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植物组织培养》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
1、由一个成熟细胞转变为分生组织状态或胚性细胞状态的过程称为( )。
A:分化
B:脱分化
C:再分化
D:转化
答案: 脱分化
2、由离体器官直接产生小植株的发生途径属于( )。
A:直接器官发生型
B:间接器官发生型
C:胚胎发生型
D:无菌短枝扦插
答案: 直接器官发生型
3、大部分兰花的发生途径是( )。
A:直接器官发生型
B:间接器官发生型
C:胚胎发生型
D:原球茎发生型
答案: 原球茎发生型
4、木本植物常采用( )发生途径。
A:直接器官发生型
B:间接器官发生型
C:胚胎发生型
D:无菌短枝扦插
答案: 无菌短枝扦插
5、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有( )。
A:取材少,培养物经济
B:培养条件可人为控制
C: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
D:管理方便,有利于自动化控制
答案: 取材少,培养物经济,培养条件可人为控制,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管理方便,有利于自动化控制
6、下列具有细胞全能性的细胞是( )。
A:成熟的老细胞
B:幼嫩的组织细胞
C:愈伤组织细胞
D:番茄的受精合子
答案: 成熟的老细胞,幼嫩的组织细胞,愈伤组织细胞,番茄的受精合子
7、下列哪些属于愈伤组织的特点( )。
A:无组织结构
B:高度液泡化
C:细胞大而不规则
D:没有次生细胞壁和胞间连丝
答案: 无组织结构,高度液泡化,细胞大而不规则,没有次生细胞壁和胞间连丝
8、按所用培养基类型可以划分为( )。
A:固体培养
B:液体培养
C:种子培养
D:细胞培养
答案: 固体培养,液体培养
9、按培养过程可以划分为( )。
A:固体培养
B:液体培养
C:初代培养
D:继代培养
答案: 初代培养,继代培养
10、胚胎培养的目的是克服败育和三倍体育种。
A:对
B:错
答案: 对
11、将培养物转移到配方相同的新鲜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称为初代培养。
A:对
B:错
答案: 错
12、所有的离体材料都可以称作为外植体。
A:对
B:错
答案: 错
第一章
1、接种室里配备主要仪器设备有( )。
A:蒸馏水器
B:超净工作台
C:药品柜
D:培养基灌装机
答案: 超净工作台
2、调整培养基pH所用到的仪器是( )。
A:酸度计
B:离心机
C:电子天平
D:显微镜
答案: 酸度计
3、新购置的玻璃器皿应先用( )浸泡,后用肥皂水洗净,清水冲洗,再用蒸馏水淋洗备用。
A:洗衣粉
B:洗洁精
C:1%稀碱
D:1%稀盐酸
答案: 1%稀盐酸
4、培养基应采用的灭菌方式是( )。
A:干热灭菌
B:湿热灭菌
C:紫外灯灭菌
D:过滤灭菌
答案: 湿热灭菌
5、无菌室和培养室常采用的灭菌方式是( )。
A:熏蒸灭菌
B:干热灭菌
C:过滤灭菌
D:湿热灭菌
答案: 熏蒸灭菌,过滤灭菌
6、实验室设计的总体要求是( )。
A:避开污染源
B:保证环境清洁
C:采用产生灰尘最少的建筑材料
D:装修材料还须经得起消毒、清洁和冲洗
E:实验室各分室的大小、比例要合理
F:实验室的采光、控温方式,应与气候条件相适应
答案: 避开污染源,保证环境清洁,采用产生灰尘最少的建筑材料,装修材料还须经得起消毒、清洁和冲洗,实验室各分室的大小、比例要合理,实验室的采光、控温方式,应与气候条件相适应
7、基本实验室包括( )。
A:准备室
B:灭菌室
C:缓冲间
D:接种室
E:培养室
F:驯化室
答案: 准备室,灭菌室,缓冲间,接种室,培养室,驯化室
8、准备室的主要功能是( )。
A:培养基的配制
B:植物材料的预处理
C:玻璃器皿和实验用具的洗涤
D:组培苗的出瓶、配、清洗与整理
E:植物材料接种
F:培养离体材料
答案: 培养基的配制,植物材料的预处理,玻璃器皿和实验用具的洗涤,组培苗的出瓶、配、清洗与整理
9、不耐热物质可以采用过滤灭菌。
A:对
B:错
答案: 对
10、湿热灭菌压力越大,时间越长,灭菌越彻底。
A:对
B:错
答案: 错
11、所有的药品称量选用万分之一天平会比较精准。
A:对
B:错
答案: 错
第二章
1、在配制母液和培养基时通常使用蒸馏水或无菌水,大规模生产时可使用过滤的自来水。
A:对
B:错
答案: 对
2、糖为培养物生长提供氮源和能源,并调解渗透压。
A:对
B:错
答案: 错
3、基本培养基是指含有植物激素和其他有机附加物的培养基。
A:对
B:错
答案: 错
4、有机物母液主要是维生素和氨基酸类物质,一般配制成10倍或20倍的母液。
A:对
B:错
答案: 错
5、高压灭菌锅灭菌时,锅内的灭菌物品装入时要留有一点空隙,灭菌物品若放的过多、过密会阻碍蒸气的流通,导致局部温度过低,影响灭菌效果。
A:对
B:错
答案: 对
6、生根率=生根总数/生根培养总苗数(未污染外植体)×100%,大致反映无根芽苗根原基发生和生根效果。
A:对
B:错
答案: 对
7、需要注意的是培养基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后,pH会下降0.2至0.8,故调节pH值时要高于目标pH值0.5个单位。
A:对
B:错
答案: 对
8、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主要作用是( )。
A:有机炭源
B:促进植体的生长
C:促进不定芽分化
D:促进不定胚的分化
答案: 促进植体的生长,促进不定芽分化,促进不定胚的分化
9、植物激素是培养基中的关键物质,主要包括()。
A:生长素
B: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
D:抗生素
答案: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
10、MS培养基是较稳定的平衡溶液,广泛用于植物( )培养。
A:器官
B:花药
C:细胞
D:原生质体
答案: 器官,花药,细胞,原生质体
11、根据营养元素的类别与化学性质的不同,一般将基本培养基母液分为()。
A:大量元素母液
B:微量元素母液
C:铁盐母液
D:有机物母液
答案: 大量元素母液,微量元素母液,铁盐母液,有机物母液
12、培养基的其它因子不变,只变动IBA的用量,测定IBA不同水平下对菊花生根的影响属于()。
A:单因子试验
B:双因子试验
C:多因子试验
D:不完全试验
答案: 单因子试验
13、培养基的配制过程包括( )。
A:计算
B:量取
C:溶解
D:定容
E:调pH值
F:分装与封口
G:标识
答案: 计算,量取,溶解,定容,调pH值,分装与封口,标识
14、下列哪些物质需要采用过滤灭菌( )。
A:IAA
B:GA
C:ZT
D:CM
E:6-BA
F:某些受热易分解的物质
答案: IAA,GA,ZT,CM,某些受热易分解的物质
15、灭菌后的培养基冷却后应贮存( )低温的环境中进行,最多不能超过一个月。
A:4℃
B:7℃
C:10℃
D:13℃
答案: 4℃
第三章
1、为了保证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成功,在外植体选择时需从以下( )方面考虑。
A:基因型
B:生理状态
C:取材时期
D:外植体大小
E:外植体的来源
F:外植体灭菌
答案:
2、在无菌条件下对枝条进行暗培养, 待抽出徒长的黄化枝条时再进行外植体的采集,可明显减少污染。
A:对
B:错
答案:
3、灭菌过程中需注意倒入药剂的量要以浸没材料为宜,并不断摇晃,灭菌计时时间从倒入开始到倒出为止,将废液倒入废液杯。
A:对
B:错
答案:
4、下列对于灭菌剂选择与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要有针对性
B:要有良好的灭菌效果
C:易被无菌水冲洗
D:自行分解
E:不影响细胞的生长
答案:
5、灭菌过程中手超出超净工作台边缘一定要用75%酒精棉擦拭,方可继续无菌操作。
A:对
B:错
答案:
6、离体根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来自于生长在土壤中的根系,另一种则来源于无菌种子萌发产生的幼根,两种均需要灭菌。
A:对
B:错
答案:
7、使用非螯合铁,当pH值升高到()时,铁盐失效,造成培养基中缺铁。使用螯合铁时,当pH值升高到7时,也不会发生缺铁现象。
A:4.2
B:5.3
C:5.8
D:6.2
答案:
8、普通茎尖培养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切取几毫米至几十毫米大的茎尖进行行培养。
A:对
B:错
答案:
9、普通茎尖培养时,切取0.3~0.5cm左右的茎尖组织,可带()个叶原基。
A:0
B:1
C:2~4
D:更多
答案:
10、茎段培养时,外植体要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幼嫩枝条或鳞茎盘,如果是木本植物则选取( )枝条。
A:当年生嫩枝
B:一年生枝条
C:二年生枝
D:多年生枝
答案:
11、茎段培养主要是腋芽开始向上伸长生长,形成新枝,有时会出现丛生芽。
A:对
B:错
答案:
12、杜鹃茎段培养时,茎段的形态学上端接种到培养基上,在远离基部的表面上诱导出的芽的数量较多。
A:对
B:错
答案:
13、极性也是影响某些植物叶组织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离体叶片培养一般要求( )平放于培养基上,这样易于培养成活。
A:上表皮向上
B:上表皮向下
C:下表皮向下
D:下表皮向上
答案:
14、叶片组织离体培养时,由愈伤组织产生不定芽的两次诱导法,即是先利用分化培养基诱导出愈伤组织,再利用脱分化培养基诱导出不定芽。
A:对
B:错
答案:
15、以兰科植物尚未展叶的叶尖为外植体进行培养,可得到愈伤组织和原球茎。
A:对
B:错
答案:
16、叶片组织离体培养时,损伤引起的细胞分裂活动是诱导愈伤组织和器官发生的唯一动力。
A:对
B:错
答案:
17、幼胚培养是指对未发育成熟的幼小胚进行的离体培养,它要求的培养条件和操作技术比较简单。
A:对
B:错
答案:
18、胚培养时,一般认为每天12h的光照与12h黑暗交替的条件下对( )的生长有利。
A:胚根
B:胚芽
C:胚轴
D:子叶
答案:
19、胚培养的应用主要包括( )。
A:远缘杂交育种
B:克服杂种胚的早期败育
C:克服珠心胚的干扰
D:提高育种效率
E:可以打破休眠、缩短育种周期
答案:
20、胚乳培养中,若胚乳被黏性物质包裹的种子,则先进行表面灭菌,然后在无菌条件下除去种子的外皮,去掉黏性物质分离出胚乳。
A:对
B:错
答案:
第四章
1、1955年, Skoog和Miller提出了有关植物激素控制器官形成的理论,即根芽激素理论。
A:对
B:错
答案:
2、在器官发生途径中,也有一些愈伤组织分化时仅形成根或芽,即无芽的根或无根的芽。
A:对
B:错
答案:
3、体细胞胚是指在诱导条件下,离体培养的组织、细胞经分裂和增殖再分化形根和芽的过程。
A:对
B:错
答案:
4、分化是指将初代培养获得的培养物,接种到新培养基上的过程。
A:对
B:错
答案:
5、继代培养能够解决细胞或植株之间因生长相互接触而产生的接触性抑制。
A:对
B:错
答案:
6、( )是在初代培养之后连续数代的扩繁培养过程,目的是增加中间繁殖体的数量,所以又称为增殖培养。
A:初代培养
B:继代培养
C:生根培养
D:驯化移栽
答案:
7、在适宜的条件下体细胞胚先后经过原胚、( ),然后发育成完整植株。
A:球形胚
B:心形胚
C:鱼雷形胚
D:子叶胚
答案:
8、在培养基的成分中,( )是培养基的关键物质,是影响器官建成的主要因素。
A:矿质元素
B:植物激素
C:琼脂
D:糖
答案:
9、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中间繁殖体有多种继代培养方法,主要包括( )。
A:茎段继代培养
B:丛生苗继代培养
C:愈伤组织继代培养
D:原球茎继代培养
答案:
10、只有( )二者的比例适宜,才能使中间繁殖体快速增殖。
A: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B:生长素和赤霉素
C:生长素和脱落酸
D: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
答案:
11、继代培养开始时需要加入植物激素,而一些植物的组织经长期继代培养后,加入少量或不加入植物激素就可以生长,这种现象称为驯化。
A:对
B:错
答案:
第五章
1、通过增殖培养获得的大量无根苗,需要进一步诱导生根,无根苗的生根质量是组培苗移栽成活的关键。
A:对
B:错
答案:
2、诱导生根之前,要适当降低()的浓度,相对提高生长素的浓度,促进芽的伸长和生长。
A:赤霉素
B:细胞分裂素
C:脱落酸
D:矮壮素
答案:
3、在继代培养过程中,增殖的芽往往出现( ),有时即使能够生根,移栽后成活率也不高。
A:生长势减弱
B:不定芽短小
C:不定芽细弱
D:生根困难
答案:
4、试管内生根是将丛生组培苗分离成单苗,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在培养容器内诱导生根的方法。
A:对
B:错
答案:
5、试管外生根,又叫活体生根,适合于试管内生根较难的组培苗,具有()。
A:降低生产成本
B:减少无菌操作的工时消耗
C:减少培养基制备过程中的材料消耗
D:减少能源消耗
答案:
6、不同植物、不同基因型或同一植株不同部位或不同年龄对分化生根都有影响。一般木本植物比草本植物难,成年树比幼年树难,乔木比灌木难。
A:对
B:错
答案:
7、生根培养时通常使用的糖是蔗糖,其浓度一般为()。
A:1%~3%
B:4%~5%
C:6%~7%
D:8%~9%
答案:
8、对于大多数物种来说,诱导生根需要有适当的生长素,其中最常用的是()。
A:2,4-D
B:NAA
C:IBA
D:IAA
答案:
9、新枝生根能力随继代时间增长而降低。如杜鹃茎尖培养,随培养次数的增加,小插条生根数量逐渐增加,第4代最高。
A:对
B:错
答案:
10、组培苗在试管内生根或在试管外生根,都要求一定的适宜温度,一般为16~25℃,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生根。
A:对
B:错
答案:
11、将灭菌后的培养皿放置在酒精灯附近,及时取出灭菌后的接种工具,摆放在培养皿上冷却备用。
A:对
B:错
答案:
第六章
1、组培苗生态系统的特点是( )。
A:高恒温
B:高湿
C:弱光
D:无菌
答案:
2、由于组培苗蒸腾及培养基中的水分蒸发与凝结,形成了培养瓶内的水分移动循环,使得培养瓶内相对湿度接近于100%。
A:对
B:错
答案:
3、组培苗无根毛或根毛较少,根吸收功能差。常规苗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强。
A:对
B:错
答案:
4、组培苗培养的环境是无菌的,而自然环境是有菌。同时,培养瓶内气体环境较为特殊,与外界环境有很大差异。
A:对
B:错
答案:
5、繁殖的苗木是脱毒苗,则需要建造防虫纱网棚,目的是防止蚜虫侵入传播病毒。一般防虫纱网棚以()尼龙纱网为覆盖物。
A:10~15目
B:20~35目
C:35~40目
D:40~55目
答案:
6、用塑料钵进行移栽,占地面积小,耗用基质较少,但幼苗不用再次移栽。
返回栏目