测仪器的限制
答案: 测试结果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测试结果受到检测仪器的限制
第二章
1、 下列属于开式运动技能的是
A:散步
B:慢跑
C:散打
D:太极拳
答案: 散打
2、 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质功能系统为
A:第一信号
B:第二信号
C:第一信号系统
D:第二信号系统
答案: 第一信号系统
3、 跟着教练的示范动作进行模仿练习,依靠的是
A:第一信号
B:第二信号
C:第一信号系统
D:第二信号系统
答案: 第一信号系统
4、 条件反射建立之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进行强化时,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
A:消退抑制
B:外抑制
C:分化抑制
D:条件抑制
答案: 消退抑制
5、 大脑皮质有关中枢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日趋分化、完善、逐渐集中的是
A:泛化阶段
B:分化阶段
C:巩固阶段
D:自动化阶段
答案: 分化阶段
6、 运动技能是在大脑皮质指挥下由骨骼肌参与的非随意运动。
A:对
B:错
答案: 错
7、 闭式运动技能要求人们具有处理外界信息变化的随机应变能力和对事件发生的预见能力。
A:对
B:错
答案: 错
8、 运动技能形成的四个阶段之间有明显的严格的界限,是一个逐步过渡的连续过程。
A:对
B:错
答案: 错
9、 运动技能达到自动化阶段时,就不会形成消退抑制了。
A:对
B:错
答案: 错
10、 已经掌握的技能对学习新技能的消极影响,是负迁移。
A:对
B:错
答案: 对
11、 属于闭式运动技能的有
A:跑步
B:游泳
C:打乒乓球
D:骑自行车
答案: 跑步,游泳,骑自行车
12、 运动技能是一种( )的运动条件反射。
A:复杂的
B:链锁的
C:本体感受性的
D:以上都对
答案: 复杂的,链锁的,本体感受性的,以上都对
13、 先天性的、不需要训练就具有的抑制是
A:条件抑制
B:外抑制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答案: 外抑制,超限抑制
14、 泛化阶段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A:多采用直观教学
B:正确示范
C:强调动作的主要环节
D:纠正错误动作
答案: 多采用直观教学,正确示范,强调动作的主要环节
15、 下列( )是利用了感觉机能在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A:体操运动员对着镜子练习某些动作
B:花样滑冰运动员在音乐的伴奏下增强动作的韵律感
C:跳水运动员利用保护带反复练习,体会空间的三维感觉
D:初学爬泳的人,用一个限制圈控制下肢打水的幅度,进行反复练习
答案: 体操运动员对着镜子练习某些动作,花样滑冰运动员在音乐的伴奏下增强动作的韵律感,跳水运动员利用保护带反复练习,体会空间的三维感觉,初学爬泳的人,用一个限制圈控制下肢打水的幅度,进行反复练习
第三章
1、 下列属于开式运动技能的是
A:散步
B:慢跑
C:散打
D:太极拳
答案:C
2、 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质功能系统为
A:第一信号
B:第二信号
C:第一信号系统
D:第二信号系统
答案:C
3、 跟着教练的示范动作进行模仿练习,依靠的是
A:第一信号
B:第二信号
C:第一信号系统
D:第二信号系统
答案:C
4、条件反射建立之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进行强化时,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
A:消退抑制
B:外抑制
C:分化抑制
D:条件抑制
答案:A
5、 大脑皮质有关中枢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日趋分化、完善、逐渐集中的是
A:泛化阶段
B:分化阶段
C:巩固阶段
D:自动化阶段
答案:B
6、 运动技能是在大脑皮质指挥下由骨骼肌参与的非随意运动。
A:对
B:错
答案:B
7、 闭式运动技能要求人们具有处理外界信息变化的随机应变能力和对事件发生的预见能力。
A:对
B:错
答案:B
8、 运动技能形成的四个阶段之间有明显的严格的界限,是一个逐步过渡的连续过程。
A:对
B:错
答案:B
9、 运动技能达到自动化阶段时,就不会形成消退抑制了。
A:对
B:错
答案:B
10、 已经掌握的技能对学习新技能的消极影响,是负迁移。
A:对
B:错
答案:A
11、 属于闭式运动技能的有
A:跑步
B:游泳
C:打乒乓球
D:骑自行车
答案:ABC
12、 运动技能是一种( )的运动条件反射。
A:复杂的
B:链锁的
C:本体感受性的
D:以上都对
答案:ABCD
13、 先天性的、不需要训练就具有的抑制是
A:条件抑制
B:外抑制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答案:BD
14、 泛化阶段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A:多采用直观教学
B:正确示范
C:强调动作的主要环节
D:纠正错误动作
答案:ABC
15、 下列( )是利用了感觉机能在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A:体操运动员对着镜子练习某些动作
B:花样滑冰运动员在音乐的伴奏下增强动作的韵律感
C:跳水运动员利用保护带反复练习,体会空间的三维感觉
D:初学爬泳的人,用一个限制圈控制下肢打水的幅度,进行反复练习
答案:ABCD
第四章
1、 肌原纤维型功能性肥大产生的主要部位
A:IIb型快白肌
B:I型慢红肌
C:IIa型快红肌
D:以上都不是
答案:A
2、 对于单一肌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进行小强度练习,再进行大强度练习
B:先进行大强度练习,再进行小强度练习
C:只进行小强度练习
D:只进行大强度练习
答案:B
3、 蛙跳、跳深练习属于
A:等长练习
B:等张练习
C:等速练习
D:超等长练习
答案:D
4、 尽最大的力量进行运动,完成整个动作过程中,产生的肌肉张力都是最大的是
A:等长练习
B:等张练习
C:等速练习
D:超等长练习
答案:C
5、 机体迅速改变体位和转换动作,在环境发生突然变化时能随机应变地完成动作的能力,我们称之为
A:灵敏
B:柔韧
C:平衡
D:协调
答案:A
6、 力量训练主要使肌肉产生肌原纤维型功能性肥大。
A:对
B:错
答案:A
7、 耐力训练主要使肌肉产生肌浆型功能性肥大。
A:对
B:错
答案:A
8、 耐力训练主要使肌肉产生肌原纤维型功能性肥大。
A:对
B:错
答案:B
9、 肌原纤维型功能性肥大产生部位在慢肌。
A:对
B:错
答案:B
10、 肌浆型功能性肥大产生部位在快肌。
A:对
B:错
答案:B
11、 一般快肌纤维比例越高,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就越大。
A:对
B:错
答案:A
12、 慢肌运动单位的兴奋性较高,而快肌纤维的兴奋性较低。
A:对
B:错
答案:A
13、 当运动强度较小时,主要动员兴奋性较高的快肌运动单位。
A:对
B:错
答案:B
14、 随着运动强度的逐渐增加,兴奋性较低的快肌运动单位也逐渐被动员。
A:对
B:错
答案:A
15、 长跑主要动员小a支配的慢肌纤维,短跑主要是动员大a支配的快肌纤维。
A:对
B:错
答案:A
第五章
1、 肌原纤维型功能性肥大产生的主要部位
A:IIb型快白肌
B:I型慢红肌
C:IIa型快红肌
D:以上都不是
答案:A
2、 对于单一肌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进行小强度练习,再进行大强度练习
B:先进行大强度练习,再进行小强度练习
C:只进行小强度练习
D:只进行大强度练习
答案:B
3、 蛙跳、跳深练习属于
A:等长练习
B:等张练习
C:等速练习
D:超等长练习
答案:D
4、 尽最大的力量进行运动,完成整个动作过程中,产生的肌肉张力都是最大的是
A:等长练习
B:等张练习
C:等速练习
D:超等长练习
答案:C
5、 机体迅速改变体位和转换动作,在环境发生突然变化时能随机应变地完成动作的能力,我们称之为
A:灵敏
B:柔韧
C:平衡
D:协调
答案:A
6、 力量训练主要使肌肉产生肌原纤维型功能性肥大。
A:对
B:错
答案:A
7、 耐力训练主要使肌肉产生肌浆型功能性肥大。
A:对
B:错
答案:A
8、 耐力训练主要使肌肉产生肌原纤维型功能性肥大。
A:对
B:错
答案:B
9、 肌原纤维型功能性肥大产生部位在慢肌。
A:对
B:错
答案:B
10、 肌浆型功能性肥大产生部位在快肌。
A:对
B:错
答案:B
11、 一般快肌纤维比例越高,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就越大。
A:对
B:错
答案:A
12、 慢肌运动单位的兴奋性较高,而快肌纤维的兴奋性较低。
A:对
B:错
答案:A
13、 当运动强度较小时,主要动员兴奋性较高的快肌运动单位。
A:对
B:错
答案:B
14、 随着运动强度的逐渐增加,兴奋性较低的快肌运动单位也逐渐被动员。
A:对
B:错
答案:A
15、 长跑主要动员小a支配的慢肌纤维,短跑主要是动员大a支配的快肌纤维。
A:对
B:错
答案:A
第六章
1、 高原环境直接导致了( )运动能力的下降。
A:100米跑
B:扔铅球
C:5000米跑
D:跳高
答案:C
2、 国际认可的效果较好的高原训练方法为
A:高住高练
B:高住低练
C:低住高练
D:低住低练
答案:B
3、 热服习后,机体的生理反应包括
A:出汗阈值升高,排汗能力增强
B:出汗阈值下降,排汗能力增强
C:出汗阈值升高,排汗能力下降
D:出汗阈值下降,排汗能力下降
答案:B
4、 脱水占体重的4%时,机体失水
A:以细胞外液为主
B: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都脱水
C:以细胞内液为主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5、 热环境中进行剧烈运动中或剧烈运动后,经常发生在负荷较重的肢体肌肉的是
A:脱水
B:热痉挛
C:热衰竭
D:中暑
答案:B
6、 在热环境中进行运动,出现体温过高、排汗停止、意识丧失等的热伤害是
A:脱水
B:热痉挛
C:热衰竭
D:中暑
答案:D
7、 高原环境下,最大心率和最大心输出量均下降。
A:对
B:错
答案:A
8、 高热环境运动,辐射是维持体温的主要途径。
A:对
B:错
答案:B
9、 发生冷伤害时,应迅速脱离冷环境,一般用20度左右的温水将全身或局部进行复温。
A:对
B:错
答案:B
10、 潜水的深度是由潜水者的肺总容量和余气量的比值来决定的,比值越小,潜水就越深。
A:对
B:错
答案:A
11、 潜水者从深水高压处,快速地返回常压地面,容易产生潜水减压病。
A:对
B:错
答案:B
12、 微重力条件下,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明显抑制。
A:对
B:错
答案:A
13、 冷伤害的预防方法包括
A:注意保暖
B:注意膳食营养
C:进行抗寒锻炼
D:以上都不对
答案:ABC
14、 机体在水环境中进行运动时,生理功能的变化包括
A:能量消耗多
B:能量消耗少
C:静脉回心血量增加
D: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答案:AC
15、 为了解决微重力环境的不利影响,目前采取的防护措施包括
A:合理的作息
B:注意饮食
C:体育锻炼
D:配备相关药物
答案:ABCD
第七章
1、 高原环境直接导致了( )运动能力的下降。
A:100米跑
B:扔铅球
C:5000米跑
D:跳高
答案:C
2、 国际认可的效果较好的高原训练方法为
A:高住高练
B:高住低练
C:低住高练
D:低住低练
答案:B
3、 热服习后,机体的生理反应包括
A:出汗阈值升高,排汗能力增强
B:出汗阈值下降,排汗能力增强
C:出汗阈值升高,排汗能力下降
D:出汗阈值下降,排汗能力下降
答案:B
4、 脱水占体重的4%时,机体失水
A:以细胞外液为主
B: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都脱水
C:以细胞内液为主
D:以上都不对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