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可视化导论》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以下不属于可视化的作用的是()
A:传播交流
B:信息记录
C:数据采集
D:数据分析
答案: 数据采集
2、数据可视化萌芽于什么时间()
A:15世纪
B:16世纪
C:17世纪
D:18世纪
答案: 16世纪
3、可视分析学是何时兴起的()
A:18世纪
B:19世纪
C:20世纪
D:21世纪
答案: 21世纪
4、张量场可视化属于可视化的哪个分支学科()
A:科学可视化
B:信息可视化
C:可视分析学
D:人机交互学
答案: 科学可视化
5、使用以下哪种可视化工具不需要编程基础()
A:D3.js
B:Tableau
C:Vega
D:Processing
答案: Tableau
6、数据可视化的原则是细节优先。
A:对
B:错
答案: 错
7、文本可视化属于信息可视化。
A:对
B:错
答案: 对
8、可视分析学涉及到的学科包括()
A:计算机图形学
B:数据挖掘
C:人机交互
D:统计分析
答案: 计算机图形学,数据挖掘
,人机交互,统计分析
9、以下哪些工具是数据可视化工具()
<o:p></o:p>
A:Matlab
B:D3.js
C:Tableau
D:Vega
答案: D3.js ,Tableau,Vega
10、这个视频中体现了可视化的哪些作用()
A:信息记录
B:数据分析
C:传播交流
D:数据过滤
答案: 信息记录,数据分析
第二章
1、有的人在发朋友圈的时候,会把一张图片切成9份,然后再按顺序拼出一个九宫格,如下图所示。虽然图片被分割开来,但是我们仍旧能够感知到图片原来完整的样子,这体现了格式塔理论的()原则。
WechatIMG24.png
A:接近原则
B:相似原则
C:闭包原则
D:连续原则
答案: 连续原则
2、下图所示的图片体现了格式塔理论的()原则。
图片2.png
A:接近原则
B:相似原则
C:闭包原则
D:连续原则
答案: 接近原则
3、下图所示的图片体现了格式塔理论的()接近原则
图片3.png
A:接近原则
B:相似原则
C:闭包原则
D:连续原则
答案: 相似原则
4、下图所示的可视化中运用了以下哪个视觉通道?()
图片4.png
<o:p></o:p>
A:颜色
B:高度
C:亮度
D:形状
答案: 高度
5、下图所示的可视化中体现了哪种类型的视觉通道?( )
图片5.png
A:分类型
B:定量型
C:定性型
D:分组型
答案: 分组型
6、根据格式塔理论,人们在观看时,眼脑在一开始的时候会先区分一个形象的各个单一的组成部分,然后再将各个部分组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易于理解的统一体。
A:对
B:错
答案: 错
7、形状是一种典型的定性视觉通道。<o:p></o:p>
A:对
B:错
答案: 对
8、下列视觉通道中,哪些是定性/分类视觉通道?()
A:形状
B:空间位置
C:颜色的饱和度
D:角度
答案: 形状,空间位置
9、下图所示的可视化中运用了什么视觉通道?()
图片6.png
A:形状
B:颜色色调
C:角度
D:空间位置
答案: 颜色色调,角度
10、以下关于感知与认知的一些描述,正确的有哪些?()
A:感知系统基于绝对判断
B:可视化可以作为外部辅助来增强工作记忆
C:在可视化中突出变化,可以减少认知负担
D:认知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答案: 可视化可以作为外部辅助来增强工作记忆,在可视化中突出变化,可以减少认知负担,认知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第三章
1、现有两个数据(0, 1, 0, 1, 0)与(0, 0, 1, 1, 1),其中每个属性为二元属性类型,则它们的Jaccard相似系数为()
A:0.75
B:0.6
C:0.5
D:0.25
答案: 2、以下哪种类型科学称为第四范式()
A:数据密集型科学
B:理论科学
C:经验科学
D:计算科学
答案: 3、以下哪种可视化方法能够反应每个数据项所占的比例()
A:饼状图
B:散点图
C:柱状图
D:盒须图
答案: 4、以下哪种方法能够可视化统计的结果()
A:直方图
B:盒须图
C:柱状图
D:走势图
答案: 5、以下的哪种相似性度量方法能够用于计算类别属性的相似性()
A:欧氏距离
B:闵可夫斯基距离
C:Jaccard相似系数
D:曼哈顿距离
答案: 6、以下的哪些选项满足大数据的特征()
A:多样性
B:价值性
C:更新快
D:准确性
E:数量大
答案: 7、以下的哪些类型的任务属于描述型任务()
A:演化分析
B:聚类
C:关联分析
D:异常分析
E:概念描述
答案: 8、数据挖掘算法主要可分为以下哪几类()
A:信息提取
B:机器学习
C:统计方法
D:模式识别
E:传统算法
答案: 9、闵可夫斯基距离不能表达曼哈顿距离的形式
A:对
B:错
答案: 10、数据轨迹不能展现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
A:对
B:错
答案: 第四章
1、可视化可以将难以理解的原始数据变换成用户可以理解的模式和特征,并显示出来。依据可视化流程概念图,在原始数据和可视化中间这一步骤是:
A:数据采集
B:数据分析
C:数据处理和变换
D:用户感知
答案: 2、Tamara Munzner提出的可视分析模型中,可视设计的what why how三个维度中的what指代的是什么?
A:对于要被可视化的数据的抽象
B:视觉编码形式的设计
C:可视化交互形式的设计
D:可视化任务的抽象
答案: 3、可视化和其他数据分析处理方法最大的不同是用户起到了关键作用,可视化映射后的结果只有通过()才能转换成知识和灵感。
A:可视化映射
B:用户感知
C:数据处理与变换
D:其它三个选项都是
答案: 4、属性类型中包括了类别型和()
A:无序型
B:顺序型
C:数量型
D:有序型
答案: 5、在可视化流程概念图中,各个模块的联系仅仅是顺序的线性联系。
A:对
B:错
答案: 6、数据离散化/分箱时,需要根据分析需求和可视化效果来选择合适的离散化区间大小。
A:对
B:错
答案: 7、在设计一个可视化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了解数据采集这一步骤中的(),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
A:数据的采集方法
B:数据的属性
C:数据的处理
D:数据的来源
答案: 8、在Tamara Munzner的可视分析模型中的what这个维度中,数据集类型包括()
A:表格型数据
B:场数据
C:地理数据
D:网络数据
E:数量型数据
答案: 9、数据降维方法一般分为哪些种类?
A:线性方法
B:基于密度的方法
C:非线性方法
D:基于划分的方法
答案: 10、常见的归一化方式中的反正切变换的值域是:
A:[0, 1]
B: [-0.5, 0.5]
C:
图片1.png
D: [-1, 1]
答案: 第五章
1、以下哪个视觉通道是位置通道?
A:
图片1.png
B:
图片2.png
C:
图片3.png
D:
图片4.png
答案: 2、下图主要运用了哪一种基本可视化图表?
图片5.png
A:
折线图
B:盒须图
C:走势图
D:散点图
答案: 3、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可视化三部曲?
A:可展示数据筛选
B:视图与交互设计
C:可视化代码实现
D:可视化编码映射
答案: 4、以下哪张散点图的标注最合适?
A:
图片16.png
B:
图片17.png
C:
图片18.png
D:
图片19.png
答案: 5、颜色的视觉通道包括 ()
A:色相/色调
B:饱和度
C:透明度
D:美观性
答案: 6、下列哪些柱状图是不合适的? ()
A:
图片7.png
B:
图片8.png
C:
图片9.png
D:
图片13.png
E:
图片14.png
答案: 7、下图这个简单的可视化图表运用到了那几个视觉通道?
图片15.png
A:尺寸
B:颜色
C:位置
D:形状
E:纹理
答案: 8、视觉通道是图像中的基本几何元素。
A:对
B:错
答案: 9、盒须图的IQR中包含上四分位数、下四分位数和平均数。
A:对
B:错
答案: 10、在对可展示的数据进行筛选时,要确保不能展示过多数据,同时也不能展示过少数据。
A:对
B:错
答案: 第六章
1、只有分布在三维空间中的数据才是空间场数据。
A:对
B:错
答案: 2、绘制二维标量数据时,颜色映射和高度映射的方法可以同时使用。
A:对
B:错
答案: 3、由于张量场数据通常较为复杂,无法直接可视化出张量的所有分量。
A:对
B:错
答案: 4、图中的杭州附近(绿圈位置)温度是?
图片20.png
A:
0-20°C
B:20-40°C
C:40-60°C
40-60°C
D:-20-0°C
答案: 5、天气预报中的地表温度地图属于哪一种空间场?
A:二维标量场
B:二维矢量场
C:三维标量场
D:三维矢量场
答案: 6、图中使用了哪种可视化方法?
图片21.png
A:指数法
B:标记法
C:纤维追踪法
D:直接体绘制
答案: 7、图中使用了哪种可视化方法?
图片22.png
A:
指数法
B:标记法
C:纤维追踪法
D:直接体绘制
答案: 8、积分曲线法生成的各种曲线中,展现静态场特征的是:
A:流线
B:迹线
C:脉线
D:其它三个选项都不对
答案: 9、以下哪些是空间场数据?
A:天气预报中的温度分布数据
B:公交车站位置分布数据
C:气象卫星遥感数据
D:X光片
答案: 10、以下哪些是标量场数据?
A:天气预报中的地表气温地图
B:天气预报中的地表风向地图
C:三维云图(湿度)数据
D:三维风向数据
答案: 11、以下哪些数据适合使用积分曲线法进行绘制?
A:天气预报中的地表气温地图
B:天气预报中的地表风向地图
C:三维云图(湿度)数据
D:三维风向数据
答案: 第七章
1、以下哪种几何体不是典型的地图投影技术应用的投影目标()
A:圆柱
B:圆锥
C:正方体
D:其它三个选项都是典型的地图投影技术应用的投影目标
答案: 2、以下哪幅图是线数据可视化中的边绑定技术()
A:
图片1.png
B:
图片2.png
C:
图片3.png
D:其它三个选项都不是
答案: 3、假设我们想要用颜色展示城市中各个路口的拥堵程度。请问下列颜色编码中最符合要求的一组颜色是()
A:
图片4.png
B:
图片5.png
C:
图片6.png
D:其它三个选项均不符合要求
答案: 4、一般所指的地理信息数据,不包括下面哪种数据()
A:城区污染指数
B:城市湖泊与河流数据
C:参会打卡数据
D:人的社交网络数据
答案: 5、下列选项中,不是地理信息数据可视分析应用的是()
A:帮助用户发现拥堵的路口
B:帮助用户了解区域之间的收入差异
C:帮助用户自动计算异常的轨迹
D:帮助用户分析微博数据的传播情况
答案: 6、为了展示城市中700万人群轨迹的真实情况,应该把所有收集到的人的轨迹按照他们的经纬度绘制在地图上。
A:对
B:错
答案: 7、在用户更加关注区域的某个数值属性时,可以对区域的形状或大小进行更改,展示这个数值的属性值。
A:对
B:错
答案: 8、在区域数据的可视化中,在关注对象在空间中实际位置的前提下,设计展示区域的交通状况时,以下那种可视化方法是合理的()
A:使用区域的颜色编码拥堵程度,仅使用红单色,越红表示越拥堵
B:在每一个区域中画一个点,使用点的大小编码车辆多少,点越大表示车辆越多
C:用区域的面积大小表示车辆多少,并使用比较统计图展示数据
D:使用斜线标注每一个区域,斜线越密表示区域中车辆越多。同时采用交互的方法,当用户选择某一区域时,展示区域的详细信息
答案: 9、常见的地图可编码的元素中,包含下面哪些项()
A:元素的大小
B:元素的亮度
C:元素的间距
D:元素的方向
E:元素的排列
答案: 10、为了展示某地区的人流量,下列可视化方法可以采用的有()
A:对该地区的人流量做线图,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人流量
B:对地区进行颜色编码。颜色越深表示人越多
C:对地区设计图标,表示该地区人流量的大小和方向
D:将人的轨迹以透明度为1绘制在地图上,展示地区的轨迹数据
答案: 第八章
1、下面哪个选项不是表达维度的展现方式()
A:径向
B:线性
C:次序
D:螺旋形
答案: 2、径向是指将时间序列编码为()
A:直线
B:长方形
C:菱形
D:弧形
答案: 3、下面哪个维度表示事件组之间的关系()
A:比例维度
B:表达维度
C:随机
D:布局维度
答案: 4、以下哪个选项的数据类型不属于流数据?
A:股票市场数据
B:网络传输数据包
C:移动通信日志
D:城市POI数据
答案: 5、时变型数据具有哪些特点()
A:量大
B:类型丰富
C:维数多,变量多
D:分布范围广泛
答案: 6、数据抽象包含哪些方法()
A. 数据聚类 B. 数据降维C. 数据降维 D. 数据简化
答案:B C D
A:数据聚类
B:数据降维
C:
特征选取
D:数据简化
答案: 7、文本是时间序列数据。
A:对
B:错
答案: 8、温度是时间序列数据。
A:对
B:错
答案: 9、单一时间线布局用于显示事件的单个时间轴,是较为常见的形式。
A:对
B:错
答案: 10、流数据处理有一个固定的模型。
A:对
B:错
答案: 第九章
1、以下哪个实例没有使用树结构?
A:企业组织的层次结构
B: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目录
C:决策树
D:分布式网络
答案: 2、下面哪种方法属于正交布局方法?
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